〈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中華學園〉綽號的故事——「睡美人」

台中市北勢國小五年七班 ◎李幸臻 「起床了!要遲到了!」每次我都是全世界最晚起床的人,因此我有一個綽號——「睡美人」,從我九歲就有這個綽號,直到現在還跟著我。 有一次,爸爸出差、媽媽去照顧生病的奶奶,留我一個人在家睡著香甜的覺,「鈴——鈴——」鬧鐘不停的響,我並沒有起床,而是睡到自然醒,起床的那一刻,竟然已經十點了,我慌慌張張地直奔學校,到了學校後,一個同學竟然說:「睡美人!你終於來了!」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同學們三不五時就叫我「睡美人」,「睡美人,借我尺。」「睡美人,過來教我這題數學。」一開始我當然不接受這個綽號,因為很奇怪,好像我特別愛睡一樣。 直到有一次聽故事媽媽說故事,才知道睡美人多麼的善良、溫柔、美麗,只是被詛咒睡了很久,從此我就不再排斥這個綽號。 現在,我很喜歡「睡美人」這個綽號,因為說明我和「睡美人」一樣似水溫柔、楚楚動人,而且「睡眠」可以幫助長高、更健康,下次我要早睡早起,不要成為「遲到天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機關槍媽媽

台南市慈濟小學三年善解班 ◎萬婕筠 媽媽 就像一把講不停的 機關槍 每天我一回家 她就開始連珠炮般地發問: 「今天作業寫完了沒?」 「今天考試考幾分?」 雖然有時讓我覺得煩 但我知道 媽媽 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

Read More

〈中華學園〉與未來的自我高質量對話

台南市安平國中一年五班 ◎何欣榮 晨曦在薄霧中探出頭來,冷冽的空氣劃過水面,翠綠葉片上的幾滴露珠映照著晨間的日光,花朵對我微微一笑,早晨就這麼降臨,不知你是否和現在的我一樣,享受著太陽初升,照耀著天地萬物的美好? 過了數載的歲月,現階段我的世界,已經成為了你的過去式,漫步在湖畔邊,未來的你,看到月光撒落湖面時,是否還會對著星空會心一笑?我不知,未來的你,淚光是否還在這星點下默默閃爍? 曾經在夕陽落下時許諾要成為一個讓家人、朋友驕傲的你,是不是已經遺忘了曾展開雙翼擁抱的初衷?看到晴空萬里的藍天,是否還會想起自己曾揮撒汗水追求的青春?碰觸細沙白浪時,是不是也會憶起現在的我正度過的這段讓童心湧動的喜悅時光? 你是否在品茶的過程中,在清香的底蘊、完美的茉香中,嘗得一絲深刻恬淡的人生體悟?在沉浸書海中的時刻,尋得能支撐夢想的處世意義? 或許現在的我正在經歷的一切,以及我所珍視看重的片刻,對你來說,已成了不值一提的曾經;或許我現在仰慕爭取的,已是你默默遺忘的昔日光彩;或許我全心全意追逐的,已是你在多年後早已放棄的目標。 雖然未來的一切是朦朧的,不過也正因如此,使得我們對其更充斥著幾分憧憬,曾經埋著我們甜蜜美夢的學校,也許在未來,已是新的學生散發光芒的地方,也許在走過山崖河邊時,會想起畢業時的陣陣歌聲響起,你熱淚盈眶的不捨畫面。 我曾試著往前看,不過我看不到這條路的盡頭,前方是白霧彌漫的,也是因為如此,我只能在此刻作出努力,在一邊讀書的過程中,為了未來的你的人生,找到一個能引發動力的目標,我不想成為那個曾在我夢中,在暴雨下落淚感嘆的人,我不想吞下他蒼白的眼中,獨自啜泣的苦。 希望你再踏上這條路時,能在春風吹拂臉龐時,面帶微笑的回頭一看,回想昔日種種回憶的美好,以及曾流淚的時刻,未來的你,再次感受到暖意時,是否會在這條路的前方,聽見我訴說的聲音,以及感受幸福給予的吻?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新夥伴

嘉義縣香林國小三年甲班 ◎侯品妘 某天,回到家發現家裡多了一個新夥伴,這個夥伴名叫「書桌」,它的外觀是亮麗的白色,桌面左邊有一個小櫃子可以放各式各樣的文具用品,除此之外,還有一面具有磁性的板子,可以將小燈管「吸」在上面,如果要寫字或看書就可以有充足的光線。 新夥伴坐落在落地窗前面,如果陽光曬進來,整個書桌就好像在發亮;如果將窗簾拉起來,只開小燈管,低調溫柔的微光則像夜晚中的螢火蟲。 我很高興我多了一名「新夥伴」,這名夥伴可以陪伴我寫功課和閱讀,還可以幫我保管許多東西,每天回家都迫不及待跟我的夥伴見面,我想對夥伴說:「希望你可以陪我很久很久!」

Read More

〈中華學園〉媽媽和我

  新竹縣上智國小一年A班 ◎羅聿佳

Read More

〈彩繪人生〉中高齡失業 周玲妃轉當志工

南區公所志工周玲妃,擔任志工約九年,也見到不少社會基層民眾的生活面。(記者陳銀全攝) 在南區公所擔任志工的周玲妃,當志工雖只有近9年時間,但她說,擔任志工時,才知道基層民眾如何生活,也期許志工們有穩定的情緒,為民眾服務。 周玲妃表示,自己原本在姊夫經營的電器行上班,負責行政工作,但後來因為店內工作愈來愈繁重等因素,姊夫只好忍痛將店面盤讓給師傅,周玲妃笑說,沒想到因此自己變成「中高齡」失業者,也只能待在家裡。 雖然周玲妃也想再找工作,但因年歲偏長,加上工作不好找,因此只能在家待著,或許老天有意叫她當志工,有天她至南區公所代領兒子當兵通知單,沒想到碰到小學同學,竟在公所當志工,並詢問她是否有意願當志工,她便一口答應,從此踏入志工行列。除了在公所當志工外,周玲妃還在社區關懷據點當志工,協助關懷里民。 擔任志工約近9年,過程中,周玲妃也見到不少讓她難以忘懷的事,讓她最難忘的是,有次一位媽媽帶著慢飛天使到公所洽公,正當慢飛天使要在文件上簽名時突然發作狂吼,母親為了避免影響他人,準備用手將慢飛天使嘴吧嗚住時,不慎卻被咬傷,但媽媽仍忍著傷口協助完成申請,讓她看了心酸起來,才知母親的堅強,為了子女可以忍受傷痛。 除了見識基層民眾的生活,周玲妃也認為,志工面臨各式各樣的洽公民眾,如果沒有穩定情緒,容易隨之起舞,反而容易對自己及服務單位招來麻煩,這也是她擔任志工多年來的經驗。 (記者陳銀全)

Read More

〈彩繪人生〉曾經受助 曾雅芳組行善團

曾雅芳熱心助人,並成立「曾記行善團」,一起打造良善社會。(記者林雪娟攝) 曾雅芳人生上半場多舛,離婚後,拚命工作撫養4名小孩,成為低收入戶,15年前更罹患罕見疾病。走過人生低潮,曾雅芳的生命開始出現曙光,遇到可以攜手的伴侶並開店。有感上半生得得許多人照顧,行有餘力之際,換她照顧他人,成立「曾記行善團」,除提供弱勢族群餐食,若有孤苦者人生最終獨行,曾雅芳更擔任送行者,協助人生圓滿。 曾雅芳離婚後因為得撫養4名小孩,在海產店拚命打工,或許是累出病,竟罹患罕見疾病,經濟不寬裕的她,根本就是雪上加霜,頓時感到生命無依。所幸一路上得到許多貴人相助,甚至還領到馬英九基金會提供的3萬元急難救助金;曾雅芳告訴自己,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自己更要勇敢、堅強,日後有能力,更要回饋社會。 曾雅芳和餐飲有淵源,如今在南區下林建安宮附近開設曾記餐飲店,自己出身下林,許多長輩都是從小看著她長大,不是獨居孤老,就是收入不豐,曾雅芳以一己之力,每日供應16份免費餐食給邊緣戶的獨居長輩及長照機構,另外還不定時提供給關懷據點、社福單位等,最遠還送至北門地區。許多人認同她的善行,有的捐款,有的提供待用餐點,即使如此,每個月她仍得自掏腰包數萬元。 更讓人感佩的,曾雅芳的煮婦生涯,幾乎365天無休,偶爾得休假時,還花錢請人包便當,而為籌措經費,除一般飯、麵等餐食,她會依節日製作粽子、春捲等義賣,定價雖稍高,得知她善行義舉者,還會加碼贊助。曾雅芳除煮餐還兼送餐,附近的獨老由她親送,順便也了解長輩生活狀況,餐食有時吃不完,冰在冰箱後,因無加熱電器,長輩只能吃冷飯,所幸她所組成的「曾記行善團」是她最堅強後盾,隨即購買電鍋送給長輩。 「曾記行善團」目前約有50餘人。曾雅芳說,大家都是平凡的小老百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長輩需要尿布,就從團費支出,長輩需要剪髮,團裡有美容師幫忙;位於南區的鴻佳啟能庇護中心,雖有專職廚工,休假時則由曾雅芳上陣。她甚至每年在耶誕節時,席開數十桌,邀請學員上大飯店大快朵頤,已持續多年。 曾雅芳也在廟宇服務,每年的神明生日,她都會發心布施,邀請信徒、獨老、街友等前來,除發放食物、物資,更邀請歌唱團體前來展演,讓所有人共度快樂時光。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柯姝亘 努力12年成為澳洲公民

柯姝亘年少追夢,勇闖天涯,經過12年努力,順利取得澳洲公民權。(記者林雪娟攝) 勇闖天涯的柯姝亘,高中時曾至紐西蘭遊學,喜歡當地的大自然和生活氣息,立定以到澳洲求學、生活和取得公民為目標,歷經十餘年,順利取得公民權。柯姝亘說,一路摸索或許走了許多冤枉路,但她不後悔並堅持到底,接下來,她將繼續新目標、繼續追夢,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彩色故事。 柯姝亘就讀五專護理科,專二時至澳洲遊學,愛上澳洲環境,立定移民志向。這項遠大目標,一度嚇壞家人。專三讀完,她開始補習英語。柯姝亘說,她知道英語是自己的罩門,澳洲學校的英語標準相當高,在台無法過關,她乾脆說走就走,直接到澳洲讀語言學校。受限英語門檻,輾轉迂迴,先上護理先修課程,到護理技術學院就讀,再進入知名的昆士蘭科技大學護理系完成學業。 柯姝亘相當獨立,為省錢,打工之外又挑選便宜住宿。即使苦讀,雅思門檻似乎總是擦身而過,前後考了20餘次。她說,在澳洲,取得居留權和公民權,難度幾乎一樣,因此她以取得公民為目標。澳洲近年來,有許多人申請移民,又以亞洲人居多,因此移民門檻逐年提高,柯姝亘陸續攻讀,取得翻譯證書、麻醉證書等。 受限疫情也受惠疫情。柯姝亘無法進入醫院實習,卻也因為疫情,澳洲當時缺乏醫療人員,取得「疫情必要工作者簽證」,工作表現優異獲得肯定,除護理工作,目前更擔任衛教師。 為取得公民,一路走來,竟過了12個年頭。柯姝亘說,12年來,挑戰一波波,許多曾有移民夢的人放棄,有的人只想體驗人生,只要擁有工作簽或居留權即可。但她咬牙堅持,詢問她值得嗎?柯姝亘笑笑說,她自我要求甚高,人生有目標、就有方向,即使一路艱辛,但努力後品嘗果實最甜美。 柯姝亘將先享受一陣愜意生活,接著鎖定下一個目標,在澳洲置產,真正完成自己的移民夢。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華麗轉身… 游文玫掌南美館

在南美館二館移撥中央後,南美館新任董事長游文玫強調,將陪伴南美館走過這個充滿挑戰的階段。(記者林雪娟攝) 台南市美術館正進入轉型關鍵期,日前公布新人事,新任董事長由游文玫接任。游文玫的人生經歷,歷經多次大轉彎,卻因努力,華麗轉身,扮演好每個階段的角色。曾是拍賣會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接下南美館董事長一職,不僅是義務職,更決定封槌兩年。游文玫說,南美館正站在轉型路口,她提出8大期盼,除成為館長龔卓軍和同仁最強大後盾,讓南美館在台灣藝術與文化領域,真正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游文玫念的是社會工作,卻踏入政治圈工作,因緣際會接觸藝術行政,之後更轉戰藝術產業,成為藝術品拍賣女王,並出版《拍賣場的人生故事》,除是人生紀錄,更是有意從事拍賣產業者的教戰手冊。近年來她更擔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及南美館董監事,在南美館面臨轉型之際,她更義無反顧,接下董事長職務,在未來兩年,陪伴南美館走過這個關鍵且充滿挑戰的階段。 董事長是義務職,出身商業藝術拍賣會,為了避嫌,游文玫決定封槌兩年,她是第一位擁有兩岸執照的拍賣官,主持過上百場的拍賣會,曾一槌破億,在拍賣史上寫下多項輝煌記錄,詢問她放棄兩年,值得嗎?游文玫笑笑說,南美館在台灣藝術史上占有重要一環,身為藝術人,相當榮幸能奉獻自我力量、全力以赴,為自己,也為南美館寫下另一頁傳奇。 游文玫日前寫下公開信給同仁,寫下八點對南美館未來期盼,包括順利完成二館館務移轉至台南國家美術館、籌辦2026第一屆台南藝術國際雙年展、擴展國際合作視野、穩固財務結構及追求永續發展、檢討現行法規,讓運作機制與時俱進,也將建立透明、尊重和合理的意見表達和回應機制,倡議正向溝通。美術科學研究中心是南美館重要特色,將強化其功能。 空間減少,是不爭事實,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尚未移撥前;游文玫說,南美館得正視空間困境,積極規劃館務未來使用條件,讓各項專業功能能夠延續、擴展,繼續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責任,並擔任館長龔卓軍最佳後盾,兩人也將並肩同行,培養與城市共生的當代藝術視野,從在地城市紋理出發,戮力實現讓台南連結國際藝術的願景與使命。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