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戶汙水下水道使用費擬9月開徵

基於使用者付費,市府預計九月起,開徵家戶汙水下水道使用費,將隨水費,採一度五元徵收。(水利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萬物皆漲,你知道九月起水費單會再多一筆家戶汙水下水道使用費嗎?水利局將開徵汙水下水道使用費相關辦法送進議會審議,預計一度收五元。水利局表示,基於使用者付費,目前許多事業、機關、學校及軍方已開徵,預計九月起針對家戶,隨水費開徵。 台南市至今年四月底,接管戶數約二十二點一萬戶,預估年底可提升至二十二點六萬戶。水利局表示,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依據《台南市汙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一0七年起,優先針對事業、機關、學校及軍方開徵汙水下水道使用費,並以自來水用水量每度十元計費,水利局則計算九月起,開徵徵家戶汙水下水道使用費,目前相關辦法,送議會審議。 這項辦法,讓議員陳怡珍等擔憂,認為台南汙水接管率不到三成,遠低於新北與高雄,倉促推動、宣導不足,恐加重民眾負擔與反感。 水利局回應,中央規定若未全面開徵汙水使用費縣市,汙水工程案件補助比例將從九成二至八成七,導致市庫須增編六千萬元,且包括台北、新北、高雄市及新竹縣、南投縣及連江縣等都已開徵,徵收費用為五元∕立方公尺。 水利局說,汙水下水道建設已成為都市健全發展重要公共建設指標,台南市一一二年度汙水下水道平均單位使用費為十四點七四元∕立方公尺,考量經濟金融、社會等因素,未來家戶汙水使用費率,擬減徵為五元∕立方公尺,預計五月起,陸續寄發相關通知宣導。

Read More

外勤記者學會講座 生成式AI實作體驗 充實又實用

台南市外勤記者學會與市府新聞處聯合主辦的生成式AI專題講座。(台南市外勤記者學會提供)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台南市外勤記者學會與市府新聞暨國際關係處聯合主辦的生成式AI專題講座「AI來了,人也能更利害了~AI小秘養成記」,十日上午於市府東哲廳舉行。邀請長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張瑛玿擔任講者,透過實際操作與即時互動,引導與會者體驗AI工具如何化身為工作上的「智能小秘書」。 張教授以其在生成式AI應用領域的豐富經驗,搭配資策會「生成式AI能力認證」的專業背景,深入淺出地剖析AI在文字生成、資料整理、公文撰寫、媒體編輯等領域的實際應用。現場不僅展示各類AI工具操作範例,並安排即席練習,引導與會者親手體驗AI輔助工作流程的可能性,讓抽象的技術成為人人可用的實用資源。 與會者紛紛表示,講座內容「接地氣又即戰力十足」,尤其在實作練習環節中,透過實際輸入問題並獲得AI即時回應,讓大家對AI如何提升效率、簡化流程有更深刻的理解與信心。 台南市外勤記者學會理事長姚正玉表示,希望透過提升AI數位認知,協助掌握科技趨勢,善用新工具強化實力,讓AI不只是技術名詞,而是融入我們日常工作、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助手。

Read More

台南龍舟賽點燈 121隊參賽

市府十日傍晚在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行二0二五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點燈儀式。(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二0二五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廿七至卅一日在台南運河安億橋至承天橋間登場,市府十日傍晚六時許,在安平開台天后宮,由市長黃偉哲等人舉行點燈儀式:市府體育局表示,共計十二艘龍舟,將在安平開台天后宮擺放一週供民眾觀賞拍照後,十六日進行點晴儀式,象徵二0二五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正式啟動。 市府體育局十日傍晚在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行二0二五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點燈儀式前,更安排即將成真火舞團,帶來精采的火舞表演。(記者陳銀全攝) 點燈儀式前,更由即將成真火舞團,帶來精采的火舞表演;黃偉哲表示,往年市府舉辦龍舟錦標賽前,都會將大龍舟八艘及小龍舟四艘共計十二艘龍舟,先擺在安平開台天后宮前一週並加以淨身,祈求透過媽祖加持,保佑龍舟賽事順利平安,十日的啟動記者會,除將傳統木製龍舟,在安平開台天后宮廟埕排開展示外,也同時點亮所有龍舟身上的LED燈飾,營造安平地區夜間美麗風景。 市府體育局十日傍晚在安平開台天后宮,舉行二0二五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點燈儀式後,也同時點亮所有龍舟身上的LED燈飾,營造安平地區夜間美麗風景。(記者陳銀全攝) 市府體育局長陳良乾指出,二0二五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共計一百廿一隊參賽,合計二千七百九十二名選手參賽,競賽組分為大型龍舟,包括公開男子組九隊、公開女子組六隊、高中(職)男子組九隊、國中男子組四隊、大專院校組十六隊、工商團體組(企業類組十二隊、社團類組十六隊)及公教組十隊;小型龍舟賽則包括公開男子組卅隊及公開女子組九隊。 體育局說,龍舟賽期間,活動現場,更安排美食、農特產及文創等攤位,還有藝文表演與體驗活動區,歡迎民眾廿七至卅一日,作伴一起觀賞龍舟賽。

Read More

南大綠籬改造 獲教育部肯定

台南大學響應教育部校園綠籬專案,由該校總務處事務組、環安組規劃執行。(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響應教育部校園綠籬專案,移除圍籬、種植台灣原生植物,打造開放式友善綠色空間,榮獲教育部校園綠籬專案績優學校第二名。 台南大學以「連結校園與社區、共創永續綠色環境」為願景,響應教育部校園綠籬專案,獲一百五十萬元經費補助,由該校總務處事務組、環安組規劃執行。改造基地為南大府城校區樹林街、慶中街交界處。改造內容包括基地與視覺改善、植栽補植、區域動線規劃。整體規劃以台灣原生植物為主,種植枯里珍、小葉赤楠、石斑木、台灣海桐等樹種。 為深化教育意涵,南大安排四場綠籬植栽教學暨實作課程,邀請景觀專家林家旭指導植栽、修剪、移植技巧,吸引百餘師生參與。同時貼心安排手語翻譯、引導服務,協助聽障職員、視障學生加入實作行列。

Read More

沐足奉茶弘揚孝道 歡慶母親節

弘揚孝道三部曲活動在仁德國小登場,參與民眾幫母親洗腳表達孝心。(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王勗∕綜合報導 台南市府城防癌抗癌健康協會十日在仁德區仁德國小活動中心舉辦「一一四年度百善孝為先–弘揚孝道三部曲」活動,共有一百組民眾報名參與,透過沐足、奉茶等溫馨儀式,傳遞感恩孝心,增添母親節溫馨氛圍。 另也為慶祝溫馨母親節,以及血友病暨特殊血液病中心成立六週年,新樓醫院十日特舉辦「肌不可失,與健康共舞」衛教暨母親節活動,推廣肌少症防治知識,提升民眾對健康老化議題的重視,盼能幫助大眾加強對肌少症及健康老化的認識與重視。 弘揚孝道三部曲活動今年邁入第七屆,分別以「清淨手足報親恩」、「反哺奉茶養育恩」、「承歡膝下天倫樂」為主題,透過實際行動推廣孝道文化,增進家庭情感連結,也為社會注入正向溫暖的力量。 十日的活動有不少夫妻組、資深親子組報名,而許多外配組都是由媽媽帶著小朋友共同參與。包括協會理事長蕭登波、仁德區長黃素雲、市議員郭鴻儀、蔡筱薇、仁德國小校長李培瑜、安平區沙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阮惠雯等人均到場參與。 協會理事長蕭登波表示,藉由舉辦此弘揚孝道活動,提醒家人們重視珍惜健康與親情,在感恩的月份讓彼此能凝聚家庭溫情並相互關懷,並拉進家人間之距離,營造出祥和溫馨社會。仁德區長黃素美區長指出,活動同時邀請喜緣泰國藝術文化團(泰國)、新心相印舞蹈團(印尼)等團體演出,一同以多元文化響應孝道主題,增添活動亮點與感動。 現場也規劃台南市推拿與民俗調理保健養生協會提供免費按摩、六信高中提供的指甲彩繪服務、市立醫院設置的簡易健檢站、南良集團健康品牌與仁德區公所共同號召的展攤活動,讓在場民眾玩得盡興,一同在母親節前夕共度溫馨時光,弘揚孝道、關懷健康。

Read More

南韓女星大啖台灣鯛 黃偉哲展廚藝

南韓女星尹到怡到台南品嘗台灣鯛,並與市長黃偉哲共煮家常菜。(市府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韓女團FANATICS出身的藝人尹到怡,最近透過個人YouTube頻道分享前往學甲區「亮哥生態養殖場」拍攝品嘗美味台灣鯛的影片。除深入了解養殖生態,她還挑戰親自下水捕魚,成功捕捉到一尾超大台灣鯛。 在捕魚體驗之後,活動進入了台灣鯛的料理環節。自認不擅長下廚的尹到怡,在亮嫂的指導下與黃偉哲共同製作三道家常鯛魚料理,包括台式鹽烤鯛魚、鯛魚粥以及創意結合韓式風味的泡菜鯛魚飯。 黃偉哲也學起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韓國形容詞,將韓式泡菜鯛魚飯形容為「sexy food」,現場氣氛十分輕鬆有趣。當尹到怡問黃市偉哲最喜歡哪一道台灣鯛料理時,黃偉哲幽默回應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最終,他挑出了自己最喜愛的幾道料理,包括魚下巴、黃金鯛魚塊、泰式酸辣鯛魚和照燒鯛魚片,充分展現台灣鯛料理在地多元又國際化的魅力。

Read More

網友讚台南農產外銷好成績

市長黃偉哲攜手弘昌碾米廠將台南白米外銷到日本。(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社群媒體Thread「脆」熱傳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年在東京食品展大賣農產品,四天訂單突破四億兩千萬元台幣,稱讚台南「業績超級好」。農業局長李芳林感謝網友分享台南農產外銷成績,強調下半年會有新一波海外行銷活動,敬請大家繼續關注。 李芳林表示,市長黃偉哲已經連續三年出訪東京食品展,二0二三年第一次率團,就獲得日本買家關注,因為來訪者眾,展場樣品一度不足還緊急從台灣調貨。去年將八十多種台南好物帶到東京食品展,並與日本通路商簽署合作備忘錄,訂單成長二點五倍突破到台幣三億元。今年三月市長再度率台南隊叩關日本,成員包括農漁會、鮮果業者與加工商,展出上百種農產品,四天參展訂單達到四億兩千萬元,創下全國各縣市的外銷紀錄。 對於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影響台南的蘭花、台灣鯛等產品的出口,李芳林認為台南市政府已跟中央和業者達成三方合作共識,將協助業者分散市場,也幫助有意願的業者到美國設點拓展市佔率。 至於市府的因應作為,農業局已依據市長指示,規劃市府二備金用於海外行銷,也與外貿協會等海外拓銷單位合作,預計這個月就會舉辦多場媒合會議,讓國外買家認識台南優質農產品。有國外買家更主動要求到訪產區,預期稻米、鳳梨等農產,還有另一波外銷機會。

Read More

徵件開跑 宮廟博物館認證 守護傳統工藝

宮廟博物館舉辦徵件記者會,希望讓更多廟宇珍貴的文化瑰寶,得以展現光彩。(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目前已有七間廟宇獲頒「宮廟博物館」身分,而去年開放台南市廟宇申請認證,共十三間宮廟通過初審,並參與第一階段輔導培力工作坊,更加認識自身宮廟工藝,文資處十日於天壇舉辦徵件記者會,讓更多廟宇珍貴文化瑰寶,得以展現光彩。 台南市的宮廟博物館,除自身工藝精華,也增添更多軟體設施,如天壇營造燈光、府城隍廟進行語音導覽、三寮灣東隆宮文物展示等。去年十三間宮廟通過初審並將工藝融入導覽題材,如柳營代天院有人間國寶王保原少見的大型泥塑作品、開基靈祐宮將導覽串聯工藝題材,讓民眾在廟宇神聖空間下,同時品味宗教工藝文化。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三年前開始推出宮廟博物館計畫,盤點宮廟工藝資源,發掘精緻且極具在地性工藝作品,透過輔導培力,協助參與宮廟保存、維護、活用及推廣這些重要資產。 文化局長黃雅玲指出,將協助運用將廟宇神獸導入IP形象與數位應用,讓傳統工藝轉化為可親近、可識別、可永續的文化品牌,吸引年輕世代參與,開啟文化創新的新篇章,希望各廟宇加入,成為文化保存關鍵力量,一起為台南市打造一座無牆、永續、活絡的宮廟博物館。 文資處強調,宮廟博物館認證除深化廟宇工藝保存與推廣,更是文化交流平台,歡迎各宮廟一起加入,讓信仰之餘,廟宇更能散發文化藝術光彩,詳洽相關網站。

Read More

瑞璟1.7萬件藏品 市值逾2億

方景亮成立「瑞璟藝術珍藏館」,為全國最具規模的琥珀展覽館,共典藏上萬件物品,其中18羅漢作品,兼具雕工和自然之美。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藝術藏家方景亮收藏天然琥珀超過四十年,將畢生收藏開設「瑞璟藝術珍藏館」,為全國最具規模的琥珀展覽館,館內收藏超過一萬七千餘件作品,市值超過兩億元,館內更有多件罕見珍品甚至是收藏界夢幻逸品,公開和民眾分享。 建築工程起家的方景亮,二十一歲開始迷上翡翠,後開始入手天然琥珀、紫砂壺、玉等藝品,三十多年來典藏超過一萬七千多件,而琥珀目前最大宗來自緬甸,為松科松屬植物的樹脂化石,其狀態透明似水晶,色澤如瑪瑙。不透明的琥珀又稱蜜蠟,如今被製作成各式裝飾,也屬寶石一環。 方景亮說,因為典藏太多,所以開設珍藏館和民眾分享,另將舉辦茶藝講座、工藝展覽與高端藝品拍賣等,希望讓藝術走入日常,讓民眾不再覺得藝品遙不可及。珍藏館展區共設置二樓,一樓為玉佩、紫砂壺,二樓則為琥珀、翡翠等物件。 琥珀學問高,有的形成得數千萬年,色澤不一,有的天然琥珀內甚至還有昆蟲,猶如讓人進入森林秘境,而天然形成的大型珀體,有的神似自然物景,有的委由雕刻家精雕細琢,如十八羅漢、菩薩等,兼具雕工和自然之美,而館內珍藏的手串,單品就高達數百萬元,是收藏家眼中夢幻藝(逸)品。 方景亮說,珍藏館取名為「瑞璟」,擁有吉祥與光華寓意,「一珀一世界」,是琥珀世界中最奧秘之處,希望透過推廣,讓更多人理解這些大自然千萬年來所蘊含的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

Read More

新市大社之光 成大洪崇展獲傑出工程教授獎

成大特聘教授洪崇展曾任東勢北極殿正獻官,今年榮獲中國工程師協會頒予「傑出工程教授獎」。(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成大特聘教授洪崇展,擅長於高性能纖維混凝土材料與結構,今年榮獲中國工程師協會頒予「傑出工程教授獎」,大社鄉親都與有榮焉。 洪崇展曾任新市區大社東勢北極殿一百零九年庚子年正獻官,東勢北極殿表示,一般正獻官都很年長,但五年前洪崇展以四十一歲就擔任玄武祭正獻官,如人又獲傑出工程教授獎殊榮,在地方傳為佳話。 民國九十九年,洪崇展的父親洪兵和擔任東勢北極殿的正獻官;虎父無犬子,洪崇展於五年前以年輕之姿擔任東勢北極殿正獻官,對故鄉大社而言,洪家父子都是大社之光。 洪崇展專長領域是研究「高性能纖維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具前瞻的多功能混凝土材料,除具有類鋼鐵性質的「高韌性」與「超高強度」特性外,更有「超高耐久性」、「抗裂紋」、「防水」與「自癒合」等重要性質,可廣泛用於建築、交通、水利、民生等工程以及「3D列印」等相關應用。 東勢北極殿執行祕書鄭嘉得表示,鄉親得知洪崇展獲傑出工程教授獎都相當高興,尤其台灣是地震頻繁的區域,洪崇展團隊能開發最前端的新創混凝土構件,並進一步提升台灣「混凝土材料」與「結構地震工程」研究於世界的學術地位,尤其能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成果,首次落實於台灣建築與橋梁實務工程,其所開發的諸多超高性能混凝土先進工法均為世界首創,傑出成就令人振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