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鯉魚伯公文化祭 神絭祐子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東勢鯉魚伯公文化祭活動,七日在台中市東勢區東安里鯉魚伯公(永安宮)辦理,客委會主委江俊龍、立委江啟臣、十七位在地里長向「鯉魚伯公」及「石母娘娘」祈福,為祈福小朋友戴上祈福絭,護佑小朋友平安長大,學業精進。 鯉魚伯公祠後方有一條具有歷史代表性之鯉魚石崁,形狀似條「鯉魚」,具有傳奇色彩,是東勢最代表文化特色景點之一,另外廟旁還祀奉石母娘娘,時值中秋節是石母娘娘誕辰,身為父母的信眾每年會向石母娘娘祈求古銅錢形狀的「神絭」,保佑子女平安,廟方製作一0八台斤鯉魚造型米糕,酬謝鯉魚伯公庇佑地方四時平安。 活動序幕由客家音樂曲藝研究學會八音演奏、東勢區東安社區成長教室客家歌謠演唱、客家民俗技藝發展協會千歲青獅團武術等表演,展現客家傳統文化精髓。另安排於鯉魚伯公公園一連串藝文活動,有兒童劇團大腳丫劇團表演、品茶文化藝術、風鈴彩繪、書套彩繪、筆袋拼貼、鑰匙圈等文化藝術DIY,以跨界藝術觀點呈現在地人文特色,廟方於活動結束後特將大型鯉魚造型米糕及平安米糕分送與鄉親們分享。 東勢鯉魚伯公文化祭,客委會主委江俊龍為現場祈福小朋戴上祈福絭。  (記者徐義雄攝)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夢想家

台南市勝利國小4年7班 ◎劉學銘

Read More

<彩繪人生>庇佑拿到學位 印度夫妻每早玉皇宮報到

來自印度的戴恕(右)、古嵐雅(左)到開基玉皇宮上香祈福。 (記者陳治交攝) 宗教信仰不分國界,開基玉皇宮香火鼎盛,香客人群中出現皮膚黝黑的印度籍夫妻NAVEEN KUMAR REDDY(戴恕)和RAMYA KUMAR(古嵐雅),兩人幾乎每天清晨都來到玉皇宮上香祝禱,祈求在異國學業順利、身體健康平安。 戴恕、古嵐雅在成功大學攻讀博士班,戴恕主修化學,博士論文的主題是中藥材薑黃的研究,七月二十九日拿到博士學位。古嵐雅在成大生化研究攻讀博士學位。 戴恕表示,印度是多神教,基本上信奉印度教,佛教只是其中之一,釋迦牟尼也是眾神之一,台灣宗教信仰中很多神明來自印度,雖然他不太懂,不過「有拜有保庇」,入境隨俗「拿香對拜」總錯不了。 戴恕說,目前在台南的租屋處離玉皇宮不遠,因香火鼎盛,每天就和老婆到廟裡上香祈福,特別感謝玉皇上帝和五文昌帝的幫忙,讓他順利成為化學博士,也祈求老婆古嵐雅「鯉躍龍門」順利拿到學位。兩人計劃學位拿到後到日本度個假,再回印度探親,未來希望能留在台灣或日本工作。 (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

大里福德運財船下水 求財運

樹王福德祠搭建「福德運財船」,舉行象徵性的下水儀式。    (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里區樹王福德祠,近來由信眾捐贈二十多萬元興建了一艘「福德運財船」,七日依古禮舉行象徵性的下水儀式,祈求財運降臨,信眾財源廣進。 樹王福德祠主委石炳南指出,樹王福德祠是地方主要信仰中心,平時香火鼎盛,十多年前土地公託夢表示,由於經濟不景氣,許多民眾過的苦哈哈,希望廟方製作四項鎮廟之寶,其中前三項廟方陸續製作完成,在每年「頭牙」及中秋節時展示,並讓信眾擲筊請回供奉半年,最後一項「福德運財船」近來則由信徒捐資二十多萬元興建完成。 樹王福德祠七日依古禮為「福德運財船」舉行象徵性的下水儀式,先由法師為船身灑淨,再由市議員張滄沂為船身四周龍的彩繪進行開光點眼,並利用鋤頭開鑿水路,最後再進行引船儀式,現場並有「通天炮」及舞獅助興。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縣城隍廟暗訪巡查未歸營鬼魂

全台首邑縣城隍廟七日舉辦「暗訪巡查」,城隍爺率抓鬼大隊捉妖。(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農曆鬼月過後尚有逾假未歸的鬼界「逃兵」四處躲藏,全台首邑縣城隍廟七日舉辦「暗訪巡查」掃黑行動,由縣城隍爺顯佑伯率抓鬼大隊,在路口、巷弄、公園等暗處捉妖。 農曆七月初鬼門開,七月底就「收假」,總有一些鬼怪留戀人間,捨不得回去。縣城隍廟在農曆八月初舉辦「暗訪巡查」行之有年,為了維護陽世秩序,城隍爺都會親自出巡將鬼魂們趕回陰界。 城隍爺也不是完全不通情面,有一套陰界的「自首條款」,在夜巡前三天會舉行放告儀式,給留在陽世的孤魂野鬼自首,向城隍爺報告鬼門關後為何還留在陽世?同時也讓孤魂野鬼有機會訴說冤情。 縣城隍廟今年擇定農曆八月九日暗訪出巡,城隍爺率抓鬼大隊,昨日下午在信眾的簇擁下啟程夜巡,經成功路、公園路、忠義路、南門路、西門路、府前路、金華路、臨安路等路段。光是扛轎的人、陣頭加上旗牌手等工作人員約有五百人,至於路旁的信徒則是難以估算。 城隍爺暗訪巡查,並在重要路口舉辦路祭,最常躲鬼魂的地方其實是在公園內,如果有異狀,轎子就會衝進去且壓低與鬼魂溝通,若不聽勸就會蓋上黑旗讓城隍爺處理。

Read More

寶寶長牙齒 不會發燒

小朋友長牙時口腔較敏感,常會咬手指頭,也容易吃進髒東西,較易感染發燒。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長牙會發燒」,醫師破解迷思,澄清嬰兒長牙時體溫可能會稍微上升,但不會高到發燒的程度,反而是長牙年紀7、8個月大到1、2歲,常與外界接觸常感冒、感染疾病而發燒,才有此錯誤聯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科醫師陳浚穠指出,有研究指出小朋友在長乳牙時體溫會略微升高,可能是長牙時身體有發炎反應,寶寶正常體溫為37度,一般發燒定義為38度以上,但長牙時可能上升到37度8,且通常發生在長第1、2顆牙時,但不是真的發燒。 寶寶約從7、8個月大開始萌牙,這時期源自媽媽的抗體幾乎沒有了,小朋友抵抗力減弱,這個年紀也開始外出接觸環境,照顧者也常認為孩子長大了,照顧清潔比較疏忽,因此較容易感染病毒、病菌而引起發燒,加上與長牙時間接近,很多人就認為是長牙導致發燒,這是錯誤觀念。 陳浚穠說,要注意的是小朋友長牙時口腔比較敏感,常流口水、牙齦不適、情緒煩躁情形,常吃手指頭,容易把髒東西也吃進去,家長要特別清潔和勤洗手,也要小心小朋友好奇也把異物塞進嘴裡,像小玩具、零錢甚至藥物,造成異物梗塞、中毒。 小朋友長牙時也要注意口腔清潔,只要有牙齒就有蛀牙風險,如果睡前有喝牛奶習慣,就要幫他刷牙,也不要口含食物、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 陳浚穠提醒,小朋友1、2歲最常見感染玫瑰疹、腸病毒、流感,發燒要注意食慾及活動力,如果都正常,可以先在家裡觀察,但是活動力、食慾下降就要儘速就醫進一步檢查,他強調,嬰兒幼抵抗力還是比大人差很多,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要以為是長牙齒而輕忽,小朋友要等到6歲才有較完整免疫力。

Read More

睽違16年 楊麗花斥資上億推新作

中央社/台北7日電 楊麗花睽違16年再推歌仔戲「忠孝節義」,今舉辦「人人都是楊麗花」活動造勢,演員陳亞蘭出席表示,這齣戲跨了4個朝代,對美術是很大考驗,也讓預算爆表,花費破億。 「忠孝節義」是楊麗花歌仔戲自製八點檔,為楊麗花睽違16年再度推出的歌仔戲,獲文化部106年度旗艦型連續劇製作補助6500萬元,數位視覺特效補助920萬元,耗時四年進行前置以及拍攝。 今天舉行「人人都是楊麗花」活動,有近百名民眾報名,讓民眾在「忠孝節義」比武擂台上大秀才藝。歌仔戲演員陳亞蘭、紀麗如、葉麗娜也出席擔任評審。 陳亞蘭表示,舉辦「人人都是楊麗花」活動,除了是為「忠孝節義」的宣傳,也為歌仔戲精神傳承,她說,「楊麗花是歌仔戲的精神領袖,大旗一定要由她開始揮動」,她也表示,今天活動希望透過讓民眾親自上台表演、評審講評,讓民眾更加了解歌仔戲的身段與鏡頭語言,也盼參與的戲迷藉此活動過過戲癮。 談到新戲「忠孝節義」,陳亞蘭坦言有很多考驗,此齣戲橫跨四個朝代,對美術是很大的考驗,製作預算也因此爆表,製作費破億,主要在製作部分場景以及動畫部分預算花費最多。陳亞蘭表示,對於楊麗花而言,「在這個階段可以做到最好的,就是要到最好」。 「忠孝節義」9月24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8時台視播出。而在新戲播出前,楊麗花為回饋戲迷,剪輯4部曾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的舞台劇「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梁山伯與祝英台」、「丹心救主」,從10日開始,每週一至週五晚間8時台視播出。

Read More

國健署:任何菸品都有害健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傳出新興菸品比紙菸安全又不會成癮的說法,對此,衛福部國健署表示,依國外研究指出,電子煙、加熱式菸品對青少年吸引力比菸草還高,而菸煙的暴露沒有安全劑量,只要吸入菸煙就有害健康。 國健署表示,根據美國、加拿大、英國聯合研究顯示,16-19歲的青少年29.1%想嘗試電子煙,25.1%想嘗試加熱式菸品,19.3%想嘗試菸草,可見加熱式菸品對青少年吸引力比菸草還高。 國健署指出,美國同意電子煙上市後,2018年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增加至20.8%,每5名美國高中生中就有1名吸食電子煙;日、韓開放此類產品後,青少年使用率大幅上升。 國健署說,加熱式菸草產品仍含尼古丁、有害致癌物,跟傳統紙菸一樣有害;菸煙的暴露沒有安全劑量,只要吸入菸煙就有害健康,切勿嘗試任何會使人成癮或成分不明的東西,才是最安全的自保之道。 中央社/華盛頓6日綜合外電報導 印第安納州衛生當局今天指出,吸食電子煙已導致美國數百人生病,由於肺部疾病惡化致死已出現第3例。 印第安納州衛生署聲明指出,「這名年紀超過18歲個人的死訊,經證實是在9月5日。」 聲明指出,印第安納州正著手調查有關吸食電子煙、造成嚴重肺部受傷的30個病例。

Read More

功在體育 邱漢生3人獲終身獎

市長黃偉哲(左)頒獎表揚「終身人員成就獎」邱漢生(右)。(記者陳治交攝) 市長黃偉哲(左)頒獎表揚「終身人員成就獎」余松根(右)。(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慶祝體育節,台南市政府體育處七日在後甲國中舉辦「台南市一○八年體育有功人員表揚大會」,表揚六個獎項六十五位得獎者。市長黃偉哲感謝每位對體育付出的有功人員,向體育幕後推手致敬。 昨日表揚一個績優單位、八個績優團體及終身人員成就獎三人、傑出教練十七人、傑出運動員廿一人、有功人員十五人。「終身人員成就獎」邱漢生的橄欖球經歷十分豐富,曾任台南市、國家代表隊選手及教練,又任全國橄欖球裁判長、規則委員會主任委員,已逾古稀之年,仍時常出現在橄欖球場,指導年輕學子練球。 「終身人員成就獎」余松根曾任世界盃、亞運會軟式網球中華代表隊教練,在國際大賽勇奪多面金牌,即使退休仍默默在基層推展軟網運動不遺餘力。 蔡宮桂是台南市現役選手年代最長、省運參加次數最多的橄欖球員,一九五九年隨台南市隊訪問日本,創造我國橄欖球首次出國遠征紀錄,終生奉獻於橄欖球運動。蔡宮桂已去世,體育處特別頒發「終身人員成就獎」表揚。 體育處指出,體育運動的發展需要各界以具體行動支持,台南市體育成績逐年嶄露頭角,不僅學校體育發展有良好成效,市籍選手也在全國級比賽締造佳績,為台南市爭光。這些都要感謝默默無悔、不求回報的無名英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