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生命 三三讀書會學急救

三三讀書會邀請消防局第六大隊大隊長邱淵明及教官講解「生活中的急救常識」,會員們透過實際操作CPR和AED的使用,學會救人的方法。(三三讀書會提供) 記者趙家麟∕台南報導 三三讀書會八月份例會,邀請市府消防局第六大隊大隊長邱淵明及教官講解「生活中的急救常識」,會員們透過實際操作CPR和AED的使用,學會救人的方法。 台灣民眾因為心臟疾病死亡的比例逐年升高,因為突發性心律不整或心肌梗塞導致心跳驟停的患者,心臟無法正常供給養分到大腦,若沒有在四分鐘內獲得急救,腦部就會因為缺氧受損,若缺氧十分鐘以上就有腦死機率。 如果能在患者心臟驟停、昏厥、喪失意識、失去呼吸時,立即施作基本急救術中的CPR搭配AED電擊,把握專業醫療人員抵達病患身旁前的黃金時間,替病患急救,或許就能救人一命! 救護教官黃國典、林威廷帶來八具安妮來讓大家操作對,首先請大家牢記心肺復甦術急救口訣,新版心肺復甦術(CPR)口訣:「叫叫CD。 叫:呼叫患者並輕拍雙肩,確認患者是否有意識。叫:大聲呼救,撥打一一九,並請旁人協助取得AED。C:進行胸外按壓,按壓位置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胸骨上,按壓深度至少五公分,速率為每分鐘一00-一二0下。D:使用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按照AED的語音指示操作AED之後,繼續CPR直到救護車來或是當事人恢復呼吸。 活動在安平亞果會所舉行,三三讀書會會長陳苡銜、活動總控、台南市四分局志工中隊長的邱錦秀表示,學會生活中的急救常識,救人也能自救,這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們就像在合奏「救命練習曲」,只要我們學會撐住緊急危難的當下、我們就能看到生命新的希望。

Read More

百年前古城沉浸式體驗 府城試煉日 帶你時空穿梭

市博在暑假壓軸推出「府城試煉日」活動,以沉浸式情境,帶領民眾穿越至百年前的府城。(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博物館推出暑期壓軸活動「府城試煉日」,以沉浸式情境,帶領民眾穿越至百年前的府城,民眾將化身為「一日府城人」,透過一連串互動任務,體驗城門盤查、商業往來與民俗信仰,帶你體驗百年前的古城生活。 「府城試煉日」活動設計以角色扮演與闖關方式進行,參加者須先在「踏門而入」關卡回答守衛問題,才可順利入城;接著協助商人整理貨物、擔任打鐵師傅助手、辨識城門方位,並親手替茶行老闆包裝茶葉。任務推進,參加者在互動中,獲得城中居民認可。 完成所有關卡並集滿印章後,參加者將前往城隍廟,進行最終試煉。館方設計「穿越通行章」作為通關象徵,寓意能憑藉信仰庇佑平安歸返現代,並準備限量雞蛋糕作為體驗結束的紀念。 「府城試煉日」僅此一場,鼓勵市民及遊客踴躍參與,體驗結合歷史、信仰與人情風貌的文化活動。相關訊息可於「南博 ONE-臺南市立博物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新市第二公墓無主遷葬整地

新市區公所配合都市發展與環境整體規劃,選擇吉時在第二公墓辦理地下無主墳墓遷葬法會與工程動土。(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南科發展讓新市區寸土寸金,廿一日新市區公所配合都市發展與環境整體規劃,選擇吉時在第二公墓辦理地下無主墳墓遷葬與廢棄物清運等整地工程法會,祈求遷葬順利、工程圓滿,並慰藉先人英靈。 市議員陳碧玉在市政總質詢時向市府提出建議,即儘速進行新市區第二公墓遷葬事宜。陳碧玉表示,因應南科浮動區塊開發,位在大營段尚有近二千坪的新市區第二公墓,還有著年代久遠的有(無)主墳墓,其中有主墳墓已完成遷葬,希望無土墳墓也能儘速完成遷葬作業。 此建議獲市府支持,新市區公所也著手規劃,並由民政局編列預算,藉此配合整個新市都市發展。  

Read More

友聯獅會贈市醫愛心傘

友聯獅子會贈愛心傘予台南市立醫院,方便患者雨天有傘撐。(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際獅子會三00E1區台南市友聯獅子會捐贈「愛心傘」給台南市立醫院,方便就醫民眾在遇到下雨時能即時有雨具可用,讓病人與家屬能安心往返,傳遞關懷與溫暖。 友聯獅子會會長梁美麗表示,過去曾邀請蘇世揚醫師領軍的玫瑰墓樂團舉辦公益演唱,也因國際獅子會三00E1區總監曾彭英以及眾多獅姊妹與南市醫建立深厚情誼,而萌生捐贈愛心傘給南市醫的念頭,感謝獅友們的熱烈響應,共同促成這項充滿愛心的善舉。 南市醫院長蔡良敏說,感謝友聯獅子會的善舉與支持。

Read More

基隆港高遠新村歷史建築活化翻新公告招商

(附圖為高遠新村歷史建築,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基隆港高遠新村歷史建築活化翻新再現原風貌正式公告招商。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昨(18)日辦理基隆港高遠新村歷史建築公告招商,港務公司將採綜合評選方式,評選投資人承租經營,並期盼投資人能發揮巧思,在經營上融入高遠新村的歷史與文化底蘊,結合周邊特色景點,將高遠新村歷史建築活化打造為鄰近基隆港之特色地標與私房秘境,成為旅客或民眾的假日休憩勝地。詳細公告招商文件登載於基隆港務分公司入口網站https://kl.twport.com.tw(路徑:首頁/港務快訊/招商招租),歡迎業界先進踴躍洽詢。 基港公司表示,基地面積3,089㎡(934坪),建築物樓地板面積287㎡(87坪),投資人可經營項目包含零售、文創、餐飲等。招商標的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和平社區,鄰近基隆港西16號碼頭與西岸郵輪碼頭,距離基隆車站僅約5分鐘車程,從基地內即可從高處近望基隆港,更鄰近球子山燈塔、築港紀念碑、百年仙洞巖及海蝕佛手洞等知名景點,是一完美結合港口歷史與現代文創新風貌的新景點。 (附圖為高遠新村歷史建築,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高遠新村歷史建築是日據時代,為基隆港築港需要,提供在台最高長官使用之官舍,原名為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戰後作為前交通部基隆港務局局長宿舍,並將此宿舍群改名為高遠新村,基隆市政府於民國9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歷史建築見證了從日據時代至今的基隆港歷史發展,港務公司為活化文化資產,自民國110年辦理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工程,於113年8月9日竣工,成功將深具歷史文化特色之日式建築重現世界眼前。修復工程特色在於還原建築物最初建成之完整風貌,工程團隊考證日治藍曬圖作為原貌修復之參考依據,將原有材料採「保存極大化」原則,戶外庭園亦復原為原有空間格局及日式景觀,保存原有之大樹。歷史建築整體園區氛圍相當清靜悠閒,是個能放鬆身心,又能體驗文化藝術價值的好地方。

Read More

廈門港鋰電池海運出口上半年超過兩萬TEU創新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廈門港鋰電池海運出口創新高,廈門海事局消息,今年一至六月廈門港鋰電池海運出口量計2.01萬TEU,上半年出口量首次超過兩萬TEU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據稱,新能源產業是廈門市重點發展的策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廈門市重點聚焦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上游材料及核心零組件、下游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能源互聯網等應用領域,通過“外引內培”,吸引廈門新能安科技等一批重要企業進駐,逐步構建起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鋰電池產業集群。 隨著全球綠色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福建省鋰電池出口呈現暴增,自2023年以來福建省鋰電池出口連續兩年破千億元。據廈門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鋰電池出口635.6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1.97%,出口值穩居中國大陸之冠,民營企業是出口的主力軍,上半年出口佔603.33億元增長22.25%,廈門港鋰電池出口量佔閩省的96%。 廈門市口岸部門表示,為服務鋰電池生產企業,該市相關部門持續跟蹤鋰電池產業發展,建立即時監管、遠端監管等多模式智慧監管體系;創新“預約查驗”模式,疊加“並批查驗+集中出證”等措施,使廈門口岸鋰電池出口通關效率提升30%以上。

Read More

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突破百萬人次7月份增達4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廈金“小三通” 客運航線截至目前客流量已突破百萬人次,上(七)月份客運成長達45%。 廈門海事局消息,廈金“小三通”航線今(2025)年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航行5136班次。其中本(八)月九日單日航線旅客量達6671人次,創下2023年一月七日復航以來單日客流量歷史新高。 消息指出,2025年一月14日起,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每日航次由20班增加至24班。今年以來廈金“小三通”航線旅客量穩步提升,進入暑運後旅客量不斷攀升,上(七)月以來日均客流超4500人次,客流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45%。 廈門海事局表示,目前正值兩岸暑運高峰期,暑運期間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投入營運十艘客船,客位數3066個,預計開航航次將達1436班次左右,客流量預計將超28.5萬人次。

Read More

香港7月份貨櫃量仍走跌降幅趨緩前7月下滑3.7%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統計顯示,上(七)月份香港貨櫃量比去(2024)年同月仍走跌勢,但比五月及六月份連續兩個月兩位數降幅趨緩。 據統計,香港七月份櫃量為107.9萬TEU,相較於前(六)月跌破一百萬TEU(97萬TEU)呈現回升,但比去年同月的115.4萬TEU仍走低,年櫃量降幅為6.5%,但比五月及六月分別呈現11.3%與13.7%負成長明顯趨。 統計指出,今年一至七月香港累計櫃量為763.1萬TEU,比去年同期續降3.7%,其中葵青貨櫃碼頭佔580.1萬TEU較去年同期持續減少3.8%,中流及內河運輸作業櫃量182.9萬TEU亦減少3.2%。

Read More

去年全球貨櫃運送量達9.37億TEU年增百分之7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DynaLiners Millionaires發布全球百萬TEU級貨櫃港口報告,去(2024)年全球貨櫃運送量達9.37億TEU,比前(2023)年度年增率達百分之七,亞洲樞紐港口仍居於領先地位,其中前十大貨櫃港,中國大陸即佔其六。 該項報告重點介紹全球157個年櫃量超過一百萬TEU港口,這些百萬TEU級貨櫃港佔全球貨櫃運量的88%,總量計8.206億TEU比2023年增長8%。亞洲港口在排名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國大陸在前十大排名即佔六席,十大港口去年櫃量及成長率依序如下: 上海-5150萬TEU較2023年的4920萬TEU增長5%;2022年為4730萬TEU,上海再次奪冠。新加坡-4110萬TEU較2023年的3900萬TEU亦增長5%;2022年為 3730萬TEU,新加坡作為轉運樞紐位置提升其優勢。 寧波舟山-3930萬TEU比2023年的3530萬增長11%;2022年為3340萬,寧波科技投資推動其崛起。 深圳-3340萬TEU比2023年的2990萬TEU增長12%;2022年為3000萬TEU,深圳高科技出口快速擴張持續。 青島-3090萬TEU比2023年的2880萬TEU增長7%;2022年為2570萬TEU,青島持續發展鐵路連接提高效率。 廣州-2610萬TEU比2023年的2510萬TEU增長4%;2022年為2460萬TEU,廣州服務於珠江三角洲穩定表現的一年。 釜山-2440萬TEU比2023年的2300萬TEU增長6%;2022年為2180萬TEU,釜山連接亞洲和世界。 天津-2330萬TEU比2023年的2220萬TEI增長5%;2022年為2100萬TEU,天津支持北京的進口資源處理突出。 阿聯酋杜拜傑貝阿里-1550萬TEU比2023年的1450萬TEU增長7%;2022年為1400萬TEU,杜拜係中東貿易的門戶。 馬來西亞巴生港-1460萬TEU比2023年的1410萬TEU增長4%;2022年為1320萬TEU,巴生港協助東南亞持續增長。 整體而言,2024年全球貨櫃運量達到9.37億TEU,比前年度續增7%,中國大陸的主導地位突顯其貿易實力,港口推動技術和綠色努力。

Read More

川普政府反對國際海事組織淨零排放框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除了掀起全球關稅貿易戰,同時公開反對國際海事組織(IMO)”淨零排放框架”。 消息指出,美國國務院、商務部、能源部及交通部聯合聲明,美方已明確拒絕IMO提出的“淨零排放框架”方案,並警告稱,將對支持該方案的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 聲明指出,川政府明確拒絕國際海事組織的提案,絕不容忍任何增加美國民眾、能源供應商、航運公司及其客戶或遊客成本的行為。國際海事組織的其他成員應該注意,美方將尋求支持以對抗此一行動,如果失敗將毫不猶豫地採取報復措施或尋求補救辦法來保護其公民。 按2025年四月,國際海事組織通過《MARPOL附則VI》修正案,確立全球首個結合強制性排放限制與分級碳定價的航運淨零框架,目標在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該框架適用於5000總噸以上船舶。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多數成員企業已承諾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營運。 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川普已表態,將推動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該協定為各國設定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與此同時,美國正參與聯合國關於全球減少塑膠污染條約的談判,並在一份備忘錄中警告其他國家,不會支持包含塑膠污染上限設定及特定化學品使用禁令的協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