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阻塞比你想得更危險!快用1問卷自我評估

鄭世隆主任表示,PUMA問卷內容包括有無抽菸、走路是否會喘,以及未感冒時是否有痰很多、久咳不癒的情況等,如果問卷分數達5分以上,可能就要做肺功能相關篩檢,進一步診斷、治療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潘昱僑報導 肺阻塞(COPD),是一種肺部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不僅會影響肺功能,心血管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心肺共病」更會加重疾病惡化的風險。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鄭世隆主任提醒,民眾可以透過PUMA問卷自我評估是否為肺阻塞高危險群,藉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肺阻塞常有「這些」心血管共病 不只影響肺功能勿輕忽 心臟緊鄰肺部,當肺慢性發炎時,也會影響心臟健康,因此肺阻塞患者常有心血管疾病產生。鄭世隆主任表示,肺阻塞患者大約4成都有高血壓、心臟疾病等,比例非常高,最常見的心血管問題包括狹心症、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咳、痰、喘為肺阻塞常見症狀 快用PUMA問卷自我評估 肺阻塞會產生「心肺共病」症狀表現,長期吸菸、暴露於粉塵及空氣汙染環境等都是肺阻塞的高危險群,如果有咳、痰、喘等情況更應提高警覺,因為鄭世隆主任提到,常常咳嗽、有痰,甚至平路走沒幾步就覺得越來越喘,這些都是肺阻塞的常見症狀。 而民眾也可以透過PUMA問卷來自我評估,鄭世隆主任表示,PUMA問卷內容包括有無抽菸、走路是否會喘,以及未感冒時是否有痰很多、久咳不癒的情況等,如果問卷分數達5分以上,可能就要做肺功能相關篩檢,進一步診斷、治療。 肺阻塞治療以長效藥物為主 選擇多元不只有單方藥物 藉由PUMA問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疾病控制將大有幫助,現在肺阻塞治療藥物也相當多元,鄭世隆主任表示,目前治療以長效吸入型藥物為主,有單方藥物,也有二合一、三合一的吸入型藥物,這些都有健保給付,大部分患者只要診斷為肺阻塞都能使用到複方藥物,不一定要從單方開始使用。 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並應按時服藥,因為規則用藥是肺阻塞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另外鄭世隆主任也提醒,肺阻塞患者平時還要注意營養均衡、適度運動、復健,並施打疫苗減少肺部感染,才能讓疾病獲得全面改善、提升生活品質。

Read More

飯後脹氣好痛苦!營養師曝三招擊退脹氣困擾

營養師黃品瑄建議選擇易消化與不易產氣的食物,並調整生活習慣,以降低脹氣發生的機率。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是否有在飽餐一頓後,感覺到肚子或胃脹脹鼓鼓,甚至伴隨著腹痛、打嗝的經驗呢?脹氣,是許多人在飯後經常遇到的困擾,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態。營養師黃品瑄日前也在個人粉專《營養師品瑄》分享三種改善及預防脹氣的方法。 造成脹氣成因多樣 消化不良與進食過快是主因 脹氣,是一種胃腸道不適的症狀,常見症狀為腹部膨脹、腹部及胃部不適、噯氣或打嗝等,通常是由於消化系統中的氣體積聚或消化不良引起。營養師黃品瑄指出,造成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進食過快、食用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消化不良等。 易消化食物有助減少腹部不適 搭配良好飲食習慣效果佳 為了幫助大家遠離這個困擾,營養師黃品瑄幫大家整理了以下三種改善預防脹氣的方法: 1. 吃對食物 選擇適合的食物是預防脹氣的第一步。某一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容易產生氣體,或本身就含有大量氣體,應該盡量避免,像是發酵食物(包括麵包、泡菜)、乳製品(包括奶酪、牛奶和冰淇淋)、高油食物(炸雞排、鹹酥雞)、碳酸飲料(可樂、雪碧)等,都是容易引發脹氣的食物。營養師黃品瑄建議,可以改為選擇容易消化且不易產氣的食物,例如竹筍、菠菜、茄子、黃瓜等,有助於減少脹氣的發生。 2. 幫助消化 促進腸胃蠕動是減少脹氣的重要方法之一。食物在腸道停留過久,容易發酵並產生氣體。因此,多攝取富含纖維及含有分解酵素的食物,例如鳳梨、蘋果醋、薑等食物。鳳梨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腸道中的水分和體積,促進腸道蠕動,蘋果醋含有的醋酸,可以促進胃酸的分泌,有助於加快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 3. 改變習慣 建立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對於改善脹氣問題也至關重要。比如,吃飯速度過快、邊吃飯邊聊天,都會讓我們吞入過多的空氣,增加脹氣的機會。因此,營養師黃品瑄建議,在進食時應該細嚼慢嚥,並在咀嚼時保持嘴巴關閉,這樣有助於減少吞入的空氣。此外,在用餐前後攝取適量的水,能夠幫助食物通過腸道,飯後適當散步10-15分鐘也可以幫助消化。 營養師黃品瑄鼓勵大家,透過聰明地選擇食物以及調整生活習慣,來有效地減少甚至消除脹氣的發生。透過以上的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改善途徑,一起為健康的消化系統努力,享受無憂無慮的美好「食」光!

Read More

全台最年輕!13歲國中少女突發心肌炎 最小「微型心臟幫浦」挽救青春生命

若出現心悸、胸悶胸痛、呼吸急促或四肢冰冷無力等更嚴重的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13歲劉姓少女考前發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長達兩天,他院治療後仍未好轉,送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是休克狀態,經診斷為猛爆性心肌炎而使用葉克膜急救,但因末端血液循環不佳,缺乏血液供給導致雙腳發黑。心臟血管外科吳佳穎醫師與團隊將葉克膜換成「微型心臟幫浦」,微小的驅動馬達助血液循環持續維持,經過一週的治療後心臟功能漸漸恢復,移除幫浦並轉至普通病房,出院返家。 心肌炎初期症狀如同感冒 不要輕忽心悸、胸痛、呼吸急警訊 根據國際研究統計,每十萬人中約有4至6例心肌炎患者。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吳佳穎醫師指出,心肌炎大多由病毒引起,導致心肌細胞受傷、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嚴重甚至會心臟衰竭而死。 而急性心肌炎的初期症狀可能表現為發燒、咳嗽或腹瀉,很容易與感冒混淆。若出現心悸、胸悶胸痛、呼吸急促或四肢冰冷無力等更嚴重的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最小體積「微型心臟幫浦」治療心肌炎 傷口小、安全性高 吳佳穎醫師補充,葉克膜可替代部分心肺功能進行體外循環,但有下肢缺血過久造成傷口感染、截肢等嚴重併發症,因此與小兒心臟科彭義欽醫師討論後,決定將目前世界最小體積的「微型心臟幫浦Impella」,經穿刺鼠蹊部皮膚或是由鎖骨下放置到心臟內。不但術後傷口小、可下床活動,更能降低下肢併發症如出血、壞死和感染的發生。 心肌炎致死率高 維持良好免疫力是預防關鍵 中醫大附醫外科部副主任李秉純解釋,心臟的功能類似幫浦,持續不斷地向全身輸送血液,當心臟功能衰竭,無法有效供應血流時,會出現多種症狀。為預防心肌炎,維持良好的免疫力是關鍵,包括定期接種流感疫苗、保持正常作息、避免吸菸與飲酒、實行安全性行為及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

Read More

肩膀中彈仍英勇對抗犯嫌 桃警蔡淳宇破格陞職授階

埔子派出所警員蔡淳宇破格陞職獲准,桃園市警察局長吳坤旭親自授階。(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桃園警分局景福派出所今(113)年3月23日深夜遭楊姓男子持槍濫射後駕車逃逸,警方動員追緝,多名員警參與圍捕,並與楊男在桃園區幹道追逐,埔子派出所22歲警員蔡淳宇左肩中彈倒地後仍開槍還擊,不畏持槍要犯威脅,不懼情勢危急艱險,冒生命危險捕獲重要案犯,英勇行為經警察局提報內政部警政署爭取破格陞職獲准,於今(3)日在警察局2樓禮堂由局長吳坤旭親自授階,蔡淳宇父親也一同出席,分享光榮且驕傲的這一刻。 吳坤旭表示,警察工作挑戰多、危險也多,對於蔡淳宇堅守崗位及職責的態度,給予高度的肯定,也感謝同樣身為警察的蔡淳宇父親陪同到場接受表揚。吳坤旭也不忘提醒警察人員在執勤時要特別注意三安,並期許共同維護桃園的治安,營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據悉,楊男3月23日晚間因不滿警方處理案件結果,持槍掃射景福派出所,逃逸時與警方駁火,造成蔡淳宇受傷。桃園地檢署上(6)月27日偵結,依殺人未遂、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之在公共場所開槍射擊等罪嫌對楊男提起公訴,並建請法院量處有期徒刑18年。 埔子派出所警員蔡淳宇破格陞職獲准,其父親也一同出席授階儀式,分享光榮且驕傲的這一刻。(圖/警方提供)    

Read More

幼兒園變烤爐?幼童熱到起疹、老師中暑 黃瓊慧批園方消極應對

某私立幼兒園冷氣疑似故障,教室出現高溫35度。(圖/黃瓊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連日高溫令人難耐,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卻接獲家長陳情,八德區興仁夜市附近某私立幼兒園,疑似冷氣故障沒有修理,室內出現35度的高溫,導致幼童熱到皮膚起疹子、抓到脫皮流血,也有老師熱到中暑。目前她已請教育局要針對教室內空調溫度訂定規範,讓孩子能夠健康的就學。 黃瓊慧表示,該私立幼兒園的冷氣疑似故障,但園方沒有修理,導致孩子在幼兒園熱到起嚴重熱疹,抓到破皮流血,且教室內悶熱的狀況已持續整個禮拜,室內28度,冷氣調到16度仍未降溫,其他樓層最高還出現高溫35度。家長反映給園長,園長一直跳針要爸爸媽媽中午到學校實際體驗溫度,結果媽媽們到學校體驗過後,表示真的很熱,拿溫度計實際測量更高達28度,看到孩子們滿頭大汗在吃中餐,覺得心疼不已。要求園方改善,園長竟推託是孩子有過敏體質,叫家長帶孩子轉學,根本沒有誠意要改善。 某私立幼兒園的冷氣疑似故障,但園方沒有修理,導致孩子在幼兒園熱到起嚴重熱疹。(圖/黃瓊慧提供) 黃瓊慧提及,有媽媽向他爆料,老師私下也跟他們抱怨教室真的很熱,有好幾位老師也是熱到中暑,也有反映給園長,但遲未改善。目前黃瓊慧已致電給教育局,請教育局針對教室內空調溫度訂定規範,不要讓園方自由心證,冷氣有問題就要維修或汰換。目前園方僅放水冷扇及電扇來協助降溫做緊急應變。冷氣壞掉,應趕緊汰換或維修才對,怎麼會叫家長來人體試驗?明明孩子之前都沒有長過疹子,居然去幼兒園就長疹子,家長支付私立學校的學費,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設備及環境,孩子健康就學居然是一種奢求? 黃瓊慧補充,該幼兒園不是沒開冷氣,是冷氣開了不會涼,很大機率就是冷氣壞掉沒有汰換或維修,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轉學了。老師很好,主要是園長的態度有很大的問題,只要家長反映什麼,就會拿辦學他是專家來應付家長,學生多半是因為這種原因轉學。

Read More

SRF電廠進駐桃科爭議不斷 張善政:市長有責任捍衛市民的健康

對於經濟部長昨日在立院回答立委凃權吉關於SRF質詢,桃園市長張善政今日上午也做出回應。(圖/吳詠平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經濟部6月3日逕自撤銷市府廢除入園處分,讓3家SRF廠商電廠繼續進駐桃園科技園區,引發桃園市政府與地方民眾反彈。昨(2)日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國民黨立委涂權吉質詢時表示,3家SRF廠已有2家快要蓋好,因為是國際大廠需要更審慎處理,以免影響後續投資,涂權吉則痛批中央,護航廠商、遮掩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中央若繼續冷處理,將率眾北上至總統府陳情、包圍經濟部抗議。 對於經濟部長昨日在立院回答凃權吉關於SRF質詢時,特別提到相關友好國家相當關心這投資案進展的情形,桃園市長張善政今(3)日上午回應,3個燃燒場離觀音市區不到兩公里,市府一定會嚴格把關捍衛市民的健康。 張善政表示,身為市長有責任捍衛市民的健康,市府絕對會做最嚴格的把關。(圖/吳詠平攝) 張善政表示,希望這些友好國家在桃園投資的時候能注意兩個重點,第一是不能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太大的衝擊,第二是要關心在地民眾的健康,大家可以看得到在離觀音市區不到兩公里的地方一口氣放了三個SRF燒場,在地居民是非常難接受,身為市長有責任捍衛市民的健康,市府絕對會做最嚴格的把關。

Read More

為何努力刷牙卻還是蛀牙?醫揭「真正主因」:1方式有助改善

很努力刷牙卻一直來診所治療齲齒的患者,深入觀察發現,通常是因為齒列不整,出現清潔死角,此時會建議他們考慮接受矯正。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一口整潔的牙齒,既能提升美觀自信,也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關鍵,而健康的牙口,對長輩健康相當重要。但為什麼有人再怎麼刷牙,都還是發生蛀牙呢? 努力刷牙卻蛀牙 多因齒列不整所致 牙科醫師、牙醫診所李豐任院長表示,臨床上常見很努力刷牙卻一直來診所治療齲齒的患者,深入觀察發現,通常是因為齒列不整,出現清潔死角,此時會建議他們考慮接受矯正。 矯正助口腔清潔零死角 有望減少植牙數 台灣每年超過十萬人有牙齒矯正需求,雖然多數諮詢患者是出於美觀需求,但牙齒矯正也適用於關心自身口腔健康的熟齡族群。牙口健康對長輩相當重要,否則容易有因挑食而營養不均,或因直接吞嚥影響消化的情形。 顧及健康,有些人會選擇植牙,李豐任牙醫師表示,長期缺牙,牙齒易朝缺牙處傾倒,或是牙齒空隙太大,都得事先處理,避免影響植牙效果。對於有植牙計畫的長輩,也建議先進行矯正,合理正確的分配口腔空間,有利後續處理,甚至有機會減少植牙數量。 3D掃描看見矯正變化 隱形牙套受老少青睞 牙齒矯正方法包括傳統「鋼牙」矯正,和年輕人青睞的隱形牙套。李豐任牙醫師指出,長輩最顧慮「拔牙」,隱形牙套力道較溫和,有助於保留現有牙齒;此外,隱形牙套可透過3D掃描、事先模擬療程中牙齒移動路徑,有助於醫病溝通。 他分享,曾收治多名50多歲、甚至65歲以上的患者,因為「看的到治療計畫」而願意接受治療,顧好口腔健康。 打造個人有效矯正計畫 善與醫師討論 傳統矯正和隱形牙套各有特色,李豐任牙醫師解釋,前者可以處理極端複雜案例,但隨著科技進步,隱形牙套也已能處理大多數的狀況,加上痠痛感低、清潔方便、無美觀過渡期、不須頻繁回診,持續提高隱形牙套市佔率;此外,過往常被挑剔的價格問題,目前也有透明的均一價模式獲得解決,民眾可根據自身需求與生活型態,與牙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矯正方式。

Read More

運動穿著壓力腿套真有用嗎?穿對了兩個時機運動力加倍

足球員穿著長腿襪,主要是保護運動過程中跑步、踢球、鏟球,會需要高強度運動腳力,還有碰撞的狀況,因此穿長襪搭配護脛才能保護腳踝到小腿部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購買運動裝備時,經常需關注身上裝備的機能性,如衣服、褲子、鞋子、襪套等,主要原因是這些機能性裝備在運動時對運動員的表現、舒適性和安全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舉例來說,足球員穿著長腿襪,主要是保護運動過程中跑步、踢球、鏟球,會需要高強度運動腳力,還有碰撞的狀況,因此穿長襪搭配護脛才能保護腳踝到小腿部位;高雄長庚復健科李冠毅醫師提到,運動員穿著有壓力功效的長襪可保持血液循環,避免長時間激烈運動下,讓血液沉積在腿部,沒有回流腦部,造成運動員缺氧而發生意外。 壓力腿套對於運動後的恢復 除了壓力腿襪透過特殊的壓縮編織技術產生連續的壓力差(14-28mmHg),達到促進血液循環來增強代謝速度,南非的斯泰倫博斯大學於2007年的研究更顯示,穿了壓力腿襪有助於運動後乳酸恢復的速度,減少乳酸堆積,加速疲勞恢復來減輕訓練後的延遲性痠痛。 不論是縮短乳酸恢復的時間,或是減少延遲性酸痛的不適感,這都可以使運動員在進行下一場運動或是競賽時能夠擁有更好的狀態,減少運動傷害的機率。 運動穿壓力腿套的時機和款式 運動過程中,通常是在哪段區間穿上效果最好? 李冠毅醫師分享一個是運動過程中,因為肌肉會脹大,這時可選擇壓力值較低且壓力集中在小腿肚的腿套,有些款式設計360度環狀加壓,整件以單層加壓布搭配小腿肚作雙層涼感網布,減少肌肉震盪影響神經肌肉控制效率,並讓運動過程中肌力腫脹不會過度緊繃不適。前腿骨部位的單層布加上整件設計順腿型,可在肌肉運動過程中給予更好的支撐性。 另一個時機點則是運動後,有些人對於運動時穿上壓力腿襪的束縛感到不適,運動後穿著也是另一種選擇。李冠毅醫師說明這時運動後要挑選壓力值較大並由上到下遞增的壓力腿襪,這是因為「遠心端要壓力大、近心端則壓力小」來刺激末端血液回流,達到疲勞恢復速度、減緩後續延遲性痠痛的狀況。壓力腿襪可以多選擇醫療彈性的布料,除了幫助運動過程的壓力回流,也能加壓平整脂肪,整體對運動具正向效果。 總體來說,如果要從事長時間耐力運動、高強度訓練且距離下次訓練週期短,可以降低疲勞與不適感。最後小提醒,運動搭配適宜的裝備才能真正事半功倍,在運動場上戰力十足、續航力滿滿,表現最佳狀態!

Read More

別讓小便成為「不便」攝護腺肥大新選擇讓手術「蒸」輕鬆

宏仁醫院泌尿科曲元正主任說,攝護腺肥大會造成排尿阻力,膀胱需更用力才能順利排出尿液,長久下來會導致不可逆的膀胱功能受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新北市一名70歲男性因攝護腺肥大問題,長期依賴尿管來排尿,不僅造成生活上相當大的困難,同時也因為泌尿道感染的狀況,每過一陣子就要回醫院進行治療。後來男子經過三重宏仁醫院泌尿科團隊的評估,選擇了水蒸氣消融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十分鐘快速解決困擾十多年的排尿問題,同時更避免長期尿管留置的感染風險及活動限制,為其展開人生新篇章。 不良生活習慣為攝護腺肥大主因 攝護腺肥大為一「生活不良習慣」的疾病,宏仁醫院泌尿科曲元正主任解釋,造成攝護腺肥大最主要原因為老化,而老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抽菸、飲食、不運動、過量飲酒等,各種不良習慣都會傷害到攝護腺。攝護腺肥大會造成排尿阻力,膀胱需更用力才能順利排出尿液,長久下來會導致膀胱功能受損,開始有頻尿、夜尿、排尿速變慢等症狀。 曲元正主任補充,攝護腺肥大的評估其實十分簡單,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診斷:包括攝護腺大小、症狀嚴重程度指標及排尿數據的測量。 1. 由腹部或肛門施行超音波來測量攝護腺體積大小 2. 可透過「AUA症狀指標評分表」7個面向:頻尿、急尿、夜尿、尿很慢、尿斷續、用力尿、尿不乾淨進行評分;最嚴重35分,7分以上視為對生活品質造成困擾的攝護腺肥大,21分以上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3. 透過儀器測量尿流速與餘尿量 及早治療攝護腺肥大 才可完整保留膀胱功能 攝護腺肥大初期以口服藥物控制為主,原理是利用藥物來放鬆攝護腺來降低排尿阻力、或是利用抑制男性賀爾蒙的藥物縮小攝護腺的體積,但這些藥物容易有血壓下降、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若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肥大嚴重程度增加,就必須要盡早考慮使用手術治療。曲元正主任舉例,攝護腺肥大患者若在膀胱功能剩下70%就接受手術,治療後或許可以回到正常功能的90%;但若是拖到膀胱功能只剩下20-30%,治療後也只能回復到原本的50%左右,因此泌尿科醫師才會苦口婆心的建議早期治療,才能幫病患保留完整的膀胱功能。 新一代水蒸氣消融手術治療 不怕術後影響性功能 攝護腺肥大手術傳統上是用電燒刀刮除肥大部位,止血效果不佳且有水中毒的可能。因此目前治療攝護腺肥大多使用雷射手術,出血量少也不會水中毒,但對性功能損傷及尿失禁後遺症仍有一定比例。宏仁醫院副院長許毓昭醫師分享,目前台灣引進了更新一代的水蒸氣消融手術,透過水蒸氣導熱,消融攝護腺肥大組織,有效減低攝護腺體積,改善攝護腺肥大症狀。 許毓昭副院長補充,透過水蒸氣消融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手術時間只需10分鐘,不用等待傷口癒合,隔天即可出院返家,適合上班族或是不想長時間麻醉的病患。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需要放置尿管約1-2週,等待攝護腺組織慢慢萎縮被人體吸收,但相比目前使用最多的雷射手術,造成術後出血、感染以及性功能損傷的比例更低,讓病患可以安全地保留男性尊嚴。 引進高規格設備、權威醫師 宏仁醫院完善新北醫療網 ▲宏仁醫院副院長許毓昭醫師表示,重新開幕的宏仁醫院以醫學中心等級的團隊規模來服務,不只設備用最好,也希望能就近照顧新北民眾的醫療生活品質。 宏仁醫院過去深耕新北三重地區三十多年,是附近民眾家喻戶曉的醫院。許毓昭副院長提到,經過遷址改建後,重新開幕的宏仁醫院引進許多新技術新設備,並且以醫學中心等級的團隊規模來照顧新北民眾,就是希望能更妥善的照護周遭居民心臟、骨科、泌尿科、腸胃科以及慢性病等攸關生活品質的疾病。 許毓昭副院長最後也提醒,攝護腺肥大最大的成因就是老化,因此所有預防老化的生活型態皆可視為對攝護腺的保養。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定時喝水、定時小便不憋尿都可以減緩老化對於攝護腺的影響。若開始有「頻尿、急尿、夜尿、尿很慢、尿斷續、用力尿、尿不乾淨」等7大症狀時,請即早就醫,才能讓上二號不再是人生的噩耗。

Read More

腸病毒喉嚨痛吃不下不能喝飲料、吃甜食?血糖高會增加重症風險?

臨床上,併發腦炎或中樞神經炎的腸病毒個案都有高血糖的現象,但高血糖是否會造成重症還要再研究。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感染腸病毒發燒不適、喉嚨痛等,使得孩子食慾不振、拒絕吃東西,這時有些家長會讓孩子吃點果凍/布丁、冰淇淋等冰涼軟質的食物,希望透過孩子最愛的甜食讓他們多少吃些東西避免產生脫水等健康問題。 不過近日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血糖過高會讓腸病毒轉為重症的風險變高。這也讓家長產生疑惑,孩子感染腸病毒後不吃東西到底該怎麼做才正確呢?對此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出相關解釋與建議。 國衛院研究高血糖會重症?疾管署:還需進一步研究 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重症,造成持續噁心嘔吐、肌躍型抽搐等症狀,甚至有可能會侵犯樞神經系統,產生中樞神經炎、腦炎等併發症。國衛院透過具有病毒受體的基因轉殖小鼠研究發現,宿主若產生高血糖的現象,則會在腸病毒感染後產生腦幹發炎的現象。 對此,曾淑慧發言人解釋,其實當腸病毒個案有腦炎或中樞神經炎的時候,它會刺激人的交感神經,進而激發升糖素上升,使得血糖上升,因此在臨床上這些併發腦炎或中樞神經炎的腸病毒個案都會有高血糖的現象,所以腸病毒重症有高血糖的症狀是因為腸病毒所致。 至於高血糖是不是會造成腸病毒重症,曾淑慧發言人表示,這部分目前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研究,國衛院相關研究主要還是針對動物進行的相關實驗研究,所以還要有更多研究才能了解這之間的相關性。 吃不下到底能否吃甜食?疾管署:由醫師評估、建議 雖然高血糖與腸病毒重症之間的關聯性可能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不過這樣的消息一出已讓許多家長開始擔憂,若孩子感染腸病毒後不想吃可能會脫水、營養不夠,又不能用孩子最愛的甜食讓他們吃點東西,到底該怎麼辦?曾淑慧發言人建議,可讓醫師評估,讓醫師來提供最好的建議。 疾管署也提醒,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若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須儘速前往大醫院接受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