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警結合舞蹈賽宣導交安 強化執法嚴查酒駕無照駕駛

桃警結合舞蹈賽宣導交安。(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邱怡芳 交通安全與民眾息息相關,無論是駕駛人或行人,都應遵守交通規則以確保自身與他人安全。近期冷氣團來襲,氣溫下降,增加民眾攝取含酒精食物的機會,進而提高酒後駕車風險。桃園警分局特別提醒,應養成「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習慣,一旦酒駕遭查獲,車輛將被查扣2年,相關處罰嚴格,民眾切勿心存僥倖,以免樂極生悲。 3月19、20日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於桃園區巨蛋體育場舉辦「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團體甲組北區決賽」,桃園警分局除派員協助交管與維護現場秩序外,也特別設立交通安全宣導站,強調「人本交通、停讓文化」與「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理念,與參賽學生熱絡互動,期望透過活動深化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從小養成良好習慣。 為強化交通執法,桃園警分局針對酒駕、超速、闖紅燈、不禮讓行人、行人違規及無照駕駛等違規行為加強取締。其中,為防範未成年無照駕駛事故,警方自3月16日至4月15日實施專案執法,除依法告發外,並依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5條之2規定,移置保管無照駕駛車輛,以提升嚇阻效果,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桃警結合舞蹈賽宣導交安。(圖/警方提供)  

Read More

桃市府退休人員協會舉辦會員大會 促進情誼提升身心健康

桃園市政府退休人員協會第九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圖/市府提供)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20)日上午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政府退休人員協會第九屆第一次會員大會」。蘇俊賓表示,感謝退休公職人員於任職期間盡心盡力的辛勤奉獻,讓桃園的發展日益蓬勃,並且很高興看見曾經並肩作戰的市府人員在退休後仍常相互聯繫感情,共同參與公益活動,甚至不時為市府提供寶貴的市政建議,內心十分感動,祝福退休人員身體健康,愉快度過退休生活。 今日大會上,蘇俊賓也親自贈送禮品並頒發感謝狀,向協會幹部表達感謝。蘇俊賓表示,今日非常榮幸能代表市長張善政參與市府退休人員協會活動,感謝理事長曾文敬、副理事長黃隆洋及副理事長胡春玉等領導幹部,在退休後不遺餘力投入退休公務人員協會的工作,關心市府退休人員的福祉,期許協會在曾文敬的帶領下會務順利,促進市府退休人員之間的情誼。 人事處表示,桃市府退休人員協會自90年成立以來,已擁有207名會員。為了促進會員間的情誼並提升身心健康,每年均定期舉辦春秋兩季的自強活動與旅遊,並安排國內外旅遊聯誼活動。協會也積極參與社會福利服務,定期走訪並關懷弱勢團體,包括孤老、兒童及年長退休人員,在退休後繼續為桃園奉獻心力,共同與市府打造福利完善且宜居的桃園。

Read More

跨國共創!桃園、日本學子共繪防災願景 促進文化交流

兩校決定創作主題為「Connecting a Bright Future:Towards a City that can Survive Disasters」。(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桃園市教育局鼓勵學校推展學生國際交流,並與國外校際間合作相關課程及活動,促進師生對外國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建國國中積極推動國際教育,以拓展學生視野為學校願景,歷年累積國際交流成果豐碩。自2017年開始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的Japan Art Mile國際藝術交流計畫,今(114)年九年級英資班學生與日本名古屋市的丸之內中學校合作,耗時近半年,過程透過視訊與日本學生共學與溝通,在線上交換彼此文化,促進彼此認識,最後共同完成一幅3.6公尺長、1.5公尺寬的壁畫。 此創作從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進行發想與討論,兩校決定創作主題為「Connecting a Bright Future:Towards a City that can Survive Disasters」。丸之內中學校首先完成壁畫的左半邊之後,郵寄到台灣由建國國中學生接續完成創作。建國國中創作團隊的學生以台灣在地震後的應變與重建作為發想核心,展現了台灣在防災與救災上的努力與成就。 丸之內中學校首先完成壁畫的左半邊之後,郵寄到台灣由建國國中學生接續完成創作。(圖/教育局提供) 壁畫中,台灣學生特別強調了災後即時應變的各種措施,包括動員精良的救災團隊、訓練有素的搜救犬,以及先進的科技應用,如空拍機協助災區情勢評估。畫面也呈現了台灣如何透過科技與專業團隊,迅速定位受困者,並進行精準救援。 此外,學生們在作品中也描繪了災後安置與重建的畫面,強調貨櫃屋與帳篷的使用。台灣經歷多次大地震,已發展出完善的臨時安置措施。壁左下側則描繪平日教室配置的緊急救難包,突顯防災演練的重要性。 建國國中強調,透過此次的國際合作,學生不僅學習到災害防治的重要性,也認識到國際間如何共同應對天災。日本名古屋的丸之內中學校則以防治海嘯為主題,展示日本在應對海嘯上的措施與歷史經驗。教育局表示,藉由這次國際校際間合作交流,期待雙方學生透過壁畫創作,互相學習,也深化對彼此文化的理解。

Read More

「微笑、舉手、說你好」 腦中風治療不能等,從控制血壓開始

高血壓學會的「722」測量口訣可以幫助民眾正確測量血壓,即量測「7」天、早晚共「2」回,每回「2」次取平均。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蘇靖昀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民國82年至109年間台灣的高血壓盛行率男性接近30%,女性則是約20%,預估有五百多萬人罹患高血壓。而男女在65歲以上的高血壓盛行率都在60%左右,隨著年紀增長的盛行率幅度很驚人。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甚至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這次訪談將由醫師分享高血壓與腦中風的關係,以及預防之道。 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病理機制不同 但都與高血壓有關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鍾芷萍主任說明,腦中風是腦血管疾病造成腦部損傷,可能會引發癱瘓、失能、臥床或死亡。而腦中風分為兩種,都與高血壓有關:「缺血性腦中風」大多數起因於動脈粥狀硬化,當血壓高時會損害血管內壁,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產生的斑塊使內壁逐漸狹窄,有如家中水管積滿陳年水垢,這些斑塊破裂或脫落形成血栓,隨著血流流至下游腦動脈造成阻塞;而「出血性腦中風」則是因長期高血壓導致的腦血管病變,造成血管破裂。 成大醫院神經部宋碧姍醫師也提到,高血壓本身亦會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導致心臟肥厚而形成血栓,或是使腦部血管供應量不足;高血壓也是心房顫動的風險因子之一,進而使心臟內部形成血栓、進到腦部後造成中風。 九成以上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 定期量血壓是預防之道 宋碧姍醫師進一步解釋,約95%的高血壓病人屬於本態性高血壓,發生原因不明,有可能來自遺傳或環境因素,如體重過重、長期食用高鹽飲食、缺乏運動習慣、長期心理壓力等等。其餘病人屬於續發性高血壓,發生原因如服用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減肥藥等,或是由腎臟問題引起的高血壓,這些可藉由去除已知原因作進一步治療。 鍾芷萍主任指出,由於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多數病人是在其他疾病檢查、或健康檢查時發現有高血壓,因此定期量測血壓有其必要,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家中都備有一台血壓機。另外要注意的是,同一個人、同一段時間在家中(居家血壓)及在醫院(機構血壓)量得的血壓會有不同,因此在何處量得的血壓數據很重要。 高血壓學會「722」口訣教你正確量血壓 宋碧姍醫師說明目前國際間與台灣都以血壓正常範圍為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收縮壓120-139 mmHg、舒張壓80-89 mmHg為高血壓前期,當收縮壓超過140 mmHg、舒張壓超過90 mmHg則確認為高血壓。因此當居家測量發現為高血壓前期,就需要非常注意,若是已到了高血壓的範圍,建議需要就醫確認。 高血壓學會的「722」測量口訣可以幫助民眾正確測量血壓,即量測「7」天、早晚共「2」回,每回「2」次取平均,而且在量測血壓前的30分鐘儘量不要抽菸、喝酒、喝咖啡,也不可以在憋尿的時候量血壓。如果「722」測量對一些長者來說太複雜,也可以利用app等數位工具來測量血壓,並記錄下來。鍾芷萍主任補充,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除了定時的監測血壓外,如果遇有不舒服時(如頭暈、頭痛頸子緊),可以再量一次。 良好生活習慣幫你和高血壓說掰掰! 如果發現病人有高血壓,醫師會進一步量測病人是否有其他代謝症候群的問題,如肥胖、心臟、腎臟、血糖、血脂等。鍾芷萍主任分享可以先評估病人若是年輕、患病風險低、且生活習慣還有調整空間的話,先從調整生活習慣開始,而非一開始就使用藥物。若需要進一步用藥,現在有許多複方劑型可以減少病人的用藥量,方便很多,但還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用藥。 宋碧姍醫師則分享改變生活型態的方法,包括規律運動(如有氧運動,每週加總共150分鐘,或是快走)、控制體重、戒菸與戒酒(男性每天紅酒不超過200毫升、女性每天紅酒不超過100毫升)、良好睡眠與減低壓力,飲食則以低鹽(每天少於一茶匙)為主,避免醃製與加工食品。現在有專為高血壓設計的得舒(DASH)飲食,即低鈉、高鉀、高鈣與高纖,如果合併有糖尿病,還需要注意糖分攝取量。 「微笑、舉手、說你好」發現腦中風前兆 勿失黃金治療時間 最後鍾芷萍主任與宋碧姍醫師都建議,如果病人已經發生中風,為了預防再次發生(不論是缺血性腦中風或出血性腦中風),需控制血壓在收縮壓小於13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而該如何發現腦中風前兆?腦中風學會有一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用來評估是否有中風,包括:微笑時臉部是否有不對稱?雙手舉高時是否有一側有下垂狀況?說「你好」時是否會口齒不清?如果有上述異樣,直接撥打119評估,盡快在黃金治療時間內送醫治療。 預防腦中風衛教資源和平台 現今網路資源非常多,民眾可自行上網查詢預防腦中風的相關訊息,例如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等,也可參與定期健康講座,認識更多腦中風相關衛教知識。 良好的血壓對於中風的控制相當重要,更多中風相關資訊可至台灣腦中風學會民眾衛教專區了解 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8-2

Read More

洗腎患者小心!「主動脈瓣膜狹窄」惡化快 恐猝死別輕忽

許多洗腎患者因心臟瓣膜問題,在洗腎過程中出現胸悶、血壓下降,導致洗腎不順利,身體難以有效排除水分和毒素。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 一位63歲的男性洗腎患者,半年前發現主動脈瓣有輕中度的狹窄,未料近日回診時突然休克倒地,所幸經急救後恢復心跳。醫師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瓣膜已惡化至嚴重狹窄。經過評估及健保申請,醫師為患者進行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術後患者恢復狀態良好,入院至出院前後不到兩週,目前除了定期進行腹膜透析外,其餘生活已回歸日常。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詹仕戎醫師指出,一般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和瓣膜都會出現鈣化的情況,不過洗腎患者由於體內電解質代謝異常,導致鈣和磷離子失衡,使得鈣離子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和瓣膜、形成鈣化,進而引發瓣膜狹窄的問題。其中主動脈瓣是左心室和大動脈之間的重要閥門,一旦出現嚴重狹窄,心臟需要更大的壓力才能將血液推送到全身。長期下來,心臟可能因負荷過重而匱乏,最終導致心臟衰竭。 「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致心臟衰竭、猝死 醫籲勿延誤治療 詹仕戎醫師表示,胸悶,容易喘或是稍微活動就會心跳加速,甚至出現血壓不穩、突然下降等情況,都是心臟出現問題的警訊。建議洗腎患者應每年定期進行心臟檢查,若心臟瓣膜出現問題,醫師可透過聽診檢查發現心雜音,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如果瓣膜病變情況嚴重,就需要及時進行介入處理。 多數洗腎患者可能同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諶大中主任就指出,對這些患者而言,長期就醫已讓他們身心俱疲,當得知自己又多患一種病時,患者經常缺乏就醫及治療的意願。然而,洗腎患者的瓣膜狹窄惡化速度較一般患者快,可能一兩年內就會由輕度發展至重度。而主動脈瓣膜狹窄若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臟衰竭,甚至引發心臟驟停,造成心因性猝死,對生命是極大的威脅。醫師提醒患者應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洗腎不順 恐是心臟問題惹禍!及早治療患者有望重返日常 許多洗腎患者因心臟瓣膜問題,在洗腎過程中出現胸悶、血壓下降,導致洗腎不順利,身體難以有效排除水分和毒素。諶主任指出,若能在心臟功能嚴重受損前及早治療,為患者植入功能正常的瓣膜,改善心臟功能後,患者洗腎時不再出現頭暈、呼吸困難、疼痛或血壓下降的情況,能夠順利完成每次的洗腎過程,讓患者感到神清氣爽。患者也有機會回歸日常生活,從事喜愛的活動,例如運動和旅行都不是問題。 置換瓣膜無需開胸!「TAVI手術」傷口小 恢復速度快 諶大中主任說明,目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兩種手術方式:傳統開胸手術和TAVI微創手術。傳統手術需要開胸、停止心跳,將鈣化的瓣膜切除後置換新瓣膜,但對高齡或有多重疾病的洗腎患者來說風險較高。相較之下,TAVI微創手術只需從鼠蹊部開一小傷口,從股動脈置入導管將新瓣膜送至主動脈瓣膜位置,手術過程相對簡單。 在恢復期方面,諶主任指出,傳統開胸手術病人約一週後可出院,但胸骨完全癒合需要2-3個月。而TAVI微創手術的恢復速度更快,病人通常2-3天就能出院,1-2週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TAVI微創手術造福高風險族群 有條件納入健保 TAVI微創手術已納入有條件健保給付,但需經醫師評估確認患者符合高風險條件,並提出申請。台北慈濟醫院由心臟內科與心臟外科組成「瓣膜疾病治療團隊」,透過雙科醫師的綜合評估,共同為患者制定最適合的治療策略。詹仕戎醫師指出,對於高齡或合併多重疾病,經醫師評估不適合傳統開胸手術的高風險主動脈瓣狹窄患者,TAVI微創手術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治療選擇。評估患者風險時,醫師會考量年齡(如80至90歲以上)、共病情況(如曾進行心臟手術、肝腎功能異常、慢性肺阻塞等),以及失智、行動不良等因素。 術後控制三高是關鍵 醫:仍需遵照醫囑服藥勿擅自停藥 諶大中主任提醒,心血管疾病往往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有關,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患者還可能併發冠心病。因此,即使進行瓣膜置換手術後,患者還是要注重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的控制,以及遵照醫囑服藥,切勿認為手術完成後等同徹底痊癒,就擅自停止服藥。

Read More

去年近萬人感染梅毒!部分性病無明顯症狀 了解梅毒、淋病以免悄悄染病

部分性傳染病(如:淋病、梅毒等)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適當治療,可能會影響生殖健康,甚至導致骨盆腔發炎、不孕等併發症。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去(2024)年共有9,738人感染梅毒,淋病感染人數也有7,605人,其中「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而且今(2025)年截至3月12日新增確診通報感染人數梅毒已有1809人、淋病1169人。疾管署提醒,民眾應定期篩檢性傳染病關心自身健康,並採取安全性行為,保護自己及伴侶的健康。 梅毒、淋病有哪些症狀?未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所引起的性傳染病,疾管署表示,它會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潛伏期約10-90天,常見感染症狀包括生殖器無痛性潰瘍、硬性下疳等,第二期時會引起皮疹、頭痛、倦怠、發燒等全身性症狀,若未治療晚期可能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神經性梅毒等問題。 而淋病則是由「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引起的性傳染疾病。疾管署提到,如果男性感染淋病可能會有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等不適症狀;女性則可能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尿道炎、子宮頸炎等情形。 不過,疾管署表示,部分性傳染病(如:淋病、梅毒等)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適當治療,可能會影響生殖健康,甚至導致骨盆腔發炎、不孕等併發症。 梅毒、淋病可治癒應盡速就醫 做好「這些」預防再染 像21歲的小萱近期覺得下腹疼痛,而且分泌物異常因此前往就醫,沒想到經醫師診斷竟是感染了淋病。小萱感到相當困惑,因為好像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症狀,而且過去也都沒有感染過。 但是經醫師進一步問診,小萱才發現原來她的伴侶其實早有尿道不適等淋病疑似症狀,卻未主動告知,而且也沒有就醫治療,平時兩人在性行為過程中又沒有戴保險套的習慣,因此就在不知不覺中感染性病。 疾管署提醒,梅毒、淋病是可以治癒的疾病,民眾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或懷疑自己感染性傳染病,應立即前往泌尿科、皮膚科、婦產科或家醫科等科別就醫,及早篩檢與治療,而且配偶或性伴侶也要接受檢驗及治療,以免造成「乒乓感染」導致兩人相互傳染、反覆感染的情形發生。 此外,梅毒、淋病感染後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口交、肛交等都有可能被感染。因此,疾管署再次強調,預防性傳染病的關鍵在於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等,同時也呼籲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

Read More

全國第一!桃園市推出「地籍異動即時通」防詐新機制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1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地政局、法務局及警察局「全民防詐 建構不動產安全防線」專題報告後表示,為更有效防範不動產詐騙,市府將積極提供更多誘因,鼓勵市民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等服務,及早防範偽冒不動產移轉及貸款情況。蘇俊賓亦呼籲中央政府研擬修訂不動產移轉相關法規,強化相關監管作為,遏止詐騙事件發生,保障市民財產安全。 副市長王明鉅指出,金融機構防範詐騙的成功經驗顯示,主動「察覺」是一大關鍵,而詐騙案件一旦發生往往已無法及時止損,目前桃園市「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約4萬人申請,市府將結合地稅局、民政局等通知單,提供市民「地籍異動即時通」申辦資訊,並提高相關誘因,鼓勵市民及早參與防詐機制,從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範詐騙意識。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圖/市府提供) 地政局長蔡金鐘表示,為避免市民不動產財產受到詐騙集團侵害,市府持續蒐集各類詐騙態樣,並與各地政事務所、里辦公處、社區關懷據點及不動產業者密切合作,針對中高齡族群加強防詐宣導,過去一年舉辦近50場防詐說明會。同時滾動修正關懷提問機制,讓第一線人員有效協助市民及早發現異狀防止詐騙。 桃園市地政局長蔡金鐘。(圖/市府提供) 法務局長賴彌鼎表示,市府針對不動產詐騙形態,提出三大防範策略,首先,透過前端加強宣導,提升民眾防詐意識,特別是針對容易成為詐騙目標的長者及中高齡族群;其次,強化登記機關及金融機構的謹慎審查,確保過程中每一項操作充分核實;最後,針對已發生的詐騙案件,加強追查與懲罰力度。 桃園市地政局長賴彌鼎。(圖/市府提供) 賴彌鼎進一步指出,市府可導入公證制度,讓所有契約及不動產交易過程更加安全,降低詐騙集團操作機會;亦可建議高齡族群運用財產信託管理制度,透過會計師、律師及金融機構等專業人士,確保所有投資及資金應用有效管理,保障財產安全。 為保護市民不動產安全,桃市府跨局處合作推動各項防詐措施。(圖/市府提供) 地政局表示,據統計,不動產詐騙的財務損失是一般詐騙的11倍,詐騙集團以往常以偽造文件、冒名交易等手法騙取房產,近期轉變為誘導被害人將房地產抵押借款,進一步詐取資金。為保護市民不動產安全,市府跨局處合作推動各項防詐措施,包括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高風險登記案件關懷提問、延長登記辦理期限、被害人權益保障,以及詐騙案件代理人為地政士之查處等。其中,桃市率全國之先,於申請桃市不動產地籍歸戶資料時,透過「地籍異動即時通」同步通知登記名義人,讓市民第一時間提高警覺,防止詐騙發生;市府亦針對高風險地區,主動通知地主並推廣防詐服務,防範有心人士透過調解移轉獲取不法利益。

Read More

復興上巴陵罕見降3月雪 農業局曝果園、茶園受影響範圍

目前正值水蜜桃開花期以及高山茶萌芽期,農業局提前提醒農友在低溫來臨前3至5天及時灌水防止霜凍。(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近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驟降,桃園市復興上巴陵地區昨(18)日清晨降下罕見三月雪,積雪厚度約3至5公分,影響包括上巴陵水蜜桃果園10公頃、茶園2公頃,農業局16日提前啟動寒流應變機制及災害通報,並持續觀察災損情形;若發生寒害災損,可利用「農產業天然災害APP」上傳災損作物照片或主動向區公所通報。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目前正值水蜜桃開花期以及高山茶萌芽期,該局提前提醒農友在低溫來臨前3至5天及時灌水防止霜凍,以降低遲發性農損。不過因降雪緣故,復興上巴陵地區初步觀察包含正長新芽茶園及開花期水蜜桃果園受影響,茶園影響範圍約2公頃,水蜜桃果園10公頃,約1千顆;今日未再降雪,農業局也派員關心並提醒後續遲發性災損觀察與通報。 近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驟降,復興上巴陵地區昨日清晨降下罕見三月雪。(圖/農業局提供) 陳冠義表示,農業局超前部署,自16日中央氣象署針對桃園市發布低溫特報,立即請相關局處啟動寒流應變機制及災害通報;農業局輔導補助相關感監測儀器,透過氣象站微系統數據傳回智慧農業防災平台,推播預警防範措施,並提供潛在致災作物產銷班群組最新資訊,防範未然將傷害降到最低。 面對天然災害,農業局與各局處共同加強防範應變,同時呼籲農友做好農作物防寒措施,若發生寒害災損情形,請農友拍照後主動向區公所通報,也可利用「農產業天然災害APP」,拍攝上傳農作物災損現況,加速災害查報,農業局會同農業改良場盡速辦理勘災,減少農民損失。

Read More

桃園征戰東京國際食品展成績斐然 締造1.65億商機創新高

以往參加東京食品展的桃園業者成交額約在1.2至1.3億元間,今年提升至1.65億元。(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1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經濟發展局與農業局攜手,率領10家在地食品業者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成果亮眼,獲得許多外國商家的肯定,締造約新台幣1.65億元的商機,創下歷年新高。自張善政上任以來,市府團隊一直秉持著打團體戰的合作精神,屢在國際上創下佳績,期許經發局與農業局持續推動食品產業發展,協助在地業者拓展國際市場,繼續提升桃園食品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蘇俊賓提到,桃園是食品加工大市,許多知名食品加工廠都在桃園落腳,但即使桃園擁有優秀的產品,也仍然需加強包裝與行銷能力。以往參加東京食品展的桃園業者成交額約在1.2至1.3億元間,今年提升至1.65億元,代表桃園的食品品質受到國際肯定,也證明桃園業者的包裝和行銷具有成長的潛力,相信只要持續透過有效的市場推廣與包裝,將能讓桃園在地農產及食品加工業者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步。 蘇俊賓表示,此次參展的產品包括紅玉紅茶、桃映紅茶、東方美人茶、雪花餅、蜜香紅茶、鳳梨酥、蔓越莓果酥、地瓜原酒等,皆是桃園在地農產與食品加工技術結合的代表性產品,期勉經發局及農業局再接再厲,結合本地優秀的農產及食品加工技術,帶領在地業者繼續在國際上拓展佳績。

Read More

李宗豪爭取龜山「607」公車增班 4/11起正式上路

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宗豪近日成功爭取在上下班尖峰時段增加6班次,進一步優化通勤便利性。(圖/桃報資料照)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龜山區公車路線「607」長庚醫院到迴龍,一直是當地居民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但過去尖峰時段乘客眾多,容易出現候車時間過長、車廂擁擠等問題。民進黨籍市議員李宗豪近日成功爭取在尖峰時段增加6班次,並於4月11日起正式上路,進一步優化通勤便利性。 李宗豪表示,除了607公車的增班,他也持續推動603公車加開班次,希望縮短候車時間,讓通勤更順暢。還有606公車的雙循環線規劃也在積極爭取中,希望提升重劃區內的公車路網,讓居民的大眾運輸選擇更多元。 李宗豪進一步強調,他也會持續爭取增設「文青國中小」公車站,讓學童與周邊居民通勤更便利,改善公共運輸是他一直關心的議題,會持續努力讓龜山的交通更完善、更便利。 除了607公車的增班,李宗豪也持續推動603公車加開班次。(圖/翻攝自臉書-李宗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