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具業者熱心公益致贈床墊 提升桃消迴龍分隊休息環境

迴龍分隊長李安邦代表頒贈感謝狀,並感謝德國Emma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對消防工作的支持和慷慨捐贈。(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寢具大廠德國Emma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秉持熱心公益,感念消防人員救災辛苦及冒險犯難,此次將大愛精神化為實際行動,於今(20)日在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迴龍分隊捐贈床墊22組,提升消防員備勤舒適度,也希望藉此善舉拋磚引玉,讓民間企業將資源挹注於消防救災工作上。 此次捐贈之床墊為該公司黑鑽石記憶棉床墊兼具透氣與溫度的調節,以及獨立筒技術提供更好的支撐性,打造恆溫睡眠環境,能有效改善消防人員睡眠品質及提升休息環境,以迎接工作中各項任務挑戰。 迴龍分隊長李安邦代表頒贈感謝狀,並感謝德國Emma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對消防工作的支持和慷慨捐贈,對每位消防人員而言,消防隊就是第二個家,讓消防員有機會享受高品質舒適的床墊,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消防員面對各項勤務挑戰的道路上,需要不斷提振精神、專注向前,該公司成為不畏挑戰的消防員最堅強後盾,支持消防員都能在工作時維持續航力,以飽滿精氣神努力地解鎖每趟任務,守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強化春節用火用電安全 竹圍消防分隊邀業者提升防災意識

鋰電池若因短路、過充或損壞,可能引發劇烈火災甚至爆炸。(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桃園市消防局第三大隊大園、竹圍分隊,於今(20)日上午在大園區竹圍漁港漁業綜合大樓聯合舉辦大園區防火管理人座談會,人次達300餘人。此次座談會主要針對新修法後的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執行規定、宿舍用火用電及鋰電池災害風險、救護CPR進行說明,希望藉由此次機會提升防火管理人的法律意識,使其更主動地履行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透過案例分析提醒各廠家注意年節期間的用火、用電安全。 竹圍分隊長陳錦詮以近期多起火災案例說明用火用電疏忽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春節期間,長時間使用電器需求增加,加大火災風險。他提醒管理人務必加強用電安全,定期檢查插頭、插座是否過載,避免讓高功率電器長時間處於開啟狀態,並謹慎處理易燃物品。任何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防患於未然是保護生命財產的根本。 竹圍分隊長陳錦詮以近期多起火災案例說明用火用電疏忽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圖/消防局提供) 陳錦詮特別提到,鋰電池火災的應對與管理。隨著鋰電池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火災風險也不容忽視。鋰電池若因短路、過充或損壞,可能引發劇烈火災甚至爆炸。因此,電池儲存應設防火隔離設施並定期檢查,確保環境安全,避免隱患。 會中還分享了近期台中全聯倉儲火警案例,該火警由施工不當引發,突顯施工階段防火管理的重要性。陳錦詮強調,施工現場應嚴格遵守防火規範,加強工地消防設施的配置與使用,避免因施工疏失造成火災。他呼籲業者在施工或裝修時,應謹慎處理易燃物品,並設專人負責監督,確保施工安全。 此次活動還針對一氧化碳的危險性進行宣導。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易引發中毒事故。為減少風險,桃園市政府推出燃氣熱水器補助措施,鼓勵市民更換老舊設備成強制排氣型熱水器,確保家庭用氣安全,可來電至竹圍消防分隊申請補助。最後,大園及竹圍分隊感謝所有參與座談會的場所管理人,期待這次活動能夠促進更積極的防火管理行動,共同為社區安全努力。

Read More

「壞膽固醇」飆升 成動脈粥狀硬化元兇!醫:積極控制防心肌梗塞復發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吸菸或少運動的人,都是ASCVD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已確診冠狀動脈疾病或曾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的患者亦屬高危族群。 記者黃嫊雰報導 三高疾病在台灣十分常見,其中膽固醇超標容易被輕忽,卻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心導管室盧炯睿副主任指出,「低密度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元兇,容易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對於曾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積極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LDL-C)達標尤其重要。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人體內膽固醇包括HDL-C「好膽固醇」與LDL-C「壞膽固醇」,前者可將組織中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分解,減少低密度膽固醇(LDL-C)在細胞組織中的堆積;「壞膽固醇」則為低密度膽固醇,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並進入血管內皮,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斑塊加厚導致阻塞或斑塊破裂產生急性血栓,進而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這些人」都是高風險族群! 動脈硬化進展快須注意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吸菸或少運動的人,都是ASCVD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已確診冠狀動脈疾病或曾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的患者亦屬高危族群。盧炯睿副主任指出,這些族群有多種風險因子,他們的血管長期暴露在高血壓下或高血糖、高膽固醇的影響,會加劇血管的發炎損傷;斑塊若發生破裂,血小板會急速凝集成血栓、阻塞血管。所以高風險族群動脈硬化的進展較一般人快,也更容易引發急性心血管事件。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復發 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是首要任務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每下降1%,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隨之下降1%,但很多患者只在乎總膽固醇數值,不關心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的比例,這樣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兩者的佔比不同,預後也完全不同,其中低密度膽固醇才是首要威脅。因此,高風險族群要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復發,就要注意低密度膽固醇的控制。 由於個體化基因差異,少部分人即使飲食清淡,膽固醇仍偏高,但大多數情況下,過量攝取動物性脂肪是產生壞膽固醇的主因。對此醫師指出,首先要做好飲食控制,建議減少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多攝取蔬果及不飽和脂肪酸。此外,規律運動和戒菸、酒等危險因子,也能降低復發風險。 高風險族群靠飲食、運動不夠!藥物治療助低密度膽固醇達標 輕度膽固醇超標可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但對於高風險族群,特別是曾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通常需要執行更嚴格的控制。盧炯睿副主任指出,考量國人的生活形態和現代人飲食狀況,九成以上的患者單靠飲食控制,最終都會失敗,須搭配藥物才能有效改善。在藥物治療方面,口服藥物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或抑制腸道膽固醇吸收的機轉為主,而針劑藥物則有PCSK9抑制劑與小干擾核糖核酸(siRNA)類藥物,施打時間和機轉有所不同。 過多的PCSK9蛋白會干擾肝臟清除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過程,使壞膽固醇持續累積。兩週施打一次的藥物是利用抑制劑阻止壞膽固醇累積,但僅在終端發揮抑制的效果;半年施打一次的小干擾RNA類長效針劑則從源頭抑制PCSK9蛋白的產生,避免其進入血液干擾壞膽固醇的清除。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小干擾RNA類長效針劑半年一次的施打頻率能減少患者就醫次數,增進用藥順從性,因此較易被病友接受。臨床研究也顯示,藥物治療可降低30%以上的低密度膽固醇,對比單靠飲食控制僅能下降5至10%,顯示規律用藥才是控制血脂達標的最佳策略。 控制血脂就像「馬拉松」 積極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復發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健保署在降膽固醇藥物給付的規定中,將低密度膽固醇數值劃分為幾個目標值,其中已確診心血管疾病或冠狀動脈阻塞的患者,LDL-C目標值為70mg/dL以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或曾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LDL-C目標值為55mg/dL。但在臨床實務中,仍會建議患者盡量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得越低越好。 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調整生活型態,醫師建議患者根據個人危險因子,設定低密度膽固醇數值、BMI等目標以進行血脂管理,再加上每3到6個月做一次血脂檢查,定期追蹤治療成效。若血脂未達標,醫師會增加藥物劑量或使用不同機轉的藥物,特別是針對高風險族群,如經濟條件許可,會建議使用自費的針劑藥物進行治療。 盧炯睿副主任也分享,有一位60歲的患者本身也是醫師,因工作繁忙疏於健康管理,在突發冠狀動脈疾病後,檢查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達190mg/dL,隨後併用口服與針劑的降血脂藥物,成功穩定病情。 對於許多患者會在血脂獲得控制後考慮停藥的情況,盧副主任強調,控制血脂有如跑馬拉松,即使達標也要持續用藥,若中途停藥,心肌梗塞的風險可能再度提高;只要積極治療,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復發的機率,因此呼籲患者務必遵循醫囑、規律用藥。

Read More

麻疹來勢洶洶!中醫教你「強化免疫力&恢復力」降感染風險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中醫觀點認為,麻疹屬於「麻毒時邪」,病邪自口鼻侵入,影響肺與脾。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近期麻疹疫情升溫,部分地區出現群聚感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對幼童、免疫力較弱的成人及孕婦造成的健康威脅不容忽視。 中醫觀點:麻疹屬於「麻毒時邪」 病程分3階段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廖國帆醫師表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中醫觀點認為,麻疹屬於「麻毒時邪」,病邪自口鼻侵入,影響肺與脾。病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邪鬱肺衛):病邪鬱滯於肺與體表,症狀包括發熱、咳嗽、流鼻水、眼紅及精神倦怠。 見形期(毒入氣分):皮疹自面部開始擴散至全身,伴隨高燒不退,皮疹呈玫瑰紅色。 收沒期(陰津耗傷):皮疹逐漸消退,可能伴隨脫皮與色素沉著,患者此時需調養身體,恢復陰津與元氣。 中醫輔助治療麻疹 三階段調理 中醫治療麻疹強調「麻不厭透」,即鼓勵皮疹順利透發,以減少內部熱毒對正氣的損害。廖國帆醫師指出,治療重點會依病程不同而調整: 初期:以辛涼解表、清宣肺衛為主,常用蒲公英、大青葉、升麻、葛根等藥材煎服,以助皮疹順利透發。 見形期:疹點出齊且持續發熱,治療重點為涼血解毒,調和正氣與邪氣,以確保病程順利發展。 收沒期:皮疹消退後,患者陰津耗損,需養陰益氣、清解餘邪,可選用藥材如鮮蘆根、北沙參、麥冬煎湯代茶飲用,以促進身體恢復。 中西醫綜合防治 預防麻疹6大要點 麻疹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廖國帆醫師建議,結合現代醫學的疫苗接種與中醫防治,能有效降低麻疹的發病風險。以下為六點預防建議: 疫苗接種:按計劃完成麻疹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減少暴露風險:麻疹高峰期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特別是避免與確診者密切接觸。 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室內良好通風,臥室內的溫濕度適宜,有助於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強化個人衛生:勤洗手、妥善處理鼻喉分泌物,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保持衛生。 飲食與水分補充:發熱與出疹期間,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與油膩食物,恢復期應補充營養以促進身體修復。 規律作息與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與適度的運動,增強免疫力,幫助預防麻疹及其他疾病。 及早就醫降低風險 避免延誤治療 廖國帆醫師提醒,一旦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皮疹等疑似麻疹症狀,應儘早就醫。對於高風險人群,如未接種疫苗者或免疫力較弱者,需格外留意,避免延誤治療。若有接觸史者,可在72小時內施打麻疹疫苗,或在6日內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對於已經出現麻疹症狀的患者,除了及早就醫,應積極配合醫師進行適當的治療與中醫調理,以減輕症狀並促進康復。患者應保持居家隔離,避免與他人接觸,減少傳播風險。

Read More

病毒性腸胃炎正盛行!專家教「預防感染技巧」:酒精無法消毒

病毒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包括水瀉、噁心、嘔吐、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與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於感染後1至3天出現症狀,持續時間約為1至10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冬季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季節,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114)年第1週全國急、門診腹瀉就診人次已達15萬619人次,為108年以來近7年同期新高。 急性腸胃炎以這2種病毒最常見 感染途徑要知道 北市衛生局說明,急性腸胃炎的病因多半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其中又以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而5歲以下幼童腹瀉則常由輪狀病毒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傳染途徑除了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不潔的餐具外,還可能吸入病人嘔吐物或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等方式感染,且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仍具有傳染力。易受病毒污染的食品有即食食品、沙拉、水果及生鮮魚貝類。 病毒性腸胃炎有這些症狀 用餐前務必使用肥皂洗手 病毒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包括水瀉、噁心、嘔吐、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與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於感染後1至3天出現症狀,持續時間約為1至10天。 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參加活動或與親友團聚飲食,務必於用餐前使用肥皂洗手並留意飲食衛生,魚貝類等海鮮煮熟後再食用,如有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應避免參加群聚活動並儘速就醫。 酒精無法消毒 這樣做降低病原傳播風險 北市衛生局表示,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無法藉由酒精消毒,即使近期天氣寒冷,但為確保飲食衛生,建議民眾用餐前、如廁後都要落實使用肥皂正確洗手,如需清潔居家環境或病患嘔吐物及排泄物,一般環境可使用市售漂白水以1:50比例稀釋(1,000ppm)擦拭消毒;嘔吐物及排泄物可使用1:10比例稀釋(5,000ppm)消毒再以清水擦拭或沖洗,降低病原傳播風險,且症狀解除48小時後才返回上班或上課,保護自己和家人遠離病毒與細菌威脅。

Read More

過年大魚大肉又小酌 聯新國際醫教你護腸胃

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羅錦祥特別提醒,春節飲食建議民眾遵循「定時、定量」的飲食原則,降低腸胃風暴。(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春節長假是家人團圓的歡樂時光,圍爐桌上琳瑯滿目的年菜,包括象徵吉祥的蝦蟹海鮮、各式鮮嫩肉類等,讓人食指大動。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羅錦祥特別提醒,春節飲食建議民眾遵循「定時、定量」的飲食原則,降低腸胃風暴,迎接小龍新氣象。 羅錦祥指出,過年家家戶戶準備豐盛菜餚敬天祭祖或家族聚會,往往因準備過多,剩餘食物需要回鍋加熱或冷藏保存。對此,他強調「冰箱並非萬能」,建議冷藏食物的保鮮期,應控制在兩天內食用完畢,冷凍保存的期限也不宜超過二個月,因為食物超時保存或反覆加熱,不僅容易變質引發消化道疾病,更可能提高食物中毒的風險。 羅錦祥提醒,春節佳餚中常見的高油、過甜或油炸食物,以及刺激性、生冷類食材,容易刺激胃黏膜,可能引發消化不良、胃痙攣或急性胃炎。暴飲暴食或進餐速度過快,更可能引發腸胃道抱怨,導致脹氣、噁心等不適症狀。他強調飯後不要直接躺下或久坐,可透過散步約10至20分鐘,幫助消化之外,餐與餐之間也不要食用水果和零食,水果應在餐後15分鐘內食用,以每日一到兩個拳頭大小的分量為宜,否則腸胃將因無法休息,造成胃酸分泌異常,導致急性胃炎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 春節親友聚會頻繁,飲酒助興在所難免,羅錦祥提醒,酒精屬刺激性物質,飲酒時會影響腸胃蠕動,減緩消化吸收速度,並降低胃部的自我保護能力,輕則引發嘔吐,使胃部出現脹氣或是胃痙攣,嚴重者可能導致胃穿孔、急性胰臟炎。羅錦祥分享一位50歲男性患者,準備在春節期間出國旅遊,卻因搭機前一天貪杯飲酒過量,導致隔天到了機場感到腹部疼痛難忍。經機場醫師理學檢查後,發現患者血壓高達180毫米汞柱,伴有胃潰瘍病史,休息後情況不見好轉,腹部疼痛反而加劇,緊急轉送至聯新國際醫院急診室檢查,確診為胃穿孔,雖然旅遊因此泡湯,但也避免了後續國外就醫的麻煩。羅錦祥說,飲酒應多加注意,量力而為,同時也不要將啤酒、紅白酒等酒類混和暢飲,建議男性每日飲用量上限應控制在啤酒500 cc,紅酒約是200cc,高粱酒或酒精濃度40%以上的烈酒,則在60cc以內為宜,女性的飲用量則為男性的五成,飲酒適量不過量,不喝讓身體更健康。 羅錦祥建議,春節期間居家可先備妥胃乳、胃散等常備藥,以減輕胃食道逆流、胃痙攣等腸胃不適的症狀,而腸胃較弱的民眾也可提前於用餐前服用,讓腸胃形成保護膜,預防突發不適。若家中長者或幼兒出現嘔吐、腹瀉等情況,切勿拖延應儘速就醫,以確保安全。羅錦祥也呼籲民眾,過年期間除了享受美食與團聚時光,也應多外出走動、避免久坐,並要勤洗手,預防呼吸道問題,做好萬全準備,迎接「蛇」麼都好的小龍年。 ※喝酒不開車,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Read More

緊急接生母女均安 新手爸媽感謝桃消復旦分隊神救援

女嬰父母非常感謝復旦分隊協助接生。(圖/復旦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平鎮區一個多月前有一名孕婦於家中突感劇烈陣痛,消防局復旦分隊獲報到場要將她送醫,然而在搬運孕婦的過程中,羊水突然流出,且疑似有臍帶繞頸的狀況,救護人員黃啟倫在狹窄的空間為孕婦接生,最終母女均安。女嬰父母日前特地於寶寶滿月之際來訪,謝謝消防人員在危急時刻展現專業救護技能,協助產婦順利生產,而這一份滿溢著喜悅與感恩的祝福,也為消防隊注入了更多溫暖與成就感。 復旦分隊表示,一個多月前,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接獲報案,1名孕婦於家中突感劇烈陣痛,復旦分隊接報後,緊急出勤,立即由當日救護人員黃啟倫、楊錦庚、彭弘鎰及葉國玄前往協助,抵達現場後,救護人員於1樓與家屬瞭解狀況並準備救護器材的同時,黃啟倫因聽到4樓傳來產婦陣痛難忍的叫聲,則第一時間迅速上樓查看產婦情況。 復旦分隊展現平日扎實的訓練成果和團隊默契。(圖/復旦分隊提供) 復旦分隊進一步提到,經黃啟倫初步檢查,判斷產婦胎頭尚未露出,暫無需緊急接生;然而,短短數分鐘內,準備搬運時,謹慎的復旦分隊再次檢查,發現孕婦羊水流出,判斷即將臨盆,復旦分隊在有限的空間內冷靜應對,迅速處理疑似臍帶繞頸的突發情況,並成功接生1名健康的女嬰,隨後,復旦分隊在救護車上亦全程照顧母女,並將她們平安送至醫院。 「母胎單身」的黃啟倫是單位內的開心果,事後難得展現感性的一面說,「很慶幸平時有用心聽學長姐的經驗分享並認真在隊訓練,讓我在關鍵時刻能冷靜應對,聽到母女均安是我在新年前收到最開心的禮物。」 復旦分隊表示,這次順利接生,得益於平日扎實的訓練成果和團隊默契,並同時呼籲,家中若有孕婦臨近產期,應提前做好分娩規劃,並與醫療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如遇突發情況,請立即撥打119求助,並遵循救護人員的指示,迅摙就醫,確保母嬰平安。

Read More

桃園教育局攜手愛心店家 逾5000弱勢學童寒假免挨餓

學童只要拿著學校發的餐券到指定合作店家,寒假期間每日都能兌換午餐。(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寒假即將到來,桃園市各級學校也即將進入假期,教育局為了在寒冬中照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境清寒及家庭突遭變故的經濟弱勢學童因家庭因素無法於寒假期間供應學童用餐,每年持續辦理寒假愛心午餐政策,請學校規劃與鄰近愛心店家和企業合作,學童只要拿著學校發的餐券到指定合作店家,寒假期間每日都能兌換午餐,也確保每位學童都能獲得基本的營養餐點,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教育局表示,今(114)年寒假自1月21日起至2月10日止,含例假日總計21天,為了落實照顧經濟弱勢學童的美意及確保愛心午餐品質,使其得到充分的溫飽,桃市自114年寒假起寒暑假愛心午餐補助費用由每生每天60元調整為65元,寒假期間學校依其地區特性安排不同的合作形式,其中中平國小等33校與鄰近愛心商家如小吃店、快炒店、便當店等合作,學童持餐券即可到這些商家兌換午餐;另有135校與便利商店如OK、7-11、全家、萊爾富等合作,方便學童就近領取午餐;部分偏遠學校共計52校提供米、麵條、罐頭等物資,讓學童帶回家中烹煮,確保他們也能在家中享受溫暖的餐點。 廣香自助餐店老闆張金水熱心公益,自桃園市開辦寒暑假愛心午餐以來,持續以優惠的價格配合學校供應弱勢學童最暖心美味的愛心午餐。(圖/教育局提供) 中平國小校長賀彩利說,廣香自助餐店老闆張金水熱心公益,自桃園市開辦寒暑假愛心午餐以來,持續以優惠的價格配合學校供應弱勢學童最暖心美味的愛心午餐。且寒假期間正值農曆年節,張老闆還會提早在除夕前準備幾道象徵性的年菜,如白斬鹹水鴨、香酥小白鯧、紅燒豬腳蛋等,讓學童可以用年假期間餐券兌換回家,在過年期間一起享受團圓圍爐之樂。有一年寒假剛結束的一天假日,一位年邁的阿嬤帶著孫子來到店裡想用餐券兌換愛心午餐,由於家裡的困難,她沒能及時帶孫子來兌換餐點,張老闆看著阿嬤和她的孫子,心中充滿了不捨,雖然餐券已過了兌換期限,但還是讓阿嬤和她的孫子兌換午餐,而且還多加了一些菜讓他們能吃飽,對於張老闆這樣不計成本地幫助學校學童,真的令校方十分感動。 寒假期間正值農曆年節,廣香自助餐店還會提早在除夕前準備幾道象徵性的年菜供學童兌換。(圖/教育局提供) 張金水微笑表示,能夠和學校合作推動教育局的計畫,這讓他感到非常快樂。最讓他欣慰的是,他的餐點能讓需要這份餐點的孩子們獲得溫飽,這也是他一直與中平國小合作進行這項善舉的最大動力。 為感謝張老闆多年來持續對學童不遺餘力的支持與幫助,讓弱勢學生能獲得溫飽,教育局長劉仲成特地頒贈感謝狀給他表達感謝之意。劉仲成提及,寒冷的冬季裡,教育局不僅僅希望提供餐點,更希望通過這項政策,讓經濟弱勢的學童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非常感謝所有參與的愛心商家和企業,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支持,才能夠為這些孩子提供實質的幫助。也呼籲更多的社會力量能夠參與進來,共同關心和幫助這些需要關懷的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愛心行動,相信無論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未來的每一個日子,這些孩子們都能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守護。 教育局補充,為了持續照顧弱勢學童,該局已成立「無力支付午餐費捐款專戶」,接受民間團體及各界愛心捐款,補助每位學生於寒暑假期間每日午餐費,今年寒假經各校申請計有5212位學生受惠,補助經費計711萬4380元。也再次呼籲請大家發揮愛心,讓弱勢學童在寒假期間也能感受溫情關懷,捐款帳戶為「台灣銀行桃園分行」,帳號「026-038-00001-1」,捐款戶名為「桃園市市庫存款戶」,匯款時請註明「午餐捐款專戶」字樣即可。感謝此次與桃市220間學校合作愛心午餐的店家,讓家庭經濟上有困難的孩子於寒假期間仍得以溫飽。

Read More

年輕人腦中風機率上升 恐造成腦部損傷和失能 從運動、飲食降低風險

想降低腦中風發生機率,必須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從生活上調整才是最重要的預防方式。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林宗憲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42分鐘就有一人因腦中風失去生命,且年輕族群罹患腦中風比例逐漸上升。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神經科主任周中興醫師表示,終其一生每四人就有一位面臨腦中風發生危險,更有四成患者會出現失能現象,造成自己與照顧者的負擔。台南新樓醫院神經內科謝鎮陽醫師表示,想降低腦中風發生機率,必須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從生活上調整才是最重要的預防方式。 全家心動別超重 遠離三高不抽菸 周中興醫師表示,腦中風發生有八大危險因子,如家族是否有相關病史、心房顫動或心律不整、體重或BMI值超標、運動量不足或無規律、是否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及長期吸菸習慣,都會導致腦中風機率上升。周醫師指出,目前台灣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5%,若超過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4位,80歲以上每10人就有1位罹患,且隨著高齡化,患者恐越來越多,因此呼籲65歲以上民眾都須留意是否有心房顫動或不規則跳動的狀況。 肥胖、三高為萬病之源 從飲食改善 謝鎮陽醫師指出,三高慢性病或肥胖容易引起心血管、免疫系統等相關疾病,若想要降低腦中風發生風險,須從改善飲食及降低體重開始。謝醫師說明,透過精算每餐的熱量攝取,若每日消耗熱量大於補充的熱量,長期下來體重就能有所減輕。也可採取「地中海飲食」,減少食用紅肉、加工品,多攝取新鮮蔬果、魚肉、堅果類等植物蛋白,有效降低血脂、血壓以及體重。此外,血糖過高容易傷害腦血管,必須減少糖類的攝取,民眾可與營養師討論,如何正確飲食才能有效減重,並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 「規律運動」是最經濟又有效的保健方式 謝鎮陽醫師分享,根據醫學文獻及過往經驗,與其購買昂貴保健食品,不如選擇運動才是最經濟實惠且最能有效預防腦中風的方式,不但能增加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更能夠降低三高等相關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中高齡民眾一週進行3次中強度有氧運動、一週達150分鐘,若青壯年或體能較好的民眾,可選擇一週達75分鐘的3次高強度有氧運動。 許多民眾希望能儘早改善健康狀況,渴望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效果,然而這種心態往往導致他們選擇過於激烈或不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方式,增加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等運動傷害的風險,甚至可能因此長達半年無法持續運動。謝醫師呼籲,除了規律運動,更要因應個人體能來調整強度,民眾可諮詢健身教練指導,依循指示以達到減重效果,並降低腦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查明發生原因 避免二次中風 根據統計數據,中風發生後一年內再次中風的機率為10%、五年內再次中風的機率高達30%。周中興醫師表示,目前造成二次中風的原因包括三高、未定時服藥及吸菸等。三高慢性病患者須積極配合治療並按時服藥,定期接受抽血追蹤,若本身有長期吸菸習慣,可透過藥物來緩解戒菸過程中的不適。周醫師表示,也曾有患者體內缺乏葉酸,造成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過高而引起血管硬化,導致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因此,希望能在患者第一次中風時查明原因,以便有效改善、減少二次中風的機率。 「微笑、舉手、說你好」 腦中風發生來的又急又快,患者可能工作到一半就突然出現口齒不清或雙手無力等現象,若要提前察覺相當不易。周中興醫師表示,民眾可透過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來辨識是否為腦中風。微笑時表情不對稱,舉手時單手無力下垂,說你好時是否有咬字不清、模糊或是答非所問,以上三項是最常見指標,若發生請立即撥打119,並明確記下發生時間,把握「搶救黃金時段」,以免造成嚴重的腦部損害。 預防腦中風衛教資源和平台 謝鎮陽醫師表示,現今網路資源非常多,民眾可自行上網查詢預防腦中風的相關訊息,例如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等,也可參與定期健康講座,認識更多腦中風相關衛教知識。 良好的血糖對於中風的控制相當重要,更多中風相關資訊可至台灣腦中風學會民眾衛教專區了解 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8-2

Read More

AI導引加持!北榮影像程控深層腦部刺激術 助動作障礙患者重啟人生

神經外科立體定位手術(示意圖/資料來源:台北榮總功能性神經外科劉康渡主任)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宗憲報導 據110年健保資料統計,台灣罹患巴金森氏症人數約為8萬人,主要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環境汙染、腦部外傷或腦部疾病有關。巴金森氏症治療初期會先採用藥物治療,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用藥劑量或種類;若患病長達五年以上,藥物無法達到良好控制效果,甚至出現異動症、耐受性減弱或其他副作用(如低血壓、幻覺、記憶或認知功能障礙、強迫行為等等),則可考慮外科手術療法。 長期藥物治療恐陷瓶頸 DBS為患者開闢另一條路 在藥物無法改善病情的情況下,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藉由DBS系統調節腦部的異常活性,改善患者的動作障礙症狀。然而,並非所有巴金森氏症患者都適合接受此手術,還需由神經內外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DBS手術主要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在腦部植入電極導線,第二階段則是植入DBS神經刺激器。手術後,刺激器將電流傳導至腦內導線,導線再釋放微弱電氣脈衝來刺激目標神經核,進而調節並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患者術後需定期回診,漸進地調整DBS系統的刺激參數與電量。 臺北榮民總醫院功能性神經外科主任劉康渡醫師分享:「DBS手術後並不會馬上達到效果,大腦迴路需要時間恢復正常運作,通常需要3至6個月的適應期讓患者習慣DBS系統的作用,再配合神經內科的用藥,方能有相對療效。」 肌張力不全患者福音 充電式電池納健保減輕百萬負擔 DBS除了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美國FDA已核可DBS用於治療原發性顫抖、肌張力不全與強迫症。但對許多病人來說,進行DBS手術最大的障礙,是需要自行負擔近百萬的昂貴費用。 幸運的是,台灣自108年起已將治療巴金森氏症的DBS整套特材納入健保。為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中央健保署自113年9月1日起,正式將「充電式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肌張力不全症患者。 肌張力不全也是一種動作障礙疾病,患者會有全身或局部肌肉發生不正常持續收縮,進而出現全身扭曲甚至關節變形等症狀。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或肉毒桿菌治療來緩解症狀,但如果藥物控制效果有限,則可考慮接受DBS手術。 劉康渡醫師說明,目前健保給付巴金森氏症的DBS刺激器是非充電式電池,約可使用3-5年;肌張力不全患者通常年紀較輕,需要較高的電量刺激方能改善症狀,因此需要電池容量較大的充電式電池。現今充電式DBS電池的壽命可逾15年,對於肌張力不全患者來說,能有效且長期提升病情的改善程度,無疑是一大福音。 ▲DBS導線植入目標功能型神經核示意圖 AI讓神經核刺激甜蜜點可視化 可望最大程度改善病況 劉康渡醫師也解釋到,DBS採用神經外科立體定位手術,經影像定位後,在腦中植入DBS導線到非常微小、直徑不到1公分的功能型神經核,因此DBS手術對於導線植入大腦神經核位置的精準度要求很高。但還有一個影響DBS治療的關鍵-電刺激的作用位置,倘若導線植入位置準確、刺激位置也有擊中甜蜜點,則有機會讓症狀達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北榮於去年率先導入含有AI技術的影像導引程控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可以精準勾勒出每位患者的腦部結構,幫助醫師在手術後檢視導線與神經核內甜蜜點的相對位置,幫助調整電刺激的作用位置。 對此,劉康渡醫師以棒球的好球帶「九宮格」輔助判決作比喻:神經核就像好球帶,一般而言好球帶可由主審肉眼直接判斷;而將DBS導線植入神經核,就好比將球投入好球帶,可能是外角球或內角球。導線植入後,這套影像導引程控系統就如輔助判決一樣,能透過AI技術辨識出,以該位患者而言,這顆球(導線)實際落在好球帶(神經核區)九宮格中的哪一格,為醫師提供可視化影像,並依此判定甜蜜點的方位。 此程控系統不僅可提升治療效率、減少患者回診次數與經濟負擔,最新的DBS導線更具有方向性設計,能在治療時精準鎖定放電位置,也能避免影響到不需要刺激的區域,藉此為患者提供更靈活、更客製化的治療方案。 從地獄到天堂 DBS治療後重返崗位 劉康渡醫師分享,曾有位外科醫師在40幾歲時確診為早發性巴金森氏症。發病初期雖可透過藥物控制症狀,但隨治療超過5年便開始出現藥物波動等副作用,導致他無法正常執業。而此位醫師在接受DBS手術加上影像導引程控系統的幫助下,獲得超乎預期的治療效果,如今已重回醫療崗位、恢復正常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