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消復旦分隊生力軍報到 他受《火神的眼淚》鼓舞報考消防員

復旦分隊迎來了三位充滿熱情與專業技能的新隊員。(圖/復旦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復旦分隊位於平鎮區,並緊鄰中壢區人口稠密地區,年平均救護與救災勤務案件量一直位列桃市前段班,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今(2025)年迎來了三位充滿熱情與專業技能的新隊員葉懷恩、黃教全、胡知玄,他們將一同投入守護地方民眾的行列。 復旦分隊介紹,桃園在地出生成長的葉懷恩,來自基督教家庭,曾在餐飲業擔任至主廚,並在相關產業經歷達六年,儘管工作穩定,某天觀看電視劇《火神的眼淚》受到感動,又於新聞中看到消防員執行救災的英勇畫面後,重新思考人生方向,毅然決定報考消防員,經過為期1年扎實的專業訓練,滿懷助人為本的初心,期望成為分隊的可靠戰力並持續揮灑青春朝科學健身、無人機操作學習及進修學歷等邁向嶄新的人生里程碑,逐一實現突破自我,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民眾。 復旦分隊提到,同為桃園在地子弟的黃教全,通訊工程學系畢業後,於兵役期間擔任資通電士,對電機工程及電器修理有著豐富經驗與高度熟練度,在加入消防行列之前,亦曾任職中、小學生的魔術才藝老師,於一次學校研習中有幸參與一場消防講座,注意到原來消防工作不只需要體能,教學表達能力尤為重要,因而決定報考消防員,在進入消防署訓練中心的一年裡,黃教全學習了各類專業技能,並在團隊合作中深刻領悟到協作的重要性,他也期許自己能將教學時的熱忱應用到消防工作上,將防火防災的知識傳遞給民眾。 消防單位工作內容涵蓋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三大面向,新人報到初期就將面臨許多挑戰。(圖/復旦分隊提供) 復旦分隊表示,胡知玄於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完成學業後服役於國防部參謀本部資通電軍,負責國軍通信傳播工作,更專精於網路查修維護,軍旅生涯中,他在資通訊業務的優異表現深受長官賞識,隨著役期結束退伍,他決心轉換跑道,並選擇消防行業,胡知玄深知雖然消防工作面臨不小的挑戰,卻能讓他於幫助他人的同時,收穫滿滿的成就感,這也成為他持續努力的強大動力,他期望自己能將資通訊專業與桃園科技救災的理念相結合,提高同仁於火場工作的安全性,為桃消貢獻一己之力。 復旦分隊提到,消防單位工作內容涵蓋預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三大面向,新人報到初期就將面臨許多挑戰,不管是值班、宣導、救護、水源檢查等,除了要具備相關技能外,與民眾的進對應退尤為重要,對於前幾天的一場防火宣導,3位新隊員一同協助的同時,更是深有感觸,年節將近,民眾施放爆竹煙火要依桃市爆竹煙火施放管制自治條例及使用說明操作、施放,才能夠讓觀眾安全地飽享聲光視聽的享受;另外天氣嚴寒使用燃氣熱水器除了要留意瓦斯鋼瓶的檢查日期外,也要遵守五項要點,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等憾事發生。 復旦分隊長姜驎容表示,3位新進成員皆來自不同背景,各具專長與特色,但他們的共同點是對消防工作的熱情與堅定;經過消防署訓練中心為期1年的專業訓練,取得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火災搶救FF1、救助訓練等7張專業救援證照;他們的加入不僅為分隊注入新能量,也將在未來的救護與救災等工作中發揮專長,期許他們能持續精進各項技能,成為單位內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一起守護市民安全。

Read More

熬夜後眼睛乾澀?中醫教「乾眼症」茶飲保養秘訣

乾眼症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不僅表現為眼睛乾澀,還可能有眼皮沉重、有異物感、視物模糊等症狀。透過中醫調理和茶飲配方,可有效改善乾眼症狀,讓眼睛重新感覺舒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過年期間,許多人熬夜打麻將或與親朋好友聚會,結果隔天醒來時,常感覺眼睛乾澀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乾眼症。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指出,乾眼症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不僅表現為眼睛乾澀,還可能有眼皮沉重、有異物感、視物模糊等症狀。透過中醫調理和茶飲配方,可有效改善乾眼症狀,讓眼睛重新感覺舒適。 乾眼症三大體質解析 中醫教找對改善方法 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老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造成乾眼症,另外,工作太勞累、睡眠不足也會讓眼睛疲累、乾澀;有些人甚至會感到眼皮有緊繃、沉重感,眼睛黏黏的、視物突然模糊等。雖然乾眼症的症狀表現在眼部,但原因與內臟機能有關。從體質區分,乾眼症患者可分為3種類型: 1.肝腎陰虛型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負責調節身體的氣與水分循環;腎則主陰水,為滋養眼睛的重要器官。吳宛容中醫師指出,當肝腎功能減弱,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熬夜、辛辣食物和過度勞累都可能加重肝腎陰虛。 常見族群: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更年期婦女、長期熬夜者。 症狀:眼睛乾澀、疲勞,但無明顯刺痛或眼紅情況。 治療:使用杞菊地黃丸調理,搭配滋陰食物,如山藥、秋葵、白木耳、黑木耳等。 2.肝火濕熱型 通常發生在作息不規律、壓力大和飲食不節制(如燒烤、油炸、辛辣食物,愛喝冷飲、啤酒)者,容易引發肝火濕熱。這類體質的患者常有眼睛乾癢,還會出現血壓偏高、口臭、便祕等問題。 常見族群:以青壯年為主,且以男性居多。 症狀:眼睛乾癢、刺痛、血絲多,甚至眼球感覺灼熱、眼屎增多,因處於發炎狀況,這類患者也容易長針眼。 治療:使用洗肝明目湯清熱解毒,飲食多攝取含抗氧化成分的水果,如奇異果和蘋果。 3.氣陽兩虛型 年紀大、久坐、久臥或飲食偏寒等習慣,容易導致氣虛進而陽虛,最終影響眼睛的滋養與水分代謝。 常見族群:年長者、久病臥床者、久坐不運動者,以及愛吃冰冷食物且不愛運動的女性。 症狀:眼睛乾澀、眼皮沉重,特別想閉眼休息。 治療: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搭配溫性飲食如薑湯、龍眼等改善氣血循環。 針對體質 中醫三道茶飲改善乾眼症 針對3種乾眼症類型,有三道茶飲適合每日白天飲用,避免影響睡眠 1.肝腎陰虛型:枸杞菊花茶 材料與作法:枸杞10克、菊花5朵,熱水沖泡後悶10分鐘即可。 作用:枸杞補肝腎、明目;菊花疏風熱,有助改善眼睛乾澀;還可喝白木耳飲、黑木耳飲。 2.肝火濕熱型:決明子菊花茶 材料與作法:決明子10克、菊花5朵,用熱水沖泡,悶10分鐘即可。 作用: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菊花可消炎,適合眼部有紅腫的患者。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如果飲用後出現腹瀉情況,可減少決明子份量。 3.氣陽兩虛型:黃耆枸杞紅棗茶 材料與作法:黃耆5片、枸杞10克、紅棗3-5顆,熱水煮沸後飲用。 作用:黃耆補氣升陽,紅棗養血益氣,枸杞則有助明目。

Read More

過年這些壞習慣讓你坐立難安!一次看懂「痔瘡」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痔瘡在肛門處有緩衝及防止失禁的功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賴依伶醫師就強調,雖然痔瘡手術可以解決病變的組織,但也仍有復發可能。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 農曆新年即將來臨,許多人也將趁著佳節與親朋好友聚會團圓,這時大家總會比較放縱,餐餐大魚大肉、喝酒狂歡,或是趁著難得的長假看電視追劇、打麻將,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不起身。佳思優診所大腸直腸外科賴依伶醫師就提醒,這些壞習慣可能讓「痔瘡」在過年期間找上門! 「痔瘡其實是人體的標準配備」,賴依伶醫師指出,肛門周圍本就有痔瘡組織,起初不會有任何感覺,隨著年齡漸長或生活習慣不佳,組織開始老化,就會出現不適症狀。過年期間暴飲暴食、忽略蔬果的攝取,容易便秘或拉肚子,喝酒過量則會讓血管彈性變差。而長時間久坐可能造成靜脈血液回流不順,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增加痔瘡發作風險,嚴重時恐導致更為棘手的急性血栓性痔瘡。 痔瘡分內痔、外痔 症狀有這「四類」! 佳思優診所大腸直腸外科盧延榕醫師進一步說明,以距離肛門大約兩公分的齒狀腺為界,在齒狀腺以上的為內痔,這區域沒有感覺神經,因此內痔通常不會痛;以下則為外痔,這裡靠近體表、有感覺神經,會有疼痛感,兩者同時出現則稱為混合痔。而急性血栓性外痔是較為嚴重的痔瘡型態,因痔瘡中的血管突然發炎導致血栓阻塞,患者會感到突如其來的腫脹和劇烈疼痛,先前可能毫無症狀。 症狀方面,痔瘡可說是肛門的「軟墊」,痔瘡腫脹使「軟墊」變得不均勻、出現縫隙,導致肛門口漏水或漏氣,刺激周圍的皮膚造成瘙癢。痔瘡腫大或發生急性發炎時,會壓迫周圍神經、引發疼痛;腫大充血的痔瘡,遇到排便不順或硬便,容易因摩擦破皮出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痔瘡脫垂的情況,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痔瘡已影響日常生活就別再拖!治療方式多元適用不同患者 痔瘡本身不會發生惡性病變,但盧延榕醫師指出,隨著痔瘡逐漸腫大,前述症狀可能加劇。患處長期出血、甚至導致貧血,引起頭暈、體力不支等症狀。痔瘡越來越大,也更容易發生脫垂,從能夠自動縮回,到需手動推回,甚至後期可能無法推回。而痔瘡患者卻經常對要不要就醫猶豫不決,盧醫師建議,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未必需要安排手術;若是痔瘡級數過高,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應考慮安排無痛微創痔瘡手術來治療。 賴依伶醫師指出,對於痔瘡腫脹程度較輕微的患者,醫師會採取保守性治療,揪出便秘、腹瀉等誘發因素,幫助患者調整飲食和排便習慣,同時使用栓劑或藥膏。此外針對急性血栓性痔瘡患者,也能使用一款血管調節劑的口服藥物,來降低出血的機率,協助緩解不適症狀。 若保守性治療沒有獲得改善,進一步的手術治療則分為痔瘡雷射手術和微創痔瘡手術兩種。雷射痔瘡消融手術適用於1-3級的痔瘡患者,手術利用探針深入痔瘡組織,散發熱能讓痔瘡組織萎縮,改善腫脹及出血症狀。針對脫垂較嚴重、體積較大的痔瘡,則會採用微創手術將這些老化的組織直接移除。在手術過程中醫師會使用先進的組織凝集儀移除痔瘡,相較起傳統的電燒,組織凝集儀的止血功能較佳,帶來的疼痛感也更低。進行手術後的患者,也能夠同時搭配前述的口服藥物,幫助緩解術後腫脹。 無痛痔瘡手術恢復期大大縮短 「這些」術後須知要注意! 盧醫師表示,診間經常遇到許多青壯年患者,往往最關心手術恢復期長短、什麼時候能夠回去上班。其實痔瘡雷射手術傷口非常小,術後疼痛感低,多數患者當天即可出院,隔天就能立即重返工作崗位,生活作息一切照舊。由於雷射手術採用熱能方式,術後一周內肛門周圍可能有熱熱的感覺,建議以溫涼水坐浴或冰敷緩解。相較之下,微創手術的術後疼痛感稍強一些,建議患者動作要輕柔、不要提重物。進行手術的患者,要注意術後兩周內避免菸、酒,以及刺激性飲食,以幫助傷口癒合。 盧醫師就指出,自己就曾遇過在國外工作的患者,趁著回台休假期間前來處理痔瘡問題,短時間內又要再出國,像這樣無法長時間休假的患者,就非常適合選用恢復期短、術後照護簡單的雷射手術或微創手術。 預防復發生活習慣要改! 治療武器多患者勿再抗拒治療 痔瘡在肛門處有緩衝及防止失禁的功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賴依伶醫師就強調,雖然痔瘡手術可以解決病變的組織,但也仍有復發可能。預防痔瘡復發的關鍵在於改善生活習慣,尤其過年期間要注意飲食均衡、避免久坐,並且保持作息正常,避免熬夜和過度飲酒。盧醫師也指出,隨著技術進步,醫師手上的治療武器也更多元,有開刀或不開刀的選項供選擇,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療程,即便是手術也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因此呼籲民眾不要再抗拒治療。

Read More

惱人壁癌不止難看 吸入粉塵黴菌還有「這些影響」!免疫力差者更要當心

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醫師就表示,壁癌主要會引起呼吸道問題,雖然不至於造成重大危害,但仍會帶來不適症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台灣氣候潮濕,加上許多老舊房屋存在結構問題,經常面臨漏水困擾,導致牆面出現大片壁癌,不僅破壞房屋美觀,連帶帶來的粉塵、黴菌、細菌等更可能影響健康!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醫師就表示,壁癌主要會引起呼吸道問題,雖然不至於造成重大危害,但仍會帶來不適症狀;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則有造成肺部感染的可能,請民眾還是要小心注意。 咳嗽、氣喘不停?可能是「壁癌」惹禍!還有這些影響一次看 當牆面出現壁癌,代表牆壁內已有水分滲透,一般都會造成斑駁及粉塵掉落。楊振昌醫師指出,這些粉塵雖然顆粒較大,通常會在進入上呼吸道前就在鼻腔被攔截,但如果吸入過量,仍可能刺激呼吸道並引起發炎症狀。此外,牆面濕氣過重,也會導致黴菌和細菌的孳生。楊振昌醫師說明,人體吸入這些黴菌和細菌後,主要可能導致呼吸道過敏,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由於過敏是身體對外來物質的免疫反應,只要身體對這些外來物有記憶,即使吸入量不多也可能引發症狀。 楊振昌醫師進一步表示,若黴菌和細菌進入肺部大量繁殖,更有造成肺部急性感染的機率,對於免疫功能相對較弱的族群而言,例如年紀比較小的孩童、年長者、正在進行化療的癌友,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等,是一大健康威脅。如果長期身處於有壁癌的環境中,會使得上述健康問題出現的風險升高。即使機率較低,吸入過多粉塵、細菌,還是有可能損害肺部,導致慢性發炎或肺部纖維化。 清除壁癌注意清潔劑使用!保持空間通風 味道散去前勿逗留 臨近過年,不少民眾可能想趁著大掃除時自行處理壁癌。楊振昌醫師提醒,民眾常用的漂白水、酒精等清潔用品,若使用不當也有可能造成傷害。高濃度酒精接觸皮膚可能引起發炎,而漂白水則會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呼吸不順等不適症狀,若不慎觸及眼睛或皮膚,也會造成發炎。此外,有民眾會使用強鹼或強酸來清除壁癌。楊醫師指出,這些物質具有危險性,碰到皮膚會造成腐蝕,吸入則會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發炎、腫脹,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缺氧,因此不建議民眾自行使用這類物質處理壁癌。 楊振昌醫師表示,若壁癌面積小,民眾還能自行處理;但大面積壁癌則建議還是尋求專業人員協助,除了可以找出牆壁滲水的根本原因,徹底根除壁癌外,也能降低清潔劑使用不當的風險。楊醫師也提醒,無論是自行處理或委託專業人員,處理後必須保持空間通風乾燥;在異味完全散去之前,應避免在該空間逗留,以免過度吸入有害物質,對健康造成影響。

Read More

桃園春節治安再升級 3大重點守護民眾安全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日聽取警察局「114年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報告」專題報告。(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警察局「114年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報告」專題報告後表示,即使年關將至,市府人員仍應發揮最佳工作效率及戰力,不懈地完成各項市政工作。感謝所有警察人員,於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積極維護桃園市民安全。 警察局長吳坤旭表示,春節期間警察局將全面加強銀行、彩券行及銀樓等機構巡查頻率,透過提高見警率,全力防制重大刑案發生。該局已規劃年節期間在KTV、酒吧等易聚集飲酒場所加強巡邏、路檢及臨檢,若發生暴力事件,也會第一時間派出快打部隊排除;為免因賭博引發暴力、討債甚至搶劫等事件,並已著手大力掃蕩並清查賭場,進一步確保治安平穩。 警察局提到,市府於春節期間透過「治安平穩—維護金融機構安全、取締賭博犯罪」、「交通順暢—交通疏導管制及事故防制」及「民眾安心—設置機動派出所並運用民力維護治安及交通」等三大主軸,與各局處、民力及友軍單位攜手加強各公共場所安全管理,全力維護治安、交安、公安、校安,以及社會服務等重點工作,讓市民朋友安心歡度新年。 春節期間警察局將全面加強銀行、彩券行及銀樓等機構巡查頻率。(圖/市府提供)

Read More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精選走春景點 親子同遊解鎖田園秘密

桃園大溪「康莊有機聚落」產地到餐桌導覽解說,探尋有機友善耕作的秘密。(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還在為走春地點傷透腦筋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嚴選3間多元培力單位,讓民眾在蛇年新春期間與家人一同探索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體驗一場驚喜的新春假期。 桃竹苗分署首先推薦位於桃園市大溪區「康莊有機聚落」的「新春好彩頭彩繪手作體驗」新春遊程,帶領遊客探索農村風貌、特蔬行動康莊實境解謎、綠食舒活手作體驗,探尋有機友善耕作的秘密,適合新春期間親子共遊,體驗一場從土地到餐桌的小旅行。詳情可至桃園市康莊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官網查詢或電洽陳先生03-3885190。 新竹「新城風糖休閒園區」風糖有FIW特色餐,品味出台灣獨特的風味。(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提到,接續可前往新竹「新城風糖休閒園區」進行「風糖有FIW食農之旅」民眾可享用到國際冠軍主廚精心設計的多元料理,融合原民、客家及西式風味,讓您在傳統與創新的料理結合中,品味出台灣獨特的風味。在園區內,除了品嘗創新美食外,還可體驗農事樂趣,帶領遊客手洗愛玉、甘蔗採收及黑糖爆漿饅頭DIY等活動,一同探索食材的來源,感受新春的豐盛滋味。詳情可至社團法人新竹縣寶山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臉書查詢或電洽張小姐03-5762295。 苗栗卓蘭「壢西坪休閒農業區」手作番茄酥體驗。(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表示,最後前往苗栗卓蘭「壢西坪休閒農業區」來一趟「花果藝術體驗之旅」,豐富的觀光資源,壢西坪擁有多達33家以上的觀光農園、露營區等,遊客可賞花摘果,探索特色農場,還可體驗手作番茄酥;另外協會推動農村體感藝術活動,打造無牆美術館,甚至榮獲第三屆金牌農村的肯定。春節期間,推出「迷宮草莓園」邀請大、小朋友一同解鎖田園秘密,感受自然與人文的交織,適合親子家庭一起走春漫遊。詳情可至苗栗縣卓蘭壢西坪產業文化發展協會臉書查詢或電洽張小姐04-25899221。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勞動部長期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協助民間團體創造地方產業及文化傳承價值,展現多樣化的人文與產業風貌,同時陪伴輔導在地組織,並協助弱勢族群及失業者參與計畫工作,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提升工作技能培養再就業能力。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內容,可至社會經濟入口網查詢,或電洽桃竹苗分署03-4855368,將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Read More

為超車當街大打出手!2男下場尷尬了

員警獲報到場時雙方已離開現場,經通知到案,均不提出傷害告訴。(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康彣 桃園市平鎮區昨(21)日發生一起行車糾紛,36歲倪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9時55分許行經環南路、復旦路二段路口時,因超車問題與乘坐機車的22歲羅姓男子發生爭執,雙方大打出手,平鎮警分局經通知到案後,訊後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移請裁處。 警方說明,昨日9時55分許,環南路與復旦路二段路口糾紛案,經查倪男駕駛自小客車因超車問題與機車後座之羅男發生行車糾紛,進而互相拉扯、推擠。 警方提到,員警獲報到場時雙方已離開現場,經通知到案,均不提出傷害告訴,訊後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移請裁處。

Read More

男童「發展遲緩」2歲仍不會走、不會說話!早期療育追上同齡孩子

早期療育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3歲以前是治療的黃金期,及早發現與介入,能有效降低發展遲緩對孩子日後生活的影響。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一名黃先生發現兒子滿2歲仍不太會走、學會的詞彙也非常少,幾乎無法開口說話,跟親戚同年齡的孩子比發展遲緩很多。擔憂地將黃小弟帶至醫院求診。羅東博愛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安排兒童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進行全面評估,診斷結果發現黃小弟有精細動作及感覺統合失調、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不足的問題,需要早期療育課程介入。 孩子有這些狀況 當心發展遲緩 兒童物理治療師吳佩澐解釋,幼兒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其相對應的發展里程碑。若與同齡孩童比起來孩子有明顯緩慢或異常,家長們就要注意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跨領域團隊設計互動遊戲 訓練動作感官協調 為期兩年的早療課程,黃小弟每周定期來醫院治療室接受專業訓練。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藉由互動遊戲訓練肌力、改善動作功能,同時提升動作協調及聽覺與視覺專注力;語言治療師與黃小弟一起練習咬字發音,強化溝通技巧及詞彙運用。身心暨精神科醫師也持續關注黃小弟的情緒與認知問題,確保療育成效與心理健康同步發展。 兒童物理治療師吳佩澐表示,早期療育是漫漫長路,但專業醫療團隊能夠以穩定且有策略的步伐前進,陪伴發展遲緩的孩子一起成長。經過兩年的努力,成效有目共睹,黃小弟今年將滿5歲,已能自然快樂地融入幼兒園團體生活,讓團隊感到無比欣慰與鼓舞。 治療黃金期在3歲前 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羅東博愛醫院謝有丁副院長表示,早期療育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3歲以前是治療的黃金期,及早發現與介入,能有效降低發展遲緩對孩子日後生活的影響。在團隊幫助下,家長可及早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確診後視需要安排早療課程,由醫院與家長攜手,共同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穩定血糖遠離中風風險!健康族群、糖尿病患者、中風患者如何正確控糖?

控制血糖避免二次中風、訂定飲食計畫減少高升糖食物、一週至少要有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並應控制體重、規律服藥、定期抽血追蹤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血糖控制不佳不只會有糖尿病,還會影響血管健康,增加中風的機會。中風對於個人、家庭、社會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若要遠離中風威脅,維持血糖穩定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不過,民眾該怎麼做才能預防風險?已經中風過的患者,又該如何控制血糖避免再次中風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神經科主任陳俊鴻、高雄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林宏昇一一說明。 血糖太高容易導致中風 血糖與中風風險有何關係? 血糖太高對身體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傷害,陳俊鴻主任表示,高血糖會對細胞造成毒性傷害,而且它會降低免疫力,還會導致類似慢性發炎的反應,種種因素加成,就有較高機率產生動脈粥狀硬化,進而血管阻塞導致中風。 根據相關證據,高血糖可能導致更高的中風風險,林宏昇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中風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1.5-4倍,約有2-4成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可能會發生中風,中風患者中也有4-5成左右有血糖問題。另外,不論是中風急性期或慢性期,血糖太高都會讓中風程度較為嚴重,也會導致患者較容易產生二次中風。 臨床上,因血糖控制不佳而中風的患者也不在少數。陳俊鴻主任提到,近期有位40多歲肥胖女性,本身患有糖尿病且未按時服藥、因工作關係又以外食為主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再加上以往錯誤認知以為年紀大、男性才容易中風,她還年輕又是女性應該風險很低,沒想到今年8月就因中風而住院就醫,而且她的症狀並非常見的手腳癱瘓、無力等情形,而是眼睛無法正常移動、看東西會變成兩個(複視),且四肢感覺異常而不自知。 健康族群如何預防?醫師建議先從「生活型態」介入 中風的影響層面甚鉅,除了會影響手腳的運動與感覺、眼睛活動與視力外,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提醒民眾千萬不要等到事件發生後才驚覺預防的重要性。針對一般健康的族群,林宏昇主任表示,可採取初級預防,從「生活型態」介入,包括飲食管理、運動習慣、體重控制等,另外也要定期健康檢查確認血糖、血脂與血壓等各項指標,建議每1-3年做一次。 陳俊鴻主任也提醒,如果家人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代表自己可能有較高的發病風險,更應定期檢查追蹤,若已是糖尿病前期就必須開始多加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控制、保持運動等。 除了飲食、運動 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這些」預防 但如果已經被診斷是糖尿病,除了要從生活型態介入外,陳俊鴻主任表示,也要依照醫師處方按時服藥,有副作用產生時應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藥物,而且也要定期追蹤檢查以確認藥物療效、使血糖問題持續獲得良好控制。 林宏昇主任表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議控制在將近100 mg/dL左右、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80 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以下,建議已經被診斷有糖尿病而且有使用藥物控制的民眾,初期應每3個月做一次檢查,確保血糖值穩定控制於目標範圍內。 除了定期追蹤血糖值外,陳俊鴻主任提醒,由於罹患糖尿病長期也會影響腦部、心臟、腎臟、末梢神經等,因此建議患者也需針對上述問題個別進行檢查,像是若擔心中風風險,就會建議做腦血管超音波以了解顱內血管、頸動脈等有沒有狹窄或斑塊的情形,做神經傳導檢查以了解是否有末梢神經病變,如果發現異常便需及時處理。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共病,林宏昇主任強調,糖尿病的控制不只要從生活習慣、運動習慣、飲食習慣、藥物方面下手,其他共病的同時控制也非常重要。 留意中風警訊及時就醫 中風患者更要落實血糖控制 藉由三個小動作「舉手、微笑、說你好」來測試是否已發生中風,若其中一項做不到就有可能是中風。陳俊鴻主任表示,民眾應謹記「FAST」口訣,Face(微笑時嘴巴歪斜、沒有對稱)、Arm(雙手無法平舉10秒)、Speech(說話時含糊不清)、Time(記下發作時間,並立即撥打119送醫治療),及時發現中風警訊儘早就醫治療。 不過林宏昇主任提到,針對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只要發現之前沒有過的且又是突然出現的症狀,如:突發性頭痛、視力模糊等,也應警覺有可能是中風,必須盡速就醫。 而針對曾中風的患者,林宏昇主任認為,需透過「整合型照顧」控制血糖避免二次中風、訂定飲食計畫減少高升糖食物、一週至少要有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並應控制體重、規律服藥、定期抽血追蹤,同時在家也應定期監測自己的血糖值,將數值記錄下來與醫護人員做完整討論。 陳俊鴻主任表示,已中風過的患者需更加嚴格控制血糖,臨床上會希望這群患者落實血糖控制,達到臨床所要求的正常標準,甚至將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6.5%以下,以預防二次中風的發生。 良好的血糖對於中風的控制相當重要,更多中風相關資訊可至台灣腦中風學會民眾衛教專區了解: 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8-2

Read More

告別冬季癢!中醫分享中藥、茶飲及保養祕訣 助你輕鬆解困

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功能減退,乾冷空氣則進一步加速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結果,不僅皮膚易癢,還可能因抓癢過度引發感染。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有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乾癢難耐前往中醫門診,表示她已持續兩週出現雙手、雙腳皮膚乾燥粗糙,手部有抓痕,小腿前側則佈滿暗紅色的不規則龜裂,並伴有輕微脫屑。經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診斷後為「血虛風燥型濕疹」,須採以當歸飲子加減治療,加入桃仁和何首烏養血活血,薄荷、蟬蛻疏風止癢。經過兩週調理後,搔癢症狀已大幅改善,持續門診調養三個月後,症狀完全穩定且未再復發。 康醫師提醒患者,平日應避免辛辣飲食、多塗抹乳液保濕、避免洗澡水溫太熱,以降低症狀復發的風險。 為什麼冬天皮膚特別容易乾癢?需要知道的關鍵真相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許多人開始感到皮膚乾癢,甚至脫屑、龜裂或發炎。康涵菁中醫師指出,這種情況在冬季尤其常見,主要集中在四肢外側、小腿前側和手部尤為明顯。這類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缺脂性皮膚炎」或「乾燥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多發於中老年人和小孩。 康涵菁中醫師解釋道,皮膚角質細胞通常依賴汗腺補充水分,皮脂腺分泌油脂則有助於防止水分散失。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功能減退,乾冷空氣則進一步加速水分流失,導致皮膚乾燥粗糙、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結果,不僅皮膚易癢,還可能因抓癢過度引發感染。 用對法才有效!中醫「養陰潤燥」破解冬季乾癢秘方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皮膚油脂不夠通常與「陰虛」有關,治療以「養陰潤燥」為主。她常使用何首烏、生地、百合和麥門冬等中藥進行調理,針對皮膚嚴重搔癢發炎者則加入知母、石膏、黃芩和黃連等清熱解毒。她還推薦患者多食用養陰補血的食物,如木耳、水梨、蓮藕、百合和桑葚,這些食材能滋陰潤燥,減少乾燥症狀。 同時,她建議這類患者避免食用如薑母鴨、麻辣火鍋等燥熱食物,以免加重陰虛體質。此外,穿著方面也應避免較厚毛衣等不透氣材質,選擇棉質衣物避免引發皮膚搔癢。 冬季乾癢高發五大地雷 從小細節開始呵護肌膚健康 除了中醫治療,康涵菁中醫師特別強調日常保養的重要性,並提出五大建議來預防乾癢問題: 飲食清淡:避免食用如薑母鴨和麻辣鍋等燥熱食物。 避免過熱的熱水澡:水溫過高會擴張血管,加重搔癢感。 減少清潔劑使用:潔膚產品可能帶走過多油脂,讓皮膚更乾燥。 勤擦乳液:保持皮膚濕潤,減少乾癢症狀。 穿棉質衣物:避免毛衣引起皮膚過敏、搔癢。 推薦茶飲:百合杏仁養陰茶 康涵菁中醫師特別推薦了一款有助於緩解冬季皮膚乾癢、簡單又有效的養陰茶飲: 材料:杏仁8克、百合5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用小火再煮10分鐘,過濾後即可飲用。 功效:杏仁、百合養陰潤燥,生甘草清熱解毒,薄荷疏風止癢,能有效緩解皮膚搔癢症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