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輩一起過好年!專家列「春節6大指南」安心度過佳節

春節是觀察家人健康、加強親情聯繫的重要時刻,透過陪伴觀察家人是否有失智症早期徵兆,及早就醫診斷,有助於控制症狀並減輕家庭負擔。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農曆春節九天連假將至,然而對失智症家庭來說,這段期間可能因環境變化、天氣寒冷或節日熱鬧氛圍而增加挑戰。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退化,對環境改變適應較為困難,可能出現情緒波動或行為混亂,甚至提高走失風險。 六大春節安心叮嚀 與失智長輩一起過好年 為協助失智症家庭平安迎接佳節,台灣失智症協會提出六大春節安心叮嚀及友善呼籲,幫助家屬更從容地與失智者共享團圓時光。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也呼籲,春節是觀察家人健康、加強親情聯繫的重要時刻,透過陪伴觀察家人是否有失智症早期徵兆,及早就醫診斷,有助於控制症狀並減輕家庭負擔。 一、安排合適的活動,促進親情互動 失智者若平時規律參加社區活動,過年期間可能因為習慣改變而感到焦慮。建議家屬可陪伴失智者進行簡單、有趣的活動,例如散步、打麻將、寫春聯或包紅包,讓他們保持參與感,也能透過孫輩與長輩互動增進情感聯繫。 二、體諒失智者,減少壓力源 失智者看見熟悉親人可能很開心,但也可能在對陌生親友或熱鬧環境時不安,親友可主動自我介紹,避免「猜猜我是誰」等記憶測驗的遊戲,也建議來家中拜訪的親友時間錯開,避免過度刺激或疲累。若觀察到失智者有無法適應的狀況,可減少人群和環境刺激,安排安靜空間、分散注意力,以幫助穩定情緒,營造更輕鬆愉快的團聚氛圍。 三、注意飲食及居家安全 飲食分量應避免嗆咳或不適,也避免容易引發哽噎的食物。對於失智者經常活動的區域,應保持整潔,避免雜亂,確保環境安全,並提供熟悉、舒適的生活空間,讓失智者能在安心的環境中度過佳節。 四、保暖禦寒、善用防走失措施 春節期間是失智者走失的高峰期,加上寒冬氣候,走失帶來的意外風險更高。家屬應特別注意長輩的保暖衣物,將外套放在玄關顯眼處隨時提醒,並於每日出門前拍下當天照片,作為協尋依據。可在背包或衣物上配置緊急連絡卡、愛心布標,或衛星定位器等輔具,加強防走失安全。外出時,最好由兩位家人陪同,避免讓失智者單獨留在公共場所,必要時,可主動尋求志工或工作人員的協助。 五、照顧人力、藥物事先備妥 符合長期照顧2.0服務資格的民眾(包括失能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失能長者)仍可使用長照資源,需提前預約春節長照並留意各地服務資訊,相關問題敬請撥打1966,聯繫各地長照中心。同時,回診及藥物相關事宜應提前準備。若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可依中央健康保險署規定提前10天領藥,確保佳節時穩定用藥。 六、溫馨年節,友善從你我做起 陳筠靜秘書長也提醒家屬,可事先與平日較不熟悉失智家人狀況的親友溝通,讓他們了解失智者可能有的反應,以降低相處過程中的誤解。同時,失智者在外難免有無法配合之情事,隨身攜帶相關證明文件,可幫助他人理解,獲得包容。

Read More

桃園工務局長汪在宙打造特色公園 「這地方」成熱門看飛機景點

桃園市工務局長汪在宙。(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對於工務局,一般民眾的概念就是造橋、鋪路、開公園、修樹木,除此之外市府許多公共建築,以及重劃區的開闢也都是工務局主管。《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桃園市工務局長汪在宙,他說明了桃園的公園建設及道路的改進,許多成果是民眾現已可見的。 有議員認為桃園有必要成立公園管理處二級單位,汪在宙表示,從長遠看的確有需求,但桃園市政府已經滿編,現階段有困難,因此市府成立「公園會報」來整合。公園有很多權責單位,工務局只管理都市計畫內的公園,非都計的公園或機關用地綠化並不是,但民眾並不清楚,因此,工務局只要接到民眾反映,就會統一收案再發給各權責機關。 華興池公園全區俯瞰。(圖/工務局提供) 對於最近頗受好評的「華興池埤塘公園」,汪在宙表示,這是都市計畫內的公園,華興池原本是一個埤塘,桃園埤塘是以灌溉為主,為了灌溉所以位置都會比較高,方便水流動入溝渠,要改為公園首先要降低高度,降下來後又要浚深,挖出來的土就用來作為景觀工程使用,工務局在池塘中造了好幾個浮島作為生態使用,現在已經有不少鳥類在上面築巢,再加上一些特別的景觀設施,還可以看飛機下降,現在每逢假日都有非常多人來訪,是個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休憩的地方。 華興池公園全齡遊戲場。(圖/工務局提供) 汪在宙表示,桃園有許多公園的規劃,希望做一些特色公園,去年開始做的時候,其實是沒有預算的,市長張善政從統籌分配款撥了近5億元,將陸續完成七處特色公園,如蘆竹的五酒桶山、龜山的公九公園等。中壢的光明公園已改造完成啟用,現在是網紅景點,裡面有一些極限運動設施很受歡迎;龍潭的運動公園也已完成已在驗收,還有在高速公路跟台66線附近的平鎮的運動公園。 華興池公園夜景。(圖/工務局提供) 在航空城開發案上,汪在宙表示,這個案子非常大,而且市府當初承諾先建後售,這與以往開發案都不同,因此在規劃的時候很多介面沒有思考到,很多問題也是第一次碰到,處理起來就比較辛苦一點,甚至有些地方都市計畫沒變更好,因此重啟了多個都計變更。另外,對外聯絡道路規劃也不完善,工務局必須逐一思考整理。為了航空城開發,工務局有跟交通局合作,未來要從台61線許厝港附近興建高架道路往國1高速公路,這路線剛好是在桃園的縱軸線上,連串觀音、新屋、中壢、楊梅最後連接到新竹湖口,這樣航空城的車輛就不必往高速公路上擠。這條道路避開了很多都市計劃區,未來施工比較方便,預計年中向張善政提報,跟中央爭取經費。 中壢光明公園。(圖/工務局提供) 另外,汪在宙也提到,桃園區成功路體育館往龜山區將興建成功二橋,徹底解決成功路三民路五岔路口塞車的問題,這從30幾年前的前縣長劉邦友任內就想要處理,張善政上任後認為一定要優先,到現在終於有眉目。還有穿越國道1號楊梅路段的省道也是經常塞車,市府對此也已有所規劃。 中壢光明公園奇幻樹屋挑戰區。(圖/工務局提供)

Read More

醫院最愛大學生排行揭曉 長庚科大「就業保證」獲高度肯定

  長庚科技大學奪下「醫院最愛大學生榜」亞軍。(圖/長庚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遠見於昨(20)日公布了「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針對近3年企業所雇用之大學畢業新鮮人進行評價。疫情之後,醫療、生技產業人才需求迅速增加。長庚科技大學以畢業生占比全台長庚醫院近50%,全國護理領域占比達12%的實力,奪下「醫院最愛大學生榜」亞軍,以及「醫藥生技業最愛大學生榜」第7名。 長庚科大表示,「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排名依據學校屬性、區域、產業類別、產業資本及人數規模等等進行分榜排名。「就業保證」一直以來都是高中生選校的重要指標,學校的口碑、資源、師資等條件都是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幾乎可說是選對了學校,就等於獲得了未來的就業保證。 「就業保證」一直以來都是高中生選校的重要指標。(圖/長庚科大提供) 長庚科大校長暨台灣護理學會副理事長范君瑜提到,近年來人口老化,再加上感染病變化迥異,社會對護理照護的需求不斷增加,護理照護產業將是AI時代之後,難以被取代的工作之一。范君瑜透露,長庚科大為企業辦學,與長庚醫院建立緊密合作,順應新知、時勢來培育人才,便是長庚科大校友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長庚科大為企業辦學,與長庚醫院建立緊密合作,順應新知、時勢來培育人才。(圖/長庚科大提供) 長庚科大提及,此次的《遠見》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也公布了「企業認為大學新鮮人除了專業科系外有加分的條件」,以及「企業願意雇用大學新鮮人的原因」。可以發現到,「專業證照」於加分的條件中占比了近七成。「企業實習經驗」更是在雇用大學新鮮人的原因中佔了高達86.9%。長庚科大不僅學生企業實習率佔比近100%,在國考考取率成績上更是亮眼。不但在2024年創下了近85%的考取率,畢業生徐琬宜更於113年第二次護理師考試中奪得勇奪全國榜首,展現長庚科大在健康照護人才培育上的驚人成果。

Read More

桃捷巧虎集章活動1/25起登場 親子過年走春拿好禮

桃園捷運將於1/25~3/2推出「巧虎遊桃捷集章」活動。(圖/桃捷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金蛇年,台灣燈會在桃園,和巧虎一起走春拜年、賞燈搭桃捷。桃園捷運將於1月25日至3月2日推出「巧虎遊桃捷集章」活動,歡迎民眾至A2三重站、A10山鼻站、A21環北站索取「巧虎遊桃捷集章本」,收集指定數量的車站章與巧虎特別章,即可免費兌換多項好禮。如果集滿全部22個車站章與2個巧虎特別章,最多可兌換4個好禮,其中包含最暢銷的玩具迴力車,歡迎全家大小把握春節連假和農曆年後2月7日至23日盛大登場的2025台灣燈會,白天遊景點、晚上逛燈會,從巧虎集章到A19青塘園的卡比獸與皮卡丘燈區,一次滿足孩子多個心願。 桃捷提到,桃捷公司與巧虎自2024年攜手推出多項受歡迎的聯名品項:彩繪列車、主題車站、一日票、商品,也階段式推行互動活動包含日前舉辦特效圖框拍照抽獎,這次再推出實體集章活動,除了蒐集到集章迷喜愛的桃園捷運全線車站紀念戳章,此次另打造隱藏版「巧虎特別章」,印章設計以巧虎主角們或結合桃捷列車圖像,並藏身於巧虎主題車站A10站及A21車站內,等大家來蓋章「簽到」。活動期間於集章本上完成至少3個車站章加上1個巧虎特別章,即可兌換巧虎鉛筆1支,若收集更多印章,可持續累加印章數,兌換對應禮品,5+1章可換摺紙、10+2章可換小方巾、22+2章可換迴力車,每款禮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快來集滿全線車站戳章。 每款禮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快來集滿全線車站戳章。(圖/桃捷提供) 桃捷表示,機場捷運線連串聯多個親子景點,鄰近A18站的巧虎夢想樂園此次也搭配推出「巧虎夢想樂園加碼好禮三重奏」活動,達成指定任務可享入園專案優惠價。沿線車站周邊還有多個據點,如A2三重站的新北大都會公園、A4新莊副都心站的宏匯廣場、A9林口站的三井OUTLET PARK、A10山鼻站的坑子溪休閒農業區、A17領航站的橫山書法藝術館與KIRI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A18高鐵桃園站的Xpark水族館與華泰名品城、A19桃園體育園區站的青塘園與桃園市兒童美術館、A22老街溪站的中壢老街溪步道與中壢觀光夜市等等,歡迎民眾從過年、元宵燈會至228假期,搭桃捷便利出遊又可參加活動拿好禮,為每趟旅行增添美好的趣味「印」記。更多「巧虎遊桃捷

Read More

亞洲首場世壯運台灣登場 桃消三民分隊提前演練確保賽事順利

此屆賽事首次於亞洲登場,是台灣體育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今(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將在5月17日登場,為保障所有參賽選手、觀眾及工作人員的安全,特別是此次賽事規劃有許多帕拉選手參賽,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三民分隊特別針對各項災害情境,今(20)日在桃園市立田徑場辦理救災演練,提升參與人員的防災意識,齊心協力確保賽事順利舉辦。 三民分隊提到,世界壯年運動會邁入第10屆,是每4年舉辦一次的國際綜合性運動賽事,旨在推廣「終身運動」及「全民運動」,大部分運動項目只要年滿30歲即符合參賽資格,此屆賽事首次於亞洲登場,是台灣體育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此外世界壯年運動會也極力推廣共融運動理念,特別加入帕拉運動,提供視覺障礙、肢體障礙等帕拉選手展現自我的舞台。 為提供安全的競賽環境,消防分隊特別到賽事場館進行演練,並與各單位密切合作。(圖/消防局提供) 三民分隊說明,此次演練針對運動會期間可能發生的火災等災害情境進行模擬,重點在於確保場內所有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迅速且安全地疏散,特別是對於帕拉選手等身心障礙者,提供即時且適切的協助,確保他們能夠順利撤離危險區域。同時,演練也強調救援人員需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現場,迅速執行滅火與救援行動,以保障所有人員的安全。 三民分隊長黃柏豪表示,為提供安全的競賽環境,消防分隊特別到賽事場館進行演練,並與各單位密切合作,以確保各類緊急狀況均能迅速有效處理。期望在發生災害時,每一位參與者,包括運動員與觀眾,都能獲得即時適當的保護,確保賽事能夠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順利進行。

Read More

寢具業者熱心公益致贈床墊 提升桃消迴龍分隊休息環境

迴龍分隊長李安邦代表頒贈感謝狀,並感謝德國Emma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對消防工作的支持和慷慨捐贈。(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寢具大廠德國Emma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秉持熱心公益,感念消防人員救災辛苦及冒險犯難,此次將大愛精神化為實際行動,於今(20)日在桃園市消防局第一大隊迴龍分隊捐贈床墊22組,提升消防員備勤舒適度,也希望藉此善舉拋磚引玉,讓民間企業將資源挹注於消防救災工作上。 此次捐贈之床墊為該公司黑鑽石記憶棉床墊兼具透氣與溫度的調節,以及獨立筒技術提供更好的支撐性,打造恆溫睡眠環境,能有效改善消防人員睡眠品質及提升休息環境,以迎接工作中各項任務挑戰。 迴龍分隊長李安邦代表頒贈感謝狀,並感謝德國Emma台灣艾瑪睡眠有限公司對消防工作的支持和慷慨捐贈,對每位消防人員而言,消防隊就是第二個家,讓消防員有機會享受高品質舒適的床墊,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消防員面對各項勤務挑戰的道路上,需要不斷提振精神、專注向前,該公司成為不畏挑戰的消防員最堅強後盾,支持消防員都能在工作時維持續航力,以飽滿精氣神努力地解鎖每趟任務,守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強化春節用火用電安全 竹圍消防分隊邀業者提升防災意識

鋰電池若因短路、過充或損壞,可能引發劇烈火災甚至爆炸。(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桃園市消防局第三大隊大園、竹圍分隊,於今(20)日上午在大園區竹圍漁港漁業綜合大樓聯合舉辦大園區防火管理人座談會,人次達300餘人。此次座談會主要針對新修法後的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執行規定、宿舍用火用電及鋰電池災害風險、救護CPR進行說明,希望藉由此次機會提升防火管理人的法律意識,使其更主動地履行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透過案例分析提醒各廠家注意年節期間的用火、用電安全。 竹圍分隊長陳錦詮以近期多起火災案例說明用火用電疏忽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春節期間,長時間使用電器需求增加,加大火災風險。他提醒管理人務必加強用電安全,定期檢查插頭、插座是否過載,避免讓高功率電器長時間處於開啟狀態,並謹慎處理易燃物品。任何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防患於未然是保護生命財產的根本。 竹圍分隊長陳錦詮以近期多起火災案例說明用火用電疏忽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圖/消防局提供) 陳錦詮特別提到,鋰電池火災的應對與管理。隨著鋰電池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火災風險也不容忽視。鋰電池若因短路、過充或損壞,可能引發劇烈火災甚至爆炸。因此,電池儲存應設防火隔離設施並定期檢查,確保環境安全,避免隱患。 會中還分享了近期台中全聯倉儲火警案例,該火警由施工不當引發,突顯施工階段防火管理的重要性。陳錦詮強調,施工現場應嚴格遵守防火規範,加強工地消防設施的配置與使用,避免因施工疏失造成火災。他呼籲業者在施工或裝修時,應謹慎處理易燃物品,並設專人負責監督,確保施工安全。 此次活動還針對一氧化碳的危險性進行宣導。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易引發中毒事故。為減少風險,桃園市政府推出燃氣熱水器補助措施,鼓勵市民更換老舊設備成強制排氣型熱水器,確保家庭用氣安全,可來電至竹圍消防分隊申請補助。最後,大園及竹圍分隊感謝所有參與座談會的場所管理人,期待這次活動能夠促進更積極的防火管理行動,共同為社區安全努力。

Read More

「壞膽固醇」飆升 成動脈粥狀硬化元兇!醫:積極控制防心肌梗塞復發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吸菸或少運動的人,都是ASCVD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已確診冠狀動脈疾病或曾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的患者亦屬高危族群。 記者黃嫊雰報導 三高疾病在台灣十分常見,其中膽固醇超標容易被輕忽,卻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心導管室盧炯睿副主任指出,「低密度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元兇,容易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對於曾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積極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LDL-C)達標尤其重要。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人體內膽固醇包括HDL-C「好膽固醇」與LDL-C「壞膽固醇」,前者可將組織中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分解,減少低密度膽固醇(LDL-C)在細胞組織中的堆積;「壞膽固醇」則為低密度膽固醇,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並進入血管內皮,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斑塊加厚導致阻塞或斑塊破裂產生急性血栓,進而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這些人」都是高風險族群! 動脈硬化進展快須注意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吸菸或少運動的人,都是ASCVD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已確診冠狀動脈疾病或曾接受血管支架置放術的患者亦屬高危族群。盧炯睿副主任指出,這些族群有多種風險因子,他們的血管長期暴露在高血壓下或高血糖、高膽固醇的影響,會加劇血管的發炎損傷;斑塊若發生破裂,血小板會急速凝集成血栓、阻塞血管。所以高風險族群動脈硬化的進展較一般人快,也更容易引發急性心血管事件。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復發 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是首要任務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每下降1%,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隨之下降1%,但很多患者只在乎總膽固醇數值,不關心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的比例,這樣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兩者的佔比不同,預後也完全不同,其中低密度膽固醇才是首要威脅。因此,高風險族群要預防中風或心肌梗塞復發,就要注意低密度膽固醇的控制。 由於個體化基因差異,少部分人即使飲食清淡,膽固醇仍偏高,但大多數情況下,過量攝取動物性脂肪是產生壞膽固醇的主因。對此醫師指出,首先要做好飲食控制,建議減少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多攝取蔬果及不飽和脂肪酸。此外,規律運動和戒菸、酒等危險因子,也能降低復發風險。 高風險族群靠飲食、運動不夠!藥物治療助低密度膽固醇達標 輕度膽固醇超標可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但對於高風險族群,特別是曾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通常需要執行更嚴格的控制。盧炯睿副主任指出,考量國人的生活形態和現代人飲食狀況,九成以上的患者單靠飲食控制,最終都會失敗,須搭配藥物才能有效改善。在藥物治療方面,口服藥物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或抑制腸道膽固醇吸收的機轉為主,而針劑藥物則有PCSK9抑制劑與小干擾核糖核酸(siRNA)類藥物,施打時間和機轉有所不同。 過多的PCSK9蛋白會干擾肝臟清除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過程,使壞膽固醇持續累積。兩週施打一次的藥物是利用抑制劑阻止壞膽固醇累積,但僅在終端發揮抑制的效果;半年施打一次的小干擾RNA類長效針劑則從源頭抑制PCSK9蛋白的產生,避免其進入血液干擾壞膽固醇的清除。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小干擾RNA類長效針劑半年一次的施打頻率能減少患者就醫次數,增進用藥順從性,因此較易被病友接受。臨床研究也顯示,藥物治療可降低30%以上的低密度膽固醇,對比單靠飲食控制僅能下降5至10%,顯示規律用藥才是控制血脂達標的最佳策略。 控制血脂就像「馬拉松」 積極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復發 盧炯睿副主任表示,健保署在降膽固醇藥物給付的規定中,將低密度膽固醇數值劃分為幾個目標值,其中已確診心血管疾病或冠狀動脈阻塞的患者,LDL-C目標值為70mg/dL以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或曾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LDL-C目標值為55mg/dL。但在臨床實務中,仍會建議患者盡量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得越低越好。 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調整生活型態,醫師建議患者根據個人危險因子,設定低密度膽固醇數值、BMI等目標以進行血脂管理,再加上每3到6個月做一次血脂檢查,定期追蹤治療成效。若血脂未達標,醫師會增加藥物劑量或使用不同機轉的藥物,特別是針對高風險族群,如經濟條件許可,會建議使用自費的針劑藥物進行治療。 盧炯睿副主任也分享,有一位60歲的患者本身也是醫師,因工作繁忙疏於健康管理,在突發冠狀動脈疾病後,檢查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達190mg/dL,隨後併用口服與針劑的降血脂藥物,成功穩定病情。 對於許多患者會在血脂獲得控制後考慮停藥的情況,盧副主任強調,控制血脂有如跑馬拉松,即使達標也要持續用藥,若中途停藥,心肌梗塞的風險可能再度提高;只要積極治療,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復發的機率,因此呼籲患者務必遵循醫囑、規律用藥。

Read More

麻疹來勢洶洶!中醫教你「強化免疫力&恢復力」降感染風險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中醫觀點認為,麻疹屬於「麻毒時邪」,病邪自口鼻侵入,影響肺與脾。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近期麻疹疫情升溫,部分地區出現群聚感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對幼童、免疫力較弱的成人及孕婦造成的健康威脅不容忽視。 中醫觀點:麻疹屬於「麻毒時邪」 病程分3階段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廖國帆醫師表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中醫觀點認為,麻疹屬於「麻毒時邪」,病邪自口鼻侵入,影響肺與脾。病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邪鬱肺衛):病邪鬱滯於肺與體表,症狀包括發熱、咳嗽、流鼻水、眼紅及精神倦怠。 見形期(毒入氣分):皮疹自面部開始擴散至全身,伴隨高燒不退,皮疹呈玫瑰紅色。 收沒期(陰津耗傷):皮疹逐漸消退,可能伴隨脫皮與色素沉著,患者此時需調養身體,恢復陰津與元氣。 中醫輔助治療麻疹 三階段調理 中醫治療麻疹強調「麻不厭透」,即鼓勵皮疹順利透發,以減少內部熱毒對正氣的損害。廖國帆醫師指出,治療重點會依病程不同而調整: 初期:以辛涼解表、清宣肺衛為主,常用蒲公英、大青葉、升麻、葛根等藥材煎服,以助皮疹順利透發。 見形期:疹點出齊且持續發熱,治療重點為涼血解毒,調和正氣與邪氣,以確保病程順利發展。 收沒期:皮疹消退後,患者陰津耗損,需養陰益氣、清解餘邪,可選用藥材如鮮蘆根、北沙參、麥冬煎湯代茶飲用,以促進身體恢復。 中西醫綜合防治 預防麻疹6大要點 麻疹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廖國帆醫師建議,結合現代醫學的疫苗接種與中醫防治,能有效降低麻疹的發病風險。以下為六點預防建議: 疫苗接種:按計劃完成麻疹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減少暴露風險:麻疹高峰期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特別是避免與確診者密切接觸。 保持環境衛生:保持室內良好通風,臥室內的溫濕度適宜,有助於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強化個人衛生:勤洗手、妥善處理鼻喉分泌物,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保持衛生。 飲食與水分補充:發熱與出疹期間,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與油膩食物,恢復期應補充營養以促進身體修復。 規律作息與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與適度的運動,增強免疫力,幫助預防麻疹及其他疾病。 及早就醫降低風險 避免延誤治療 廖國帆醫師提醒,一旦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皮疹等疑似麻疹症狀,應儘早就醫。對於高風險人群,如未接種疫苗者或免疫力較弱者,需格外留意,避免延誤治療。若有接觸史者,可在72小時內施打麻疹疫苗,或在6日內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對於已經出現麻疹症狀的患者,除了及早就醫,應積極配合醫師進行適當的治療與中醫調理,以減輕症狀並促進康復。患者應保持居家隔離,避免與他人接觸,減少傳播風險。

Read More

病毒性腸胃炎正盛行!專家教「預防感染技巧」:酒精無法消毒

病毒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包括水瀉、噁心、嘔吐、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與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於感染後1至3天出現症狀,持續時間約為1至10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冬季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季節,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114)年第1週全國急、門診腹瀉就診人次已達15萬619人次,為108年以來近7年同期新高。 急性腸胃炎以這2種病毒最常見 感染途徑要知道 北市衛生局說明,急性腸胃炎的病因多半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其中又以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諾羅病毒感染,而5歲以下幼童腹瀉則常由輪狀病毒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傳染途徑除了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不潔的餐具外,還可能吸入病人嘔吐物或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等方式感染,且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仍具有傳染力。易受病毒污染的食品有即食食品、沙拉、水果及生鮮魚貝類。 病毒性腸胃炎有這些症狀 用餐前務必使用肥皂洗手 病毒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包括水瀉、噁心、嘔吐、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與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於感染後1至3天出現症狀,持續時間約為1至10天。 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參加活動或與親友團聚飲食,務必於用餐前使用肥皂洗手並留意飲食衛生,魚貝類等海鮮煮熟後再食用,如有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應避免參加群聚活動並儘速就醫。 酒精無法消毒 這樣做降低病原傳播風險 北市衛生局表示,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無法藉由酒精消毒,即使近期天氣寒冷,但為確保飲食衛生,建議民眾用餐前、如廁後都要落實使用肥皂正確洗手,如需清潔居家環境或病患嘔吐物及排泄物,一般環境可使用市售漂白水以1:50比例稀釋(1,000ppm)擦拭消毒;嘔吐物及排泄物可使用1:10比例稀釋(5,000ppm)消毒再以清水擦拭或沖洗,降低病原傳播風險,且症狀解除48小時後才返回上班或上課,保護自己和家人遠離病毒與細菌威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