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園化工廠冒惡火!丙烯酸反應爐狂竄濃煙

現場丙烯酸反應爐濃煙竄出。(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大園區今(15)日下午13時8分許傳出火警,大工路上一間化工廠內丙烯酸反應爐竄出濃煙,所幸無人受傷或受困,消防局目前持續搶救中,詳細起火原因尚待火調科釐清。 第三大隊大園分隊說明,該工廠為地上3層、地下1層鋼筋混凝土加鐵皮結構建築物,起火層為第2到3層,現場丙烯酸反應爐濃煙竄出,無人員受傷、受困。 大園分隊接著提到,消防局獲報後隨即出動消防人員70名、消防車34輛、救護車2輛,於13時23分趕抵現場救援,目前持續搶救中,詳細起火原因及相關損失尚待調查。 消防局獲報後隨即出動消防人員70名、消防車34輛、救護車2輛。(圖/讀者提供)

Read More

「田都元帥」故事搬上舞台 龍華科大宋江陣摘全國第3

2025全國創意宋江陣頭大賽決賽,4月5日在高雄市內門順賢宮舉行。(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全國創意宋江陣頭大賽決賽,4月5日在高雄市內門順賢宮舉行,來自全台共7支頂尖隊伍展開激烈競技,各路好手一較高下,龍華科技大學宋江陣團隊發揮創意,融合現代新武術、戲曲及敘事等創意元素,精采表現引人入勝,震撼全場,現場觀眾紛紛鼓掌讚賞,最終勇奪第三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龍華科大宋江陣團隊由民俗藝陣社、龍韻鼓陣社及龍騰獅陣社等社團成員為主,並加入學校電子系、數位商務系及觀光系等熱愛傳統民俗藝陣的同學,師生們辛苦排練,力求精益求精,臻於完美,誓言再戰大會舞台,共創榮耀。 龍華科大宋江陣團隊發揮創意,最終勇奪第三名佳績,表現相當優異。(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宋江陣團隊今年以戲劇形式呈現「田都元帥」的故事,由唐朝安史之亂歷史背景展開序幕,演出樂官雷海清至死仍效忠唐皇室的故事。宋江陣與新武術的結合展現了傳統陣頭的文化底蘊與精粹,而鼓陣的加入讓整體氣勢更加磅礡有力,最後,官將首的肢體動作與力量更將氣氛嗨到最高點。現代元素與傳統藝陣看似衝突,但經由戲劇形式與音樂的融合,激盪出絢麗的舞台效果,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聲光俱佳、精采絕倫的視覺饗宴。 學務長王延年表示,龍華宋江陣是學校別具特色的文化,為了讓更多人理解並體驗宋江陣的獨特魅力,每一次的比賽及表演都全力以赴,在傳統宋江陣武術基礎上努力帶給觀眾創意與驚喜,博得滿堂喝彩。近年更嘗試融入現代熱門音樂,並以戲曲戲劇等形式進行創新演出,讓宋江文化煥發出新生命,期待傳承與保存這項傳統民俗文化。 王延年強調,龍華科大學子今年展現驚人的熱情,表演成員不再侷限於社團成員,更多了許多原先不曾接觸過宋江陣文化的成員。儘管新成員表演經驗較為青澀,仍利用空堂時段及假日全力準備本次比賽,團隊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期許未來有更多人加入,展現龍華宋江魅力與熱情,也促進藝陣文化的世代傳承。

Read More

自助麻將店偽裝桌遊店涉多項違規 遭桃園建管處強拆

自助麻將店偽裝為桌遊店,涉多項違規遭桃園市府強拆。(圖/都發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區青溪國中附近一處自助麻將店偽裝為桌遊店,屢獲家長投訴學生群聚,憂心學子群聚沉溺,且空間為自助式無人管理,公安堪慮,經桃園市政府聯合稽查後,發現不時有國高中生進入,內部消防設備不合格,空間本身也是頂樓違規加蓋,昨(14)日由建管處開始進行違規空間拆除。 建管處表示,市府於3月接獲民眾檢舉,府內警察局、經發局、消防局、社會局、衛生局、建管處等執行聯合稽查,發現內部隔成多間麻將間,以QRcode掃描啟動包廂租用,提供有飲料自助吧台。內部空間違反消防法規,整層空間也是建管處列管中B類「列管但非立即拆除」違建,稽查後決定提升違建拆除順序,列為A類「優先進行拆除」,以確保住宅區安寧,還有使用者安全。 建管處指出,市面不少棋牌社打著自助桌遊店名義,透過網路APP或QR code自助報到,針對開設在住宅區內、學校附近的自助桌遊店,不僅擾鄰也另人擔心是否暗藏賭博行為,成人群聚吸菸等問題,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恐是一大陷阱。此次透過跨機關合作,揪出該場域違建、公安消防違規等多項問題,市府也取得默契,之後針對這類場所會加強稽查,以防止賭博進入青少年群體,杜絕不法集團滲入的渠道。 市府推動靜鄰專案,針對住宅區內擾鄰案件加強稽查,建管處處長莊敬權也說,住宅區、學區內擾亂安寧秩序者,又有公安、治安有疑慮的場所,就建物合法性、室內裝修等,都會優先列為拆除對象。

Read More

沒套好?兄弟報「相同身份證字號」 通緝犯假冒身分當場被抓包

董男是一名侵占通緝犯,當場被警方帶回。(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觀音區一名24歲的董姓男子昨(14)日晚間開車載弟弟外出途中,因車燈未開被大園警分局員警攔查,董男還謊報弟弟的身分試圖掩人耳目,但當員警盤查其弟弟時,發現兩人竟報出同樣的身分證號,董男的謊言當場被戳破,警方隨即查出他是一名侵占通緝犯,詢後依法解送歸案。 大園分局表示,為打擊黑幫組織暴力犯罪、淨化轄區治安、防制街頭暴力,警方近期執行雷霆除暴專案勤務,針對轄內旅賓館、電子遊藝場、KTV等特種場所,進行密集性臨檢查察,並加強巡邏路檢攔查,取締惡性交通違規,藉此遏止不法情事,打擊黑幫組織犯罪氣焰。 觀音分駐所表示,昨晚員警執行巡邏勤務時,在大觀路三段上發現一輛自小客車行駛於路中未開大燈,員警見狀上前攔查,董男雖能流利地報出身分證及相關年籍資料,但卻神色慌張,一直想往死角移動,令員警覺得相當可疑。當員警盤查車內另一名乘客時,發現他報的身分證號及個人資料,竟和董男一模一樣。董男見事跡敗露,於是坦承謊報弟弟的身分,警方查出董男是一名侵占通緝犯,當場將他逮捕帶回派出所,詢問後依法解送桃園地檢署歸案。

Read More

哈佛研究:睡太多太少皆增肝癌風險!醫籲白天補眠別超過1小時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錢政弘醫師引述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出,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罹患肝癌和因慢性肝病而死亡的風險都高於一般人。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報導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熬夜傷肝」,但睡得太多也不見得好!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錢政弘醫師引述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出,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罹患肝癌和因慢性肝病而死亡的風險都高於一般人。他也為大家分析為何「睡不好」會連帶對肝臟健康造成影響。 睡太少罹肝癌風險增2倍 白天睡太多也不好! 錢政弘醫師表示,上述發表於2023年的大規模研究,追蹤了近29萬6千名個案長達15.5年。研究結果發現,夜間睡眠時間與肝癌發生率及慢性肝病死亡率呈現「U形曲線」。與每日睡7至8小時的對照組相比,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提高2倍,慢性肝病死亡風險提高1.8倍;而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者,罹患肝癌和慢性肝病死亡風險也分別高出1.6倍和1.9倍。 晚上無論睡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促進肝病的惡化,而白天午睡時間太長,代表晚上睡眠品質不好,須依賴白天額外補眠,同樣可能增加肝病發生的機率。該研究就發現,白天小睡超過1小時的人,罹患肝癌和慢性肝病死亡風險都比沒有小睡習慣的人高 1.5倍。 「睡不好傷肝」有這些原因 保持規律作息養好肝 為什麼沒睡好會傷肝?錢政弘醫師說明,睡眠障礙可能導致代謝失調、全身性炎症及生理時鐘紊亂。其中,睡眠不規律可能干擾葡萄糖代謝的過程,增加脂肪堆積在肝臟的風險,容易造成肥胖和脂肪肝。睡眠時間太短或太長,都可能誘發促炎性細胞因子及氧化壓力,加速對肝臟的損害,並促成肝細胞癌的發生。 肝臟負責調控人體的代謝、具解毒能力,本身有一定的生理節律,而褪黑激素對肝臟再生與抵抗氧化損傷扮演著關鍵角色。睡眠障礙會影響褪黑激素的代謝,進而妨礙肝臟的正常運作。錢政弘醫師指出,要「保肝」就要確保作息時間規律、每晚的睡眠時間維持在7至8小時,白天若想補眠,也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如此一來就有助於擺脫肝病的惡性循環。

Read More

肝腎是代謝毒素要角!醫曝活性酵素發酵食品有助保養 但要注意鉀過量

發酵食品對腸道、肝臟、腎臟都有許多好處,不過有些發酵食品可能暗藏健康陷阱。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林宗憲報導 肝臟、腎臟是人體代謝毒素非常重要的器官,腎臟科診所院長顏純左醫師表示,如果肝不好,腎也會受到影響,若要維持肝、腎健康,吃發酵食品其實也有幫助,像有機梅梅菁、納豆等都有益於肝、腎健康,不過在選擇發酵食品時仍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發酵食品具2大好處 不只腸胃也有助肝、腎健康 發酵食品含有益生菌、酵素等,許多人都知道它可以促進腸道健康,但事實上發酵食品也有助於肝、腎健康。顏純左醫師指出,發酵食品主要有以下2個好處: 減少腸胃負擔: 人體在吸收物質時會經過胃的消化、腸的吸收、肝的代謝等3道程序。若食品先經過發酵,大分子的物質會轉為較小的分子,身體比較容易吸收可以減少腸胃的負擔。 具抗氧化因子可減少肝、腎等慢性病風險: 好的發酵食品會產生較多的抗氧化因子,能將自由基減低而人類就比較不會有慢性病的發生,如:肝病、腎臟病、血管疾病、失智、腦中風等。 發酵食品太甜、太鹹都不好 腎不好還要留意「鉀」 發酵食品對腸道、肝臟、腎臟都有許多好處,不過有些發酵食品可能暗藏健康陷阱。顏純左醫師提到,有些發酵食品會加入鹽、糖精等,而且有些業者為了保持美味,可能會添加香精、防腐劑等,這些對身體都有不好的影響,此外像蔬菜、植物類的發酵品有些鉀含量過高,對腎也是一種傷害,提醒腎不好的病人要注意以下2大重點: 攝取適量且優質的蛋白質 少鉀、少磷、少鈉 哪些發酵食品有益肝腎健康? 醫:有機梅菁、納豆 但是現在發酵食品這麼多種,到底哪些真的有益肝、腎健康,可以作為一般民眾日常保健使用呢?顏純左醫師表示,像是一些發酵梅產品,尤其是梅菁,經過長期發酵是一個很好的發酵食品,特別是它使用了有機梅,沒有任何農藥、防腐劑,而且含有檸檬酸、胺基酸、抗氧化因子等,對人體有非常多的好處。 具有自然活性酵素的梅菁能促進腸胃健康、排便順暢,對肝腎保養、三高等慢性病預防也有幫助。另外,顏純左醫師提到,像納豆,尤其是低鈉的納豆,大部分對肝、腎健康也有益處。 但顏純左醫師強調,腎臟病病人在使用這些發酵食品時還是要特別注意鉀的含量,因為有些蔬菜類、植物類的鉀含量較高,如果腎臟病患者本身鉀比較低,基本上使用是沒有問題,但如果有高鉀的情形就要留意,建議患者可以諮詢醫師再使用相關產品。 維持肝腎健康除了發酵食品外 平時還要注意「這些」 在選購發酵食品時,民眾不妨多看看產品的成分及來源。另外,顏純左醫師也提醒,除了發酵食品的使用之外,民眾平時還要避免酒精或太甜的食物,並攝取足夠的水分、保持適當的運動習慣,另外也要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幫助肝、腎健康的維持。

Read More

龍華科大深耕在地關懷弱勢 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肯定

計畫由老師帶領學生進入肯納社福園區進行社會關懷。(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4月8日舉行頒獎典禮,龍華科技大學以「自閉症特教生適應性科技與食農教育-龍潭肯納社福莊園」,在激烈的書審與面審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傑出方案:福祉共生組」績優獎,展現大學深耕地方、關懷弱勢與推動跨域合作的USR典範。 龍華科大永續發展中心主任魯亮君表示,該校獲獎的萌芽型USR計畫「自閉症特教生適應性科技與食農教育-龍潭肯納社福莊園」,主軸著重於VR、AR科技教育、食農教育、生命教育三面向,並以系所特色與專業為出發點,以實踐在地弱勢關懷。 龍華科大非常重視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長期深耕在地,展現對地方文化高度重視及弱勢團體關懷。(圖/龍華科大提供) 該計畫由老師帶領學生進入肯納社福園區進行社會關懷,透過學生專業協助完成VR、AR數位內容及桌遊製作,並與桃園萱藝新知關懷協會及新北市許願樹關懷協會共同辦體驗課程及活動,讓學生實際瞭解如何透過USR計畫實踐,尋求肯納社福園區能夠永續發展及自營運模式解方,除提升自我專業能力外,並結合外部資源挹注來擴大社會影響力。 為持續擴大社會影響並增加場域,該計畫已獲得第四期經費補助。第四期目標以協助自閉症特教生之科技、生態、食農等多元教育為主,藉由辦理多元教育協作工坊,結合系所學生專業之AR數位陶偶彩繪賦能訓練、生態教育的田園藝術及食農教育體驗,同時提倡零廢棄低碳觀念,以促進肯納自閉症者社會化獨立自主與生活福祉。 魯亮君指出,透過多元教育,星兒對VR科技的適應性相當良好,對各項體驗都表示很喜歡,有效地提升星兒在家庭飲食中的功能性與自信心。也可從圖像滿足知識、顧及永續環保意識素養。而場域合作過程中,團隊成員與場域能夠充分溝通,建立信任關係,在互動中逐漸對計畫內容的執行產生良性的認知,透過辦理活動過程,許多星兒家長也都能認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實踐的核心價值與精神,本次能夠獲得《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足證團隊的用心與努力得到肯定。 龍華科大目前持續執行10件USR計畫案,除了4件競爭型萌芽計畫外,也有6件校內先導型計畫,在地關懷場域遍布桃園,例如樂生療養院區、龜山迴龍鄰近地區、龍潭肯納社福莊園、新屋石滬、龜山區、八德區、復興區、尖石鄉那羅部落等等;對象則包含公衛歷史、螢火蟲生態、海洋生態、自閉症特教生、陸域生態、原住民文化、腦麻族群等,龍華師生團隊針對場域痛點進行協助,協助在地永續經營。 校長葛自祥強調,龍華科大非常重視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長期深耕在地,展現對地方文化高度重視及弱勢團體關懷。每項USR計畫都提供豐沛資源全力支持,計畫則貫穿於教學、研究和學術活動各層面,並與永續發展SDGs17項指標結合,為社會做出實際成果。未來將持續結合產官學界理念與經驗,期能激起更多共鳴,為學校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創造更多可能。

Read More

桃園龍岡米干節準備開跑 平鎮消防分隊提前演練確保安全

此次演練單位包括平鎮分隊、龍岡分隊及華勛分隊,另有根深企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圖/消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強化消防單位於特定節慶活動中的搶救應變能力,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平鎮分隊於今(14)日上午10時在平鎮區忠貞新村文化園區,辦理「2025桃園龍岡米干節」暨火把節煹火儀式安全兵棋推演暨搶救演練。 此次演練單位包括平鎮分隊、龍岡分隊及華勛分隊,另有根深企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演練場域涵蓋主舞台、篝火區、周邊攤位及異域故事館,模擬篝火過程中意外引燃主舞台後波及周邊攤販及異域故事館等處所,現場工作人員立即通報119,並嘗試初期滅火及引導群眾疏散。現場消防局駐守人員獲報後,立即由駐守消防車部屬水線進行出水撲滅火勢,同時協助疏散現場民眾至安全處所,其餘支援單位協助出水防護異域故事館及周邊設施,不僅考驗現場工作人員的初期通報、滅火、疏散人群的應變處能力外,更展現消防單位的指揮協調、區域劃分與人員調度等專業的火場應變能力。 為預防災害發生,平鎮分隊曾多次進行現場場勘,與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協調並於事前評估活動現場潛在風險疑慮。(圖/消防局提供) 為預防災害發生,平鎮分隊曾多次進行現場場勘,與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協調並於事前評估活動現場潛在風險疑慮,研議搶救部屬規劃,針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宣導,藉以提升消防應變機制及各單位協同作戰效率,冀望完備各項防救災事宜,將災害發生率降至最低。 平鎮分隊長黃嘉男表示,龍岡米干節每年吸引大量人潮,現場設有篝火及舞台表演,稍有不慎即可能引發災害。透過此次兵棋推演,除針對火場應變流程進行檢視外,亦強化現場通報、疏散、部署與救災之協調機制,以期提升第一線人員於實際災害發生時的反應速度與處置能力。 消防局呼籲,民眾參與大型活動時,隨著節慶活動熱鬧展開,現場多為人潮密集及臨時搭建攤位,安全風險相對提高,民眾應遵從現場工作人員指示與緊急出入口位置,以確保參與活動安全。

Read More

過度肥胖易釀三高 恩主公醫減重手術助患者重拾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署慢性病防治組2023年公布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民眾中,高血壓的盛行率已達26.6%。(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根據國民健康署慢性病防治組2023年公布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民眾中,高血壓的盛行率已達26.6%,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且數據呈逐年上升趨勢。另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歲以上成人的高血脂盛行率亦高達30%。除了年齡、遺傳等不可控制因素,肥胖被認為是「三高」共病的最大危險因子之一。 隨著肥胖與代謝性疾病的關聯性日益受到重視,為降低國人慢性病風險與減少醫療支出,健保自2020年5月起針對符合特定條件的重度肥胖患者補助「減重手術治療」費用,BMI≧37.5或≧32.5,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如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色素經內科治療後仍7.5%、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可經專科評估後接受補助。 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部主治醫師吳東琰也分享兩位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的男性病患,至該院接受減重代謝手術個案經驗。48歲男性貨運司機,長期受肥胖所苦,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冠狀動脈硬化併狹窄的問題,曾接受心臟支架手術,並施打胰島素近十年。雖經過節食與運動等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體重與血糖,施打的胰島素劑量也不斷上升。 他到該院看診後,測量BMI指數約35,在經過多專科評估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袖狀胃切除手術」。該名患者術後半年瘦了約20公斤,術後8個月糖尿病病情獲得明顯改善,糖化血色素從8.6%降至5.5%,成功擺脫對胰島素的依賴;高血壓與高血脂狀況亦獲得有效控制,醫師建議定期追蹤營養以及體重維持狀況,並搭配運動來維持減重效果。 吳東琰接著提到,另一位38歲科技業男性,因工作壓力大、暴飲暴食導致體重迅速上升,睡覺時鼾聲大作更是多次吵醒枕邊人,大約半年前健康檢查,發現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需倚賴呼吸器協助,同時發現其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前期與高血脂的問題,他曾嘗試運動與口服藥物控制體重,但成效不彰。 至恩主公醫院尋求協助後,經測量BMI指數達35.5,他與醫師討論後採取「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手術」,術後半年瘦了30公斤,體重下降約20%,且穩定下降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明顯改善,抽血追蹤已無紅字,亦無營養不良情形,整體健康顯著提升,醫師建議定期回診追蹤營養狀態,以確認是否進行營養素之補充。 吳東琰指出,當肥胖者伴隨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尿酸過高等代謝異常狀況稱為「代謝型肥胖」,這類型的肥胖往往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風險密切相關。而根據一篇於2024年《美國醫學學會雜誌》發表,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治療進行7至12年長期追蹤研究,其指出接受減重手術的糖尿病患者,與僅靠藥物與生活習慣改善治療的患者相比,在血糖控制方面表現更穩定、使用的糖尿病藥物也較少,且糖尿病緩解的比例也較佳。 吳東琰更強調,「減重代謝手術並非走捷徑,而是協助患者重拾健康的重要治療選項。對於BMI≧32.5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等高危險併發症,若傳統生活型態介入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建議可向專業醫療團隊諮詢減重手術評估。」目前減重代謝手術,除了採用腹腔鏡手術外,亦可藉由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手術,有手術傷口較小、疼痛較低、恢復較快等優點。隨著健保制度補助的推動、術前多專科團隊評估與術後持續追蹤,目前減重代謝手術的安全性與成效都相當穩定,為重度肥胖合併三高患者提供一項有效的健康改善策略。

Read More

脂肪肝是因為吃太油?醫師曝「這些」都是可能原因 快看自己中幾項!

如果已有脂肪肝,更應積極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必要時可搭配藥物治療,避免持續惡化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之一,除了B肝、C肝外,脂肪肝也是需要小心防範的肝病之一,以免走上「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但脂肪肝該如何預防?是因為吃太油所造成的嗎?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一一說明。 脂肪肝形成原因不只是吃太油 未改善嚴重恐導致肝癌 當肝臟細胞內累積過多的脂肪就會形成「脂肪肝」,並對健康產生許多影響。陳威龍醫師提到,脂肪肝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免疫功能失調,而且長期下來肝臟可能會發炎,導致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發生。 受到「脂肪」兩個字的影響,許多人認為「脂肪肝」是因為吃太油所致,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陳威龍醫師指出,脂肪肝形成的常見原因包含: 飲食不當: 過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像白飯、麵包、含糖飲料等,攝取過多的糖分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肝臟。 過量脂肪攝取:尤其是反式脂肪、飽和脂肪等,這些脂肪會促進肝臟脂肪堆積。 過量酒精:酒精會影響肝臟代謝,導致酒精性脂肪肝。 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異常: 胰島素阻抗:這與糖尿病、肥胖息息相關,它會使肝臟過度合成脂肪形成脂肪肝。 高血脂:血液中三酸甘油酯過高會增加肝臟脂肪的堆積。 肥胖與內臟脂肪過多 肥胖:BMI過高或腰圍過大(男性>90cm,女性>80cm)是脂肪肝的危險因子。 內臟脂肪過多: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容易釋放游離脂肪酸,導致肝臟累積脂肪。 運動不足:缺乏運動會減少身體消耗脂肪的能力,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 某些藥物與疾病 脂肪肝預防與改善 應從飲食、運動、體重控制等下手 因此,不是只有吃太油才會造成脂肪肝,而且除了飲食之外,脂肪肝的形成也跟生活習慣、代謝狀況有關。針對脂肪肝的預防與改善,陳威龍醫師提供以下建議並提醒民眾,如果已有脂肪肝,更應積極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必要時可搭配藥物治療,避免持續惡化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飲食調整: 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 選擇好的油脂(如:橄欖油、酪梨、堅果)與高纖飲食 避免含糖飲料、酒精、加工食品等 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150分鐘。 加強阻力訓練,提升肌肉代謝脂肪的能力。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