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沛慈MV新輯 與李李仁飆演技

曾沛慈再推新專輯,主打歌〈慷慨〉MV中與李李仁互飆演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曾沛慈等待3年後,終將再推新專輯,主打歌〈慷慨〉MV中與李李仁互飆演技,打造出賺人熱淚的動人作品。 曾沛慈第四張個人專輯《今天陽光就是特別耀眼特別和諧》將在8月12日推出,專輯第一主打歌曲〈慷慨〉就讓曾沛慈在演唱及演技雙雙再升級,為了完全放開自己的心房,曾沛慈不惜拔掉婚戒再錄音。曾沛慈表示,〈慷慨〉這首歌的心酸在於要用旁觀者的角度,來描述本身所經歷的心痛,因此越用力地去唱,就會越顯得矯情。 MV影像部分力邀金獎導演殷振豪操刀執導,將四分半的歌曲打造成令人難以忘懷的微電影。曾沛慈首度挑戰遭受極大心理創傷的精神疾病患者,男主角則是邀請到李李仁跨刀飾演壓抑心中悲痛並充滿自責的警察前輩。 雖是首次合作,但一開工立刻激盪出精彩的火花。隨著導演的引導,曾沛慈與李李仁瞬間進入角色狀態。李李仁聲嘶力竭地演出,不到半天就喊啞了嗓子,曾沛慈也哭到導演喊了卡還淚流不止,一場爭執扭打的戲分更讓兩人分別摔倒在地,身上出現瘀青破皮。 曾沛慈邊喘邊說:「李仁哥是認真跟我拚搏耶,我好像剛做完重訓。」李李仁也打趣地問道:「這是我拍過最辛苦的MV,可以加薪嗎?」遇到了旗鼓相當的對手,兩人飆起戲來更加帶勁。

Read More

吳青峰國際三部曲 EP誕生

吳青峰國際共創三部曲EP誕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吳青峰國際共創三部曲終章,〈哥倫布的蛋〉攜手蘇格蘭樂手羅賓格斯里,集結成《牧神的午後》EP誕生,曝光吳青峰冒險全記錄! 繼國際音樂家歐若拉、洛福斯後,吳青峰跨國合作三部曲來到最終章,再攜手蘇格蘭樂手羅賓格斯里合作全新單曲〈哥倫布的蛋〉,歌曲概念將創作化身成探險之旅,就像青峰與三位不同音樂創作家的合作碰撞,將音樂集錦成一篇環遊世界的冒險,一系列精彩作品也同步以名為《牧神的午後》EP發行上架。 《牧神的午後》EP裡收錄吳青峰與三位國際音樂創作家的合作,包含與北歐小天后歐若拉的〈Storm〉、美國創作歌手洛福斯的〈A Wanderer In The Sleeping City〉、蘇格蘭樂手羅賓格斯理的〈哥倫布的蛋〉,三首跨國共創歌曲,一次欣賞不同音樂類型的大膽傳奇之作。

Read More

出版史特展 呈現台灣人文傳奇

台文館推出「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左為文化部長李永得。(記者林雪娟攝) 「江湖有字在」以出版演進為主軸 長老教會借展台灣第一台僅存活字版印刷機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文館二十二日推出「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以「有一種勇氣叫出版」為主題,現場由一八八一年台灣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為開始,展現台灣出版人抵抗各種壓力,創造言論出版自由的奇蹟。 出席活動的文化部長李永得指出,「沒有好的出版社,作家可能無法存在,也無法有好的出版」,展覽向所有出版人表達最大敬意,文化部會持續重視、支持出版產業。 台文館推出「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以「有一種勇氣叫出版」為主題,展現台灣出版人抵抗各種壓力,創造言論出版自由的奇蹟。(記者林雪娟攝) 台文館長蘇碩斌表示,出版以物質形式傳遞思想與想像,歷經日治時期思想檢查、戰後白色恐怖,一起打造出台灣現在樣貌,是支撐台灣成為民主自由國家基礎。 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先前向文化部建言,希望能為台灣圖書出版歷史留下紀錄。她指出,希望出版界拿出好的東西,讓出版的歷史充滿光榮。 台文館表示,台灣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有的獨自練功、有的義氣結盟,有時共同抵抗強權,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此次展覽以台灣人文出版演進為主軸,展現出版人如何披荊斬棘,走到當今出版業百花齊放、網路媒體新興盛況。 現場也展出一九九四年第四屆台北國際書展紀念藏書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查禁圖書目錄》等珍貴典藏品,並以動態投影呈現中國時報、聯合報副刊,包括李昂《殺夫》獲聯合報中篇獎第一名等轟動一時新聞。令人眼睛一亮,還有特別向長老教會借展一四0年前台灣第一台、也是現存唯一一台活字版印刷機。 呼應由活版、紙本躍上雲端的出版進程,展覽邀請擅長運用多元媒材的藝術家蔡坤霖,創作〈江湖影(引)文〉、〈文字雲〉、〈雲端雲〉等藝術裝置,民眾可沉浸並感受出版人的奮鬥歷程,民眾並能化身為出版人,發揮想像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Read More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走讀、講座 月底開跑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地景走讀、講座七月底開跑,一起來打開書本,走進葉老虛實的府城之美!(文化局提供) 五感體驗遊歷虛實府城之美! 甫以五感體驗獲國際獎項肯定的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將於七月底起,舉辦文學地景走讀、專家講座與藝術創作等多項活動,引領民眾親自感受葉老筆下的府城之美。 「文學地景走讀」為美食套裝行程,邀請專業導覽帶領參與民眾沿著腳下的土地,踏查文學與一座城市的記憶,更以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內的展品,細訴葉老的一生,最後享用豐盛的早午餐點,品味文學與美食的滋養。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這句傳頌千萬的名句,是葉石濤的名言,他筆下的「蝸牛巷」、「大井頭」、「打銀街」等著名文學地景,更建立了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不妨跟著文學腳步,一探書本之外的真實世界。 「友愛涼風 仲夏的葉老之夢」講座,邀請臺南在地文學、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前輩與新秀分享葉老筆下的小說世界,以葉老筆下的府城生活,是如何不著痕跡,融入至自己生活裡的創作靈感為抒發。參與講座的民眾還能品嘗到葉老最愛的仙女紅茶與好吃的土地餅乾,共度一段葉老的食夢旅程。 除了上述精彩活動,八月特別推出「開啟閱讀窗—兒童拼貼創作工作坊」,由藝術創作者蘇盈蓁帶領小朋友觀察館內的建築線條,透過雕刻或手撕等方式創作,適合四至十二歲小朋友報名。想要知道更多的活動報名資訊,請參閱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官方網站與粉絲團。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Read More

2022【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文學類」徵件開始

「水顏木房」總監魏榮明先生精心設計獎座。(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邁入第8年的【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將於本年度徵選法語譯為中文之文學類(Fiction)作品,徵件期自8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為期1個月。本獎項設置首獎1名:由首獎譯者獨得獎金新台幣5萬元,以及由「水顏木房」總監魏榮明先生精心設計打造的獎座1座。 【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LOGO。(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提供) 由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行獨家贊助的【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自2018年正式更名為【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Prix de la Traduction ATTF–BNP PARIBAS)以來,已分別舉辦文學類(Fiction)及非文學類(Non-Fiction),2種類別的徵選。2022年則邁入本獎開辦以來第6次文學類翻譯獎。 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主辦之【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2015年開辦便獲得法國巴黎銀行的鼎力贊助,更有法國在台協會及台灣出版界的支持。自2018年起,由原先的1年一度的文學類,以及3年一度的人文社科類評選,調整為1年一度、「文學類(Fiction)」及「非文學類(Non-Fiction)」2種評選類別輪流舉行,擴大參賽作品的範圍,以期評選推介法文原著譯為中文之優秀翻譯出版書籍及表彰我國翻譯家之傑出表現。 成立於2013年的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秉著對高品質翻譯的重視以及對於傑出譯者的鼓勵的宗旨,於2015年創立【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評選推介法文原著譯為中文之優秀翻譯出版書籍,致力於深化法語及華語世界之文化與思想交流。【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除受到國內優秀法語翻譯工作者、學界、以及法國在台協會的支持,同時也在台灣各大媒體中備受矚目。此外,更有台灣書評網站《OPEN BOOK閱讀誌》、法國出版專業領域權威媒體《圖書週報》(Livres Hebdo),以及《法國文學譯者協會》(ATLF)等專業媒體,刊登專文介紹。 本年度【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之評選作業將於2022年8月1日,徵件起始日同步正式啟動。詳細參賽辦法請參閱台灣法語譯者協會官網公告:WWW.ATTF.TW。

Read More

金鐘3視后 我願意同台飆戲

金鐘3視后高慧君(右起)、柯淑勤、吳奕蓉21日為影集「我願意」亮相造勢,3人在劇中都飾演母親,各有不同教育子女的風格與愛。(絡思本娛樂製作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金鐘視后柯淑勤、高慧君、吳奕蓉在影集「我願意」分飾追查邪教的檢察官和2名信徒,3人今天亮相造勢。柯淑勤表示獻出從影來尺度最大的情慾戲,笑言全裸上陣,過程美得像幅畫。 3位視后在劇中都是母親,各有不同教育子女的風格與愛。柯淑勤是放牛吃草型、高慧君渴望索取愛、吳奕蓉則是疲於奔命型,甚至其中一人還引親生兒子入邪教,進而發生慘劇。 柯淑勤為「我願意」獻出從影以來尺度最大的一次的情慾戲,她笑言拍攝當下是全裸「什麼保護措施都沒有」,東遮西掩反而會讓對手演員陳家逵無法發揮,她很信任攝影師和所有技術人員,「從我的屁股pan上背,再仰頭拍到我的身體」,直呼像用電影的規模與尺度拍攝,更笑言這場戲「摸了一下午」但像幅畫一樣美。

Read More

高中職新生報到率 南女百分百

台南一中分流辦理新生實體報到作業。(記者施春瑛攝) 南一中、二中與家齊報到率都9成以上 南商僅觀光科特招6缺額 今天辦理招考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高中職廿一日辦理新生報到,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有的學校採線上報到,但大部分都採實體報到。前幾志願的國立高中報到率都在九成七以上,其中又以台南女中最威,今年新生報到率百分百。 台南女中教務主任胡瑞原表示,往年都至少會有三、四個學生,可能因為要唸私校等原因而放棄報到,今年很意外一個都沒少,報到率百分之百。 今年南女免試招收六百二十五人,加上音樂班二十六人,及一名運動績優甄試入學、一名適性安置入學,合計六百五十三人全部都報到。因應疫情,今年他們採線上報到,作業也很順利,不過有幾個沒看清楚公告的新生跑到學校,就讓她們用現場電腦進行報到作業。 台南一中則採實體報到,昨天上午有不少新生都在家長陪同下來報到,為了分流,南一中讓新生分四梯次報到,依序繳交畢業證書、丈量制服尺寸。 南一中表示,今年總共錄取六百七十二名新生,實際報到六百六十八人,四名未報到的學生中有兩人是因適性安置重榜選擇他校。 另外,南一中昨天也在新生報到的同時,讓新生報名數理資優班及雙語實驗班,其中數理資優班要招收三十人,有一百六十七人報名,競爭激烈。 家齊高中的普高報到率超過九成八;技高餐飲科與流行服飾科報到率也都有九成一。台南二中今年總共錄取六百七十七人,報到人數六百五十八人,報到率逾九成七,校方有一一打電話向未報到學生確認,原來有的要去讀五專,有的要去唸軍校。 台南高商今年的新生報到率也很高,有五百五十八人報到,報到率達百分之九九點六四。南商表示,目前就只剩觀光科特招有六個缺額,但今天會辦理招考,應可順利招滿。

Read More

竹市仲夏藝文季第2場《魔幻森林》 7/23大湳雅公園開演

新竹市仲夏藝文季第二場,本週六晚間七時在大湳雅公園盛大展開,由被譽為「台灣太陽馬戲團」、巡演超過三十個國家的舞鈴劇場,帶來《魔幻森林》作品。(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二O二二新竹市仲夏藝文季第二場,本週六晚間七時在大湳雅公園盛大展開,由被譽為「台灣太陽馬戲團」、巡演超過三十個國家的舞鈴劇場,帶來《魔幻森林》作品,將東方傳統技藝融合音樂、舞蹈、新馬戲、視覺特效、西方劇場表演等,打造新一代藝術表演型態,帶給民眾全新體驗,邀請市民一同欣賞,共度美好周末夜晚。 市府城銷處長林正光指出、舞鈴劇團於一九八六年成立,至今走過三十六個年頭,巡演超過三十個國家、三千多個場次,包含紐約林肯中心、加拿大蜂鳥國家劇院、日本愛知博覽會、上海世博會等地,感動全球數百萬觀眾,為台灣少數活躍於國際舞台的專業大型跨界娛樂表演藝術團體,下月更受邀於愛丁堡國際藝穗節擔綱重要演出。 城銷處指出,舞鈴劇沒有任何語言,使觀眾能夠完全沉浸在舞者肢體、磅礡音樂、舞台燈光、炫目精湛的扯鈴技藝,並搭配原創故事,打造國際獨一無二的舞鈴演出型式( Diabolo Dance),將帶給大小觀眾難以忘懷的驚喜體驗,適合親子闔家觀賞。 城銷處說明、《魔幻森林》代表著夢想的入口,故事內容敘述魔幻之花從天空落下,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入口,在花神和藍貓的引領下,小女孩走進奇幻世界的入口,透過純真的雙眼探索世界,帶領觀眾展開一段旅行與冒險,並找回失落的愛與友誼。 新竹市仲夏藝文季第二場,本週六晚間七時在大湳雅公園盛大展開,由被譽為「台灣太陽馬戲團」、巡演超過三十個國家的舞鈴劇場,帶來《魔幻森林》作品。(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仲夏藝文季演出相關資訊,請上新竹市文化局官方網站(https://culture.hccg.gov.tw/)查詢。

Read More

〈中華文薈〉從陪孩子畫唐詩 到為畫賦詩

劉雨菡,衣帶漸寬終不悔 《陪孩子畫唐詩》-簡體版精裝版封套 《陪孩子畫唐詩》-簡體版套書封面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大才子蘇軾對於「詩佛」王維的高度讚譽。 不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並非表示「詩即是畫,畫即是詩」,乃是指詩文與繪畫,在抽象的精神及情感面是互通的,猶如心與心相印一般。 而精通詩、畫、樂的王維也曾如此自白:「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咀嚼這兩句,頗感心戚戚焉,想我自幼也非常喜歡畫畫,雖從未拜師學藝,但中、小學時期,一直是代表班級、學校參加各種繪畫、寫生比賽的常勝軍。少時,作文成績也不錯,青春敏感,常喜歡藉散文、新詩來強說愁,但始終認為自己的畫技還是略勝一籌的,甚至以為不必報考美術系,接受學院派薰陶,未來假以時日,仍可以輕易畫出名堂。 於是,從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之後,便自然地尋找能夠發揮語文專長的職業,如出版界的編輯、音樂界的企劃文案,至電視界的記錄片編導及製作人。記得在擔任編導期間,同樣自負的影像剪輯師曾對我說:「因為妳寫的報導文稿充滿畫面感,所以很容易找到需要的影像,在剪輯時也特別有感覺。」 日後,繼續以有畫面感的文字,寫出兩本閒話「生活美學」的散文集之後,於教導牙牙學語的幼女學習唐詩時,又意外發現:以繪畫來引導孩子學習詩文,或許更能達到效果;而同樣熱愛塗鴉的幼女,對於「把詩意畫出來」的提議也興致勃勃,於是在孩子可塑性最高的五歲至七歲期間,我們母女幾乎天天浸潤在習誦唐詩,以及如何把唐詩「現代化」、「本土化」的想像世界中。 《陪孩子畫唐詩》2019年繁体版套書封面 把唐詩「本土化」的端倪,緣於2003年赴南京拍攝〈鄭和下西洋〉紀錄片的經驗,記得初抵南京的晚宴上,一位女服務員一邊端來一盤肥美的大魚,一邊介紹是產自長江的鱖魚,我乍聞之,以為是「桂魚」,因為很陌生,忽然間,潛意識中的記憶被喚醒似的,竟情不自禁吟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兩句,沒想到順口而出的詩,立刻博得來自兩岸所有同席者的驚喜與喝采。 在那當下才意會到:唐詩,有不同的時、地、景、物的不同情懷,熟背的唐詩,在詩的故鄉,才能產生血濃於水的化學反應! 因此,隨後遊訪東晉名士王導與謝安的故居時,再憶起「朱雀橋頭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昔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四句,又出現近「鄉」情怯的悸動,所以〈漁歌子〉及〈烏衣巷〉兩首唐詩,自然是為孩子細訴歷史情懷的最佳繪畫題材。 那麼,幼兒必學的〈登鸛雀樓〉這首詩呢?那幾年,幼女僅隨我們遊歷過上海、寧波、普陀山等地,皆非唐詩的鄉土,遠在山西的鸛雀樓,我們至今也未到訪過,就不能產生情感連結嗎?然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情境,不是放諸四海皆有嗎?從北台灣的紅毛城眺望觀音山及淡水出海口,不也能詮釋詩文的概貌?! 同樣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一傳誦千年的佳句,幼女竟在乘坐貓纜時突然吟誦出來,語驚同座,耳濡目染的薰陶果然奏效,所以她為〈登樂遊原〉畫出「搭纜車上貓空賞夕陽」的生動圖畫。另外,幼兒較不易理解的〈楓橋夜泊〉,我們在日月潭也發現類似的情境元素:寺院、銅鐘聲、夜泊的船隻,以及江楓燈火,母女倆又共同創作出〈夜泊日月潭〉的美景來。 在陪孩子畫唐詩的過程中,一旦找到新創意的頭緒,把唐詩「現代化」的新穎詩畫,便一首又一首地實現了,譬如:在〈春曉〉、〈池上〉、〈靜夜思〉、〈竹里館〉、〈嫦娥〉、〈秋夕〉等詩中,女兒皆化身為主角,以「身入其境」的角度,描繪出與她息息相關的現代風情畫。 經過近三年的耕耘,母女倆合作完成了24幅唐詩畫,及24篇細訴創作思路的散文之後,卻在台灣探尋出版機會時,一再踢到鐵板、遭拒門外!慶幸,最後博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王焰社長的鼎力支持,《陪孩子畫唐詩》套書得以順利付梓,且接連三年榮獲「上海好童書」、「中國桂冠童書(歷史文化)」、「中國家庭教育影響力圖書TOP」三項獎勵,第三項殊榮還是王社長親自來訊祝賀的,她說:「沒想到妳們這麼會得獎!」 令人唏噓的是,2019年初,終於得以在台灣問市的繁體版,又因發行商、出版商陸續倒閉,成為無辜的滯銷書。遺憾無能也無緣在家鄉引起回響,但至少,「唐詩新美學」已滋潤了我的愛女和大陸上萬小讀者的詩心畫意,並成為我個人繼續抒情為文的養份! 近幾年,隨著臉書、line的流行,又滿足了我結合照片影像,及散文、新詩、唐詩格律,分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心得,這也意外獲得惜情、惜才的名畫家王迎春的共鳴與共識,至此,繼「陪孩子畫唐詩」之後,筆耕之旅又進入「為畫賦詩」的新頁,人生最難得事莫如千里馬之遇伯樂! 「為畫賦詩」其實是中國文人畫的特色,宋代以後,文人們開始興起以山水畫入詩,藉自然無為的山川風物,來抒伸受到壓抑的情志,並不約而同地在畫上題詩寄寓抱負,或許也是對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追求。 墨韻系列-1 畫家王迎春 墨韻系列-2-畫家王迎春 墨韻系列-3 畫家王迎春 初見到迎春分享的〈墨韻〉三聯作(仍屬西畫範疇)時,立刻觸動我為之寫詩的興致,這三幅作品,從畢卡索的立體主義汲取的維度轉換觀念和技藝,高明地演繹出光和影正不斷消長的肌理變化,令畫面充滿動、靜對峙的生動張力。水墨的通透度也一再引誘視覺進入虛擬的鏡相萬花筒,感受經由光源折射、反射的各種物象,在玻璃帷幕上交錯變化,或經驗置身其中一再被扭曲變形,入鏡再出鏡的趣味,賞後靈光乍現,很快寫出一首〈都會禪〉: 遊走在 連棟的 對峙的 帷幕大樓之間 你我 以及 路樹 街燈 皆無所遁形 在輝光與琉璃 共構的鏡相維度內 任誰都會迷失 卻 很快樂 吸飽了忘了誰是誰的 咖啡因 驀然回首 那人 確在燈火闌珊處 還有朵朵 紅荷 微笑於虛空中 狂喜於 遇見 人生第三重境界 出水荷包寓意水生財-畫家王迎春 另一幅同屬墨韻系列的橫幅佳作,更似直接「捕光捉影」入畫中,精準掌控了水的透明度,令顏彩和墨色呈現出乾淨利落的水色光影,技巧和意境實勝出千篇一律的中式荷塘水墨畫。迎春說畫中的荷包具雙重意涵,幽默與祝福的寓意,又令整幅畫從出世間銜接上人間地氣,也令詩興泉湧,於是產出〈出水荷包〉這首偈: 影影綽綽 綽綽影影 當日漸長 夜漸短 光和影的對角戲 變出更多魔法 如水也能溶化瀝青 在心與心相印處 拓出 詩 的墨韻與藍調   靜候 蛙鳴蟬唧 再度鋪天蓋地 一朵浮水而出的 荷包 瞬時凍結了 三生三世的噪鬧 原來 這是長夏的 一首偈 《十歲女兒的紅樓夢》2019年繁體版 為迎春的「新立體主義繪畫」寫詩,必須以感性的詩句,精確詮釋理性的繪畫美學,言之成理之外,還需顧及詩句是否能勾勒出其他觀者也能認同的畫面,是相當有意思的挑戰。 就如同王維寫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曹雪芹借了香菱的角色品評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又太俗。闔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職業病使然,又提到《紅樓夢》,因為曹雪芹也是擅長運用詩文,描寫出栩栩如生的畫面的頂尖高手。在王維及曹雪芹兩位大師面前,我的藝評詩或許只能算是小兒之戲,但至少,創作的過程是盡興的、具自我療癒效果的,接下來,就看繼續產出的「藝評詩」,能和迎春的「紫色療癒系列」、「光和空間系列」等一起砥礪出什麼星火了,星星之火也能燎原,不是嗎?! 劉雨菡 劉雨菡/簡介 學歷∕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以岑梵、劉菡為筆名 專研∕中西文化及藝術史、陶瓷史、美學、《紅樓夢》 專長∕寫作(散文、詩)、藝評、企編、策展、空間設計 *於台北雅痞書店、微信開講《紅樓夢的道與藝》線上課 *其他藝評文章收錄於痞客邦  菡語錄lotus0705@pixnet.tw   歷年著作 《十歲女兒的紅樓夢》 《陪孩子畫唐詩》 2019年台灣版 《陪孩子畫唐詩》(簡体)2015年於上海出版,榮獲三項大獎。 《從千山到萬水-1949渡台名人故居》2016年7月於北京出版,集民國人物傳、文史藝術之深度歷史旅遊文集。 《今天,回家喝咖啡》生活美學,2002太雅生活館出版 《生活,其實也可以很美麗》生活美學,1997新路出版 《35歲獨立宣言》 兩性關係,1999年商周出版 編著: 《拾穗山水間--葉淑蕙用鏡頭寫詩》2022年 《婦聯六十週年紀實》、 《婦聯六十六週年圖錄》

Read More

吳福山書畫聯展 梅嶺風光入詩

創意書法老師吳福山用各種媒材展書藝。(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櫻花雖美只春有,莫戀好花開不久,梅蘭賞盡已凋落,菊蘭跟著四季走」,吳福山在梅嶺寫下了詠花詩,不用單戀一種花,四季都有花開,人生亦如此,日日是好日。而這一場由吳福山與李安妮聯展的「靜&幻」書畫展開幕了,將展至八月底止,而吳福山以篆體書寫出琴詩,筆觸流暢動人,有別於一般的書法展,特別的是在黑扇上以金色書寫詩文,讓黑扇有了不同凡響的質感。 吳福山表示,幼時字寫得不好被老師嫌棄,為爭一口氣,自學苦練,高中看到空軍軍官心生嚮往,就讀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氣象物理,更因自己有一手好字,服役期間參選空軍藍天美展及國軍文藝金像獎,發表散文小說書法及水彩,退伍後研究書法繪畫,師從多名書法老師,之後將書法融合詩書畫意及諧音,創作生肖春聯、篆刻、烙畫、扇畫等,更以白木山歌為創意書法名。 創意書法老師吳福山用各種媒材展書藝。(記者張淑娟攝) 因吳福山曾寫下上千首詩,創意許多,早期軍中招募第一批女軍人時,更是由他書寫招生文案,開頭就是「古有代父從軍之木蘭,今有戴馥從軍之女子」,將一名戴馥做為文案女主角,寫出她投筆從戎的心意,果然招了許多才女美女到軍中,尤其氣象播報個個是美女,讓他至今仍很自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