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令人動容的背影

 台南市億載國小6年7班  ◎賴佩岑  你印象中最美的一幅景象是什麼呢?不管是雪花紛飛的美景,還是布滿銀杏的大道,一定都令你沒齒難忘吧!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奶奶在田裡變著腰、插著秧那辛苦的背影……  奶奶,是最懂我的人,她了解我的喜、怒、哀、樂,她龐大的身軀為我擋掉許多風風雨雨。記得有一次,我月考成績不好,心情很差,整天都愁眉苦臉的,當我沉浸在愁苦的思緒時,奶奶突然跟我說:「來,給你一個驚喜。」想不到,奶奶拿出了鍋碗瓢盆,說道:「我們一起來做『蘿蔔排骨湯』。」那一個下午,我忘記了所有煩惱,而那一鍋湯是世界上最暖、最暖的蘿蔔排骨湯。  什麼時候,奶奶的眼角有了些微皺紋,辛勤工作的雙手布滿了厚繭,頭髮也有些許的斑白。即使雙腳不能負荷過度的行走,但知道我要來,她依舊走到市場,買了我最愛的水果,煮了我最愛的家常菜,我都覺得自己要被寵壞了!  你印象中最美麗的一幅景象是什麼呢?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奶奶在田裡變著腰、插著秧那辛苦的背影,那背影,我永生難忘。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蔡政府選擇性地捍衛主權?

 李正修  一六四八年《西發利亞和約》是世界體系邁向現代主權國家觀念的開端,雖然全球化使得國家的領土及主權概念日益模糊化,但國家獨立行使權力仍是當前世界秩序得以維持的基本原則。  在這樣的脈絡下,民進黨似乎是最遵循該原則的「好學生」,面對中國大陸就膝射式地高喊捍衛國家主權,也動不動指責國民黨及支持兩岸和平共存的團體或個人是潛在的「中共同路人」。  然而,在面對其他國家時,尤其是美國或日本,民進黨的姿態卻截然不同。美國主管亞太事務官員日前才公開說「不會把台灣視為一個國家」,日本的安倍晉三政府也曾不留情面地指稱「不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對等往來本應是台灣與美日互動的基本立場,民進黨卻為了其台獨路線,甘做美日圍堵中共的馬前卒,即便犧牲國家尊嚴也在所不辭,實在愧對國人。  近日,泰國在檢討簽證政策時,對台灣增列「財力證明」的要求,引起國人及旅遊業者的不滿,揚言抵制,最後讓泰方讓步,將該措施延期到明年三月再實施。說實話,如果沒有民間反對聲浪,恐怕泰方以為可吃定蔡政府。  對此簽證爭議,現任駐泰代表童振源發文批評馬英九政府,認為馬政府是不願「開放與泰國互惠免簽」的始作俑者,才導致今天產生問題,因此不該怪罪民進黨。童振源還表示,「『互惠免簽』並不是台灣與泰國的免簽政策重要考量」,因為泰方顧慮每年有超過千萬名中國大陸遊客到泰國,所以蔡政府這幾年的溝通仍無法讓泰國政府改變心意。童振源上述這些論點,恰好點出蔡政府「只打在野黨」的內鬥功夫,暴露其無能推動對外關係的真面目。  馬政府當年確實拒絕與泰國洽談免簽互惠,這是因為我方顧慮一旦開放,會有太多泰國人利用旅遊機會,滯留在台灣打黑工、甚至從事不當行業。在兩國國情不同的情況下,很難與對方達成這樣的免簽協議。  更何況,簽證措施是主權展現的一種方式,蔡政府無視於兩造的不對等,執意向八個東協國家「試辦」免簽或「有條件免簽」優惠,根本是自喪主權的舉措,只是為了彌補流失陸客的損失,更不用說對社會治安及國人就業狀況的衝擊。  更令人難堪的是,泰國加上財力證明的要求,豈不將我國當成開發中國家、甚至與第三世界國家相同待遇。台灣周遭國家,像是日本、南韓、菲律賓、越南或澳洲等,早與泰國有免簽協議。我方未能取得尚可推給中共因素,但最新措施竟加上財力證明的要求,難道不是貶抑我國國際地位嗎?蔡政府這種打臉自己的作為哪來「捍衛主權」?  當時拍版定案給予免簽優惠的不是外交部,而是政務委員張景森,只為了讓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能有所成績。要知道,免簽優惠待遇原本是各國爭取平等互惠的利器,沒有國家會在沒有要求相等待遇的情況下,就毫無保留地給予他國此等優惠。  更可笑的是,外交部在遭受國人責難時,竟然辯解泰國政府的決定是「全球性的通例作法」,還要國人不該「過度解讀」。在被揭穿台灣只獲得與中國大陸、衣索比亞等國的相等待遇時,又連忙改口會為國人爭取。當泰國政府無視於蔡政府免簽優惠時,民進黨又為台灣力爭到什麼實質成果了?  「踏實外交」應該立於對等互惠、平等往來的原則,而不是熱臉貼冷屁股。既然這麼在意國家主權及尊嚴,蔡政府應言行一致,向這些國家據理力爭才是正途,而不是只敢向中共嗆聲,卻對其他國家低聲下氣,導致這些國家根本瞧不起我們。蔡政府的無能外交終究會讓人看破手腳,所謂的「捍衛主權」只不過欺騙國人的選舉招數而已。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Read More

<中華副刊>也算陪父親出國

 ■王岫  歲末,懷念特別多。想起父親節那天,陪老妻去聽兩場感恩父親的音樂會。一向以為當了父親40年的我,是節日的主角,看到布幕上印的「慶祝108年父親節…」字眼,我才遲緩地想到,今年固然是我當父親40周年,但父親民國83年病逝,算來也是父親逝世25周年了。  小時候,父親節似乎沒受到甚麼重視的,家裡更沒上館子的習慣,因此,從小幾乎沒聽過誰家在過父親節的。四十幾年前到台北上班後,都市中,比較有人在談論如何過父親節、送父親節禮物的,但父親節通常沒放假,我好像都沒回台中請過父親吃飯。只多是去電信局拍個電報,匯個禮金,祝賀父親節快樂而已。真是慚愧。父親的父親節,大概都是在家裡等著電報員吧!而電報是甚麼,現在年輕人,恐怕沒見過了。  七十年代初,還沒開放出國觀光,我也沒像現在有些年輕人,以帶父親出國旅遊做為慶祝父親節的招待。(我只記得帶過他去阿里山玩過吧,那也是利用自己的休假呢!)等開放出國了,父親又得了「漫長的告別」(long goodbye)這疾病(失智症),六年中,幾乎再少出門,更無法出國了,想來真遺憾。父親年輕時,曾闖蕩大陸東北,開大貨車為業,我小候常聽他講:「松花江的魚之多,只要釣竿放下去,隨時都有魚上鉤」…等等的回憶之語;又父親受日本教育,想必也想到日本旅遊看看;我也想過,若他沒失智,開放出國觀光後,我應該會請父母親一起全家遊日本吧!  但七十年代這些都沒實現。不過,民國69年,父親70歲生日時,我寫了一本書《圖書與圖書館論述集》,書頁印上:「謹以本書,祝賀父親王邦先生七十大慶」的文字。沒為父親辦做過甚麼父親節活動的我,在他生日前夕,請出版社趕出這本書,並即時寄回台中給他。母親來電說,雖然看不懂內容,但兒子以這種方式慶祝家裡也不曾辦過的生日活動,父親看著書前頁印著他的名字,顯然還是很高興。  民國73年,我被服務的機關--中央圖書館派到美國俄亥俄大學圖書館研習三個月,其間去美國國會圖書館參觀,我查了該館當時還保留著的卡片目錄,發現國會圖書館有這本《圖書與圖書館論述集》。我雖沒告訴父親,但想起年輕時闖蕩江湖的父親,光復後回台後,忙於養育十口之家,又限於國家動亂、戒嚴的環境,從此沒離開過台灣,甚至大多時間只在台中工作、打拼,大概沒想到他的名字,會隨著我的書,進入美國國會圖書館吧!  民國74年,父親75歲生日,我繼續出版了《圖書與圖書館論述集續集》,同樣,書頁也題上祝賀父親75大慶之字眼。出版社老闆,這次還特地用紅色紙張插業印上。這次,不用去美國,我在國際圖書編目的聯合目錄上,就查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及部分大學的東亞圖書館,都典藏有這本書了。  藉為父親慶生之名義出書,只不過是當時敦勉自己下班之餘,多加努力閱讀,並以稿費為女兒們賺點奶粉錢罷了。但潛意識裡,好像也想向父親表達一點沒多陪他的歉意呢!父親在77歲那年生病失智了,83歲時離世,這段日子他一定不好過。但他逝世後,母親在臥室紅斗櫃,拿出這兩本印有祝賀他生日字眼的書給我,說父親一直留藏著呢!  如今,在父親節音樂會上,聽著歌頌親情的幾首歌,不禁也只能在心底默默說,父親大人,您在世時,我沒帶您出國玩過,但我把您的名字,藉著書,送到美國國會圖書館和一些大學圖書館了。  希望,您會說,這也算陪您出國去玩了。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一切從平凡做起

 彰化市南郭國小6年13班  ◎施柏宇  社會像一臺巨大的機器,而我們每個人則像這臺機器中的小小螺絲釘。螺絲釘看起來是那麼渺小的,微不足道,但如果缺少了小螺絲釘,整臺機器便無法運作,將會遭到廢棄。螺絲釘雖然是平凡,但它對這一步機器而言,是重要的。  媽媽是平凡的,但是她們的平凡,卻不知撫育了多少不平凡的子女;老師是平凡的,但是他們的平凡不知教育了多少青青子衿;警察是平凡的,但是他們的平凡不知抓了多少的壞人,維持社會的治安;軍人是平凡的,但是他們的平凡卻保護了我國疆土,使我們可以安居樂業。平凡有什麼不好,這些平凡的力量,推動了社會,使它不斷進步。  現今的社會,許多人愛出風頭,自認為自己不平凡,自視穿著奇裝異服,但不從內涵充實,只不過是給人驚世駭俗的觀感而已;有人去飆車,結果後果不堪設想,有人身殘,有人喪失了珍貴的性命;有些人跑去夜店,表示生活得不平凡,許多脫軌、脫序的行為,事後後悔莫及,上述這些人的自認不平凡是好高騖遠,妄想一步登天,不願腳踏實地。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是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甘於平凡的生活,而平凡的生活也帶給他恬淡的心境;我每天也甘於平淡的生活,日日上學,學習課業,生活看似平凡,平淡無奇,但只要日日累積學識,相信將來能貢獻服務社會,做出不平凡的志業。  表面的只呈現繁華虛假,內涵的才顯現平凡真實,一切從平凡做起,才會有不平凡的成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大機器內平凡的小螺絲釘,讓我們的平凡,聚成一股不平凡的力量,來推動這臺機器吧!

Read More

<中華學園>釣蝦趣

 嘉義縣重寮國小5年甲班  ◎黃暄富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釣蝦。到了釣蝦場,裡頭熱鬧非凡,由於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場所,因此我十分好奇。  一開始,爸爸先教我怎麼挑選好的釣竿及魚餌。我們的餌是小蝦米,我小心翼翼地將魚餌勾住,並輕輕的將牠放入蝦池裡。爸爸要我盯著浮標看,等它下沉時,就要馬上將釣竿拉起。果真蝦子上鉤了!我興奮地舉起釣竿大叫,並將蝦子放進網子裡。就這樣,我釣起了人生的第一隻蝦,挺有成就感的!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我們已釣了兩個多鐘頭,雖然戰利品沒幾隻,但這體驗還真新奇。離開釣蝦場時,心裡還真有點依依不捨呢!

Read More

<中華學園>翩翩起舞

 台南市崇明國中2年11班  ◎蘇筠淇  那次月考,我不小心把歷史搞砸了。  回到家,我跑進房間,鎖上門,把頭埋進有我熟悉味道的枕頭裡,不停的啜泣;眼淚浸濕了我的枕頭,涼涼冷冷的,使我不禁打了個寒顫。稍微冷靜後,我坐了起來,手正好壓到了一旁的隨身聽。撥動開關,我選了一首自己喜歡的歌,聽了一遍,突然感覺,心情好一些了。  我按下重播鍵,輕輕站起,隨著音符搖擺,運動手,腳也不自覺地踏著節奏,跳起舞步。聽著悠揚又不失律動感的歌曲,我盡情伸展,也哼著旋律。一首結束了,再換一首,直到自己與歌曲融為一體,心情也隨之變得放鬆。壓力,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紓解了……  在我上幼兒園時,媽媽替我報名了幼童律動班,每天與和藹可親的老師和同學們穿著粉色的芭蕾蓬蓬裙,聽音樂、做活動或做一些模仿芭蕾舞的動作。升上國小三年級後,媽媽覺得律動班都在玩,於是替我報名了專業的兒童芭蕾舞團。剛開始上課時,拉筋使我痛不欲生,動作老師也要求嚴格,接著是「踮腳、踮腳尖、踮腳、放下」的重複過程,手勢及手臂擺的位置也必須精準,使我幾度想放棄。但我那顆熱愛跳舞的心,不允許我這麼做。  三年級時,突然的消息打斷了我的芭蕾夢-必須得補習資優課程。為了考國中資優班,課程被衝突到的我被迫放棄芭蕾。但從小被培養的對跳舞的熱情,怎麼可能是一桶水就澆得滅的呢?於是,有了一台平板之後,每逢週末,我都抱著平板播放偶像的舞蹈教學影片。一有空,便看著偶像的鏡面教學影片學動作。一次次練習,造就一次次的更加熟練,我還因此自學了好多首舞蹈!  如今,每當我遭逢不快,便會拿出隨身碟,播出旋律,讓手腳自然的隨心起舞。放鬆手腳,進而放鬆心情,舒壓紓解壓力,像一隻翩翩起舞的小小花蝴蝶,舞動雙翅,迎風飛翔,迎向更好的自己!

Read More

<中華學園>神出鬼沒話妖怪

 台南市永信國小5年9班  ◎林政勳  我們有收你們門票嗎?沒有。我們收的是你們的熱情。隱身在山區的日式聚落,令人期待的妖怪村,我們來囉!  什麼是「枯麻」?你一定也和我一樣好奇,其實是日文「黑熊」的意思。早期是黑熊出沒的山區,當地人士結合創意,將「枯麻」融入行銷觀光創造新的話題。店家販售很多枯麻相關商品,而且很有創意。例如「狗始糖」、「貓奮餅」、「牛塞爸」等,這些商品名稱有趣得逗人發笑呢!我看到黑心商店冰淇淋,媽媽買了巧克力牛奶,看起來黑黑的,難怪叫做「黑心」。  接著,我們坐在廣場的長板凳上,欣賞妖怪戰舞祭典。看到有人邊吶喊邊打鼓,然後出現一大堆妖怪,有郵筒妖怪、長角妖怪、大刀妖怪等,真是熱鬧非凡。  下午兩點半,看到大排長龍,原來是要購買咬人貓麵包。隔壁咬人貓蛋塔,有咬人貓盆栽,老闆要我們觀賞不要觸碰,以免皮膚異常發癢。  這次旅遊,我看到成功的傳說行銷,讓我們彷彿回到古時候,享受一趟難得的妖怪之旅。

Read More

<中華學園>放下得失心

 台南一中1年9班 ◎林頎晉  從小,我是個整日汲汲營營於各種瑣碎之事的人,儘管父母與師長總在旁對我耳提面命得失心不可太重,但我的驕傲將耳朵塞住,形成了一道「防護罩」,將所有逆耳的話阻隔於外,直到某一次挫敗點醒了我。  每個完成國民義務教育的學生,皆須參加國中的學力鑑定,而平時對於榮譽如此看重的我,肯定是不會草率看待這場檢定考。考試前一晚,我陷入憂慮之海,輾轉難眠,無數的緊張在我的身上來回爬動,看著牆上的時鐘,十二點、一點、兩點、三點、四點……,平時一回到家便能迅速入夢的我,為何會在如此緊要關頭卻遲遲未能進入夢鄉呢?事後想來,才知曉正因為我自視甚高,以為自己準備妥當,其實根本沒有按部就班讀書,才會在最後關頭緊張焦慮。考試當天,果然整天的天旋地轉,使得我無法靜下心作答,甚至在拿手的國文科,竟劃錯答案卡。會犯下如此大錯,是誰害了我呢?就是我的「得失心」與那道堅韌的「防護罩」,將所有的忠告拋諸腦後,自顧自地沉迷於名利欲望。  這次的挫敗對我投下了一顆震撼彈,點醒了我那沉迷於名利已久的大腦,使我重新檢視自己,我該學習如何「專注」與「腳踏實地」,並該接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事實,卸下那無謂的防護罩,脫離驕傲的囹圄,掙脫得失心的枷鎖,洗心革面,變成與世無爭的浩瀚大海,用那永恆而寬廣的心胸接納,並適時放下執著的事物,以免再度陷於挫折的泥沼。  我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後,終於改變過去給人的負面印象,卸下心中不必要的垃圾後,整個人也變得輕盈許多,果然每日皆如魚得水般快活,也學到了更多新鮮的知識,這些都要拜這場挫折所賜。如今,我已踏入高中學習領域,更該放下過重的得失心外衣,換上新裝,期待能譜出一段學習生活截然不同的愉悅樂章。

Read More

<中華副刊>咬合肌的秘密

 ■紫水晶  那一陣子,一切都不是很順利,心情也不太好,不知怎麼地發現自己的咬合肌、嘴巴常常覺得好痠,好似前一天咀嚼了什麼很硬的肉乾又或是鱈魚條才會有這樣的情形。  後來,我也才發現那陣子,我睡覺時常不自覺地咬緊牙關,或許就是白日那緊繃的情緒造成的,我以為我能承受,只要我咬緊牙關,就當是訓練自己的挫折容忍度,只是沒想到這白日的咬緊牙關,到了黑夜會變成一種齜牙裂嘴。  這也讓我想到,為自己的情緒找個出口是很重要的,不要只是接受、承受,而是要找到正確的宣洩方式,於是,我開始慢跑,試著把一些什麼拋在後頭,讓那些不快只是路過,同時,也是為了掃除頂上的那一片烏雲。  我覺得當人們找到了情緒的出口的同時,也就能幫助自己找到生命的出口,因為當自己不被情緒的浪潮淹沒,自己也就不會那麼樣的鑽牛角尖,能更理性、更客觀地看事情,而不是陷在那黑洞裡無法自拔,自尋煩惱。  當我那咬合肌不再因為不明原因痠痛時,我知道我成功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最喜歡的外套

 ■方秋停  以為那黑棉斗篷可跟著我終老,沒想到前襟竟出現不明紅漬,水洗不掉,加漂白水、蘇打粉浸洗皆無效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被丟棄。  「我最喜歡的大衣毀了!」  「不過是件外套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H試圖安慰我,殊不知我仍然在乎,越想忘記便越不捨,心底好是紛亂──這幾年圍裹上那黑袍便覺舒適,撲地似可飛天,失此輕裘如失羽翼,打開衣櫥,整排大衣無一可取代,心情好是沮喪!  回想起之前穿過的外套,有輕薄厚重、長短簡約或繁複,它們接力般每件撐起一段成長情節,串組出我的禦寒歷程。  印象中我的第一件大衣不是用來穿而是用來蓋的。那時全家睡在一張大通鋪,冬天棉被不夠母親便替我蓋上祖母的舊大衣。衣長等同我的身高,黑重大衣遮覆身上如蓋了件厚毛毯,拱立起來像頂帳篷或我私人的防空洞,鑽藏其中可躲避冷風及蚊蟲侵擾。  後來的大衣多是姊穿不下的,垂肩過膝、褪色或老舊,每件皆夾帶長串歷史,融合眾家姊妹相連的體溫。之後經濟狀況稍好,過年即便添購外套仍預留好幾年的成長空間。棉質方格、小碎花夾襖,領前掛垂兩團毛球走起路來隨步彈跳,一如過節的雀躍心情。而年一過大衣便須收進衣櫥,大衣等同於新年,也是衣櫥裡最貴重的收藏。紅色喜氣駝色不容易髒,那幾年身穿的外套總是大同小異,沒有太多選擇空間,只要附口袋、袖口滾毛邊、前襟鑲有蕾絲便覺歡喜。中學時仍接收別人的外套,穿搭無特定風格,有時天真有時老氣。  大學時不知從哪傳來一件領口滾紅毛的黑斗篷,套上它走在多風的校園斜坡,感覺如燕飛起,有種飄逸的神祕感。外套常附帶旁人的氣息與溫度──青春、老成、溫暖、潮濕、傷感及感動……,一件大衣伴人度過數個冬天,如衍生體外的另一層知覺,幫忙收集各種記憶與感觸。  而合意的外套可遇不可求,真要尋覓起來確實大費周章。  記得大四那年H好不容易拿到一筆獎金,決定用它為我買件外套。難得的大手筆,一定要選到最喜歡的。兩人於是逛遍台中的每家服飾店,櫥窗裡每件外套都不放過。灰黑深淺咖啡粉紫或彩色,目光迅速流轉,手摸加試穿,直覺與實際考量並重,逛得眼花腳痠仍無結果!原來選擇如此不易,當時覺得大衣形同房子,買了就要用一輩子。好不容易買到了回程仍一路拿出來瞧看──啊!這就是我命定的那件絕無僅有的外套嗎?而那萬中選一、兩面可穿的毛料長版大衣日後穿的機會並不多,徒然跟著我到處遷徙,佔據衣櫥空間。  暖冬與寒流交替,大衣如同歲月的殘留標本。新舊累積,換季拍賣稍一不慎又將造成衣櫥擁擠。  櫥內大衣一件件拿出來晾曬,唯獨不見最喜歡那件,心底不停嘀咕著:  「再也找不到同樣的了!」  「外套這樣多,哪會沒得穿!」H無法理解我的遺憾!  惆悵許久決定隨緣。隔年冬天,大姐自國外帶回一件深褐色羽絨衣,袖口與帽緣滾著棕黃色毛皮,讓人想起歲末垂掛楓香樹上的毬果或自落葉地上奔跑過的松鼠,我一穿便愛上這輕暖大衣。可惜暖冬持續,它幾時才能派上用場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