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輸掉台灣」再給四年?風險未免太大

 ■韋灝  今年六月十八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正式宣布二0二0競選總統連任,並提出新口號「讓美國繼續偉大」。他並對全美民眾強調「我的政府信守承諾,陸續實現各項政見」。在八十分鐘的演講中,川普回顧了擔任白宮主人近三年的政績,作為對選民的訴求:一、重振衰頹經濟,二、重建國家安全。三、力阻社會左傾,恢復傳統文化與價值。  儘管如此,川普仍然必須面對來自民主黨陣營的挑戰,畢竟在一個多元民主的社會裡,每一項政策作為必然呈現正反不同的意見,而且還得面對民意的嚴酷檢驗,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有百分之四十九選民看好川普贏得連任的機率較大,卻還是無法免於陷入苦戰的原因,使得明年十一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依舊充滿變數。  相較於明年一月十一日的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大選,蔡英文自今年初以來的拚選舉過程,不是向人民報告她的政府是否信守選舉承諾,是否陸續實現選舉政見,也不是用具體政績向選民訴求支持她繼續連任,而是標舉「抗中保台」(芒果乾、亡國感)的恐嚇牌。雖然台美國情不同,不過如以川普所引為自豪的三大政績為例,蔡政府上台這三年半來,是否振興了台灣經濟?是否重建了國家安全?是否確保了傳統文化與價值?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  二0一六年總統大選期間,蔡英文提出了十大領域的政見,洋洋灑灑擴及教育、青年、勞工、住宅、發電、認同、溝通、兩岸、外交與轉型正義等,然而總統任期僅剩半年,卻完全禁不起檢驗,不但跳票的事例斑斑可見,許多政策改革路線幾乎都是逆民意而行,舉其要者包括:  —勞工政見:宣稱要縮短工時、扭轉低薪、保障過勞之公平的集體勞資關係等,實際上除少數完成,多數都沒做到,一例一休則造成政府、企業、勞工三輸,還要勞工自己去向老闆爭取調高薪資。  —住宅政策:宣示辦理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八年要完成二十萬戶,落實居住正義,事實上,截至二0一九年六月底為止,全台包租代管媒合戶數共四五二二戶,嚴重跳票。  —能源政策:主張核四停建、核一二三不延役、二0二五完成非核家園,並保證不缺電、不漲價,實際上,核能舊廠延役、電價調高,對以核養綠公投過關不予理會。  —兩岸互動:承諾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以及「維持兩岸現狀不變」,結果是,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台海僵局冰凍無解,官方交流中斷,陸客來台驟減,邦交國斷了七個,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寸步難行,觀光相關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業者怨聲載道。  —公民權利:要修憲降低投票年齡至十八歲,蔡雖於二0一七年九月在民進黨全代會中提出憲政議題,實際則無具體進展。  民進黨過去經常批評前總統馬英九「六三三政見跳票」,卻刻意不提在國民黨執政那八年,捍衛主權固守邦交國,免簽國高達一百六十四個,陸客來台屢創新高,為台灣百工百業注入經濟活水;ECFA則帶來龐大的經貿利多,重返WHA、ICAO大會,擴大了台灣的國際空間。  如今不過短短三年半,這些有利於台灣未來發展的現狀架構,在蔡英文錯誤政策領導下,幾乎破壞殆盡,而她在選舉中對全民所提出白紙黑字的政見承諾,更是一一跳票,人們只看到蔡政府在選前大撒幣,塑造政績假象,聰明的人民看在眼裡,自然不會輕易埋單。  蔡英文下鄉拚選舉,經常訴求群眾「再給我四年,起厝起一半師傅不能換,二0二0大選要贏回台灣」;只是,主流民意會用選票繼續支持一個三年半就「輸掉台灣」的領導人,再給她四年的時間嗎?這風險也未免太大了! (作者為台灣資深媒體工作者)

Read More

<中華學園>但願

 嘉義縣重寮國小5年甲班  ◎蔡宜蓁  談到中年級,我的嘴角就會不自覺地往上揚。  中年級的級任老師是丫誠老師。自從三年級被他教後,我的學習能力不但快速提升,還變得更有智慧呢!每天早上的第一節課,幾乎都是數學課,而數學偏偏就是我最沒自信的一門科目。  為了提升我們對數學的興趣,老師總是會以畫圖的方式,講解一題題困難重重的數學題。除此之外,每當我們去上游泳課時,他總是會利用那段空檔,趕緊在教室裡親手製作「愛心下午茶」,好讓上完課後早飢腸轆轆的我們品嘗。由於實在是做得太好吃了,所以每次的下午茶只要一端上,很快就被我們這群蝗蟲一掃而空。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我們即將升上高年級了,聽到老師說他無法再帶我們到高年級時,全班都覺得好可惜喔!這不只是我們的希望,就連家長們,也由衷希望丫誠老師能繼續把我們這一班帶上去,直到我們畢業為止。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中華副刊>煉珍堂內品鯗宴

■朱振藩  台北的「上海極品軒餐廳」,是家老字號的餐館,以外幫菜和海派菜為主軸,再加上老闆陳力榮的創意,融鑄成一己風格,無論大宴小酌,皆有可觀之處,故有「天上極品軒,人間蟠桃會」之譽。陳老闆自稱掌櫃,有一個研究室,專門研發新菜、傳承餐飲文化,特命名「煉珍堂」,以創制「紅樓夢宴」及「張大千宴」等,名遍五湖四海。今為拓展視野,以鯗為主食材,製作此一「鯗宴」,在「煉珍堂」發表。我適逢其會,食之而欣然,於是執筆為文,以誌此一盛事。  所謂鯗,即魚乾,又稱乾魚,乃魚類、軟體動物類水產品的醃乾或烘(含風)乾製品之統稱,其音同「想」。傳說春秋期間,吳王闔閭取食後,覺得滋味仍美,並不遜於鮮魚,可免思念之緒,便以魚置「美」下,就成這個「鯗」字。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云:「鯗能養人,人恆想之。」故字從「養」,這是另一說法。  據統計,鯗的品種甚多,現有三千多種,因加工方法及加工季節而有所異。依吳自牧《夢梁錄》的記載,南宋之時,首都臨安(今杭州)的鯗鋪極多,不下兩百家,其所售之鯗,有郎官鯗、石首鯗、鱔鯗、鰻條彎鯗等,其名目繁多,約有數十種。除這些專賣店外,並有「盤街叫賣,以便小衖弄)狹巷主顧」,由此可以推知,在當時的杭州,鯗已是家家戶戶的普遍食品。我在數年之前,曾經前往寧波,目睹此一盛況,嘖嘖稱奇。  台灣在烹調上,鰻鯗最常出現,另有用黃魚鯗、明鯗等。今日所食者,即以這三種為主,但為增加口味,再添些海味及菜蔬,食來別有風味。  先上陣的是蝦兵蟹將。在蝦方面,「老醋蝦皮」率先登場。薄如蟬翼、晶瑩可喜、雪色落紅的蝦皮,直接食用固佳,蘸些浙醋再品,味更細緻可人,馬上勾惹饞涎。「蒜頭紅蝦」一味,則用蒜丁炒蝦乾,蝦乾個頭不小,色澤嫣紅明亮,乃金鉤之上品,送進嘴裡咀嚼,爽勁且帶鮮香,連吃它個幾只,口感味道兩勝,非尋常者可比。而以蝦仁烘蛋,雖是個家常菜,雞蛋爆得老高,蝦仁包藏其內,外澄黃而內艷,豈只是鮮而已?  蟹做得有意思,以老酒醃蟹塊,置於土甕封存,而在臨吃之際,取出放小碟上,蟹肉凍凝甚鮮,味道雖鹹了點,但充當過口菜,卻是一等一的,其名則是「蟹糊」。而用酒釀燒沙公(大公蟹),倒是挺有意思,以酒釀的香甜,配沙公的甘鮮,這比起店家菜單內的清蒸和醬爆來,真是另個味兒,果然創意十足。  用明鯗(即墨魚乾、螟脯鯗)燒肉或燒排骨,是道上海老菜,也是寧波的拿手菜。凡燒得好的,必鯗厚後而爽,肉腴美不膩,味醇正而鮮。今日換個味兒,居然捨乾用鮮,先將頭足炒青江菜,口感十分鮮嫩,菜心則細而柔,兩者搭在一處,好到出人意表。墨魚精囊(即腹膏,日人叫白子)細且長,切段再蒸以酒釀,雪白中泛淡黃,光是看其色澤,就相當誘人啦!放在口中細品,細膩略帶彈性,值得玩味再三。  重頭戲接連上桌,分別是「鰻鯗煨排骨」和「紅糟蒸白鯗」。前者較為常見,後者則罕食此味。  鰻魚鯗在江浙菜館中,可是重要食材,它以海鰻加工製成,盛產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台灣亦有零星生產。其製法多半將海鰻從背部剖開,取出內臟,在日光下晾曬風乾而成。烘乾者以形體完整、肉質緊密厚實,皮面潔淨不見油汙為上品。而其在食用上,蒸食最為常見,大都當成冷菜。早年的餐館每與全雞、蛤蠣、冬瓜、香菇一起燉湯,充作終席大菜;如果是和菜或單點,則用雞塊、雞爪,湯清不濁,味亦可人。我個人則愛吃以鰻鯗與豬小排同燒的「鯗煨排骨」,或和五花肉一塊兒紅燒的「鯗煨肉」。但其最豐盛的,絕對是用鯗與豬肉、雞肉、大腸頭(圈子)、雞蛋合燒的「鯗煨四寶」了。此宴所食的「鯗煨排骨」,取材刀工均佳,肉香鯗香合一,腴潤爽糯不柴,佐酒下飯皆宜,食罷舌底生津。  又稱大黃魚乾的黃魚鯗,其用整尾製成的瓜鯗,主產於浙江、福建沿海。其中,以浙江溫嶺所出產的「松門白鯗(一稱松鯗)」最負盛名。清代大食家袁枚對它極為推崇,指出:「出臺州松門者為佳,肉軟而鮮肥。」可以直接食用,把它拆成細絲,蘸著白醋而食,就是可口小菜。如用鮮肉同煨,需肉爛才放鯗,否則化而不見。  黃魚鯗以潔淨有光澤、刀口齊整、鹽分少,乾得透為上品。三伏(夏)天所製者為佳,白淨瑩潔,號稱「伏鯗」,初夏尤妙,用來燒湯,其色乳白,不見雜質。紹興人愛用此扣雞吃,其特點為雞肉鮮嫩,鯗肉乾酥,鹹鮮合一,香醇爽口。今番用紅糟來蒸白鯗,堪稱別出心裁,果然非同凡響。但見白瓷盤內,一尾瓜鯗剖半,務使連而不斷,其色白,肉厚實,正中澆以紅糟,經烹製成菜後,望之有如枯木開花,亦似落英遍灑黃土地。肉質細密綿柔,味鮮美且馥郁,搭配黃酒而享,風味更加迷人,可謂相得益彰。  菜蔬燒得正點,一如畫龍點睛,「桂筍燒茄」先上,食材新鮮不說,醬料也用得好,馨脆綿爽兼備,很能沁脾開胃。「莧梗燒臭豆腐」亦佳,但見莧梗切段,臭豆腐切塊,同納一缽蒸之,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而最引我入勝的,反而是「油渣四季豆」。四季豆切長條狀,以油渣乾煸,因用速成之法,豆身青翠而嫩,油渣極香,頗引食慾。  末了,「老鹹菜燒鯧魚」及魚丸湯二者,燒得都挺不錯,但最特別的,還是「淡菜煨白菜」。淡菜即蟶乾,別名「東海夫人」。它雖屬海錯,但不像其他海味那樣地帶有鹹味,故名。其味鮮美,食療效果顯著,能「潤毛髮治白帶」。在燒這道菜時,須先將淡菜及大白菜略炒,再用鐵鍋燜透。白菜軟而回甘,淡菜鮮味濃厚,兩者相輔相成,餘味久久不散。  中國先秦時期,就已製鯗食用,東南沿海一帶,尤擅以鯗入饌。此一特別「鯗宴」,搭配蝦乾、淡菜等味,口味豐富多元,這次嚐個味兒,非但是一趟味蕾之旅,同時也是身心另類享受,得享如此至味,人生真是美好。

Read More

<中華學園>好兇的哥哥

 台南市復興國小4年2班  ◎黃啟勳  我的哥哥很兇,就算不小心碰到他一下,也會被他罵,所以我每次如果進他的房間,都要輕輕的開門,並輕聲細語的說:「我要進去讀書。」等他點頭後才敢進去。  有一次,哥哥買了兩枝筆,拿給我看並且問說:「你寫寫看,這一枝筆好用嗎?」我就小心翼翼的拿起來寫寫看,雖然不好寫,但我擔心他會生氣,只好回答:「很好用!」但是哥哥看到我說話結結巴巴的,就瞪著我說:「是不是不好寫?」我趕緊猛點頭說:「真的很好用啊!」他握緊拳頭說:「你騙人,小心我揍你!」我馬上逃到他最怕的人--媽媽的身邊,才逃過一劫。  還有一次我考試考很好,想馬上告訴媽媽,但是因為太急了,就把哥哥放在桌上的布丁打翻,我看四周沒人,想趕快把布丁清乾淨,此時哥哥竟然就出現在我身旁大聲叫:「你在幹什麼!」當然我又被他臭罵了一頓。  我希望哥哥不要那麼兇,對人能有耐心、溫柔一點,要不然長大後可能會交不到女朋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朋友與我

 台南市公誠國小4年甲班  ◎簡妤暄  一株草不耀眼  花兒、蝴蝶來邀約  五顏六色  就會顯得壯觀、美麗  一顆星不耀眼  月兒來相伴  群星來聚會  就會顯得燦爛、奪目!  一顆心很孤單  很多心聚在一起  就會感到開心、熱鬧!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與君共遊羅東

 坐著客運搖搖擺擺,搖上高架道路又搖過雪山隧道,一路從台北搖到宜蘭羅東鎮。  下了車,人依然搖搖擺擺,讓這個城鎮看起來充滿各種角度,也讓客運站旁的羅東火車站,看起來有點義大利的味道。  吸了幾口寬敞道路旁的空氣,腦子也在這時驚醒,結束了暈車造成的天旋地轉,整個世界馬上從歪斜中變得直立挺拔,終於可以好好正眼看看火車站的大門長相。  走進羅東火車站,從火車站穿越鐵路,來到前門的小廣場,遵守交通規則的走過人行穿越道,卻很不環保愛地球的走進一家租車行,租了一台機車代步,悠遊這座交通便利,卻不像台北那麼過度擁塞的城鎮。  來到羅東運動公園,停車時正巧與一名大學生撞位,在一場客套的你來我往之後,他很不好意思的慢慢將車停好。  由於他停得之慢,以至於他的三個朋友都來到他身邊,我才被他的朋友告知,附近有另一個空位,讓我可以停車。  這位車停很慢的大學生是羅東人,被暑假來玩的朋友,拗了個免錢導遊和免費住宿,雖然是打地鋪睡客廳,反正免錢。  相逢何必曾相識,我這個一日遊旅客,便成為這幾個大學生意外的客人,跟著他們一起遊羅東,首先就從羅東運動公園開始。  沿虹明湖行走,爬上望天丘,一窺蘭陽泉,在悠閒漫步於公園綠茵之間,回到虹明湖旁的濕生植物區,走上木製的棧道,在風光明媚的湖畔留影。  跟著在地人驅車,品嘗當地人的隱藏美食,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享受美饌,讓我深深慶幸能與他們相逢。  到了晚上,來到名聞遐邇的羅東夜市,大家打開第二個胃袋,繼續吃喝玩樂,在流逝的時間中享受此刻的美好。  當他們一位朋友幾杯黃湯下肚,需要其他沒喝的人攙扶並開始胡言亂語,我拿起手機看了一下時間,發覺離別的時刻已到。  幫他們攬了台計程車,並與他們告別後,再度隻身一人的自己,回到火車站前,歸還租車,買了張回程票,坐在候車區內,靜靜的回憶今日的美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野薔薇的回憶

■蔡明裕  記憶裡的從前,家附近的河水是清澈的,清可見底。水裡有魚蝦,竹子落影在水面,風一吹,就皺了,漣漪也亂了。陽光照射著,碎成薄片很耀眼,灑在林木間,閃閃爍爍的,照得人睜不開眼,河岸邊長著野薔薇,枝繁葉茂,綠蔭深濃,單瓣的清純白花,有盈盈淡香,裝飾著花間枝椏淺然如清夢。惱人的蟬聲漸漸歇後,花才逐漸開好。  母親有時也會到河邊洗衣,我跟著去時。脫了鞋,在河岸邊走來走去,吃完一袋酸酸的芒果青,便洗了手,挽起褲腿,站到水裡,清水從足下流過,涼涼癢癢的,風從指間穿過,清涼無聲。  大概因為河邊水土好,植物都長得翠綠欲滴,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寄生的,俊秀的,爬蔓的,潦草的…滿眼都是綠意,鬱鬱蔥蔥。只有野薔薇枝頭綻放著一朵朵白花,冰清玉潔的白,開在夏天,特別讓人開心,精神舒爽不已。我就這麼看著它,隔著陽光,隔著流水,與風,愈看愈喜歡。  母親只當我是看什麼看呆了,我指給母親看不遠處開著白色花的植物,問那是誰種的?母親說:「野生的,風吹來它的種子,淋點雨它就生了。」  我想野生的好,我跑去摘野薔薇,不要人應允。儘管小心翼翼,可還是紮傷了手指,沒有流血,只是微微的有些痛,我回頭看母親,沒有被她注意到,這樣就比較放心了。  我手裡捧著五六朵,如雪一樣的素白,坐在石頭上,腳踏在土石上,撿一朵最輕巧的花兒別在母親衣上,心裡高興到不知如何是好,全然忘了指尖刺傷的痛。  我把花瓣一片一片摘下來,疊在手心,像羽毛般的輕。顏色輕,香味也輕,是我喜歡的許多的花,像野薔薇,翩然,寂美,風一吹就飛散了,就像母親一天又一天的為家辛苦的付出,那是美麗的母愛。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生命

■郁思  女兒菲律賓籍的同事月華,十二歲的女兒一天夜裡舉槍自殺。她先生聽到有點聲音走出臥室,沒有看到什麼異象。第二天早上才發現女兒的屍體倒臥在她臥室的血泊中。  月華精神頻臨崩潰。幾個月不能上班,找心理醫生治療、回菲律賓尋求親人的慰藉、跟先生鬧著要離婚;因為他當時竟然沒有到女兒臥室察看,那時也許還可以搶救。  輕生的女兒添加給親人,特別母親如山的重負。母親頻頻追問「為什麼?為什麼?」十二歲的她對生命怎麼有這樣決絕的厭惡!  有歷史博士學位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跟癌症搏鬥五年。現在每兩個星期還要做一次化療。  她留職停薪,利用化療後休息的二十一天,到各處演講、旅遊、參加學術講座、寫散文、短篇小說。對我的關心總回應一句話「您放心,死不了的,生命太奇妙可愛,我還沒活夠呢!」  長期化療的摧殘下,她臉色灰暗、身形清癯。但是身體內迸發出生命的能量,強韌如隱藏的陽光,總在雲縫間找尋出宙的時間。  五年前女兒得了少見而難治的肉瘤癌,我們去休士頓以治療癌症享譽世界的MD Anderson 醫院。在那裡遇到趙菁帶她大學二年級的兒子安祖來看病。安祖跟女兒得同樣的病,不同的是女兒只有一個大的,安祖有二十幾個小的。女兒僥倖存活,安祖一年後過世。  安祖最後在短信上寫的一句話是「人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趙菁卻是短信或電話裡哭得也只有一句話形容「哭得撼天動地。」  五年後的今天,趙菁短信寄來她跟新生兒歡笑的照片。電話跟我說「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終於人工受孕成功了。」五十二歲的趙菁在視頻上笑得開心「小兒子讓我看到安祖生命的重生。」  靄玲跟趙高結婚三十年,夫唱婦隨日子過得自在。  前年五月的一天,趙高忽然重度中風。醫生診斷是植物人一個,生命活不過一年。  靄玲絕不放棄。尋求西醫復健、中醫針灸按摩,為趙高的旦夕生命尋求活水泉源。兩年過去了,趙高從不省人事到拔除呼吸器、拔除進食的胃管,慢慢正常進食、發聲說話。從毫無知覺的躺在床上,到坐上輪椅,自己操作行走。  醫生護士都豎起大拇指「靄玲,妳創造了偉大的奇蹟。」  像所有病人一樣,趙高偶爾也有情緒的起落。一天他抱怨「妳當初為甚麼要救我,不讓我一走了之?」  靄玲回答說「我們要尊重生命,活著才有希望、才有機會!我只救活,我不處死。」  十二歲的孩子,沒有真正走進生命的門欄,進去一步就會發現原來生命是這樣的值得尊重愛護,值得留戀。

Read More

<中華學園>絲瓜枸杞上菜

 高雄市溪埔國小3年忠班  ◎黃聰明  「我想學煮絲瓜枸杞。」在暑假間天氣炎熱,非常想念這道清爽的菜肴。  下廚做清爽開胃的佳肴,我跟著媽媽準食材,拿備好食材,媽媽在一旁指導,我一步一步的跟著指示做。將絲瓜洗乾淨,刨皮切塊。當我在切塊時,因為很怕切到手,所以絲瓜塊「忽大忽小」,我以後會加強刀功。再來在熱鍋裡放入蔥白和蒜頭爆香,然後把切好的絲瓜放下鍋。我發覺鍋子很燙,幾度差點打翻食材,好不容易才把絲瓜全放入鍋內。媽媽教我要加些水燜煮一下,沒多久蒸氣從鍋沿慢的竄出,「好香啊!」香氣四溢的「絲瓜枸杞」在媽媽的指導下,終於完成了。  絲瓜的翠綠配上枸杞的豔紅,好像春天的綠地上開著一朵朵的小花;絲瓜外層軟Q,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枸杞嘗起來滋味微甜。  「上菜咯!」我大喊著一家人開飯了,爸爸說「好久沒吃絲瓜枸杞了!真可口!」媽媽也不斷的稱讚我,之後我要做更多好吃的美味食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