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自主學習 近80組成果發表

永仁高中高二自主學習成果展,學生針對環境永續發展等議題進行簡報及作品展示。(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迎來二0二五年,永仁高中舉辦本學期新課綱推動佳績的高二自主學習成果展,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共計近八十組參與發表,吸引多所夥伴學校及成功大學研究生進校觀摩,校長余月琴並分享永仁多年來推動自主學習的寶貴經驗。 永仁高二自主學習成果展由學生擔任主講,分布五個場地進行簡報。學校亦設計學習回饋單,幫助學生記錄觀摩心得並進行深度反思,進一步強化學習成效。 永仁自一0六學年起連續八年成為教育部推動新課綱的台南區前導學校,積極推動新課綱理念的創新教學。自主學習作為新課綱核心理念之一,是永仁教學革新的重要推動方向。學校透過自我學習規劃及檢核工具,致力於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並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核心價值觀。 余月琴表示,此次自主學習成果展主要以簡報方式進行發表,涵蓋多元且豐富的主題內容,包括藝文創作—影評寫作、攝影構圖技巧。議題探索—台灣跨性別議題研究、國際難民問題、環境永續發展等社會議題。專業探索—從音樂心理學、烘焙技法到樂高機器人等,學生以專業知識為基礎進行多角度研究。還有韓文學習心得、自學日文等,每個主題都呈現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Read More

一分鐘快篩提升牛乳產值 中山大學獲國家新創獎

  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莊承鑫(左)團隊研發「可攜式肌酸酐檢測儀」,榮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莊承鑫團隊透過「可攜式肌酸酐檢測儀」,一分鐘即可檢測泌牛肌肉量,藉由精準管理提升牛乳產量與品質,有望為臺灣酪農拓展四十一億元商機,帶來產業變革;這項最新研發榮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肯定,未來更將目標鎖定肌少症族群的健康預防。 乳牛產業鏈中,乳牛肌肉儲備量與妊娠次數、泌乳量呈正相關,但是傳統乳牛的營養監測,僅能透過專業人士目測乳牛體態評分,無從確知是「壯」還是「胖」,缺乏及時、有效的「肌肉儲備」監測;為了監測肌肉儲備量,莊承鑫研究團隊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針對肌肉代謝的產物肌酸酐,成功研發可攜式肌酸酐檢測儀,可搭配一次性的快篩試劑晶片,同時檢測尿液和血清中的肌酸酐濃度,僅需一分鐘,即可產出肌肉儲備量數值。 莊承鑫指出,藉此能精準掌控乳牛肌肉儲備量,及早發現肌肉流失問題,更能提供客觀的數據,及時評估乳牛的健康狀況,協助農民做出更明智的飼養管理決策,調整飼料配方,預防轉換期疾病,提升乳產量,為乳牛產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臺灣乳牛市場約有五萬頭泌牛,平均妊娠年限為二點六胎次,若能藉由「肌肉儲備管理」成功提升胎次至每頭泌牛分娩二點九胎,等同提升十%產乳量,按泌牛每胎泌乳期三0五天、每日泌乳三十公斤為例,則可望增加四十一億元經濟效應。 莊承鑫指出,其核心技術在於將雙性離子包覆於奈米粒子外層,提高了感測器的特異性,能精準辨識肌酸酐分子,並降低其他物質的干擾,大幅提升檢測的敏銳度。此外,儀器小型化更操作簡便,非常適合在牧場現場使用,突破肌酸酐半衰期僅四點五小時與空間限制,無須將血清運送到實驗室檢測,得以在畜牧場即時快篩,具高特異性、穩定性、可攜式、製作便宜等優勢,具有市場競爭力。 研發成果不僅榮獲「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肯定,近期更獲國科會審查通過「可攜式肌酸酐檢測儀應用於乳牛肌肉儲備健康管理」,將從實驗室走到畜牧場,實地應用於畜牧場二十至三十頭泌牛健康管理,蒐集數據進行快篩晶片的優化與改良,並建置雲端管理平台。他認為,此項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除了提升臺灣乳牛產業的競爭力,更能瞄準全球五千萬頭泌牛市場。

Read More

乙巳年龍螣飛動迎新春 高師大揮毫活動熱鬧展開

高雄高師大「乙巳龍螣飛動迎新春」揮毫活動,六日上午在高師大活動中心大門入口平台熱鬧展開。(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高師大「乙巳龍螣飛動迎新春」揮毫活動,六日上午在高師大活動中心大門入口平台熱鬧展開,由校長王政彥與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等人,以敲鑼儀式揭開序幕,祝福校運昌隆,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好運到。 揮毫活動由高師大校友會主辦,高師大經學研究所、高師大美術系友會、高雄市蘭亭書學會協辦,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表示,校友會已經連續六年舉辦新春揮毫活動,今年特別邀請校長王政彥、副校長李昭蓉、副校長唐硯漁、文學院院長李翠玉、經學研究所所長陳韋銓、資深教授鄭卜五、教授蔡根祥、書法老師謝彥衫等貴賓,一同開筆,寫下「乙巳年龍螣飛動迎新春」十個大字;高師大學務長杜明德、總務長劉鎮寧、執行長鄂見智等人也應邀參與,一起祝福全校師生及校友新春吉祥如意!蛇年行大運! 高雄高師大「乙巳龍螣飛動迎新春」揮毫活動,六日上午在高師大活動中心大門入口平台熱鬧展開。(記者吳文欽攝) 校長王政彥致詞時表示,感謝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暨所有理監事的費心安排,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傳統節慶,感謝所有書法家的獻藝,以精湛的書法藝術為我們迎來最璀璨的新年,祝福大家小龍納百福,新歲展鴻圖! 現場邀請書法大師們當場揮毫手寫春聯,除了高師大的老師們之外,還有國際扶輪社少年交換委員主委黃聖忠、周子卿、曾毓雯、張詞景,以及高雄市蘭亭書學會理事長吳文生、吳俊毅、林志堅等人。美術學系系友會也精心設計創意斗方,另外還準備了文創紅包袋,要分送給教職員生及校友免費索取。 高雄高師大「乙巳龍螣飛動迎新春」揮毫活動,六日上午在高師大活動中心大門入口平台熱鬧展開。(記者吳文欽攝) 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感謝恩師及貴賓們共襄盛舉,特別親手打造銅雕的筆擱和文鎮相贈,讓師長及貴賓們備感溫馨。 今年的揮毫開場活動,由崇義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國樂社,以「羅漢戲獅」、「男兒當自強」兩首曲目,熱鬧揭開序幕,高師大國文系三年級的學生蔡沁恩,也為大家展演「楊家老架式太極拳」,動靜相輔,陰陽相濟,十分精彩

Read More

新北「幼教之光」 雙溪國小附幼奪特優

雙溪國小附幼孩子們為阿公阿嬤奉上一杯感恩茶。(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2024「幼教之光」甄選結果揭曉,共有68件方案參賽,經過評選共選出12件優秀作品,包含特優1名、優等3名及佳作8名,展現各具特色的創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成果。雙溪國小附幼「銀幼教育」創新課程獲選為特優獎,獨得最高4萬元獎金,將參與教育局辦理特色課程分享會進一步推廣優質教學成果,全面提升新北幼兒教育品質與多元發展。 大觀非營利幼兒園孩子使用木工製作一艘湳仔溪的船,分享船的由來及湳載溪文化歷史。(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為激勵新北市幼兒園創新教學,深化園本課程,特別舉辦幼教之光甄選,以「幼兒為主體,教學為中心,園務為支柱,永續為目標」為核心,協助引導幼兒園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發展與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特色課程方案,發揮創新串連教材教法與評量教具,推動課程深耕與特色化,滿足幼兒多元學習與發展需求。 獲得特優獎肯定的雙溪國小附幼「銀幼教育」創新方案,課程以培養幼兒情感教育與同理心出發,設計讓孩子們從觀察社區長者的日常生活開始,透過實際互動,看見與理解阿公阿嬤的身體需求與不便,再參與討論並量身打造適合長者的體操活動,進一步體會長者在行動上的挑戰。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展現溫和動作和貼心小叮嚀,還陪伴長者健康運動、心情愉悅,拉近祖孫距離,也深化幼兒的同理心與情感力連結。 金美國小附幼孩子介紹金山老街老厝。(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獲得優等殊榮的3間幼兒園,包含金美國小附幼以「一起走讀金山老街」為主題,結合走讀與文化探索深入在地,讓孩子認識家鄉的自然與人文特色,建立歸屬感與認同感;大觀非營利幼兒園「湳仔溪畔 Feel農情覓藝」課程從幼兒視角出發,重視幼兒的興趣與自主學習,結合社區文化與歷史,讓孩子在探索中培養環境認同與關懷精神;乾華國小附幼以「去漁港????迌」方案帶領孩子走訪漁港,了解社區歷史與探索自然環境,建立親土愛海的情感聯結,並提升環保意識。 乾華國小附幼將漂流木結合海廢物進行創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強調,期盼透過幼教之光評選,鼓勵新北市幼兒園以團隊合作激盪創新教學模式,系統化發展亮點課程,讓每一位幼兒在充滿特色和創意的學習環境中,快樂學習並健康成長。未來也將透過更多分享與交流平台,持續創造充滿特色與創意的幼教環境,為新北教育灑下多元種子。2024幼教之光完整得獎資訊歡迎至新北市幼兒教育資源網(https://kidedu.ntpc.edu.tw/app/home.php)查詢。

Read More

新北英語歌曲演唱競賽 師生齊展歌喉

中角國小榮獲低年級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113年度國小英語歌曲演唱競賽圓滿落幕,共吸引來自197所學校、306支學生隊伍及6支教師隊伍參賽,規模創歷史新高!經過東、中、西區賽及市賽的激烈角逐,學生組低、中及高年級共有11隊特優、19隊優等及24隊佳作;教師組共有3隊特優及3隊優等。學生團隊在舞臺上展現活潑朝氣,運用主題或音樂元素的表現創意十足;教師團隊的演唱和聲協調、層次豐富,呈現高度的音樂技巧與感染力,師生們精湛的英語力表現深獲評審讚許! 光復國小榮獲高年級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英語學習生活化是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的重要策略,新北市透過辦理英語競賽、每週1日英語日及冬夏令雙語營等,鼓勵學生成為敢說、能講及愛用英語的世界公民。此次競賽感謝大豐、中和、光興及集美國小提供場地及人力,未來將持續致力以多元策略落實英語生活化,營造英語友善學習情境。 頭湖國小中年級組榮獲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頭湖國小榮獲中年級組市賽特優,教務主任張美翎表示,本次選曲「Try Everying」代表永不放棄的精神,英語歌曲比賽不僅讓孩子們藉由歌唱來展現自我,還能提升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能凝聚班級向心力。周子元同學分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次比賽讓我們知道團隊合作和練習的重要性。張楀瑄同學也提及,班級靠著團結凝聚的心克服重重難關,才能挺進市賽。指導老師彭怡憓表示,這次選曲意外搭上十二強棒球賽台灣奪冠的時事熱潮,讓學生練習英語更有動力;每次練習都樂在其中,彷彿自己也參與了一場世界級賽事。 光復國小榮獲教師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光復國小榮獲高年級組及教師組雙料特優,首次號召教師參加比賽就拔得頭籌的發起人林仁芝老師表示,這是學校多年投入英語教育的團隊成果,近40位教師共同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每位教師任教不同領域,其中包括資深及實習教師,授課時間不同,克服萬難才能找到共同練習的時間,林仁芝回饋,教師團隊在練習時,從化整為零、分組設計到規劃與排練,一路考驗大家的默契與實力。比賽曲目為We are the world,這首傳唱40年的歌曲來自於校內課程的教材,實踐SDGs目標「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體現「世界一家」理念。教師以身作則,透過比賽倡議世界和平,落實永續目標,成為孩子的楷模,賦予這場英語歌曲競賽多重意義。 林口國小榮獲中年級組特優。(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因應2030雙語政策,已連續五年以「生活連結」、「跨域整合」及「環境營造」為三大主軸,透過學習生活化、教學科技化、在地特色化、模式多元化及師資專業化五大策略推動雙語,同時致力辦理多元雙語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生活化,同時配合英語歌曲比賽、讀者劇場及英語演說等競賽,展現學生學習豐碩成果,親師生共同打造英語即生活的「新北雙語城」學習環境。

Read More

領航雙語教育!新北校長雙語增能研習

新北市公立高國中校長雙語行政增能研習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深化雙語教育的發展,新北市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今年舉辦五場「全市公立高國中校長雙語行政增能研習」,吸引近九成高國中校長熱情參與,展現校長們對雙語教育的高度重視與自我增能的積極態度。透過研習校長們不僅學習如何將雙語思維融入校務行政管理,更藉由實務演練與交流,強化自身的雙語領導力,為學校打造更具國際視野的學習環境。 師大林子斌教授支持與肯定新北雙語增能研習。(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校長是學校推動雙語教育的核心關鍵,透過雙語行政增能研習,期盼打造具國際視野的領導者,帶領學校朝國際化邁進。教育局也將持續投入資源,透過「學習生活化」、「教學科技化」、「在地特色化」、「模式多元化」及「師資專業化」等五大面向,深化雙語教育政策,攜手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為學生創造多元、豐富且具國際觀的學習機會,為新北雙語教育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三重高中校長曾慧媚表示,感謝教育局及雙語輔導小組提供專業師資團隊與優質學習環境,協助校長們雙語學習;課程安排以小組方式,由雙語輔導團耐心陪伴與教導校長們如何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校園,及提供姊妹校來訪交流時可用的英語範例,實用又有幫助。 校長雙語行政增能研習口說演練。(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自強國中鄭建立校長也回饋指出,研習讓自己有機會勇敢地用英語向大家自我介紹,也讓校長們共聚一堂、好好專心上英語,是很難得也特別的經驗!印象深刻的是一年多前教育局長張明文親自示範雙語致詞,期許自己也能於校內適切場合以雙語向同仁及孩子們講演,做一個突破舒適圈的校長!此外,研習課程也協助思考如何運用雙語思維推展學校行政工作,發掘更多推廣雙語教育的好方法,為學校師生帶來正面影響。 輔導團員引導練習示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雙語輔導小組召集人新埔國中校長郭月秀提到,雙語教育是目前各校的發展重點,感謝有這樣的機會來協助規劃、辦理及參與雙語增能活動,不僅加深對雙語行政的理解,也讓校際間有更多實務作法的交流,激發更多創新與合作的可能。未來,新北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持續積極辦理多項增能活動,包含雙語教師公開觀課指導、專業培訓研習,寒暑假非英語教師增能研習等,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的雙語素養能力,攜手打造更完善的雙語學習環境。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及圖畫欣賞

星空                 ◎吳郁辰         彰化縣南郭國小三年七班 好吃的甜點     ◎王亮羿  高雄市三侯國小六年忠班

Read More

基隆海大文創系「河之脈動」專題展 探索淡水河流域的過去與未來

海大海洋文創設計系「河之脈動─淡水河流域的記憶共生」專題展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展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創設計系「河之脈動─淡水河流域的記憶共生」專題展,自即日起至二月十六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教育中心展出,由文創系十二組學生團隊以淡水河流域和城市的共同記憶為主題,從建築、飲食、娛樂、地景、戰爭、產業、生態、原住民信仰等多元的角度切入,將地方記憶與文創設計深度融合,喚醒觀眾的歷史記憶,共同探索淡水河流域的過去與未來。 此次展覽的學生總召徐郡玟指出,這次參與策劃展覽的過程中學會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主題發想到作品展示,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仔細推敲,面對時間與資源的限制,學到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創意與效率;副總召邱妏倩表示,過程中要與設計師、印刷廠、場地負責人等多方廠商聯絡,確保展覽各項物資能準時到位,繁瑣的文書工作如企劃書撰寫、合約簽訂、預算控管,也需要高度的專注與耐心,看著展覽逐漸成形,心中的成就感無以言喻。 此次「河之脈動─淡水河流域的記憶共生」專題展將帶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沉浸在承載歲月的淡水河畔,彷彿佇立於岸邊,細細品味著河流訴說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如同古老的漣漪,層層交織,流淌著城市的回憶與風華,誠摯歡迎社會大眾前往觀展,一同領略流域與城市的時光走廊。

Read More

新北清水高中教育基金會善行 20年累積捐助逾2億元獎助學金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與所有受獎學生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清水高中於今(4)日舉行「歲末愛心關懷暨優秀育才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社會局長李美珍及教育局副局長劉明超到場嘉勉學子,與清水高中校長賴來展、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彭榮宗及貴賓共同頒發獎助學金,傳遞正向力量為弱勢學子送上歲末祝福與鼓勵。 清水高中學校基金會歲末愛心獎助學金邁入第20周年,累計嘉惠近5千位清寒學子;今(114)年除歲末愛心獎助學金外,同時頒發「優秀育才獎學金」鼓勵校內國中部會考成績優秀並選擇升讀高中部學生,促進在地就學,共計315位學生受惠。 財團法人新北市清水高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榮彭榮宗先生頒發愛心關懷暨優秀育才獎助學金。(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劉和然感謝基金會的善行,他表示,在凝聚了各界團體的愛心支持下,這不僅是一份獎助學金的發放,更是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傳遞愛與希望的重要時刻。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在地就學,推動高中職獎助學金制度,總金額達660萬元,每年約有850位學生受惠。為鼓勵優秀國中畢業生選擇在地就學,市府提供最高30萬元的獎學金,並增設完全中學國中部升讀高中部的2,000元獎學金。同時,為保障弱勢家庭學子的學習權益,市府也提供每學期5,000元的助學金,113學年度已獎助3,903位學子,以穩定的補助及豐富的教育資源,打造優良就學環境,協助新北學子專注向學。 清水高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彭榮宗表示,活動創辦以來透過凝聚各界善心人士的力量,已累積捐助善款超過2億元!這筆資金創造的是愛的記憶與回憶,希望激勵更多學子努力向學,因為教育改變人生。感謝多年來支持基金會的所有董事、顧問及朋友們,並期盼這份善念持續傳遞。 清水高中畢業生吳同學感恩分享,他說,自己從國中部升讀高中部,一路受到學校師長的指導與基金會的支持,特別感謝基金會及學校老師的幫助,讓自己能專心學業、順利考上國立大學,未來希望自己也能回饋社會,把愛心傳遞下去;國中八年級謝同學回饋,父親因罹癌工作不穩定,母親需要照顧年幼的弟弟,還要負擔房租,家庭經濟壓力沉重,教育基金會的資助給了自己繼續努力的希望,很是感謝;高一的馮同學提到自己家境艱困,媽媽患有多種疾病、奶奶失智、爸爸失業,全家僅靠媽媽微薄收入維持生計,感謝基金會的支持照顧,讓自己得以減輕壓力、專心學業。 清水高中校長賴來展表示,感恩基金會及各公益團體的愛心相助,持續照顧學區內及土城、三峽等區域需關懷且有志向學的學子,更獎勵學校升學表現優異的同學,同時挹注經費協助學校提升學力計畫,讓逆境中勤勉向學的同學得到肯定與鼓勵。

Read More

國際機器人大賽奪28獎 黃偉哲表揚

市長黃偉哲表揚在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獲獎學生。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代表隊去年十一月赴日本石川縣加賀市參加「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贏得十金八銀十銅共二十八面獎牌,囊括近三分之二的獎牌數,成績輝煌。台南市長黃偉哲三日在永華市政中心表揚獲獎學生,勉勵學子持續努力,為台南爭取更多榮耀。 黃偉哲表示,從ChatGPT的崛起看見AI的重要性,台南市抓住這股科技契機,深化AI與機器人教育,上個月舉辦的「台南AI機器人大賽」就吸引了近千名選手參與,展現台南學生對科技教育的熱情與潛力。也恭喜在RoboRAVE國際機器人大賽獲獎的學生,市府會持續提供支持,讓學子有更多機會接軌國際、拓展視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台南市不但發布機器人教育中程計畫,也積極建立機器人師資支持機制與完善課程設計,務求讓每位學生都能打好基礎,以面對未來AI時代的挑戰。 安南國中黃士軒、王辰恩、陳冠宇及瀛海高中王柏凱在日本賽場奪得「滅火」與「爬坡」項目金牌的榮耀,他們表示,為了在賽場上表現出色,經過數月的辛苦訓練,對機器人的結構與程式進行細緻調整,最終的成果是對長期努力的肯定。  台南一中郭恩佑、台南二中許喆嘉、北門高中陳室享與顏佑豈也在競賽中表現出色,獲得了「相撲」項目金牌、「爬坡」項目銀牌與「滅火」項目銅牌。他們分享與來自墨西哥與日本隊的選手交流的經歷,並表示這次的國際經歷讓他們收穫滿滿,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挑戰更大的舞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