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校學生領袖共築自治新藍圖

南台科大學生會攜手全台十餘所頂尖大學學生會進行跨校交流,透過分組討論共築學生自治新藍圖。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學生會攜手全台十餘所頂尖大學學生會跨校交流,三天期間參訪曾獲學治三冠獎的弘光科大與全能滿貫獎的朝陽科大,學習兩校在學權週、新生定向、幹部培訓等方面的經驗,另在逢甲大學舉辦大型交流會,透過分組討論共築學生自治新藍圖。 南台學生會跨校交流,深入探討學生自治、學權議題及特色活動,並藉由參訪對於學權議題有不同認知,並期盼能將相關經驗實踐於校內,進一步促進南台學生權益的保障與發展。 交流活動並於逢甲大學集結來自全國各地共計有十四校學生會及學生議會,透過將各部門專業分工,以分組討論形式為幹部職能做細部分解,另進行抽選議題,讓所有參與人員共同思考現況與未來,議題包含AI科技的影響、如何與校方溝通等?更藉此訓練團隊的溝通技巧與邏輯思維能力,彼此互相了解北、中、南各地學生現況與面臨問題,各校也相約未來,期盼能持續透過交流活動精進彼此。 南台學生會長王奎發表示,今年學生會核心目標是「深化培力,永續傳承」,期望透過各種凝聚活動讓每位成員在大學期間有所斬獲,並將學生會為學子服務的精神傳承下去,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學生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學組織,它提供一個平台讓學生可學習領導力、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能力,都是未來在職場的軟實力。鼓勵更多同學加入學生會,在大學期間積極參與累積人生的養分,為自己人生增添更多色彩。

Read More

永靖鄉永興國小靜思閱讀書軒啟用 頂新和德捐贈永靖第三座

彰化縣永靖鄉永興國小七日舉辦靜思閱讀書軒啟用典禮。(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吳東興∕永靖報導 彰化縣永靖鄉永興國小在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協助下,七日舉辦靜思閱讀書軒啟用典禮。這是該基金會在永靖捐助的第三座靜思閱讀書軒,也是位在東永靖的第一座。希望藉由書軒讓偏鄉學童也有平等學習的資源,縮短城鄉差距。 永興國小校長吳寶嘉去年五月,受邀到永靖國小參與靜思閱讀書軒啟用典禮時,思及永興國小所在的東永靖人口雖多,但基礎建設和硬體皆有落差,忍不住向當時前往觀禮的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請命。 吳寶嘉說,當時他鼓起勇氣上前向魏應充先生說:「可不可以也照顧東區的孩子?」沒想到兩周後真的接獲捐贈電話,令他相當意外,為了提供孩子與社區共學更好的空間,他也很快把地點較便利的校長室騰空,以利靜思閱讀書軒進駐,吳寶嘉說:「未來將會善用場域資源,發揮書軒最大效益。」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表示,認識吳寶嘉校長前,就聽聞他堅守偏鄉教育現場多年,是很用心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校長一開口,他也毫不猶豫決定幫忙,「現在的孩子受三C影響很大,閱讀能力愈來愈不好,也無法靜下心,透過基金會在永靖捐贈三所書軒,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找回閱讀興趣,透過教育讓故鄉永靖更好」。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慧珊表示,基金會的社區深耕計畫,透過教育、社福、環境及產業四大構面來協助永靖發展,教育是一切的根本,期盼永興國小靜思閱讀書軒能讓學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充實知識、陶冶品性。

Read More

中原大學以社會實踐推動「永續教育」 培養學生不被AI取代的軟實力

中原大學與黑松教育基金會合作,將永續環境教育融入地方小學。(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把真實世界搬進教室,落實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鼓勵師生用行動回應在地需求。企管系學生上山幫助偏鄉小農透過網路販售農產品;室設系學生為社區公益二手店打造隔熱天花板,改善店內高溫環境;設計學院埤圳計畫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合作舉辦「竹構築實作」等活動,增強國際鏈結。USR在中原大學不是口號,而是師生的日常實踐,「服務共好」已成為中原人的DNA,更是無法被AI取代的軟實力。 中原大學企管系學生前往日本沖繩進行地方創生實習,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永續治理辦公室主任李明彥七日表示,中原大學從全人教育的視角,在豐富的永續課程和營隊中,特別重視社會不平等對於永續的衝擊,實際帶領學生透過USR計畫,用行動回應在地民眾的需求。而學生透過執行專案累積經驗,培養了創意、洞察與團隊合作等AI無法取代的軟實力,並且擁有「利社會」的價值觀,更顯可貴。 中原大學今年邁入七十週年,過去在校期間一起到偏鄉部落服務、一起關懷社會的校友,即使畢業多年也仍是超級隊友,持續發揮共好力量。李明彥強調,全人教育不只能涵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對於未來的職涯與人生也有助益。中原大學把真實世界搬進教室,使學生能夠更快速地理解企業或場域之中真正的問題,為未來職涯發展開創更多可能性。 中原大學榮獲「台灣永續大學獎」,李明彥(右)代表上台領獎,(左)為頒獎人-前教育部部潘文忠。(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永續處表示,從社會參與到社會創新到永續發展,中原大學一路以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實踐SDGs。從USR方案到全校各系所課程,鼓勵教師從課堂帶領學生,落實永續發展。各院系師生透過課程及活動涵養,將所學專業結合各界資源協助偏鄉與弱勢,每年執行專業服務學習方案數達一百八十項以上。

Read More

屏科大教授鄭文騰獲頒台灣農學會個人農業學術獎

屏科大水產養殖系終身特聘教授教授鄭文騰學術研究豐碩,獲頒台灣農學會「個人農業學術獎」殊榮。(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水產養殖系終身特聘教授鄭文騰,多年來致力於水產動物疾病、蝦類免疫機制、蝦類神經內分泌調節與免疫抗病關聯性、生理免疫促進劑與益生菌的開發與應用、綠能光電多重循環水綜合養殖系統開發與汙染廢棄物之循環再利用等研究,研究成果十分豐碩,其卓越學術成就榮獲社團法人台灣農學會(AAT)頒發「個人農業學術獎」殊榮,鄭文騰在該項選拔於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至名歸。 社團法人台灣農學會原為中華農學會,創設於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一月,以闡揚農學、革新農業為職志,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農業學術團體。 台灣農學會為表揚對農業有優異貢獻的會員,特設置「農業學術獎」、「農業事業獎」及「優秀農業基層人員獎」,並於每年十二月的農學團體聯合年會論壇上頒發獎項。一一三年度農學團體聯合年會論壇於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國立臺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屏科大水產養殖系鄭文騰終身特聘教授出席授獎。 屏科大終身特聘教授鄭文騰在該校任教四十年,其研究領域契合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脈動,獲選為第四十三屆十大傑出農業專家。鄭教授長年之研究兼具產業應用及學術參考價值,其學術成就亦榮登最新的「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鄭教授再榮獲台灣農學會頒發「個人農業學術獎」,更增添其豐厚學術成就之榮耀,眾望所歸。

Read More

「花現幸福列車」第58站駛進河堤國小

「花現幸福列車」第五十八站開進河堤國小,開啟學子與花對話的美感教育。(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邁入第十二年的「花現幸福列車」第五十八站六日開進河堤國小,傳遞歡樂,也推廣本土優質花卉到各地學校進行花藝美感教學,帶動各機關團體舉辦花藝活動,讓本土花卉藉由學生學習永續傳承;校長杜昌霖表示,感謝花農與志工熱情協助,讓學校學生都能插上人生第一盆花藝作品,感受花草的生命力,開啟美學欣賞的視野。 「花現幸福列車」幕後推手是鳳農幸福花卉范垂歷老闆與葉春菊老闆娘,推動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藉由花材的介紹,讓孩子運用每株花材不同特性完成插花作品。讓學生從學習花藝,從小扎根美感教育。 葉春菊分享說,多數學生都沒插過花,會害怕花插起來不漂亮,但其實每盆花藝作品都是獨特的,如同每個人具有獨一無二的生命價值,插花時不必一味模仿,唯有用心體會,呈現花材的殊異特質,作品才能打動人心,在實作過程心情也會沉澱平靜,希望學生能像花一樣,展現最美的地方讓人欣賞。 范垂歷表示,「花現幸福列車」走過許多學校,澎湖、金門等,帶著花農所贊助的花材,以旅遊的心境到全國各地校園,教學分享花藝美感教學。 杜昌霖校長說,每種花的色彩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每一位小朋友一樣都與眾不同,小朋友的情緒、關愛與個性,會反應在自己的作品上,透過花材點、線、面的構思,搭配花材色彩的層次搭配,完成屬於自己的花藝作品,「花現幸福列車」到站,熱情灌溉,期望花藝紮根活動能夠讓孩子們獲得身心靈的昇華。 教務方珮玲主任表示,美感教育從小扎根很重要,學生可以將今日完成的作品帶回去送給想送的親人或老師,找個最適當的位子擺放欣賞,讓花的美繼續綻放增添家裡氛圍。 學生劉采彤表示,插花很有趣,把海綿泡水的感覺很療癒,玫瑰花花朵鮮艷,令我心情充滿了愛,康乃馨都含苞待放,就像母親孕育孩子一樣,期待他成長茁壯。

Read More

高師大校友會 新春揮毫贈祝福

高師大校友會舉辦創意春聯揮毫,校園洋溢佳節喜氣。(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師範大學高雄市校友會攜手高師大經學研究所、高師大美術系友會、高雄市蘭亭書學會,六日上午舉辦「乙巳龍螣飛動迎新春」揮毫活動,邀請校長王政彥與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等人共同主持,以響徹雲霄的敲鑼儀式揭開序幕,祝福高師大校運昌隆、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好運到。 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指出,校友會已經連續六年舉辦新春揮毫活動,今年邀請校長王政彥、副校長李昭蓉、經學研究所所長陳韋銓、資深教授鄭卜五、教授蔡根祥、書法老師謝彥衫等貴賓開筆,寫下「乙巳年龍螣飛動迎新春」十個大字;高師大學務長杜明德、總務長劉鎮寧、執行長鄂見智等人也應邀參與,一起祝福全校師生及校友新春吉祥如意、蛇年行大運。 王政彥校長表示,感謝高雄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暨所有理監事的費心安排,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傳統節慶,感謝所有書法家的獻藝,以精湛的書法藝術為我們迎來最璀璨的新年,祝福大家小龍納百福,新歲展鴻圖。 現場邀請書法大師們當場揮毫手寫春聯,除了高師大的老師們外,還有國際扶輪社少年交換委員主委黃聖忠、周子卿、曾毓雯、張詞景,以及高雄市蘭亭書學會理事長吳文生、吳俊毅、林志堅等人;美術學系友會也精心設計創意斗方,另還準備了文創紅包袋,親自分送給教職員生及讓校友免費索取。 為感謝恩師及貴賓們共襄盛舉,高雄市校友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銅雕藝術家黃澤華,特別親手打造銅雕的筆擱和文鎮相贈,讓師長及貴賓們備感溫馨。

Read More

左鎮國小秀光影軌跡 燈會爭輝

左鎮國小暨左鎮數位機會中心團隊完成左鎮燈會的「光影軌跡」燈區。(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二0二五左鎮燈會即將於十二日登場,左鎮國小暨左鎮數位機會中心團隊、左達工作室與薪藝滿竹工作室共同完成「光影軌跡」燈區,呈現左鎮的獨特文化記憶。 燈區中,展示左鎮國小所提供的在地特色─左鎮八景圖,包括二寮日出、草山月世界、草山要月橋、左鎮百年教會、五分車站等,結合左鎮數位機會中心雷雕工坊的雷雕技術所製成的左鎮地景壓克力作品,光影的層疊與透明材質的折射效果,將帶給參觀民眾有別以往燈會之感受。 左鎮國小校長楊靜芳表示,左鎮數位機會中心於九十七年起設立於左鎮國小,長期以來於各左鎮區內開設免費數位課程,提升居民數位能力,近年更培植雷雕工坊,創作出各種雷雕商品。 楊靜芳校長指出,左鎮國小暨左鎮數位機會中心團隊很榮幸可以參加此次左鎮燈會,於「光影軌跡」展區呈現左鎮地景雷雕創作,左鎮數位機會中心也將於燈會開幕日於現場提供左鎮八景胸章DIY活動,歡迎大家一起相約來左鎮看燈會。

Read More

接待元首 崑大禮賓生受讚賞

崑大時尚系學生在台南中樓勝安宮五朝清醮活動中,擔任元首級禮賓生工作,展現穩健專業禮儀。(崑大堤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系學生參與台南中樓勝安宮五朝清醮活動,擔任禮賓生工作。此活動由總統賴清德主持,並頒贈「敦仁郅善」匾額,以感謝地方人士與勝安宮長期的支持與貢獻。時尚學生在活動中穩健專業的禮儀,完美詮釋禮儀專才的價值,深受各界讚賞。 崑大時尚系禮儀團隊由老師葉芳妤帶領,這是該系學生第二次參與元首級接待活動,從活動彩排到正式儀式,學生們展現穩健的禮儀態度與專業形象,整體表現獲得現場嘉賓的高度肯定。 成員之一的三年級薛意璇活動中表現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其高中就讀長榮女中,曾擔任長女親善大使的團長,負責協助畢業典禮與接待日本姊妹校參訪等校內活動。進入大學後,她接受更專業的國際禮儀與接待課程訓練,累積接待各界貴賓、地方首長,甚至副總統等高規格活動的經驗。 葉芳妤表示,此次參與高規格活動,再次彰顯學生的實務能力與訓練成效,也為崑大贏得更高的聲譽,不僅透過活動展現禮儀專業,也是學生們在時尚與文化傳承上的卓越融合,讓人見識到時尚學程在培養未來人才方面的深厚實力。 崑大時尚系強調跨領域學習與實務結合,特別是國際禮儀方面,課程涵蓋國際接待、儀態訓練及公共關係規劃等,並鼓勵學生考取「國際禮儀公共關係規劃師」乙級證照,目前系上超過九成學生已成功取得相關認證。

Read More

中小學SCRATCH暨AI競賽 頒獎

南市教育局六日在新南國小演藝廳舉行中小學SCRATCH暨AI程式設計競賽頒獎典禮。(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六日在新南國小演藝廳舉行中小學SCRATCH暨AI程式設計競賽頒獎典禮。SCRATCH組前六名、AI組前四名,共六十四支得獎隊伍接受表揚。其中SCRATCH國小一般動畫、遊戲組前兩名、SCRATCH國中生活應用組前四名,將代表南市參加全國貓咪盃SCRATCH程式競賽。 教育局辦理一一三年度中小學SCRATCH暨AI程式設計競賽,吸引一百八十八校、七百九十六隊報名。經預賽、決賽,選出兩百二十五支獲獎隊伍。 教育局持續推動設置百人以下學校SCRATCH扎根組,鼓勵偏鄉學校參加競賽,檢視運算思維學習成果,降低城鄉數位教學落差。一一三年度共有三十九所偏鄉學校、八十八隊參賽。 其中國小動畫扎根組四十二隊,遊戲扎根組四十六隊。各取前六名、佳作及入選。獲獎作品及相關資訊已公布於競賽官網。動畫扎根組第一名是河東國小,遊戲扎根組第一名紀安國小。偏鄉學校玉豐國小包沛潔、蔡語涵一舉奪下SCRATCH國小一般動畫組第二名,取得貓咪盃參賽代表權。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生成式AI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語言模型也已逐漸應用於人類生活中。未來人類世界,AI科技將有深遠影響。南市教育局提前布局,一0九年即開始在中小學扎根推廣實施AI教育、辦理AI競賽,全面和科技世界接軌。今年度全國AI競賽將由南市教育局承辦,盼借重南市經驗,將AI教育推廣到其他縣市。

Read More

南台USR 帶學童玩歷史大富翁

南台幼保系推動USR計畫,並前往光華高中進行教保專業分享,深化學生專業知能。 (南台堤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幼兒保育系積極推動USR,本學期透過系列課程與活動,將學術理論與實務結合深化學生專業知能,更深入社區與在地國小、幼兒園、早療中心及高中職學校緊密合作,以寓教於樂方式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社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南台幼保系主任陳志盛結合南台社會責任暨環境永續中心資源,引導學生以「台南歷史文化」為主題設計服務學習課程。大學生們發揮創意將台南的歷史底蘊轉化為一系列富有趣味的闖關遊戲,例如「台南歷史大富翁」、「台南歷史建築拼拼樂」、「台南甘有影」及「荷蘭時期藍染趣」等。 大學生透過與台南龍崗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合作,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學習,認識台南的歷史與文化,達到寓教於樂的教育目標。 幼保系歐慧敏與卓美芳兩位老師則帶領學生參與師培中心的USR計畫,協助台南市林鳳國小舉辦校慶運動會。幼保系學生精心設計六個關卡,涵蓋交通安全、特教體驗及健康促進等面向,闖關過程中,學童熱情參與每項任務。 魏欣儀老師則將課程延伸至嬰幼兒音樂啟蒙領域,帶領學生與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及光明早療中心永康據點合作。學生分組設計適合0至三歲嬰幼兒的音樂活動,並透過見習、教案設計及同儕試教,帶入機構與幼兒實際互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