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中山工商獲棒球賽高中軟式組金牌

  中山工商棒球隊勇奪一一三年高雄市中小學社區(團)學生棒球交流賽高中軟式組金牌,並蟬聯三連霸。(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棒球隊參加一一三年高雄市教育局推動中小學社區(團)學生棒球交流賽,雖逢球隊換血潮,主力以新生為主,仍奮勇擊敗強敵勇奪高中軟式組金牌,並蟬聯三連霸。李昱平校長表示,該校棒球隊以社團模式經營,強調快樂學習與成長,這次能以老幹新枝組合奪金,教練和球員表現值得嘉許。 李昱平透露,球員平時練習的場地因遭颱風肆虐,暑假期間完全中斷練習,開學後主力球員有十五位畢業,只能由十三位新生頂替,加上八位原有球員重新磨合,過程艱辛程度不能想像,但球員就有不服輸的拼勁,曾遇險境終能化險為夷。 陳泓鏵教練表示,比賽在岡山棒球場舉行,八強賽因天候因素險些陰溝裡翻船,當天下雨導致投手控球不穩,接連保送加暴投奉送對手二分,七局下才絕地大反攻,最終以五比三晉級四強。 陳泓鏵指出,四強戰遇上實力強厚的高苑工商,所幸中山強投湯東叡表現出色,有效壓制對方打擊,讓對手一路掛零,湯東叡擊出場內全壘打加上高詠傑適時安打,最後以二比零氣走對手。 陳泓鏵說,擊敗高苑工商後,球員都大為振奮,全隊士氣如虹,對手酷愛社區隊一開賽趁先發投手包燿嘉舊傷復發,先聲奪人拿下三分,一局下中山工商還以顏色,一番猛烈攻擊,一口氣拿下八分,奠下勝基,第二局再奪六分,最終就以十六比四提前在第四局結束比賽。

Read More

朝陽科大國際學生跨年 感受台灣師生溫情

朝陽科大國際學生舉辦春暖團圓跨年活動,與校長鄭道明及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師長。(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國際學生感受台灣過年的節慶氛圍,朝陽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春暖團圓跨年活動,吸引近500位國際學生與本地學生同歡,現場安排越南傳統歌舞表演及各國傳統服飾走秀,年味十足。 越南學子帶來精彩的開場表演。(朝陽科大提供) 校長鄭道明說,朝陽科大海外姊妹校超過640所,全球5大洲、28個國家的近千名國際學生就讀,分別來自德國、西班牙、捷克、墨西哥、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菲律賓、日本、港澳、蒙古、印度、尼泊爾、吉爾吉斯、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等,節慶活動的舉辦,促進跨文化學習,營造多元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國際學生感受到台灣師生的溫情,融入在地生活。 泰國學生慈一玲奪下傳統服飾走秀競賽后座。(朝陽科大提供) 朝陽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主任李冠穎表示,目前有近300位國際學生就讀行銷系,是全校外籍生人數最多的系所。行銷專業知識與流通的應用發展,無論在台灣或越南市場,行銷專業人才炙手可熱,外籍生透過課程及實習的安排,累積專業知識,熟悉台灣文化與職場環境,彌補台灣少子化環境專業人力,開啟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經貿合作之新契機。 越南學生謝如璦以奧黛巧思,展示當地的水車文化,獲得優雅風采獎。(朝陽科大提供) 越南學生杜海英指出,來朝陽已逾3年,專業課程或節慶活動安排,處處感受學校的用心,能在實習場域發揮所學並感受溫暖,來台求學收穫滿滿;印尼的學生陳胤輝說,和這麼多國際學生歡慶佳節,感受濃濃的過年氛圍,學校師長像家人般的照顧,朝陽成為他第二個家,創造許多來台學習的美好回憶。 越南學生阮氏垂莊則以曼妙的台步,贏得最佳表演獎。(朝陽科大提供)

Read More

元智跨域影像醫學 獲國家創新獎

元智大學跨域與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合作開發獲國家新獎,對闌尾炎診斷助益。(元智大學提供)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元智大學三十日表示,該校電機通訊學院與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共同開發一項以人工智慧輔助急性闌尾炎診斷系統,榮獲國家新創獎,據參與的電機通訊學院長陳敦裕表示,這系統結合電腦斷層影像與深度學習技術,提升急性闌尾炎診斷準確性與效率,更可以提供醫療人員快速做出準確判斷。 元智大學指出,急性闌尾炎是急性腹症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症狀與其他腹部疾病相似,醫療專業人員在診斷過程中耗時,該校電機通訊學院與亞東醫院聯合開發一項名為「人工智慧輔助急性闌尾炎診斷系統」運用二維及三維影像分割技術,可以準確分辨影像中的發炎區域,有效提供醫療人員診斷關鍵的影像切片,大幅縮短診斷時間。 主持這項共同開發的陳敦裕表示,在研發過程幸得巷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郭冠宏醫師支持,讓開發轉隊從醫學影像的解讀到模型的設計、訓練與驗證,有了寶貴的臨床經驗與建議,讓系統的診斷準確率超過百分九十二,不僅顯示出高度實用價值,更為急性腹症的診斷技術帶來全新里程碑。 元智大學認為這次獲獎原因是評審團肯定這項技術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與應用價值,不僅促進了人工智慧與醫學的深度結合,更為健康科技創新與跨領域合作樹立典範。

Read More

慈大原住民編織藝術傳承 讓原民文化不失傳

藍月美期許自己把純手工的編織技術傳承下去,讓原住民文化不失傳。(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選修課程「原住民編織藝術」三十日舉行期末考,無需背誦艱深理論,也沒有上台報告或紙本考試,驗收的是學生操作手工織布機的真功夫! 藍月美表示,當年自費學編織,光一種編織技巧就要花費三千元學費,還不含車資和餐費,所費不貲。現在學生透過選修課程,就能學會平織和夾織,等於現賺六千元,還能自己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圖樣,發揮空間極大。 公共衛生學系一年級學生李珊珊表示,「原住民編織藝術」選修課僅限收三十人,開放選課當天,幾乎是瞬間秒殺,還好自己每小時滑一次手機,才搶到加退選名額,感覺自己好幸運。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四年級學生楊瑤表示,身為阿美族原住民,曾看過外婆織布,自己卻從未接觸過,更難擁有織布機台,所以,搶在畢業前夕選修這門課,讓自己更瞭解原住民文化。 讓學生有機會嘗試動手做,更看到原住民文化傳統編織和現代創新藝術的融合。(慈濟大學提供) 藍月美表示,自己是太魯閣族原住民,以往部落強調「男獵女織」,也就是男生打獵、女生織布。特別的是,織布技藝的好壞,更決定女子在部落的地位和名望高低,她期許自己把純手工的編織技藝傳承下去,讓原住民文化不會中斷和失傳。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翰霖表示,從二0一二年起開設「原住民編織藝術」課程,始終位列熱門通識選修課程排行榜前三名,再依上、下學期開放給大學部和五專部學生選修,讓學生都有機會嘗試動手做,更看到原住民文化傳統編織和現代創新藝術的融合。

Read More

興隆國小弦樂團醫院快閃感恩音樂會 療癒病患和家屬

興隆國小弦樂團用優美旋律,讓來院看診民眾感受到音樂療癒的魔力,聽見幸福和帶來心靈慰藉。(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了感謝醫護人員的努力付出與辛勞,新竹縣興隆國小弦樂團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演出「觸動興弦感恩音樂會」,演奏令人振奮的音樂,希望藉由音樂傳達,鼓舞病患與家屬。 興隆國小校長葉瑞珠以及家長會長黃維楨代表全校師生感謝院方給予學生表演舞台,中醫大新竹附醫執行長張宜真頒發感謝狀,感謝興隆國小師生透過音樂撫慰家屬和病患心靈。 葉瑞珠表示,這是學生首次在醫院表演,學習透過傳遞愛與關懷,善盡社會責任,特別演出三首樂曲,曲目包括布列頓的《簡易交響曲》第四樂章,以及義大利作曲家尼諾˙羅塔的《弦樂協奏曲》最終章,第三首帶來大家喜愛的《獅子王今夜感受我的愛》,用優美旋律讓來院看診民眾感受到音樂療癒的魔力,聽見幸福和帶來心靈慰藉。 葉瑞珠說,弦樂團由指揮宋鳴家老師以及優秀的老師群深耕音樂教育,在國內外的比賽都有非常亮眼的成績,近年來更在新加坡及維也納的國際音樂比賽中技冠群雄,獲得金獎的榮耀。同時,樂團也積極參與各種表演,走入社區,步入人群,希望透過不同場合的互動,讓學生體會音樂的美好,豐富孩子的生命,更期許能傳遞音樂的溫度到每一個角落。

Read More

2024國際美業設計精英賽 建國科大美容系連5年雙冠王

建國科大美容係連續國際美業精英賽稱霸,校長江金山特別代表全校予以表揚。(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涵蓋美甲、美睫、紋繡、美容、美髮領域的二○二四TSIA國際美業菁英賽,彰化建國科大美容系師生聯手展現驚人實力,在一一○○組參賽作品中勇奪六金!得獎榮耀和全校師生共享,建國科大指出,鄭寶琪老師是幕後最佳推手,讓美容系連續五年雙項金牌。 建國科大表示,鄭寶琪老師本身不斷挑戰紋繡技術,這次霧眉、線條眉和眼線兩項的專業組同時捧回冠軍。她深厚造詣直接傳授出一批子弟兵,連續五年得冠。今年學生勇奪四冠的有:美三甲陳鈺心宴會創意化妝(動態組);美三甲郭錫恩時尚新娘彩妝組(動態組);美二甲黃誠駿美甲紙圖設計組;美三甲曾意倞美甲靜態礦石暈染設計組。 建國說,自二○二○年到二○二四年學校在「國際時尚新娘彩妝」、「國際宴會創意化妝」兩項連續五連霸。「新娘彩妝組」依序得冠的是陳柏宇、胡永勝、吳宥蓁、曾泰獅、郭錫恩;「宴會創意化妝組」得冠的有陳柏宇、陸品旦、郭錫恩、吳宥蓁、陳鈺心。 另外,行銷系楊秀慧跨領域選修相關課程,在十一月份比賽也得到「靜態競賽排鑽設計」冠軍,讓全校同享榮耀!

Read More

國際女性影展進校園 龍華科大學子觀影探討多元議題

導演朱韻恬在線上與龍華師生分享影片創作理念、拍攝製作等心路歷程。(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諮商輔導暨職涯發展中心與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合作,日前舉辦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電影賞析,播放《邊境戀人絮語》及《初始之地》兩部電影,吸引許多對國家與族群、生命議題、親密關係、性別多元意識與性別友善等議題有興趣的同學一同參與觀影。電影播畢並有映後座談,邀請《初始之地》導演朱韻恬在線上與龍華師生分享影片創作理念、拍攝製作等心路歷程。 龍華科大指出,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由台灣女性影像學會辦理,自1993年舉辦迄今,為現今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議題性影展,亦是亞洲繼印度、東京、香港等地,最早出現的女性影展之一,影展旨在推廣女性創作者或女性視角為主的影像創作,透過電影映演及相關活動建構國際交流平台,並為國內觀眾引介具時代意義、性別思潮的優秀外片及國片,拓展性別之於影像的當代意義。 龍華科大日前舉辦2024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電影賞析,播放《邊境戀人絮語》及《初始之地》兩部電影。(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提到,《邊境戀人絮語》是波蘭紀錄片導演娜塔莉亞・康尼亞茲Natalia KONIARZ創作。該片旨在激發觀眾對於所身處的世界的反思,拍攝風格結合觀察式鏡頭和詩意元素,將人類悲劇與日常軼事相互交融。影片描述黑暗中戀人彼此凝視呢喃,他們踏上一趟安地斯山脈單車公路之旅。經歷嚴峻天氣考驗,也躲過持槍軍人的盤問,穿越冰川山嶺,跨越邊疆。長達一年半的旅程,男人在電話一頭嘗試理解遠方離異雙親的想法,重新思考「家」的意義,人與人的親密連結何在,何處是家,流浪的愛人又何以為家。《邊境戀人絮語》沉著緩靜的鏡頭語言烘托地景的變化,轉換在愛人相互凝視的搖晃特寫臉容,以及長時遠景風景間,一幀幀令人屏息的明信片,戀人之間的拍與被拍,在在凝煉著對自我成長,以及情感羈絆的深層體悟。 龍華科大也說明,《初始之地》則是由現居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朱韻恬所創作。朱韻恬在映後座談與龍華師生分享,該片描述25歲的主角Rianne有著台灣與奈及利亞血統,他一出生就被送養到荷蘭,在成長過程中對週遭環境總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疏離感。總是思考著,哪裡是家。她帶著這份疑惑,回到在台灣的家。朱韻恬的鏡頭紀錄了Rianne回台灣與親生母親見面,踏上自我追尋之旅的過程。 朱韻恬說,首次接觸拍攝Rianne時很放不開,在鏡頭上顯現出一種不確定感。當時Rianne內心有許多私密的話想與親生母親分享但不知道如何實踐。在荷蘭拍攝時,導演也曾記錄下情感豐富的Rianne與親生母親視訊時常流淚,有時卻因語言隔閡導致雙方欲言又止。母語非中文的Rianne曾請導演幫忙寫信給母親,想要讓母親更認識自己。當時因疫情期間規定,許多戶外畫面被攝者都必須戴口罩,雖然影響了畫面的美感,口罩卻無意間影射了母女之間情感的隔閡。透過朱韻恬剖析,也讓龍華師生一同深入這趟親情旅程的創作與核心。 龍華科大諮商中心主任黃斐馨表示,該中心辦理各類心理衛生推廣、生命議題、親密關係、性別多元意識與性別友善、人際關係、生涯規劃等主題輔導活動,提升教職員工生性別平等觀念及心衛相關知能,強化學生對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多元意識及與性或性別有關專業倫理的認識,建立師生對不同性別的相互尊重,期能實現性別平等目標。

Read More

新北學生科學研究獎助 18件獲最佳研究獎

113學年度新北市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成果發表會。(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今(30)日在北新國小舉辦113學年度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成果發表會,今年共計50件作品參賽,31件錄取發表,最終18件獲得最佳研究獎,展現豐富研究成果。 昌平國小學生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查找資料並做實驗記錄。(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採科研、科普雙核心,支持各校發展科學教育。在科學研究方面從「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到辦理科展培訓,邀請大學教授及資深專家教師專業指導,於第64屆全國科展榮獲縣市團體獎第1名,獲獎數居全國第一;科普方面則從科學+學校計畫、新北科學日及科普環島列車等活動向下扎根,並屢次在全國及世界級STEAM競賽奪冠,包含2024機關王世界賽包辦3面金牌、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2面發明組金牌等。113學年度新北市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將於114年2月10日開始報名,鼓勵有志於科學研究的師生踴躍參與,共同展現科學研究力。 北新國小校長施裕明表示,感謝教育局自105學年度起推動科學研究獎助計畫,鼓勵各校師生透過科學研究解決生活問題,並邀請專家學者指導學生探索科學,培養學子科學研究興趣與能力。科研獎助計畫成果發表不僅提供小小科學家們展現創意與自信的舞台,相關經費支持也讓參與師生能全心投入科學研究中。 土城國中學生黃子綺、劉洵妤及劉淯瀞熱愛科學研究,圖為師生練習報告合影。(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土城國中探討色層分析實驗的3位同學黃子綺、劉洵妤及劉淯瀞共同分享指出,在決定研究主題時遇到很大的困難,好不容易決定好研究主題,卻因為設備不足無法順利完成,過程中也多次因挫折興起放棄念頭,但因為師長的陪伴指導、夥伴們共同對科學的熱愛及相互鼓勵,才能持續堅持研究,也因此在這段歷程獲得許多珍貴收穫。 昌平國小學生研究摺紙骨牌,製作並調整紙骨牌的敲擊器。(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研究摺紙骨牌的昌平國小謝佳燁、李巧安、王詠晴、柯靖彥、嚴婕恩同學共同分享提到,翻筋斗紙骨牌是一個老少咸宜的遊戲,透過遊戲探索科學原理,實驗過程也因發生失誤像是紙牌放錯邊,或是不小心推倒要全部重新擺放等,更加學會如何面對挫折並堅持不懈,也更體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昌平國小另一組研究金屬探測車的蔡昀倢、顏晨晅、翁兆陽、蔡雨霏及吳祉彤同學也分享,透過科學實驗學習到電子組裝的每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像是要特別注意纏線圈的鬆緊度和厚度等,一些小錯誤都可能導致實驗結果出不來!過程雖然充滿挑戰,卻也覺得科學研究真的很好玩又有趣! 樹林高中學生以綠光雷射照射純水及奈米銀粒子溶液進行實驗。(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樹林高中曾乙展、盧亦丞及胡珈瑄同學共同表示,感謝教育局及學校建構有系統的科學研究支持,專款研究經費讓大家從事科學研究時無後顧之憂,聽到複審通過並獲得獎助的喜訊後,更加堅定要以奈米粒子探究作為實驗主題,並以補助經費購置相關實驗藥品,特別感謝評委們給予的研究建議,協助有效提升研究品質。

Read More

第21屆國家新創獎佛光大學郭龍老師榮獲學研新創獎

佛光大學郭龍老師(左一)獲得今年國家創新獎。(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今年共有一九六組傑出團隊中評選出多項重要獎項。佛光大學資訊應用學系郭龍老師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陳圳卿指導教授合作研發的「眼控圖形使用者介面溝通系統」,因其提升構音障礙患者與外籍看護間溝通品質的創新技術,榮獲學研新創獎。 這套系統專為漸凍人等構音障礙患者設計,突破性地優化了患者的表達方式,讓他們與外籍看護的交流更精準、更高效,大幅提升生活便利性與照護品質。郭龍老師除了學術成就斐然,亦長期關注漸凍人議題。他擔任漸凍人協會理事,曾任國際漸凍人協會聯盟理事,積極參與亞洲地區病友組織的合作交流,推動醫界與民間的聯繫與進步,彰顯台灣的國際影響力。 郭龍老師分享,他因自身家庭背景對漸凍人的需求有深刻體會,這激勵他專注於開發便捷且高效的溝通工具,希望幫助患者精準傳達需求,同時讓照護者快速理解患者的想法。 國家創新獎二十六日舉辦頒獎,郭龍老師將這項大獎分享給所有佛光大學師生,佛光大學表示,郭老師這一創新成果不僅展現了技術上的卓越表現,更體現了對弱勢族群的人文關懷,是科技結合社會公益的成功典範。

Read More

尖石國中校慶暨新校舍落成 培育原鄉學子特色發展

尖石國中在體育的田徑、柔道、籃球及音樂方面的合唱團等,表現非常亮眼,為新竹縣爭取到許多榮耀。(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立尖石國民中學慶祝五十五周年校慶暨新建校舍落成啟用典禮,副縣長陳見賢出席時表示,縣府十分重視教育發展,經費逐年增加,他與縣長楊文科均相信「孩子好,大家就好」,縣府不遺餘力支持教育及學生的發展。 陳見賢指出,尖石鄉是新竹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尖石國中也是在地不可或缺的學府,培育無數人才。縣府支持教育絕不手軟,教育經費逐年增加,也提升各校軟硬體設備,尖石國中的新建校舍包含十八間教室及廚房,期望學校發展更加蓬勃。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尖石國中目前共有十二班,透過實驗教育在傳承泰雅文化、發展學校特色與提升基本學力有顯著的成效,特別在體育的田徑、柔道、籃球及音樂方面的合唱團等,表現非常亮眼,為新竹縣爭取到許多榮耀。新校舍落成將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教育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期望透過更優質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茁壯成長,追求夢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