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設計智慧尿袋 摘紅點獎

台創產系師生以「尿優舒」作品,榮獲二0二四年德國紅點設計獎Design Concept設計概念獎。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數位設計學院創新產品設計系師生共同設計研發的「尿優舒─智慧醫療尿袋」作品,在二0二四年德國紅點設計獎中脫穎而出,榮獲Design Concept設計概念獎,師生團隊並親赴新加坡接受頒獎,展現卓越創新創意實力與設計能力。 南台獲得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品尿優舒─智慧醫療尿袋」,是由創產系老師馮嘉慧指導 學生張翊芠、黃筱萱、蔡湘婷、薛心妤及羅晴沂組成團隊設計,在國際舞台上為校爭光。 獲獎「尿優舒」作品,是一款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智慧醫療尿袋,專為醫院臥床患者設計,提高護理的精確性和便利性。 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創產系師生在九月亦勇奪美國「IDEA傑出工業設計獎」銀獎,。此次榮獲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再次為校爭光,也進一步展現南台在國際設計領域的卓越成就,也展現了該系培育具備軟硬體創新創意實力人才的成效。

Read More

華醫2學子 多益獲金色證書

中華醫大醫技系學生張庭(左)、袁巧霖(右)參加多益英檢表現出色,考出九百一十分與八百八十分。(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學生張庭、袁巧霖熱愛英文學習,在學校英文自學中心老師的鼓勵下,日前參加多益英文檢定考試,分別以九百一十分和八百八十分的優異成績獲頒金色證書,表現出色。 中華醫大英文自學中心主任陳昭蓉表示,為提升學生英文能力,英文自學中心提供學生多樣性的英文學習方式,也會依據學生程度,給予不同建議和努力方向,並親自輔導學生,讓學生在證照考試上更有信心。 目前就讀醫檢系大學部二年級的張庭分享學習經驗,他表示主動性很重要,平時會透過外國影片或雜誌的方式來學習英文,自己要不斷地去嘗試讓自己有學習動力的語文學習方式。以他這次多益聽力成績達四百九十五分滿分,就是有空就喜歡看英語的脫口秀節目、看NBA球員的PODCAST,從這些影片中培養英文的語感,甚至會模仿這些英文說話語氣。 專科部五年級的袁巧霖,除了積極做多益模擬測驗考題,也會針對自己不解的地方向老師請教。此外,喜歡看外國影集、外國YouTuber的部落格、聽西洋音樂等,從外國人的對話和歌詞中了解英文語言的意境,讓自己的英語學習不只是在課堂,而是融入自己的興趣與生活。 考出多益英檢高分,張庭和袁巧霖除了和指導老師陳昭蓉分享喜悅,也感謝學校訂定考試獎勵制度,通過多益英檢高級認證,可獲頒獎勵金一萬元,對學生是很有吸引力的激勵。

Read More

嘉藥與清邁大學 雙聯學制啟動

嘉藥與清邁大學攜手共育國際化粧品科技人才。(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泰國清邁大學藥學院代表團日前在副院長Dr.Wantida Chaiyana的帶領下,到嘉南藥理大學進行學術訪問,雙方將再度攜手簽署化粧品科技碩士雙學位課程備忘錄,為兩校學生提供廣泛的學術培養平台,讓他們在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中接受最前端的專業教育,並拓展全球視野。 嘉南藥理大學與清邁大學自二0一七年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在化粧品科技領域展開多項合作專案。 這次率團來訪的清邁大學副院長Dr.Wantida Chaiyana更是排名全球前百分之二的頂尖科學家,在藥學與化粧品科技領域有著卓越貢獻與國際影響力。這次來訪嘉藥是為進一步鞏固兩校的學術合作,推動化粧品科技領域的深度交流。 目前已有八位清邁大學的研究生前來嘉南藥理大學粧品系修讀雙聯學制,其中有三人即將於年底畢業。他們在泰國完成特定成分萃取與活性成分測試後,來到嘉藥粧品系進行化妝品奈米載體包覆,以提升活性成分在化妝品中的安定性與皮膚吸收率;未來畢業後將會回到泰國進入化粧品產業貢獻所學。 嘉藥粧品系系主任梁家華表示,未來粧品系將與清邁大學在化粧品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此外,透過這次雙聯學制的啟動,雙方將攜手培育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並共同推動產學研發的新高峰。

Read More

崑大砸3700萬 助學子出國圓夢

崑大培育國際移動力人才,投入近三千七百萬,讓學生赴海外交換學習,拓展多元職場力。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透過教育部學海飛揚、學海築夢、新南向學海築夢、學海惜珠及高教深耕計畫補助,自一0七至一一三年,加上校方投入配合款近三千七百萬,讓學生走出國際與世界對話,拓展多元職場力。 當全球化早已銳不可擋,崑大不僅早已營造國際化校園,更投注大量經費選送優秀學生赴海外姊妹校研修,或前往海外知名企業實習,以開拓不同的國際視野與經驗,地域則包含亞洲、歐美、紐澳或東南亞等地。崑大在一0八年更是全國唯一獲得教育部補助「科技大學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的私立科大,以「智慧電網」為主軸,與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合作,遴選工學院學生赴美進行暑期海外實習,學習國外最新電網知識。 崑大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專業實習機會,從科技產業到文創產業,讓學生在國外企業環境中親身體驗專業工作,或遴選優秀學生赴海外當交換生,以增強全球適應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崑大校長李天祥表示,校方積極配合推動教育部「學海」相關計畫,助學生開拓國際職場新視野,選送學生至國際企業實習,讓他們在國外的專業職場環境中學習,擴展全球視野。

Read More

竹市光復高中與法國高中締結姐妹校 跨文化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竹市光復高中與法國波尼市立弗利昂高中十一日簽約締結為姐妹校,兩校並展開為期十四天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光復高中與法國波尼市立弗利昂高中二十一日簽約締結為姐妹校,由光復校長李詩慶與弗利昂高中( Lycee Polyvalent Hyacinthe Friant)校長Gehin Christine出席締結儀式,兩校並展開為期十四天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期盼藉由跨文化互動、深化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 光復高中校長李詩慶致詞指出,透過此次簽訂姐妹校協議,將安排學生明年三月赴法國進行十八天交換學習課程,辦理教育交流。 竹市光復高中與法國波尼市立弗利昂高中十一日簽約締結為姐妹校,兩校並展開為期十四天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記者曾芳蘭攝) 李詩慶說,在過去的一年裡,兩校學生進行多次視訊交流對談,深入討論並理解台法兩國在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的差異性。藉由這次實體交流活動提供學生寶貴的機會,繼續保持好奇心與開放心胸的學習態度,分享兩國不同文化內涵及價值觀,這次波尼市立弗利昂高中師生二十人到訪交流,會由光復學生帶領法國學生一起參與班級課堂學習,也會透過寄宿方式、體驗台灣家庭生活。 交流期間法國學生將與光復高中的學伴一起參與班級課堂學習,以寄宿方式體驗台灣家庭的生活;有學生說、將帶學伴品嚐台灣的火鍋與臭豆腐等美食,用美食了解台灣。 波尼市立弗利昂高中學生說,先前透過與光復高中學生的視訊交流,學會了使用筷子,也提升了中文能力,也有弗利昂高中餐飲科的學生說,明年將到台灣餐飲業實習,深入體驗台灣文化。

Read More

第28屆TDK盃機器人競賽 明新科大穿金戴銀奪佳績

明新科大師生團隊參加第二十八屆TDK盃,一舉囊括金、銀、銅獎,以及佳作等七項大獎。(明新科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第二十八屆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日前決賽,明新科技大學拿下「自動組」冠軍、「遙控組」第二名與第三名。冠軍獲二十萬元獎金及前往日本觀摩NHK Robocon機器人大賽的機會。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也親自頒獎,肯定參賽隊伍的表現。 明新科大半導體學院張合院長表示,TDK競賽分「自動組」及「遙控組」二組,今年的競賽內容是機器人需從「拿起燈籠」到「點亮主燈」,闖過「燈籠滿載、崎嶇小徑、璀璨牌樓、燈火高掛、光點龍耀、點亮主燈」六 個關卡,分別由機器人自主行動,或由參賽者遙控機器人的方式完成關卡。 明新科大強調實務、實作,鼓勵同學從競賽中學習實作技能,以賽代訓,連續廿四年學生組隊參加TDK盃盛會,已累積廿一座冠軍獎項。今年電子系、電機系學生組隊參加,設計創意與實力兼具的機械人,經過緊張激烈的初賽、複賽後進入決賽,並在最終比試下,獲得「自動組」競賽獎第一名與佳作、「遙控組」競賽獎第二名與第三名,大會「創意獎」項目也獲得三個佳作共七座獎項,滿載而歸。 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柯今尉出席頒獎儀式時表示,肯定參賽隊伍的表現可圈可點,參賽隊伍的機器人充分展現選手們的創意,利用活躍的思路破解難題,並依靠穩紮穩打的技術力實踐克服關卡。

Read More

慈大攜手中研院 推動原住民人才培育打造原鄉AI

師生參觀布農族巫師祭特展「liska taisah tu bunun(做夢的人)。(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慈濟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攜手推動「AI到原鄉」,在人工智慧及原住民人才培育方面加強合作,縮短城鄉數位落差。為了讓年輕學子了解中研院的研究成果,近距離接觸前端科學技術,慈濟大學五十位師生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李佩穎主任的帶領下,日前到中研院參加「院區開放」活動,大家在臺灣最高學術殿堂,了解國家科學與人文領域的最新發展。 參訪活動由慈大原資中心主辦,主題為「原就力-中央研究院Open House參訪活動」,包括科普演講、實驗室開箱、手作體驗及影片放映等,希望讓大家根據興趣探索不同領域,進一步體驗科學的魅力。 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黃世彬博士帶領,參觀「福爾摩沙‧蕨‧響」特展,了解台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還參觀由民族學研究所舉辦的布農族巫師祭特展「liska taisah tu bunun(做夢的人)」,這次參加活動師生中,有三十位原住民籍師生,讓不同族群的師生深入了解布農族的傳統文化與祭典。 活動主題演講有「未來世代的必修課:能源與AI科技」,各種深度的靜態展覽,還有將近三百場互動的科普活動。還有同樣來自花蓮卓溪鄉太平國小設的攤位「語法探險:布農語句子解謎之旅」,他們今年獲得「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實體發明組教育類冠軍。 廖俊智院長表示,希望透過Open House活動激發同學們對科學的興趣,若將來有機會走上研究之路,也歡迎與中研院合作,多多利用中研院的研究資源。 慈濟大學位於全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花蓮縣,至今已經培育了超過三千位原住民學生,涵蓋多個領域。慈濟大學與中研院在人工智慧領域,積極推動「AI到原鄉」,透過慈大長期在花東原鄉耕耘服務社團和志工,由中研院培育學生為AI種子,撰寫AI應用教案並經過篩選後,將這些教案推廣至原鄉學校。

Read More

高市輔英科大助原民為采耳師

輔英科大助原住民學員采耳SPA培訓,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林慶華督導(前排右六)與全體學員合影。(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推廣教育中心在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業基金補助下,協助三十位在職原住民發展斜槓人生,在接受二個多月的「采耳SPA療癒師培訓班」訓練後,二十日前往高雄市仁愛之家為機構長輩掏耳舒壓,深獲好評。 推廣教育中心黃國銘主任表示,「采耳SPA療癒師培訓班」是由原民會補助,主要是幫助在職原住民學習更多專業技能,提供更寬廣的就業或創業發展,經費由原民會就業基金補助,課程完全免費,三十位學員從八月三日開課起,學習專業無痛采耳、顱腔淨化SPA(耳燭、頭部穴位按摩)以及美容時尚產業經營等課程,當日由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林慶華督導出席開課典禮,鼓勵原住民學員多職能發展。 黃國銘指出,該中心聘請專業老師教導,學員興致高昂,日前結束課程,二十日前往高市仁愛之家一顯身手,讓機構長輩們享受專業采耳與頭皮按摩,長輩們對團員的手技讚不絕口,直呼舒壓又療癒,而這次的義務服務不僅讓學員能將所學運用於實務,更展現該中心在推廣原住民職業技能培訓的傑出成績。 推廣教育中心楊雅晴秘書表示,學員中經歷不同,各自精彩,其中源自屏東縣滿州鄉,父母為阿美族與排灣族的潘惠萍,愛好學習,富上進心,曾參加多種職訓創業課程,去年參加「熱蠟除毛師創業培訓班」,結訓後即辭掉電信服務人員工作,在台南市南區成立「High Summer美學工作室」正式創業。 楊雅晴笑說,「永遠不滿足」的潘惠萍,憑藉專業技能和服務熱忱,已建立穩定的客戶群,但她希望透過學習新的技術,進一步擴展工作室的服務項目,今年再參加「采耳SPA療癒師培訓班」,盼能滿足更多顧客需求,目前她的月營收已達十多萬元。 楊雅晴指出,輔英推廣教育中心是個提供織夢踏實的學習場域,開設的「殯葬業務行銷專員」iCAP職能導向課程、「泌乳指導員」iCAP職能導向課程、照顧服務員職業訓練、托育人員專業訓練、嬰幼兒按摩與瑜珈等都廣受歡迎,該中心還連續榮獲勞動部TTQS銀牌殊榮,歡迎想創業、想斜槓者來輔英啟動夢想事業。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師49級校友聯誼 回味青春

南師49級校友回到母校參加畢業64年的聯誼會。(南大提供) 台南大學(南師)49級校友,日前回到母校舉辦畢業64年聯誼會,共106人熱情響應,分別從台灣及美國各地返校聚會,這屆校友大多是30年次,年逾八旬,彼此相扶相持,一起回顧青春,場面溫馨。另上海翔茂企業公司李茂盛董事長捐款100萬元回饋母校。 南師49級聯誼會總召集人張景蘭表示,此次聯誼會原本要在四年前,也就是他們畢業60週年的時候舉辦,但因當時剛好Covid-19疫情爆發,只好延期到今年舉辦。 南大校長陳惠萍、前校長吳鐵雄、黃秀霜,校友總會理事長吳東林、前任理事長陳金雄都到場致意。陳惠萍致詞歡迎並報告南大優異績效及最新發展現況,吳東林則報告目前校友總會,已延伸至各縣市成立校友會,並拓展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印尼等校友會。 陳金雄特別感謝在104至106年任內,舉辦校友總會到中國江南旅遊時,受到49級校友李茂盛董事長及夫人洪千里的盛情招待,並於當年母校120週年捐款120萬元致賀並回饋。 李茂盛表示,當年他放棄台南一中,就讀南師,是人生前途由耕田農夫轉為公教生涯的轉捩點;並分享升讀中興大學以及之後創業的艱辛歷程。 這屆校友人才濟濟,知名校友還有前華航董事長魏幸雄、前交通銀行總經理莊國雄、前國立空中大學校長劉水深、黃秀真律師、家醫婦產科院長王三郎、前高雄市議員黃芳仁、律師陳里己等;至於大法官王和雄、前華梵大學校長田博元等校友,惜已辭世。 參加返校聯誼會的49級校友們,除了一起唱校歌、回顧青春-憶當年影片欣賞之外,也為離世同窗默哀。中午則於南大紅樓前進行大合照,期待下次再聚首。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小童奉茶謝師 校長祝蘋安

永康崑山國小精心規劃「敬師」活動,校長王文玲(前排中)與家長會親送奉茶禮,祝老師教師節快樂,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崑山國小為慶祝113年教師節,精心規劃系列豐富多彩「敬師」活動,除各年級段不同主題的比賽與互動,還特別安排「奉茶謝師恩」,由家長會長、校長與行政團隊共同至各班親送奉茶禮,透過多元形式感謝與認識師長,營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 教師節系列活動自9月1日~30日展開,內容設計各年級段不同主題的比賽與互動,藉由多元的創作形式與情感表達,引導學生從內心出發,傳遞對師長們的感激之情。其中在「認識師長」活動中,學校將全體師長的照片與簡介製作成海報,張貼於校內中廊公告欄,讓全校師生與家長能夠對辛勤教誨的師長們有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增進師生間的情感連結。 低年級的「畫我老師」繪畫比賽,鼓勵一、二年級學生用畫筆描繪老師的美好形象,展現老師在學生心中的風采。中年級學生則可參加「老師二三事」繪畫比賽,透過畫筆描繪師生互動的歡樂時光或難忘的校園點滴。高年級的學童透過「敬謝師恩」卡片製作比賽,以文字與圖畫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讓感謝之意化為一張張珍貴的心意卡,送給每位辛勤付出的老師。 此外,全校學生也參與「老師感謝您」卡片傳情活動。學校發放感謝卡片給每位學生自由創作,並於完成後親自將卡片送給要感謝的老師,並說出一句「謝謝老師」,藉此傳達學生內心的真摯情感。 還有安排「奉茶謝師恩」活動,由家長會、校長與行政團隊共同至各班親送奉茶禮。校長王文玲提供象徵平安的蘋果、家長會長蕭湧儒是象徵步步高升的蛋糕、家委會提供飲料,學生齊聲說出「謝謝老師」,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王文玲校長表示,敬師不僅是一日的儀式,更是一種由心而發、深植於心的情感傳遞。讓我們一同為校園增添更多溫暖與感動,為每位老師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與敬意。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