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逾20所學校招不到代理教師 校方祭出五花八門招術

新學期即將到來,台東縣還有超過二十所國中小學還招不到代理教師。(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新學期即將到來,但台東縣目前還有超過二十所國中小學還招不到代理教師,有學校已公開招聘第十五次仍乏人問津,不得不祭出五花八門的招術來吸引老師,包括有冷氣、有新宿舍、學生乖巧好教等,但有意徵選的老師大多以生活機能、交通便利為首選。 點進台東縣府教育處各級學校網頁公告,一整排都是徵選代理教師的訊息,有超過二十所國中小學校招不到代理教師,平均有逾五次以上徵選還找不到代課教師,甚至有的已經第十五招,讓學校也十分著急。 因此,有不少學校在臉書「台東縣教師徵才平台(非官方)」貼出五花八門的徵才誘因,包括有冷氣、有新宿舍、套房、不用擔心同事相處、學生乖巧好教等,甚至連美麗星空、海景也列為誘因,希望能吸引老師來徵選。 惟有意報名徵選的老師,心中首選仍以生活機能、住宿及交通便利為優先考量,有代課老師指出,現在的社會講求便利,如果學校及宿舍附近沒有超商,買餐及日常用品等都相當不便,即使有無敵海景、美麗星空也無法滿足五臟廟的需求,大多會打退堂鼓,即使應徵上,也待不久。 教育處表示,距離開學還有二周,大都會在開學前招到大學相關科系畢業的代理教師,這個情況往年都有,不會影響學生的受教權,不必太擔心。

Read More

高中校長會議教長:不會有118課綱

全國高中校長會議南區場次在台南二中登場,教育部長鄭英耀(前排左三)、台南市副市長趙卿惠(前排右二)出席開幕儀式。(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一一三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會議」南區場次十三、十四日兩天在台南二中登場,教育部長鄭英耀十三日上午親自出席開幕式,他強調台灣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十年一定要改課綱,因此不會有「一一八課綱」,只會深化一0八課綱。 今年的全國高中校長會議南區場次仍然選在台南舉辦,從台中以南的高中職、海外台灣學校及矯正學校共兩百九十名校長,出席這場以「讓青年走向世界─Team Youth」為主軸的會議。 教育部長鄭英耀南下主持開幕式,他表示,教育的目的是為培養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的新世代人才,台灣許多高中在推動本土教育、數位學習及與國外學校合作的成效非常優異,將國際資源帶進台灣,感謝校長在教育現場第一線的努力與付出。 鄭英耀也重申不會有一一八課綱,他說,將會深化既有的一0八課綱,一0八課綱許多培養新世代年輕人更有創意的自主學習、解絕問題能力等,大方向並沒有改變,家長、老師可以放心,學生也能有更好的發展。 鄭英耀並強調,產業持續升級,AI已不可免,教育部也會促進大專校院與高中課程教學資源的合作,並持續推動數位學習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結合產業需求發展AI課程及教材,提升學生科技素養。 昨天的會議也邀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蔡宗翰教授進行「AI浪潮下的教育改變:啟動未來學習的力量時段」專題演講,下午則進行分組專題研討,聚焦於「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法重點」、「自主學習下的資訊倫理」、「新興科技與產學合作」與「高中學生情緒障礙輔導原則」。第二天專題演講為「青年體驗國際教育服務學習」及「營造數位化校園」,期許校長們鼓勵學子鏈接國際,面對數位時代的發展與挑戰。

Read More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華醫USR披金戴銀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執行USR計畫成果斐然,獲頒二0二四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華醫提供)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執行USR計畫成果斐然,獲頒二0二四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和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華醫指出,USR團隊執行的「深耕共榮,在地永續」計畫,獲頒台灣永續行動獎的金獎,另「創生共銀,樂活健康基地」計畫則獲得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榮耀。 今年華醫大USR團隊執行的深耕共榮、在地永續計畫,參加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主辦的「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計有七十九個單位、一百五十七件角逐,共評選出三十一件金獎,華醫也名列其中。另外以「創生共銀,樂活健康基地」計畫,參與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計有二百三十個單位、五百零七件參賽,華醫獲銀獎肯定。 中華醫大USR團隊執行老師王靖婷偕同團隊成員將成果和喜悅與全體師生分享。華醫表示,團隊執行的「深耕共榮,在地永續」USR計畫,取徑人才培育、營造社區亮點、跨國交流三個面向,成功打造楠西、玉井等社區綠色循環產業,讓社區營造可永續自主運轉的商業模式,進而培育在地健康人才,讓長者能夠安心樂活在地老化。此外,在跨國交流面向,串連台日菲三國,對於超高齡化社會進行深度的探討。 至於「創生共銀,樂活健康基地」的USR計劃,是以健康照護、飲食營養、生態療育、宜居環境四個主題切入,成功培育社區長者考取證照,成為國民體適能指導員帶領社區長者運動,且針對老年人牙口不利的隱患做出回應,設計飲食質地適合長者的菜單,從營養面根基了長者容易吸收不良的情形。此外,指導學生在社會行動執行方案上獲獎無數。

Read More

崑大慈善感恩晚宴 募款逾420萬助學

崑大新學年進行「扶助經濟不利學生慈善感恩晚宴」,近五百人攜手獻愛,共募得逾四二0萬元。(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新學年度舉行「扶助經濟不利學生慈善感恩晚宴」,校長李天祥率領校內主管邀請校友及各界善心人士參加,近五百人攜手奉獻愛心,共計募得逾四二0萬元。校方將妥善規劃善款使用,以扶助經濟不利學生課程學習及就業輔導,善盡社會責任。 崑大在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辦理慈善晚宴向各界募款,以扶助經濟不利學生,使其安心就學。並由學務長楊泰和報告完善就學協助機制執行成效,同時播放二0二三年執行成果影片,深深打動在場嘉賓的心。 李天祥除感謝校友及各界先進慷慨解囊,讓莘莘學子能安心就學,並表示,崑大過去三年募款績效都逐年遞增,二0二一年募得三0八萬六千元、二0二二年三六三萬七千八百元、二0二三年四二0萬六千元,且所有募款經費皆依規定,完全用於扶助經濟不利學生課程學習及就業輔導上。 李天祥提到,近幾年發現仍有許多具有發展潛力的同學,在求學期間因家庭突遭變故或受疫情影響,面臨各種困境,為兼顧家計與生活,必須利用課餘時間投入工讀,還得勞心家務,無法專心向學、追逐夢想,經常處於內外交迫的窘態。 例如一一二學年度第二學期校內含低收、中低收、原住民、身心障礙及特殊境遇、及符合申請教育部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資格之學生有一千三百五十六人,受輔導補助學生為四0一人。

Read More

南應大與台南刺繡公會簽署MOU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右二)與台南刺繡公會理事長黃正忠(中)簽署MOU,深化產學合作。(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全球刺繡研發中心與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簽署策略聯盟合作意向書,宣告啟動一項針對刺繡文化振興及人才培育的全面性計畫, 雙方將深化產學合作,共同推動台南地區刺繡工藝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表示,該校作為文化創意為核心的科技大學培育多元化人才,多年來在教育部的重視與支持下,執行USR計畫「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與記憶延伸」。這項合作不僅標誌該校在傳承與創新台灣刺繡文化方面的顯著進展,更為未來的產學合作開啟新篇章。此次合作簽訂不僅是對南應大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美好展望。 全球刺繡研發中心主任林妙姿指出,刺繡中心是全台唯一研究各國刺繡與織品文物保存的特色中心,此次合作將為刺繡工藝注入新活力,透過學校與業界緊密協作,雙方將更有效地應對文化傳承的挑戰,並為未來刺繡產業培養具備創新思維與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 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正忠也對此次合作寄予厚望。他表示,公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振興與保護刺繡文化。與南應大合作將成為推動刺繡工藝產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學術與產業深度融合,雙方將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地保護並弘揚台南獨特的刺繡文化,更是台南刺繡文化振興與傳承的重大突破,同時亦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與實踐機會,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

8/17科學主題闖關 免費體驗復古童玩

本週六在兒童科學館前廣場又將有科學闖關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將於十七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兒童科學館前廣場舉辦「台南愛Learn!科學跳一夏」活動,邀集台南在地在科學各領域大放異彩的學校及單位帶來豐富的科學體驗,更安排「同玩童玩」復古童玩體驗及製作,舞台區也辦理「童玩十項全能競賽」,歡迎民眾踴躍共襄盛舉。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局每年皆會推出豐富的科學課程及大型科學體驗,今年結合邀集深耕兒童科學教育的各校名師及民間科學教育中心,規劃「台南愛Learn!科學跳一夏」科學闖關活動,包括專精科學實驗及開發教具的佳里國中陳坤龍老師、鑽研AI人工智慧教育的和順國中林信廷老師、後甲國中深耕自然科領域楊銘富老師等;此外成大科教中心、修曼機器人也會帶來物理及天文等科學主題。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除了科學闖關內容外,同時也特別規劃三個復古童玩體驗,讓親子嘗試沙包擲準、投壺及地雷陀螺等非常受歡迎的童玩;另規劃兩攤位分時段進行紙蜻蜓、沙包與瓶蓋陀螺製作,每場次限定三十名。舞台區還有十項全能童玩競賽,吸引二十隊共六十名親子報名參加。

Read More

南光科學雙語實作營 上百學童參與

南光高中「科學雙語實作營」開跑。(學校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光高中八月十二至十五日在新營及新民國小舉辦為期四天的「科學雙語實作營」,共一百多名學童參加。這個活動不僅為孩子帶來豐富的科學知識,也透過美語交流,提升語言能力,讓他們的暑假有趣且充實。 南光高中說,「科學雙語實作營」活動豐富多樣,包含「大象牙膏」體驗化學反應的神奇,實驗中過氧化氫快速分解大量氣泡,如火山爆發般的效果,十分壯觀;「彩虹瓶」透過不同食鹽濃度的彩色液體,進行密度分層實驗,帶領孩子進入色彩的世界。 「電磁小火車」利用感應電流讓小火車移動,讓孩子了解電磁原理。在「平衡鳥」課程中,學習如何保持物體平衡,理解重心和平衡的概念;「繪彩輕簡」則教導簡單的繪畫方法,學習色彩搭配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指印畫意」介紹指紋的各樣功用,區別自身指紋與他人的不同,了解指紋的重要性。 此外,在「情緒臉譜」和「色彩心理學」課程中,孩子學到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並藉此探索自己的情緒。這些課程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提升他們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 活動由南光高中導師林美祝和蔡佳伶指導,高二科學班和雙語班學生策劃出符合小學生需求的內容,並在過程中運用英語溝通。

Read More

國立中山大學辦「IDG臺法行動藝術週」

中山大學辦IDG臺法行動藝術週,透過空表演實驗場藝術家們的肢體和語言,展示如同氣膠粒子隨著時間變化的現象,探討時間知覺及生命核心。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攜手空表演實驗場規劃舉辦「IDG臺法行動藝術週」,結合藝術與科學、包容多元及弱勢族群,同時邀請法國知名編舞家帶領與會者以行動藝術探索感知與時間,共同探討「異身體」進入多重時間與宇宙的奧秘。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引述愛因斯坦「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卻是被時間及空間所限制住的一部分」,與量子物理學先驅普朗克的名言「我們所感受的世界,不過只是浩瀚自然的微小片段」破題,以科學角度談論肉眼不可見,卻時時刻刻影響人們生存環境與健康的氣膠懸浮微粒,並探究不同細胞的生命週期、大腦對時間與五感知覺的運作原理,及內外在影響因素。 王家蓁指出,活動名稱中的「RUBATO」一詞出自義大利文,意為「被偷走的」,突顯出生命物種對大自然環境感知、與對時間知覺的限制。王家蓁強調,唯有當人們認識五感的運作、與其對於感知環境及和他人關聯的侷限性後,才能更加體會人與環境的深刻連結及一體性,才有機會更理解及包容彼此,以突破既有框架界限,重新構建並共創同理與包容、共生、共融及共榮的永續新生態。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何怡璉與空表演實驗場團隊,則於活動中呈現「五感異聲,礙情中的異身體與人文平權」計畫中的兩項行動藝術表演作品,以「殘廢時光」和「可供給性」,翻轉障礙成為可能性、「異身體」的多重時間。透過空表演實驗場藝術家們的肢體和語言,展示如同氣膠粒子隨著時間變化的現象,探討時間知覺及生命核心。何怡璉表示,藝術創作過程中的自我覺察與意義重構,正是IDG中強調的關鍵內在發展技能,用藝術翻轉對身心障礙的刻板印象即是關鍵思考的訓練。此次IDG臺法行動藝術週充分展現了IDG中強調的合作 與共創的寶貴價值,更呼應了IDG中的「行動」,以結合科學與行動藝術的實踐,回應當代人類及地球生態面臨的嚴峻挑戰。 校長李志鵬表示,此活動將藝術與科學互融,同時涵納多元與弱勢族群的內容,以共同推動IDG與生態永續的前瞻作法,展現中山大學理工與人文並重、追求前瞻與創新的治校理念。  

Read More

中油捐贈中湖國小、八里國小24台再生電腦

(台灣中油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灣中油公司油品行銷事業部台北營業處,今(13)日由處長許博彬代表捐贈24台功能都很良好的再生電腦給新北市鶯歌中湖國小及八里國小,台灣中油期盼透過電腦捐贈提升學生的數位競爭能力,並善盡社會責任。 台灣中油表示,這些電腦雖已達汰換年限,但經過整理後,功能都很良好,台灣中油希望透過資源再生利用,將這些再生電腦捐贈給學校,協助強化校園的數位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提升數位競爭力,並且達到環保減碳的目標,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中油提供) 八里國小資訊組長陳俊甫很感謝台灣中油對學校的支持,他表示,有了這批再生電腦大大提升學校的資訊教學設備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科技的世界裡有更多探索與成長的機會。 鶯歌中湖國小校長陳進德則表示,該校自108學年度起,即積極透過程式設計課程及課後程式設計社團推動科技教育,有這批電腦的輔助,有助學生提升程式語言學習成果。 許博彬處長感謝立法委員蘇巧慧與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辦公室協助,讓再生資源可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希望兩校的學生能善用這批再生電腦,提升數位學習能力,發揮再生電腦的最大功用。未來台灣中油台北營業處也將持續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推動再生電腦捐贈計畫,善盡國營事業的社會責任。

Read More

大葉大學學生曹斐嬿 馬來西亞檳城國際廚藝競賽奪得銀牌

大葉大學學生曹斐嬿參加馬來西亞檳城國際廚藝競賽奪得銀牌。(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位學程再傳佳音!大二生曹斐嬿在助理教授蔡振彰指導下,赴馬來西亞挑戰二0二四第十九屆檳城國際廚藝競賽,榮獲盤飾甜點靜態組銀牌。 曹斐嬿表示,盤飾甜點靜態組一共要準備三道甜點,美感與商品化可能性都是評分重點,她在事前反覆練習,做出最好的成品,以花園為主題,設計了名為「月圓花好」的莓果蛋糕、名為「甘之如飴」的地瓜塔、名為「烈焰柔情」的巧克力香堤,很開心能獲得評審肯定。 她說,她很喜歡烤餅乾、做點心,烘焙領域包含麵包、蛋糕、中式點心、巧克力等,在老師帶領下學習到多方面的烘焙技術,她希望可以拓展學習面向,因此參加比賽,謝謝老師的指導,也謝謝學校提供工讀機會與獎助學金,幫她減輕經濟壓力,她也期許自己能夠繼續拓展學習範疇,未來挑戰更多賽事。 指導老師蔡振彰指出,由檳城廚藝協會主辦的檳城國際廚藝競賽,是世界廚師協會認證的國際廚藝賽事,有來自馬來西亞、台灣、越南、印尼、南韓、印度、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超過一千名選手參加,競爭激烈,曹斐嬿以出色的表現獲獎,實屬不易。 他說,系上訓練學生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學習各式蛋糕技法,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比賽,不只在練習過程累積實務經驗,也能在賽事現場觀摩世界選手的技巧,成就更好的自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