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與台南刺繡公會簽署MOU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右二)與台南刺繡公會理事長黃正忠(中)簽署MOU,深化產學合作。(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全球刺繡研發中心與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簽署策略聯盟合作意向書,宣告啟動一項針對刺繡文化振興及人才培育的全面性計畫, 雙方將深化產學合作,共同推動台南地區刺繡工藝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表示,該校作為文化創意為核心的科技大學培育多元化人才,多年來在教育部的重視與支持下,執行USR計畫「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與記憶延伸」。這項合作不僅標誌該校在傳承與創新台灣刺繡文化方面的顯著進展,更為未來的產學合作開啟新篇章。此次合作簽訂不僅是對南應大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美好展望。 全球刺繡研發中心主任林妙姿指出,刺繡中心是全台唯一研究各國刺繡與織品文物保存的特色中心,此次合作將為刺繡工藝注入新活力,透過學校與業界緊密協作,雙方將更有效地應對文化傳承的挑戰,並為未來刺繡產業培養具備創新思維與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 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正忠也對此次合作寄予厚望。他表示,公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振興與保護刺繡文化。與南應大合作將成為推動刺繡工藝產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學術與產業深度融合,雙方將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地保護並弘揚台南獨特的刺繡文化,更是台南刺繡文化振興與傳承的重大突破,同時亦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與實踐機會,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

8/17科學主題闖關 免費體驗復古童玩

本週六在兒童科學館前廣場又將有科學闖關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將於十七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兒童科學館前廣場舉辦「台南愛Learn!科學跳一夏」活動,邀集台南在地在科學各領域大放異彩的學校及單位帶來豐富的科學體驗,更安排「同玩童玩」復古童玩體驗及製作,舞台區也辦理「童玩十項全能競賽」,歡迎民眾踴躍共襄盛舉。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局每年皆會推出豐富的科學課程及大型科學體驗,今年結合邀集深耕兒童科學教育的各校名師及民間科學教育中心,規劃「台南愛Learn!科學跳一夏」科學闖關活動,包括專精科學實驗及開發教具的佳里國中陳坤龍老師、鑽研AI人工智慧教育的和順國中林信廷老師、後甲國中深耕自然科領域楊銘富老師等;此外成大科教中心、修曼機器人也會帶來物理及天文等科學主題。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除了科學闖關內容外,同時也特別規劃三個復古童玩體驗,讓親子嘗試沙包擲準、投壺及地雷陀螺等非常受歡迎的童玩;另規劃兩攤位分時段進行紙蜻蜓、沙包與瓶蓋陀螺製作,每場次限定三十名。舞台區還有十項全能童玩競賽,吸引二十隊共六十名親子報名參加。

Read More

南光科學雙語實作營 上百學童參與

南光高中「科學雙語實作營」開跑。(學校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光高中八月十二至十五日在新營及新民國小舉辦為期四天的「科學雙語實作營」,共一百多名學童參加。這個活動不僅為孩子帶來豐富的科學知識,也透過美語交流,提升語言能力,讓他們的暑假有趣且充實。 南光高中說,「科學雙語實作營」活動豐富多樣,包含「大象牙膏」體驗化學反應的神奇,實驗中過氧化氫快速分解大量氣泡,如火山爆發般的效果,十分壯觀;「彩虹瓶」透過不同食鹽濃度的彩色液體,進行密度分層實驗,帶領孩子進入色彩的世界。 「電磁小火車」利用感應電流讓小火車移動,讓孩子了解電磁原理。在「平衡鳥」課程中,學習如何保持物體平衡,理解重心和平衡的概念;「繪彩輕簡」則教導簡單的繪畫方法,學習色彩搭配和表達自己的想法;「指印畫意」介紹指紋的各樣功用,區別自身指紋與他人的不同,了解指紋的重要性。 此外,在「情緒臉譜」和「色彩心理學」課程中,孩子學到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並藉此探索自己的情緒。這些課程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提升他們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 活動由南光高中導師林美祝和蔡佳伶指導,高二科學班和雙語班學生策劃出符合小學生需求的內容,並在過程中運用英語溝通。

Read More

國立中山大學辦「IDG臺法行動藝術週」

中山大學辦IDG臺法行動藝術週,透過空表演實驗場藝術家們的肢體和語言,展示如同氣膠粒子隨著時間變化的現象,探討時間知覺及生命核心。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攜手空表演實驗場規劃舉辦「IDG臺法行動藝術週」,結合藝術與科學、包容多元及弱勢族群,同時邀請法國知名編舞家帶領與會者以行動藝術探索感知與時間,共同探討「異身體」進入多重時間與宇宙的奧秘。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引述愛因斯坦「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卻是被時間及空間所限制住的一部分」,與量子物理學先驅普朗克的名言「我們所感受的世界,不過只是浩瀚自然的微小片段」破題,以科學角度談論肉眼不可見,卻時時刻刻影響人們生存環境與健康的氣膠懸浮微粒,並探究不同細胞的生命週期、大腦對時間與五感知覺的運作原理,及內外在影響因素。 王家蓁指出,活動名稱中的「RUBATO」一詞出自義大利文,意為「被偷走的」,突顯出生命物種對大自然環境感知、與對時間知覺的限制。王家蓁強調,唯有當人們認識五感的運作、與其對於感知環境及和他人關聯的侷限性後,才能更加體會人與環境的深刻連結及一體性,才有機會更理解及包容彼此,以突破既有框架界限,重新構建並共創同理與包容、共生、共融及共榮的永續新生態。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何怡璉與空表演實驗場團隊,則於活動中呈現「五感異聲,礙情中的異身體與人文平權」計畫中的兩項行動藝術表演作品,以「殘廢時光」和「可供給性」,翻轉障礙成為可能性、「異身體」的多重時間。透過空表演實驗場藝術家們的肢體和語言,展示如同氣膠粒子隨著時間變化的現象,探討時間知覺及生命核心。何怡璉表示,藝術創作過程中的自我覺察與意義重構,正是IDG中強調的關鍵內在發展技能,用藝術翻轉對身心障礙的刻板印象即是關鍵思考的訓練。此次IDG臺法行動藝術週充分展現了IDG中強調的合作 與共創的寶貴價值,更呼應了IDG中的「行動」,以結合科學與行動藝術的實踐,回應當代人類及地球生態面臨的嚴峻挑戰。 校長李志鵬表示,此活動將藝術與科學互融,同時涵納多元與弱勢族群的內容,以共同推動IDG與生態永續的前瞻作法,展現中山大學理工與人文並重、追求前瞻與創新的治校理念。  

Read More

中油捐贈中湖國小、八里國小24台再生電腦

(台灣中油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灣中油公司油品行銷事業部台北營業處,今(13)日由處長許博彬代表捐贈24台功能都很良好的再生電腦給新北市鶯歌中湖國小及八里國小,台灣中油期盼透過電腦捐贈提升學生的數位競爭能力,並善盡社會責任。 台灣中油表示,這些電腦雖已達汰換年限,但經過整理後,功能都很良好,台灣中油希望透過資源再生利用,將這些再生電腦捐贈給學校,協助強化校園的數位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提升數位競爭力,並且達到環保減碳的目標,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灣中油提供) 八里國小資訊組長陳俊甫很感謝台灣中油對學校的支持,他表示,有了這批再生電腦大大提升學校的資訊教學設備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科技的世界裡有更多探索與成長的機會。 鶯歌中湖國小校長陳進德則表示,該校自108學年度起,即積極透過程式設計課程及課後程式設計社團推動科技教育,有這批電腦的輔助,有助學生提升程式語言學習成果。 許博彬處長感謝立法委員蘇巧慧與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辦公室協助,讓再生資源可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希望兩校的學生能善用這批再生電腦,提升數位學習能力,發揮再生電腦的最大功用。未來台灣中油台北營業處也將持續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推動再生電腦捐贈計畫,善盡國營事業的社會責任。

Read More

大葉大學學生曹斐嬿 馬來西亞檳城國際廚藝競賽奪得銀牌

大葉大學學生曹斐嬿參加馬來西亞檳城國際廚藝競賽奪得銀牌。(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烘焙暨飲料調製學士學位學程再傳佳音!大二生曹斐嬿在助理教授蔡振彰指導下,赴馬來西亞挑戰二0二四第十九屆檳城國際廚藝競賽,榮獲盤飾甜點靜態組銀牌。 曹斐嬿表示,盤飾甜點靜態組一共要準備三道甜點,美感與商品化可能性都是評分重點,她在事前反覆練習,做出最好的成品,以花園為主題,設計了名為「月圓花好」的莓果蛋糕、名為「甘之如飴」的地瓜塔、名為「烈焰柔情」的巧克力香堤,很開心能獲得評審肯定。 她說,她很喜歡烤餅乾、做點心,烘焙領域包含麵包、蛋糕、中式點心、巧克力等,在老師帶領下學習到多方面的烘焙技術,她希望可以拓展學習面向,因此參加比賽,謝謝老師的指導,也謝謝學校提供工讀機會與獎助學金,幫她減輕經濟壓力,她也期許自己能夠繼續拓展學習範疇,未來挑戰更多賽事。 指導老師蔡振彰指出,由檳城廚藝協會主辦的檳城國際廚藝競賽,是世界廚師協會認證的國際廚藝賽事,有來自馬來西亞、台灣、越南、印尼、南韓、印度、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超過一千名選手參加,競爭激烈,曹斐嬿以出色的表現獲獎,實屬不易。 他說,系上訓練學生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學習各式蛋糕技法,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比賽,不只在練習過程累積實務經驗,也能在賽事現場觀摩世界選手的技巧,成就更好的自己。      

Read More

2024 RoboRAVE澳洲世界賽 高雄阿蓮國小謝惟能與鳳西國小學生奪冠

阿蓮國小許惟能同學獲得2024 RoboRAVE澳洲世界賽冠軍。(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市阿蓮國小的謝惟能與高雄市鳳西國小的劉員亨「創遊機器人」團隊,憑藉出色的表現,在澳洲陽光海岸大學奪得了循線競賽國小組第一名。這次奪冠,不僅展示了高雄市學生在國際舞台上的技術實力,也讓台灣在全球科技領域獲得更多關注。 此次比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90支隊伍,競爭異常激烈。參賽項目為LineFollowing機器人循線競賽,選手們需要讓機器人在賽道上行駛,第一趟載運一顆球至高塔洩球後返回起點。隨後每趟最多載運五顆球進行加分。比賽不僅需要機器人感測精確,穩定運行,更考驗選手們的臨場應變能力和技術實力。 謝惟能與劉員亨在創遊機器人團隊(MakerStation)王智彥老師的指導下,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訓練和準備,兩位學生在技術和配合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他們在比賽中展示了卓越的技術應用和穩定的表現,最終脫穎而出,贏得了冠軍的榮譽。 謝惟能表示,對於能有機會參與這項競賽站上國際舞台,有大家的祝福與鼓勵,壯大了不少勇氣。也讓他更有自信,穩健操控著他們隊的機器人,自始至終共跑17趟,始終如一的動作模式。也讓賽場裁判說驚豔,最後PK前三名時連大會總監也來給他們協助和打氣,還有大銀幕播放著我們拿下冠軍的過程,好多比賽過程的樂趣。 王智彥老師表示,他們在比賽中展現出良好的默契和應變能力,從初賽到決賽一路穩占第一名,穩定性表現得很好,我相信這次的成功經驗,會成為他們未來在機器人競賽上持續發展的動力。

Read More

台小將國際心算數學競技大賽獲60獎牌 立法院表揚

立委羅廷瑋13日與國際心算數學競技大賽獲得佳績的小選手們,在立法院相見歡。(羅廷瑋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立委羅廷瑋13日與國際心算數學競技大賽獲得佳績的小選手們在立法院相見歡。這次孩子們到馬來西亞與南京比賽出戰三十多個國家,三千多位的選手獲得10面金牌,25面銀牌與25面銅牌成績斐然,也是代表台灣出戰的選手。羅廷瑋表示,今年6月安排授旗典禮,比賽結束榮耀歸國,前來立法院接受表揚,小選手們各個表現出色,展現台灣的軟實力,為國爭光。 立委羅廷瑋13日與國際心算數學競技大賽獲得佳績的小選手們,在立法院相見歡。(羅廷瑋提供) 羅廷瑋指出,珠心算提升孩子們的專注力、記憶力和數學能力,也是無形文化交流重要的一環,孩子們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心算數學競技大賽中脫穎而出,證明台灣在教育及無形文化交流方面展現卓越成果,台中直轄市才藝教學服務人員職業工會,以及所有教練和家長的辛勤付出。 羅廷瑋以本屆奧運為例,運動選手在國際舞台上的成功,背後都是無數的汗水和努力,勉勵小選手們,人生道路上,面對何種挑戰,全力以赴,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立委羅廷瑋13日與國際心算數學競技大賽獲得佳績的小選手們,在立法院相見歡。(羅廷瑋提供) 羅廷瑋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才透過教育與無形文化交流,台灣在國際上繼續發光發熱,創造更多榮耀。 羅廷瑋帶著小選手們、家長及老師走訪院區,赴議場參觀,介紹立法院的運作流程和議事規範,孩子們對立法委員的工作內容充滿好奇,羅廷瑋一一回應,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Read More

國小籃球夏季聯賽 安坑女籃上演20分大逆轉

光華男籃挺過腸胃炎闖8強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小籃球夏季聯賽(EBS 2024)12日在台中進行複賽,六年級女子組台中大智國小與上演「20分大逆轉」的新北市安坑國小都順利晉級八強。五年級男子組高雄市光華國小則是挺過腸胃炎,驚險搭上八強末班車。 光華國小挺過身體不適,表現越來越好。(小學體總提供) 大智國小以分組龍頭之姿晉級,今天對手高峰國小雖然身材劣勢,靠著防守反擊攻城掠地,最終33:11力克新竹市高峰國小,教練陳潔庭賽後笑說:「我們的孩子實在都太瘦小了,經常被別人以為是舞蹈班,所以我們只能靠防守了。」 大智國小還有個傳統,就是每年暑假比賽一律都穿練習衣,通過教練考驗的學生才能獲得正式球衣,無論誰都一樣,「這是從創隊總教練傳下來的,希望小朋友不要太理所當然,並且珍惜自己的機會。」陳潔庭說。 大智林子涵目前身高130公分、體重僅22公斤,幾乎是陣中最迷你的球員,但她防守積極,還是進攻發動機,她說喜歡聽到投進球時「唰」的聲音,所以對今天只得到4分不甚滿意,在一旁的陳潔庭笑說:「她不會在大家面前表現出懊惱,但她媽媽其實都會跟我講,是個小小完美主義者。」 安坑國小吳念靜(左)投進超前分。(小學體總提供) 另一場女子組的新北市安坑國小則是上演超級大逆轉,原本被雲林縣立仁國小的全場壓迫、包夾壓制到落後20分,但安坑第三節尾聲至第四節也施展「零分戰術」壓迫防守,果真拉出16:0攻勢,終場32:26晉級八強。 「賽前有跟大家說這場是淘汰賽,但不要有壓力,壓力只有在我身上,很高興她們都有聽進去,希望她們這個階段能開心打球、健康運動就好。」安坑教練楊孟翰說。 安坑六年級吳念靜可說是逆轉功臣之一,145公分高的她追分階段不斷攻擊籃框,第四節還完成關鍵的抄截後快攻上籃,「我去年就跟著學姐比賽,可能比較看慣這種場面,其實那次抄截我滿緊張的,很怕犯規會中斷球隊氣勢,還好有成功。」 吳念靜最近喜迎新生弟弟,姊弟倆都是龍年寶寶,她笑說很期待弟弟長大,「我想帶他打籃球,看我能欺負他到幾歲。」 五年級男子組賽事,高雄市光華國小第四節驚險穩住領先優勢,以41:32擊敗苗栗縣大同國小,挺進八強。由於大會在此役比賽場地大智國小有安排直播,賽事稍有延宕,多等了一個小時才開賽,教練謝秉叡笑說大家越等越緊張。 「這是我們這批五年級第一次出來比賽,有些小孩子甚至是第一次離開高雄,難免有點忐忑。」謝秉叡透露,前陣子比賽時全隊集體腸胃炎,嚴重影響體能,「應該是在飯店吃壞肚子,因為其他球隊也發生類似狀況,來台中後才慢慢好轉,其實滿心疼的,辛苦他們了。」 另外,謝秉叡賽前特地叮囑球員大會規定,不能干擾對手罰球,雙方也都很守規矩,以球會友。「聽到有這條規定的時候其實我很開心,因為這也是我的教育理念,我一直都跟大家說,不要太在意輸贏,你們上場目標就是把球放進籃框,不要做些影響別人的事,很高興孩子們都很乖。」謝秉叡說。

Read More

雙語手作藝起學 大玩創意

兒藝節暑期開的「袖珍新視界」藝起學課程。(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從今年四月起推出藝起玩、藝起賞、藝起學、藝起武及藝起SHOW等系列活動,其中暑假的「藝起學」更有別以往的型態,首度加入雙語課程,並邀請專業劇團帶領小朋友從欣賞表演到模仿體驗,甚至能創作及演出,深受好評。 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年度「龍騰展藝.台南SHOW藝夏」系列暑假活動中,「藝起學」規劃了融入雙語的藝起手作課程,有「藝起百靈果-紙捲藝術、多肉盆栽、錫箔藝術」等三門課程;藝起設計則有「流動畫異想世界」、「光影童趣」和親子一起共學的「袖珍新視界」;藝起探索邀請了國內知名的頑學趣劇團設計三場次的演出教學活動。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邁入第五年的「藝起學」活動著重學生學習歷程的展現,如今年度首創的雙語藝起手作「藝起百靈果」課程,彰顯跨域核心素養與多元展能的特質,邀請專業的頑學趣劇團和先前三位國際藝術家入校共創作品,就是要讓專業藝術走進藝術教育中,帶領學生探討、思考、創作、想像投射和展現自我藝術潛能,加深學童認識藝術本質,進而愛上藝術。 參加「藝起學」活動的勝利國小學生家長表示,孩子在雙語藝術課堂中學習了新詞彙,描述材料和創作過程所需的專有名詞,有助於他們語言能力的提升,小朋友也對黏土、紙捲及錫箔藝術等多媒材產生興趣,樂於與家長分享外,在家中也會持續進行DIY創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