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 南台藏碳蘊漁USR計畫獲銀獎

南台科大「藏碳蘊漁」USR計畫榮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由代理校長周德光(右)代表受獎。(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藏碳蘊漁」USR計畫以綠能智動魚塭之實踐方案,對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七項「可負擔的潔淨能源」,耕耘環境永續領域成果豐碩,榮獲二0二四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由代理校長周德光代表受獎。 南台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作為校務發展主軸之一,設立「社會責任暨環境永續中心」落實USR計畫之行政支持,並帶動師生投入解決在地議題,深化校園的社會責任意識,第三期共獲得教育部五件USR計畫經費挹注,成績斐然,在全國公私立科大名列第一。 藏碳蘊漁計畫為南台獲教育部補助第三期USR萌芽型計畫之一,以「人才培育」做為行動主軸,於校內規劃社會實踐課程,引領師生在台南土城魚塭導入綠電技術和智動化系統,致力於開源減碳提升效率,為養殖漁業開展轉型方向。 計畫主持人暨機械系老師陳宥任表示,計畫實行年餘來,教師們皆觀察到學生經由與在地夥伴的互動,發現自己能為社會產生貢獻,進而加強自身之技術層面與理論知識,明顯提升自信心與學習動力。 團隊除持續於合作魚塭場域進行小型綠電架設、環境感測裝置之測試,亦透過校內外多場綠能推廣、環境教育及實作工作坊,帶動校內凝聚力及社會影響力,期盼向大眾展示團隊能量,讓環境永續概念扎根,創造大學與地方共生共榮美景。

Read More

體驗韓國教育 鹽中參訪慶州中學

鹽行國中學生邱品潔(中)揮毫「墨海飄揚」贈予韓國慶州中學,象徵兩校友誼長存。(鹽行國中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鹽行國中推動國際交流活動,暑假由校長、家長會長帶領卅餘位學生前往韓國慶州中學進行參訪交流,受到熱烈歡迎,鹽中學生除入班上課體驗韓國教育及展示舞蹈、歌唱及武術才藝,學生也揮毫贈予慶州中學,象徵兩校友誼長存。 鹽中國際交流參訪包括校內卅學生與三位南化國中學生, 由校長林建佑、教務主任鄭盛元、註冊組長王竣民及家長會長楊博翔賢伉儷帶領,前往韓國慶州中學進行五天參訪交流活動。 永康鹽行國中師生團隊前往韓國慶州中學進行教育參訪交流,受到熱烈歡迎。(鹽行國中提供) 在此之前,鹽中已由組長王竣民帶領學生與慶州師生進行一年的線上視訊交流,並於去年十一月接待慶州師生蒞校參訪,為此次的實體交流奠定良好基礎。 鹽中師生參訪慶州中學受到校長、副校長與師生們情款待迎接。 鹽中學生們也入班與慶州學生一同上課,體驗韓國的教育方式。課後兩校學生進行Teeball交流增。鹽中學生亦展示舞蹈、歌唱及武術等才藝,其中邱品潔同學更於現場揮毫書寫「墨海飄揚、福報安康」,贈予慶州中學,象徵兩校友誼長存。 鹽中校長林建佑邀請慶州中學十二月參加該校運動會,增進雙方的友誼和文化交流。

Read More

南應大志在琉鄉五年有成

南應大執行USR「志在琉鄉」計畫,在屏東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啟用典禮中展示計畫五年來成果,獲得副總統蕭美琴(右三)等人的讚賞與認同。(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執行教育部USR「志在琉鄉」計畫,參與屏東新園海洋航運園區啟用典禮,並進行成果發表,展示該計劃深耕小琉球五年來的豐碩成果,獲得副總統蕭美琴、交通部長李孟諺、各級民代的讚賞與支持,為團隊注入極大的信心與鼓舞。 南應大志在琉鄉深耕型計畫,針對扎根教育、環保減塑、生態保育、旅遊提升面向等議題進行,其中更著重在提升小琉球旅遊體驗,推動新型旅遊重新設計地圖和導覽系統,致力將小琉球打造成一個生態學習島。 副總統蕭美琴及與會貴賓對「志在琉鄉」計劃所推動的多項實踐項目表達高度認同,例如生態體驗教材的推廣、USE99PLUS愛物惜物行動、環保旅遊新裝備茄芷袋的倡導、及小琉球提醒遊客的「九件事」等。貴賓們以實際行動支持這些計劃,並簽署「USE99PLUS」承諾卡,藉此宣示推動全民愛物惜物的決心,希望與國人攜手共創美好家園。

Read More

參與兒福事務 嘉藥選出兒少代表

嘉南藥理大學推選出台南市兒少代表,將參與衛福部兒少福利與權益事務,為兒少發聲。(記者張淑娟翻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受台南市政府委託辦理衛生福利部兒少代表推選活動,由原住民組松苡晴(國小)及不分處境組林璽恩(國中)獲選,將代表台南市兒少至衛福部,參與兒少福利與權益事務,為兒少發聲。 嘉藥表示,選出的松苡晴和林璽恩將參與兒少福利與權益事務相關小組運作權益。市府社會局科長許乃文表示,遴選代表主要在鼓勵更多兒少參與公共事務,表達自身需求與意見,進一步提升兒少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發聲機會與影響力,希望透過這樣的機制,讓兒少的聲音能夠更直接地被聽見、被重視、被採納,並有機會參與實際的政策討論與制定,共同倡議更完善的兒少政策。 嘉藥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謝振裕則表示,能夠受台南市政府委託舉辦這次兒少代表推選活動,代表著嘉藥對於兒童及少年福祉的重視,透過這樣的平台,能促進兒少參與公共事務,也強化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與影響力。另參與此次遴選的嘉藥學生,正好也進行實務操作及回饋社會,並了解實踐社會工作的理念,為兒少福祉貢獻一份力量。

Read More

健行科大新任校長郭瑞祥就職 王明鉅期勉持續培育桃園優秀人才

健行科大董事鄭金鈴致頒聘書給郭瑞祥校長。(健行科大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十七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健行科技大學新任校長郭瑞祥教授就職典禮」。王明鉅副市長表示,郭瑞祥校長在學術界擁有卓越貢獻,其風趣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並多次榮獲教學優良獎項;此外,郭校長還是一位完成一百次馬拉松壯舉的跑者,其精神與毅力令人欽佩,相信在郭校長的領導下,健行科技大學將延續李大偉前校長的經營理念並再創佳績,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成為桃園的驕傲。 健行科技大學新任校長郭瑞祥就職,王明鉅副市長期勉持續培育桃園優秀人才。(新聞處提供) 王明鉅副市長指出,健行科技大學附近的中壢運動公園區段徵收開發案,為桃園市刻正進行的重大建設之一,相關工程包含增加體育設施、遷移高壓電塔、規劃捷運GE零五站、開發水上運動園區等,將為當地居民及健行科大師生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青年局表示,市府與健行科技大學互動密切,近年來進行多項合作,包括:辦理校園反毒反霸凌宣導活動、補助青年學生社團表演、舉辦青年職場培力活動、建立校園創業聯盟及桃園Link產業培力平台等,共同給予青年學子更多資源與支持。 健行科技大學新任校長郭瑞祥就職,王明鉅副市長期勉持續培育桃園優秀人才。(新聞處提供) 包括市府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涂淳惠、健行科技大學董事會董事長彭壽春、新任校長郭瑞祥、臺灣大學電機系名譽教授暨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台達電技術長暨前臺灣大學代理校長郭大維、臺灣大學產學交流發展協會理事長翁素蕙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員林高中辦理第21屆美術班畢業展

員林高中辦理第二十一屆美術班畢業展。(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員林高中即日起至二十五日,在該校揚藝樓B一展示廳辦理第二十一屆美術班畢業展,此次以《殊塗》為主題,引用自「殊途同歸」典故,把「途」字改成【塗】是因學習美術的高中生,運用畫筆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或許每個人創造、揮灑人生的方法不一樣,但最終的目標是一致的—活出精彩的自己。 此次畫展共有十九位同學參加,作品有三十八件,策展人鄭子恩說,空間設計部分,記錄生活中每個事件的感受並用畫筆或立體作品的方式呈現。空間編排是從傳統水墨開始,且一路接續書法、水彩、素描、油畫等,最後則是以複合媒材做為收尾,希望觀眾能看到不同以往的面向及可能性。 導師張幸如說,這是十九位年輕藝術創作人藝術工作的起跑點,他們從小就拿著畫筆與這世界做連結,對生命,對自己,他們是認真的。知道前路不易行,他們仍不想隨便妥協或隨波逐流,去走大家覺得所謂比較好走的路。他們專心而執著的喜歡著藝術,勇敢而堅持的想在藝術這條路上耕耘。 指導老師相青蘭表示,「殊塗」畢業畫展,是學生們在員中學習階段的印記,期望這十九位年輕人,在未來的藝術創作路途中,除了堅持之外,更能勇敢地破除框架,走踏更多域界,去感受不同的人生經歷,自由地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不同的模樣,並能在其中留下各具姿色的軌跡。

Read More

台師大中高齡教育建議書 籲提升數位、理財能力

與會師長合影留念。(台師大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二0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五人中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台灣師範大學十二日發表中高齡教育政策建議書,建議成立樂齡學習署,落實跨部會整合,並開發課程,提升高齡者的退休理財、數位教育、防詐騙等知能。呼籲政府讓學習及早融入中高齡者的生活,幫助中高齡者擁有自主及獨立的能力,維持生理、心理、人際互動及精神方面的健康。 台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宋曜廷表示,台灣幼兒園到十二年級K-12(五至十八歲)的人口近十年呈現負成長,高齡(六十五至八十五歲)人口則成長超過一倍;研究顯示教育對因年齡成長而造成的大腦退化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若中高齡者能持續學習,增加適當的學習活動,有助於減緩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間接降低長期照護的成本及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但目前缺乏精緻的中高齡教育規劃。 台灣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蘇容梅表示,現在中高齡教育政策無專屬法源,公部門缺乏橫向聯繫與整合機制,因此建議政府成立樂齡學習署,落實跨部會整合,增加編列經費,並成立中高齡教育研究智庫;社會教育系副教授王雅鈴指出,鼓勵投入代間教育之研究,延續代間教育體系,拉近中高齡者與年輕族群之間的距離,從而消弭世代隔閡。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田秀蘭提到,中高齡者就業需求大,但就業環境嚴峻、有待優化;建議建構友善之中高齡就業環境,提升中高齡就業品質,應積極帶領大眾形塑對中高齡友善的認知,增強反年齡歧視的教育宣傳,建構中高齡者就業之友善環境;建議活用中高齡人才,鼓勵跨世代合作、推動世代傳承。

Read More

龍華科大「毛焦點」推動浪浪認養及觀光 創意提案獲中央補助15萬

數發部113年創業歸故里競賽賽,廣邀新創團隊投入發想創意,以促進在地發展。(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龍華科技大學資訊網路工程系助理教授王昱晟指導沈育愷、王文龍、蔡子晨、李冠霖、林晟楷及黃雅各等六位學生所組成的新創公司「毛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青創指揮部推薦參加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主辦的今(113)年創業歸故里競賽,以「桃園新屋犬貓友善觀光城市」提案入圍,並獲得15萬元補助,表現值得期待。 龍華科大表示,當前城鄉發展面臨許多挑戰,而數位科技應用則提供解決問題的契機,創業歸故里競賽廣邀新創團隊投入並發想創意,運用數位科技,發展多元創新應用服務,以解決在地議題並帶來有效的經濟價值,期望藉由新創投入,促進在地發展,打造具市場影響力的創新服務。此次競賽創歷年新高,計有283支隊伍一同提案,競爭相當激烈。 龍華科大指出,Gaiabit毛焦點團隊以「桃園新屋犬貓友善觀光城市」提案,該計畫是從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桃園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毛孩尋愛記寵物預約計畫」來做產品延伸,結合數位科技應用、地方特色、新創輔導與資源挹注,透過連結地方進行場域實證,期待讓創新模式帶動城鄉走向更好的未來。 團隊執行長王文龍說,毛焦點致力於寵物產業,並將幫助流浪犬貓作為團隊核心價值,在現今社會,不僅是台灣,許多國家也面臨流浪犬貓問題,透過新型遠端認養機制,提升認養率,同時減輕收容所之負擔,在今年正積極尋找場域驗證,結合在地資源與特色,吸引更多人關注流浪動物問題,推廣產業觀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從桃園市發跡,回饋社會。 王文龍強調,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場域驗證是最關鍵的一環,檢驗產品或服務的可行性和市場潛力,提供寶貴的反饋,能準確了解用戶的使用狀況,使產品更貼近市場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也能檢驗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發現潛在問題,為技術改進提供依據,且整合在地資源,建立產業鏈合作,促進新創企業發展,並盡早發現問題,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確保創新成果具市場價值。 團隊營運長沈育愷提到,場域驗證一直以來都是團隊想要推動但卻沒有適合的場地,透過桃園市青年局及青創指揮部的實際支持,讓新型遠端認養機制真正落實使用,對於團隊是振奮人心的消息。而流浪犬貓問題正不斷擴大,在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帶動地方產業經濟。而龍華科大在團隊遇到瓶頸時,給予最大協助,讓毛焦點無後顧之憂,達成產官學協作的目標。 龍華科大進一步說明,此次參加創業歸故里競賽為毛焦點提供一個場域驗證機會,能在實際場域中驗證該團隊的創新理念,並透過青年局,新型遠端認養機制得以真正應用,為流浪犬貓的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也為當地經濟帶來發展動力。未來,毛焦點將持續努力,結合創新科技與在地資源,推動流浪動物認養和產業觀光,期能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力,打造更美好的家園環境。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為偏鄉而教 南大夏令營前進大文

南大師培生到大文國小舉辦夏令營,帶領學童探討永續議題。(南大提供) 台南大學USR計畫「為偏鄉而教」夏令營開跑,首站前往七股區大文國小,由南大教務長歐陽誾及流域生態環境保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匡指導,帶領師培生,設計出以永續環境為主題的教學活動,涵蓋生態保育、植物、海洋、兩棲與淨零5大面向,引導學童運用多元思維,從不同角度構建自己的學習路徑。 在夏令營活動中,學童不僅利用環境元素進行創作,也融入了科技元素,透過平板與教師進行遊戲式互動學習,學生將實際生活中的永續議題納入討論。活動從探討海洋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開始,進而討論人類過度開發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讓學生從周遭的生活變化開始關注環境問題,逐漸養成對環境的敏感度,並擴展至區域、國家和國際議題。 南大表示,氣候變遷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國家2050淨零碳排政策中,七股區扮演重要角色。漁電共生對再生能源的貢獻,以及生活形態和鄉村面貌的改變,都是此次活動討論的重點。 大文國小校長劉春男表示,感謝南大營隊帶領學生深入探討在地重要議題,透過不同年級學生混齡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們眼中的七股是個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地方,不僅有充沛的陽光和廣闊的土地,還有臨近海的優勢,具備發展太陽能、風力、水力和海洋能等多種再生能源的潛力。 活動中,大家一同思考為地球永續發展的方案,特別針對太陽能板的運用進行發想,學童們提出各式各樣的開放式場域設計,發現幾乎所有的室內建築都能搬到太陽能板下重新設計。南大表示,這些創意展示學童跳脫框架的思維,能對未來更具挑戰的環境進行推演,並對再生能源和生存議題具備創新思維與理性探討。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女年度7傑出校友 橫跨藝文產學界

台南女中第6屆校友傑出成就獎得主,左吳美保,左上楊黃美幸、徐阿里、江麗香,左下楊淑芬、賴香吟、郭素惠。(南女校友會提供) 台南女中第6屆校友傑出成就獎已經選出,今年共選出7名傑出校友。在推動台灣民主化,國際外交及婦女權益上,為台灣做出極大貢獻的楊黃美幸當選,知名文學作家賴香吟也在榜上,還有藝術家吳美保、江麗香,威致鋼鐵董事長郭素惠、南榮管理學院退休教授徐阿里和中華日報副總編輯楊淑芬。南女傑出校友每2至5年選拔一次,今年7名得獎者預計在12月台南女中校慶時頒獎。 藝術文化類得獎者有3人,分別是48級吳美保、57級江麗香、76級賴香吟。吳美保畢業自成功大學建築系,在油畫、陶藝、雕塑等多元藝術有傑出成就,曾舉辦多次個展及聯展,2017年南女百年校慶捐贈「通力合作,共求完美」贈存於校園中,成為校園中重要地標。 江麗香是南女退休國文科教師,退休後跟隨十餘名師習畫、並以榜首考進全國最高藝術殿堂師大美術研究所、參與國內外百餘次畫展、畫作為國父紀念館、山東博物館等收藏。 小說家賴香吟享譽文壇逾30年,是2023年吳三連獎文學類得主、金鼎獎文學圖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她屢獲文學大獎,著作佳評無數,勤於筆耕甚為傑出。 政治行政類當選人是51級楊黃美幸,她是亞太自由婦女協會創辦人暨理事長,長年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努力,推動國際婦女人權。她曾任美國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返台後先後擔任民進黨外交部主任、民進黨財委會執行長、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台灣政府無任所大使等職務和彭明敏基金會董事。 學術教育類當選人是52級徐阿里,她是台南自主樂活學會會長,從農委會畜產所退休後轉任南榮技術學院,1996年獲「傑出農業專家獎」;1998年榮獲屏科大傑出校友,她是國內畜產專家,在養豬和養雞飼料上的研究造福國內農家;2024年捐贈南女660萬元,修建專科教室及學生進步獎學金。 企業經營類得主是73級的郭素惠,現任台南億載會會長、威致鋼鐵董事長;最著名事蹟是兩度將瀕臨財務危機的威致鋼鐵搶救回來,帶領成為台灣第一間鋼筋外銷的工廠,使得威致產品行銷全世界;是台灣第一位鋼鐵業女性專業經理人,著名的「鐵娘子」。 社會服務類得主是67級楊淑芬,現任中華日報副總編輯,她一直任職於新聞圈,曾兩度獲得「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現任台南市鳳凰花會會長,在全市栽種鳳凰花至今超過500棵;最早參與保護台南南山公墓運動,參與紀錄片《尋找湯德章》。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