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大勇國小學生田徑賽事表現優異 教練也在世壯運奪雙金

大勇國小田徑隊指導教練楊玉帆及他的恩師桃園國中教練游文龍。(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2025-06-10 13:54 桃園市教育局鼓勵學校推廣體能教育,讓孩子從小養成每日運動的良好習慣,透過強身健體、提升身心靈健康,以形塑優質校園風氣。以八德區大勇國小為例,該校以「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為核心理念,致力推動多元教育,尤其在體育領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全校上下善用一般學校少見的400公尺標準跑道,打造專業的訓練環境,培養學生堅韌體魄與競技精神,近年來在全國賽事中屢創佳績,為桃園市爭光。 教育局表示,大勇國小是桃園市少數擁有400公尺田徑場地的小學,這項珍貴資源不僅讓學生得以在專業標準場地訓練,更成為學校推動田徑運動的堅強後盾。學校田徑隊平日持續進行系統化訓練,學生在教練悉心指導下,展現高度自律與堅持,成績有目共睹。 大勇國小田徑隊指導教練楊玉帆攜手大學時期的隊友拿下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女子組30+組 4×100公尺接力冠軍。(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在114年新北市青年盃全國田徑公開賽中,大勇國小師生表現亮眼。其中,六年級學生劉宸浩於公開國小男生組100公尺項目中,從535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以12秒28佳績勇奪全國第一名,展現驚人速度與爆發力。此外,田徑隊其他成員也在接力項目中表現出色,為學校添上亮麗成績單。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教練楊玉帆老師亦親自參賽,在公開女子組100公尺項目中以12秒90榮獲全國第19名,身教重於言教,激勵學生勇於挑戰自我。 大勇國小學生劉宸浩拿下男生組200公尺冠軍,與桃園市國民小學體育促進會理事長林正義合影(右1)。(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劉宸浩的表現不僅止於此,在114年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金門縣舉辦)中再度發光發熱,榮獲200公尺全國冠軍、100公尺全國第三名,並與隊友攜手勇奪4×100公尺接力冠軍,且成功打破大會紀錄,實力驚人。 大勇國小學生劉宸浩參加114年全國小學田徑錦標賽,與三位隊友攜手拿下冠軍並且破全國紀錄。(圖/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及,在校園內外都表現優異的楊玉帆,更於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World Masters Games 2025)中代表台灣出賽,與世界各國選手同場競技,分別以12秒54與26秒54的成績,奪下女子35歲組100公尺與200公尺雙金牌。此佳績不僅為國爭光,更讓全校師生與家長倍感驕傲,家長開心表示,「我們的孩子,是由世界賽雙金得主親自教導,真的太幸福了。」 教育局指出,楊玉帆現年39歲,自國小四年級開始接觸田徑至今,對跑步的熱情始終未減。她每天清晨5點半準時到校進行核心與體能訓練,風雨無阻,用實際行動展現運動家精神,也為學生樹立最佳榜樣。 大勇國小藉由硬體優勢與優秀師資,扎根基礎運動教育,打造兼具紀律與樂趣的學習環境。學校期許透過專業訓練與正向引導,讓孩子在快樂學習中健康成長,也培養出具備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體育人才,成為桃園市體育教育的一顆閃亮之星。

Read More

百萬助學金點亮328名新住民子女夢想

林口國小龍宥希同學(右1)常常和同學於校內一同玩模擬遊戲。(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攜手張榮發基金會培育國際人才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支持新住民子女安心就學,築夢踏實,新北市教育局今年第三度攜手張榮發基金會,頒發逾百萬元獎助學金給155所學校、共328位優秀的新住民子女,鼓勵他們扎根在地,朝夢想前進,成為未來的國際人才!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新北市自98年起首創辦理「新住民子女獎助學金」,已有超過5,400位學生受惠。今年依年級別提供國小每人3,000元、國中5,000元及高中職8,000元的獎助學金,藉此肯定學生的學業表現與良好品格,同時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展現新北對多元文化學習環境的積極支持與實踐。 林口國小龍宥希同學熱衷繪畫創作,在校內比賽屢獲佳績。(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重視新住民家庭的教育支持,希望透過實質的獎助學金,鼓勵這群擁有雙語與跨文化優勢的孩子,幫助他們在學習與人生旅程中持續發光,也盼望未來能將這份溫暖力量回饋社會,成為引領新北前行的「新」力量與「新」希望。 就讀林口國小的龍宥希同學,是新住民二代中的閃耀之星。她的父親來自菲律賓,白天工作、晚上進修中文,父女倆透過「共學時光」彼此陪伴,激發宥希在英語課堂上的卓越口說表現,連老師都讚嘆她口音標準。課後她還熱衷繪畫創作,導師特別為她準備英文繪本畫冊,鼓勵她用圖像說故事,在校內比賽屢屢獲獎,展現多元才華。導師李慧君分享,宥希每天總是笑容滿面地向老師問好,總是懂事地主動分擔家務,協助照顧年幼的弟弟,是新住民子女中的優秀典範。 藍鈺婷同學(左)與導師邱睦容(右)合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就讀光榮國中的藍鈺婷同學,以堅韌精神感動全場。母親來自越南,兩年前因父親驟逝,沉重的家庭責任便落在母親肩上,母女三人靠著小吃攤維生。身為家中次女的她,不僅主動分擔家務,還堅持自主學習、課業表現名列前茅,國中三年皆維持全校第一名成績。她將這筆獎學金視為送給母親的「母親節禮物」。導師邱睦容表示,鈺婷在沒有補習的情況下,三年來始終成績優異,並以全校第一名成績畢業!未來她也會想繼續出國深造,雖然成長路上經歷更多挑戰,但也讓她比同齡的學生更早展開一雙堅韌的翅膀,朝夢想飛翔。

Read More

逾2.8萬名幼生畢業!新北畢業禮融入「走讀新北」 從日常探索在地文化

教育局歐人豪副局長與景新附幼畢業生歡慶畢業典禮。(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祝賀113學年度全市逾2萬8千名公私立幼兒園畢業生順利完成人生第一段的學習旅程,即將邁入小學階段,新北市教育局特別準備了結合環保理念與在地文化特色的專屬畢業禮物,包括不鏽鋼環保餐具組與結合童趣插畫的兒童辭典。教育局歐人豪副局長今(10)日至景新國小附幼致贈畢業禮與祝福,現場洋溢溫馨與喜悅。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本年度畢業禮物以「打開新北,發現不一樣」為設計主軸,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生活中的小改變就能讓世界更好」理念。贈禮內容包含兼具實用性與教育意涵的環保餐具組與小一新生專屬辭典。餐具組包含便當盒、湯碗與湯匙,採用通過SGS檢驗的不鏽鋼(SUS316)材質,堅固耐用且安全衛生,陪伴幼兒順利銜接國小生活;整體設計更以童趣插畫與浮雕工藝描繪孩子探索世界的意象,寓意新北學童將以好奇與自信開啟嶄新學習旅程。 新北幼兒園畢業禮物贈送小學階段重要生活用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為深化畢業禮物的教育意涵與地方認同,包裝特別融入「走讀新北」理念,圖樣涵納新北市29區具代表性的文化與自然景點,如台灣最北端地標-石門富貴角燈塔、石碇千島湖、當代藝術與美感教育基地-新北市美術館、十三行博物館等,讓孩子從生活用品中認識家鄉、建立地方認同,讓「禮物」不僅是紀念品,更是學習與探索的起點。 教育局表示,本次代表全市接受贈禮的景新國小附幼位處南勢角地區,校園依山而建、綠意環繞,素有「綠坡上的學習城堡」之稱;校園內最具特色的「八角梯」宛如八卦圖騰,壁面鑲嵌大象浮雕象徵智慧與力量,階梯頂端立有木鐸校碑,象徵孩子邁入學習殿堂的起點,也是結合在地文化及學校精神傳承與啟發,更具體呼應與實踐「走讀新北、認識家鄉」精神。 新北幼兒園畢業禮物以「走讀新北、認識家鄉」為主軸。(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強調,畢業禮物是對幼生人生第一階段學習歷程的祝賀與鼓勵,更具有環保永續、文化認同與學習延伸的多元意涵。期盼啟發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培養環境關懷、在地意識與探索精神,開啟未來學習與成長的美好篇章。畢業禮物將於各園畢業典禮中陸續發放,誠摯邀請家長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孩子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攜手迎向嶄新的小一新生活。

Read More

中央大學邀野鳥學會開講 提醒遇到「烏秋」攻擊免驚

中央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發展中心舉辦「與自然的對話課—大卷尾(烏秋)同學,您好!」透過機會教育,更認識自然生態。(圖/中央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俗稱「烏秋」的大卷尾,常因護巢行為而頻繁上新聞。為讓教職員生更認識牠們,中央大學學務處服務學習發展中心今(10)日特別舉辦一場「自然的對話課「大卷尾(烏秋)同學,您好!」邀請桃園市野鳥學會老師徐景彥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幫助大家更了解校園自然生態。總務處更精心製作一支《2025中大動物生態導覽》影片,作為生態教育和宣導。 徐景彥說,大卷尾是全身黑色的鳥,尾巴很長且末端分叉,很好辨認,在中大校園容易可見。牠是頂尖獵人,會站在電線或樹上觀察下方昆蟲,快速俯衝捕捉,成功率頗高。 桃園市野鳥學會老師徐景彥表示,烏秋攻擊發生的機率,取決於鳥類感受到的威脅程度。(圖/中央大學提供) 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牠們攻擊人的報導。徐景彥認為,攻擊發生的機率,取決於鳥類感受到的威脅程度。大卷尾主要目的是保護巢中的幼鳥,攻擊人時主要是用腳去踢或踩,雖然攻擊看起來激烈,但通常不太會受傷,只要有心理準備即可。防護方法是建議帶帽子、雨傘或安全帽,以保護自己。 中央大學提到,該校的生態比想像中還要豐富,依據總務處113年首次的動物生態調查報告,校園內共有超過153種動物,臺灣特有種有4種、保育類有8種,每個角落都充滿驚喜。總務處特地製作一支《2025中大動物生態導覽》宣傳,說明中央大學不僅是一座學術殿堂,更是一片由大自然精心孕育的綠色天堂。這份美好,唯有大家共同守護,才能持續延續下去。 中央大學不僅是一座學術殿堂,更是一片由大自然精心孕育的綠色天堂。唯有你我共同守護,才能持續延續下去。(圖/中央大學提供)  

Read More

九份子國中小畢典 金曲歌王謝銘祐錄影片祝福

九份子國中小國中部畢典會場布置,處處可見學生巧思。(九份子國中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九份子國中小十日舉辦國中部畢業典禮,校歌〈九隻海翁〉的詞曲創作人金曲歌王謝銘祐特別以預錄影片祝福畢業生,並由校長康晉源領唱〈九隻海翁〉,全體師生同聲齊唱,場面溫馨。 九份子國中小的畢業典禮以「憶遊仙境,時空旅行」為主題,帶領畢業生穿越記憶長廊,回顧三年點滴,亦象徵即將展開的新旅程。會場布置處處可見學生巧思,結合繽紛童話、幻想世界與未來科技的元素,營造出一場穿越時空的回憶之旅。 金曲歌王謝銘祐透過影片祝福九份子國中小畢業生。(九份子國中小提供) 音樂創作社自創畢業歌曲〈牆外〉,歌詞結合青春困惑、成長蛻變與對夢想的嚮往,旋律動人深刻,搭配三年學習歷程影片,全場在歌聲中回憶湧現,許多師長與家長也被觸動得紅了眼眶。 康晉源表示,九份子國中小致力於打造學習共同體與適性發展的校園環境,透過多元課程與社團活動,讓學生發掘自我、拓展視野。他進一步勉勵畢業生帶著母校的祝福與精神,勇敢踏出人生新階段。 典禮最後,全體師生齊聲合唱校歌〈九隻海翁〉,以歌聲凝聚彼此情感與九份子精神,畢業生眼中閃爍著感動與不捨,也為國中生活劃下難忘的句點。家長與來賓紛紛表示,這場典禮別具創意與情感層次,不僅是告別,更是一場心靈的饗宴。

Read More

西港國小六年級生騎鐵馬40公里 探索家鄉歷史文化

西港國小六年級生騎鐵馬探索家鄉歷史文化。(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西港報導 西港國小六年級畢業生十日進行了一場別具意義的畢業系列活動,學生們在師長陪同下騎鐵馬四十公里,以單車環繞家鄉,用雙腳踏出成長的軌跡,也用心體會地方文化與自然生態之美。 學生們在師長陪同下,從西港國小出發,首站來到香火鼎盛的慶安宮,虔誠祈求平安順利,為畢業生的下一段人生旅程獻上祝福。接著穿越壯觀的西港大橋,一路前往溪埔寮安溪宮,在當地耆老的娓娓道來中,學生們驚喜發現該處竟是過去西港國小的分校所在地,讓大家對學校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 車隊接著沿國姓橋前行,來到風光明媚的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學生們一邊享用午餐,一邊觀察鳥類生態,不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提升了保育意識。 校方表示,這趟單車旅程不僅鍛鍊體能,更讓孩子們從地方歷史到自然生態都有所收穫。最終,學生們騎回西港國小,順利完成一日的「鐵馬行」任務,臉上洋溢著自信與成就的笑容。 校方指出,藉由這樣的活動,希望畢業生們在離校前能以鐵馬丈量土地、以行動認識家鄉,為小學生活畫下圓滿的句點,也為未來的學習旅程儲備更多勇氣與能量。

Read More

屏科大智慧機電學程成果展 展現跨域智慧實力

屏科大智慧機電學程舉辦「2025年第一屆實務專題成果展」,展出多項學生專題成果,展現跨域智慧實力。(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智慧機電學士學位學程舉辦「2025年第一屆實務專題成果展」,透過動態展示及現場解說,學生創新研發的成果具體呈現「從做中學」及「務實致用」理念,展出多項深度結合產業需求的優異作品,吸引眾多師生與業界人士觀摩,共同見證智慧機電領域的無限潛力。 該成果展展出多項令人驚豔的智慧機電創新專題,包含能精準對弈的「智能棋手」、提升水上救援效率的「智慧型無人多軸飛行救生圈」,以及整合數位孿生與AI技術、並已取得專利與獲獎的「結合數位孿生與生成式人工智慧之水果瑕疵光學檢測機具」。 此外,還有解決勞動力短缺的「無人餐點搬運載具之系統研發」、具環保與永續潛力的「太陽熱能史特林磁力增益發電機設計」,以及能提升農業處理效率的「智慧型紅蒽頭分級省工機械開發」等成果,各項專題都展現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並運用跨領域知能整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 屏科大智慧機電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徐子圭表示,學程為因應高屏地區科學園區設立,並順應工業4.0、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綱、雲端運算、大數據、工業機器人等創新產業發展,特別結合機械、電機、資工、企管等跨領域專業,目的在於培養具備多元整合能力的智慧機電人才,並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除能大幅提升專題的實務性與市場接軌度,也培養更多具備實作與創新能力的智慧機電領域專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Read More

顯宮國小畢業生完騎台南一日雙塔

顯宮國小畢業生騎自行車挑戰完騎台南一日雙塔。(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南區顯宮國小在全成教育發展學會提供自行車與經費補助下,特別帶領六年級畢業生騎自行車挑戰台南一日雙塔,師生一行人從學校出發,先往南騎到安平燈塔,再往北騎至國聖港燈塔,最後再返抵學校,全程六十八公里。 在畢業前挑戰台南一日雙塔已成了顯宮畢業生的傳統,為了讓所有畢業生都能順利完騎,何冠瑩老師在行前特別教導學生騎單車技巧,如上下車、跟車距離、調整椅墊、煞車,也利用兩次週五下午時間,手把手帶領學生進行短距離的練騎。 此次參加自行車台南一日雙塔騎乘挑戰的除了十一名畢業生外,還有五年級八位學弟妹全程陪騎,在校長何志中、導師曹佾彬、黃鈺媚等人帶隊下,一行人從學校出發,先至鹿耳門天后宮參拜祈求媽祖庇佑一路平安,再沿鹿耳門溪左岸道路往南騎至出海口之府城天險,接著經北汕尾四草跨海大橋至安平燈塔。回程還順道去了安順吉鹽故事館聽取志工導覽,中午回到學校用餐休息。 下午一行人再往北騎行,沿路分別在國聖大橋、九塊厝神帝府、黑面琵鷺第二賞鳥亭補給休息,接著抵達台灣本島極西燈塔國聖港燈塔合影留念,最後再騎回鹿耳門天后宮,並接受主委林瑞男頒發完騎證書。 何志中表示,顯宮第六十八屆的學生一日完騎六十八公里,真是好吉兆,也期待畢業生再下一學習階段能再接再勵,能夠像騎自行車一樣有勇氣與毅力,堅持跨越困境邁向成功。

Read More

5G示範學校 台南16校入選

  南市在今年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中表現出色。 (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市在教育部「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中表現出色,共有十六校入選示範學校。教育局表示,在本計畫中規劃的三大教師社群,需各自選出一所學校進行跨縣市公開觀課,台南市分別由土城國小與崇明國中擔任自然與跨領域代表,是南區唯一同時取得兩席的縣市,展現深厚的教學專業與社群能量。 教育局表示,自然領域社群代表土城國小由組長陳孟琪授課,課程《海洋奇緣》結合VR與POE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觀察海洋生態變化,並提出如「3選3減3不」的永續行動方案,實踐科技融入環境教育。 跨領域社群代表崇明國中由教師吳采穎授課,課程《崇明少年的巴克禮VR新視界》結合公共藝術觀察與3D建模,引導學生在VR平台創作虛擬公共藝術作品,培養跨域整合與文化敘事能力。 教育元宇宙教師社群方面,台南市共有土城國小、重溪國小、崇明國小與成功國小四所學校參與,使用EWova教育元宇宙平台進行課程開發。 除了代表學校外,其餘入選學校也積極投入創新教學,偏鄉小校如竹門國小、河東國小、內角國小與仙草實小表現同樣亮眼,竹門國小以《大航海時代》VR教材帶領學生穿越四百年前的台南場景,在沉浸式體驗中學習歷史與文化理解,另新生國小、大成國小、三股國小、長安國小、東光國小、後甲國中與仁德國中等校皆依據自身條件推動數位教學。

Read More

全國學生攝影賽 南應大奪7獎

  南應大美術系教授蕭培賢(右),連續四年獲中華攝影教育學會頒給「大專最佳指導老師獎」。(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學生團隊參加二0二五全國學生攝影比賽,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大專組一銅、三優選、二入圍,指導教授蕭培賢並獲中華攝影教育學會頒給「大專最佳指導老師獎」,為蕭培賢連續四年獲得此獎項。 由中華攝影教育學會主辦的全國攝影比賽,是為在學的同學們準備的舞台,旨在激發參賽學生們影像創作的新思維,並經由攝影教師的評審、講評及公開展覽,提供學生們更多觀摩與學習的機會。 今年全國學生攝影大賽,共有七十六所大專院校、九十八所高中,共五百多件作品參賽,以「四張照片為一組連作」作品,傳達故事、情感、理念、想法等,不限題材,讓同學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學生參賽的作品均來至於課堂作業。 南應大美術系學生朱益均獲得全國學生攝影比賽銅獎作品「影的呢喃」。(南應大提供) 南應大美術系學生團隊將所學理論與實務創作,以優秀作參賽,經激烈競爭,奪得六個獎項,包括銅牌:朱益均「影的呢喃」;優選:邱子庭「白露沾花」、吳振榮「Initial Burst」、黃千珈「水珠攝影」;入選:蔡博賢「歲月」、蘇宇涵「承認欲求」。 隨著科技潮流,藝術的工具一直在換新、想法也在改變,但傳統仍有雋永價值。南應大美術系教授蕭培賢指導學生攝影技巧,傳達美學與觀念,參加各項比賽屢獲獎項,更連續四年獲得獲中華攝影教育學會頒給「大專最佳指導老師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