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點亮戲曲舞台 王瓊玲獲嘉義文化獎肯定

「第四屆嘉義文化獎」得主王瓊玲老師對戲曲教育推動十分用心。(王瓊玲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榮獲第四屆「嘉義文化獎」的王瓊玲老師,多年來持續以橫跨小說與戲曲的創作作品,為台灣戲曲表演藝術注入溫柔而堅定的女性力量。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退休教師、前京崑劇團團長偶樹瓊日前受訪表示,王瓊玲不僅是當代優秀的編劇,更是一位「現代女超人」,她以溫厚的人文關懷與堅定的創作信念,為傳統戲曲開拓出嶄新的精神風貌。 王瓊玲老師改編的戲曲表演:吳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王瓊玲老師,兼具學術與創作實力,曾撰寫多篇學術論文,亦創作多部小說與散文,並改編崑劇、京劇、歌仔戲等多元形式。戲曲學院前京崑劇團團長偶樹瓊老師曾與她合作三年半,日前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派員來校專訪,請偶老師談談對王瓊玲作品的觀察與合作經驗。 偶樹瓊指出,王瓊玲老師是「有票房的編劇家」,作品以女性視角出發,筆下人物雖身處困境,卻始終保有對生命的熱愛與價值追尋。在創作技術上,偶樹瓊認為,王瓊玲善於將小說敘事手法轉化,為戲曲語彙,使作品兼具劇場性與文學性。偶樹瓊肯定的表示,她的戲劇背景雖設定在古代,但核心探討的卻是現代人面對情感與人生選擇的困境,引發觀眾深層共鳴。 王瓊玲老師改編的戲曲表演:二子乘舟。(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王瓊玲老師長期支持戲曲教育,曾為本校創作編撰六齣戲曲劇本,亦多次擔任講座嘉賓,積極參與戲曲推廣與教育活動。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未來也期盼能持續與王老師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傳統戲曲的創新與傳承。

Read More

成大半導體暑期班15國人才齊聚

  成大舉辦第四屆的半導體暑期課程,今年共有來自十五國的八十六名學生參加。(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隨著台積電全球設廠,製造驅動帶領半導體產業鏈人才需求。來自台灣、日本、美國、歐洲等十五個國家、三十所頂尖大學的電機、資訊與機電領域的八十六名優秀學生,二十三日齊聚成功大學,參與由成大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舉辦的第四屆全英語半導體暑期專業課程。 成大表示,由成大晶片設計學位學程、半導體製程學位學程及半導體封測學位學程聯手規劃的全英語半導體暑期課程已邁入第四屆,課程內容橫跨IC設計、製程、封裝與測試三大核心領域,充分展現跨領域整合與產學協同教學的特色,精準對接半導體產業對高階人才的需求。 二十三日的開幕式由智慧半導體與永續製造學院副院長許渭州主持,許渭州表示,台灣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重鎮,擁有完整供應鏈與領先製程技術,成大位於先進製程重要基地的台南,具備產學研究合作的優勢。學生在課程期間不僅可接觸最新半導體研發趨勢,亦透過參訪企業、參與實作課程,深化實務經驗,期許每位學員都能收穫豐碩。 成大指出,本屆課程吸引十五國學生參與。近年來成大與全球半導體熱區的大學展開密切合作,此次就有八名來自美國TSMC亞歷桑那廠周邊大學、四名學員來自ESMC所在德國薩克森邦,八名來自日本JSMC附近的九州大學、熊本大學。 成大表示,此次課程從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日,除了將由成大堅強師資陣容與業界講師共同授課,活動亦安排台南台北一日文化之旅,讓國際學員感受台灣文化魅力。

Read More

守護綠色未來 崑大EDC助企業節能減碳

崑大電機系老師王瑋民帶領研究生王奕寰(左),至企業診斷電力系統用電量,實踐綠色責任。(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響應淨零碳排、永續發展趨勢,從一0五年設立由經濟部能源局輔導設置的「節能診斷服務中心(EDC)」,其中電機系老王瑋民師去年更帶領碩士學生至企業進行節能檢測,展現校園專業能量與實踐綠色責任的具體行動。 崑大EDC培訓學生們擔任「節電偵探」,由王瑋民帶領前往和全豐光電協助企業進行盤查,仔細檢查工廠的照明、空調、還有各種機器設備的用電情況,就像偵探在現場蒐集證據一樣。經過一番仔細的測量和討論,給予企業實用的建議,例如把舊日光燈換成更亮的LED燈,這樣不但更省電,光線也會更舒服。 另也建議可在辦公室裡放置循環扇,讓冷氣吹出來的涼風可以更均勻地散佈,涼爽又省電。透過精準檢測與科學建議,師生組成「節電英雄」,用行動打造一個更聰明、更綠色的能源未來。 參與節能診斷服務的碩士生王奕寰分享,以前只是看書本上的知識,透過節電培訓課程,可以親手操作儀器,更清楚知道節能診斷的重點,未來希望能運用學到的技能。 電機系主任林俊良表示,王瑋民老師就像一位厲害的隊長,帶領充滿熱忱的碩士生及許多大學部學生,共同學習節能的知識和技術。

Read More

日修學旅行師長考察團來台踩線

日本修學旅行師長考察團到台南考廟參訪。(觀旅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日本修學旅行師長考察團正來台踩線,並於二十二、二十三日兩天到台南參訪,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向來自日本各地的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及相關教育、觀光機關代表表達誠摯歡迎,並送上台南特色伴手禮芒果乾、柚香爆米花,展現台南歡迎教育旅行團的熱情。 市長黃偉哲指出,日本修學旅行師長考察團此行參訪台南孔廟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博由張隆志館長親自接待,讓訪團切實感受到台南在文化保存與教學資源方面的用心,相信未來有更多深化台日交流的契機。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為強化台南在日本市場的能見度,市府今年已參與東京、北海道、仙台等地之觀光推廣活動,並將拓展至日本其他城市,持續向日本旅客行銷台南獨有的歷史魅力與文化特色。市府也將結合教育旅行、城市行銷與特色體驗,精進國際行銷布局,讓更多日本學生實地認識台南的多元魅力。 此次訪團由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承辦,邀請來自日本全國各地高級中等學校的校長,以及教育、觀光相關機關代表等共二十五人來台,並於二十二、二十三日安排走訪台南。日本師長們肯定台南在教育資源、文化氛圍,極具作為日本學生修學旅行目的地的潛力,表示回國後將積極向學校與相關單位推薦台南。

Read More

橋中職業探索育樂營 30生體驗

橋中暑假職業探索育樂營,學生在醫護物治課程中實際體驗電療儀器操作,了解物理治療在醫療照護的應用。(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為協助學生暑期持續學習與探索未來職涯方向,永康區大橋國中辦理兩天的「職業探索育樂營」,吸引近三十位學生參加,邀請樹人醫專專業講師授課,安排「美容美保」及「醫護物治」兩大職群體驗課程,讓學生透過實作認識相關職業內容。 職業探索育樂營美容美保課程,由樹人醫專美容科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美妝彩繪技巧,從水溶性顏料運用到彩繪筆觸練習,學生們在老師協助下呈現多變的妝容,並體驗穿著韓服認識不同服飾文化,增添趣味與跨文化視野;美保教師則講授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並讓學生實際操作,強化生活中的健康意識。 醫護物治課程由學生實際體驗電療儀器操作,觀察手部在不同電流強度下的變化,了解物治在醫療照護的應用,同時學習受傷後敷貼藥布的技巧。 護理科課程以「一輩子的故事」帶領學生從生命的開始到老年照護,體驗新生兒照護、血壓測量、聽診器使用及高齡者行動不便的照護技巧,透過體驗活動深化學生對生命教育與健康照護的認識。

Read More

暑期樂學西拉雅 口埤孩童笑開懷

  新化區口埤實小推出西拉雅暑期營隊,小朋友學習興致高。(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西拉雅文化、語言學習是口埤實驗小學的核心課程,校方在暑期規劃文化體驗學習活動,包括親近西拉雅文化、傳統十字繡教學、認識部落早期農產等,孩子學習興致高昂,師生互動熱烈,受到社區與家長的好評。 校長王朝賜表示,西拉雅的傳統服裝古樸高雅,且早期的族服在綴飾物件上,常見有細密精巧且色彩絢麗的繡紋裝飾,而十字繡法就是早期女性族人非常熟稔的針織技術之一,能織出活潑美麗的動植物圖案及交叉錯雜卻又井然有序的幾何線條。目前能看到的早期服飾如頭巾、襟衣、披肩、腰帶、裙擺等,都能讓人視若珍寶,愛不釋手。 族語老師準備了有明顯方格線條的色布,指導孩子穿針引線、計算針步距離,在起始點向每個方向前進,每一步都以「X」圖樣編結。學生起先感覺非常陌生,但在老師耐心解說和示範下,慢慢學習均勻施力和拉線,逐步完成小花朵的圖案,臉上也充滿著完成任務時的燦爛笑容。 最後一項、認識部落的早期農產,包含粉薯、芋頭、番薯、芝麻等主食,以及柳丁、龍眼、香蕉等水果,這些農作在族人堅持用古老種植法,有機、無毒且健康,因此目前的產銷狀況良好,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另外,在孩子們最喜歡的製作美食單元,老師設計了手作體驗香蕉蛋糕烘焙、烤芝麻酥餅、粉薯涼粿,孩子們在搓揉、翻烤和品嘗的過程,歡笑聲不斷。

Read More

「國手搖籃」新北明德高中連續6年獲頒教育部體育署體育班績效優良

  新北市明德高中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班績效優良獎」頒發一百五十萬元獎勵金。(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明德高中體育實力超強展現!自一0九年起,連續六年榮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班績效優良獎」,穩健的訓練成果與完善的人才培育制度,屢獲全國最高肯定,二十三日市政會議由陳棟遠校長代表獻獎,象徵全校師生齊心努力、共創榮耀,侯友宜市長頒發一百五十萬元獎勵金,鼓勵明德高中持續成為全國體育培育的領航者,為這份來自基層體育的努力喝采。 侯友宜表示,明德高中連續六年獲教育部體育署肯定,象徵新北市長期深耕基層體育、落實制度與教育整合的具體成果。明德高中是新北市體育重點學校,長期深耕射箭、柔道、角力、舉重、田徑、拳擊等多項運動,培育出無數優秀選手,且在一一四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更大放異彩,勇奪二十面金牌,是全國金牌數最多的學校,學生不僅在賽場上發光發熱,也在人格與學習上展現優異素養,是新北市驕傲的體育典範。 校長陳棟遠感謝市府與教育部體育署的長期支持,強調「體育班績效優良獎」是教練、師長、家長與學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未來將持續優化多元訓練模式,關注學生全人發展,並將獎勵金投入場館設備升級與專業師資聘任,打造更完善的學習與訓練環境。 體育局補充,市府透過「選、訓、賽、獎、輔」五大面向,全面培育學校運動人才。從訓練期間的膳食、住宿、交通、器材、營養與防護等費用補助,到比賽期間的交通、食宿與出國資源支持,再到賽後提供獎學金、訓補金與課業輔導,均提供系統性協助。目前新北市以三級培育制度推動三十項運動專項,扶植逾九千名學生運動員,並順利銜接至全國與國家代表隊,為新北體育再創高峰。  

Read More

河堤國小「神祕腳印大追查」夏令營 帶領學童遊玩中學習

臺北教育大學康樂研習社南下河堤國小辦理為期五天的夏令營,結合遊戲與知識,引導學童從日常生活中認識全球議題。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臺北教育大學康樂研習社暑期再次南下河堤國小辦理為期五天的夏令營,讓參與的84位小朋友,在歡笑聲中展開一場不一樣的「神祕腳印大追查」的冒險旅程;活動一大亮點,為導入SDGs的教育關卡,以永續議題為主軸,設計六大實作關卡,結合遊戲與知識,引導學童從日常生活中認識全球議題。 為期五天的活動課程內容,涵蓋海洋保育、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永續能源、糧食營養與氣候行動等六大面向,透過情境任務與分組挑戰,讓孩子們追尋者相關線索操作、討論與省思,並在每一關完成後獲得象徵學習意義的「信物」。 校長杜昌霖表示,臺北教育大學康樂研習社成立至今已五十年,在現今大學的社團經營非常難能可貴,自己是社團康13期的社員,今年再次邀請社團康47至49期的學弟妹來學校辦理夏令營,也結合教育部推行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聚焦社會議題,實踐永續發展。這些參與營隊的大學生,未來有許多人也會投入學校教育這職場,藉由帶領小朋友活動與學習,減少「學用落差」的問題,未來能成為更優質的老師。 此次營隊的總召是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大三的學生楊怡靜,她表示整個活動參與的服務員在學校時就開始設計教案、製作道具,並一次又一次的演練,就是為了給學生最正確的知識與體驗。 例如在「保育海洋」關卡中,小朋友幫助海龜清除海廢垃圾並進行分類,從中了解塑膠污染與資源回收的重要;「水源危機」活動則引導學生製作過濾裝置,認識淨水原理;「發電王」關卡透過風力與水力發電的操作,介紹永續能源的應用。 營隊活動長姚佑萱同學表示,透過此次實際與學童互動的機會,不僅學習如何規劃教案與帶領活動,更培養了耐心、觀察力與輔導知能,從孩子身上學會同理與傾聽。活動組員黃楀丞同學則說:營隊活動內容多元,包含大地遊戲、擂台賽、運動會、DIY實作、興趣社團等。 每天早晨的晨操以動唱與團康活動喚醒孩子精神;課程中的「晝抓」、「角色扮演RPG」、「實體大富翁」等特色設計,更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訓練觀察、推理與團隊合作能力。 學務主任王瑞裕表示,這次營隊融合「遊戲化學習」與「主題式課程」,不僅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強化對世界議題的關懷與行動力。感謝臺北教育大學康樂研習社的大學生,透過「學中做、做中學」為核心理念,規劃這麼多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在行動中學習。 五年級譚尚謙學生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大家討論地球的永續發展,因為很喜歡小動物,小隊輔教我們怎麼愛護環境,讓動物有更好的生存環境,我覺得很棒。 六年級林如鷹同學說,印象深刻的是SDGs活動中的「永續能源」,小隊輔分別介紹「核能發電」、「火力發電」對地球的破壞,再從分組闖關活動中,觀察與操作「風力」的動力,讓電風扇葉片轉動、「水力」的動力讓輪子轉動、「太陽能板」的熱能讓車子行駛的體驗。這個活動認識並願意支持永續能源,因擔心地球暖化後的海平面上升,會導致很多動物與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五年級蕭楠熹學生說,夏令營充實又有趣,從手作、遊戲、戶外闖關,到營火晚會,每天都有新挑戰,完全玩不膩,玩到不想回家,是暑假中最開心的時光。

Read More

致用學苑第98期榮獲全國學生校園刊物競賽佳作

致用高中校刊榮獲114年度全國中等學校高職組佳作 由黃淑敏老師代表受獎。典禮前提供觀摩。(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私立致用高中校刊《致用學苑》第98期榮獲教育部主辦之「114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校園刊物競賽」佳作殊榮,為全國僅有五所獲獎學校之一,亦是唯一入選的私立學校,成績亮眼,令人振奮! 校長鄒紹騰表示,本期《致用學苑》以深化校園文化、展現學生觀點為核心,內容特別專訪致用高中多位僑生,呈現他們在異鄉求學的心路歷程,藉此強化多元文化理解與交流,呼應當前教育國際化趨勢。更特別的是,校刊首度以中英文對照方式編排,提升可讀性與國際可見度,讓校園刊物不僅立足本地,也能放眼全球。 致用高中校刊是由國文科黃淑敏老師指導,學生編輯群包括李宛庭、許心瑜、陳思妍、林郁珈等人通力合作,從專題規劃、訪談撰寫到排版設計,展現出高度的專業素養與團隊合作精神。美編團隊則由許心瑜、李昀擇、郭子溦等同學組成,以清新視覺風格呈現內容特色,獲得評審高度肯定。 致用高中校刊榮獲114年度全國中等學校高職組佳作 由黃淑敏老師代表受獎。典禮前提供觀摩。(記者陳榮昌攝) 鄒校長強調,學校一直致力國際化教育、推動雙語課程,透過本次得獎,學生展現優秀的語文表達力、文化敏感度與創意編輯力,也再度印證致用高中推動語文教育與國際教育的努力深具成效。未來,《致用學苑》將持續秉持「寫出觀點、說出故事、連結世界」的理念,持續為致用高中校園文化留下深刻印記。  

Read More

開南大學攜手菲國13校簽署MOU 跨文化交流共育國際化人才

這場跨國多校聯合簽約為台菲教育交流立下重要里程碑。(圖/開南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開南大學於今(23)日迎接來自菲律賓13所大學的重要訪問團,雙方於學校顏文隆國際會議廳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開啟多面向、跨領域的國際合作新篇章。這場跨國多校聯合簽約為台菲教育交流立下重要里程碑,不僅彰顯開南大學推動國際化的積極成果,也為高等教育全球布局注入新動能。 此次參訪的大學們涵蓋農業、工程、教育、航空、醫學與海事等多元專業領域,代表團成員展現高度合作意願,針對學生交換與實習、雙聯學位與短期課程、教師交流與研習訓練、跨文化活動與語言學習支援等合作主題,表達熱切關注與高度期待,為雙邊教育發展注入嶄新動力。 現場師長參與體驗Kubing,笑聲與掌聲交織,氣氛溫馨熱絡,深刻展現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圖/開南大學提供) 開南大學校長周守民表示,開南大學始終以「優質創新、前瞻永續」為治校理念,積極拓展全球學術夥伴關係。今日能與來自菲律賓多所重點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是極具意義的里程碑。該校將持續提供開放、多元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從國際交流中汲取成長動能,並與世界共同培育具備跨文化競爭力的未來人才。 活動現場也呈現一場感動人心的文化交流。來自菲律賓的代表團特別帶來當地傳統樂器Kubing進行演奏。Kubing為竹製口簧琴,透過口腔共鳴產生獨特聲響,富有節奏與情感,象徵族群文化的傳承與連結。現場師長參與體驗,笑聲與掌聲交織,氣氛溫馨熱絡,深刻展現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開南大學國際處說,將持續以實際行動擴展國際合作網絡,深化與東南亞夥伴的教育連結,打造更具全球視野與競爭力的學習環境,為推動台菲高教合作與文化理解貢獻更多心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