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學子新契機!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花蓮限定獨招開跑

為提供花蓮在地學子打造更寬廣的入學管道,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一一四學年度首度推出「花蓮限定」學士班單獨招生考試。(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東華大學二十五日表示,受少子女化衝擊,臺灣已有多所大專校院退場,為提供花蓮在地學子打造更寬廣的入學管道,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一一四學年度首度推出「花蓮限定」學士班單獨招生考試。 東華大學表示,只要是同時具備公立或已立案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及附設進修學校之專業群科,或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專門學程,或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附設專業群科之畢業生,或經教育部認定具有同等學力資格者或設籍花蓮縣或就讀花蓮縣內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不含普通科,就有機會透過這項專屬考試進入東華,翻轉未來。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主任李易儒表示,「觀光」是二十一世紀的顯學,疫情後觀光旅遊大爆發,迫切需求專業人才,該系以觀光與資源永續發展為核心,關懷休閒遊憩品質的提升,致力培育具國際觀與在地情之觀光休憩經營管理專業人才,成為產業與政府頂尖專業人才養成的搖籃。 東華大學教務長陳鴻圖分析,東華觀遊系師資優良,涵蓋觀光、休閒、遊憩之專業,學術實力堅強,充滿教學熱忱;尤其該系也與業界接軌,進行多項產學合作,實地參訪飯店、農場與遊樂園,深入了解觀光產業運作,並安排實習與畢業專題,完美結合理論與實務,已培養國內重要觀光領域人才。 東華大學表示,本學年度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學士班單獨招生考試,將於五月十三日至二十七日開放網路報名暨上傳審查資料,考試方式為資料審查及口試,相關考試規定,請至國立東華大學招生訊息網站詳閱簡章及報名。

Read More

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 南英影視科連4年優勝

南英影視科以舞台劇《無心》獲得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優勝。(南英商工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英商工電影電視科學生參加今年的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以舞台劇《無心》榮獲高中職組優勝,這也是自二0二一年疫情解封重啟賽場後,南英影視科連續四年獲得全國優勝。 南英商工表示,今年影視科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的舞台劇作品《無心》,承載了禪語的智慧,再加入「性別認同」議題,包括劇本、導演、舞台設計、服裝設計及音樂設計、燈光技術等,整部戲劇的創意與實現完全由學生主導。 指導老師嚴敏綺說,在過程中,指導教師群鼓勵學生自主創作、動腦思考、動手體會,告訴學生「我不知道,你們自己決定」,雖然這樣的態度讓學生們感到困惑,但正是這樣探索的過程,讓學生發揮了潛力。 南英影視科以舞台劇《無心》獲得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優勝。(南英商工提供) 在賽前,校方特地安排一場校內公演,希望藉此給團隊們鼓勵,也將這齣有意義的戲碼分享給全校師生。演出當下全場學生專注感受著影視科同學們的演出,跟著劇情氛圍一起流下眼淚,也收到許多師生大力讚賞,帶給團隊們很大的信心。 飾演媽媽一角的潘慧敏說,這次參加全國戲劇比賽對她來說是一段無價的旅程,不僅讓她勇敢地站上舞台,也重新點燃她對戲劇表演的熱情。換上女裝演出的王冠廷則說,這是他第一次戴上假髮演出舞台劇,化身為一個喜歡穿女裝的夢中幻想男角色,體驗到演出的樂趣,也讓自己在逐夢的路上多了更多勇氣與自信。

Read More

台南課室英語計畫 逾2千師獲認證

台南市推動「課室英語計畫」,鼓勵老師將簡單的英語用語融入教學流程中。(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自一一一學年度起推動「課室英語能力認證計畫」,三年來已有兩百四十二校、逾兩千六百六十名教師完成認證。配合中央政策不再強迫雙語融入學科教學,台南市的課室英語也滾動修正,鼓勵將簡單的英語用語融入在如點名、鼓勵、發表指令等教學流程上,打造自然且友善的英語學習環境。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課室英語並非要求教師大量使用英文授課,而是鼓勵在教學流程中,自然融入簡單的英語用語,讓學生在日常情境中反覆聽見、理解並回應英語。 鄭新輝進一步指出,課室英語的推動不重形式,而重實踐,無需額外排課、改寫教材,非英語科教師僅需於課堂適時加入幾句英語,即可參與營造校園英語學習情境,讓英語從考科轉化為生活中的溝通工具。未來教育局也將持續提供教學資源、專業支持與示例影片,鼓勵各校從「一人一句話」做起,累積語言使用經驗。 安南國中校長蔡佳宏說,廣義的課室英語包含課室指導語、學科英語及溝通英語,目前推動的課室英語聚焦在「課室指導語」,如要學生起立、坐下、過來等,從課程的開始、重點、學生的練習、發表到結束,都可以融入簡單的英語生活用語。 教育局表示,多所學校已積極實踐,像菁寮國中為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全校教師都動起來,成立課室英語社群定期討論課室英語使用語句、時機等,目前已有五名教師通過課室英語能力認證。 鯤鯓國小除了推動課室英語外,在校內廣播、行政表單與集會活動更是導入簡易英語指令。左鎮國小則設置大型看板展示常用語句,讓師生隨時能看、能用,使英語融入日常校園生活。

Read More

南市推夢想御守 陪學子迎戰會考

台南市教育局輔諮中心設計了「夢想御守」,陪考生迎戰會考。(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距離國中教育會考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為了陪考生迎戰會考,台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特別結合動漫角色名言,以粉彩書籤套卡設計了多款「夢想御守」,不僅可以讓考生寫下心願,也希望幫助考生減輕焦慮。 輔諮中心主任吳宜蓁表示,國中生在面對大型考試時可能產生壓力與焦慮,因此特別率領專業輔導團隊,推出安心小物「前路有光,夢想御守」。這些小物不僅象徵著支持與祝福,也希望能讓考生在考試期間,感受到無論身處何種挑戰中,都不會孤單。 這些「夢想御守」特別運用學生熟悉的動漫語言,將經典角色的勵志台詞與考試挑戰結合,例如《灌籃高手》安西教練勉勵選手的「現在放棄,比賽就結束了!」,《火影忍者》漩渦鳴人說的「我想要知道的不是容易的道路,而是艱難的道路如何走過」、《吉伊卡哇》小八的名言「無論多少次,我都會一直為你加油喔!」等,搭配「金榜題名」、「考神降臨」、「追分成功」等考運祈福話語,在備考期間為考生們提供心理支持。 教育局長鄭新輝提醒考生,考前應適度休息、調整作息,以良好心態迎接考試,唯有在身心狀況最佳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佳的考試表現,希望考生們像動漫中的角色一樣,勇敢面對挑戰、堅持到底。

Read More

南應大攜台塑生醫育才

南應大養生休閒管理系攜手台塑生醫簽署MOU,跨界整合共同推動課程協力、人才培育與產品研發。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與台塑生醫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專注於「健康飲食」、「養生理念」與「產業實務」三大領域的跨界整合,共同推動課程協力、人才培育與產品研發等多面向合作計畫,打造實務導向學習與研發平台。 此次產學合作整合台塑生醫與南應大養生休閒管理系雙方的核心競爭優勢。台塑生醫業務範疇橫跨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等六大健康領域,成功打造出Dr's Formula、FORTE、醫之方等知名品牌,展現從日常保健、專業保養到醫療器材研發的全方位研發實力。 台南應大養生休閒系則在健康管理與生活養生教育領域具有深厚基礎。該系結合校內各院系跨領域資源,開設健康休閒服務、漢方養生、經絡按摩、芳療SPA、養生料理等多元課程。 首階段合作計畫聚焦於「昆仲食舍─阿嬤的私房菜」系列養生飲品研發。昆仲食舍為台塑企業首家對外開放營運餐廳,坐落於高雄市前鎮區台塑王氏昆仲公園內,其經營理念融合傳統家常菜的人文溫度與現代健康理念,致力打造兼具文化底蘊與養生價值的「新台式」健康餐飲體驗。 這次合作開發的養生飲品,由養生休閒系老師鄭傑夫汲取傳統養生智慧,整合地方農產與營養科學,預計六月底前完成配方設計與試產。展望未來合作計畫將進一步擴展至健康糕點的開發,研製低糖、低熱量養生糕點,為健康飲食與養生產業注入新動能。

Read More

崑大樂活生走入社區 實作綠色照顧課程

崑大樂活學程進修部學生走入社區,帶領佳里區興化關懷據點綠照站長輩進行吐司作畫,現場氣氛活潑歡樂。(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樂齡生活產業管理學程進修部學生展現專業實力,自今年三月中旬起至八月間,在系上老師推薦下擔任佳里區興化關懷據點綠照站社區講師,實際帶領「綠色照顧」課程,深受長輩喜愛,並成功展現樂活學程「學用合一、在地扎根」的教育精神。 此次共有六位進修部學生參與,分別為二年級李玉清、三年級林家卉、胡美滿、陳巧慧、蔡寶慧、陳碧子,設計活動以「綠色照顧」為核心理念,結合農業、自然環境與健康教育,透過自然體驗、食農教育、藝術創作等課程,提升農漁村高齡者的身心健康與社會參與。 學生講師們不僅將所學落實於社區,也安排豐富活動,例如陳巧慧與蔡寶慧的「吐司作畫」延伸為推廣地中海飲食與彩虹蔬果概念的創意活動;林卉與胡美滿設計鋁線纏繞與多肉植物結合的藝術創作活動等。藉由互動教學,提升長者對環境永續與自我照護的意識,打造具溫度的高齡友善環境。 學程主任趙久惠指出,樂活進修部學生來自各行各業,擁有成熟的人格特質與高度學習動機。系上鼓勵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勇於走入社區、走入人群,把所學應用於生活中,學程非常重視學生實作經驗,也樂於協助學生們發展第二專長,讓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能力的實踐,這也是樂活學程最與眾不同之處。

Read More

永康國中生化身環保創客 走讀資源再生

永康國中學生到山上區全興資源再生公司走讀資源再生之旅,體驗試體搗棒。(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搗棒擊打「控固力」,彩筆揮灑「卡哇伊」!永康國中二十多名學生二十四日走進山上區全興資源再生公司,親手體驗廢棄物的重生旅程。從回收分類到創意彩繪,學生透過實作探索環保的無限可能,「沒想到垃圾也能變成藝術品!」學生興奮地分享自己的創作,讓環保理念深植心中。 因應全中運期間的停課,永康國中精心規劃「永續之旅:資源再生與水源探索」環境教育之旅,由顏妙容老師帶領班上二十六位學生,結合環境教育與人文走讀,讓假期成為充滿知識與創意的探索之旅。 活動首站來到山上區全興資源再生公司,學生們參與「灰 earth is 垃圾」主題課程,透過互動遊戲理解廢棄物分類與處理方式,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強調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企業回收工業廢棄物,透過專利處理將廢棄物變成符合法規之再生粒料,再製成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用於回填工程。為符合強度及法規,出廠要進行品檢及強度試驗,需要有破壞實驗試體。學生正好體驗有趣如搗麻糬的「試體製作~『搗棒』」體驗,進行材料科學的應用,最後運用再生材料創作獨特的環保花器與裝飾品。 下午行程轉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學生們在專業導覽員的引領下,走讀百年自來水設施,了解台南水利系統的發展歷程與歷史意義。紅磚建築、沉澱池與古老機具,讓學生彷彿穿越時空,開啟一場文化與知識的探索之旅。

Read More

戲曲學院學生為梨園祖師爺春季換袍祝壽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精選代表六系供禮 象徵薪火相傳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梨園子弟搖籃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學生會附設祖師堂管理委員會今(24)日在木柵校區舉行《乙巳年祖師爺春季換袍祝壽大典》,這是全台唯一由學生舉辦的祖師爺換袍大典,也是戲曲學院每年必有的經典傳承。學生創意精選麵線、木魚等代表戲曲學院六個科系的獻禮,展現梨園子弟薪火相傳的精神。 祖師爺換袍大典由學生組織祖師堂管理委員會傳承舉辦,每年均用心籌備換袍大典,儀式首先鳴砲、奏樂,恭請祖師爺換袍更衣換上「九龍冠」及「黃帔」,再請祖師爺升座,由主祭官敖國珠副校長、陪祭官張旭南教務長及曹復永藝師率眾師生代表三獻禮祝壽,由學生依序獻上行當五禮及六系禮,最後全體馨香祝禱,祈福梨園子弟術業精進、平安吉祥。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敖國珠表示,戲曲學院是全台唯一每年舉辦春冬換袍儀式的學校,感謝學生會組織藉由儀式將梨園傳統傳承下去,也祈求祖師爺保佑學生學習順利,平安健康,梨園精神延續不斷。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學生會主委歌仔戲學系學生謝子修及京劇學系學生秦朗等人,聯合六系學會代表及生、旦、淨、末、丑行當代表一同參與,除幫祖師爺換袍,代表學生並依序獻上花生、雞蛋、花豆、鹽巴、豆腐等象徵生、旦、淨、末、丑的行當五禮。 謝子修表示,戲曲學院六系學生也精選六樣代表六個科系意義的供品。其中,京劇是歷史悠久的表演藝術,京劇學系也是戲曲學院歷史最悠久的科系,為祖師爺獻上「麵線」,希望京劇的人才能綿延不斷,學校的理念代代永續。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而民俗技藝系則獻上「跳舞蘭」,期許民俗技藝系的同學們皆能在祖師爺的庇護下技藝越來越高超。至於戲曲音樂學系獻上「木魚」,因為木魚就像戲曲中的鼓,有著掌控節奏,領導戲劇的功能,用音樂供養祖師爺,期許戲曲音樂傳唱不墜。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此外,歌仔戲學系則獻上「金花」,以小生及田都爺最珍貴的狀元帽上的金花供奉祖師爺,期許歌仔戲日新又新。劇場藝術學系則是「LED蠟燭」,因為蠟燭象徵光明,寓意劇場系不僅技術協助,更像蠟燭一樣用光明照亮舞台與表演者。 至於客家戲學系則以「茶葉」代表,客家以採茶戲聞名,茶葉不僅象徵客家勤儉努力的精神,也期許客家戲像茶樹一樣枝繁葉茂。 在獻禮儀式後,由同為主委的王瑋澤所領軍的秀朗意清樂,以及戲曲音樂學系所帶來的北管三仙會,展現歲對祖師爺保佑的感恩心意。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Read More

余杰、矢板明夫4/26成大台文系對談「台灣的危機與轉機」

人權作家余杰與政論名人矢板明夫26日在台南將有場精彩的「台灣的危機與轉機」對談。(台南市哲學學會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台南市哲學學會與成功大學台文系台語師資班特別邀請人權作家余杰與政論名人矢板明夫,將於二十六日晚間七點在成大台文系教室,以中美爭霸戰為背景對談「台灣的危機與轉機」。 余杰是蒙古裔的美國人,誕生成長於中國四川成都,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時,因擅文學創作和評論時事,文采斐然,思路銳利,一鳴驚人,被譽為中國的李敖。北大中文系碩士班畢業後,放棄公職,成為公共知識份子,與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為忘年之交,共同經營中國筆會,參與中國零八憲章的構思與起草,轟動一時。不過也因為批評時政,提出建言,得罪當權者被刑求虐待,後來在美國人權庇護之下,中國政府才允許他旅居赴美。 余杰主張中國要脫亞入歐美,以啟蒙運動以後的歐美文化為師,創造民主的新中國,解構封建、保守,威權主義的中國傳統,走入世界文明的領域,每年受邀到台灣各大學演講、授課。 台南市哲學學會表示,本次演講將以中美爭霸戰為背景,邀請余杰依其觀察論述台灣的危機與轉機,並邀請日籍著名的評論家矢板明夫與之對談,精采可期,希望帶給台南市民們一場衝破黑暗與危機的思想饗宴。

Read More

新北反詐校園列車啟動 專家帶路識破詐騙陷阱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青春不設防、守護不能等!新北市教育局攜手東森電視、財團法人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及元大投信,今(24)日於莊敬高職啟動「校園反詐列車」。透過實務專家精彩的講座,及最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實務案例分享與互動體驗,引導年輕世代識破詐騙手法、強化法律意識,讓「保護自己」成為熱血青春的第一課。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校園反詐列車」首站於莊敬高職熱力開場,接續分別5月23日於三重商工及6月20日由新北高工接棒,將有數百名學生參與。活動不只有警察講師傳授「破解密技」,並運用真實案例與有獎徵答的活潑互動方式,讓學生在歡笑中學習,讓生硬冰冷的法條,轉化為最潮、最有感的校園行動。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AI深偽、打工陷阱及網購詐騙等手法層出不窮,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成為詐騙集團鎖定對象甚至被吸收為車手,因此第一場講座邀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識詐宣講團」到校現身說法,現場氣氛活潑熱鬧,學習效果百分百! 本次講座結束後,現場同學紛紛直呼「這堂課太有感了!」。莊敬高職學生薛翰駿分享「原來詐騙離我們這麼近!」單是網購、交友都可能遭殃,提醒同學「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簡莉娟同學也說,講師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讓自己超有感,「不是笨才會被騙,而是警覺心不夠!讓每位學生深刻感受到「反詐」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日常自我保護意識與行動力 。 教育局強調,反詐是一場全民行動,未來將持續鼓勵各級學校踴躍參與推動「校園反詐列車」,同時也整合更多企業與民間資源,將防詐教育向下扎根、向外擴散,讓每所學校都成為最前線的反詐前哨站。從「識詐、防詐、拒詐」到「零詐」,攜手打造更安全、安心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