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王惠美到彰化醫院關心AZ疫苗施打情形

彰化縣長王惠美(後排中)到彰化醫院關心AZ疫苗施打情形。(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曾厚銘/彰化報導 AZ疫苗22日開打,衛福部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率副院長黃伊文等人施打。縣長王惠美特別到場關心,並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王惠美說,指揮中心配發彰化縣1300劑疫苗,包括彰基900劑,彰醫400劑。 昨天上午9點半,彰醫院長曾孔彥率副院長黃伊文、急診室醫師洪子文、副護理長胡珍華及其他護理人員共10名施打。 曾孔彥施打後表示,像蚊子叮,和打流感疫苗差不多,沒有什麼不一樣,他希望大家對疫苗要有信心,而彰化醫院一定會善盡責任守護民眾的健康。 衛生局表示,本次開放接種對象為彰化縣13家專責醫院具高暴露風險之醫護工作人員。而彰化縣共分配到1300劑AZ疫苗,其中900劑在彰化基督教醫院,400劑在彰化醫院,後續將積極配合中央疫苗撥發,依序執行施打作業。 彰醫表示,這批AZ疫苗是10劑型,1瓶可施打10人,所以每一次施打人數為10人,目前彰醫院內有130多人登記,院外醫療院所有11家醫療院所醫護人員登錄施打,預計施打3至4週完成400劑的分配量。 為觀察接種者身體反應,彰醫也安排讓注射疫苗的人員在休息區待30分鐘,觀察是否發生不良反應,無特殊狀況才可離去。 彰基副院長周志中醫師表示,全院有登記接種的員工迄昨有941位,而彰基醫護人員面對風險一級有42位,風險二級有86位,昨日下午先完成已登錄的10名醫護人員施打,並由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率先施打第一針,他說就像蛟子叮咬一下而已。

Read More

穿白袍疫起來 台中醫生排隊接種

中山附醫10位醫護人員率先施打AZ疫苗。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灣進口首批新冠疫苗在22日開打,台中市分配到5900人次劑量,第一線醫護人員列為首波接種對象,昨日同步在中山附醫、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台中醫院、光田醫院等5家醫院開打,均由院長帶頭施打,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說,施打後沒有不適感,對疫苗有信心,未來開放大眾接種後,也呼籲民眾踴躍施打。 因為AZ疫苗1瓶可打10劑,蔡明哲和副院長廖文進,以及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等10位醫師上午就列為第1批接種對象,他們身著白袍在診療室外等候,逐一進入診間由醫師說明應注意事項後進行接種。

Read More

師生上吐下瀉 雲林國小停課

雲林國小370名師生出現上吐下瀉,昨日全面進行校園環境及班級、廚房用具消毒。(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星期假日有370名師生出現拉肚子、嘔吐現象就醫,校方擔心群聚感染,21日緊急發布停課一天通知;昨日全校進行大消毒,教育處同時開會討論後決定23日復課。衛生局人員也到校,針對19日的營養午餐進行樣本採樣,送檢結果預計7至10天出爐。 雲林國小上星期假日,校方群族陸續接獲家長通報學生身體不適,且學童不適人數達上百人,因此在衛生單位建議下,報請縣府同意,昨日全校停課進行環境及班級課桌椅、廚房烹飪用具消毒。 據了解,雲林國小全校有30班、上千名學生,身體出現不適學生數占1成,醫師懷疑可能是諾羅病毒或是其他病毒的群聚感染,諾羅病毒感染引起腸胃道發炎,其潛伏期通常是24至48小時,感染主要症狀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因此衛生局人員到校,針對上週五(19日)的營養午餐的樣本進行採樣送檢。 校長魏國賢說,希望透過停課,把全校環境包含班級和課堂上,做全面清潔消毒,讓孩子有安心的就學環境,家長也可以放心。 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說,全國通報腸胃炎就診人數確實有上升的趨勢,三月份全國腸胃炎群聚通報達30多件,採驗結果大多是諾羅病毒,此次雲林國小包括28名老師共370人上吐下瀉,呼籲環境許可時,應落實盡量使用肥皂來做徹底手部清潔,其19日的營養午餐樣本採樣,送檢後約7至10天結果才會出爐。

Read More

嘉義縣第一劑AZ疫苗長庚開打

嘉義長庚醫院是施打疫苗的唯一醫院,由蕭政廷副院長帶頭施打,是嘉義縣第一針。(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第一階段AZ疫苗在嘉義長庚醫院開打,第一波開放第一、二風險等級醫事相關人員接種,嘉義長庚醫院是嘉義縣第一家AZ疫苗接種合約醫院,慈濟、朴子和灣橋3家專責醫院醫事人員也都是第一波施打對象,第一劑由長庚醫院急診專家蕭政廷副院長帶頭接種,縣長翁章梁特到到院關心接種情形;他並說,他是第二波施打對象,請大家放心,輪到他的時候,他一定第一個打疫苗。 衛生局說,AZ疫苗開瓶後可接種10人,為避免疫苗耗損需規劃集中接種,開瓶後6小時內要使用完,全縣目前有1千7百名專責醫事人員將陸續接種。 翁章梁指出,第一波接種的對象是第一線醫事專業人員,第二波是政府防疫機關和第一線接觸高風險者,這些具有專業背景的人士施打疫苗,對後續民眾的接種會有更大的信心。

Read More

58醫院開打AZ疫苗 張上淳:安啦!

AZ疫苗AZ疫苗22日開打,多家醫院上午由院長或副院長率先接種疫苗,表達對AZ疫苗的信心。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左)也第一批施打。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AZ疫苗正式開打,全台58家醫院陸續為醫護人員接種疫苗,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下午2時,已有35家醫院由院長或副院長率先接種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挽袖接種,強調AZ疫苗已經過嚴謹評估,接種疫苗利大於弊。 針對民眾對AZ疫苗的憂心,張上淳表示,根據歐盟及WHO針對AZ疫苗評估結論,疫苗預防COVID-19的益處仍大於可能的不良作用所帶來之風險。且疫苗並無增加血栓不良事件整體風險。 張上淳指出,並無證據顯示有特定批號疫苗或製造場所與此不良事件有關。但仍不能排除疫苗可能與非常罕見的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間或合併出血)之不良事件有關,包含大腦靜脈竇血栓。 張上淳以2009年全球爆發H1N1疫情為例,法國於實施H1N1疫苗接種早期,因1名醫師於接種疫苗後出現GBS(急性周邊神經病變)引發軒大波,導致民眾緩打,接種率僅7.8%,使得該波H1N1疫情導致法國多達312人死亡,死亡率約為每百萬人4.8例。 反觀台灣,張上淳表示,因H1N1疫苗接種近25%,為全球第五,國內流行曲線隨疫苗開打急速下降,共49人染疫死亡,死亡率約為每百萬人2.1例。 張上淳表示,AZ疫苗在目前收集的資訊看來都沒有問題,國內的這批疫苗也經過食藥署檢驗,及指揮中心非常嚴謹的評估,因此,他也願意接種。 為替院內醫護人員添加抗疫利器,全台58家醫院中,已有35家醫院院長或副院長率先完成疫苗接種。 台大醫院由院長吳明賢率副院長、感染科、內科、急診等共10名醫護,接種AZ疫苗。吳明賢說,台大醫院首批拿到約1500劑,會盡快為院內有意願接種的醫護接種。

Read More

高市今年首例 境外移入登革熱

高雄市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防疫團隊昨日進行地毯式孳生源檢查等緊急防治工作。(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個案為居家檢疫的40多歲本國籍男性,19日自菲律賓返台,在高雄住家進行1人1戶居家檢疫,翌日因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等症狀通知防疫單位並安排就醫進行快篩,結果呈現陽性,確診登革熱,目前個案住院治療中。 衛生局指出,個案於菲律賓工作期間15日開始發燒於當地就醫後,18日症狀緩解,19日返台,20日再度出現症狀後經轉介就醫採檢確診,無同行及住接觸者。 衛生局接獲個案後立即規劃,並於當日完成緊急防治工作。個案住家所在地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查獲積水容器28個,其中3處孳生病媒蚊幼蟲;防疫團隊昨日進行地毯式孳生源檢查、化學防治噴藥滅蚊及高效能捕蚊燈監測等緊急防治工作,並進行社區動員全面清除孳生源。 衛生局提醒,東南亞地區登革熱及COVID-19疫情嚴峻,民眾自高流行風險區返國務必落實居家檢疫,如出現身體不適症狀,請儘速撥打防疫專線723-0250由防疫人員安排就醫。

Read More

認識唐氏症 賴清德邀看展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在西門町紅樓舉辦「嘿!小唐我在這」特展,副總統賴清德(左4)21日出席看展時表示,感謝基金會的努力,20多年來就像父母親一樣的關照他們。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今天是世界唐氏症日,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嘿!小唐我在這」特展時指出,唐氏症原因是第21對染色體異常,大概每1200人就有1人,並不是恐怖的病,也籲民眾來看展,支持唐氏症從認識唐氏症開始。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上午在西門町紅樓舉辦「嘿!小唐我在這」特展,由於今天是世界唐氏症日,賴清德在行政院政委林萬億、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陪同下看展,賴清德也與唐氏症孩童一起「比愛心」拍照留念,過程充滿歡笑聲,相當溫馨。 談及過去行醫的經驗,賴清德表示,他的背景是醫師,曾接觸過唐氏症孩童,也有唐氏症朋友,唐氏症給他的感覺就是很單純與可愛,容易跟人親近,「你只要愛他,他會加倍愛你」,也許跟我們有些不同,就如同董事長林正俠所說的「有點不平凡」,但如果好好幫助,基本上過正常生活都沒問題。 「嘿!小唐我在這」特展將展至5月9日,賴清德呼籲民眾來看展,因為支持唐氏症,從認識唐氏症開始。

Read More

羅東聖母醫院醫護觀望 外科醫師帶頭打

牛津(AZ)疫苗22日全台開打,宜蘭縣共有6000多名第一類人員可以優先施打,目前羅東聖母醫院已分配到6百人次的疫苗。 (聖母醫院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牛津(AZ)疫苗22日全台開打,目前羅東聖母醫院已分配到6百人次的疫苗,但不少醫護仍抱持觀望態度,聖母醫院一名蘇姓外科醫師說願意擔任勇士打頭陣。縣衛生局說,疫苗對疫情有幫助,相信隨著疫苗施打,民眾的信心會增加。 宜蘭縣共有6千多名第一類人員可以優先施打,可施打1千2百人。溪北地區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施打,溪南部分由羅東聖母醫院負責。兩家醫院各施打6百人,但不少醫護仍抱持觀望態度,舉例來說,聖母醫院原規劃6梯次72人施打,卻僅24人預約,不少人抱持觀望態度。羅東聖母醫院22日將由外科醫師帶頭,完成第1梯12人預約施打。 聖母醫院特別設立「專責門診」及休息區,每週一到週四,上下午各一診。院方指出,因施打前必須問診評估,施打後需30分鐘休息觀察,擬定報到時間為9時、10時、11時等3個時段,注射時間為9時30分、10時30分及11時30分;下午報到時間2時、3時、4時,注射時間為下午2時30分、3時30分及4時30分。至於陽大醫院則預計22日上午11時施打,院方說屆時才會說明施打情形與流程。 縣衛生局表示,相信隨著疫苗施打,大家都可以克服恐懼,提升對疫苗的信心,他說,疫苗當然對疫情有幫助,歐盟施打疫苗有血栓個案,目前還沒辦法證明跟打疫苗有關。

Read More

虹彩炎合併高眼壓 中藥+針灸解危

中醫師郭祐睿分享一個虹彩炎合併高眼壓,經中藥針灸治療3個月眼壓變正常,被收錄醫學雜誌的成功案例。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0歲陳先生工作壓力大,易失眠、飲食難節制,且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3年前突然發現左眼視力模糊、眩光,檢查眼壓過高伴有虹彩炎,緊急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及口服藥才把眼壓降下,卻產生胸口、顏面、雙手麻木現象,而停用口服藥,轉尋求中醫治療,經3個月的中藥及針灸治療,已降到正常範圍。 台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郭祐睿醫師說,上述陳先生原本眼壓超過60mmHg,利用中藥調理順利調降至18mmHg,不但改善了虹彩炎的症狀,同時避免了視神經萎縮的發生,這次的臨床案例被收錄刊登在台灣知名的《中西整合醫學雜誌》,同樣的治療方式也降低了許多患者的高眼壓現象。 他說,青光眼跟虹彩炎的患者在臨床為數很多,光是單一種疾病就很嚴重,因為青光眼是致盲率最高的眼科疾病之一,高眼壓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虹彩炎則是虹膜組織發炎,有視物模糊、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症狀,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但往往因為虹膜與水晶體反覆持續沾黏,而類固醇藥水會使眼壓上升,再度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嚴重傷害。 郭祐睿指出,不管是虹彩炎、青光眼、視神經萎縮,中醫都有相應的辨證跟判斷方法,除了常用的清熱活血、清利頭目風熱等方法,在臨床上搭配針灸治療,能維持一段時間的降眼壓效果,若是結合分子生物學跟免疫學的現代思路,注意抗發炎跟抗氧化的維持,療效會更好。例如加入眼球最重要的微量元素「鋅」,可以預防發炎及自由基產生,而含鋅成分的中藥,如牡蠣、枸杞、何首烏、熟地等藥材,配合辨證並且努力點眼藥水,不但能順利降下眼壓,還可以預防視神經萎縮。

Read More

阿嬤服安眠藥助眠 竟誘發譫妄症

奇美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表示,譫妄症只要及時被診斷並有適切的介入及治療,病人都會有相當不錯的預後。(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一名82歲的阿嬤於半月前因罹患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因疼痛夜不能寐,只能靠服食安眠藥助眠,未料精神、體力卻每況愈下,日前外勞發現阿嬤尿失禁躺在床上叫不醒,緊急送往奇美醫院急診。經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評估,發現竟是因安眠藥誘發譫妄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據統計,台灣在107年高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預計在115年超過2成,進入超高齡社會。而高齡急診病人占所有急診就診人數的3成,占住院總人數的4成,高齡病人因身體功能的退化及衰弱衍生出的「老年病症候群」與許多不良預後有關,對醫療費用、機構化、住院日數、死亡率也都有明顯負面的影響。 陳殿和表示,在老年病症候群中,譫妄症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不僅一般民眾對此病症的認知不夠,往往醫療人員也輕忽這個疾病,甚至低估它的發生率。譫妄症是指注意力及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症候群,高齡病人如出現突然精神混亂、日夜顛倒、產生幻覺、失去定向感等症狀,很可能就是譫妄症。 據研究顯示,高齡病人在急診罹患譫妄症的比例約10%,但在急診被診斷出的病人僅占3成。陳殿和強調,奇美醫學中心自去年六月起,制定急診高齡譫妄症的篩檢及介入流程,以利及早介入治療,結合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跨領域團隊,協助家屬共同照顧,減緩譫妄症對高齡患者的負面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