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膝蓋痛 龜鹿二仙膠治療改善

新營醫院中醫師陳建閔說明退化性關節。(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67歲的楊姓老婦常感膝蓋痠痛,尤其上下樓時疼痛更為明顯,且膝蓋彎曲即會發出彈響聲,經X光檢查為退化性關節炎。經向新營醫院中醫科求診,由中醫師開立龜鹿二仙膠治療,服用兩個月後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新營醫院中醫師陳建閔表示,最近很火紅的龜鹿二仙膠,其名稱讓人有長壽仙丹的感覺,加上廣告中強力放送的功效,讓民眾趨之若鶩。其實此方原來的出處為填補男、婦真元虛損,其組成為龜板、鹿角血、人參、枸杞子四味藥物經長時間的熬煮而成,作為膠劑,使其方便保存及保持藥物功效。  因其富含膠質,對於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是近代以來運用龜鹿二仙膠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不二人選。由於方劑中有些藥物的來源不易取得,在市面上的價格就高,但因為藥物來源無法確定,提醒民眾小心花了大錢卻買到偽品。 陳建閔指出,近來全民健康保險開始有給付龜鹿二仙膠丸,但有明確的適應症須遵守才能開立。從研究指出,龜鹿二仙膠丸對於男女不孕、65歲以上的退化性骨關節炎、因癌症而作放射線治療及化療導致的貧血、骨質疏鬆症及停經時的更年期症候群可有改善或緩解的功效,有符合以上的適應症,中醫師才能開立龜鹿二仙膠丸,但須於一定的時間內檢驗或檢查,有明確的療程時間規定。 龜鹿二仙膠丸有其服用的劑量限制,因為其方劑組成在中藥理論多為偏於溫補的藥物,故要注意其可能會有一些上火的副作用如口乾、便秘、失眠等。

Read More

川普確診 莊人祥:恐因沒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圖)2日在記者會中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他與妻子都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提醒大家落實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以防病毒上身。(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確診武漢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目前正值美國大選期間,但川普出席競選活動都沒戴口罩,呼籲民眾在外務必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  繼川普貼身幕僚希克斯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川普今天也宣布他與妻子梅蘭妮亞確診。  莊人祥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被問到對川普確診一事看法時表示,人體感染武漢肺炎後,在發病前2天可能就具有傳染力,這也是病毒傳染力強、延燒至今的主要原因。  莊人祥說,根據臨床實證,戴口罩是預防感染止武漢肺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美國正值總統大選期間,但從媒體畫面上看到,川普參與相關競選活動時都沒有戴口罩。  莊人祥說,為強化防疫,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等人參與公開活動時,只要有和民眾接觸,即便參與的都是國內民眾,也會全程佩戴口罩。他也呼籲,民眾不論在國內或國外,都應適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外傳川普可能在近日搭機時被感染,機上防疫該怎麼做?莊人祥指出,飛機上空調系統都有做過特殊處理,沒這麼容易被傳染;現在多數搭機者也都有口罩、護目鏡、隔離衣。若能至少戴口罩且如廁後確實洗手、不亂摸,就能讓感染機率降到最低。  外界也好奇,川普染疫是否影響台灣取得疫苗時程?莊人祥指出,目前疫苗產品送審時程和資料、文件完整度等有關,但川普染疫和疫苗上市時程沒有關係。台灣已於9月和Covax簽訂疫苗合約,預計10月會付訂金,但詳細金額不便透露。

Read More

和川普口水戰 拜登非常危險

美國總統川普(左)確診武漢肺炎,2天前在總統辯論時激烈交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右)恐怕也「非常危險」。(路透檔案照) 中央社/台北2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確診武漢肺炎,台灣的感染科醫師表示,川普恐怕2天前在總統辯論時就具有傳染力,曾與川普激烈辯論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恐怕「非常危險」。  川普今天也宣布他與妻子梅蘭妮亞確診武漢肺炎。然而,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和川普在美東時間29日召開的首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吵翻天,且會場是密閉空間,兩人距離也不遠。川普確診後,外界也替拜登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今天受訪時表示,由於川普、拜登在辯論會中激烈爭吵,且川普大多是直接面對拜登發言,而非面對觀眾,坦言拜登處境「非常危險」。  黃高彬說,一般飛沫傳播距離約2公尺,但川普講話中氣十足加上情緒激動,噴出的飛沫可能更遠,恐怕4到5公尺都有可能;而拜登已高齡77歲,抵抗力較弱,更是感染高危險群。  黃高彬指出,武漢肺炎個案發病2天前就具有傳染力,發病當天病毒量達到高峰,此後會逐漸降低,顯示總統辯論時川普恐怕早具傳染力,拜登或許有必要採檢一下。

Read More

吃出好心情! 補充營養素 遠離憂鬱

營養師蔡慧君建議選擇食用香蕉、堅果及黃豆類等食物有助於壓力紓解。(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當人煩躁不安時容易挑選甜食、高脂及高熱量食物來滿足大腦,一旦長期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僅有營養不均衡的缺點,也可能面臨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問題的健康風險。因此如何避免腦內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失調來改善情緒,光田綜合醫院營養師蔡慧君建議,可以攝取以下營養素的原形食材食用,而且在超商就能買得到,十分方便,特別留意選購無糖或低鹽原味包裝。  營養師蔡慧君指出,每日身體會大量消耗維生素B群以應付神經與代謝系統的運作,若缺乏時容易疲勞及憂鬱,研究指出葉酸、維生素B12有助於改善憂鬱,而維生素B6能幫助色胺酸代謝形成血清素可舒緩情緒,全穀類的紫米飯及肉類(以瘦肉如:雞胸肉為主)的B6含量最豐富。  蔡慧君表示,深綠色蔬菜與水果有豐富葉酸,或選擇有添加葉酸的穀類麥片;維生素B12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素食者可以補充乳製品及蛋;全素者可以補充酵母或者強化維生素B12的穀類。色胺酸為製造血清素的原料,建議選擇食用香蕉、牛奶及黃豆類(黃豆、黑豆、毛豆仁、豆腐、豆漿)等食物有助於壓力紓解。  蔡慧君說,葡萄糖為腦、神經及紅血球細胞能量所需的營養素,主食經消化代謝後會變成葡萄糖供細胞使用,優質食物可選擇糙米、紫米、燕麥、地瓜等全穀根莖類比精緻糖類的蛋糕、飲料等甜食富有膳食纖維,可避免血糖波動及肥胖問題。  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體內大多缺乏脂肪酸,多食用深海魚類的婦女較不容易有憂鬱的傾向,因此建議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如秋刀魚、鮪魚、鯖魚,在超商可挑選含鮭魚的湯品,也能從亞麻仁油、魚油中攝取,同時減少飽和脂肪酸如肥肉、紅肉及脂肪酸如玉米油、大豆油等植物油的攝取。 堅果中的鎂及鋅有助於大腦中血清素的調節,因為鎂能作用於神經,有益於保持免疫系統健康,幫助緩解情緒。除了堅果來源外,深綠色葉菜類也是富含鎂離子的食物。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體內鋅濃度比正常人較低,補充鋅可能有助緩解抑鬱情緒,建議每天吃一小匙無調味堅果如開心果、腰果、葵瓜子、核桃等,留心別吃太多可能攝取過多油脂。

Read More

自製低鈉烤肉醬 腎友開心過中秋!

營養師賴柏宏建議,烤肉可選擇自製低鈉醬料。(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中秋烤肉幾乎成了全民必備的活動,但是烤肉的食材選擇對於需要注意蛋白質、鈉、鉀、磷攝取量的慢性腎臟病友而言,都是需要特別留意的,聖馬爾定醫院賴柏宏營養師建議病友可注意以下幾點:  1.自製醬料少鈉量─市售烤肉醬多半鈉含量偏高,除了可以加水稀釋後再使用之外,也可選擇自製低鈉醬料,如:將醬油對半稀釋後,再加入蔥薑蒜末、山藥、蘿蔔泥、檸檬汁等,便可輕鬆完成高纖低鈉的烤肉醬汁。但還是要提醒腎友,醬料不要加太多!  2.少肉多菜顧健康─在選擇烤肉食材時,建議注意豆魚蛋肉類的份量,以不超過2份為宜,詳細的份量可再與您的營養師討論。多選擇天然蔬菜類食材,如:金針菇、絲瓜、高麗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減少加工食材的攝取,如:魚漿煉製品-魚丸、天婦羅。  3.少喝飲料多喝水─可樂、啤酒含有較多的磷含量,腎友須注意含磷量高的食物,建議烤肉時若口渴,搭配白開水,就是最好又解渴的水分來源。  慶祝佳節美饌佳餚少不了,加上吃的開心可以消除工作壓力更是讓人難以忌口,賴柏宏營養師提醒民眾只要把握以上幾個簡單原則,控制好份量,即便是慢性病友也能吃的開心健康。

Read More

國泰醫院推醫病溝通 以免阿伯要笑8小時

國泰醫院響應病人安全週。(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響應病人安全週,日前舉辦與民眾互動相關之病安活動,國泰醫院呼籲,沉默不是金,卻是病安無形殺手,鼓勵民眾在就醫過程中若有任何疑慮,主動表達心中擔心或顧慮,問清楚、講明白,減少醫病溝通不良。  阿伯因為腳扭到在看完醫師門診準備領藥時,藥師對阿伯說:「藥效8小時」。只見阿伯回家後一直坐在客廳哈哈笑,媳婦覺得不對勁便問他在做什麼?阿伯說:「嘜吵,藥師說要笑8小時,我才笑4小時而已」。  還有另則吃飽3粒的笑話,一名病人看完診後,護理師順口說了句:「藥吃飽3粒」,卻見病人回家後狂找藥袋,原來病人以為護理師要他吃百三(130)粒。前述這些耳熟能詳的診間網路笑話,因為醫病溝通不良,發生難以挽回的遺憾。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發布每年9月17日訂為世界病人安全日。國泰醫院同步響應日前在院內大廳舉辦與民眾互動相關之病安響應活動,如:辦理用藥安全和提升自我健康照護知能病安講座,教導民眾如何發問;設計民眾就醫過程中常見需主動發問的主題闖關遊戲,如「這個藥物要使用多久?可以自行停藥嗎?」、「平時有吃銀杏等保健品,會跟西藥有衝突嗎?」、「吃這個藥後可以開車嗎」等,以趣味性的宣導活動建立民眾正確的就醫觀念。  國泰醫院也辦理一系列的「為病安發聲」全院響應活動,如:員工線上支持為病安發聲響應、醫療照護人員拍攝病安發聲影片徵選活動等,全面推動為病安發聲運動,積極營造正向病安文化。  國泰醫院表示,透過活動的宣導,近期也獲得同仁不錯的回饋。

Read More

肝動脈化療 南市醫:5成療效明顯

台南市立醫院醫師李楊成及許惠婷合力採用肝動脈化療加手術,治肝癌轉移腹膜患者,讓腫瘤全消失。(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8歲鄭先生被診斷出肝癌,到醫院作電燒治療,後期發現肝臟有多顆腫瘤且有腹膜轉移,經採用「肝動脈化療」治療半年後肝腫瘤消失,接著針對腹膜轉移開刀,術後恢復良好,並持續門診追蹤3年多,腫瘤已完全消失。  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楊成說,肝臟是沈默器官,當患者發現身體不適時,往往都已是晚期;中晚期肝癌患者因多發腫瘤、腫瘤過大,或侵犯到血管無法開刀,以往只能選擇昂貴的標靶藥物治療或免疫治療,平均每月藥費超過10萬元,但大多數效果不佳,且延長存活約半個月。  相對的,肝動脈化療的療效是可以被期待的,且使用肝動脈化學治療,因直接灌注藥物在腫瘤,可使用較低濃度的藥物(一般濃度的4分之1),有效控制腫瘤生長反應,同時減降全身抗癌藥物的副作用。  李楊成指出,南市醫自民國97年為中晚期肝癌病人施行「肝動脈化療」,至今已有逾百名患者接受此療法,約有50%患者有明顯療效,是肝癌末期患者的首推治療方式;依照院內的癌症資料,對肝動脈化療有反應的病人平均存活30個月,為沒有反應病人的3倍。  他說,最新肝動脈化療是經由左鎖骨下動脈將導管置入肝動脈後,將化療藥物經由導管直接注入肝動脈中,使癌腫瘤持續暴露在高濃度化療藥物中;針對多發性或肝門靜脈栓塞的患者,肝動脈化療可有效控制且提升存活期,患者生活品質也比較好。  末期肝癌的治療,需要多個專科醫療團隊合作,包括放射線科醫師、肝膽胃腸科醫師、血液腫瘤科、一般外科醫師等醫療團隊,以及家庭支持和患者本身的合作,才有戰勝癌症的機會。

Read More

攝護腺免費篩檢 翁到場感謝

童綜合醫醫療團隊至苗栗三義鄉雙湖社區活動中心進行免費攝護腺篩檢PSA抽血檢查。(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童綜合醫院自8月起展開「守護爸爸的健康、攝護腺免費篩檢活動」,前進各社區進行篩檢,至苗栗縣三義鄉雙湖社區活動中心進行免費攝護腺篩檢PSA抽血檢查,一上午即服務上百位男性,一位88歲黃姓退休教師到場,感謝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10年前為其治療攝護腺腫瘤,使得他至今還能生龍活虎。  這次免費篩檢活動在苗栗縣三義村長聯誼會、三義鄉長呂明宗、雙湖村長田永桂等人支持與協助下,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帶領5位護理師,至雙湖社區為民眾提供免費篩檢服務,中華民國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常務理事林其業也到場關心。  歐宴泉表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5,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絕大部分沒有任何症狀,早期檢查、儘早治療,可獲較好的預後效果。  88歲的黃姓國小退休教務主任,78歲時罹患攝護腺癌,幸及時由歐宴泉進行手術治療,10年來追蹤控制良好,生活品質未受影響,依舊可以與太太參加各式活動並旅遊,到活動現場巧遇歐宴泉,他十分感謝,也向現場民眾宣導篩檢的重要性,提醒其他民眾無論年紀多寡都要照顧好自己身體,相信且配合醫師的醫囑進行治療。

Read More

腦中風右半肢體無力 雷射靜脈治療改善

靜胍雷射治療可幫助病人明顯改善現有病況。(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67歲的李先生因腦中風導致右半邊肢體無力、行動功能不佳、且有感覺異常的情形,為協助他恢復原有功能,醫師除為他安排復健治療之外,特地搭配雷射靜脈治療,幫助神經修復。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李先生的運動功能及肢體感覺異常的症狀都有獲得改善,讓原本因腦中風而覺得沮喪的他,更有信心繼續努力復健。 後龍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泰安表示,靜脈雷射治療是利用光纖導管將低能量的紅色生化雷射光,從手臂靜脈導入後照射體內的血液與細胞,幫助粒線體產生更多能量,增加紅血球的攜氧量與彈性,協助白血球調節身體的免疫系統,並清除體內容易致癌的自由基。 根據研究及多家醫學中心臨床人體試驗,靜脈雷射治療在脊髓損傷、腦中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眠、耳鳴、氣喘等疾病上,都能幫助病人明顯改善現有病況。除了疾病治療之外,也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塞及中風,同時穩定血糖、血壓、血脂、及協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  陳泰安院長表示,靜脈雷射治療在國內多家醫學中心皆已使用並幫助病人改善病況,為能造福苗栗鄉親,後龍診所特率先引進其設備與技術,現行除幫助腦中風病人獲得良好改善之外,對於慢性失眠的病人,也明顯縮短他們入睡的時間。靜脈雷射治療應用廣泛,建議治療前可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

Read More

蹲低姿勢不良…腰痛總在烤肉後

中秋烤肉傷腰骨划不來,大甲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嚴可倫建議提高烤肉架,姿勢正確才可避免腰痛上身。(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中秋烤肉幾乎已成台灣全民運動,甚至已有民眾提前「開烤」。大甲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嚴可倫指出,每年中秋後總有腰痛不堪而求診的病人,詢問症狀發生總和烤肉有關,有人是烤肉當晚就腰痛,有的是隔天一覺醒來疼痛難耐,原因就在於烤肉姿勢不良導致。  嚴可倫表示,中秋月圓人圓,閤家大小或親朋好友齊聚烤肉過節,最常見的幾乎都是成群圍繞著一個烤肉架坐著,在幾乎貼在地上的烤肉架烤肉。正因為烤肉架高度很低,民眾多坐在小板凳、席地而坐或蹲著,形成一個「膝蓋比髖部(屁股)高」的姿勢,導致身體呈現往前駝背、彎腰的姿勢以維持平衡,此時椎間盤壓力就會暴增。  嚴可倫強調,民眾亦可選用近來可在室內使用的電烤盤,在平時用餐的餐桌上烤,既可以避免椅子過低的錯誤坐姿,也可以大幅減少油煙、與木炭不完全燃燒導致的一氧化碳,當然,使用電烤盤與延長線時,要特別留意用電安全。曾有腰傷、灌過骨水泥或已確診為椎間盤突出的病友,要避免彎腰烤肉來考驗自己的腰力;另一方面,如果民眾實在無法避免前傾彎腰烤肉,也一定要記得要隨時站起身活動筋骨,避免長時間單一姿勢不動,才能有效減低腰椎的負擔與腰痠背痛的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