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首例達文西開心 婦致謝醫護

邱婦送花感謝醫護人員。 (陽明交大醫院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陽明交大醫院為65歲邱姓婦人進行達文西微創手術,成功切除心臟三尖瓣上的腫瘤,為宜蘭地區第一個達文西開心手術的案例。邱婦術後到醫院送花感謝醫護人員。 邱婦今年以來發現走路會喘,有時候感覺呼吸不到空氣,3月底由家人陪同至陽明交大醫院,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1顆約1.5公分的腫瘤,長在心臟三尖瓣膜的葉片上,造成血液嚴重逆流,導致出現心臟衰竭,轉到心臟外科評估進行手術。 陽明交大醫院去年引進宜蘭第1台達文西機械系統,精密穩定操刀手臂,輔以3D立體高解析度影像鏡頭,讓手術掌控度更高。邱婦符合達文西手術條件,醫院採微創切除手術時間約5個小時,術後拔除氣管內管後即可下床步行及復健,不必擔心胸骨及傷口裂開,轉到普通病房3天出院,相對於傳統開胸手術至少需住院2週以上,大幅降低住院天數。 心臟外科主任黃竣暘說,以安全性來說,傳統開心手術仍為首選,但會有較大傷口,也需要鋸開胸骨;達文西手術在胸腔有一個5公分手術傷口,其餘是機械手臂進出小孔洞,由於傷口小減少組織創傷,病人疼痛明顯減輕。 黃竣暘說,達文西機器手臂開心手術的傷口小、恢復快,住院天數短且失血量低,但執行心臟開心手術有其條件限制,包括單一腫瘤的大小在5公分以下以及腫瘤生長的位置。

Read More

放療吞嚥困難 中醫針藥緩解

中醫師許芳綺以針灸搭配中藥輔助治療,改善抗癌副作用吞嚥困難及頸部不適感。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8歲王先生罹患口腔癌,抗癌放射線治療後引起頸部肌肉纖維化,導致緊繃、痠痛感,有時還會有脖子被勒緊的感覺,且會口乾、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經針灸搭配中藥治療,吞嚥功能顯著改善,頸部不適感減輕且活動角度增加,目前規律回診治療。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芳綺說,造成吞嚥困難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頭頸癌經放射線治療後的副作用與中風後遺症,長期吞嚥困難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中醫將放射線歸類於「火熱之邪」,熱邪會灼傷陰血、損耗津液,使得頸部肌肉纖維化,導致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也可能會破壞唾腺使得唾液的分泌減少,因而使得患者吞嚥困難、頸部活動不利與緊繃疼痛。治療可藉由針灸疏通經絡、改善頸部肌肉緊繃、促進口水分泌,也可合併口服中藥來活血化瘀、養陰生津、緩解不適感;而火熱之邪破壞了唾腺引起口乾,可口含烏梅改善,烏梅酸甘養陰,而且能祛火,可使口腔腺體慢慢恢復。 許芳綺表示,中風後由於腦神經損傷,可能會影響吞嚥,及早治療吞嚥障礙可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風險與提高睡眠品質。中醫藉由針灸治療來加強舌咽部氣血的運行、疏通經絡改善吞嚥困難。 她提醒,吞嚥困難的患者進食時應保持坐直90度,小口進食,進食時勿說話,將食物完全吞下去後才能吃下一口;盡量吃剁碎或是軟性的食物,避免食用較硬、過黏或體積較大的食物。若仍持續有嚴重吞嚥困難的現象,應盡快就醫檢查。

Read More

回收泰發霉蛋 驚見製成液蛋

台中市賣場日前出現發霉雞蛋,產地為泰國,來源是桃園市立群農產品公司。桃園衛生局26日前往查核,查獲229盒產地泰國的發霉洗選雞蛋等。(桃園市衛生局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中市賣場日前出現發霉雞蛋,產地為泰國。桃園市衛生局27日說,在處理洗選的公司查獲發霉蛋,以及將回收後外殼無發霉的雞蛋再製成未殺菌液蛋銷售等,共依《食安法》開罰15萬元。 台中一家賣場出現發霉雞蛋,產地為泰國。台中市食安處24日前往稽查,並移請源頭桃園市政府處辦。 桃園市衛生局26日前往雞蛋來源立群農產品公司查核,查獲229盒產地泰國的發霉洗選雞蛋,以及回收再製未殺菌液蛋2100盒、重達1050公斤。 業者表示,近日氣候溫差變化大,冷藏進口雞蛋經洗選後轉常溫販售,可能會有品質異常,已在22日起陸續回收進口雞蛋回工廠。經員工開盒檢視回收雞蛋,將外殼無發霉現象的雞蛋再製成未殺菌液蛋銷售。 衛生局表示,業者在發現產品有危害衛生安全之虞未主動通報,又將變質腐敗的產品再製販售,依違反《食安法》各裁罰3萬、12萬元。 衛生局指出,此批泰國進口原料雞蛋12日由台農發自泰國冷藏進口903箱(每箱360顆),由立群公司在16、17日洗選盒裝常溫販售。該批冷藏雞蛋經廠內以溫水清洗,再噴灑次氯酸鈉、刷洗雞蛋外殼,烘乾包裝成每10顆1盒常溫販售,總計生產3萬2058盒。 業者坦承廠內首次將冷藏原料雞蛋洗選轉常溫方式販售、未進行保存性試驗,衛生局已命其限期改正;若再查獲可處6萬~2億元罰鍰。 衛生局已命業者於26日前通知全國各通路商將疑慮洗選雞蛋及未殺菌液蛋產品及製成烘焙產品預防性下架,截至27日中午12時共下架回收洗選蛋3312盒、未殺菌液蛋4706公斤。 桃園市消保官已聯絡進口蛋農及通路商,協調妥善處理事後消費爭議的事宜;消費者可憑20日前的發票或商品向原購買通路辦理退貨退費。

Read More

移工車禍下肢幾癱瘓 麻新助站起來

女移工車禍脊隨受傷,經麻豆新樓醫院手術恢復健康。(麻豆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42歲女移工因車禍,第11胸椎骨折嚴重脫臼合併神經壓迫,下肢幾乎癱瘓;經麻豆新樓醫院手術急救並復健,已可靠助行器行走。因簽證關係,女移工近日將返國休養,感謝麻豆新樓醫療團隊的救命之恩。 女移工日前搭機車出車禍摔落,背部猛撞分隔島,當場下肢無力動彈,被送到麻豆新樓醫院急救,神經外科醫師張昂傑在女移工生命徵象穩定後,為其進行神經減壓手術、胸椎骨折復位及後固定融合術,女移工的腳板在術後能慢慢移動;再經過1個月的藥物、復健治療,已可靠著助行器行走。 麻新說,造成脊椎外傷原因包括高處墜落、車禍、跌倒、運動傷害等,這些脫臼型骨折多由強大外力衝擊,造成脊椎骨頭嚴重移位,脊髓和神經被推擠或壓迫。常見症狀有感覺異常、運動障礙、大小便失禁等,嚴重恐造成永久性癱瘓。 張昂傑說,手術治療黃金時間為脊髓損傷後24~48小時內,手術後接下來的6~8週除避免併發症,即可透過各種藥物、中醫針灸、復健修復存留剩餘的脊髓功能。而針對一些嚴重脊髓損傷的病患,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也慢慢普遍,為患者帶來復原的新希望。

Read More

照紫消燈4小時 48師生眼睛不適

台中市某公立高中紫消燈開關故障,48名師生照光4小時造成眼睛不適,向議員王立任陳情。(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疫情期間不少學校安裝紫外線消毒燈,屢傳出紫消燈故障開啟。台中市某公立高中紫消燈開關故障,48名師生照光4小時造成眼睛不適。校方請師生到醫院檢查,並將負擔醫療費用。議員王立任指出,疫後3年教育局應檢視校園紫消燈設備,避免再發生。 有家長向王立任陳情,16日孩子在電腦教室上課後眼睛、皮膚感覺不適,詢問下才知暴露在開啟的紫外線消毒燈下上課。當日該教室有46名學生與2名教師使用,各上課約2小時,中間有學生通報校方紫消燈開啟卻未立即處理,直到一名老師因眼睛不適晚間就診,通報校方才展開調查。 校方表示,紫外線燈設定消毒時間為每天清晨5時~上午7時,因定時器故障才未關閉。校方翌日召開家長說明會道歉,並請48名師生到醫院檢查視力與皮膚狀況,承諾負擔相關醫療費用,持續追蹤半年。 王立任表示,醫師診斷師生為眼角膜發炎、皮膚曬傷等症狀,經治療後已無大礙。要求教育局全面檢視設有紫外線消毒燈學校,進一步檢視相關線路與設備。 教育局表示,除該公立高中,中市尚無其他學校發生相同事件。教育局已盤點各校是否有紫消燈,將要求各校檢查其功能病製作相關警語,提醒學校在上課前落實檢查教室內各項燈具、設備、教具等,確保師生上課安全。

Read More

吃威而鋼登高 山友心悸無力

女山友疑似高山肺水腫,27日由空勤直升機成功吊掛下山送醫。(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家住高雄的李姓夫婦攀登花蓮縣秀林鄉屏風山,54歲江姓妻子出現嘔吐、四肢無力等疑似高山肺水腫症狀,服用藥物仍未改善。花蓮縣消防局獲報趕往救援,並請求空勤黑鷹直升機出動,27日將患者吊掛下山就醫。 消防局表示,上午接獲南投縣消防局轉報,江姓女山友在屏風山高山症發作,嘔吐、發冷暈倒、四肢無力。經回撥報案人電話並與慈濟醫師三方通話,得知該女性早上有吃威而鋼,身上有帶丹末絲,目前意識清醒,醫師建議趕快下山打點滴。。 消防局通知消防署口頭申請航空器後,中午再度回撥報案人電話,該女性心悸無力,心跳每分鐘112下。三方通話得知前一晚有吃丹末絲,在吃完威而鋼後才開始身體不適,藥物影響比較大,但無法排除是高山症狀。病患意識清楚在山屋休息。 救援人員到達登山口後,消防署回報搜救小組已起飛,稍後在溪谷接觸患,下午成功將李姓夫妻吊掛下山送醫。

Read More

狹心症術前 揪甲亢拆彈

醫師吳星輝說明病患甲狀腺機能獲得良好控制後。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60歲黃女士原預先安排心導管手術,在住院接受相關檢查時,發現眼凸手抖、心跳快、甲狀腺腫大,檢查後證實甲狀腺機能亢進已達甲狀腺風暴,且合併不穩定狹心症。經會診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治療及早控制,順利完成心臟手術,目前每天能健走3千步以上。 黃女士有糖尿病史,10年前曾因冠心病做過心導管手術,年初起開始反覆感到胸悶、心跳急促,到光田綜合醫院就診。心臟內科醫師吳星輝安排核磁掃描檢查,發現其他位置的心臟前壁明顯缺氧,預先安排入院做心導管檢查。 在住院接受相關檢查時,發現婦人身高165公分只有42公斤,且眼球凸出、手會抖、心跳非常快、甲狀腺有腫大的情況,會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超音波檢查證實證實婦人甲狀腺機能亢進,且出現發燒、體溫過高,呼吸急促、心律不整、惡心嘔吐、無力嗜睡,甚至有譫妄的症狀,數據顯示已達「甲狀腺風暴」等級,情況相當危急。 吳星輝指出,甲狀腺機能異常與心臟疾病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安排病患先治療甲狀腺功能疾病,在甲狀腺機能獲得良好控制後,以氣球擴張手術與塗藥支架放置改善血管壁狹窄,血流恢復良好,也恢復到正常體重。

Read More

新冠第4波疫情來襲 台中打疫苗好踴躍

政府祭出送快篩劑等催打新冠疫苗,台中長者到診所接種疫苗,有4劑快篩劑與500元禮券可拿。(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近期進入第4波流行,其中台中市確診約增3成,政府祭出送快篩劑等催打疫苗。診所醫師施勝桓觀察,門診中「首確族」變多了,很多「天選之人」訝異自己竟確診了;因為疫情流行,加上有快篩劑等催打,民眾踴躍接種疫苗,平均1天約10人接種。 台中市衛生局指出,近期新冠病毒、流感、腸病毒等疫情都有上升趨勢,其中台中市新冠確診人數增加約3成,市府為了鼓勵民眾施打新冠疫苗,從5月24日起65歲以上長者接種,就贈送4劑快篩劑與500元禮券;65歲以下民眾接種也提供4劑快篩劑,符合資格民眾可踴躍前往台中市合約院所接種。 施勝桓觀察,近期門診因新冠確診就醫,每天近20人,而且多為全家陸續確診就醫,不但2度確診者很多外,「首確族」也較今年3月多很多,很多沒有確診過的「天選之人」在診間很訝異自己竟然確診。 施勝桓也發現,政府祭出快篩劑等催打,加上近期疫情增溫,很多民眾明顯感受,因此接種情況變得踴躍,較上個月1天1、2人接種,接種意願增加很多,主要還是希望能增加保護力。 衛生局提醒,新冠病毒疫情進入第4波,65歲以上、高風險慢性病者、孕婦需特別注意,若有相關症狀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另有民眾關心打完3劑疫苗後是否需要再施打,考量疫苗保護力,中央建議1年要打1劑,市府也提供獎勵措施。

Read More

童綜合響應國際月經日 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童綜合醫院響應國際月經日昨日舉辦衛教宣導活動,讓大家正視月經這個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議題。(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童綜合醫院響應國際月經日,由青少年親善照護團隊舉辦衛教宣導活動,經小兒科、婦產科與護理人員等團隊成員向小朋友與家長進行衛教,並進行有獎徵答,讓大家正視月經這個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議題。 童綜合醫院青少年親善照護團隊護理師蔡千吟說,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平均有3000天經歷月經期,且有近8成的女性都會有經前症候群(意指因身體賀爾蒙改變,在月經來潮前1至2週出現身心上的不適情況),所以要經由月經教育推動來消弭月經不平與汙名化等現象,並以同理心來關懷與兩性尊重。 兒童醫學部醫師蔡維鍵表示,早期大部分的女性在10至14歲時出現初經。近年來,因兒童肥胖和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兒童有早發育和早熟的跡象,所以初經的報到年齡因人而異,早的人8歲就來了,遲一些的人等到16歲才來,而初經對身體、對心理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當家長發現女兒的身高開始快速抽高、胸部的特徵變得更明顯時,就可以準備教育有關初經的知識,並準備2到3片衛生棉、生理褲裝在小包包裡讓女兒隨身帶著,降低孩子遇到初經出現時產生不安與慌張。 另外,因為青春期的少女因發育未完全成熟,在經期開始在最初2、3年可能不規則,每次周期可以短至2、3星期,或長至幾個月,家長可不用過於緊張,若有疑慮也可帶至小兒科或婦產科檢查諮詢。呼籲父母,預防孩子性早熟的發生,應該讓孩子均衡飲食、多運動、睡眠充足、維持健康體位避免肥胖產生,讓孩子健康成長。 婦產部醫師陳緒鵬指出,正常月經是24至38天來1次,出血應該於8到9天結束,月經異常則是出血超過9天以上,並且出血量大到造成頭暈、貧血、異常疼痛等影響日常生活時,就應該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另外如何預防與避免經痛產生,首要就是平時或經期期間不要喝冰涼的飲品,也可以熱敷腹部,如果真的因為月經不舒服造成身心上的痛苦,就應該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血友病暨罕病中心護理師王俐婷也提供「經血過量123」口訣,讓大家清楚記住如何判斷經血過量,1就是月經超過1週,2就是每2個小時要必須換1片衛生棉,3就是血塊直徑超過3公分,如果自我評估有符合其中一項都是有月經過量問題,應該就到醫院檢查治療,提早找出是否凝血功能異常問題。

Read More

健走杖支撐 長者走得穩又安全

醫師郭健中講授如何利用健走杖做支撐,幫助虛弱長者站起來且走得更穩、更安全。(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新樓醫院26日舉辦健走杖推廣運動研習,邀教練講授平常如何利用兩根健走杖做支撐,循序漸進地幫助虛弱長者站起來,能走得更穩、更安全,將廣邀社區民眾一起來體驗。 新樓醫院高齡友善推動小組昨天邀國內「不倒翁學校健走杖運動」創辦人郭健中醫師,針對醫、護、志工講授其設計的功能性運動訓練課程,院方將這次研習會定調為各單位的種子教師培訓會,將病房、門診、社區、長照中心備足教師,提供病人及家屬諮詢、指導。 郭健中說,台灣將於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可想像的畫面包括公園內長者坐在輪椅上被看護推著看風景、曬太陽;或是一小群看護在閒談,前排是坐在輪椅上的長者,臉上無奈、發呆的表情等。 為提供年長者更加穩定和安全的行走體驗,利用兩根健走杖為支撐來做各種動作,能有更良好的握力及抓地力,有防滑的膠墊,也能讓長者更加安全有保護。 副院長唐修治說,「肌少症」、「術後運動」是普遍被關注的議題,健走杖是一種不需昂貴設備,利用現有的室內空間場地或戶外公園空地進行的運動,對長者來說既便利又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