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仍需攝取定量含醣食物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部分糖友為了控制血糖而不吃飯,衛福部國健署指出,若身體中的醣類不夠,會讓蛋白質無法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還可能使脂質無法完全氧化,引發醣酸中毒,呼籲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時定量攝取含醣食物,  國健署表示,有些糖尿病患者以為只要不吃飯就可以控制、降低血糖,因此就不正常吃飯,其實這樣是適得其反,反而無法控制血糖,甚至增加健康危害風險。  國健署說明,由於當身體中的醣類不夠時,便會以蛋白質作為能量的來源,進而讓蛋白質無法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修補組織等功能;同時,在脂質氧化的過程當中,也必須要有醣類的參與,脂質才能完全氧化,不然會產生過多的醣體,造成醣酸中毒。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時定量攝取含醣食物,身體會將含醣類食物如米飯、麵食等經消化吸收後變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是提供身體活動所必需要的能量,故糖尿病患者飲食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避免精緻醣類或加糖食物,如蛋糕、小西點、冰淇淋等及多選擇高纖、適量油脂,以達血糖之穩定控制。  此外,國健署也強調,良好糖尿病控制方法除健康飲食外,規律運動、體重控制、按時服藥及養成血糖自我監測都是控制糖尿病重要關鍵因素。

Read More

樂觀派 睡得好也睡得長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一份國外的研究顯示,樂觀與好的睡眠有顯著正向相關,且樂觀者白天嗜睡情況較低。精神醫師指出,樂觀除有助睡眠,也有益健康;心理衛生專家則提醒,樂觀和正向思考可以練習。  董氏基金會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一篇今年刊載於科學日報的研究顯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愈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愈長。  此研究以年齡介於32歲至51歲、共3500名成人為對象,針對整體睡眠質量和時間進行評估,包括失眠症狀、入睡困難以及每晚的實際睡眠時數。另有部分參與者參加輔助睡眠研究,連續3天配戴監測器,收集睡眠長度、睡著的時間和睡不安寧的數據,共進行2次監測,期間間隔一年。  研究發現,愈樂觀的人愈覺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6至9小時),其中有74%自認沒有失眠症狀,且白天嗜睡情況也較低,且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樂觀分數,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機率就會增加78%。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好的睡眠有益穩定情緒、維持良好,身心狀態,該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也發現,樂觀的人心血管較健康,證實樂觀不僅有益於心理健康也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  董氏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樂觀與悲觀往往是個性造成,但樂觀可以練習,如遇到事情的當下感到悲觀、無望,不妨自問:「有這麼糟糕嗎?」「是我想的太負面了?」「換個想法會如何呢?」都是很好的自我提醒及練習正向思考的方法,平常多練習可幫助擁有好的睡眠品質。  葉雅馨說,通常愈睡不著愈會想到煩心、不好的事,當發現自己陷入負向情緒,應提醒自己多想愉快的事情;若因為擔心事情做不完而影響睡眠,不如起身用筆記下避免一直掛心。  可營造睡眠環境與氣氛,避免因燈光、電視聲響、睡前喝牛奶、攝取過多水分需起床如廁而影響睡眠。若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可透過冥想,想像一大片草原、一望無際的海洋、日落微光等令人放鬆的景象。但切忌起身運動,以免產生令人提神的正腎上腺素更無法入眠。

Read More

董氏募影片 讓學童吃出食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中小學學校午餐普及率近100%,董氏基金會表示,因應近8成老師希望能以3-5分鐘影片進行食育,特辦理「學校午餐吃光光」影片募集,希望透過各界創意讓午餐兼顧孩子食慾與食育。  飲食是孩子未來競爭力的基礎、也是文化的根源,而學校午餐也是最適合讓孩子認識飲食文化、懂得惜食的時機。董氏基金會特辦理「學校午餐吃光光」影片募集活動,提供百萬以上製作費,第一階段腳本募集至109年1月15日,廣邀大家一起讓孩子午餐時間不僅吃得衛生、吃得安全、吃得營養,還能吃得有文化。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老師在午餐時間的引導很重要,若以強迫方式要求學生一定要把午餐吃光,容易造成反效果,讓孩子更吃不下。其實,透過簡單的氣氛環境營造,如:播放輕柔的音樂,或老師午餐時間快樂的用餐表情、引導與鼓勵,往往也可讓孩子更願意嘗試平常少吃或不愛吃的食物,讓孩子開心把午餐吃下肚!  許惠玉也建議,可利用同儕的影響,因為當孩子看見其他孩子吃他原本不喜歡的食物時,會較願意嘗試也會較喜歡該食物。

Read More

<醫師專欄>關節不穩定

■吳重達  動物,包括人類,靠肌肉帶動骨頭來做到活動的目的。關節連接近、遠端骨頭,有這構造才能達到運動的目標。不夠穩定的關節無法負擔運動的任務,還會造成腦人的症狀。  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度最基本的構造。關節囊與週邊的肌肉、肌腱也必需發揮功能關節才得以穩定。關節有一個旋轉中心,近端骨關節面的A點對應遠端骨關節面的B點,在任何活動角度,旋轉中心A-B點的關係一直維持不變。  關節脫臼,兩根骨頭完全分開,關節旋轉中心完全破壞。關節外觀上的變化常常連外行、非醫療人員也都看得出來。肩關節一般是向前、下方脫掉;外觀上原本肱骨頭將肩膀外、側面填滿,現則外、側方凹陷,而肩膀前分本來凹的地方蓬大了一團。包住關節的關節囊破裂,週圍的韌帶當然也斷了  若是兩根骨頭完全分開不完全,關節旋轉中心A-B也斷;關節囊、韌帶可能有傷,但巨視下外觀正常,這種狀況稱為關節脫位。最常觀察到的就是膝關節的臏骨脫位症,臏骨向膝外方偏,膝關節彎曲時造成臏骨-股骨壓力上揚;日積月累提早導致臏骨-股骨關節炎。  當關節旋轉中心A-B發生輕微偏離,關節表面上正常。兩根骨頭只有微視下的偏離,這便視微視下的關節不穩定。這個狀況好發在肩關節。 因為肩關節由面積小的肩盂與面積、體積比之大上好幾倍的肱骨頭構成;基本上穩定度大部分靠關節囊、韌帶與袖口旋轉肌加上二頭肌長腱共同維持。過度運動訓練導致袖口旋轉肌或二頭肌長腱受傷就會導致肩關節微視下的不穩定。關節不穩定更進一步造成軟組織疲累與傷害,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醫者必需具備上述觀念才有辦法偵知病患的苦痛,終能治療或引導病人上正確運動的道路。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台大成立數位牙醫技訓中心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讓國內牙醫師能熟悉、並在臨床上實際運用國內廠商所研發的軟、硬體設備,台大醫院13日宣布成立數位牙醫技能訓練中心。盼藉由完整的教育培訓體制,讓牙醫師熟悉並正確的執行數位化牙科治療,提供國人更全面及精密的口腔照護。  鑒於現代牙科治療與數位科技的緊密結合,台大牙醫專業學院提出了結合數位治療教育與國內南科廠商的「數位牙醫教育導入南科產品扎根計畫」。  有別於過往其他單位著重在建立已畢業牙醫師產品體驗中心的計畫,數位牙醫技能訓練中心除了建立一套由牙醫系學生到受訓醫師以及執業醫師的完整培訓體制之外,也希望讓國內牙醫師能夠熟悉、並且在臨床上可以實際運用國內廠商所研發的軟、硬體設備。  台大牙醫成立數位牙醫技能訓練中心,目標為與南部智慧生醫產業聚落廠商結合,在台灣大學牙醫專業學院設立數位牙科整合教學中心,讓牙醫系學生從養成教育起即熟悉數位牙科技術,經由實際操作國內所發展的軟、硬體於治療上的應用,建立對國內產品的信心。  台大醫院指出,數位牙醫技能訓練中心成立,可建立國內外牙醫市場的地位,也可將藉由完整的教育培訓體制,讓牙醫師熟悉並正確的執行數位化牙科治療,提供國人更全面及精密的口腔照護。

Read More

嗜睡肢體無力 翁慢性腦出血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高齡82歲的阿公最近幾天自覺嗜睡、站不穩、肢體無力,經家人送往新營醫院急診,結果發現阿公慢性硬膜下出血造成腦部壓迫,以致影響肢體功能,醫師建議採局部麻醉開顱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阿公之前曾有小中風過,但生活上還能自理,走路散步一如往常。最近3天自覺容易疲勞,需要睡眠時間變長,雙腳也越來越無力,甚至連站立都非常吃力,家人驚覺不對勁,趕緊送往新營醫院急診室。  阿公最近兩個月並沒有外傷的紀錄,不過長期服用黑藥丸跟新型抗凝血劑,且又曾有中風病史及合併神經學症狀。急診醫師為阿公安排了頭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是慢性硬膜下出血造成腦部壓迫,進一步影響肢體功能。依照目前的壓迫程度已經有中線偏移,所以醫師建議進行手術開洞引流治療。  醫師評估阿公意識清楚能配合醫護人員指令,因此,建議採局部麻醉開顱手術是安全且有效率的方式之一。阿公術後住院第2天移除引流管後,已漸漸的可以下床站立甚至行走,恢復狀況良好。  新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暐超表示,慢性硬膜下出血的症狀變化多端,很難早期診斷。年長者的腦較萎縮,頭部外傷初期並不會像年輕人飽滿的腦,會出現噴射性嘔吐、意識改變、肢體無力、視力模糊、癲癇發作、語言障礙等等的神經學症狀,反而是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狀,例如人格違常、幻覺、步態遲緩、記憶衰退。所以建議年長者如有頭部外傷,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就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Read More

<醫師專欄>手指夾傷這樣做才對

■吳東泰  最近政壇上最熱門的「夾手事件」引發各界關注,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手指的扭挫傷或夾傷怎麼處理?當然,如果有傷口可能要直接尋求醫師評估處理傷口,這篇重點僅針對在沒有傷口的狀況作處置。  通常手指被夾傷以後,局部會疼痛腫脹,這是因為受傷後局部會產生發炎反應,尤其第二至三天發炎反應會最厲害,如果有微血管破裂,也會有瘀青的現象。所以在夾傷後幾小時或第二天局部腫痛更厲害是可以預期的。嚴重一點的病人,可能整個指甲都會嚴重的瘀腫,甚至可能指甲鬆脫。手指另一種常見的傷害是接籃球時直接撞擊,俗稱「吃蘿蔔」,也常常造成手指瘀腫,甚至指骨撕裂性骨折。  手指扭挫傷或夾傷的病人,可以在受傷後給予適當冰敷,會改善腫痛的感覺。冰敷時可以用塑膠袋裝適量冰塊泡在等量的水中,隔毛巾每次大約敷10分鐘左右,休息約半小時可以再次冰敷,但要注意不要凍傷。冰敷目的是「抑制發炎反應」,可以減輕腫脹的程度,但是目前學界認為適當的發炎反應可以啟動後續的修復反應,所以已經比較不強調冰敷的重要性。個人建議可以在急性挫、夾傷幾小時內稍微冰敷,減輕疼痛感。  病人求診時除了傷口的處理以外,醫師會視需要安排X光檢查,確認指骨是否骨折。大部分的手指挫傷只要保守治療即可,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或是給予物理治療。指甲血腫可以用針頭在指甲上開洞將血腫引流減壓也可以改善疼痛。指甲鬆脫可以考慮先暫時將指甲縫回,等新的指甲長出再拔除。簡單的骨折時會以手指護套固定,若是較不穩定的骨折型態可能需要安排手術處理。較不穩定的手指骨折需要較長的固定時間,會造成手指關節僵硬,需要在骨折部分癒合時,儘早開始進行復健治療,才能減少關節僵硬的復健時程。  (作者/大東門讚診所院長吳東泰)

Read More

膝關節炎退化 可部分置換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不少青壯年族群因工作因素導致退化性膝關節炎,傳統手術需整個置換人工膝關節,台北榮民總醫院台東分院今年提供新式部分膝關節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近半年來已完成十幾例,患者將不需再舟車勞頓到外縣市接受手術。  北榮台東分院骨科醫師劉興華到美國及利用北上進修,完成人工膝關節部分置換手術訓練,也是台東目前唯一有提供此置換部分膝關節技術的醫院,近6個月來已有10幾個手術成功案例。  劉興華說,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可用藥物、復健、玻尿酸、自體血小板注射等方式治療;嚴重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在保守治療無效時,就必須接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以減輕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過去有些人退化性膝關節炎只影響單一部分,但也必需全部置換,全部關節換掉的併發症較多;部分換置人工膝關節,只要換磨損的地方即可,傷口小恢復快。  惟新式部份膝關節手術的前提必須韌帶是完整的,因此比較適用青壯年部份膝關節磨損的手術,如農友或負重工作的族群,釋迦農友置換後也很快可以返回工作。  新式部份膝關節置換使用超耐磨墊片,在英國已經追蹤二、三十年,其耐用度仍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保留越多部分對患者越好,未來若需整個置換時也不必破壞很多骨頭,手術較容易。

Read More

振興添新儀器 5分鐘揪出癌症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振興醫院13日宣布,該院引進國內首部最新型五環數位廣域正子/X射線斷層掃描儀(PET-CT),全身掃描約為傳統時間的1/3,需5~10分鐘可以快速揪出癌症,有助身體不適的癌症病患忍受檢查過程。  振興醫院核子醫學部主任劉仁賢表示,PET/CT在癌病診療應用包括腫瘤偵測與良惡性腫瘤之鑑別診斷、癌病分期與預後判斷、評估治療的效果、癌病治療後疑腫瘤復發之診斷與再分期,以及輔助放射治療計劃等。  劉仁賢指出,根據日本及國內經驗與文獻報導,若身體健康者做PET/CT,癌病檢出率約1.5 %左右。研究報告指出,健康人經多種癌病篩檢檢查及PET/CT診斷,早期癌症診斷率可提高到95.7%。  此外,PET-CT全身掃描只需傳統時間的1/3,約5~10分鐘,身體不適的癌症病患較能忍受檢查過程,正子同位素劑量也只需要傳統PET檢查的一半,病患輻射曝露量因此降低。

Read More

日生觀光團疑食物中毒 72人不適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日前接獲通報日籍學生觀光團發生疑似食品中毒症狀,截至13日下午4時,累計72人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北市衛生局指出,已請醫院協助採檢,並要求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針對提供膳食品業者進行調查以釐清原因。  北市衛生局12日晚間接獲台北馬偕醫院通報日籍學生觀光團發生疑似食品中毒症狀,立即啟動緊急應變處理機制派員調查。  該日籍學生觀光團共有216名學生、17名教職員來台,12日當天是在入住的桃園市飯店吃完自助式早餐後才到台北市自由行,由於午餐都是各自食用,因此推斷最有可能的原因就出在飯店早餐。  北市衛生局表示,已針對學生12日上午食用桃園住宿飯店供應之自助式早餐,亦同步通知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13日完成該飯店現場衛生環境、餐點製備及從業人員之查核,並採集相關留樣及現場檢體共計7件,全案將併同兩局調查結果綜合研判釐清。  北市衛生局提醒,為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不論外食或自行烹煮,都需特別注意餐飲場所之衛生狀況,避免生食,且食材充分煮熟,迅速食用完畢,並確實遵守清潔、加熱或冷藏等原則,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