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胸痛冒冷汗 急性心梗救回 醫:近日溫差大 3高患者應多注意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63歲吳姓男子有高血壓病史,日前在家突然胸痛、冒冷汗,緊急送急診。苗栗醫院急診醫療團隊立即啟動急性冠心症救治機制,迅速完成心導管治療,讓患者順利出院。  院長李明輝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相當高,掌握搶救黃金期,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關鍵。  心導管室主任蔡貴嶔指出,心肌梗塞是沉默的心臟殺手,民眾若出現胸悶、胸痛、氣喘,有時還會合併冒冷汗、噁心等,就要警覺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病前兆,應儘速聯絡119救護車送醫。  最近天候漸涼,早晚溫差大,秋老虎發威,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蔡貴嶔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民眾,要按時服藥且規律運動,並定期至心臟內科門診追蹤,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  蔡貴嶔指出,按衛福部醫院緊急醫療能力重度級評鑑標準,心肌梗塞患者治療,從掛號到完成導線通過時間,小於90分鐘的案例,需達80%,苗醫108年度心肌梗塞患者救治,百分之百小於90分鐘,平均為68分鐘,表現遠優於標準。

Read More

預防妊娠紋 控制體重抹乳液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產婦妊娠紋困擾,國健署指出,應從預防著手,除應控制孕期體重,將整個懷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11~14公斤左右外,在懷孕開始,每天早晚可塗抹一些妊娠潤膚乳液在大腿、腹部及胸部,輕柔的按摩,可減少皮膚的張力,有助降低妊娠紋出現機會。  國健署表示,妊娠紋大多和基因與體質有關,造成的原因大多是懷孕期間,隨著孕期進展,當胎兒增大、子宮擴大,腹圍逐漸變大,皮膚受到拉撐,導致纖維結締組織如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被破壞,也有可能是懷孕時腎上腺類固醇值增加,導致結締組織張力下降造成的,而懷雙(多)胞胎的孕婦也因肚子會大於懷單胞胎而更容易產生。  國健署指出,妊娠紋較常發生在腹部、胸部、臀部及大腿,剛開始是淡紅色波浪狀條紋,之後淡化成銀白色的紋路。可惜的是妊娠紋一旦出現,就幾乎沒有辦法消失。  因此,國健署建議,妊娠紋應從預防著手,控制孕期體重,保持正常的體重增加,每月別超過2公斤以上,懷孕期體重增加控制在11~14公斤左右。  此外,在懷孕開始,媽媽每天早晚可塗抹一些妊娠潤膚乳液在大腿、腹部及胸部,並加以輕柔的按摩,可減少皮膚的張力,增加皮膚表皮層和真皮層的彈性,讓皮膚較為舒展以降低妊娠紋的出現的機會。

Read More

117kg大叔整組壞光光 縮胃找回健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擔任保全業主管的林先生,工作10年胖了37公斤,已重達117公斤,導致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及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簡直快要整組壞光光,但試過各種減肥方法及都不見效,最後選擇接受微創胃繞道手術,術後3個月已經順利瘦了25公斤。  收治林先生的萬芳醫院外科醫師羅鴻捷表示,微創胃繞道手術是在腹部利用3個0.5公分至1公分的小傷口即可進行,主要是將胃容量減少並將空腸與胃結合,病人因此會降低食量及腸胃吸收,並減少飢餓感,半年平均可減掉約70%左右的多餘體重;手術技術已相當成熟穩定安全,因為手術傷口小、疼痛感輕微,90%的病患隔天就出院,術後照護也相當方便。  肥胖問題容易引發許多慢性疾病,其中尤其糖尿病最為嚴重。然而飲食控制、服藥往往只能盡量控制血糖。羅鴻捷表示,最新研究顯示,減重代謝手術是治療肥胖合併糖尿病最有效的工具,高達90%的病人手術後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會改善,甚至有機會停藥。其他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呼吸中止症候群,代謝症候群,關節退化、疼痛等等也都能有效改善。  肥胖對健康的危害,隨著時間越久也越嚴重,羅鴻捷表示,減重代謝手術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治療病態肥胖唯一長久有效的方法然而,建議民眾儘早治療,效果越好。  減重的林先生表示,手術後食量變小,搭配每日慢跑20-30分鐘,至今已經瘦到92公斤,希望之後可以再減掉12公斤,完成高空彈跳及騎自行車環島的夢想。

Read More

樹林登革熱群聚再添一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4日公布,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個案為居住樹林區坡內里30歲男性,研判屬樹林區群聚,籲請當地民眾配合防治,別讓盆栽底盤積水養蚊。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北市新增個案是在10月8日出現發燒及肌肉痛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分別於10日及12日就醫,經NS1快篩陽性通報,於14日確診,個案目前在家防蚊隔離,接觸者無疑似症狀。 羅一鈞表示,個案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周邊為主,由於其住家鄰近坡內里風險菜園,研判其於該菜園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截至目前與該菜園相關之群聚感染個案共計4人。 因應本起群聚,疾管署與新北市政府持續安排防疫人員於個案居住地及風險菜園周邊加強戶內外孳生源調查、清除及化學防治作業,並針對社區擴大疫調及附近居民健康監測,本起群聚將持續社區監測至11月11日。 疾管署指出,樹林區坡內里鄰近山區,該區有多處菜園,且使用大量儲水容器,此外,當地部分住戶有種植花草習慣,近日經查核後雖大多數住戶已將盆栽移除或倒置,但仍有部分民眾未澈底清除底盤積水,籲請當地民眾應配合防治,落實巡、倒、清、刷,防範疫情傳播。 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8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高雄市57例、台南市31例、新北市6例、台北市2例、桃園市及台中市各1例。另有419例境外移入病例,近一個月新增個案感染國家以越南、柬埔寨及菲律賓為多。

Read More

頂級茶橄欖油養生 肝指數自由基飆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無病不等於健康,喝頂級茶、用初榨橄欖油烹調,竟讓企業家老闆陷入健康危機,不但體力不濟、自由基(丙二醛MDA)更飆高。醫師提醒,追求健康要講求方法,量力而為,若是以半百之身力行少年人的運動,反而容易招來運動傷害。  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14日公布台灣企業家健康管理大調查,結果顯示,頭暈、頭痛是企業人士們亞健康症狀最大困擾,占30.4%,其次是倦怠、記憶力變差占27.6%,過敏占23.7%居第三。  林美秀表示,腸息肉、脂肪肝、體重過重、胃食道逆流、心血管慢性疾病等,是企業人士們最常見健康問題,但長期拚事業的同時,卻也忽視自身健康,且深受亞健康症狀困擾,最終可能導致健康透支,進而亦可能影響企業經營。  以正值60投顧公司徐老闆為例,林美秀表示,林老闆反應總覺得容易疲憊。經追蹤必要的健康數值後,發現肝指數常劇烈上下波動,甚至一度飆升193mu/mL。詢問之下,在排除肝炎、藥物等可能因素後,發現竟是因徐老闆嗜喝頂級普洱茶,但不擅於保存且用錯誤的方式飲用,才導致肝指數異常。  林美秀表示,普洱茶為微生物發酵茶品,若無妥善乾燥保存及了解茶品的熟成方式,都恐易產生不當的黴菌毒素,建議高溫煮過後再飲用,對肝臟代謝較無負擔或疑慮。  另一對企業家蕭姓夫婦則是為了養身,平時偏地中海型飲食,且保持固定運動習慣,檢查發現為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考指標的自由基指數竟飆高。追根究底才發現,原來是蕭太太認為初榨橄欖油營養價值高,不論煎、炒、炸都使用相同油品,但高溫烹調方式讓油脂氧化,導致全家人自由基升高。  維持好的「抗壓力」、「體力」、「管理力」,也與企業經營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林美秀強調,體內抗壓荷爾蒙是否平衡,與企業人士們的身心抗壓能力、情緒穩定、果斷的決策判斷能力等均有關聯。而各器官的健康狀況、乃至於性荷爾蒙的衰退、飲食營養失調、運動不足或過多、睡眠障礙、免疫發炎等種種因素,都也都影響企業人士的體力衰退。

Read More

蒙特梭利照護 失智者有尊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失智症目前仍無藥可治,但家屬為了照護失智家人,卻常苦不堪言,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特引進國際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並出版工具書,希望為病友家屬與照護者的照護導航。 「失智照護不是只救一個人,而是救一個家庭。」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醫師表示,每3秒鐘一位失智患者,但失智症已經13年沒有新藥,面對失智大家很無助,如何面對、延緩失智症病況,在國際相關論壇中發現,教育成為一個很重要方式,因此才將將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引進台灣。 甄瑞興指出,以蒙特梭利的方式來說,利用「訓練創新、記憶猶新」系統,可以幫助患者保留存續的能力,協助透過訓練維持正常生活,治療能治療的,轉變可改善的,盡力幫助所有的病患和照護者。 因此,甄瑞興翻譯了「〝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一書,書中提供量表和相關協助延緩病情惡化的方式,作為照護失智患者的照護指南。 原文書作者及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創辦人蓋兒艾略特,也來台參加新書發表會,並分享自身照護失智母親的甘苦談,並從中開始建立失智照護的系統和模式,讓她的母親也依靠這個模式,慢慢恢復部分生活能力,每天也不在漫無目的。 蓋兒表示,每個失智症的病患都是獨立的個案,所以透過書中的系統,在世界各地教授專業人員和家屬學習如何專業的照護患者,維護病患的尊嚴。

Read More

禾馨月子中心爆融合病毒群聚感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北知名的月子中心「禾馨產後護理之家」,主打高格調服務,一個月收費要價37萬元,但14日驚爆有10名寶寶群聚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卻隱匿未通報,疾管署與北市衛生局均證實,最重將對業者開罰15萬元。  「禾馨產後護理之家」今年初甫於台北市士林區開幕,有週刊報導,月子中心出現10名寶寶生病,屬呼吸道融合病毒群聚感染,但院方卻隱匿延遲通報,也沒有誠實告知新生兒父母。  疾管署也證實,已掌握「禾馨產後護理之家」在9月24日至10月4日,陸續有10名新生兒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經過檢驗確定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群聚感染,卻遲至10月9日才通報。目前還有3名寶寶住院治療,7名寶寶已康復回家或返回該月子中心隔離休養。  針對「禾馨產後護理之家」疑似延遲通報,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疾管署7日接獲民眾投訴,將全案轉至衛生局展開追蹤調查;衛生局8日派員前往稽查,要求機構加強落實感染管制措施及通報,落實洗手和環境教育。  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對嬰幼兒的威脅最為明顯。根據目前統計,在台灣,每年約有1000名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高達9成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5歲以下孩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有5%至10%會轉為重症,死亡率約1%。

Read More

天天量體重 有助減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定「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也愈高,常併發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國健署表示,減重與復胖的循環功課中,除了少吃多動,「天天量體重」也有助在假期後不失控。 依據教育部調查顯示,106年成人肥胖盛行率為15.0%,105年則為13.7%。顯見我國推動肥胖防治已初見成效。但研究也發現,民眾在節日後平均會增加0.4~1.5公斤,國健署提醒,想避免肥胖危害健康,須從飲食、運動策略雙管齊下,以維持健康體位和健康的生活型態! 面對減重與復胖的循環功課,國健署也建議,除了少吃多動,其實還有一個小撇步,那就是「天天量體重」。 研究指出,對體位正常的人來說,節日期間每天規律測量體重,節日後體重大致上可以維持,跟沒有量體重的人相比有明顯的差異。而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如果在節日期間可規律量體重,節日後體重反而有減輕的效果。可見測量體重有警惕的作用,有助節制口腹之慾。 國健署表示,體重的控制或維持需要長期抗戰,並成為一種生活的日常,除了學會正確選擇節慶食物的技巧外,天天量體重,提醒自己,別讓體重太失控

Read More

含矽靈洗髮精傷髮? 不見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洗髮精含矽靈會傷頭髮?許多消費者誤信網路謠言,以為「矽靈洗不掉,會影響毛髮吸收養分」、「矽靈會阻塞毛囊,導致禿頭」對此,皮膚科醫師郭玉玲強調:矽靈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  郭玉玲表示,矽靈只是附著在頭髮上形成保護薄膜,讓頭髮變得柔順,市售護髮產品大多都會添加矽靈,很多臉部保養品也含有矽靈,藉此鎖水保濕並保護肌膚,消費者可以安心使用含有矽靈的洗、護髮產品。  郭玉玲指出,臨床上會因頭皮問題就診的患者中,除了本身體質造成的脂漏性皮膚炎外,大多數都是油脂分泌旺盛,或頭皮悶熱流汗合併抵抗力下降而發炎,還有用了不合適的染、燙髮藥劑,引起頭皮嚴重過敏,幾乎沒有人是用了含矽靈的洗髮精而阻塞毛囊或傷害頭皮而就醫。  不過,對於採購洗髮精,郭玉玲也指出,洗、護髮雙效洗髮精雖然很方便,但因含有滋潤成分,如果油性頭皮者使用,頭皮油脂恐會更多,進而提高毛囊阻塞機率。  郭玉玲表示,頭皮每天都會分泌油垢,在洗髮的過程中,清潔頭皮才是重點,最好先用不含滋潤成分的洗髮精洗淨頭皮,再依髮質乾燥程度,判斷自己是否需要使用護髮產品,若使用護髮產品時,也只需塗抹於髮尾處即可。  同時,每個人的頭皮、髮質都不同,適合的洗髮精也不一樣,如:含矽靈的洗髮精不適合油性頭皮的民眾,但對於頭皮極為乾燥者,以及乾性頭皮且頭髮剛剛燙、染過的人,就很適合。郭玉玲建議消費者,觀察是否會因冬季乾燥,頭皮容易乾癢或是夏天炎熱,頭皮容易冒汗出油等不同情況,適時改用不同滋潤度和去油度的洗髮精。  此外,每天的洗髮次數因人而異,尤其在激烈運動滿身大汗後,和青春期油脂分泌旺盛時,都可以增加洗髮次數且以洗淨頭皮為主。但郭玉玲提醒,多次洗髮時,應選用較溫和的洗髮精,或者冬季寒流來襲時,民眾喜用熱水洗頭,因熱水去油力強,此時也應選擇溫和性的洗髮精。  郭玉玲表示,如果覺得頭皮出油量大頭髮很髒時,可清洗2次,徹底清除頭皮上的油垢;但切記,洗髮精停留時間約2~3分即可,且需用指腹搓洗頭皮而非指甲,以避免傷害頭皮;一旦頭皮有傷口,一定要使用成分單純且溫和的洗髮精,降低對頭皮造成刺激或過敏反應。

Read More

太早吃轉骨方 反造成性早熟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許多父母擔心孩子長不高,而求助中醫幫孩子「轉骨」。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廖啟卉指出,幫孩子轉骨要注意時機,服用轉骨方須配合青春期,過早服用反而會刺激性早熟,造成揠苗助長的反效果,不可不慎。  廖啟卉表示,在古代農業社會,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接下來冬季人體陽氣漸漸向內收藏,故在秋季進補,為來年的「春發」做準備,可為孩子身體打造良好的「轉骨」環境,通常會選在「立秋、白露、秋分」這約1-2個月前後的時節,搭配轉骨藥方燉煮藥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幫小孩轉骨,父母要注意小孩是否出現第二性徵,小男生發育過程中的第一個現象是陰囊變大、體毛增長;小女生第一個現象是乳房稍微有硬硬痛痛的感覺,代表乳房的發育,在青春期首次出現的第二性徵之後的兩年,是身高發育的黃金期,這時除了搭配轉骨藥方,更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最晚不要超過10點就寢,3餐均衡規律,少吃冰冷、甜食和加工食品,並多做跳躍性的運動如跳繩、排球等,可刺激膝蓋的生長板,身體會接收到「需要長高」的訊息,進而分泌更多生長激素。  廖啟卉說,中醫認為「腎主骨、腎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脾為後天之本」,所以中醫轉骨注重的是脾胃機能的健全與腎氣的旺盛和穩定度。常用的轉骨方藥,如黨參、白朮、山藥、茯苓、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女貞子、菟絲子等,並可配合民間經驗上有效的轉骨草藥如紅茄苳、九層塔頭,再根據每一位孩子不同的體質去作調配,如過敏兒須調整呼吸道的機能,情緒易緊繃睡不好覺的需要穩定自律神經,讓身體的五臟六腑處於平衡穩定的情況,才能讓骨骼肌肉快速抽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