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返鄉選總統 台大醫放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明年總統大選票票珍貴,為方便基層醫療人員返鄉投票,台大醫院企業工會8日表示,院方已做出決定,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在投票日當天可以有全天休假,返鄉投票。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發文表示,院長已經做出最終決定,明年大選投票日,開刀房僅保留急診刀兩線以及部分門診刀,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這天可以有全天休假,只要提早安排,應該能安心返鄉投票。  台大醫院表示,以往投票日的值班人力都比照週六,但開刀數量仍不少,可能影響到需要值班的基層醫護投票權益。經基層醫護反映,希望返鄉投票,經意願調查結果,醫院決定從善如流,將投票日比照國定假日及週日的標準,僅保留急診和部分門診刀。  台大醫院企工表示,美中不足的是,公職護理師最後必須以抽籤方式來決定出勤,分成上下半天班讓出勤者外出投票。工會必須重申,我們訴求的對象不分勞基法或公職人員,院方排班的方式應以所有員工的投票權益為核心考量。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台大醫院開刀房有200多名護理人員,麻醉科護理師、醫師也有150人上下,是醫院裡很大的一個部門。在刀房與麻醉科同仁積極向主管表達意見、爭取自身權益,由工會彙整會員建議,各方努力下,才促成醫院讓步。

Read More

腎臟長囊泡 男子老是腰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41歲男性,因腰痛而至腎臟科就診,他表示自己的母親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祖父生前曾接受過血液透析治療,所以擔心自己的腎臟狀況。透過腎臟超音波發現,兩側腎臟皆長了許多囊泡,確診為多囊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多囊腎主要是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患者腎功能會逐漸惡化,通常在50-60歲必須開始接受血液透析,約占目前我國洗腎人口的5%。 此外,患者可能會因為大大小小的囊泡,造成有高血壓、血尿、泌尿道感染和結石、腰痛等。 在治療上,傳統對於多囊腎是以控制血壓為主,行低蛋白、低鹽飲食,但沒有根治的方法,囊泡體積將隨時間日漸變大,腎功能逐漸變差。 不過,現今有新藥Tolvaptan,可有效減緩水泡生長的速度。徐萱竹說,該藥品在台灣已經上市了,以前是用來治療特殊的低血鈉症,今年健保已經通過有條件的給付此藥物,對於病情逐漸惡化至慢性腎臟衰竭第3期,自體顯性多囊腎的患者來說,提供一項治療新曙光

Read More

吸電子菸損害 與傳統菸草不同

 中央社/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長期研究報告,吸電子菸會大幅提高罹患氣喘、支氣管炎、肺氣腫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肺部疾病的風險,研究也發現電子菸造成的傷害比吸菸低。  法新社報導,這項研究結果刊登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與美國最近爆發50多人死亡的急性肺病疫情無關,後者是與一般加在內含四氫大麻酚(THC)的電子菸產品中的物質有關。THC是會影響精神行為的大麻成分。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檢視可公開取得的電子菸與菸草使用習慣追蹤數據,還有2013年到2016年3萬2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新肺病診斷資料。  他們發現,吸過或還在吸食電子菸的人,罹患慢性肺病的機率高出1.3倍,而吸菸者的風險增加2.6倍。對於同時抽菸與吸電子菸的人而言,他們罹患肺部疾病的風險增至3倍以上。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教授葛蘭茲說:「我們的研究發現是,即使控制了菸草使用與臨床和人口統計資訊,電子菸使用者罹患肺病的機率,還是增加了約1/3。」  他又說:「我們的推論是,電子菸本來就會造成傷害,產生的效應與吸傳統的菸草不同。」  至於吸電子菸是如何造成這類傷害,這份報告沒有供生物學解釋,但引述先前對動物和人類所做的生理學研究報告說,電子菸會抑制免疫系統,提高肺部與壓力有關的蛋白質量。

Read More

自律神經失調 長期疼痛沒性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6歲女性主管因工作繁忙,有情緒困擾,且頭痛、頻尿、失眠等症狀纏身,檢查發現,竟是長期自律神經失調,惡性循環下造成房事不順,無法享受魚水之歡。 收治個案的書田、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楊翠蟬表示,門診中不少女性患者常以頭痛或身體不舒服為由拒絕另一半,房事成為女性的另類壓力,久而久之,讓雙方都沒性趣,對房事的問題很困擾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女人的幸福問題建築在生理基礎上,楊翠蟬表示,除了受內分泌荷爾蒙的影響外,也與自律神經的調節有關,現代女性壓力大、職場、人際、家庭生活等多重角色無法真正放鬆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一旦失調,身體各種疼痛、失眠、胸悶、心悸、心跳快、免疫等問題接踵而來,無法放鬆分泌不足,性事就有阻礙,因此長期處於交感神經強、副交感神經弱的女性,即使補充賀爾蒙或是使用潤滑劑也可能無法解決。 楊翠蟬指出,性行為的初期由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來主導,身體放鬆陰道腺體分泌,因此女性需要約會或前戲的培養,接著加強交感神經的作用讓骨盆充血腫脹有性需求而能興奮,最後進入交感神經的竭盡狀態產生高潮,如果交感神經反應沒有消耗殆盡,骨盆會持續腫脹,沒有放鬆的交感張力會轉化為煩躁而不能性滿足。 此外,藥物也可能會影響性生活,楊翠蟬指出,使用抗焦慮或抗壓力的藥物也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如鎮靜劑、抗憂鬱藥、高血壓用藥、抗乙醯膽鹼類的藥物。 對於女性性功能的治療,楊翠蟬表示,除了荷爾蒙的補充外,紓壓解痛為第一要務,以乾針或水針進行治療。治療的原理是刺激末梢自律神經,以中斷腦部自律神經的不良反射或緩解受刺激的末稍疼痛神經改善疼痛。其次是陰道骨盆底肌與其他核心肌群的個別訓練,同時配合心肺強化訓練,就具備美好性生活的基礎。 楊翠蟬提醒,性與痛對女性的影響是全身性的,不要羞於就醫,長期有疼痛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應找尋醫師諮商治療,當有良好的生理基礎,享受魚水之歡就不難了。

Read More

思覺失調 速就醫找回生活節奏

 記者李振華/宜蘭報導  宜蘭縣羅東鎮一名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女子不慎騎機車闖入國五雪山隧道,幸及時被公路警察攔下,避免意外發生。羅東博愛醫院表示,「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像換不同人格,應及時就醫找回生活節奏。  羅東博愛醫院表示,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影響病人生活諸多層面,治療目標不能只著眼在精神症狀的改善,更應著重於讓病人恢復到病前的功能狀態,目前羅東博愛醫院身心科運用「圖像化之個人與社會功能自我評估量表(簡稱SRG-PSP)」,將一般功能、人際與社交關係、自我照顧能力及干擾與攻擊行為等4個功能指標轉為淺顯易懂的卡通圖像,可由思覺失調症病人自己填寫,或由醫護人員協助填寫,是一種簡易快速的評估工具,並適用在多種臨床情境。  過去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從減緩精神症狀或減輕藥物副作用為目標,如今則著眼於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認知和社會功能。目前在藥物治療的進展上,已發展出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物,更能增加治療的順從性與預防復發,讓病人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Read More

流感重症 單週增45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已逐漸明顯升溫,疾管署17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有9.2萬人次,除增兩成,且單週新增4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為入秋以來最多,預估最快本週就將進入流行期。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92,475人次,較前一週提升21.2%,明顯上升,且以北部和中部上升為主。且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亦上升,上週新增45例,以感染A型H1N1為多。  但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1.1%,雖尚未進入流行期,但已距離流行警戒值11.5%相當接近;且近4週社區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1N1為主,占85.7%。  近期北半球溫帶地區國家流感活動度呈上升趨勢,其中日本、韓國、加拿大及美國已高於基準值或流行閾值,中國大陸大部分省分已進入流行期,香港及歐洲則仍處低水平。  針對上週新增45例流感併發重症,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已創今年10月以來單週新高,其中年紀最小個案為4歲北部女童,12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隔日就醫時懷疑流感收治住院,一度有意識不清情況,確認感染A流併發腦炎,所幸在住院8天之後已經康復出院。  羅一鈞也指出,流感疫情已經連續3週上升,不過前面2週上升幅度小,到上週才明顯升溫,主要因為先前有冷氣團南下造成影響。雖然預估本週有可能進入流感流行期,但因氣象局預估今年仍是暖冬,因此,預估流感流行高峰會落在春節期間。

Read More

<醫師專欄>有氧運動的好處

■陳勝咸  講到「氧」生,一定要提到有氧運動,基本本上,只要能增加氧氣攝取量,行有氧呼吸的運動,就可稱「有氧運動」,如健走、跑步等。  有氧運動,作用在身體哪一部位?又有什麼特別?我們知道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廠,一個葡萄糖進入,會產生38個ATP(三磷酸腺苷)。而人體的肌肉、心臟、腦部、腎臟等是ATP製造多、也使用多的部位。基本上,ATP只能自製自銷自行使用,無法運到細胞之外使用。  肌肉中,尤其以骨骼肌(也稱隨意肌、運動肌、紅肉)為主,為什麼是紅色,因為含大量的「肌紅素」和血液中的血紅素,而呈紅色。有氧運動,主要能夠:1.鍛鍊骨骼肌(紅肉)。2.增加脂肪代謝能力(因體內的葡萄糖會快速消耗)。3.增加粒線體的數量。4.提高微循環,增加微血管密度。5.身體可儲存更多肝醣,肝醣為葡萄糖的聚合物,可減少血糖的濃度,來控制血糖。  有氧運動和抗力運動(如舉重)不一樣,要持續三分鐘以上,身體才會進入「有氧能量系統」,才會開始利用到脂肪代謝來供應運動所需能量。所以建議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分次進行,每次至少30分鐘,前後有5-10分鐘的熱身、緩和運動。  有氧運動並不是專指定哪些類型的運動,重點在心肺,因為心肺是吸收及輸送氧氣到全身每一細胞的重大器官,所以心跳要升高,呼吸要喘但以中等強度為宜,增進肺部換氣,也要下肢運動,促進下肢(人的第二心臟)的靜脈血液及淋巴管的淋巴液回流到心臟,心臟才會強健,心輸出量增加,全身的循環改善。  有氧運動要如何才能達標,依美國運動醫學會分為:1. 高強度(即220減掉實際年齡後,乘上75-85%)。2.中強度(即220減掉實際年齡後,乘上75%)。3.低強度(即220減掉實際年齡後,乘上65-75%)。「220減掉年齡」是指每分鐘最高心跳率的估計值,用最高心率估計值打七折,就是中度有氧運動建議達到的心跳率。例如一個40歲的人,最大心跳是每分鐘180下,一個中強度的健走運動,心跳至少要達到每分鐘126下,建議可以透過簡易的穿戴式裝置如運動手錶,即時了解自己的心率變化。每週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之後,一定要吃,讓肌肉吸收大部分的營養素,運動後不吃,短期代謝會上升,但長期下來肌肉容易受損。蛋白質,尤其是支鏈的胺基酸可修復肌肉,而醣類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使增加肌肉效果,攝取蛋白質和醣類比為1:3。  運動也會使體內的水分及鈉流失,還易誤導口渴是肚子餓而大吃。運動前二小時內,分次補充5百西西水分,運動後,也要喝下流失體重1.5倍的水,並配有鹽分,才不致低血鈉水過量。水加鹽即可成「運動飲料」,如6百西西的水,一克的鹽;若要加糖,濃度不超過5%為宜。  (作者/台南市大安婦幼醫院院長)

Read More

北港醫院中醫週 免費檢測辦講座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冬至將屆,正是中醫調理進補的季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中醫部舉辦為期3天的中醫週,內容有免費耳穴探測器檢測健康、中醫季節養生講座、藥膳簡介課程及針灸的神奇等;中醫部張益銓醫師說,眼睛為靈魂之窗,傳統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受血則能視」、「久視傷血」等,可見自古中醫對於眼部疾患也相當重視。  中醫部部長賴英秀表示,此次中醫週以眼部疾患為主題,是有感於現代人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過度頻繁,長時間緊盯手機螢幕的機會愈來愈多,配合年紀漸長而有功能性的退化,臨床上常見有近視或是眼睛乾澀、視物不清、迎風流淚等症狀,或是動眼神經麻痺等症狀,中醫尚可透過針灸穴位與神經的刺激、依照體質提供內服藥的調理,或是耳穴貼敷的按壓刺激、與遠紅外線治療儀加強深層組織的修復與血循改善等方式以緩解症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吳錫金院長表示,中西醫現代化、中西醫一元化是宗旨,此次中醫週的目的在於團隊合作默契及貼進民眾冬令的保健,連續3天醫院都有衛教主題。這些中西醫結合在雲林地區都能發揮與提高治療的成功率為鄉親守護健康。

Read More

疾管署:公費流感疫苗供貨穩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疫情逐漸升溫,公費流感疫苗今年升級四價疫苗後,接種率扶搖直上,疾管署表示,目前國內主要的流感病毒株A型H1N1與疫苗株吻合,且供貨18日後就穩定,民眾只要按時程接種,就可獲保護力。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受暖冬影響,今年夏季流感疫情結束得晚,推估冬季流感的流行情也延後約1個半月左右,高峰會落在春節過後的2月中旬左右。  羅一鈞分析,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病毒型別為A型H1N1,也是從今年1月上個冬季流感、夏季流感一直到近期都沒有太大改變,且與今年流感疫苗病毒株相吻合,呼籲符合公費資格民眾依照時程接種疫苗,可以在疫情高峰前獲得保護力。  羅一鈞表示,公費流感疫苗接種開打迄今,全國接種數達208萬劑,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其中以學齡前兒童跟老年人的接種明顯比去年提升,幼兒接種數為22.5萬劑,較去年同期的12.2萬劑,增幅84%最多;65歲以上長者接種64萬劑,較去年同期47.4萬劑,增加35%,接種狀況高於預期。  觀察發現,近日的每日接種量稍有降低,從本來的每日27萬降到13日的17萬,顯示搶打風潮有減緩。校園接種部分,全國已有66%校園已完成。  羅一鈞表示,目前各縣市衛生局獲配送公費流感疫苗量累計約316萬劑,截至12月15日,全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208.2萬劑,預計12月18日及12月20日可提前配送共計59.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以供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彈性調度;另約149萬劑疫苗亦將提前陸續於12月底前配送,其餘疫苗將於1月3日前全數配送完畢。

Read More

務農嬤腹痛險暈倒 檢出晚期肝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70歲王阿嬤務農,平日身體健朗,2年前突感腹部一陣悶痛不適,險暈倒於田中。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送醫檢查赫然發現肝臟有6顆腫瘤,因腫瘤已侵犯至大血管屬晚期肝癌階段,經一線、二線接軌標靶藥物治療,病情穩定。  收治王阿嬤的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醫師表示,依據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當腫瘤已侵入大血管或癌細胞已肝外轉移時,便是進入晚期肝癌。若局部治療無效,可保留肝功能盡快進入一線藥物治療。若患者對一線口服開始產生抗藥性,局部治療無效時,目前二線還有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做選擇,兩者都能依不同條件申請健保給付。  在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王阿嬤的腫瘤不僅稍微縮小,也穩定抑制病情長達1年半,而後因腫瘤有稍稍變大跡象,又接續以二線藥物接軌治療,爭取到近半年的寶貴時光。  馮盈勳表示,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為手足反應,但因過往已具備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故實際進行治療時,都能預先應對將不適感降至最低;而近年納入二線選擇的免疫治療,雖然提供患者另一種可能性,但約有1%機率引發較嚴重的副作用風險,一旦發生可能危及性命。不管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建議患者都應積極接受治療,並和醫療團隊充分溝通,完整評估各式風險,選擇最適合的療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