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病患 應注意牙齒清潔 口腔進入上呼吸道易致吸入性肺炎 成死亡主因之一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據研究,吸入性肺炎是住院及臥床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牙醫師提醒,家人或看護應每天幫病友刷牙、使用牙線或清潔口腔黏膜,病患也應定期接受牙醫師洗牙、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醫師高永信表示,牙周狀況或口腔衛生不良的臥床病患會口腔清潔困難,導致沉積過多牙結石,易成為細菌的溫床。由於病菌會由上呼吸道進入,加上宿主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導致吸入性肺炎發生。  根據研究指出,吸入性肺炎是住院及臥床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永信建議,家人或者看護應每天幫病友刷牙、使用牙線或清潔口腔黏膜,病患也應定期接受牙醫師洗牙、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等,維護口腔檢康。  高永信也提到,若符合自我照顧能力有限、清醒時5成以上活動都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且有明確醫療與護理服務項目需要服務者等居家照護條件,就能申請北市聯醫提供行動不便者到宅評估診視及洗牙塗氟等服務。

Read More

精油洗澡治乾癬 更嚴重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54歲陳姓婦女罹患乾癬合併乾癬性關節炎,接受治療,病情獲控制後,卻自行停藥並誤信精油洗澡能保養皮膚,連洗精油澡三個月,病灶愈來愈嚴重。醫師提醒,精油不適用乾癬皮膚,患者自行停藥將使病情惡化。  陳姓婦女因皮膚脫屑起紅疹,手指關節腫脹、手肘變形等,接受治療半年,經生物製劑順利抑制發炎,乾癬面積從原本超過百分之五十縮小到百分之十以下,皮膚不再脫屑、關節炎穩定未再變形,病情有效控制。  陳女病況穩定後自行停藥,聽信洗澡機加精油能發揮保養皮膚效用,持續三個月天天洗精油澡,結果病灶不減反增。  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林亮宏表示,治療乾癬藥物愈來愈進步,像陳女這類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人的治療方式不少,有口服免疫調節劑、A酸等抗發炎藥物或合併照光治療等,如果皮膚或關節沒有改善,還有生物製劑可供使用,改善乾癬症狀效果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林亮宏指出,乾癬病因是因自體免疫系統處於異常狀態,病人皮膚過度清潔或使用精油等化學成分,導致油質分泌出問題,進而引發紅疹、脫屑並產生搔癢,一旦皮膚被抓傷,造成身體啟動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反覆攻擊皮膚甚至關節的惡性循環將擴及全身。  林亮宏提醒乾癬病人不要自行停藥,不可過度清潔讓皮膚損傷,建議用清水或一般中性的清潔液、肥皂洗滌即可。

Read More

女童下腹劇痛 發現卵巢畸胎瘤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9歲曹姓女學童在學校體育課後,下腹部急性劇烈疼痛,幾乎要昏倒,緊急送醫,檢查發現骨盆腔有個5公分腫瘤,經內視鏡腫瘤摘除手術,發現右側卵巢確實有個5公分腫瘤,並已出現扭轉及缺血壞死,病理報告為「卵巢畸胎瘤」合併扭轉缺血。  曹小妹手術後第二天就出院,並回學校上課。曹媽媽說,女兒叫肚子痛已有2、3天,但因夫妻很忙、並沒有特別在意,也沒帶她就醫,直到被學校通知,才知代誌大條了。  阮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聰富指出,曹小妹月經並未來潮,這次的手術由於保留了正常卵巢組織,另一邊卵巢屬於正常,對將來的生長發育與生育能力,應該沒有太大影響。  他說明,一般常見的卵巢良性囊腫包括功能性囊腫、巧克力囊腫和畸胎瘤,其中畸胎瘤大多屬良性,僅1%為惡性,好發年齡為10~30歲;卵巢囊腫扭轉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如果有腹脹、下腹痛、嘔吐等,就要想到可能是卵巢囊腫扭轉。  陳聰富提醒,小女孩腹痛,一般多想到食物不潔導致的腸胃炎或闌尾炎,往往會忽視是婦科病,尤其在跑跳後出現的急性下腹痛,有可能是卵巢扭轉的症狀,這是婦科常見急腹症,如果扭轉的卵巢血供被阻斷時間過長將發生壞死,一旦延誤就醫,可能造成卵巢永久壞死而切除。

Read More

走路像打醉拳 就醫才知肺腺癌末期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62歲余姓男子咳嗽有痰,症狀超過半年,加上近來常頭暈、走路不穩,家人形容「像是打醉拳」,就醫診斷竟是肺腺癌末期,且癌細胞隨血液轉移至腦及肝臟,以致壓迫腦神經導致行動失調。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鍾娜娜表示,患者過去有抽菸習慣,也有癌症家族史,最近半年多來因咳嗽有痰,加上頭暈、走路偏向一側等,就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為肺腺癌末期,而且癌細胞更轉移至腦部和肝臟,腦內出現2顆約1公分大的腫瘤,幸好經積極配合治療,目前已可行走自如,肺部原發腺癌及肝癌腫瘤也控制得宜。  鍾娜娜表示,轉移性腦瘤是所有腦內腫瘤中最常見的型態,其中肺癌更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轉移到腦部的癌別,其發生率約3至4成。醫生考量患者已有多重轉移,身體狀況並不適合手術治療,經「好神刀」放射治療,追蹤磁振掃描影像檢查顯示腦部腫瘤已消失,頭暈也大幅改善,步態恢復正常。  鍾娜娜表示,雖然患者在診斷出有轉移性腦瘤時,在期別上屬於癌症末期,但臨床上仍有不少案例經適當治療後,有良好的預後,因此萬一發生轉移性腦瘤,千萬不要灰心,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可以使腫瘤消失,繼續朝戰勝癌症的目標邁進。

Read More

每天1杯糖飲 受孕力降25%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代人晚婚,生小孩不易,成大醫院產部醫師陳達生指出,生小孩除了年紀不要太大之外,糖也跟不孕有關係。根據不孕症權威期刊F&S研究證實,每天1杯含糖飲料會降低25%的受孕能力。  陳達生說,每天1杯含糖飲料會降低受孕能力,糖的濃度約指100公克的水加10公克的糖,這也是大眾普遍愛喝的甜度,飲用時間通常需持續1年以上。接受試管嬰兒治療者每天1杯含糖飲料相較於未喝的活產率少了4成。  陳達生指出,隨著年齡增加,女性的生殖力會老化、衰竭。20-30歲的女性每月排出卵子的品質最好,35歲過後品質明顯下降,超過40歲以上想要懷孕就很吃力,可能因而失去生育的機會。雖然也有高齡懷孕,但往往需藉由人工生殖技術,成功懷孕生產的案例很少。如果想保留一線「生」機,女性在35歲以後可以「凍卵」預防不孕的可能性。  他說,除了飲食避免高糖,塑化劑與雙酚A也會造成內分泌失調與不孕症,甚至致癌;像女性常用的化妝品、指甲油或香水,為了讓香味與顏色能穩定持久,也可能違法添加塑化劑。培養運動習慣則是提高生殖力的關鍵,研究指出,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肥胖患者(BMI大於30),有運動習慣的活產率要高出沒有運動習慣者3倍。

Read More

每天1杯糖飲 受孕力降25% 醫:培養運動習慣 是提高生殖力關鍵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代人晚婚,生小孩不易,成大醫院產部醫師陳達生指出,生小孩除了年紀不要太大之外,糖也跟不孕有關係。根據不孕症權威期刊F&S研究證實,每天1杯含糖飲料會降低25%的受孕能力。  陳達生說,每天1杯含糖飲料會降低受孕能力,糖的濃度約指100公克的水加10公克的糖,這也是大眾普遍愛喝的甜度,飲用時間通常需持續1年以上。接受試管嬰兒治療者每天1杯含糖飲料相較於未喝的活產率少了4成。  陳達生指出,隨著年齡增加,女性的生殖力會老化、衰竭。20-30歲的女性每月排出卵子的品質最好,35歲過後品質明顯下降,超過40歲以上想要懷孕就很吃力,可能因而失去生育的機會。雖然也有高齡懷孕,但往往需藉由人工生殖技術,成功懷孕生產的案例很少。如果想保留一線「生」機,女性在35歲以後可以「凍卵」預防不孕的可能性。  他說,除了飲食避免高糖,塑化劑與雙酚A也會造成內分泌失調與不孕症,甚至致癌;像女性常用的化妝品、指甲油或香水,為了讓香味與顏色能穩定持久,也可能違法添加塑化劑。培養運動習慣則是提高生殖力的關鍵,研究指出,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肥胖患者(BMI大於30),有運動習慣的活產率要高出沒有運動習慣者3倍。

Read More

擔心會跌倒…中風後不敢走 平衡感越差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70歲黃伯伯中風後因為害怕跌倒,除了上廁所和洗澡之外都不願意行走,漸漸的肌力和平衡感變得越來越差,並出現肌肉萎縮,經復健科治療師指導正確使用輔具方式,現在黃伯伯可以靠著四腳拐短距離行走,也減少跌倒風險。  苗栗公館診所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說,許多銀髮族會因為老化導致全身肌力、平衡感退化,或是因疾病如中風等造成行動不便,不僅行走困難,有時甚至連從床上站起來都是一大挑戰,對於生理功能發生退化的銀髮族,建議選擇適當的輔具促進行動能力。  董莉貞表示,目前最常使用的行動輔具是輪椅及枴杖,若選到不合適的輔具,像輪椅大小不適當,可能會造成姿勢歪斜,使肌肉痠痛、脊椎歪斜,不合適的拐杖也會成為障礙,讓使用者容易跌倒。  行走不穩定的銀髮族可藉由選用合適的拐杖類輔具,增加行走穩定度,預防跌倒,建議依需求選擇可調整高度、有底墊的拐杖,以符合身材使用,且底墊可以減緩打滑。  她建議,選購輪椅時,帶著銀髮族(使用者)一同選擇,挑選符合使用者身材的椅面,坐下後距離椅子兩側約多兩指幅寬度,椅面深度約比大腿長度少一吋,並確認輪椅的椅面、椅背、扶手、前後輪、腳踏板、手煞車等結構完整無損。

Read More

接種HPV疫苗變痛痛人 又爆5例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陸續發生接種HPV疫苗後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的案例,台灣女人連線16日要求政府應正視無法排除相關性的不良反應,並加強事前正確告知風險以及提供協助管道。國健署則承諾,會進行接種疫苗副作用流行病學調查。  台灣女人連線與立委林淑芬昨日和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個案家屬召開記者會。理事長黃淑英表示,自從痛痛女孩Bella的事件經媒體披露後,陸續有5名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個案。  這些個案家屬公開發聲,孩子都在接種HPV疫苗後發生關節疼痛情況,而後確診為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其中,一名14歲的個案更以公開信訴說發病後的痛苦,直言「每天都想自殺」。  此外,也有孩子在病發後,課業跟生活都有重大影響,一名出席記者會的個案媽媽表示,孩子原本成績名列前茅,考上不錯的高中,但高中時期因為身體狀況不佳陸續請假就醫,甚至影響升學,被迫放棄升大學考試,目前在家休養並準備重考。  台灣疫苗接種安全監督協會理事卓淑渝指出,藥廠仿單都有寫明不良反應,包含關節痛等,但衛福部提供給家長及學生的疫苗接種說明卻只提到接種部位會有疼痛等副作用,其他風險都沒有特別提醒,甚至還強調日本發生的疫苗接種後出現慢性疼痛沒有明確證據與HPV疫苗有關,質疑是否在為疫苗護航。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允諾會在最短時間內檢視疫苗說明書並強化醫療教育。此外,國健署近期正規劃進行本土HPV疫苗接種副作用的流行病學調查,也會包含這些特殊案例,希望可做為後續政策參考。

Read More

中醫治泌尿道炎 清熱利濕 不當使用抗生素使身體更虛 應該補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泌尿道感染是女性常見的感染疾病之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廖啟卉說,女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常會害怕不當使用抗生素而導致身體更虛,不妨改用中醫藥方治療,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廖啟卉指出,許多女性都曾有類似的經驗,工作一忙喝水量比較少,又常常憋尿,過幾天小便就變得比較黃濁;也有1小時跑了好幾次廁所,卻又尿不太出來,甚至解尿時覺得灼熱刺痛,而成了難以啟齒的困擾。  女性尿道口到膀胱的距離短,且尿道口就在陰道和肛門附近,所以容易經由清潔不當或性行為,將陰道、肛門口附近的細菌帶到尿道口,增加泌尿道感染機率。停經後的婦女因為荷爾蒙的變化,使得泌尿道感染的機率跟復發率大為提升。女性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是男性的8倍以上。  泌尿道感染急性發作時,常見頻尿、排尿次數增多,但每次尿量減少,如廁後有小便排不乾淨的感覺,有些人伴隨小便時尿道有灼熱、刺痛感,甚至有的在會陰部或下腹部也有疼痛感。感染嚴重時,尿液可以呈現混濁樣,或有膿尿、血尿。  廖啟卉說,從中醫觀點來看,泌尿道感染古代稱為「淋症」,通常發炎程度厲害、排尿灼熱疼痛明顯,多為「下焦濕熱」所導致,可使用清熱利濕的中藥來治療。  若長期處於壓力大、情緒起伏不穩定的狀況,則會合併「肝氣鬱結」的問題。另外若病情反覆,轉為慢性發炎,則常見有「氣虛」、「腎虛」的問題,此時不當使用抗生素將導致身體更虛,需搭配升提、補虛的藥物來治療。

Read More

中醫治泌尿道炎 清熱利濕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泌尿道感染是女性常見的感染疾病之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廖啟卉說,女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常會害怕不當使用抗生素而導致身體更虛,不妨改用中醫藥方治療,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廖啟卉指出,許多女性都曾有類似的經驗,工作一忙喝水量比較少,又常常憋尿,過幾天小便就變得比較黃濁;也有1小時跑了好幾次廁所,卻又尿不太出來,甚至解尿時覺得灼熱刺痛,而成了難以啟齒的困擾。  女性尿道口到膀胱的距離短,且尿道口就在陰道和肛門附近,所以容易經由清潔不當或性行為,將陰道、肛門口附近的細菌帶到尿道口,增加泌尿道感染機率。停經後的婦女因為荷爾蒙的變化,使得泌尿道感染的機率跟復發率大為提升。女性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是男性的8倍以上。  泌尿道感染急性發作時,常見頻尿、排尿次數增多,但每次尿量減少,如廁後有小便排不乾淨的感覺,有些人伴隨小便時尿道有灼熱、刺痛感,甚至有的在會陰部或下腹部也有疼痛感。感染嚴重時,尿液可以呈現混濁樣,或有膿尿、血尿。  廖啟卉說,從中醫觀點來看,泌尿道感染古代稱為「淋症」,通常發炎程度厲害、排尿灼熱疼痛明顯,多為「下焦濕熱」所導致,可使用清熱利濕的中藥來治療。  若長期處於壓力大、情緒起伏不穩定的狀況,則會合併「肝氣鬱結」的問題。另外若病情反覆,轉為慢性發炎,則常見有「氣虛」、「腎虛」的問題,此時不當使用抗生素將導致身體更虛,需搭配升提、補虛的藥物來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