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 Organic髮品爆微生物汙染

 中央社/台北30日電  日本知名代購髮品N Organic近日傳出微生物汙染,業者展開自主回收。食藥署表示,國內雖無代理商進口販售,但仍公布警訊並公布問題批號,提醒手邊有相關產品民眾暫停使用。  根據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發布的消費警訊,日本品牌N Organic旗下一款洗髮精因產品變色後檢測到細菌,但廠內樣品並未檢測到細菌,懷疑可能是製造時防腐劑添加不均勻導致,業者因此展開自主回收。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醫粧組科長張家榮表示,日本業者在特定批號產品測試到有微生物汙染,因此在日本當地自主回收,該品牌經查在台灣沒有代理商,也沒有進口,但考量民眾赴日旅遊或代購仍有機會買到問題批號產品,因此發布「黃燈」提醒。  N Organic品牌髮品雖沒有代理商進口,在國內卻有不少網路平台刊登代購訊息。  根據食藥署資料,300ml問題批號包括9A200、9A201、9A202、9A203、9A204、9A205、9B1、9B2、9B3、9C1、9C2、9C3、9D1、9D2、9D3、9D4、9D5、9D6、9D7、9E1、9E2、9F1、9F2、9F3、9G300;35ml問題批號包括9A1、9A2、9A3、9A4、9A5、9A6、9A7、9A8、9A9、9B1;10ml問題批號有9B1、9B2、9B3、9D1、9D2、9D3、9D4、9D5、9D6。  張家榮指出,被微生物汙染的化粧產品若用於完整皮膚上較無疑慮,但萬一皮膚上有傷口,使用時就可能造成感染,提醒消費者當心。

Read More

咳嗽背痛當感冒 轉診已肺癌末期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王姓婦人咳嗽超過1週且背痛,診所診斷是感冒及神經痛,治療許久卻沒有改善,轉診到大醫院的胸腔科檢查,才發現肺部有腫塊,並確診為第4期肺癌。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科主治醫師柯政昌表示,肺癌在初診斷時,約6成即屬於無法手術切除的第4期末期肺癌,治療此類晚期肺癌病人的目標在於延長存活期、增進生活品質與減少治療的副作用,近10年來肺癌多了許多治療方式,存活率也提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統計自2015年以來,共治療300多名第4期肺癌病人接受各種抗癌藥物治療,包括各種口服與注射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搭配傳統的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大於1年的存活率達4成6,大於2年的存活率占2成3,甚至也有病人存活超過5年,比以往有明顯進步。  柯政昌指出,存活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基因檢查後的標靶藥物選擇,治療時病人的體能及營養狀態、有無戒菸及配合度與經濟狀態,也會影響治療效果。雖然標靶治療可有效控制肺癌細胞,但並非對所有病人都有相同療效,少數一開始治療有效的病人,也有可能在治療一段時間後產生突變而重新生長肺癌細胞,造成腫瘤變大甚至轉移。  目前肺癌治療的一大困境,就是標靶藥物最後都會面臨抗藥性、失去藥效,「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後續重新切片與基因檢測結果十分重要,對於後續藥物的選擇,包括第三代標靶藥物、免疫療法藥物、化療藥物,才有精準的依據與效果。  柯政昌建議病人治療之前,要先與醫師討論,仔細評估基因檢測的必要性及基因檢測的結果,決定適用的藥物與適合的治療方式,以控制病情,才能延長存活期,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Read More

抗生素可消炎止痛? 小心抗藥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傳出「抗生素也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的說法,食藥署指出,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它達到治療效果的。若不當地使用抗生素,不但無法有效緩解症狀,還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產生抗藥性。  食藥署表示,人體發生感染時,身體會與細菌作戰,當出現發炎反應可能會有發燒,酸痛等症狀。所謂的消炎藥,一般是指鎮痛解熱的止痛藥,像阿司匹林、普拿疼等,都屬於這類的鎮痛解熱藥物,可以直接減輕人體的炎症反應。  然而,抗生素只能殺死細菌,減少細菌攻擊身體而間接緩解了發炎反應。並非像其他消炎藥物能直接抑制發炎反應。因此,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它達到治療效果的。  食藥署也提醒,當發生發炎症狀時,建議應就醫尋求協助,勿聽信不實的謠言亂服藥;也並不是所有的發炎,都適合使用抗生素,若不當地使用抗生素,非但無法有效緩解症狀,還可能因抗生素的副作用而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產生抗藥性。

Read More

陰道雷射增厚內壁 重拾性福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49歲女子停經2年,出現熱潮紅,失眠等更年期症狀,更尷尬的是先生偶而要求同房,因為私密處乾澀不適,無法水乳交融,就醫接受陰道雷射,使陰道內壁增厚,恢復黏膜健康狀態,恢復夫妻親密生活。  中山附醫婦產科醫師廖韻涵表示,女性停經前後,身體因為卵巢減少女性荷爾蒙分泌,造成血流灌注與陰道分泌作用減少、黏膜上皮型態改變、乳酸菌減少與PH值上升。衍生症狀包括:陰道乾燥、陰道易敏不適或搔癢、陰道分泌物、排尿障礙、性交疼痛與困難、頻尿、尿失禁,這些不適感通稱停經後生殖泌尿道症候群。  治療方式以女性荷爾蒙為主,但不少人擔心罹癌風險,陰道雷射也是個新選擇。以雷射光束汽化剝離老舊黏膜組織,利用熱能刺激黏膜下層膠原蛋白、玻尿酸再生,使陰道內壁增厚,恢復陰道黏膜健康狀態。不過,這項治療目前健保沒有給付。

Read More

無花果升糖指數高 勿過量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網路常見無花果茶號稱能降血糖、血壓、血脂及治療糖尿病等神奇療效,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食品非藥品,不能宣稱功效,無花果屬中升糖指數水果,無花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若攝取過量,仍會影響血糖。  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無花果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有研究發現,使用胰島素注射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給予無花果葉的水煎劑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並在實驗期間平均可降低12%的胰島素劑量。動物實驗中發現無花果葉萃取液,可使肥胖大鼠其三酸甘油酯降低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陳佳祺強調,食品非藥品,不能宣稱功效,而且目前研究顯示對於調控血糖、血脂有益的大多為無花果葉,而非水果。無花果屬於中升糖指數水果,無花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若攝取過量,仍會影響血糖。因此,不妨將之視為多樣化飲食的一環,偶爾食之並無不可,但要注意,若有高血糖、高血脂,不該將其作為治療的方法,應遵從醫囑,才能控制好血糖與血脂。

Read More

幼童公費流感疫苗延打 家長憂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今年台灣公費流感疫苗因受世衛組織延遲公布疫苗選株結果,延後開打,由於學齡前幼兒要等12月8日第二階段開打,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打不到疫苗。疾管署表示,已請各縣市衛生局對每階段疫苗數量控管,特別是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的賽諾菲疫苗,確保各類公費對象接種權益不受影響。  過去公費流感疫苗多在10月1日開打,但今年受世衛組織延遲公布疫苗選株結果,影響疫苗產製,導致施打日程延到11月15日。首波接種對象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民國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疾管署指出,今年學齡前幼兒應接種人數估計114萬人,其中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約50萬人,3歲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約64萬人。今年採購的公費疫苗608萬劑中,適用3歲以上的國光疫苗約413萬劑,6個月以上適用的賽諾菲疫苗約195萬劑,依歷年疫苗使用情形研判應足敷提供該族群使用。  此外,針對今年公費疫苗分三階段開打,疾管署亦已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對每階段疫苗數量控管,特別是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幼兒之賽諾菲疫苗(亦含首打族之第二劑),確保各類公費對象接種權益不受影響。  疾管署再次強調,今年夏季流感延遲結束,冬季流感疫情預期較往年晚開始,可能於明年1月進入流行期,民眾依流感疫苗開打時程儘速接種,仍可於農曆春節前後疫情達高峰以前獲得足夠保護力。

Read More

中醫安胎 寶寶36週順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42歲女子36歲懷第一胎起,連續4個孩子早產,甚至經歷臥床安胎至生產經驗。去年得知第5次懷孕時,因過往的安胎經驗讓夫婦憂心忡忡。最後以中醫介入安胎,寶寶到36週又2天時順利產出,母子均安。  馬偕醫院中醫部婦科主治醫師瞿瑞瑩表示,這名婦女在懷孕滿18週就出現早期宮縮,每2-3分鐘1次,當時由外院轉入馬偕醫院後便由婦產科積極安排安胎計畫,包括臥床安胎、口服舌下錠、針劑、塞劑等安胎藥物,胎兒順利養到27週,宮縮頻率維持約7-10分鐘1次。  這名婦女希望讓胎兒住好住滿、並改善安胎藥物帶來的不適,因此在住院安胎過程期間,決定嘗試中西醫介入安胎。  瞿瑞瑩說,考量到她因頻繁宮縮而有臥床的必要,還要忍耐安胎藥物帶來的燥熱及心悸等不適,心情也十分焦慮,加上又有多胎且早產經驗,便擬定3階段治療計畫。  第一階段為固腎安神,即著重緩解頻繁宮縮及母體緊張,以甘麥大棗湯、菟絲子及續斷,幫助寧心安神、顧腎養血並且培護胎元;第二階段為清熱散鬱,加強緩解患者因安胎藥物造成的喘熱及腹脹,以黃芩湯及半夏厚朴湯,幫助清熱和中、理氣散鬱以達安胎之效。  第三階段則是調和瀉下,針對患者主訴的發熱及排便困擾,以大柴胡湯、黃芩及白朮,調和陰陽、行氣燥熱以養胎。  瞿瑞瑩表示,在接受中醫介入安胎後,不適症狀改善,也在兩週調整一次的中醫用藥下,逐步調降西醫安胎藥物的用量,甚至不需要使用到自費安胎藥物,並於懷孕34週又5天時返家休息。寶寶在36週又2天時順利產出,母子均安,出生體重達3352公克。

Read More

親子衝突 憂鬱爸媽增2成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51歲男子因20多歲喜歡上網宅在家,且生活作息混亂,目前大學休學中。這名男子因擔心兒子未來的出路,過度關注他的一舉一動,每日叨念不停,親子衝突不斷,因而深陷憂鬱症之苦。醫師指出,近年因親子關係緊張而引發憂鬱的家長增加約2成。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社會變遷快速,許多父母渴望以自身經歷或認知的世界幫助子女,並希望他們能夠接受,但又無法理解新世代所面對問題及壓力挑戰,當雙方的愛彼此無法接受,就會增加衝突誤會,虛耗個人及家庭能量,產生情緒困擾,甚至引發憂鬱症。  她指出,近年來不少父母至門診尋求協助,問題多出在親子溝通惡化,從一開始有溝沒有通,到最後吵架衝突不斷,問題一直累積卻無法解決,導致憂鬱成疾。根據觀察發現,這一類因親子衝突而引發的憂鬱爸媽至少增加2成。  施佳佐說,若家長出現幾種情形,當心可能為憂鬱症前兆,像是不由自主過度關注兒女一舉一動,以負向及懷疑態度過度解讀其行為,因此心中困擾,憂心忡忡,無法開心,無法轉移注意力到自身正常生活;專注力不集中,導致自己生活及工作狀況出錯,自我能力下降。  此外,憂鬱症父母有食慾下降、短期內變瘦、失眠、焦慮緊張恐慌心悸害怕、抽菸或飲酒等行為增加,且對未來不抱希望,有強烈的無助、絕望感;在親子溝通上有常有衝突且狀況惡化,自我情緒失控,有自傷、傷人負面意念,甚至想死念頭。  施佳佐指出,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父母應先自救尋求醫療資源。  面對新世代,她也提出幾招自救法,首先父母注意力應拉回自身,支持並肯定自己的努力,學習放鬆及紓壓,增強自我能力及對外尋求協助,才能幫助家裡所有成員。  此外,家長應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避免過度專注兒女,不要給自己的過度的責任壓力;學習放下身段,不要上對下的溝通模式,以正向的親子互動模式,增加輕鬆、幽默感,淡化孩子的問題,不要針對性的放大處理,並學習相信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Read More

交通不便 6成癌友想放棄治療

 中央社/台北29日電  全台每年有超過10萬人確診罹癌,必須經常回診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不少家住偏鄉的癌友光往返醫院就得花上一整天,60%癌友更坦言因交通不便,萌生中斷治療念頭。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全台每年新增超過10萬名癌症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的將近占60%,南部地區癌症發生率更是高於全國平均值1.05倍,居全國之冠;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多達43%醫療院所位於北部地區,全台21家醫學中心北部就占了11家、中部4家、南部5家、東部僅1家,且多數集中在都市地區。  然而,癌症治療需要高頻率穩定回診,長則每2到3週、短則每天都得回診接受各種治療,家住偏鄉的癌友光是往返醫院就得花上一整天,密集的治療對癌友身體負荷已是一大考驗,若沒有方便的交通方式,許多偏鄉銀髮癌友經常萌生中斷治療的念頭。  蔡麗娟說,基金會日前針對全台進行「癌友就醫交通困境調查」,60%癌友認為無法持續就醫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南部、東部有近70%患者曾因此有中斷治療的想法,比北部、中部20%及32%高出許多。  進一步分析癌友的交通時間,北區71%的癌友就醫交通往返時間約2小時,家住南部、東部地區癌友超過一半得花費4小時車程。  蔡麗娟指出,除了交通時間,基金會也整理出偏鄉銀髮癌友困境,像是子女住在其他地方無法就近照顧或是沒有另一半、後代而獨居,70%南區、東區癌友經常在無人陪同情況下獨自就醫,最常使用危險性高的機車作為回診交通工具。  蔡麗娟表示,台灣癌症基金會過去統計發現,如果家中主要照顧者年齡超過65歲,他們照顧的對象多達49%是配偶;此外,過去調查也發現,許多照顧者也要肩負年幼孫子女教養與照顧責任,呼籲政府重視偏鄉癌友就醫困境。

Read More

腦中風衛教 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府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合作推廣「腦中風衛教~縣民問好計畫」,以提升民眾對腦中風的認知,並呼籲60~79歲是腦中風好發年齡層,腦中風為急症,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減低失能風險。  屏東縣衛生局表示,屏東縣隔代教養情形普遍,近8成隔代教養家庭主要照顧者患有慢性疾病,其中,又以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者最多,皆為腦中風高危險群。  腦中風患者發病時,常誤以為身體疲累不適而延誤就醫,屏縣衛生局自製腦中風治療衛教單張,於各衛生所及活動場合發放,喚起民眾自身對腦中風疾病的重視,而屏縣可執行靜脈血栓溶解醫院有屏基、部屏、寶建、輔英、安泰、枋寮、恆旅及南門醫院。  屏縣衛生局運用網路科技結合縣內醫療資源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腦血管治療團隊合作,成立24小時「高屏區醫療網腦血管雲端照會(轉診)平台」,讓病患資料可即時傳送至後送醫院,縮短救治診療時間。運作3年多以來,透過平台諮詢病患已有200多人,經評估需轉診至醫學中心52人,轉診後血栓移除43人,成效卓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