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武肺增540死 半個月來新低

紐約州政府下令民眾在無法保持6英尺(約183公分)距離的公共場合以口罩等方式遮住口鼻。圖為曼哈頓第六大道行人配戴口罩。(中央社)紐約市員警執勤時以頭套罩住口鼻。 (中央社) 中央社/紐約18日專電  隨著武漢肺炎住院患者持續減少,紐約州長古莫今天說,疫情似乎已過高峰。全州單日540人染疫身亡,創半個多月來新低,累計死亡突破1.3萬人,占全美超過4成。  過去5天,紐約州武漢肺炎住院患者淨減少1858人,總數降至1.7萬人以下,醫療體系壓力減輕不少。最近8天,插管治療的重症患者7度減少,這股趨勢如維持,未來幾週新增死亡數可望降低。  古莫在簡報時表示:「如果觀察過去3天數據,你可以說我們已經過了疫情高峰,曲線開始向下。這會是很好的消息。」  儘管如此,古莫仍維持一貫審慎態度,警告民眾尚未脫離險境。他說,每天仍有約2000個新病例住院,與3月下旬疫情升溫階段相去不遠,「還好目前處境相對理想,否則這會是糟糕透頂的消息」。  根據最新官方數據,紐約州1萬3362人因感染武漢肺炎喪命;昨天新增540人死亡,比前一天少90人,創1日以來單日新低。  眼見經濟不斷惡化,爭取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公布3階段經濟重啟方針,由各州長視情況決定何時鬆綁居家防疫措施,讓經濟逐步重上軌道。不少公衛專家與商界領袖憂心,在大規模病毒、抗體檢測尚未到位的情況下,重啟經濟很可能導致疫情回溫。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未來一個月,全美病毒檢驗量能須擴大兩倍多,才能安全重啟經濟。  根據哈佛COVID追蹤計畫,截至昨天,全美約360萬人接受病毒篩檢;4月以來,平均每天14.6萬人接受篩檢。研究人員估計,這一個月內,日均篩檢人數應達50萬至70萬,才能實現5月中安全重啟美國經濟的目標。  古莫昨天抱怨聯邦不願協助各州擴大病毒檢驗,與川普隔空對嗆。川普隨後在白宮記者會宣布,聯邦政府未來幾週將提供550萬份病毒採檢拭子給各州。  但古莫今天說,紐約州實驗室普遍反映缺乏化學試劑,難以倍增病毒檢驗量能。他敦促聯邦政府介入,協助實驗室取得在中國等地生產的試劑,並妥善分配各州資源。

Read More

俄羅斯激增6千例確診

俄羅斯檢疫人員在機場為旅客採檢。 (路透) 中央社/莫斯科19日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武漢肺炎危機應變中心今天通報,境內過去24小時新增6060起確診病例,創下單日新高紀錄,使得確診總數來到4萬2853例。  在疫情爆發初期,俄羅斯通報的感染人數遠低於許多西歐國家,但本月俄羅斯確診人數開始激增。  俄羅斯官方今天還通報,過去24小時有48人死於武漢肺炎,境內累計死亡病例達361例。

Read More

釐清染疫人數 德國大規模普篩

 德國赫爾穆特·施密特機場因疫情延燒,空空蕩蕩。(路透) 中央社/柏林19日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近期展開大規模武漢肺炎抗體檢測,盼能釐清有多少人已經染疫,並判定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德國已進行大規模普篩,每天篩檢約12萬人。  「紐約時報」報導,德國近期在巴伐利亞邦首府慕尼黑啟動大規模抽樣抗體檢測,研究人員會在警察陪同下前往被隨機選中的3000戶居民家裡採集血液樣本,以了解有多少人已經染疫。  德國是第一個遏止疫情擴散的西方民主大國,如今又率先有系統著手重啟經濟。這項大規模抗體檢測研究已使德國成為西方國家的領頭羊,在發想抗疫方法的同時,也嘗試恢復正常生活。  包含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目前仍難以檢測出所有感染病例。德國除努力篩檢病例之外,還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對全國民眾進行抽樣抗體檢測,以期深入了解病毒在整個社會的滲透程度、實際致命程度以及人體免疫力是否正在形成。  德國政府盼能利用這項調研結果來解開如何讓德國安全地進入疫情下一階段的謎題,也就是哪項社會和經濟限制措施能最有效地減緩病毒擴散速度,而又有哪些措施能安全解除?  某媒體公司專案經理捷爾曼說:「我當然同意(接受抗體檢測)。我想幫忙。這是集體危機。政府正盡其所能,每人都要盡一份力。」  德國已進行大規模普篩,每天篩檢約12萬人,而且人數不斷增加。德國擁有8300萬人口,疫情爆發以來,自行生產大多數高品質檢測試劑。  大規模檢測有助於德國疫情擴散速度放緩,且死亡人數維持較低水平。如今,德國每天痊癒人數比確診人數多,每10個確診患者只傳染給其他7人,代表呈指數級成長的感染率急劇下降。  慕尼黑的抗體研究由慕尼黑大學醫院傳染病和熱帶醫學科負責,並由巴伐利亞邦政府共同出資執行,是德國各地進行的多項區域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不過,科學家仍示警,尚無證據顯示檢測發現抗體意味有有效免疫力,而且即使證實有免疫力,也不清楚免疫時間能持續多久。

Read More

日本確診破萬 207人死

(資料照片) 中央社/東京十八日專電  日本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東京今天新添一百八十一起確診病例,日本境內累計突破一萬例。日媒指出,日本從突破一千例至突破一萬例的時間不到一個月,顯現傳染的速度加快。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二0一九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東京都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東京今天新添一百八十一起確診病例,累計二千九百七十五例。東京昨天新添二百零一例,首度單日突破二百例。  剔除鑽石公主號郵輪七百一十二起確診病例,日本境內確診病例、機場檢疫確診病例及搭包機從中國武漢返國的確診病例至今累計一萬零九十八例,首度突破一萬例。  另外,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境內發現確診武漢肺炎首例是在一月中旬,是一位從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返國、住在神奈川縣的卅幾歲男性。日本境內確診者首度突破一百例是在二月廿二日。確診病例突破一千例是在三月廿二日。  日本境內首度出現確診者死亡是二月十三日,是一名住在神奈川縣的八十幾歲女性。截至昨晚十一時,日本因確診武漢肺炎死亡者共有二百零七人。

Read More

羅斯福號無症狀患者居多 擬檢測抗體

美國海軍今天表示,航空母艦「羅斯福號」爆發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將對艦上官兵進行抗體檢測,以判定他們是否接觸到病毒。(路透)美國海軍今天表示,航空母艦「羅斯福號」爆發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將對艦上官兵進行抗體檢測,以判定他們是否接觸到病毒。  (路透) 中央社/華盛頓十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海軍今天表示,航空母艦「羅斯福號」爆發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海軍將對艦上官兵進行抗體檢測,以判定他們是否接觸到病毒。  路透社報導,針對羅斯福號所有官兵展開的全面檢測,已經得出啟人疑竇的結果,即是目前的確診病例,大多數都是沒有出現症狀的官兵。  由於有太多官兵無症狀,不清楚有多少人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染疫康復。  海軍宣布將使用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研發的血清檢測展開新「疫調」,結果出爐後艦上感染程度應該會明朗化。  羅斯福號爆發疫情,導致艦長遭開除以及海軍部代理部長下台。海軍對艦上四千八百名全體官兵進行的採檢已經完成大約九成四。  這使科學研究人員能展開研究,探討病毒如何在航艦密閉環境內傳播,讓艦上大多數的年輕官兵無症狀感染。  截至今天,羅斯福號約有六百六十名官兵驗出對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占所有人員近一成四。海軍本週稍早指出,陽性反應患者中約有六成為無症狀感染者。  海軍表示,羅斯福號停靠點關島(Guam)的醫療人員將採集樣本並蒐集問卷調查,實際的血清檢測將送到位於亞特蘭大的CDC辦公室進行分析。

Read More

《魅力廣州城市報導》科學理性看待廣州疫情防控

廣州大學城腑瞰全景。 文/記者蔣謙正  4月7日淩晨,廣州市越秀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連夜闢謠:瑤台片區不存在“封村”情況!當日上午並發布新聞回應社會關切並澄清:「目前,在越秀區居住的外籍人士共3642人,網傳“30萬非洲籍外國人在越秀區居住”不實。」  廣州市衛健委負責人通過《廣州日報》介紹近期廣州境外輸入疫情防控情況,答疑解惑指出:「3月24日檢測陽性病例與近期境外關聯病例無直接關係,網傳資訊不實。」  民有所慮,必有所應。近日,廣州報告新增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引起廣泛關注。線上線下,圍觀者眾,討論諸多——應該說,這是輿論的正常反應,對廣州而言是監督,更是關切;而廣州細緻回應、及時闢謠,與網上輿論形成良性互動。  廣州,一座超大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隨著全球疫情變化,廣州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加大、形勢複雜。正因此,更要科學辯證看待當前形勢,更要沉住氣不慌亂,謹防被謠言、不實信息誤導、帶偏。 如何理性看待?至少要看到兩個關鍵資訊。 廣州黃埔區科學城水舞聲光秀。 一是客觀情況。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必須結合相關背景,考慮客觀實際,否則只能浮光掠影,看不“徹底”。  廣州的客觀情況是什麼?作為大陸“南大門”,廣州外防輸入壓力巨大、責任重大。據統計,從2月底至4月6日18時,廣州共承接入境航班427班,累計轉運旅客超過53000多人(規模僅次於上海、北京),其中以廣州為目的地的僅占32.5%。換言之,廣州一直在為周邊廣闊區域“遮風擋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名副其實。  境外疫情暴發以來,大陸防控措施不斷完善、調整:從最開始針對部分重點國家到全覆蓋,從符合條件的允許居家隔離到一律集中隔離——防控範圍不斷擴大,措施愈發細緻、嚴格。廣州狠抓落實,相關防控有力、有序。在防控政策不斷完善、調整的過程中,在“全覆蓋”之前,必須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舉措。近期,廣州新增境外輸入關聯病例,正主動消化存量問題,並積極完善防控措施。  出現新增病例,沒人願意看到,但又必須承認,面對持續增加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面對防控政策的不斷變化調整,在廣州這樣一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出現零星、散發病例,是可能的。更何況,從2月到3月,從航空到鐵路、公路,每天數十萬人進入廣州,整座城市不可能“乾乾淨淨”。這是科學理性的態度,是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體現。  二是主動作為。主動、被動,一字之別,相差千里。 縱觀廣州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均為主動。截至4月7日0時,廣州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11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5例,這111+5均為主動排查發現。  如何排查?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在落實外防輸入工作中,廣州發現部分國家輸入病例較多,但相關國家並不在重點防控之列;個別國際航班發現較多病例,但按照當時規定,入境人員並未全部隔離;換言之,根據當時的防控措施,一些未納入重點管控的人員或成“漏網之魚”,留下風險隱患。  對此,廣州主動開展全面排查。3月22日,廣州發佈第7號通告,開始倒追此前14天的入境人員,將2萬多人重新找回,納入健康服務管理,並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對個別高風險國際航班,廣州全面追蹤3月7日以來乘坐該航班的全部人員。針對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廣州從零開始,一一核實,開展全覆蓋追溯排查。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 廣州新增輸入病例及關聯病例均為主動排查發現。一再強調主動的因為是,沒有一起病例逃過一道道嚴密防線,成為“漏網之魚”。這是廣州擔當作為的結果,是防控成效的體現。  「主動排查只會換來更大主動;放任隱患,則後果不堪設想」。如今,過去的風險暴露出來,已有的隱患正有效消除——反映在資料上,新增病例會上升,但將帶給群眾更強的安全感。  官方在接受採訪時強調,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群眾的心態、心理,都會影響防控效果,甚至影響戰局,要更堅定,更從容。目前廣州仍有隔離人員超過1.6萬人,廣州正對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開展全面排查。今後廣州仍有可能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傳播風險依然存在。但只要堅持實事求是,只要科學處置,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零星案例不會影響疫情防控形勢,不會影響大局,更不可能導致所謂的“二次疫情”。對此,要堅定信心,保持理性,慎之又慎,尤其是不信謠,不傳謠,積極闢謠。這是每個人的責任所在,對這場戰“疫”而言至關重要。  「多理解、多配合」。廣州將進一步優化完善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措施,進一步提升工作成效。每個人多一些理解、支持、配合,就會多一點防疫合力,就會減少一分擴散風險。  廣州這座城市的特殊性,決定了這場戰“疫”更複雜、更難打。凝心聚力,持續攻堅,廣州,這座在戰“疫”中迸發出強大力量的超大城市,有底氣、有能力應對好“下半場”的新挑戰、新變化。

Read More

川普斬世衛金援 聯合國:時機不妥

 中央社/紐約十四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不滿世界衛生組織處理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的方式,宣布暫停金援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隨後表示,現在「不是減少對世衛援助的時候」。  世界衛生組織(WHO)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為獨立的國際性組織,與聯合國其他組織等有著合作關係。古特瑞斯今天發布聲明表示,目前疫情當頭,不是減少世衛資源的時候。  他說:「現在是發揮團結精神的時候,國際社會要團結合作,遏止病毒並粉碎疫情帶來毀滅性後果。」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資深學者艾達佳附和說,世衛難免有錯,也可能有必要進行改革,但應等到疫情過去再推動相關工作。他說:「這些並非是全球疫情正夯時該做的事。」  世衛曾呼籲超過十億美元的款項來因應這波疫情,在率領全球對抗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上,這間機構所需資源比以往都要來得多。  美國是世衛組織的最大資金來源國,二0一九年提供超過四億美元,約占該組織總預算的十五趴。  根據世衛二0一八至二0一九的雙年度預算,美國貢獻了八億九千三百萬美元,包括兩億三千七百萬美元分攤會費和與六億五千六百萬美元自願捐款給特定計畫。

Read More

慘過義大利 美2萬人死 50州重大災難狀態

 曼哈頓第五大道冷清紐約州為防止武漢肺炎疫情惡化,要求多數民眾居家辦公,大量商家被迫停業,沿線名店雲集的曼哈頓第五大道揮別昔日車水馬龍景象。(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美國時間十一日為止,全美國至少有兩萬零五百零六人病故,取代義大利成為全球死亡總數最高的國家。另外,美國總統川普批准懷俄明州宣布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至此,也使得美國五十州全部宣布進入災難狀態,這是美國史上第一次。  根據統計,從四月五日至十一日的一週之內,美國確診人數急速上升,五日時為三十三點七一萬人,十一日已達五十三萬人。若以各州疫情來看,紐約州已累計增至八千六百多死;單計紐約市,死亡人數為六千兩百多人,已是九一一事件死亡人數的兩倍以上。疫情第二嚴重的是新澤西州,新澤西州長墨菲表示,新澤西州的醫療物資已經幾乎用盡。以呼吸機而言,目前新澤西州只剩下六十一台呼吸機,他已向白宮求助。  由於美國各州都已宣布進入災難狀態,美國國防部十一日宣布,將援用允許政府採取非常措施採購國防和國家安全所需物資的《國防生產法》,希望在未來三個月之內提升N九五產量,將產量增加三千九百萬個。  《今日美國報》報導,美國另有超過五十二萬人確診,在這個復活節週末,各州政府無不設法阻止宗教聚會,以免疫情進一步擴散,但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遭部分議員和宗教領袖挑戰。  在川普批准懷俄明州宣布疫情進入重大災難狀態後,美國所有五十個州、華盛頓特區、美屬維爾京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關島和波多黎各四個海外領地都進入「重大災難狀態」,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美國時間十一日為止,全美國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已超過兩萬人,超越義大利,成為全球死亡病例最多國家。儘管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已超越義大利,但美國總統川普發出備忘錄,下令聯邦政府部門向義大利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和人道援助。  川普要求美國駐義大利外交機構和軍事部門提供必要的協助,並且鼓勵美國供應商出售義大利政府和健保供應商所要求採購的物資。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疫情吃緊,WHO錢袋也瀕危!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上)和美國總統川普(下)互嗆對方把病毒政治化。 記者彭志平/綜合報導  正當全球卯力對抗新冠肺炎的同時,世界上也正爆發一場「衛生」大戰:美國總統川普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互嗆對方將病毒政治化,川普更揚言大砍美國對WHO的援助經費;譚德塞一向被視為「親中」,川普嗆譚德塞,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發聲挺譚,質疑美國欠聯合國和WHO的會費不知繳清了沒?倘若美國果真撤資,WHO恐將淪入經濟拮据困境!  最近二十幾年,台灣能否加入WHO或是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新聞經常受到社會大眾矚目。從WHO成立的歷史來看,這個國際性機構係依據一九四八年四月七日生效的《世界衛生組織法》而成立,因此四月七日也被定為世界衛生日;WHO是聯合國架構之下的專門機構,中華民國是創始會員國,但退出聯合國之後會籍被中國大陸取代。  WHO經費 逾半來自於美國  正如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立的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組織,美國都是影響力最大的會員,並且是頭號金主。以WHO而言,根據WHO「二0一四至二0一五年攤款比額表」,美國分攤WHO會費的百分之二十二,是日本的兩倍多一點點、德國的將近三倍、法國的將近四倍、大陸的四倍多一點點。  不過,根據WHO的公開資料,二0一八年至二0一九年美國的攤款比例仍然是百分之二十二,日本稍降,大陸卻上升到百分之七點九二一二,美國大約是大陸的二點七七倍。換句話說,美國對WHO的會費分攤比例不變、大陸上升,二者差距縮小,但美國仍是WHO的頭號金主。  另一方面,除了繳納會費之外,美國對WHO還有捐贈款,根據WHO公布的資料,到二0一七年年底為止,全球捐贈WHO的金額為十點四一億美元,來自於美國的捐款為四點零一億美元,約為百分之三十七;另外,根據美國本身計算,如果加上美國民間捐款,WHO的經費中有一半來自於美國。  欠費早成常態 大陸屢踩痛腳  但是,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長期積欠WHO會費,欠費金額已累計達兩億美元。除了華春瑩在四月三日的大陸外交部記者會中質疑美國到底繳清WHO會費沒,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在三月中旬的一篇報導中,就引用WHO官方網站的資料報導稱,截至今年二月二十九日,美國二0一九年的會員仍拖欠大半,二0二0年的總額超過一點二億美元的會費分文未付。  由於美國是WHO頭號金主,儘管積欠會費,但倘若美國真的撤資,對WHO來說,也的確造成重傷害: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大衛‧海曼指出,WHO已經費拮据,美國撤資恐讓WHO無法繼續開展工作;他認為,美國撤資對WHO而言,當然會是災難性的。  雖然海曼強調WHO經費拮据,但事實是否如此?恐怕還有爭議。譚德塞的前一任WHO秘書長是香港籍的陳馮富珍,二0一七年美聯社根據WHO內部資料報導稱,WHO每年出差經費高達兩億美元,陳馮富珍更是搭頭等艙、住總統套房。甚至,WHO高級官員也抱怨,WHO人員違規訂購商務艙機票和五星級酒店。  差旅經費 高於防治疫病經費  美聯社在這篇報導中還指出,二0一六年WHO用於防治愛滋病和肝炎的經費是七千一百萬美元、防治瘧疾六千一百萬美元、防治肺炎五千九百萬美元。倘若美聯社的報導屬實,則二0一六年WHO用於防治四大疫病的經費總計一億九千一百萬美元,比WHO的差旅費還低。  WHO對人類做出許多貢獻,歷史上奪走無數人命的天花,WHO已於一九七二年宣告絕跡;曾經肆虐台灣的小兒麻痺症,WHO也宣告已在美洲、西太平洋地區、歐洲等地根除。持平而論,新冠肺炎從疫情防治演變為恐將導致WHO運作陷入危機的政治叫板,但站在維護人類健康的角度來看,任何會減損全世界防治重大疾病力量的作為,都恐危害人類本身;因此,無論是政治領袖還是WHO內部,都應務實看待WHO的功能。 聯合國阮囊羞澀,一度傳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考慮賣掉聯合國秘書長官邸。圖為聯合國安理會開會情形。 (路透,資料照片)不只欠WHO 美國也欠UN  華春瑩在大陸外交部記者會中,不僅質疑美國積欠WHO會費,也質疑美國積欠聯合國(UN)的會費繳清沒?華春瑩敢這樣質疑,當然是有所本;英國廣播公司(BBC)去年十月底即報導,美國是聯合國的最大金主,但是已累計拖欠會費十億美元。  雖然聯合國的功能早已遭到詬病,但無庸置疑,聯合國還是全世界權力角逐的集中地。但是,巧婦總是難為無米之炊,去年元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就指出,聯合國各會員國積欠的會員已達二十億美元。  雖然古特瑞斯喊窮,但會員國似乎相應不理。去年十月,聯合國出現近十年來最嚴重的資金危機,恐怕已付不出員工薪水,甚至古特瑞斯還考慮過賣掉聯合國秘書長官邸。看來,聯合國秘書長雖似叱吒風雲,但卻是阮囊羞澀了! (彭志平)

Read More

打破數百年傳統 教宗 彌撒直播

教宗方濟各以線上直播方式主持復活節彌撒。(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全球許多天主教徒受限於新冠肺炎疫情無法出門,教宗昨天打破數百年來天主教的傳統,將復活節彌撒採取線上直播方式讓民眾參與。教宗將今年復活節稱為「孤獨的復活節」,他呼籲呼籲國際社會團結對抗新冠病毒疾病疫情,以及隨後經濟後果。  往年復活節梵諦岡聖伯多祿廣場都會擠滿參加彌撒的群眾,教宗也會在此場合發表文告。據外電報導,即使如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對著現場信眾發表文告,但教宗也會在私人書房對著攝影機宣讀祈禱文,而現場唯一觀眾是攝影機。教宗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讓全球十三億天主教徒,讓他們因疫情無法外出的這段時期,能夠一起慶祝復活節。  教宗在文告中指出,現在不是漠不關心的時候,因為整個世界都在受難,需要團結面對這次疫情。在此之前,教廷於三月七日發布聲明,表示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教宗每週日將改用影片對朝聖者布道,而不是站在聖伯多祿廣場的陽台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