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 銀甫獲京都漫畫大賞首獎

 「銀甫」所創作的《繪妖師–百鬼夜行》,拿下京都國際漫畫大賞首獎。 (圖:翻攝自京都國際漫畫大賞官網)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之光。出身台南的漫畫家「銀甫」,以作品《繪妖師–百鬼夜行》,拿下京都國際漫畫大賞首獎,包括總統蔡英文、台南市長黃偉哲都在推特、臉書發文道賀。蔡英文表示,台灣和日本一樣,漫畫都是人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文化,如同台灣人會閱讀大量的日本作品,希望日本人也能多看台灣人作品。  銀甫此次以《繪妖師–百鬼夜行》獲獎,故事描述一名學生在夢中遇見一名奇怪男子,在給他一幅畫後就消失不見,這幅畫對其有著特殊意義,讓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也產生影響。  「銀甫」在獲知得獎後,也在臉書發表感言,得知獲獎消息很震驚,「因為知道自己的作品還不夠好,但也非常感謝評審的肯定,我之後也會更加努力的創作,畫出更好的故事。」,希望台灣漫畫可以被更多人看見。  黃偉哲除恭喜銀甫,也向他預約,希望他近幾年陸續創作的新作品,能在台南展出,讓更多國人看見台灣漫畫家揚名日本的真正實力。 本名劉寅甫的銀甫,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從小愛看日本漫畫的他,高中開始自學,進入大學後,接受專業訓練,漫畫風格受日系作品影響很深,二0一七年以作品《人偶》,獲得京都國際影展首度舉辦的「原作發掘計畫」漫畫單元大展,曾於吳園推出「百鬼夜行」展覽,以妖怪為題材,融入人類各項行為,作品深受注目,陸續發表插畫和漫畫作品,包括、「百鬼夜行」、「龍生九子」、「日系公主」等,漫畫則有《赤蝶》、《魔女遊戲》等。  日本今年七月份「京阿尼」遭縱火事件,至今仍讓全世界的動漫迷心有餘悸,為重新站穩腳步並往前出發,九月二十二日將舉辦的京都國際動漫節系列活動,希望鼓舞所有動漫迷和從事相關工作者,進一步把傷痛心情,化做持續努力往前的力量。

Read More

歸仁公所製作宗教地圖

 歸仁區公所新出版「敦源聖廟散步地圖─眾神祝福的角落」摺頁,歡迎大家按圖索驥來趟宗教文化之旅。(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歸仁報導  歸仁區開發得早,擁有各種宗教景點,歸仁區公所最近以歸仁早期曾當私塾的敦源聖廟為主角,製作「敦源聖廟散步地圖─眾神祝福的角落」摺頁,並以敦源聖廟為中心,將方圓兩公里範圍內各宗教景點納入地圖中,藉由地圖帶領民眾到歸仁來趟「宗教文化之旅」,體驗不一樣的歸仁特色。  地圖中介紹的景點包含儒、釋、道、天主和基督等多元宗教,包括八甲代天府、歸南北極殿、南保南興清水宮、聖鮑思高天主堂、仁壽宮、紅瓦厝陳家宗祠、善化寺、歸仁基督長老教會、看東里北安宮及郭源聖廟,另將週遭景點七甲花卉區、滿足花園、歸仁區農會倉庫群、歸仁區圖書館、原歸仁信用組合辦公廳舍、歸仁公有零售市場、蔗埕步道好望角、南方澳芋冰城等,並規劃出步行路線。  敦源聖廟早年是文人聚集處,也曾是地方的私塾,教導失學男女夜間授課,「敦源夜課」曾被列為歸仁十景之一,主祀至聖先師孔子,每年由舊新豐區五區輪流舉行祭孔儀式,至今未曾中斷,建築曾在一百零五年的大地震中坍塌,經市府重修並恢復昔日農曆十一月四日的傳統祭典,與一般孔廟的九月廿八日祭孔不同日。  歸仁區長柳世雄表示,敦源聖廟有其歷史地位,鄰近有歸仁教會、仁壽宮、天主堂等宗教聖地,是眾神喜愛的風水寶地,製作此地圖,希望提供輕鬆愜意的歸仁文化之旅,讓大家可以按圖索驥,造訪歸仁美好的景點,地圖可到歸仁區公所索取。

Read More

南化給水廠環境管理有夠讚

南化給水廠淨水處理及設施膠羽沉澱池符合國際規範。 (台水六區處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灣自來水公司南化給水廠再度獲得環境管理系統ISO14001續評通過,台水六區處表示,南化給水廠自九十七年導入該系統後,於九十八年初次認證後迄今,已連續第十年獲得ISO14001及改版續評通過的肯定,顯示南化給水廠維持優良的自來水生產系統運作,環境管理系統符合國際化、系統化與制度化。  台水六區處表示,南化給水廠全廠設計最大供水量每日八十萬立方公尺、設計供水人口數約每天三百二十萬人,供水區域包括台南市及高雄市內門區,為大台南地區自來水最大生產地。不過其原水來自於南化水庫,常因颱風或暴雨導致原水濁度飆升,增加淨水操作之困難,每逢大雨水公司人員就要戮力降低水庫原水濁度,並緊急搶修有關設施,以維持正常且合乎水質標準之供水。  六區處指出,為配合政府落實國營事業TQM(全面品質管理)制度,以提供民眾質優量足的自來水為目標,特別引進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並推動各自來水廠ISO14001驗證。  依據台灣自來水公司環境政策及ISO14001國際標準,從原物料、製程、產品、服務及汙染物管理進行有效管理,並藉由執行循環操作方式,經驗證結果可有效降低給水廠對環境衝擊,達到持續改善缺失及預防汙染發生的目標。

Read More

貨源短缺 台灣紅蔥頭有錢買不到

 蔥農儲存在倉庫的紅蔥頭種苗,今年十分搶手。(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紅蔥頭去年暖冬效應歉收,連帶影響今年種苗供應,紅蔥頭均價約每台斤二十元,因貨源短缺,目前飆到每台斤七十元不等,漲了三倍多,蔥農為了替自己的農地作準備,割愛讓售的意願不高,「台灣蔥」恐怕有錢還買不到。  紅蔥頭是食品界、餐廳及小吃攤不可或缺的香料。蔥農表示,紅蔥頭通常在農曆二月收成,取部分紅蔥頭再耕作育成種籽,再依農曆七至八月、農曆八至九月兩階段耕作,不過受去年暖冬效應影響歉收五成,連帶影響今年底種苗供應。  安南區鹽地種的紅蔥頭味道足、香氣夠,頗受市場青睞,依品相、外觀區別,每台斤有十八至二十五元行情,因種苗貨源短缺,紅蔥頭飆到每台斤七十元不等,漲了三倍多。蔥農說,一分地需要五十至六十台斤的紅蔥頭育種,為了替自己的農地作準備,「台灣蔥」割愛讓售的意願不高,「進口蔥」有成本及關稅,售價也會不便宜。  紅蔥頭若有根部蒂頭,只要擺放在通風處,基本上可維持四至五個月的生命力。蔥農看好今年底的紅蔥頭行情,開始犁田整地,但天雨不定,不敢貿然耕種,以免紅蔥頭泡水腐爛。

Read More

青少年讀劇 展演仲夏夜之夢

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出青少年讀劇工作坊,演出《仲夏夜之夢》。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生活美學館首度舉辦「青少年讀劇工作坊」,十四日下午於美學館地下一樓鄉土館前大廳,進行《仲夏夜之夢》讀劇成果展演,學生精彩演出,博得眾人喝采。  美學館為提升青少年族群參與藝文活動,以表演藝術領域的「讀劇」活動出發,推出「青少年讀劇工作坊」,邀請推動青少年戲劇的「影響‧新劇場」團長呂毅新規劃課程及帶領,由導演林禹緒及專業劇場工作者擔任講師,協助青少年探索戲劇表演領域,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希望培育更多的藝文種子。  工作坊吸引二十一名對表演有熱情、興趣的國、高中生,從八月底起,連續五週進行戲劇課程,透過好玩、有趣的劇場活動,訓練學員的肢體、聲音與口語表達。  參與學員從一開始的緊張、放不開,如今透過讀劇,展現對戲劇的高度興趣,也彼此培養出對戲的默契,雖然並非正式戲劇的演出,但透過入門款的「讀劇」模式,也讓青少年們體驗到戲劇的入門奧妙。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的浪漫喜劇經典作品,透過此次參與讀劇,已有青少年已經選定戲劇系為日後就讀科系。

Read More

南大望瞰赤嵌∞交感神經特展

南大「望瞰赤嵌∞交感神經」特展結合文學與美術裝幀藝術。(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以「台灣木版畫與閱讀美感運動:從日據時期西川滿文學刊物裝幀出發」研究計畫獲文化部補助,探討台南在地教育研究與西川滿小說《赤嵌記》跨美術與文學的多元識讀素養,現正於南區三合街佐佐目藝文工作室推出「望瞰赤嵌∞交感神經」特展,展期至九月二十日止,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一九0八年出生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的西川滿,三歲來台,是台灣在日據時期重要的日人作家、藝文工作者,對台灣風俗文化極有興趣,在當代文學及裝幀藝術上有重要地位。  計畫主持人台南大學前校長黃秀霜教授表示,希望以文學與藝術閱讀鑑賞的研究脈絡,探討西川滿木版畫與當代藝術展開的閱讀關係,並以日據時期至今西川滿對關注台灣版畫與文學出版之影響性來思考,承接填補台南歷史脈絡。  南大表示,本次展覽以西川滿當時在《文藝台灣》所發表的「異國和慣俗」、「國姓爺」等書寫情節與《赤嵌記》中出現的「青年」與「我」;運用其報導宣傳的改寫姿態,與日本當局國策與「南進和南之光」的文本想像關聯進行非政治論述的「再創作敘事觀點」。  展出者有潘元石(影像紀實)、林川又(玓熹)、林育群、高榮惠、林書楷、林書柔、方婕、朱玟錚(二胡演詩),展場空間安排對應西川滿文本的章節,以起、承、轉、合為創作四個主題,帶領觀眾進入考古想像空間。

Read More

防暴力 嘉療醫護學護身術

嘉療請專業教導醫護人員演練在突發暴力事件時如何避免被傷害。 (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鑑於近來醫療暴力事件頻傳,嘉南療養院結合南區精神醫療網計畫,推出「醫療護身術─降低精神科暴力傷害」暴力防治專業人員教育訓練,除讓醫護人員了解醫病溝通的重要,也分組實務演練,讓臨床人員學習在執行臨床業務之際也能自我保護。  嘉南療養院長鄭靜明表示,精神科病房的醫療人員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高危險群,因此防範暴力事件一直是醫院管理的重點之一。  嘉療邀請三總基隆分院護理部主任許瀚仁擔任講師,他曾在精神病房、加護病房服務近二十年,曾有被病患毆打經驗,促使他開始練習巴西柔術及俄羅斯武術,曾獲巴西柔術國際賽亞軍,並研發出適合醫療人員在病房或診間等有限空間內自我防護的「醫療護身術」。

Read More

逗陣踅普濟 親子彩繪小燈籠

大朋友帶著小朋友參加「逗陣踅普濟彩繪小燈籠」活動。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普濟燈會」打造府城行春亮點!中西區公所、普濟殿十四日舉辦「逗陣踅普濟彩繪小燈籠」活動,不少親子DIY彩繪小燈籠,普濟文史研究協會也從「普濟燈會」故事出發,帶領大家認識在地七角頭與蜘蛛巷。  中西區社造成果月以「水、光、燈、影、耀府城」五大主題,規劃十二場活動體驗,昨日在普濟殿舉辦「逗陣踅普濟彩繪小燈籠」活動,吸引不少親子DIY彩繪小燈籠,普濟文史研究協會準備了多種顏色的塗料,彩繪繽紛亮麗的小花燈。  中西區長蕭泰華指出,普濟殿創建至今已經有三百五十多年歷史,是台灣最早的王爺廟,且連續七年舉辦普濟燈會,成功塑造台灣十大、燈期最久、燈數最多的民間自辦燈會紀錄,也是不少人元宵節必到的賞燈景點,去年更將普濟燈會花燈帶到日本參加大阪燈會,不僅是台南之光,更是台灣之光。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表示,「第八屆普濟行春創意彩繪花燈比賽」近期將受理報名,競賽組別分為國小低年級、國小中年級、國小高年級、國中組及成年組,總計一千五百盞花燈,農曆過年期間懸掛在普濟殿廟前廣場、國華街,千盞花燈打造府城行春亮點。  另外,早期普濟殿附近的街道四通八達,呈現八卦網狀,因此有「蜘蛛結網穴」風水之說。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帶領大家認識在地七角頭、名人老宅及巷弄舊事,如今隨著巷道拓寬,市街改正,街道已經失去其原有樣貌。

Read More

男二仁溪橋落海 遺體尋獲

海巡隊員十四日上午於二仁溪出海口發現浮屍,經卅分鐘打撈上艇確認身分為十二日落水楊男。 (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四十歲的楊姓男子於十二日深夜自二仁溪落海後,遺體於十四日上午七時許於二仁溪出海口被尋獲。海巡署艦隊分署第四海巡隊接上午獲第六巡防區報案發現浮屍,海巡人員趕往打撈,發現大體身著白衣黑短褲,與十二日落海民眾特徵相符,經家屬指認身分後,將進一步釐清死因。  十二日晚間警方楊男胞兄報案,稱弟弟於台十七線二仁溪橋不慎落海,警方趕抵現場發現僅楊男遺留拖鞋、眼鏡等隨身物品。楊男落水處位於高雄、台南交界,經兩地警消徹夜搜救,調派救生艇及潛水人員搜救。直至十四日上午,經過民眾才在二仁溪出海口發現楊男遺體。  南市海巡署艦隊分署第四海巡隊上午接獲第六巡防區通報,立即派遣海巡人員前往打撈,七時十五分抵達通報海域,發現大體漂流水面,即施放小艇作業。惟恐損害脆弱遺體,海巡員小心翼翼搬運卅分鐘,終將楊撈上小艇,經家屬初步指認大體身分均相符合,並報請檢察官相驗。  台南海巡隊指出,生命誠寶貴應更珍惜,遇有困難宜尋找專業協助,從事海上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如在海上發生事故,可撥打海巡服務專線一一八。 (珍惜生命,請撥打一九九五)

Read More

歸仁幸福大樓竣工 4重建戶將遷入

 歸仁區幸福大樓重建竣工,十七日將舉辦落成典禮。(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在0二0六地震中倒塌的歸仁區幸福大樓重建完成了,十七日將舉辦重建竣工落成典禮,之後將有四戶重建戶陸續搬入。都發局長莊德樑表示,重建之時與住戶協商時間花較長時間,如今工程順利並完成,也歡喜住戶重回幸福大樓。  0二0六地震時,七層樓的幸福大樓瞬間下陷倒塌成五層樓,十戶住了三十四人全數脫困,只有兩人因驚嚇和受到輕傷送醫。市府都發局也於去年七月辦理先期工程原地下室拆除開工,並與住戶協商是否在重建之後要重回幸福大樓事宜,經協商後有四戶願意搬回,因此大樓設計為七層樓可住六戶,四戶讓重建戶搬入,另兩戶由市府先購回再處理。  莊德樑表示,在地震中倒塌的有三棟大樓即永康區維冠大樓、東區大智市場公寓和歸仁區幸福大樓,如今前兩棟仍在施工中,預計二0二0年陸續完工,歸仁幸福大樓部分在地震時嚴重傾斜,原本起造地主有十一戶,因原地重建意見不同,歷經一年半的協調,才由市府協助完成土地分割,由分割後的六戶地主原地重建,但又有兩戶最後不參與重建,市府運用脤災善款取得兩戶所有權,這才讓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莊德樑指出,如今幸福大樓總算重建完成,十七日將舉辦落成典禮,之後四戶重建戶即可入住,這是件值得歡喜的事,總算讓重建戶又能有一處安心的家,更期待大家一起來祝福他們,未來平平安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