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開通首條連接台灣/南韓直飛航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聯邦快遞昨(一)日宣布正式開通首條連接台灣與南韓的直飛航班提升運能與服務,促進兩地市場貿易發展。(附圖由聯邦快遞提供) 聯邦快遞表示,新航班大幅提升兩地市場間的服務效率與運能,為進、出口業者提供更高效的物流體驗,特別有助於高科技產業的貿易發展。 該直飛航班每週營運七天,連接聯邦快遞桃園國際機場轉運中心與位於南韓仁川國際機場的聯邦快遞仁川國際口岸操作中心。這條新航班預期將促進台灣的進、出口貿易活動,提供物流運輸更大的彈性與可靠性,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貿易版圖中的關鍵角色。 聯邦快遞台灣區總經理蘇智民表示,開通首條台灣與南韓之間的直飛航班,是其營運上的一項重要里程碑,展現該公司持續強化亞太區域連結的承諾,透過開通這條新航班進一步優化航空網路,提升物流服務的運能與可靠性,協助台灣企業拓展新市場、推動創新,並強化其全球競爭力,也彰顯其致力於支持台灣在國際貿易中的戰略地位。 聯邦快遞指出,這條新航班是聯邦快遞持續強化與優化全球航空網路的重要一環,去(2024)年十二月該公司開通新航班,增進亞太地區、印度與歐洲之間的連結;2025年四月更首度推出新加坡直飛美國安克拉治的直航服務,強化東南亞與美國主要市場之間的物流運輸。這些佈局展現聯邦快遞對全球市場的敏銳洞察與戰略佈局,為全球貿易的高效流通提供堅實後盾。

Read More

深化雙邊合作 臺英2025經貿對話釋出產業投資大利多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在臺北與英國商業貿易部貿易政策暨經濟安全副部長艾禮遜 (Douglas Alexander)共同主持2025年臺英經貿對話會議,雙方就如何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進行討論,並就人工智慧、半導體、能源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江次長分享國際及臺灣經濟展望、臺灣在國際產業供應鏈韌性角色,並說明我國政府努力協助廠商因應全球地緣政治衝突與貿易環境變動所帶來的衝擊,強調臺灣與英國均是民主與自由貿易的支持者,盼與英國共同維護區域貿易的繁榮與穩定。 臺英產業具互補特性,雙方已在AI、半導體、先進製造、綠能等領域推動合作,今年擴大到先進綠色鋼鐵技術及商用無人機等領域。江次長表示,賴總統五大信賴產業與英國甫發布的產業戰略有許多合作潛力,盼與英方深化關鍵領域的合作,臺灣在電信、無人機、低軌衛星等領域是英國可信賴的夥伴;AI領域方面,我方介紹經濟部透過法人AI試製線,協助中小企業以AI開發新產品及培育AI實作人才;另我國為出口導向國家,我方關心英國將於2027年實施之CBAM相關進展,並希望透過相關平台持續與英方討論執行細節。 艾禮遜副部長於會議中表示,很高興因主持臺英經貿對話會議再次來到臺灣。此次訪臺的所見所聞讓渠印象深刻。臺英貿易關係蒸蒸日上,去(2024)年雙邊貿易總額成長至93億英鎊,創下歷史新高,且比2023年成長近8%。英國去年也是臺灣最大的歐洲投資來源國。英國上星期剛發布了嶄新的《產業戰略》及《貿易戰略》,讓這次臺英經貿對話會議的舉辦時間成為最佳時機。《英國產業戰略》的核心策略是聚焦於高價值產業及高潛力地方聚落來增加投資,以驅動經濟成長,提供國際企業與英國更容易快速做生意的嶄新契機。臺英經貿對話會議這類的雙邊貿易協商則為雙邊經濟成長釋放更多即時與長期利多機會。 英國是我國重要經貿夥伴,2024年英國是我國在歐洲地區第4 大貿易夥伴及我在歐洲最大外資來源國。

Read More

臺灣邁向藍色新紀元 海洋保育法七一起全面上路守護海洋三箭齊發

(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生態保育為核心的綜合性法規海洋保育法》於今(114)年7月1日全面施行,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強調,海洋保育法是海洋法制推動中,難度最高、牽涉範圍對象最廣、權利義務關係也最為複雜的一部法律,歷經多年溝通協商,在朝野黨團與全國各界人士高度共識以及國人的支持下,去(113)年7月31日經總統制定公布,感謝各級政府、各黨團、原住民、漁民、漁會、在地及保育團體、企業及國人等海洋保育重要合作夥伴持續支持與行動。配合本法7月1日全面施行,16項配套子法同時上路,並以「強化統合」、「資源挹注」以及「公私協力」三箭齊發,結合跨域、跨界力量為海洋發聲,全面守護藍色國土,象徵臺灣邁入海洋保育的新紀元。 管碧玲表示,海洋保育法自108年預告以來,歷經數十場環團、產業界、漁民、漁會及原住民等社會溝通與行政協調,以及行政院跨部會協商會議及行政院會、立法院審議及三讀通過,終於在去年7月31日經總統制定公布,總條文數31條,另有16項配套子法配合本法於7月1日上路;透過此海洋保護法規,有助於政府與民間合力強化三大目標、四大保障、六大權限及二大公民監督途徑,積極面對氣候變遷、海洋污染、棲地破壞、生物多樣性下降及外來種入侵等嚴峻威脅,合力提升臺灣海域保護區域質與量、保育與復育海洋生物多樣性,對海洋保護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管碧玲強調,海洋生態環境面臨多重、複雜及艱難的挑戰,期盼透過「強化統合」、「資源挹注」以及「公私協力」三箭齊發的綜效,帶動跨部會、跨領域的資源投入海洋保育,守護湛藍的國土。 首先是【強化統合】,過去海委會海保署於111年度首度試辦全臺45處海洋保護區評估管理成效,逾4成屬中度及低度保護,人力經費短缺,管理效能較差,透過112至113年深入輔導七美及頭城漁業資源保育區,成功調整管理措施並提升管理成效。海委會將以此評鑑為基礎,於海保法全面施行後一年內,發揮統合效能,邀集護海機關共同擬訂整體海洋保護區管理政策方針,提升海洋保護區之管理績效與品質;同時推動用海單位、國營事業優先引領投入海洋有效保育區(OECMs)的認定。 其次是【資源挹注】,為因應海洋保育法施行後各種重大工作的開展,行政院已於113年核定臺灣海域生態守護計畫,自114年起,分6年投入總經費24億的預算,由海委會結合農業部漁業署、水產試驗所共同推動執行6大策略、16個子項目。 最後是【公私協力】,海保署在地守護的力量,從108年的4個團體至114年的102個團體參與;而現行71個海洋保護區有44個保護區成立巡守隊,未來希望所有保護區都能有人全面守護。另外,海委會也與金管會合作,在今年3月將海洋保育行動方案納入「第 12 屆公司治理評鑑指標參考範例」,期盼持續藉由跨部會、跨領域,結合政府、國公營事業、企業及民間團體力量,擴大在地守護及海洋保育ESG媒合量能,通力合作提升臺灣整體海洋保護區域的質與量。 管碧玲進一步補充,海洋孕育生命,地球超過50%的氧氣來自海洋,而臺灣擁有超過 1.5 萬種海洋生物,展現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提供糧食、調節氣候等關鍵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維護海洋生態環境與資源永續,不僅攸關生態平衡,更關乎我國長遠發展與國際責任。她期盼,長期「海洋無聲的悲鳴」,隨著海洋保育法的全面施行,作為「海洋最有聲的力量」,讓海洋保護區全面充實在地守護,也透過政府持續資源挹注、擴大ESG媒合,以及推動用海單位、國營事業優先引領投入海洋OECMs,並以科學為基礎,維持生物多樣性,劃定海洋庇護區,鼓勵全民共同打造迎向韌性、以自然為本及公平包容的海洋,確保世世代代都能擁有豐饒而永續的藍色海洋,實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的願景。 海保署說明,《海洋保育法》及16項配套子法於114年7月1日全面施行,相關機關、單位、團體及民眾欲知進一步資訊,可至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官網【首頁 > 法規資訊> 主管法規立法歷程> 海洋保育法立法歷程 及 海洋保育法子法推動歷程 】,或至海洋委員會主管查詢系統、全國法規資料庫查詢閱覽。

Read More

財部慶祝稅務節 表揚優秀資深稅務關務及優良專責報關人員

稅務節慶祝暨表揚大會,財政部表揚149位優秀及資深稅務關務同仁,以及12位優良專責報關人員、12位績優稅務代理人、35位績優記帳士暨記帳及報稅代理人,以及績優緝毒犬隊。(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為慶祝一年一度稅務節,7月1日於關務署副樓4樓禮堂舉行稅務節慶祝暨表揚大會,表揚149位優秀及資深稅務關務同仁,以及12位優良專責報關人員、12位績優稅務代理人、35位績優記帳士暨記帳及報稅代理人,以及績優緝毒犬隊。大會由財政部部長莊翠雲主持,親自頒發所有受獎人獎座,肯定對稅務及關務工作的努力與貢獻,現場有百餘名家屬共襄盛舉,並受邀一同上臺受獎,盛況空前,場面溫馨。此外,莊部長並為緝毒犬Rafa的傑出表現,頒贈貼有「無毒有我」胸背帶及獎座,今年特別增頒狗狗益智玩具,以資表揚。 莊部長致詞表示,謝謝業界夥伴一直以來的協助與支持,做為稅務、關務機關與納稅人間溝通的橋梁,維繫和諧的徵納關係,才能使財政政策順利推動。面對國內外瞬息萬變的局勢與挑戰,財政部全體同仁上下齊心,審慎因應,近日並獲得國際信評機構標普(Standard & Poor's)公司持續肯定我國穩健的財政管理能力,具有堅實的財政韌性,維持自2022年調升我國主權信用評等「AA+」,展望「穩定」的佳績。 莊翠雲部長並為緝毒犬Rafa的傑出表現,頒贈貼有「無毒有我」胸背帶及獎座,今年特別增頒狗狗益智玩具,以資表揚。(關務署提供) 另莊部長也肯定海關同仁默默守護著國家邊境的安全,努力阻絕槍彈、毒品及不法貨物闖關入境,成功攔阻非洲豬瘟入侵,保護了國內豬肉產業。而且,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防堵中國大陸及其他第三國出口貨品繞經我國,偽冒臺灣製造後,違規轉運「洗產地」至美國,海關採取「事前預防」、「事中嚴查」及「事後嚴罰」三道防線積極處理,肩負起反傾銷、反洗產地的重責大任,以擦亮「MIT」招牌。此外,也提出簡化通關程序等相關措施,協助國家經濟及產業穩定發展,使國人安心生活。 莊部長進一步期許得獎人能帶著榮耀,傳承經驗,引領夥伴持續精進,繼續讓公私協力,高效合作,貢獻社會,服務人民。同時不斷創新,勇於任事,時刻將民眾的權益放在第一位,讓財政部持續贏得民眾的肯定與支持。今年受表揚的優秀稅務關務人員在專業領域均有亮眼的工作成果,資深稅務關務人員在稅務關務機關服務超過40年,戮力從公的精神是所有稅務關務人員的楷模;優良專責報關人員、績優稅務代理人、績優記帳士暨記帳及報稅代理人的支持與協助,是機關與企業、民眾間互助合作的最佳典範。

Read More

航港局2025海運安全季開跑客船遊艇浮具三主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宣布「2025海運安全季」開跑! 暑假到了!為提升全民海上活動安全意識及推廣海運安全政策,交通部航港局昨(一)日舉辦「2025海運安全季」啟動儀式,由航港局長葉協隆主持,包括交通部航政司韓振華司長、台灣航業公司仇忠林總經理、台灣遊艇帆船協會陳柏叡理事長、臺灣遊艇工業同業公會張學樵秘書長、中華民國水上浮具暨免牌小船休憩發展協會林宗毅理事長、長杰航運股份有限公司陳忠生總經理等共同參與,配合夏季海洋活動頻繁時機,聚焦客船與載客小船、遊艇及浮具等三大主題,推廣正確航安觀念。(見圖,李錫銘攝) 葉協隆儀式中談到,臺灣四面環海,海上交通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重要的觀光與產業運輸途徑。隨著夏天的到來,民眾從事海上活動的機會大幅增加,無論是搭乘客船出遊、駕駛遊艇欣賞海景,或是使用各式浮具親水嬉戲,海上的各種活動越來越多元,海上安全的重要性更加不容忽視。因此,航港局特別規劃本次的「海運安全季」宣導活動,從今(114)年七月到八月分別聚焦在「客船」、「遊艇」及「浮具」三個不同主題,這些夏季常見的海上活動看似日常,但只要一個小疏忽就可能釀成危險,例如搭船時攜帶危險品、救生設備未穿妥,或出航前未確認氣象預報等,這些容易輕忽的小事,卻常是意外發生的原因。 航港局表示,本次活動為首度辦理全國性海運航安宣導活動,主要分為三個宣導主題,客船及載客小船著重推廣乘客搭船時的安全注意事項,遊艇強調如何正確辨識遊艇類型,浮具聚焦於浮具及個人定位無線電示標(PLB)之登錄,並製作一系列海報、摺頁、懶人包與短影音等,透過各大交通場站、媒體及公私部門等管道推播,藉由簡明清楚的資訊傳達,讓民眾於旅途或日常生活中都能輕鬆接收最新且正確的航安資訊。 活動現場除以輕鬆詼諧之行動劇詮釋各主題安全理念之外,亦邀請各與會貴賓共襄盛舉進行啟動儀式,揭露本次活動標語「開船搭船多注意 快樂平安出航去」,象徵攜手各公私部門共同推動航安政策的決心。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7/01194735/057f7cc9-3b1d-44d0-a164-c19c4e38809f.mp4 航港局強調,面對夏季水域活動高峰,期望能透過本次的宣導活動提升全民對於航安知識與政策的認識,實踐「開船搭船多注意,快樂平安出航去」之核心理念;未來該局將持續精進各項航安規範與政策,保障人民的海上安全與權益,使所有民眾都能渡過一個快樂又安全的夏日時光。

Read More

無人機總數突破3.8萬架 民航局強化管理迎向全球市場

(民航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7月1日召開「114年度第一次縣市政府遙控無人機管理業務座談會」,向各地方政府說明近年來在無人機飛航安全、公眾利益與產業發展上的業務進展與成果。民航局長何淑萍對於臺灣無人機管理提出全面性看法,強調安全是無人機產業蓬勃發展的基石。她指出,面對無人機應用日益普及,從民航法納管前的數百件申請案到現今每日逾五十件,顯示管理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何局長也提及,無人機管理機制需與國際趨勢接軌,期望汲取國際經驗,引導國內業者符合國內外法規,讓臺灣無人機產業邁向國際市場。 民航局副局長林俊良於座談會上強調,無人機管理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無人機新科技的持續突破,無人機應用的想像力已無限拓展,政府都應與時俱進,密切掌握無人機的最新發展與應用。林副局長表示,國內已註冊無人機總數突破 3.8 萬架,具活動申請資格的法人也超過 790 家,顯示國內無人機產業的潛力。 會中民航局針對與會代表所提及之飛航圖資公告、違規取締以及法人飛航活動案申請及審查等案,以及無人機農噴跨單位溝通協調問題進行討論。民航局未來將持續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並透過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精進無人機管理機制,以保障無人機飛航安全,並促進相關產業的健全發展。

Read More

基隆關呼籲進口人提供完整原廠型錄 以利貨物稅則核定加速通關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進口貨物要繳多少關稅,是由海關依貨物特性適用相關規定核定稅則後,按其對應的稅率徵收,但貨物型態多樣且日新月異,稅則核定尚須參照進口人提供文件及資料為專業判斷。爰廠商於申報貨物進口時,如能主動提供完整原廠型錄供海關審核,將有助稅則核定,提升通關效率。 基隆關說明,依據關稅法第17條及其施行細則第7條規定,進口貨物報關時,除應檢附發票及裝箱單外,仍須具備其他有關文件,包括型錄、說明書、仿單或圖樣等,這些都是海關正確歸列貨物稅則的重要參考依據,其中原廠型錄因詳載貨物用途、組成、規格及工作原理等重要資訊,常是核定進口貨物稅則關鍵資料。以電機或機械類產品為例,完整原廠型錄內容通常包含電器規格書、電路方塊圖、爆炸圖、設計施工圖及規格性能表等,有助海關快速釐清貨物特性,若未能提供,海關就須額外查證或採行人工查驗,延長通關時間,甚至可能影響稅則歸列正確性,影響進口人權益。 基隆關呼籲,進口人如能善盡協力義務,於申報時一併提供詳盡且完整原廠型錄資料,有助縮短審核流程,核定正確稅則,避免補送文件及取樣查驗等情事延宕通關時間。另如有貨物稅則申報問題亦可先至關港貿單一窗口查詢(網址:https://portal.sw.nat.gov.tw,路徑:首頁/稅則稅率),或善用稅則預先審核機制,俾正確申報貨物稅則,加速通關。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打造新二代文化教室超有感 AR課/桌遊/繪本全上場

張榮發基金會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推動「多元文化種子講師計畫」,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第三排左三)至新北市成功國小觀課,與該校校長蔡建文(第三排左二)及師生大合影。(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長期關懷新二代學涯發展,今年更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培育出15名新二代青年種子教師,打造融合桌遊、繪本與AR科技的東南亞文化課程,期盼讓多元文化教育扎根校園,增進學生間尊重與欣賞母國文化,並促進新住民家庭文化傳承,展現文化融合價值。 新二代種子教師培訓課程涵蓋教具研習、資深越南語教師交流與教學經驗分享,幫助教師結合自身經驗撰寫並創新教案,再由專業師資輔導優化,完成後實際進入校園現場教學,預計將造福新北市一所高中、兩所國中及12所國小學生。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日前受邀前往新北市成功國小,觀摩新二代學生上課情況,她表示:「十二年國教將東南亞語言列入母語教學已邁入第七年,本計畫以新二代母語學習為基礎,融合東南亞各國傳統文化,讓母語課變成一扇探索母國文化的任意門,鼓勵學生發揮獨特優勢,成為接軌國際的未來人才。」 創新的課程內容讓人眼睛一亮,主題包含越南飲食、民間遊戲、水上木偶劇、足球運動等。參與培訓的青年種子教師黃老師分享,在雙溪國中授課時,學生一開始對越南文化十分陌生,透過影像與故事引導後,產生濃厚興趣,讓他深刻體會到「把世界帶進教室,不只是口號。」該班級的越南新二代學生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自信地分享自身文化,獲得同學肯定,讓他深受感動。他認為,文化教育應從生命經驗出發,非常慶幸有機會參與本計畫,成為改變教育現場的一顆種子。 秀朗國小曾秀珠校長一路陪伴青年種子講師,經歷培訓到實地授課,見證他們從學習者蛻變成授課者的完整歷程,期盼此計畫能持續推動,讓更多青年成為文化行動者。新北市教育局也特別感謝張榮發基金會的鼎力支持,為新住民二代搭建行動舞台,讓青年「學而優則仕」實踐多元共融,逐步建立自信與認同,也讓學生學會欣賞差異、擁抱多元。

Read More

AI超進化登場 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與海大聯手打造智慧教學新藍圖

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與海大於6月30日共同舉辦「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 台北報導 面對AI時代來臨,教育現場如何與時俱進擁抱轉變,為推動人工智慧融入高等教育、強化教師教學創新實作,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基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6月30日共同舉辦「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活動邀集來自產業與學界的專家講者,聚焦AI在高等教育的創新應用與實務經驗的分享,吸引來自全國多所大專校院的教師,包括宏光科技大學蘇弘毅校長及北教大前校長林新發教授也都熱情參與。 許泰文校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海洋大學是一所坐擁山海與森林的校園,蘊含豐富多元的學術能量,非常榮幸能與北區基地攜手舉辦這場具前瞻性的教育講座。他強調,教學應與時俱進,掌握全球趨勢,並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期許教師能善用人工智慧提升教學價值,同時引導學生正確地運用AI工具。北教大劉遠楨副校長也特別感謝海大提供場地與北教大一同舉辦講座。他指出,從過去學生只能向老師提問,到後來透過Google查詢,如今邁入AI時代,學生已能直接向ChatGPT等工具發問,學習方式已持續轉變,期望透過講座為教師們提供學習與對話平台,共同思考未來教育的方向與實踐方式。 專題講座由未來敘事股份有限公司彭啟賢執行長揭開序幕,以「AI、教育的未來進行式」為題,深入剖析AI對教育生態的衝擊與轉型契機;緊接著由北教大劉遠楨副校長分享「AI在教學上的運用」,透過實際的應用案例與推動策略,提供與會教師具體可行的參考,引發現場熱烈回應。 下午場次由君邑資訊有限公司王錦宏內容總監介紹AI在教學與行政的整合應用;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曾秋桂教授與海大資訊工程學系馬尚彬教授,則分別分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時導入AI的實務經驗,展現從課堂設計到學習成果的具體成效與反思。 海大不僅是全臺前幾所率先推動「人工智慧概論」為全校共同必修課程的大專院校,並持續結合各學院專業與AI應用發展特色研究。近期亦設置「AI共創教室」,提供全校師生免費使用多種生成式AI軟體,鼓勵教師實際導入AI於教學設計與課堂互動中。未來,海大將持續深化與北區基地的合作關係,共同擘劃智慧教學藍圖,打造面向未來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港務公司力邀三井海洋郵輪代表來臺踩線 布局東亞航線將納入臺灣港口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張展榮業務副總經理(左5)接待來自日本的三井海洋郵輪踩線團代表佐佐木真依及水谷真里香(左4、右5),並邀請高雄市政府到場行銷高雄觀光。(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為強化臺灣港口在亞洲郵輪市場之地位,持續積極拓展國際郵輪合作,其中以日本商船三井集團(Mitsui O.S.K. Lines, MOL)旗下全新高端郵輪品牌「三井海洋郵輪(Mitsui Ocean Cruises)」為重點行銷對象。為促進雙方實質合作,港務公司由總經理王錦榮親自率團,於今(114)年6月初赴日拜會三井郵輪高層,誠摯邀請其派員來臺考察,本次三井海郵輪考察團於踩線後表示未來航程將納入臺灣港口,滿足日本高端市場對深層文化旅遊體驗之期待。 為展現對臺灣市場的高度重視三井海洋郵輪於6月22日至29日派遣代表來臺進行為期八天七夜的踩線行程,並由臺灣港務公司協助安排及接待,實地走訪基隆、澎湖、高雄、臺南、臺中與蘇澳等地,全面展現臺灣港口完善的設施量能、專業的接待服務,以及多元豐富的文化與觀光資源。透過此次深入的實地考察與文化交流,期能促成海洋富士號正式將臺灣港口納入其東亞航線規劃,進一步強化臺日郵輪航線的合作與連結。 三井海洋郵輪旗下「海洋富士號」為商船三井集團近年推出之旗艦級中型高端郵輪,總噸位約32,000噸,可搭載約450位旅客,以日本高端旅遊市場為主,並強調日式精緻服務與小型奢華體驗,預計2025年起安排東亞等地航程。為爭取該郵輪公司來台,本次踩線行程自基隆啟程,依序前往澎湖、高雄、臺南、臺中及宜蘭蘇澳等地,除實地考察當地港口設施與接駁動線外,也深入體驗各地文化資源與觀光特色。此次特別規劃強調中小型港口之觀光潛力,包括澎湖馬公港、臺南安平港與宜蘭蘇澳港等,展現臺灣多樣化且具深度的郵輪觀光條件。 港務公司表示,面對亞洲郵輪市場逐步復甦,臺灣港口已從母港經營邁向多元化發展。本次「三井海洋郵輪」代表來臺考察,不僅是國際郵輪品牌對臺灣觀光與港口接待能力的高度肯定,更為未來吸引高端郵輪掛靠奠定良好基礎,也特別感謝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澎湖縣及宜蘭縣政府的協助與支持,為本次踩線活動提供寶貴的行銷資源與推廣助力,使觀光行銷更具成效、推動力道更加彰顯。未來將持續強化與國際航商合作,打造臺灣成為東亞郵輪航線的重要節點。 三井海洋郵輪代表表示,此次臺灣踩線行程令人驚豔,不僅看見港口設施的進步與專業接待水準,更深刻體驗到地方文化魅力與觀光潛力,除感謝港務公司周到安排外,業者也表示,未來航程將納入基隆港、高雄港、蘇澳港、臺中港與安平港等地,並積極推動臺灣作為東亞航線中重要且具吸引力的掛靠港,以滿足日本高端旅客對深度文化旅遊的需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