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與越南芽莊大學攜手舉辦第五屆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

研討會開幕儀式與會貴賓合影留念。(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越南芽莊大學於越南芽莊大學共同主辦「第五屆海洋與漁業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MFST 2025)」,本次會議吸引來自13個國家的200多位學者與研究人員與會,共發表65場口頭報告與36篇海報論文,針對海洋與漁業領域的多項前瞻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研討會邀請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擔任主題演講嘉賓,包括義大利駐越南大使館科技參事Marco Abbiati教授、海洋大學顧承宇副校長、李明安副校長,以及芽莊大學副校長范國雄教授。他們分別就海洋生態監測、漁業永續、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管理等議題發表精彩演說,啟發與會者思考全球海洋科技發展的未來方向。 中華民國駐胡志明市辦事處韓國耀處長亦應海大之邀,出席開幕典禮,並於致詞中表示,辦事處長期致力於促進臺越高等教育與科技合作,期盼臺越雙邊在學術與產業的交流能持續深化,成為亞太地區合作的典範。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自2024年5月與越南芽莊大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協議以來,雙方在研究合作、學生交流、國際論壇等領域持續密切合作。本次研討會即是雙方深化夥伴關係的重要成果,展現兩校共同推動區域海洋科技發展的堅定承諾。展望未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將持續拓展國際學術合作網絡,與全球夥伴共同應對海洋與漁業領域面臨的挑戰,並以實質行動促進區域永續發展與科技創新。

Read More

FIATA總部會議 探討引領物流未來10大議題

(通關自動化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FIATA總部會議在日內瓦匯聚了230位貨運代理、行業領袖及全球組織,共同參與了一場充滿活力與知識交流的盛會。活動期間,深入探討行業面對的挑戰與機會,此次會議證明合作、創新與適應力是塑造貨運代理未來的驅動力。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演變,行業利益相關者必須攜手合作,擁抱數位化、提升複式聯運連結性、優化關鍵運輸走廊、整合永續實踐並增強韌性,以確保貿易順暢、提高時間與成本效率,並開拓新的經濟機會,FIATA將持續致力於貨運代理團體與社群的賦能,引領全球物流發展。 此次會議將物流未來的10個關鍵主題,透過3場課程,拆分為小型工作坊,讓討論更加流暢且深入。議題包括: 1.解決複式聯運物流中的重大問題–應對關鍵挑戰,提升效率與連結性。2.打造現代航空貨運物流未來–開創航空貨運經營與創新的新時代。3.與世界經濟論壇共建網路韌性–強化貨運代理行業的數位安全。4.促進貨運代理未來的合作–推動行業夥伴關係,應對不斷變化的物流環境。5.實施WCO深圳行動中的AEO計畫–透過可信任網絡推動全球貿易便利化。 6.優化關鍵多式聯運走廊–與國際運輸論壇(ITF)、聯合國亞太經社會(UN ESCAP)及聯合國/CEFACT合作,提升貿易效率。 7.善用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為貨運代理開拓新市場機遇。8.實務上數據所有權與可信任網絡–強化數位生態系統中的合規性與信任。9.啟用電子提單(eFBL)必備知識–解鎖數位提單的未來。10.保障貨運代理風險的實務面向–提升貨運代理的保護與韌性。

Read More

長榮交響樂團5月14日將演出告別與重生音樂會

知名華裔小提琴家寧峰是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得主,曾與眾多世界頂尖樂團合作。(長榮交響樂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交響樂團5月14日晚間將於國家音樂廳帶來一場充滿捷克、匈牙利、德國的民族樂章,由保加利亞指揮家帕佛.巴萊夫(Pavel Baleff)領軍,攜手當今最受矚目的國際小提琴家之一寧峰(Feng Ning),與樂迷一起踏上這段「告別與重生」的音樂旅程。 以清晰精確而深刻的音樂詮釋風格聞名的指揮家—巴萊夫,曾擔任德國巴登巴登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現為法國利摩日歌劇院音樂總監,去年甫攜手長榮交響樂團與著名的西班牙演奏家維耶加斯共同演出,並得到本地樂迷的熱烈迴響。此次再度應邀來台,將引領長榮交響樂團,先以捷克作曲家德沃札克充滿嘉年華氣氛的《狂歡節》序曲,為該場音樂會拉開序幕。 接下來則演出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該曲被譽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並由當今國際樂壇備受矚目的華裔旅德小提琴家寧峰擔任獨奏。寧峰是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得主,也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近兩百年歷史上,首位在畢業獨奏音樂會上拿到滿分的學生。他帶來的純淨音色與完美無瑕的技巧,展現出曾與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洛杉磯愛樂、倫敦愛樂等世界頂尖樂團合作的大將之風。此次與巴萊夫攜手詮釋巴爾托克,勢必擦出耀眼火花。 音樂會下半場,巴萊夫將指揮德奧音樂經典—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採用少見的小調作曲方式,營造出一種離別、寂寞蕭瑟的傷感,被譽為布拉姆斯內心最深處的靈魂告白!該曲充滿嚴謹結構及深邃情感,抒發對生命終章的惆悵,讓整場音樂會從一開始的熱烈狂歡,轉換到沉靜省思,橫跨時空與情感,及體驗捷克、匈牙利與德國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對話。 長榮交響樂團邀請樂迷朋友於5月14日晚間至國家音樂廳,一同見證這場音樂經典鉅獻,購票資訊詳見長榮交響樂團官網或OPENTIX售票系統。

Read More

台船承造海巡署艦隊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 安放龍骨

(台船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承造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六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艘船安龍典禮於今(28)日上午十時由總統賴清德主持並率同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經濟部國營司胡文中司長、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並在高雄市政府王宏榮副祕書長、海巡署張忠龍署長、海巡之友總會胡惠森總會長等,參與見證台船公司高雄廠「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安放龍骨典禮祈福儀式」活動。 台船表示,新型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全船(含上構)採鋼質結構其滿載排水量約5000噸,除大幅提升噸位及續航力,並規劃具海上偵蒐型與運輸補給型兩種船型,海上偵搜型配置無人機(UAV);運輸補給型配置多功能物資貨櫃兩個、多功能艇及特勤突擊艇,可配合各項救援及運補任務。 該船執法武器,配置水砲三座,計有高壓噴水槍一支,固定式高壓消防水瞄兩支並可兼噴泡沫;另配備中科院研製的20公厘機砲遙控砲塔,並在駕駛艙頂安裝光電指揮儀與駕駛艙內的射控系統聯結,由駕駛艙內進行警告驅離等執法任務。 (台船提供) 該船長度124公尺、最大船寬16.5公尺、船深8公尺,採油電混合推進系統,高速時,採用兩部中速柴油主機驅動,最大船速18節以上,低速時,採用兩部電動推進馬達,最大船速五節以上,保持航行時調性運用;船速12節巡航時,續航力達15,000浬,巡弋海域可以滿足達南、北緯至55度內高緯度低溫區域安全航行之能力;船型設計採用節能劍艏及節能舵球,能提升惡劣海況之適航性能與減少碳排。 台船指出,海巡署「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自107年正式啟動,台船公司總計承攬100噸巡防救難艇15艘(已全數交付)、1000噸巡防艦六艘建造案(已交付三艘)以及4000噸級巡防艦四艘統包採購案(已交付三艘),目前建造進度均符合計畫。未來藉由新建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六艘計畫將逐年汰除舊船,將可維護漁權及保育海洋資源,亦強化執行遠洋公海漁業巡護、登臨檢查等公海巡護之執法任務。台船公司配合政府國艦國造政策,也不斷在技術與品質上精進,以多重管道培養造船產業優秀人才,更以承造更多優良性能的海巡艦艇,作為我國國防戰力之最堅強後盾。

Read More

永聯物流玉山論壇分享成功經驗建構印太智慧運輸樞紐

永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永聯物流開發出席玉山論壇助台灣企業落實ESG鏈結全球,以「簡單、聰明、永續」重新定義智慧倉儲,從台灣成功經驗出發 建構印太智慧運輸樞紐。 物流地產開發商永聯物流開發受邀參與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臺亞會)與外交部共同主辦「2025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與全球政要領袖、各專家等共同探討智慧運輸未來發展。永聯物流開發執行長張建泰(右一)與(從左至右)中華智慧運輸協會亞太區理事會台灣代表孫瑀、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辦公室智慧城市平台處長林旭瑩、酷澎環安衛暨永續事業副總裁Ryan Brown、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孟分及遠通電收公司總經理張永昌,針對數位創新與物流交通連結全球議題作分享。(見圖,永聯物流開發提供) 永聯物流開發執行長張建泰於2025玉山論壇中分享稱,根據2024台灣CEO前瞻大調查,近三成全球、台灣與亞太區CEO表示「脫碳供應鏈」為企業邁向淨零目標的最大阻礙 ,且仍缺乏適當解決技術方案,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統計,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企業總體排放75%,除企業本身的營運減碳,與供應鏈直接相關的範疇三重要性也日益提升。永聯運用自動化解決方案,完整供應鏈上下游協助台灣企業實現減碳目標,以永聯於桃園市楊梅區建造的OMEGA2為例,透過打造數位運輸網路,減少250萬公里以上的運輸距離,相當於繞行台灣本島2000圈以上的長度。 永聯自2014年,致力為不同企業提供智慧倉儲解決方案,在台灣已擁有七座物流園區,率先完成智慧倉儲概念驗證,確保商業模式與技術可行性,推動物流產業升級。放眼未來,永聯將持續作為產業變革領導者,持續以簡單、聰明、永續引領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助台灣各企業接軌全球,提升國際競爭力。 以台灣為起點,持續打造智慧、高效且永續物流開發解決方案,積極驗證創新模式,與台灣企業共同進軍全球市場。展望未來,永聯將持續以簡單、聰明、永續為核心理念,將台灣布局成功經驗拓展至亞太地區,包含馬來西亞OMEGA1,及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啟用的泰國據點,實踐永聯改變亞太區域物流產業決心。面對ESG浪潮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物流產業正迎來轉型關鍵點,永聯作為智慧運輸物流產業先驅,致力於打破傳統倉儲思維,導入自動化設備與智慧科技。

Read More

萬海航運舉行13100 TEU新造船滿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

命名儀式。(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於3月27日上午於南韓三星重工巨濟船廠舉行「WAN HAI A18 滿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命名典禮邀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黃永貞女士擔任「WAN HAI A18 滿春輪」的命名人,為新船獻上平安出航、豐盈滿載的圓滿祝福,在現場貴賓的見證之下,命名典禮順利完成。 「WAN HAI A18 滿春輪」是萬海航運與南韓三星重工船廠於2021年簽訂的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當中第11艘,預計4月初交付,投入萬海航運亞洲-南美西岸航線營運。此系列船舶全長335公尺,寬51公尺,採用新型主機並搭配多項環保節能設計。「WAN HAI A18 滿春輪」為此系列第一艘配備導風罩及軸發電機的船舶,導風罩是安裝在船艏的外型結構,旨在減少貨櫃船的前方風阻,降低燃油消耗,軸發電機則透過船舶主機動力發電,利用主機功率單位油耗較原始發電機低的特性,從而達到燃油節省效果,進一步推進綠色航運目標,落實萬海航運環境保護理念。 萬海航運與南韓三星重工簽訂的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全數交付完畢。隨著新船陸續交付,象徵著該公司自有船隊進一步拓展與升級,不僅提升公司船舶運力,也強化市場競爭力,有助於公司在遠洋航線的經營與發展,提供客戶更加多元及優質的運送服務。 本次新船命名典禮結合公益捐贈一同進行,捐款予南韓巨濟市地區兒福機構-長坪地區兒童中心,協助其採購必要物資及翻修老舊設施,期盼藉此心意,為當地盡一份心力,「因為萬海,世界很近」。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道德月刊公布第三屆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左二)頒發獎金給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二名高彭喜恩(右二)同學,並與烏來國中小校長蔡依玲(右一)、指導老師王美宜(左一)合影留念。(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第三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結果出爐,來自全台的參賽者分別以霸凌、國際難民、環保等時事為題材,寫作兼具廣度與深度。評審團也大讚新一代國中生關切議題包羅萬象,評選時的心情就像奧斯卡得獎作品《阿甘正傳》中的經典台詞「人生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拿到什麼口味」。該比賽除了獎金優渥,得獎同學還能接受基金會的招待,與所屬班級免費前往長榮海事博物館一日遊,偏鄉組獲獎班級更可額外獲得圖書禮金一萬元,另不分城鄉,基金會也特別為每所到訪學校舉辦溫馨感人的頒獎典禮。 該會執行長鍾德美27日接待此次榮獲偏鄉組第二名的新北市烏來國中小得獎班級,除了邀請得獎者高彭喜恩在象徵榮譽的品格書屋前簽名外,另外贈送由其文章所製作成的專屬明信片留念。鍾德美特別誇讚高彭喜恩年紀雖輕,卻能對國際社會有深度的關注力,她的作品〈道德的抉擇〉以德國在梅克爾主政時,開放收留國際難民案例來探討道德勇氣,讓人印象深刻。 陪同出席的烏來國中小校長蔡依玲也感謝基金會,提供偏鄉學子創作舞台,讓他們得以展現不輸給都市孩子的洞察力及寫作力,還能擁有與同儕分享獎勵的美好體驗,為學生時期留下難忘回憶。 張榮發基金會自2008年以來免費發行《道德月刊》,內容刊載生活化的品格小故事,深受國內外學校歡迎。執行長鍾德美指出:《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希望促進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道德議題,寫下自身思辨過程,重新定義新時代的品格內涵。 本屆偏鄉組第一名的苗栗縣文林國中文隆分部吳沂儒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描述自己因外表在學校被霸凌,後來卻被學妹一句激勵的話扭轉人生,充滿正向思考,發人省思。另外台中市石岡國中黃旗禾的〈給臺灣的一封信〉則寫信給擬人化的臺灣,信中從見證這塊土地的各種美好,到面對環境遭到破壞的體悟,最後再向「臺灣」致歉來反思個人行為並呼籲社會轉變,創新的筆法讓評審團印象深刻,獲選為偏鄉組第三名。

Read More

海委會2025東沙生態體驗營教師梯次現正熱烈報名中

高雄艦船艏合影,113年度活動照片。(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強化教師對我國南海主權及海洋政策的認識與支持,海洋委員會特別舉辦「2025東沙生態體驗營」,邀請教師親自踏上東沙島,深入體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生態環境,並實地了解周邊海域的執法現況,藉此感受東沙環礁生態與海洋資源的珍貴與重要性,進而建立對國土疆域與海洋國家意識的認同。 本次「2025東沙生態體驗營-教師梯次」預定於114年8月15日至19日(星期五至星期二)舉行,對象為全國高中(職)、國中及國小在職教師,海委會誠摯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東沙島距高雄約240浬(約444公里),行政區隸屬高雄市旗津區。自96年起設立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惟目前仍為軍事管制區域,需經申請方可登島。為提升師生對東沙島及南海海域權益維護之認識,海洋委員會特別規劃學生與教師各一梯次,每梯次招收20名學員,搭乘海巡署艦艇前往東沙島,揭開我國南海屏障的神秘面紗。 往返東沙島的航程單程約需18小時,學員將藉由搭乘海巡艦艇,深入體驗海巡勤務及海域執法的真實情境。在東沙島的3天2夜行程中,將安排多元豐富的學習活動,包含海洋保育、生態復育、海巡工作實務、淨灘行動及環境導覽等課程,保證讓參與教師滿載而歸。 海洋委員會表示,本活動由海洋委員會與所屬海巡署、海洋保育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國防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及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等機關共同辦理。 此外,為強化教師海洋教育量能,海洋委員會將於5月23日至25日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辦理「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培訓」活動,以美國「海洋科學序列(Ocean Science Sequence, OSS)」教材為研習基礎,結合OSS G3-5(3-5年級)及G6-8(6-8年級)各單元導讀與分組實作,以及教學規劃、教案設計與發表等,培訓全國200-220位高中(職)、國中及國小教師成為海洋素養種子教師。參訓人員將可優先錄取參加本年度東沙生態體驗營,報名期間至114年4月20日截止,歡迎有興趣的教師同步報名。 「2025東沙生態體驗營-教師梯次」即日起熱烈報名中,報名截止日為114年4月10日。歡迎全國高中(職)、國中及國小教師踴躍參加,一同認識海洋、守護海洋,攜手實踐海洋國家的願景!

Read More

中遠海運首艘8600車位PCTC文景口輪命名投入歐洲線

中遠海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由大陸中國船舶集團(CSSC)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建造的8600車位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大型汽車運輸船(PCTC)系列首艘船 “文景口”輪命名,交付後由中遠海運特運旗下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公司營運,首航投入歐洲班輪航線,從上海出發前往英國布里斯多、比利時澤布呂赫、德國不萊梅哈芬等歐洲主要港口。(見圖) 據瞭解,中遠海運8600標準車位的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汽車船是截至目前中國大陸汽車船東營運裝載能力最大、環保等級最高的汽車運輸船,也是中遠海運汽車船隊中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船型。 “文景口”輪總長199.9米、型寬38米、型深14.8米、設計吃水9.2米,設計航速19節,續航能力達28000海裡;配備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及電動RORO系統,不僅動力效率顯著提升,還能有效降低船舶航行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相比傳統燃料船舶碳排放量減少27%。 “文景口”輪擁有14層車輛甲板,甲板面積累計高達約7.5萬平方米,幾乎等同於十一個標準足球場;其中五層為可調甲板;最高艙高達6.5米,可輕鬆利用專門馬菲板滾裝高鐵列車,以及其他超高工程裝備車輛。該輪設計有尾跳以及側跳,尾跳負荷高達250噸,可以高效裝載包括商品車、工程車、大巴以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各型車輛等。 為確保新能源車的運輸安全,“文景口”輪配備中遠海運自主研發的數智平臺,該平臺借助5G與衛星信號自動切換技術遠端視頻監控、定期抓圖以及即時預警等多項功能,通過這一平臺,能夠對貨物裝卸過程以及運輸途中車輛及貨艙溫度進行即時監控並進行預、報警。 該型船由中船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入級DNV船級社和中國驗船協會(CCS),能裝卸小轎車、貨車、巴士、卡車、拖車,以及超高、超重滾裝貨物等,同時也能裝載各種電動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高層人事異動菅勇人升任會長暨執行長

日本海事協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宣布指派新任會長及常務理事,原擔任副會長一職的菅勇人(Hayato Suga)升任會長暨執行長並兼任代表理事,執行董事暨營業本部長東史彥(Fumihiko Higashi)則升任為常務理事暨營業本部長,該項高層人事任命即日起生效。(見圖,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此外,前會長暨執行長坂下広朗(Hiroaki Sakashita)接任理事會議長,前理事會議長冨士原康一(Koichi Fujiwara)則接任顧問一職。 新任會長暨執行長菅勇人發表談話表示,商業環境不斷迅速地改變,因為環境挑戰及數位轉型這兩大原因,不同產業間的界限日漸模糊。為此,該協會使命就是及時提供認證及相關服務,來滿足這些多元且疾速變遷的需求,就像是頂尖的壽司主廚需要在最佳時刻送上最精緻的食材,其目標是透過信任來連結不同產業,並促成海事領域中完善的發展與永續經營。」 菅勇人會長於1986年取得廣島大學海洋工程學士學位,並於同年加入日本海事協會。他從船舶設計圖審核與現場檢驗工作中累積多年經驗,隨後在倫敦辦事處負責管理歐洲及非洲地區的驗船業務。回到日本後,他致力於油輪標準的開發制定,並且是油輪結構合作論壇(Tanker Structure Co-operative Forum)中活躍的成員與主席。此後,他擔任船舶設計圖審核部與企劃部本部長等多項要職,並於2022年獲任命為常務理事,於2024年升任副會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