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越公協會聯手舉辦臺越國際物流B2B 線上媒合會 共促物流業國際交流

IOFFLAT翁堯賢理事長代表台灣方致詞並介紹協會。(海攬公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越南物流協會(Vietnam Logistics Business Association;VLA)與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IOFFLAT)及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TFLA)合作舉辦「臺越國際物流B2B 線上媒合會」,臺越雙邊國際物流企業共計50家公司參加,活動圓滿順利! 為擴大國際合作機會及提高國際交流效率,越南物流協會(VLA)副主席暨秘書長MR. NGUYEN DUY MINH於2024年12月底來台,分別拜訪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IOFFLAT)及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TFLA),受到翁堯賢理事長及楊瑞如理事長的熱情接待,就臺越交流媒合提案進行了解及交換意見,促成三方共同合作舉辦2025年2月26日「臺越國際物流B2B 線上媒合會」。 越南物流協會(VLA)副主席暨秘書長MR. MINH及海運承攬公會(IOFFLAT)翁堯賢理事長代表主辦單位開場致詞,並簡介公會業務後,雙方的會員公司即利用線上軟體,進行每場次25分鐘的1對1會談。此模式大大縮短了地理的距離,更有效地促進尋找合作夥伴的機會。Mr. Minh表示,未來會員成員將認識到B2B線上媒合此一舉措的重要性,並以更大的責任感和熱情參與其中。可以一起提高此類計劃的成功率,為公會和產業帶來互惠互利,透過這樣的合作,努力促進創新並創造共享機會。 「臺越國際物流B2B 線上媒合會」首頁,由VAL、IOFFLAT、TFLA三大公協會主辦。(海攬公會提供) 翁堯賢理事長則提到,此 B2B 計劃的目標和期望是探索商機、結識潛在的代理商、開發國際物流業務,希望雙方都能成功拓展,深化合作,創造更好的成果。此外,臺灣和越南之間的經貿交流可以共同達到更高效益。 今年2025年10月6日~10日FIATA全球年會將在越南河內市舉辦,除了公協會代表與會外,也歡迎會員公司報名參加,親身體會越南在國際物流市場的蓬勃發展與欣欣向榮,臺越共攜手開創商機。

Read More

金耀13啟航新章 港務公司13週年慶暨金舫獎頒獎典禮 攜手海洋保育航向永續未來

現場貴賓向冰雕注酒,慶賀港務公司成立13週年(左起CIP台灣區財務長徐正穎財務長、高雄市政府郭添貴秘書長、關務署 趙台安副署長、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陸筱筠署長、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交通部林國顯常務次長、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交通部航政司韓振華司長、航港局陳賓權副局長、港務公司王錦榮總經理、高雄市議員湯詠瑜)(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2月26日在高雄港旅運中心舉行「金耀13 啟航新章」成立13週年慶活動,交通部林國顯常務次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港區公協會、航商業者、CIQS與航港局等貴賓共同慶祝。典禮上港務公司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簽署「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合作意向書,臺中港務分公司與渢妙離岸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臺中港低度發展區契約,展現港務公司追求營運成長,也積極推動環境保育及支持政府能源轉型,典禮上也同時公布金舫獎獲獎名單,感謝績優港區業者對臺灣港群的卓越貢獻。 交通部林國顯常務次長恭喜港務公司113年業績創新高,稅前淨利達99.5億元,期許114年突破百億。港務公司管理七大國際商港,商港的發展應與地方政府結合,讓港口城市發展更全面,未來第三、五貨櫃中心整建及國道七號完工後,貨櫃運轉將更快速,並大幅降低對地方交通的影響,未來交通部也將繼續支持國際商港的建設發展,攜手港務公司及航港產業推動各項業務發展與港埠建設計畫,讓臺灣航運產業永續發展。 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表示,在交通部各級長官、高雄市政府協助、CIQS的支持航港產業先進的協力合作下,港務公司113年創下營業收入228億元,創歷史新高,因此藉由週年慶頒發113年度金舫獎,肯定與感謝在貨櫃碼頭經營、散雜貨碼頭經營、裝卸承攬、船務代理、港埠永續及年度卓越等領域34家航港業者的傑出表現與貢獻,同時期許114年攜手再創高峰。 金舫獎獲獎名單。(港務公司提供) 陳其邁市長致詞表示,高市府在高雄港區舉辦各項藝文觀光等活動,感謝港務公司全力支持,吸引許多國內外旅客,港運大樓啟用也吸引國際郵輪來到高雄。另配合淨零及數位轉型,市府也與港務公司合作,積極推動亞灣2.0,在未來希望能建立以高雄為核心的AI發展計畫,讓高雄港蛻變,華麗轉身。 為提供更優質的港埠設施及服務,港務公司持續精進基礎設施,在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完工啟用後,目前正積極進行高雄港三、五貨櫃中心碼頭改建工程,提供航商夥伴深水碼頭及更充裕的後線作業場地,另因應第三階段風場開發,預計今年完成臺中港37、38號碼頭改建工程,高雄港A6碼頭護岸及新生地填築工程;同時港務公司也積極辦理各項招商業務,整體招商金額預估達33.7億元,創造1,300個就業機會。 另因應國際海運低碳轉型趨勢,港務公司持續推動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攜手高雄市政府共同推動亞灣2.0計畫,爭取新創產業合作進出,感謝高雄市政府邀請港務公司參與智慧港高雄AI計畫,期待以更前瞻的AI技術,升級智慧港服務。港務公司針對港區業者除了推出智慧轉型獎勵方案,更加碼提供綠色港埠獎勵,鼓勵航港業者推動裝卸機具電氣化及潔淨船舶到港,並將持續研議提供綠色燃料加注服務,攜手業者加速航港產業的低碳轉型。 港務公司慶生活動,不忘結合公益,關懷在地,與社團法人臺灣港埠協會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合作在高雄港旅運大樓三樓海韻廣場舉辦銀髮婚紗公益活動,邀請旗津區長輩捐發票,體驗穿婚紗拍婚紗照,高雄市立三民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及私立立志高級中學師生們為80多位長輩們進行妝髮造型,讓長者們重溫美好回憶,促進青銀世代共融共好,讓港務公司13週年慶更有意義。

Read More

台船承造御風實習船交船首航培育海洋產業人才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承造教育部「御風」實習船昨(26)日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暨首航典禮,由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共同主持。(見圖,台船提供) 台船公司表示,「御風」實習船於110年由台船公司得標承造,歷經設計、開工、安龍及下水等重要建造節點,並經海上公試驗證各項性能後,於今年初完成驗收及交船。「御風」實習船於今日交船典禮後立即離港首航至日本,並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團隊規劃營運下,培育更多我國海洋產業的優秀人才。台船公司祝福「御風」實習船就如同她深具意義的名字-掌握方向,航向世界,一帆風順。 「御風」實習船全長114公尺,船寬21公尺,總噸位9680。蒲氏風力3級下船速可達15節。船速13節時,可續航9,500浬。符合STCW國際公約要求,以及符合SOLAS的客船等級的安全標準,搭載主動式穩定翼系統減緩風浪橫搖,提供更安全舒適的環境。 另為順應國際環保趨勢,該船配置低壓脫硫塔並預留液化天然氣雙燃料(LNG Dual Fuel)動力推進設計,具有智慧船舶系統,包括:大數據蒐集系統、自動調水系統、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及3D數位化設計資訊,讓「御風」實習船更具智慧,更易於操作與保養維護。 「御風」實習船全船可搭載船員及師生共250人,生活空間具基本生活艙區、洗衣間、運動健身器材間、大型會議室(電影院),提供完備生活機能,便於師生生活休閒使用。教學空間包含自修室、會議室、完善的視聽教室、大型會議室(電影院)、機艙教學動線、實境實習駕駛室,以及航海、輪機及高壓電等三套全功能模擬機系統,滿足本船實習學生所需教學功能,可在「御風」實習船上接受完整實習課程,期能培養出我國海洋產業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

桃園國際機場歡喜迎接開航46周年 點亮夢想連結世界

桃園機場以優質服務接待全球各地航班,確保航空運輸高效順暢,持續精進提升服務品質。(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26日迎來開航46週年,自1979年2月26日正式啟用以來,一路見證臺灣與世界的聯繫,不僅是國家的門戶,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象徵。截至2024年,累計服務旅客已突破8億6千萬人次,寫下令人驕傲的歷史紀錄。回顧46年來的成長與蛻變,機場公司誠摯感謝所有曾經與正在為這座機場努力奉獻的夥伴們。桃園國際機場將持續朝向智慧領航、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提供旅客更優質的機場體驗。 桃園國際機場1979年開航啟用時只有一條跑道、一座航廈,46年一路走來從未關過燈,不論白天或深夜,機場的服務從未停歇。時至今日,在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ACI)的分組規則下,桃園機場已屬於旅運量4,000萬以上的「大聯盟」等級機場,從開航第一年404萬成長至2019年最高4,868 萬人次,2024年已達4,492萬人次,顯示疫後國際航空復甦的力道強勁,旅客量已恢復達九成。 2024年也是桃園國際機場獲獎不斷的一年,在國際評比方面,桃園機場Skytrax全球總排名66名,不過在分項排名部分則有5大項進入全球前10,包括年旅客3,000萬至4,000萬區間最佳機場全球第9名、最佳證照查驗獲全球第5名、最佳安全檢查全球第9名、最佳行李遞送全球第8名,以及最乾淨機場全球第9名等,表現依然獲得國際肯定。在永續獎項方面,榮獲「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與「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1金2銀2銅等5項大獎。在工程獎項方面,桃園機場「第三航站區機坪、滑行道及機坪設施工程」獲得台灣混凝土學會「113年混凝土工程優良獎」與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中央機關別土木工程類第一級「品質優良獎」肯定。這些獎項的背後,是每一位機場工作人員與服務大聯盟夥伴的努力與付出,桃園機場也將持續努力追求卓越,提升服務品質爭取旅客認同。 走過46個春秋,桃園國際機場見證了團聚的喜悅、離別的不捨、夢想的啟程,也成為連結臺灣與世界的重要橋樑。無論晝夜,不論風雨,桃園機場的燈火從未熄滅,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也送別無數期待再次回家的身影。未來,桃園機場將持續推動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計畫,不斷提升服務能量,今年下半年更將以啟用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做為里程碑,同時將持續朝智慧化、永續化、便捷化發展,透過創新技術與環保措施,打造更舒適、高效的機場環境,提供全球旅客更優質的服務體驗,並繼續連結世界,讓臺灣在國際航空版圖上發光發熱。

Read More

114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114)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即日起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 交通部航港局將在下(三)月八至九日舉辦114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這項年度海員資格測驗於華夏科技大學(新北市)及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兩試區舉行,自即日起於交通部航港局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航海人員測驗管理系統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平台網址為https://web02.mtnet.gov.tw/,參測人員請以A4空白紙張自行列印。 為使參測過程順遂,航港局提醒參測人員下載測驗通知書後,務必先行檢視相關測驗資訊(如參測日期、考場位置、試場及座位號碼等)。如參測資格為暫准報名者,請盡速將畢業(學位)證書及學分證明相關文件掃描至「航海人員測驗信箱」(exam@motcmpb.gov.tw),以利提前完成驗證;最遲務須當日第1節應試前將相關文件正本至試務辦公室辦理資格驗證。 此外,測驗當天請勿攜帶具通訊、感應、拍攝、記錄功能之裝置或設備入場(如智慧手環、手錶、眼鏡及佛珠等),如遇有疑義,請配合監場人員確認及檢查,此外,本測驗僅可使用考選部公告之國家考試電子計算機之機型,請至考選部國家考試電子計算器措施網站查詢 https://wwwc.moex.gov.tw/main/content/SubMenu.aspx?menu_id=162。 本次測驗報名人數905人(臺北考區471人,高雄考區434人),請考生寬估交通時間並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準備充足發揮實力,交通部航港局預祝所有參測考生金榜題名,揚帆啟航。 附圖為考場一樓設置座位表供考生查詢。(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教育部「御風」實習船交船 首航日本

台船公司承造教育部「御風」實習船,26日舉行交船暨首航典禮。(台船公司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造教育部「御風」實習船,26日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暨首航典禮,由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共同主持,「御風」實習船於110年由台船公司得標承造,歷經設計、開工、安龍及下水等重要建造節點,並經海上公試驗證各項性能後,於今年初完成驗收及交船。「御風」實習船交船典禮後,立即離港首航至日本,正式一肩扛起國家賦予的重任,並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團隊規劃營運下,以培育更多我國海洋產業的優秀人才。台船公司由衷地祝福,「御風」實習船就如同她深具意義的名字,掌握方向,航向世界,一帆風順。 台船公司承造教育部「御風」實習船,26日舉行交船暨首航典禮。(台船公司提供) 「御風」實習船全長114公尺,船寬21公尺,總噸位9680。蒲氏風力3級下船速可達15節。船速13節時,可續航9,500浬。符合STCW國際公約要求,以及符合SOLAS的客船等級的安全標準,搭載主動式穩定翼系統減緩風浪橫搖,提供更安全舒適的環境。 台船公司承造教育部「御風」實習船,26日舉行交船暨首航典禮。(台船公司提供) 另外,為順應國際環保趨勢,本船配置低壓脫硫塔並預留液化天然氣雙燃料(LNG Dual Fuel)動力推進設計,具有智慧船舶系統,包括:大數據蒐集系統、自動調水系統、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及3D數位化設計資訊,讓「御風」實習船更具智慧,更易於操作與保養維護。 全船可搭載船員及師生共250人,生活空間具基本生活艙區、洗衣間、運動健身器材間、大型會議室(電影院),提供完備生活機能,便於師生生活休閒使用。教學空間包含自修室、會議室、完善的視聽教室、大型會議室(電影院)、機艙教學動線、實境實習駕駛室,以及航海、輪機及高壓電等三套全功能模擬機系統,滿足本船實習學生所需教學功能,可在「御風」實習船上接受完整實習課程,期能培養出我國海洋產業的專業人才。 台船公司承造教育部「御風」實習船,26日舉行交船暨首航典禮。(台船公司提供) 「御風」實習船於交船首航後,台船公司將持續配合政府「國艦國造」政策,目前尚有海巡署「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及關務署「100噸級」巡緝艇等建造案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為國家打造維護國土安全、奠定海事工程基礎及培育海事人才等所需艦船,戮力以赴做出貢獻。

Read More

港務公司114年擴大招募 基層員工起薪突破4萬元甄試報名3月12日17時止

臺灣港務公司114年度新進從業人員甄試海報。(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甄試簡章公告,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3月12日17時止,並於4月19日辦理筆試、5月24日及25日辦理口試。港務公司預計於114年招考正、備取共228名,職缺包含師級及員級。師級報考資格為「碩士相關科系畢業」或「大學畢業並有3年相關工作經驗」,起薪為56,680元/月。員級職稱為高級事務員、高級技術員者,須專科以上學校相關科系畢業,起薪為48,230元/月;職稱為助理事務員、助理技術員者,高中職畢業即可報考,起薪為41,570元/月。此外,公司已參考軍公教待遇調整幅度,並規劃全面調薪3%。待相關程序完成後,新進人員起薪將進一步調整,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資條件。 為因應國際市場變動及產業趨勢,港務公司透過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推展各項業務。為此,應業務需要招考航運管理、交通管理、航運技術、業務行政、法務、資訊、環保、職安衛、護理、土木、電機、機械、人力資源、政風、財務、會計等共16個類科,招考職缺地點包含基隆港、臺北港、蘇澳港、臺中港、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澎湖港及花蓮港共9個港口,歡迎各領域人才加入! 港務公司致力以「Flexibility彈性化的管理」、「Friendly友善職場環境」、「Family待同仁如家人」及「Future看得見的未來」4個F為軸心,打造令員工感受到幸福的職場環境。多年來持續耕耘,員工幸福有感,也讓港務公司連續多年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及1111人力銀行「幸福企業金獎」殊榮。 本次筆試設雙北、高雄共2考區;口試設高雄考區,有意加入港務大家庭者,請把握機會。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報名相關資訊請至港務公司甄試報名網站查詢(https://tipc114.twrecruit.com.tw)。

Read More

基隆關籲請民眾勿網購進口活體動植物以免受罰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指出,近期於該關海運快遞貨物專區查獲多起走私活體動植物案件,這些動植物多由網購進口,包括豬籠草、苜蓿草、紅射毒眼鏡蛇、菲南眼鏡蛇、百步蛇及巴西龜等物種,走私活體動植物可能會攜帶傳染病,還會對環境生態及農業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呼籲民眾勿網購此類商品。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依據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3條第2項規定,活體動植物不得在海運快遞貨物專區進行通關。另海關執行邊境管理,如查獲未經許可輸入活體動植物,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植物防疫檢疫法、貿易法或海關緝私條例等規定,將依法分別移主管機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或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裁處,進口人恐面臨最高7年有期徒刑及高額罰金(鍰)。 基隆關強調,民眾為一己之私或一時好奇而購買活體動植物,對於野生動物保育及環境生態恐造成極大危害,畢竟「沒有違法買賣、就不會有傷害」,該關再次呼籲民眾,切勿網購活體動植物,以免觸法受罰,得不償失。

Read More

陽明海運/北醫大/海大產學合作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攜手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產學合作「數位健康照護計畫」 ,共創智慧醫療與海洋健康照護新未來。(見圖左至右: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及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陽明海運提供) 陽明海運宣布與臺北醫學大學(北醫大)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大)秉持專業海事人才關懷及優化職場就業環境的理念,昨(24)日於陽明海運總公司簽署三方「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結合學術研究能量與產業實務經驗,正式展開智慧醫療與海洋健康照護領域之深度合作,以數位科技與智慧醫療之創新及應用,提升海勤人員職場健康照護品質,並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開創新契機。 依據三方合作計畫說明,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智慧醫療已成為全球健康照護的重要趨勢。北醫大作為臺灣醫療教育與研究的領航者,長期致力於數位健康與智慧醫療的創新研發;海大則在海洋與航運領域擁有豐富的研究經驗;陽明海運則致力於提升海勤人員健康照護,除已為海勤人員提供船上遠端醫療諮詢服務及企業員工協助方案(EAPs)外,期能透過數位應用提供更進階之健康管理與照護。故本次結合三方專業優勢,整合醫療科技、海洋健康與產業資源,共同開發符合船員需求的數位健康照護解決方案,合作重點方向包含: 1. 緊急醫療照護:完善海上緊急醫療照護,運用24小時零時差、零距離的遠距醫療技術,避免延誤海事人員就醫,意外事件發生時可即時處置。 2. 心理健康促進:因應海事人員長時間工作輪班及長期離家的身心壓力,提供心理疾病風險評估預測、心理韌性、壓力調適及心理健康支持服務。 3. 長期健康監測與預防:開發適用於海上環境的遠距健康監測設備與平台,即時追蹤船員的生理數據,提供健康預警與醫療建議。 簽署儀式由陽明海運蔡豐明董事長、北醫大吳麥斯校長與海大許泰文校長共同主持,三方代表均表達對此次合作的高度期待。北醫大吳校長表示:「此次合作不僅是學術與產業的結合,更是對未來健康照護模式的創新探索。」海大許校長強調:「海洋健康是臺灣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我們期待透過科技的力量,為船員提供更完善的照護。」陽明海運蔡董事長則指出:「陽明海運一直以來重視船員的心理照護及健康安全,除了既有提供即時緊急醫療諮詢服務及EAPs方案,此次合作將提升我們對海勤團隊的全面身心照顧,進而推動台灣整體海運產業發展。」隨著合作意向書的正式簽署,三方將攜手推動數位健康照護技術落地應用,透過產學協作打造創新健康管理模式,以科技驅動智慧醫療發展,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開創嶄新未來,標誌著產業與學術攜手共創的全新里程碑。 未來三方亦將持續深化合作,運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的數位化智慧平台,開發船員健康監測系統,不僅可分析船員的健康趨勢,提升船員對健康管理的認知與自我照護能力,更可擴大計畫應用範圍,積極與國際接軌,照顧更多國內外海事人員,也推動臺灣在智慧醫療健康照護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Read More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賈凱傑蟬連理事長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進行改選,理事長賈凱傑與新當選理監事們合影。(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第八屆會員大會暨智鏈未來、綠動全球研討會 2月25日於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3樓國際會議廳召開,會中進行改選,選舉結果由原任理事長賈凱傑蟬連理事長,並由彭麗蓁跟張聰聯出任副理事長。 會員大會由理事長賈凱傑主持,會中包括經濟部商業司司長蘇文玲、交通部產業發展及國際事務司司長陳其華、航港局主任秘書饒智平等官員與會。理事長賈凱傑致詞時表示,在面對產業供應鏈調整,需提升物流管理能力,尤其極端氣候,綠色供應鏈,永續物流,人工智慧進步一日千里等議題,協會努力新觀念引進,以因應物流商貿發展需求,協助政策推動,物流強就經濟強,經濟強就國家強。協會將分享最新發展趨勢,為物流產業奠定更好基礎。 經濟部商業司司長蘇文玲致詞時談到,物流是產業基礎及供應鏈重要角色,台灣經濟強物流可說是幕後功臣,產業界也提出建言,期物流智慧化發展,像是配送路線規劃,做最好運算,以達減碳目標,物流產業要往上推升需商貿運籌協助。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賈凱傑連任理事長。(記者陳瓊如攝) 交通部產業發展及國際事務司司長陳其華指出,這是他上任司長第十五天,在交通產業國際合作物流產業納進來,目前面臨全球供應鏈變革,地緣政治影響,數位及永續發展雙重轉型,物流是經濟發展動脈,包括無縫整合,點對點資訊交流對接,資訊共享,供應鏈協作,資產管理,智慧監控,風險控制,來提升產業彈性韌性,而政府扮演非常重要關鍵角色,期與產業界合作往新的方向走。 本次改選結果當選名單如下: 理事長:賈凱傑 常務理事:彭麗蓁、張聰聯、趙士逸、黃明中、洪弘毅、楊希震 常務監事:李文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