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海外訂購7艘24,000TEU雙燃料動力船舶 2026年至2028年交付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公佈去(2022)年度全年業績,集團收入198.20億美元,該公司訂購7艘24,000TEU雙燃料動力船舶,預期於2026年至2028年交付 東方海在2023年3月接收了2018年以來交付的第一艘船。這艘運力達24,188個TEU的巨型船舶OOCL Spain號,以及在隨後5年內計劃交付的28艘船舶,代表其步入了長期審慎合理發展計劃的下一階段。其中在建的7艘雙燃料甲醇船使其立於航運業環境保護的最前端,也是致力於脫碳的明確證明。大量的新造船計劃清楚地表明了東方海外國際所隸屬於的中遠海運集團,要成為行業頂級引領者的意願,也表明了中遠海運集團對其非常成功的雙品牌戰略的承諾。 2022年度普通股每股盈利15.09美元,2021年則為每股盈利11.08美元。董事會建議2022年度全年分派本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約百分之七十、折合約69.74億美元為股息,派發末期股息普通股每股2.61美元以及第二次特別股息普通股每股1.95美元。 需求方面,一些主要的進口經濟體庫存水平開始過剩,其中最明顯的是美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年度需求增長沒有達到預期水平,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包括季節性物品在內的大量貨物因供應鏈擁堵而延遲交付。結果就是,雖然消費者支出未曾大幅降低(儘管對通脹和加息的影響有合理的憂慮),但進口商對貨櫃運輸的需求開始明顯下降。大多數主要航線的運價從頂峰回落,開始回復到一個長期來看正常的走勢區間。在年度的最後一個季度,許多航線的運價開始接近疫情前水平,載貨率往往低於最佳值。這時要注意不要因運價急劇下降而恐慌,以至於不能正確地定位目前的運價水平。總體而言,目前的運價與2019年和2020年初的運價水平相近,而並非是2016年甚至2009年更艱難時期的運價水平。 與中遠海運集團其他成員的合作使繼續在效率、成本節約和以更具規模的全球網絡服務客戶方面獲益頗豐。將繼續評估如何通過雙贏模式加強和深化合作,為客戶、員工、商業夥伴和股東帶來收益。 物流業務方面即東方海外物流,在2022年中表現卓越。物流和航線的通力合作將成為為客戶提供更多端到端服務計劃的關鍵動力。長期以來,東方海外國際集團一直被視為貨櫃運輸信息技術發展和行業數字化領域的領先者。提供即時報價和預訂服務的Freightsmart平台,為客戶提供了寶貴的新渠道,也為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與方式。2022年,Freightsmart取得了長足進展,成為管理供應鏈中斷和應對市場變化的一個有利工具。也繼續推進全資子公司IQAX的發展,使其在推動貨櫃航運業的數字化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 未來前景尚不明朗,預計上半年不會有任何重大變化,未來轉機要取決於一連串宏觀經濟因素以及供需增長的相對變化情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前路充滿挑戰。明顯的運價下降趨勢似乎已經開始回穩。雖然可以合理地預計到春節後兩三個月的季節性淡季期間,運價偶爾會有進一步的下降,但是即期運價周變動情況不再像2022年下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那樣劇烈,一些航線的載貨率亦出現明顯的好轉跡象。然而行業整體環境很難在2023年上半年發生實質性變化。之後,一旦美國等國家的進口商在降低庫存方面取得進一步進展,之後假若經濟前景見好,例如通貨膨脹開始見頂,就業數據保持強勁可能會在2023年下半年看到一些改善。但考慮到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的不穩定對未來的影響而產生的合理憂慮,行業前景到底如何是無法準確預知的。 2023年和2024年,就算經濟形勢好於預期,新船的交付也將進一步增加運力,有機會令集裝箱航運市場的改善出現滯後。雖然確實存在一些緩解供給增加帶來的風險的方法,比如:增加船舶報廢數量,以及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行新環境法規,但這些都需要時間,因此最早也要到2023年下半年,其抗衡效果才會有所體現。而上半年,航運公司可能會根據其客戶潛在要求減少的情況審視預期需求水平,重新調整其服務。無論挑戰如何,東方海外國際都將隨機應變,時刻準備好為客戶服務。將繼續通過不懈努力引領行業發展,為世界貿易往來搭建重要通道。

Read More

進口人以預估發票價格辦理報關先行驗放 海關主動發送通知提醒按期補正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進口人以預估發票先行辦理報關,繳納保證金提領貨物,應於放行後4個月內補送正式發票,為精進便民服務,海關於補正期限屆滿前1個月主動發送訊息【錯單或應補辦事項(N5107)】通知,提醒報關業者或進口人按期補正,以免影響權益。 關務署說明,貨物進口時若買賣雙方尚未議定交易價格,進口人未能即時檢具正式發票報關,則應於報單上主動聲明,並檢具預估商業發票、進口貨物押款放行申請書及交易合約等佐證文件,向海關申請繳納保證金先行驗放貨物,於貨物放行後4個月內補送正式商業發票供海關審核,其有正當理由者可予延長,延長期限不得逾進口放行後1年。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以往此類案件於補正期限前,海關是以電話或人工發送訊息方式通知,增加行政負荷,此次精進作業於補正期限到期前1個月由系統自動發送N5107通知(代碼「H23:進口押放案件,待補文件期限將至,請儘速補件或申請展延」),有效提升作業效率。該署提醒報關業者或進口人,於收到該訊息時,儘速於補正期限前辦理補正或申請展延,以免因逾期而遭沒入保證金。

Read More

基隆關籲請網購電動車輛多注意 誠實正確申報守荷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因應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自行車)掛牌作業規定自111年11月30日上路,商民透過海運快遞運送跨境網購的電動自行車,於辦理進口電動自行車領牌時,需出示海關進口與貨物稅完(免)稅證明書及其他相關文件,而進口此類應課徵貨物稅的貨物,應以一般報單申報並詳實申報進口貨物品名及資料,籲請商民慎選網購及快遞業者,以加速通關效率。 基隆關說明,依據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2條第1項第7款規定,涉貨物稅條例規定應課稅之貨物,如車輛、橡膠輪胎、電冰箱、彩色電視機、冷暖氣機、除濕機、音響組合及電烤箱等,均應以一般報單辦理通關作業,不得以簡易申報單辦理通關,此類貨物如原以簡易報單申報,必須自快遞貨物通關場所移運至儲放一般海運進口貨物的倉間,並重新申報一般報單始得辦理通關,往往造成貨物通關時間延宕,甚至可能因無法取得輸入許可,以致貨物不得輸入的情形發生。 基隆關強調,為維持海運快遞通關順暢及維護租稅公平,海關將持續加強審查涉有貨物稅的貨物;該關提醒進口人如發現進口快遞貨物有申報錯誤的情形,請主動向海關申請更正報單資料並補繳稅款,以免延滯貨物的通關,甚而觸法受罰。

Read More

瑞典前景看淡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由正轉負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瑞典中央統計局公佈去(2022)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季萎縮0.9%,全年度仍增長2.4%,惟市場普遍不看好瑞典今年經濟前景,今年可能成為唯一出現經濟萎縮的歐盟國家。。 資料顯示,儘管瑞典經濟去年全年實現增長,但與第三季相比,第四季出口下降1%,進口下降1.1%。此外瑞典家庭消費去年第四季比上季下降0.2%,家庭實際可支配收入下降2.7%。 多家商業銀行預計瑞典2023年經濟將萎縮超過1%,歐盟委員會之前公佈的冬季經濟預測報告指出,瑞典今年經濟或將萎縮0.8%,成為唯一出現經濟萎縮的歐盟國家。

Read More

前兩月大陸快遞業務量國際/港澳臺年增近36%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郵政局發佈截至2023年二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其中快遞業務量前兩月比去(2022)年同期仍增近五個百分點,尤以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年增近36%成長幅度最大。 據統計,今年一至二月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10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三,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佔164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6%,郵政集團寄遞業務量45.9億件則下滑2.3%。前兩月同城快遞業務量17.1億件比去年同期減少8%,異地業務量143億件增長5.6%,國際/港澳臺業務量雖僅佔四億件,但比去年同期增幅高達35.7%。 統計指出,前兩月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佔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0.4%、87.2%和2.4%,業務收入分別佔全部快遞收入的6%、51.2%和10.6%。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增長0.9個百分點,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則增長0.5個百分點。 按地區別,前兩月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6.0%、16.1%和7.9%,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5.9%、14.2%和9.9%。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1.7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1.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9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8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

Read More

兩岸關係惡化波及經貿市場運價同步下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兩岸關係惡化波及兩岸經貿發展,兩岸貨櫃航運市場亦如江河日下。 中共海關統計顯示,2021年兩岸進出口貿易額衝高突破三千億美元(3283.44億美元),我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亦突破一千七百億美元(1716.14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去(2022)年兩岸雙邊外貿雖維持三千億美元水準(3196.78億美元)但已較前(2021)年度轉趨負成長,我對大陸順差亦因對大陸出口下滑回落為1565.04億美元。 時至今年,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減少27.9%,其中我自大陸進口減少18.1%,對大陸出口降幅高達三成(-30.9%),兩岸進出口衰退意謂著貨源減少,市場運價同步下滑。 上海航運交易所/廈門航運交易所聯合發布至上週(3/15)台灣海峽兩岸間貨櫃運價綜合指數,由本(三)月一日尚達1235.7點上週跌破一千兩百點(1185.84點),其中我對大陸出口跌至九百點臨界點(900.61點)。 按貨櫃運輸流向來看,自大陸進口指數為1471.06點較前週(3/8)微升0.6%,其中華東/上海輸往台灣/基隆.台中.高雄)1624.86點較前週微跌0.6%,東南地區/廈門.福州輸台1296.44點(+3.8%),北方地區/天津.青島輸台1271.75點(-0.6%)。台灣輸往大陸指數由前週的953.49點跌至900.61點(-5.5%),其中台灣輸往華東跌破九百點,由前週的904.65點跌至859.07點(-5%),台灣輸往東南地區由前週的977.85點跌至904.75點(-7.5%),台灣輸往北方地區1030.38點(-2.6%)。

Read More

許國慶:引水人登輪從事引領是顧問性質船長不能免責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現代東京輪」(HYUNDAI TOKYO)廿一日衝撞高雄港碼頭目前進入海事調查階段,惟矛頭指向引水人有酒精反應及檢討引水人責任及懲處,前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許國慶則引據現行我國法規認為,引水人責任登輪從事引領業務是顧問性質(顧問說 非駕駛船舶之指揮說),國際公約及實務亦採顧問說,即引水人在船執行業務,在船船長及船員仍不能免除應該要負之責任。 許國慶指出。引水人酒後,登船執業,就是不應該。本案船長也不盡職,駕駛台管理,在ISM CODE程序書,都有事前酒測相關規定,哪有等肇事才酒測的道理。一般是,引水人登船時先聲明已酒測,並符合安全規定,才開始執業。或是引水人一登輪就由船上進行酒測,不合規定者,馬上拒絕該引水人,並請求換引水人,才是現行進出港安全實務。 他所引據引水人之責任在「船員法」第二條規定-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六、船長:指受雇用人僱用,主管船舶一切事務之人員。 第 58 條-船舶之指揮,由船長負責;船長為執行職務,有命令與管理在船海員及在船上其他人員之權。 船長為維護船舶安全,保障他人生命或身體,對於船上可能發生之危害,得為必要處置。 另在引水法第 32 條亦規定,引水人應招登船執行領航業務時,仍須尊重船長之指揮權。

Read More

高雄關公告通信標售充公私貨及逾期貨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公告通信標售充公私貨及逾期貨,標售貨物:螺帽、研磨輪(鈸型磨削砂輪、可彎曲磨片及平行切割砂輪)及噴油嘴。看貨日期及時間:112年4月7、10、11、12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30分。 繳納押標金日期及地點:112年4月10、11、12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至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3號3樓,該關法務緝案組處理課處理一股辦理押標(限以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為受款人之臺銀本票、銀行本行支票或銀行保付支票且應為即期;押標金總額未逾新臺幣5,000元者,得繳納現金。不符合規定者,不受理押標作業 )(註:臺銀同業支票已不使用)。 截標時間:112年4月13日下午1時30分(以該關收到郵件之時間為準)(該關不受理現場投遞標單)。開標日期及時間:112年4月13日下午2時。開標地點: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3號該關5樓「教室」。開標實況請見該關網站(網址:https://kaohsiung.customs.gov.tw)「資訊公開/『標售實況』」。投標人於開標時如不欲行使加價權利者,建議可利用前開網站觀看開標實況,以減少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機會。 投標須知、標售貨物清表、押標金額及看貨時間等書表,請於112年3月31日起至該關網站(同上),參閱公告相關內容。押標時請憑國民身分證或營利事業登記證及最近一期納稅證明辦理。「依據海關變賣貨物及運輸工具處理程序」五(二)3之規定,每次標售投標廠商之總家數如達3家以上,則各組均可開標。

Read More

高雄港77號碼頭碰撞 港務公司要求船方提交相關擔保金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現代東京(HYUNDAI TOKYO)撞上77號碼頭事件,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會配合提供相關航行資料供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及航港局參證,並函請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於引領船舶時應保持適宜航速、並應全程守聽無線電及落實平移平靠原則。高雄港務公司已責成肇事船方簽具損壞賠償責任切結書,並要求船方提交相關擔保金作為受損設施修復之擔保。 現代東京(HYUNDAI TOKYO)一艘7萬總噸進港船預計靠泊77號碼頭,該輪由領港引領進港,並有1艘6400匹馬力拖船在旁協助進港靠泊。該船於08:52進入二港口防波堤,續於通過二港口VTS信號台前方水域時,VTS信號台設置之「船舶操航智慧警示輔助系統」出現該輪航速警示訊息(船速超過6節即觸發預警),VTS信號台管制員立即以無線電(VHF)於1分鐘內連續4次呼叫警示領港該輪航速過快,惟未獲領港回應,該輪隨後撞上77號碼頭,造成該碼頭設施受損。 事故發生時,高雄港務分公司除通報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及交通部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高雄港務分公司立即邀集各相關單位對碼頭損傷設施進行會勘,初步計有繫船柱基座、碼頭舖面伸縮縫、岸肩及岸壁 冠牆等多處裂損,並安排昨(21)日進行碼頭水下檢查作業,初步檢查發現該碼頭被撞擊處鋼板樁設施凹陷受損並有漏砂情形,高雄港務分公司立即要求肇事船方立即進行堵漏,另高雄港務分公司考量碼頭結構受損情形,要求碼頭承租業者韓新公司於碰損設施範圍不得進行裝卸作業,並應設置阻隔設施避免人車進入,並隨時留意現場狀況,以免二次事故發生,交通部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已管制「現代東京輪」出港並進行相關海事調查。

Read More

NYK批量訂造LNG運輸船隊2027年規模增3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LNG油運需求夯,日本郵船(NYK)近期加速下單訂造LNG運輸船,預期未來四年船隊規樣增加三成。 消息指出,全球各大天然氣生產商在各大船廠下單搶訂LNG運輸船,船公司方面也為了趕上運價紅利加速下單LNG運輸船。日本郵船表示,即使造價越來越貴,也將繼續加速LNG運輸船建造,使LNG運輸船隊規模至2027年增加三成。NYK旗下LNG集團高層井浪康之表示,NYK該公司將在未來四年增加旗下三成的LNG運輸船達到110艘以上。 據瞭解,截至去(2022)年NYK旗下LNG運輸船計有86艘,其中25艘服務於日本本土客戶,55艘服務海外客戶,另六艘為中短期合約船隊。NYK表示,雖然LNG運輸船目前主要面向簽訂長期合約國內外客戶,但為因應中短期用船需求,還保留部分船隊以確保靈活性。 NYK去年即向全球各船廠下單訂購新船數量增至25艘,其中包括卡塔爾能源公司的12艘和中海油的六艘,尚有九州電力和大阪燃氣公司。其中與中海油的六艘船在中船滬東中華造船廠造價人民幣84億元,亦係中國大陸造船廠收到的最大筆單一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訂單。 克拉克森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球LNG運輸船共計713艘,載容量1.07億立方米,比前(2021)年度增加4.3%。相較去年全年LNG貿易量達到3.98億噸增幅4.6%,意謂著LNG交易成長已經超過LNG運輸船運能成長。據估計,至今(2023)年底,LNG船舶的交付量僅有66艘,考慮部分船舶延期交付及拆解情況,船舶供給依然相對吃緊,LNG船的供需失衡將在今年進一步加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