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入貨物處分確定後 受處分人得於海關標售前申請備價購回沒入之物品。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有關經海關沒入處分確定,屬准許進口或出口之貨物,民眾得攜帶個人證件及處分書至該關法務緝案組,填寫備價購回申請書,經核准並繳清貨價(處分書上所列之完稅價格)及稅捐後,購回沒入處分之貨物。另貨物若涉輸出入規定,尚須取得主管機關核發之輸入許可文件或免驗證明,始得輸入國內。 該關提供備價購回單一窗口申辦服務,民眾可來電洽詢申辦要件、處理流程、應繳金額及貨品輸入規定等相關資訊,並得預約辦理時間,以加速作業流程。 臺北關進一步表示,沒入處分確定後,該關依貨物類別及時程辦理標售或銷毀作業,民眾欲備價購回,請儘速申請。如有相關疑問,歡迎電洽該關法務緝案組(電話03-3834265分機4450)。

Read More

113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網路申報軟體即起上線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113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網路申報軟體自4月15日起放置於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網址:https://tax.nat.gov.tw),營利事業及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下稱機關團體)可先至該網站申請網路申報身分認證,並於上述日期起下載安裝申報軟體,憑於114年5月1日起使用網路辦理113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 該局說明,營利事業及機關團體經由網路辦理結算申報,須依規定申請網路申報身分認證,可依下列2種方式擇一申請:一、簡易電子認證方式:由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點選常用服務/「密碼申請」,輸入營利事業統一編號(機關團體扣繳編號)及負責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身分證統一編號後,依序鍵入相關資料完成密碼申請,已申請簡易電子認證密碼者毋需再申請。 二、電子憑證認證方式:營利事業向經濟部工商憑證管理中心(網址:https://moeaca.nat.gov.tw)申請工商憑證IC卡,機關團體及其代理人(事務所)向XCA組織及團體憑證管理中心(網址:https://xca.nat.gov.tw)申請留有統一編號資訊之組織及團體憑證IC卡。 該局指出,申報軟體下載路徑為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首頁/非個人/營利事業所得稅項下,營利事業及機關團體可分別點選「營所稅結(決)算申報」及「營所稅機關團體申報」,再至「軟體下載與報稅」下載,包含營所稅結(決)算申報程式(含建檔、審核、列印)、股東股份轉讓媒申審核申報程式、投資人明細媒申審核申報程式、設備或技術投抵媒申審核程式、公司員工或高階專業人員取得股票或執行認股權憑證選擇緩課媒申審核程式、以技術或智慧財產權作價入股選擇緩課媒申審核程式、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媒申審核程式及營所稅結算機關團體申報系統等申報軟體。 該局籲請營利事業及機關團體先至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申請網路申報身分認證,並自114年4月15日起下載安裝申報軟體,俾利114年5月1日起以網路辦理113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及112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免出門即可完成申報,省時、安全又便利。

Read More

上海港第一季櫃量維持百分之六成長率

上海港第一季櫃量維持百分之六成長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第一季上海港業績尚未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影響,一至三月累計貨櫃量仍維持百分之六成長率。 上海港務集團(SIPG)統計,上海港上(三)月份櫃量為431.1萬TEU比去(2024)年同月櫃量415.2萬TEU仍增近百分之四(+3.8%),累計前三個月櫃量達1321.2萬TEU,比去年同期年增6.07%,惟其後三季中美關稅戰效應尚待觀察。 另據SIPG發佈該集團2025年第一季業績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首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38.8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5.14%。 SIPG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兩大關鍵因素,一方面該公司母港貨櫃輸送量比去年同期增長,港口主業利潤貢獻顯著增加。作為全球重要的港口營商,該集團持續優化營運效率,不斷提升港口設施的現代化水準,吸引更多的航運業務。另一方面,控股及參股的相關航運公司利潤增長,進一步夯實業績增長基礎,反映了SIPG在航運產業鏈佈局上的前瞻性和協同效應。 回顧2024年,SIPG經營業績同樣出色,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1.17億元增長1.51%,淨利潤達到149.54億元增長13.36%,基本每股收益0.64元。母港貨櫃輸送量高達5150.6萬TEU年增長4.8%,成為全球首個年輸送量突破5000萬TEU港口,且連續十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Read More

美關稅政策影響歐佩克調降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調降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歐佩克發佈石油市場報告稱,該組織調降對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調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近期關稅政策對石油需求的預期影響。 報告指出,歐佩克將2025年全球日平均石油需求較去年增長量預期從145萬桶調低至130萬桶,調整後的全年日平均石油需求預計約為1.051億桶,2025年全球日平均石油需求增長中,約125萬桶將來自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國家。 報告將明(2026)年全球日平均石油需求較2025年增長量預期從143萬桶再調低至128萬桶,支撐石油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非經合組織國家強勁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公路運輸需求等。

Read More

美國暫停關稅90天貨櫃貿易影響現階段趨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暫停關稅90天對貨櫃貿易影響現階段趨緩,克拉克森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暫停對除中國大陸以外的進口關稅90天,使目前全球貨櫃貿易的6%(即2900萬TEU)受到影響,而暫停之前此一比率為11%。 消息指出,川普政府提出加徵關稅暫停90天,但中國進口商品除外,中國進口商品被加徵145%的關稅,且表示是對中國徵收更高的關稅是對中方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回應,估計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可能會影響6300萬噸海運貨櫃貿易。 克拉克森表示,在不確定性和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情況下,預計跨太平洋貨櫃貿易量短期內將大幅減少。鑒於關稅提高和對主要消費市場的宏觀經濟影響,中期可能會出現貿易損失,對中國以外國家徵收更高關稅暫停90天,影響可能主要針對跨太平洋地區,美中雙邊貿易僅占全球海運貿易的1.5%,但集裝箱貿易更為重要。 克拉克森指出,如果貿易緊張局勢能夠得到解決,經濟可能會出現上揚空間,關稅還可能擾亂服務網路,導致擁堵或船舶閒置。 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上週(4/11)發佈公告稱,自2025年4月12日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規定的加徵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中共方面指出,即便美方繼續加徵再高關稅,已經沒有經濟意義,在目前關稅水準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

Read More

大陸第一季汽車產銷增逾一成新能源佔總銷量四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大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統計,今年第一季中國大陸汽車產銷兩位數成長。 「中汽協」指出,今年以來一系列提振消費政策措施加速,消費市場提質,汽車行業開局運行良好,第一季大陸汽車產銷分別達756.1萬輛和747萬輛,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318.2萬輛和307.5萬輛增長50.4%和47.1%,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1.2%。整車出口保持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佔44.1萬輛增長43.9%。 中汽協表示,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為汽車市場總體良好運行提供有力支,展望二季相關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上海國際車展開啟新品密集發佈週期,將有助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延續市場增長態勢。

Read More

民航局發佈修正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收費標準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民航局發佈修正「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收費標準」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修正條文。 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收費標準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修正條文,包括第 一 條「本標準依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第 二 條「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或以外之事業申請進入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以下簡稱本港區)之營運審查及申請本港區人員或車輛長期入出許可證者,應依本標準繳納規費。」 第 三 條「前條計收標準如下:一、自由貿易港區事業或以外之事業申請進入本港區營運審查費:每件新臺幣二千元。 二、申請本港區人員或車輛長期入出許可證費:每件新臺幣二百七十元。申請換、補發本港區人員或車輛長期入出許可證:每件新臺幣二百七十元。」

Read More

SCFI連續三週上揚東南亞出貨回溫或將掀搶艙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週報分析認為,截至上週(4/11)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連續三週上揚,在中美關稅衝突影響下,東南亞出貨回溫,市場或將掀起搶艙潮。 上海航交所本(四)月11日發佈SCFI指數以上1394.68點小漲1.9點,週漲幅0.13%,歐美四大遠洋航線中,除美國線下跌外,地中海和歐洲航線開始回升。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週中國大陸訂艙暴跌超60%,並傳出有貨櫃船公司暫停原定五月啟航的跨太平洋美國新航線,預計本周運價跌幅將擴大。除了中國大陸,在美國暫緩對其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之際,貨櫃船公司預見美國進口商採購地點將從中國轉移,目前已經看到東南亞到美國線出貨開始回溫,預計本周開始將出現艙位吃緊甚至搶艙現象。 上海航交所數據指出,上週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2202美元下跌111美元,週跌幅4.8%;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3226美元下跌80美元,週跌幅2.41%;遠東至歐洲線每TEU運價1356美元上漲20美元,週漲幅1.49%;遠東至地中海線每TEU運價2144美元上漲116美元,週漲幅5.71%。 近洋線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每TEU運價316美元較前一週下跌六美元;遠東至日本關東每TEU運價321美元亦較前一週下跌六美元;遠東至東南亞每TEU運價448美元較前一週則上漲三美元;遠東至韓國每TEU運價142美元較前一週持平。 除了中美關稅戰之外,美國、歐盟彼此暫緩關稅報復,都將成為貨櫃船運市場走向的不確定因素,船公司為因應對關稅戰全面開打,預計採取反擊的中國、歐盟對美國出貨量恐下滑,已經通過減班、空班策略應對,進而支撐運價。德魯里數據顯示,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航線,四月航次取消量增幅尤其明顯。 展望新關稅對於全球貨量勢必會造成影響,北美航線外的其他航線,如亞洲近洋線及歐洲線貨運需求則維持平穩;美國新關稅政策具體影響程度與範圍仍待各國與美國關稅協商結果而定。

Read More

陸首季進出口規模創同期新高連續八季逾十兆元人民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總署分析稱,今年大陸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第一季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八個季超過十兆元人民幣,從各月趨勢看,一月份進出口下滑2.2%,二月份基本持平,三月份增長6%。 中共海關總署通報今年第一季進出口指出,據統計,今年首季中國大陸貨物貿易進出口10.3兆元人民幣,比去(2024)年同期僅增長1.3,其中出口6.13兆元增長6.9%,進口4.17兆元則下滑6%。 首季大陸民營企業進出口5.85兆元增長5.8%,佔大陸進出口總值的56.8%,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同時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99兆元略增0.4%,佔進出口總值的29%。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較快,進出口機電產品5.29兆元增長7.7%,其中出口增長較快的項目是家用電器、筆記型電腦、電子元件,進口增長比較快的則是自動資料處理設備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 第一季大陸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52.9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萬,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達45.5萬家,佔同期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86.1%。區域開放佈局進一步優化,首季中西部地區進出口1.84兆元增長8.7%,增速比整體增速高7.4個百分點,佔大陸進出口比重也比去年同期提升1.2個百分點達17.9%。

Read More

去年上海港汽車滾裝輸送量363萬輛躍升全球第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繼連續15年貨櫃作業量排名全球第一後,在汽車滾裝運輸領域也取得突破,去(2024)年以汽車滾裝輸送量363萬輛首次躍升全球第一。 據統計,上海港去年汽車滾裝輸送量363萬輛,比前(2023)年度增長15%,首次躍升全球第一,其中外貿汽車輸送量佔比超過六成。目前上海港國際汽車滾裝航線15條,通達131個國家和地區的289個港口。 近幾年,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出口成績斐然,上海港作為全球航運樞紐,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車滾裝樞紐港之一,眾多車企通過多式聯運方式選擇上海港作為主要出口港。大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指出,2022年中國大陸汽車出口量311.1萬輛,年增長54.4%;2023年進一步增長到491萬輛續增57.9%。據中共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大陸汽車出口量更是達到640.7萬輛,比前年度增加22.7%。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