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彩繪 龍崎182線橋下廣場變身

龍崎區一八二線道高架橋下的休閒廣場打造防災公園,知名3D立體畫家曾進成正在第二根橋墩進行3D立體彩繪,巨大的作品頗有震撼性。(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龍崎報導  龍崎區一八二線道高架橋下的休閒廣場啟用近二十年,設施老舊,不復昔日風光,龍崎區公所最近爭取經費重新打造此廣場,邀請知名3D立體畫家曾進成進駐,在橋墩和地面進行土石流等災害相關彩繪,打造成防災公園,也讓休閒廣場重新出發。  龍崎區長蕭琇華表示,為了活化橋下休閒空間,她爭取經費重新整頓,希望配合山區容易發生的土石流災害,將此空間闢為防災公園,讓遊客到此休閒時也能對土石流災害及防災避難有進一步了解,達到宣導兼具休閒效果,因此邀知名3D畫家曾進成進駐,在六根巨大橋墩及地面進行立體彩繪。  曾經應邀為布袋鎮好美里、台中后里舊社區等社區進行3D立體彩繪的曾進成表示,為了不讓防災宣導顯得太過突兀,他先到附近觀察並且訪視耆老,發現龍崎擁有不少自然生態,尤其是大冠鷲和紅尾伯勞更具特色,決定將生態融入作品中,每件作品也儘量和周遭環境結合,讓遊客自然的達到宣導目的。  曾進成目前正進行第二根橋墩彩繪,第一根橋墩的構圖元素,就有守護鄉土的大冠鷲和一雙想辦法挽救水流的巨大雙手,呈現災難即將發生的意象;第二根橋墩則是土石流前兆,包括混濁的水、移動的大石塊和樹枝等,還有紅尾伯勞與巴式小雨蛙等生態。  曾進成表示,接下來會一根根橋墩展現土石流的威力及教導如何防災,還會加入互動式彩繪,讓民眾在和作品拍照時,對防災也能留下更深的印象,預計十二月下旬可完工。

Read More

里民要求抓蛇 里長無奈寫告示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蛇出沒怎麼辦?仁德區成功里一里民日前在住宅旁空地發現一條眼鏡蛇,消防人員到場時蛇已離開,屋主不放心,以「獲神明指示」請里長鄭晴而協助,鄭晴而也找不到蛇,乾脆寫一張拜託蛇不要再出來的告示牌插在地上,有趣的為民服務方式令人莞爾。  這名住成功里的老人家向鄭晴而表示,日前在屋旁空地發現一條粗大的眼鏡蛇,嚇得躲進屋內打電話一九九九請求協助,但消防人員到場時,眼鏡蛇已經不見了,他擔心眼鏡蛇再出現,到附近廟宇請求神明協助,卻一直擲不出聖杯,最後擲筊獲「神明指示」可找里長幫忙。  鄭晴而接獲里民要求後趕到現場,已不見蛇的蹤影,因附近是大片空地且長滿雜草,無從找起,這名老人家卻堅持「神明有指示」,要他無論如何要幫忙將眼鏡蛇抓起來。  鄭無奈之下只好寫下告示牌給「敬愛的蛇」插在屋旁空地上,請牠不要再出來嚇人了,而且冬眠時間到了,可以開始冬眠,有趣的處理方式令人莞爾。  鄭晴而無奈的表示,里長並非萬能,有些里民任何大小事都找里長服務,晚上野狗互咬擾人清夢找里長、雨後蛙鳴也找里長,現在連蛇出沒也找里長,有時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Read More

攜點鈔機販毒 疑涉鉅額交易

苗栗縣警察局刑警大隊跨轄至台中市汽車旅館破獲一起毒品交易案,查扣純質愷(K)他命毒品一公斤、改造手槍一把、子彈十一顆及點鈔機一台。(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警局刑警大隊至台中市汽車旅館破獲一起毒品交易案,逮捕林姓、張姓二名犯嫌,查扣純質愷(K)他命毒品一公斤、改造手槍一把、子彈十一顆及點鈔機一台,全案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罪嫌,移請台中地檢署偵辦。  縣警局十月上旬接獲情資,染有施用毒品惡習的台中市張姓男子,平日以販毒維生,販毒網絡遍及中部各地區,警方成立專案小組派員前往台中市跟監、蒐證,張嫌為規避警方查緝,平日均以Uber計程車代步。  專案人員多次前往張嫌住居所觀察,掌握其交易習性及行蹤後,隨即展開跟監、查緝任務,本月三日中午趁張嫌前往南屯區某家「摩鐵」疑似從事毒品交易時,將甫下車的張嫌當場壓制逮捕,並從同行八十年次的林嫌隨身提袋內查獲一公斤愷他命毒品及點鈔機,另在林嫌腰際起獲一把已上膛的改造手槍及子彈十一顆。  刑警大隊隊長胡敦棣指出,嫌犯隨身攜帶點鈔機,警方強烈懷疑與動輒上百萬毒品交易有關,將深入追查林嫌等販賣毒品罪行。  縣長徐耀昌六日上午頒發破案獎金,慰勉專案小組人員查緝毒品的辛勞。

Read More

結球萵苣生產 智慧管理幫大忙

台南區農改場推動結球萵苣「合理施肥推薦系統」,可避免肥料施用不當造成的葉片焦枯問題。 (台南區農改場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積極策劃與導入智慧管理應用於外銷結球萵苣生產,發展「合理施肥推薦系統」,可讓生產團體於不同契作田區的施肥管理達到快速決策,避免肥料施用不當造成的葉片焦枯或施肥過量的浪費;另藉由育苗穴盤再利用的環保消毒技術研究,加強生產資材循環利用。  台南農改場六日舉辦一場觀摩會,介紹結球萵苣生產的「合理施肥推薦系統」。透過該系統,藉由輸入整地前土壤肥力分析結果,電腦就可依據未來長期天候狀況,推薦農友所需合適肥料及合理用量,配合一次施肥技術,避免肥料施用不當產生葉片焦枯問題或施肥過量的浪費。  台南農改場場長鄭榮瑞表示,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農業,透過物聯網的資訊蒐集及電腦程式數據運算,搭配農場管理資訊系統,提供記錄、決策、管理等多面向的功能應用,減輕生產管理決策失準風險及降低所需人力負擔。目前正在推動的「合理施肥推薦系統」,應用在外銷結球萵苣生產,可降低施肥種類不當或施肥量不適的風險。  另外,慣行育苗穴盤堆置曝曬方法無助於微生物滅除,反而降低穴盤使用壽命,農改場建議於重複使用前利用攝氏五十度的熱水浸泡或以稀釋漂白水進行浸泡,降低微生物數量,強化育苗穴盤重複使用效益,且可有效避免微生物汙染風險,既環保又可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Read More

外送員職災 勞局探討保障勞權

市府勞工局舉辦「職安健康互聯網、智造優質勞動」論壇,勞工局副局長吳明熙(左二)、職安健康處長許禹錦(左一)和與談人合影。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白河報導  平台經濟成新興產業,近來發生數起外送員之死,層出不窮的糾紛浮上檯面。市府勞工局六日舉辦論壇,邀專家學者討論對平台經濟下勞動權益的保障,以及分享如何以物聯網技術進行救災、對作業環境有害物做監測,預防職業病發生。  職安健康處在關子嶺勞工育樂中心辦理「職安健康互聯網、智造優質勞動」論壇;勞工局長王鑫基在議會備詢,由副局長吳明熙主持,他表示,市長黃偉哲期許打造台南為「希望家園」,保障勞動權益及維護職場安全是希望家園基石,期待事業單位精進勞動條件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機制,營造更優質勞動環境。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鄭津津主講「平台經濟下勞動關係與勞動保障發展趨勢」,為釐清平台業者與勞務提供者間,是勞雇關係或承攬關係,從人格、經濟、組織從屬性,及各國不同個案做探討,各有不同的認定。 市府勞工局舉辦「職安健康互聯網、智造優質勞動」論壇,勞工局和與談人及與會者合影。(記者陳佳伶攝) 尤其兩者爭議最多的是職災問題,平台業者應對勞務提供者負擔部分雇主責任,並建議可成立相關職業工會,提供勞務者可加入工會取得勞健保,並強制平台業者買商業保險,提供外送員保障。  台灣生活環境安全與衛生學會理事長鄭世岳主講「以物聯網支援緊急應變訓練」,他說,可透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來救災,將建物結構和設計圖、危害物質存放位置和數量、安全防護設施設置情況等建立資料庫,透過網路資訊平台的連結,救災才能避免危險。  正修科技大學土木與空間資訊系暨營建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琳麒,分享「物聯網於作業環境有害物監測的應用」,透過物聯網技術如感測裝置,運用於作業環境有害物監測,可提供雇主或勞工及早進行危害預防措施,降低勞工職業傷病;如以穿戴式感測器連續監控,在高於暴露限值時,及時發出警報通知,能降低危害。

Read More

番石榴將輸美 市府布局拚外銷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三)出席「台灣番石榴外銷平台論壇」。 (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台南芭樂產量佔全台第二,為拓展美國外銷市場,市長黃偉哲六日出席「台灣番石榴外銷平台論壇」,並指示農業局要積極輔導農友及外銷業者準備番石榴外銷作業,以便擴大台南番石榴外銷國際市場的版圖。  「台灣番石榴外銷平台論壇」昨在台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舉行,由行政院農委會邀集農糧署、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各地區農業改良場、全台番石榴主要產區之縣市政府、農民代表、外銷業者等相關單位參與,期望透過論壇交流加快台灣番石榴輸美的速度。  黃偉哲表示,台灣栽培番石榴歷史已有三百多年,雖然全台各地皆有栽植,但主要生產區域以南部與中部地區為主。台美雙方已於美東時間十月廿四日共同簽署「台灣產番石榴鮮果實輸美工作計畫」,正式開放台灣番石榴輸入美國。  黃偉哲強調,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芭樂可以銷往美國的國家,台南市政府已積極輔導農友及外銷業者,一定要符合美方的檢疫規定及相關準備作業,同時更積極洽談外銷通路,儘速將台南番石榴輸往美國,以開拓精品級番石榴的外銷新市場。  農業局長李朝塘指出,台南番石榴種植面積約一千四百六十公頃,全台排名第二,每年產量約三萬兩千公噸;目前美國市場上的番石榴約有九成來自墨西哥,其果實較小,口感較澀。台灣番石榴爽脆多汁,具有特殊的甘味及香氣,在口感與風味上皆優於墨西哥番石榴。

Read More

法務部長蔡清祥指執行死刑沒選舉考量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吳志揚質疑法務部執行死刑受到壓力,否則為什麼選舉前三個月就會傳出執行死刑的議題?對此,法務部長蔡清祥昨(六)日在立法院強調,「執行死刑與選舉無關」,也沒有一定的時間表,會就個案進行審慎的檢視。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總質詢時說「判死定讞,就該執行」,並點名燒死六名親人的翁仁賢及殺害「小燈泡」的王景玉,再度點燃死刑執行的議題。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日審查國家賠償法草案。國民黨立委吳志揚質詢質疑蘇揆對法務部下指導棋?他說,法務部去年八月執行一件死刑,距離選舉僅三個月,怎麼這次蘇發言也距離選舉三個月?  吳志揚希望法務部執行死刑不要有選舉考量,不然死囚很可憐,該執行的不執行,選舉時又覺得要順應民心,對受刑人非常不公平。  蔡清祥指出,執行死刑的時間與選舉無關,去年執行時間距離選舉還很長,怎麼可能會為了選舉而執行?他強調,法務部執行死刑「有進度」,但「沒有時間表」。  蔡還說,法務部訂有審核死刑案件執行實施要點,必須就個案檢視有無再審、非常上訴、聲請大法官會議解釋、總統特赦等各種狀況,隨時都在檢視個案,每個案子都不一樣,審核須非常審慎。

Read More

肌萎少年躺著畫出人氣吉祥物

林子揚罹患極重度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但他樂觀進取,還參加企業吉祥物比賽獲獎。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高商學生林子揚罹患極重度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即使身體逐年萎縮,仍因熱愛畫圖,每天全身躺平側著頭用萎縮的手移動滑鼠繪圖,作品獲得網路吉祥物設計比賽最佳人氣獎。主辦單位昨天到校,頒發兩萬元獎金給他。  林子揚表示,能獲獎很開心,要一直畫到不能畫為止,視藝人林俊傑為偶像的他,目前最大夢想就是希望能看林俊傑的演唱會,他說林俊傑唱歌好聽、人又帥,以他為榜樣。  嘉商校長林義棟表示,林子揚是廣設科一年級學生,平時上課由媽媽從旁協助,很有繪畫天分,他的哥哥林育陞是廣設科三年級,繪畫方面也很厲害,兄弟兩人皆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但人生觀皆十分正向,積極學習,求知慾旺盛。  林母廖秀玲表示,兩個兒子就讀幼兒園起,一路陪讀到就讀高職,她說,這個疾病主要是受基因影響,導致運動神經元受損,肌肉逐漸無力、萎縮的疾病,當時真的十分沮喪、覺得夢想破裂,感謝家人、學校等很多貴人一路幫忙。  林育陞表示,以弟弟為主角拍攝的微電影,目前先完成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介紹,以及對患者生活影響,後續將記錄弟弟擔任設計師的夢想,希望社會更多人能了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Read More

國中母校校慶 周子瑜錄影片祝福

周子瑜錄影片祝福母校復興國中校慶,並為學弟妹加油打氣。 (記者施春瑛翻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復興國中將於7日舉辦45週年校慶活動,正在韓國演藝圈發展的傑出校友周子瑜捎來祝福,錄製一段影片祝母校生日快樂,影片上傳網路短短兩天,已吸引超過5萬人次點閱。  復興國中在網路張貼一段「復興國中45週年校慶祝福影片」,一開始場景是在教室內,學生大喊無聊,老師決定犧牲一下,模仿韓國女團TWICE跳「TT」,卻被學生吐槽,還說想要看在韓國的學姊,校長敬世龍聽到學生的許願,就把周子瑜給「變」了出來。  接著周子瑜出現在畫面中,並以甜美嗓音祝福校慶活動圓滿成功,也祝福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快樂,還說「我愛你們,加油喔」,幫學弟學妹加油打氣。  校長敬世龍說,原本今年校友會想邀請子瑜回母校參加校慶活動,並頒發「復興巨星」的獎座給她,甚至都已談到細節,可惜因檔期不能配合而無法成行。周子瑜的媽媽也說,子瑜對母校充滿感恩,在復興有許多溫馨的回憶,真的很想回母校來看看,如果明年時間允許,希望可以在校慶的時候回來。  雖然今年無法返台參加母校的校慶,但周子瑜錄了影片祝福母校生日快樂,還寫了一封信給學弟妹,她說,她未滿14歲就隻身到韓國,剛到韓國時要強逼自己短時間內把韓語學會,白天要到華僑學校念書,下課後又要練習到很晚,每天一沾到枕頭就睡著了。雖然這麼累,但憑著對舞蹈的興趣和熱情,還是撐過來了,只是每當夜深人靜,總是想起台南,也憶起在母校與師長同學相處的點點滴滴。  周子瑜勉勵學弟妹,不管興趣是什麼,堅持就對了!學習的過程中更要虛心接受批評與指導,不要輕言放棄。她感謝母校,也感謝當年的導師施錦治對她的諄諄教誨。

Read More

佳里警為長輩鐵馬加裝火金姑

佳里分局長斯儀仙(右)、佳里區長朱雅宏(中)等人,昨天傍晚前往六安里池安宮為長輩的腳踏車加裝火金姑,提醒用路安全。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佳里警分局統計今年一到十月轄內共發生十二件死亡車禍,其中六十五歲以上就有四件,且肇事時間集中在清晨四到八時、傍晚四點到八點,為提醒長輩用路安全,佳里分局結合民力,利用傍晚時間選在六安里池安宮廟埕裝設「火金姑」,還送上反光條,讓老人家行得更安全。  這項捐贈儀式六日下午五時在六安里池安宮舉行,由佳里金唐殿上元燈慈善會長楊志超、佳里扶輪社長葉明進代表捐贈腳踏車後座警示燈二百具,並由佳里分局長斯儀仙代表接受,包括佳里區長朱雅宏、六安里長林佩玲到場觀禮,現場湧入不少長輩等著要為鐵馬加裝火金姑。  斯儀仙表示,根據統計分析,清晨跟傍晚因視線不佳,是交通事故最易發生時段,尤其是許多長輩利用這些時段出門運動,就要更加小心,除騎乘腳踏車加裝警示燈外,身上也要帶上反光條,讓用路的駕駛可以看到,避免車禍發生。  長輩們說,最近因為空汙,天空都是灰濛濛,感覺視線很不好,騎乘的腳踏車加裝警示燈後,對自己或是其他用路人都是另一項保障,感謝各界對老人的關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