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轟監督執政黨了嗎?

 針對房產爭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昨天在臉書發文,問「大家今天監督執政黨了嗎?」圖為他在台中進行傾聽之旅,與支持者握手。 (記者陳金龍攝)

Read More

守護樹木綠地 北區社大巡迴公園推環教

北區公所、台南社大二十二日舉辦「一公園一棵樹一草地」環境教育推廣計畫說明會,希望大小市民成為守護樹木綠地的「樹幫手」。(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台南社大二十二日在立德公園舉辦「一公園一棵樹一草地」環境教育推廣計畫說明會,預計巡迴北區十個鄰里公園,由台南社大設計公園知識與共學體驗,成為守護樹木綠地的「樹幫手」,營造多樣生物循環共生的「生態城市」  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北區擁有四十八個鄰里公園,再串連台南公園、三二一巷園區、兵工廠範圍內的「公六六」及北區各級學校校園,北區可說是擁有最多珍貴老樹及綠地類型的區域。在空污及氣候劇烈變化的現在,樹木及公園綠地被視為城市安全設計的重要環節,無論是吸附空污、疏散驟雨積水、調節微氣候,需要大小市民參與守護。  北區公所於一0八年度委託民間環境組織,進行都市公園生態化調查,發現許多鄰里公園充斥著水泥鋪面及不友善環境的人工設施,民眾對公園綠地的用途,多為運動功能取向,甚至擅自栽種或移除花草樹木。  北區公所結合台南社大在台南公園辦理「樹公民」及「從一棵樹,認識城市」等多年守護百歲公園的經驗及公民科普行動,昨日在立德公園舉辦「一公園一棵樹一草地」環境教育推廣計畫說明會,認識「甚麼是一棵完整的樹?」、公園綠地對城市的貢獻,預計巡迴北區十個鄰里公園,培力大小市民共學,成為守護樹木綠地的「樹幫手」。

Read More

港府29日上訴 禁蒙面法無效否 等7天

 中央社/香港二十二日電  香港高等法院今天暫緩頒布禁蒙面法無效七天,直到政府二十九日提出上訴後,再由上訴庭決定是否繼續暫緩。  綜合本地媒體的報導,高院原訟庭幾天前裁定禁蒙面法違憲後,政府向法庭申請,尋求條例繼續生效。  原訟庭傍晚決定頒布七天臨時暫緩令,暫時不頒布政府引用緊急法訂立的禁蒙面法無效,直至二十九日政府提出上訴,再由高院上訴庭決定是否繼續暫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先前根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定禁蒙面法,以禁止「反送中」示威者蒙面及戴口罩等;但二十四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向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頒令裁定緊急法及禁蒙面法無效及違憲。

Read More

<世衛調查報告> 全球青少年 8成運動不足

 中央社/日內瓦22日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全球青少年中,每5人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而影響健康;世衛組織並警告女孩尤其需要更多運動。  法新社報導,世衛組織在他們破天荒的首份全球青少年身體活動報告裡強調,各國有必要趕快拿出行動,讓青少年遠離(手機、電腦等)螢幕並且多運動。  報告的共同作者之一萊里在發布前告訴媒體:「我們絕對需要再做更多,否則就會看到這些青少年健康不良的悽慘景象。」  這項報告刊登在醫學雜誌「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是根據2001年到2016年、在146個國家針對160萬名11歲到17歲青少年所作的調查。  研究發現,有81%青少年都未達到世衛對青少年的運動建議量,即每天至少做1小時的體力活動,諸如走路、遊玩、騎腳踏車或參與組隊式的運動。  規律的體力活動好處眾多,從改善心臟與呼吸系統功能,到認知能力更好,讓學習更容易等;此外,若要根除全球的肥胖流行,運動也是很重要的方式。但報告也發現,儘管過去各國不乏雄心勃勃的目標要提升運動量,但2001至2016這15年間可說毫無改變。

Read More

家暴男帶走2歲兒 前妻報警尋回

 記者林偉民/歸仁報導  有家暴紀錄的黎姓男子,日前持美工刀闖入仁德區前妻家中,威脅要探視兩歲兒子,並將兒子帶離,前妻擔心孩子安全向警方報案,員警到場後四處搜尋並在仁德區一間廟宇發現黎和小孩,順利將黎男依違反暫時保護令逮捕,也讓孩子平安回家。  文賢派出所警員林欣緯、張文仁日前執勤時接獲通報,指仁德區發生家暴案件,兩人趕到事發現場,報案婦女表示,黎姓前夫有家暴紀錄,她也有申請保護令,因黎男在事發時到她住處,手持美工刀威脅要探視兩歲的兒子,她將孩子抱出來讓他看看,沒想到前夫抱著孩子就離開,她追趕不及,又擔心孩子安全,趕緊向警方報案。  員警由各種跡象研判黎男應該不會離開太遠,即在附近找尋,果然不久就在仁德區一間廟宇前發現黎男帶著兒子在廣場徘徊,員警迅速上前將黎男依違反暫時保護令現行犯逮捕,並將小孩平安帶回母親身旁,讓心焦如焚的母親鬆了一口氣。  歸仁警分局長梁仁輝表示,歸仁分局平日常利用各種機會教育員警應積極服務民眾,排解困難,做好人民保母角色,此次員警也是本著同理心積極協助尋獲孩童,避免發生憾事。

Read More

崇明英語課 開放觀備議課

崇明國中英語課開放觀備議課。(崇明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八月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規範校長及教師每年至少一次公開授課。成大特聘教授閔慧慈昨日率領成大師培生前往崇明國中,與該校老師吳旻黛進行英語課觀備議課交流。吳旻黛指出,從教授的提問和回饋,了解自己可以再精進加強,努力付出收穫更多。  觀備議課意即教師共同備課、相互觀課、集體議課。崇明國中校長陳威介是該校第一位公開觀備議課的示範者。他認為,校長和教師應把公開授課視為「轉變的槓桿點」,更是成長與自我精進的好機會。  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實施後,規範校長及教師每年至少一次公開授課,讓其他教師、家長參與課堂教學並回饋意見。公開授課的老師,將接受外界檢視,因此教育局、校長和教師們紛紛繃緊神經準備。  市府教育局推動策略聯盟工作圈,國小分四十四個工作圈,國中則有十四個。每圈三到六校協力同行,配一名輔導員到校協助。希望透過共組社群等模式,讓教師共學,而非單打獨鬥。南市新課綱專案辦公室表示,南市已試辦公開授課,逐步鼓勵教師參與,可記嘉獎。

Read More

潤寅詐貸案 楊文虎胞兄遭聲押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北地檢署偵辦潤寅詐貸案,前日約談物流公司三名員工,訊後分別以八十萬、三十萬不等金額交保。檢調昨日搜索、約談潤寅負責人楊文虎胞兄楊文海,訊後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檢調獲報,潤寅實業負責人楊文虎、王音之夫妻涉嫌以不實應收帳款向十多家銀行詐貸,金額超過一百億元。二人今年六月初潛逃出境,北檢發布通緝;而楊文虎女兒楊宇晨九月間因涉案,經北檢聲押獲准。檢察官日前聲請延押楊宇晨獲准。  檢調偵辦此案已展開多波搜索、約談行動,陸續聲押楊宇晨、南亞塑膠蔡姓經理、中國人造纖維黃姓業務、王音之胞弟、中纖劉姓副總經理等二十一人獲准。  北檢日前約談楊文虎胞兄、潤寅監察人楊文海到案,訊後諭令二十萬元交保。檢察官另查出楊文海涉嫌滅證,昨日指揮調查局北機站搜索、約談他到案,訊後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Read More

在跨黨派議員見證下 港人權法案 美眾院急交川普簽署

 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一日專電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今天在跨黨派議員見證下,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送出國會並遞交川普總統簽署。裴洛西表示,面對北京鎮壓之際,法案重申美國對民主、人權及法治的承諾。  香港示威抗爭衝突加劇,促使美國參議院十九日以「一致同意」方式,迅速通過參院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相隔才一日,眾議院昨天也火速以四百一十七票贊成、一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參院版法案,完成國會部分的立法程序。  法案授權美國總統每年點名並透過凍結資產、簽證限制等措施,制裁侵害香港人權及自由的人士;美國國務卿也須定期檢視香港自治情況,評估其是否仍該在美國法律下享有特殊待遇。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今天在多位跨黨派參眾議員陪同下,在國會舉辦具象徵意義的法案簽署儀式,正式將兩項法案送出國會,並送交白宮給川普簽署。  裴洛西致詞表示,藉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國會在北京採取鎮壓手段之際,重申美方對民主、人權及法治的承諾。她說:「多年來,世界目睹香港人民自治權日益被剝奪,他們的自由也遭受壓制。」  裴洛西指出,港警近期對香港理大學生的暴力攻擊震驚所有人,透過這兩項法案,美國國會傳達出美國站在自由、正義這方,並與愛好自由香港人民站在一起。   根據美國法律,國會兩院通過法案後,總統有十天時間考慮簽署或提出反對,若總統選擇什麼都不做,法案即在十天後自動生效。

Read More

南迴公路可望下月全線通車

 記者戴淑芳/台東報導 台九線南迴公路拓寬改善後續計畫將於十二月下旬全線通車,位於最南端的草埔隧道也已接近收尾階段,未來通車後可縮短行車時間三十分鐘車程。 南迴公路拓寬改善後續計畫繼北端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金崙」段已於七月一日通車,「金崙|大鳥」段已於十月二十八日開放四車道通行,最南端的「安朔|草埔」段,預計於十二月下旬全線通車。 西濱南工處處長江金璋表示,南迴公路拓寬計畫的規畫即以安全、永續、人本、景觀、地方發展與新技術為主軸,分別針對不同之工程特性進行審慎規劃,例如草埔隧道通風採縱流及點排式系統模式、隧道消防設計水霧系統、於隧道出碴時利用大武漁港南側進行人工養灘。 為保全長隧道行車安全,各項電力、空調、照明、交控、警察消防及行車監控等系統,江金璋表示,特別聘請專家學者辦理四次履勘,並進行三階段通車勘驗,以確認通車營運階段之運輸安全與各系統妥善率。施工期間,施工團隊努力克服困難,與海爭地,與天搶時間,一步一腳印,穩紮穩打使得工程能如期、如質完成。 江金璋表示,台九線南迴公路為屏東與台東民眾往來主要通道,未來通車後可縮短行車時間三十分鐘車程,不僅提供一條安全、穩定回家的道路,亦可提升區域運輸服務品質、帶動沿線觀光經濟及提升東部地區醫療救護水準。

Read More

<大台南中醫論壇> 中醫針灸治療頑固性三叉神經痛

 診間有一名40歲男性患者,左側顏面與下頷處產生劇烈性疼痛,痛如電擊、針刺、刀割與燒灼感,減退後會再發作,飲食過冷、過熱或遇寒冷的空氣時則加劇。病人已自服用西藥普拿疼(Panadol)與癲通(Tegretol)仍未明顯改善,前來求助中醫治療。  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患處無明顯紅腫、身材狀實;聞診:聲音宏亮;問診:喝熱湯與遇冷風時患處疼痛加劇、喜食辛辣食物、心腹灼熱感、疼痛影響而致夜眠差、大便軟散;舌診:「舌紅苔黃膩」;脈診:「雙寸關弦滑,脈勢上越」。中醫辨證:「心肝火盛,陽明濕熱」。針方:「1.手部:中渚、裂缺、合谷;2.足部:足臨泣、衝陽;3.顏面部:頰車、翳風;4.耳絡放血」。  患者因畏懼針灸,第一次只扎6針後,沒有服用止痛藥,治療後針刺刀割感已解5-6成,且一夜好眠,患處只剩悶痛感。針灸第2次後,剩餘的悶痛感亦解除,患者驚嘆針灸竟有如此神效。  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64種針灸適應證中有提到三叉神經痛,藉由針灸瀉實補虛的調氣概念,往往效果神速。《黃帝內經》亦記載諸多三叉神經痛相關之經絡病候及治療準則,摘錄如下,「頷痛」、「頰腫」、「齒痛」、「頷腫」、「顑痛,顑即腮部」。「足少陽膽經:頷痛」;「手少陽三焦經:頰腫」;「手太陽小腸經:頷腫不可以顧」;「手陽明大腸經:齒痛」;「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三叉神經痛是由三叉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神經痛,乃面部疼痛最常見原因之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常見於50歲左右的成年人。百分之八十是因為三叉神經從腦幹根部進入時被動靜脈血管壓迫造成,其他病因如前庭神經瘤、腦膜瘤、多發性硬化症、帶狀皰疹等,都會造成三叉神經的去髓鞘化病變,繼而引發三叉神經痛症狀。  西醫三叉神經痛治療主要以抗癲癇藥物為主,癲癇藥物並非止痛藥,不能隨患者的嚴重程度自行加減劑量,建議從低劑量開始,遵循醫師加藥的速度,減少頭暈副作用。少數患者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會有皮膚紅疹及黏膜潰瘍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向醫師求助。頑固性的三叉神經痛通常使用注射療法,常用藥物包括:肉毒桿菌素、局部麻醉劑等,但不易達到長期緩解之效。對藥物反應差的頑固性三叉神經痛,分為神經根微血管解壓顯微手術、神經阻斷法和迦馬刀 。  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平常飲食戒食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過酸、過甜食物及熱性食物,選擇質軟、易嚼食物,規律作息,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凍、受潮。  (作者/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