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湖北返台 需居家隔離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至少超過3團來自湖北省、近百名旅遊團員26日上午起到晚間,自桃園國際機場搭機離台。(中央社)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十六日除公布國內第四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並決定加強防疫力道,只要從湖北省返台或曾與確診個案接觸過,都需居家隔離十四天,違者最重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新增陸籍人士來台限制,包括陸生暫緩來台及金馬小三通暫緩等。  指揮中心公布新增病例,為北部五十多歲女性,於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去武漢旅遊,未前往華南海鮮市場,個案於二十二日起有咳嗽症狀,二十五日咳嗽症狀加劇,同日獨自一人返台,於機上全程佩戴口罩及填寫「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旅客入境健康聲明卡」,並於入境時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隨即後送至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二十六日確診;目前健康狀況穩定。該女性未出現明顯發燒症狀,是我國改變通報定義後攔截的第一例。  指揮中心統計,二十六日截至下午四時,國內新增六十七例通報個案,截至目前累計通報三百五十名通報個案,含四名確診、一百四十七名排除、四十一名初驗陰性、其餘仍待檢驗。 武漢肺炎台灣境外移入病例達4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右)26日說,這名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是北部50多歲女性,也屬境外移入個案,有中國武漢旅遊史。(中央社) 鑒於中國大陸肺炎疫情之病例數持續增加,指揮中心六項決議限制中國大陸人士來台。包括全面禁止湖北省陸人來台;湖北省以外,觀光旅遊、社會交流、專業交流、醫美健檢交流暫緩受理,已經發入台許可證者推遲來台;陸生即日起至二月九日暫緩來台;商務活動原則暫緩受理;陸配回台(含湖北省),限制居住,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全面暫緩小三通。  美國已安排包機自武漢撤僑,英法日韓等國也研議撤僑,對於仍留滯於武漢台商、台青是否包機返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待海陸兩會討論,以何形式回國未有定論,但回來後會先集中隔離,若經第三地入台者,也會與移民署共同追蹤,並請民眾確實填寫健康聲明書,否則將面對刑責。  指揮中心表示,民眾於疫調時,若未據實回答,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條;居家隔離對象若未遵守隔離規定,則是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八條,處新台幣六到三十萬元罰鍰;而若未遵循防疫指示,致傳染於人者,須負刑事責任,依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條,得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指揮中心呼籲,如民眾接獲衛生單位通知為個案接觸者,應配合居家隔離十四天,由衛生單位主動進行健康監測,監測期間如未依規定居家隔離,指揮中心將強制隔離,並請法務部、警政署介入處理。

Read More

<彩繪人生>余家3兄弟,打造老家同住樂融融

 余家三兄弟的住家形式半月。 文圖/張淑娟 浪兄弟一人一座, 形式半月, 呼應著後山七座崙仔, 猶如七星伴月, 再圓父親遺願, 為大印太上老君建廟供奉。  余清連(中)余清山(右)和余清永三兄弟正籌建背後的道祖廟宇。余清連、余清山和余清永三兄弟同心協力在杉林老家打造休閒園區,原本只是七釐地的三合院,在兄弟同心協力下購得鄰近土地,打造出一公頃餘的綠地庭園,大哥出錢蓋了三座房舍,兄弟一人一座,形式半月,呼應著後山七座崙仔,猶如七星伴月。余清連說,自己只是上班族,想著兄弟能聚一起,總算如願蓋了房,如今三兄弟則想圓父親的遺願,為父親半世紀前拾得的大印太上老君建一廟供奉著。  余父拾大印,迎回太上老君  余家三兄弟的父親余見萬為了生計,從高雄內門搬到台東謀生,一直做小工,經濟並不理想,之後又遷到小份尾,山上出入不方便,就以計程車載客貼補生計,也方便山裡人家出門,有一天午睡中彷彿有人叫車,余見萬醒來依約前往,等不到人,卻在地上發現有一個破碗裝著一個印,見著新奇就拾回家去,從此這枚印就成了余家一分子。  余清連表示,這輩子唯一的工作就是在工廠擔任設計工作,每天騎著腳踏車上班,月領六千元薪水,由工廠的最基層員工做起,慢慢一點點累積經驗,退休之前已是工廠的總經理。他說,只有認真的人最後才能走到巔峰,所以做到總經理之後就辦理退休,蓋了房子當起房東來,一生的際遇都在自己掌握中,因此也有餘力為杉林老家做一些貢獻,打造一處寬闊的休閒教育園區。  余清連說,父親余見萬是媽祖的乩身,拾得的該枚大印,在隔壁賣菜鄰居的協助下,起會標會雕刻了一尊道祖金身。余清永表示,父親是媽祖的乩子,曾閉關七七四十九天,而大印所刻太上老君,就在雕刻金身之後,更成了余家守護神,守護著全家,余家兄弟也以道祖精神勉勵自己,一切要以善念出發,事業順遂或許都是這些機緣庇佑。  余家原本七釐地,如今有了一公頃多的庭園綠地。 三弟棄戎,補教界闖出名堂  余清永表示,從小自己就怕失敗,一直告訴自己要成功,且立志要當老闆,所以當了七年的職業軍人,雖然每個月領四、五萬元,上班又輕鬆,但自己不滿足於如此的薪水,直認為每個月至少要賺十萬元以上,因此就由軍中退役,開了印刷廠當老闆,心想只要自己秉持著軍人的精神,認真打拚,肯定可以闖出一番事業,所以清晨五點就起床,晚上十一點才睡覺,只是印刷業卻未能帶來順遂的事業,印刷廠還被倒了債,但他並未因此受到打擊。  余清永說,到底該做什麼事業呢?當時正好有朋友想合夥開補習班,只是自己不是老師,對教書也沒興趣,但心想教育事業就是善的事業,傳道授業解惑很好,自己不會教沒關係,就請專業老師來上課,因此補習班從一開辦的數十人,很快成長到千餘人,如此的學生數都比當時一間小學人數還要多人,熟識他的人都叫他「校長」。  余家兄弟珍惜著父親拾到的大印,同時也買了許多古件莊嚴保安壇。 父親堅持,兄弟同心起大厝  大哥余清連表示,廿年前,沒有地也沒要錢,父親就一直說要另外蓋房子,並把三合院的屋頂撐高,兄弟們想既然三合院要撐高,那麼應該先把三合院做整理,蓋房子以後再說,只是父親堅持著要先蓋房子,但余家就只有七釐地的三合院,父親卻想要蓋房,當時根本沒有餘錢新建住家。余清連說,奇的是附近人家主動找上門要賣地給他們,且土地價格並不高,讓他們順利買了四分地,父親就要他們兄弟在四分地上建房子,還劃了興建的位置,沒有閒錢的兄弟們不解,不可能回來山上住,也沒錢,為何父親堅持要蓋房子,還說用鐵皮蓋也行,反正就是要蓋房子。  就在父親堅持蓋房之後經過兩年,巧遇一名日本設計師協助設計了房子,一屋三十六柱,比建大樓還多,卻只是兩樓和一樓建築,可說相當特別,三兄弟對如此設計也覺得建特別一點好了,這樣也能讓父母親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先建了中間二樓的房子做為大哥所用,兩兄弟也分別在大哥房子兩側建了一樓屋宇,特別的是三座屋宇正好是半月形位置,相映後山七星「七座崙仔」,被譽為「七星伴月」。余清連說,蓋三棟屋宇花了兩年時間,加土地總共要四千萬元,沒想到竟蓋起來了,且十多年前,如此大筆費用,說也奇怪,需要支付款項時就會有錢進來,三兄弟的同心協力,總是能圓滿一切。  二弟伴雙親,一手規劃園區  余清連表示,一切似乎都是已安排好的,要土地就有人主動要賣土地,蓋房子的錢竟也在短短幾年內有了,兄弟們齊心似乎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二弟余清山負責陪伴著父親,老家的環境都是由余清山負責,如今規劃休閒園區的綠美化工作,也是由余清山提建議,兄弟們討論確定,所以哪個範圍該種桂花,哪個地點該種七里香和羅漢松等,都是用心研討過的。余清山說,原本購來的土地有種作物,現在全數規劃為休閒園區,所需要的花草樹木,經考慮氣候關係,決定種植桂花和七里香,晨暮各有香氣,兄弟們都喜愛。  由於伴月的三座房子建好後,兄弟就讓父母趕緊搬入,這也讓父母親在晚年時,得以住在較舒適的房子裡,不過父親也一直希望讓道祖也有一處安身的好地方,只是三兄弟的事業實在是難有龐大的資金來想建廟的事,因此就未能立即協助父親圓滿心願,直至九十八年父親走了,三兄弟只能把父親遺願暫放著,但不曾忘記。  一場大火,重建三合院契機  余家老舊的三合院遇雨會漏水,有一次電冰箱電線走火發生火災,兄弟們見狀,決定重建三合院,讓供奉其中的道祖能有一處較完善的處所,全家人商量了一下,估算重建費用約需七、八百萬元,因此先建一鐵皮屋將道祖移至安放,拆了三合院準備重建,這時又想到,父親曾表示要將三合院屋頂撐高的遺願,只是若真是要建廟就不能草率行之,經費也龐大,這讓重建三合院的腳步慢了下來,三兄弟一邊思索著一邊請人設計,但總不符合需求,就這樣由一0一年想要重建,又經過了許多年,兄弟們也陸續在身體上有了一些狀況,這又讓兄弟們不得不更用心去思考三合院重建之事。  大哥邏輯好,全權負責建廟  由於大哥余清連邏輯好,因此建廟之事由他全權負責,一0七年廟開始興建了。余清連表示,其實自己並非學室內設計,至於位廟的尺寸都是靠福至心靈的感應。余清連說,廟是道祖要住的,自然是要依著他的心意來建造,所以籌建的過程難免會遇到瓶頸,總需要時間來摸索,當初光找建築業者就花了兩年時間,去年開始興建了,如今外觀成型,內部要尋找的木料又遇到瓶頸,找來的都不符合,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至於籌建經費,大嫂最懂理財,三兄弟也都各司其職,設法投資,讓整座休閒園區有了雛型,三兄弟也因著同心協力打造園區讓手足情誼更加緊密,凡事商量著,就是希望圓滿父親的願,同時也為家的守護神建一處適合的廟宇。  由於余見萬年輕時就是村庄媽祖的乩身,同時也幫忙看地理風水,余清連也常會跟著父親到外地去幫人家看風水,因此就見聞到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更加深自己的信仰。余清連表示,也許對不知情的人而言,會說是迷信,但當真實的案例發生在周遭時,真的不由得不相信,所以一切還是要以善行善,同時信而不迷,至少提醒著自己走正大光明的路,他說,家裡的道祖就是老子。  余見萬撿到的大印「太上老君」。 余清連說,太上老君的大印來余家已超過半世紀,直至民國六十八才完成金身的雕塑,並於七十三年由原小份尾遷至目前的杉林區,並擇名為玉旨保安壇,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擇為太上道祖聖誕日,至於玉旨保安壇的令旗和神農大帝等神尊,都有其故事,所以兄弟們也正書寫著與玉旨保安壇相關的所有故事,期待建好之後,成為一處大家清淨身心的好地方,且不只要為道祖建廟宇,更希望是打造一處青山綠水的休閒園區,讓民眾都能到園區走走,感受一下自然的寧靜風光,同時也能有著老子的精神,以達到道祖初發心要濟世的宏願。  余家大印雕的道祖金身。 道祖守護,三兄弟齊力斷金  余清永表示,經過了一些親身經歷的事之後,其實兄弟能和諧同心,也是因為相信道祖,至少道祖所指引的是正道,同時也協助解決了困惑的事,有了正念正信就不會迷。余清永說,一直以來就立志要當老闆,先當了職業軍人,又投資印刷事業當老闆,未料才三年就被倒債,之後有補習班業者找上門,說也奇了,想想問一下家中的守護神,竟說這行業不錯,余清永就依著,果然開了四年,學生竟由五、六十人增加至千餘人,比學校的學生數還多,最樂的是開了補習班就遇上今生另一半。  對建廟一事,余清永說是很大的挑戰,籌資部分大哥相當出力,二哥則負責監督著整個工程進度,他則因身體出了狀況,想回杉林靜養,當時也向道祖表達自己想幫忙處理建廟事宜,只是自己的經濟能力並不是很理想,能出資的部分有限,未料道祖給的數目竟超過他所有的一倍以上,心想自己怎可能有如此龐大經費來協助,不過竟然已答應了,只好照著做,奇的是就有一企業主來找他投資,並保證絕不會損及本金,若投資失利也會將本金歸還,所以他就將積蓄三分之二投入,半年後說要增資,他又將另三分之一投入,就這樣第二年倍數成長,不僅籌到答應道祖的數目,還有一些剩餘款項可以過日子,也算是為道祖盡點心力。

Read More

武漢市長:已有500萬人離城

 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  武漢市長周先旺今晚表示,武漢肺炎的確診病例,在武漢市還可能再增加一千例左右。此外,受疫情影響,截至目前已有五百多萬人離開武漢,但還有九百萬人留在城裡。  湖北省長王曉東也表示,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讓黨中央和全國人民揪心,我們感到非常痛心,非常內疚,也非常自責」。  央視新聞報導,湖北省政府今晚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記者會,由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全省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情況。周、王兩人在記者會中作上述表示。  根據報導,周先旺今晚是佩戴著口罩出席記者會,並指自己「剛從疫區回來,所以戴了口罩」。  周先旺除透露上述訊息外,並指目前全武漢已徵用二十四所醫院共一萬張病床,專門收治發燒病人,同時還在加大徵用力度。  他表示,循小湯山模式建設中的第一座醫院火神山醫院,可容納七百至一千張床位;至於在雷神山建設的第二座醫院,可容納一三OO張床位。  周先旺坦承,目前湖北大部分物資供應能夠滿足需要,但醫療物資需求十分突出,對醫用防護衣的需求大致是每天十萬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