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請您保持健康

在連鎖超市Penny服務20年的Frau Hercher很得顧客的喜歡。 文、攝影/李燕瓊  春天應該是繽紛溫柔的季節,2020年的開春卻是灰暗多愁的。  一場世紀大瘟疫橫掃全球,醫護團隊束手無策,更侵襲到人心惶惶,舉國癱瘓,甚至快動搖國本,雪崩式的經濟崩盤更是難以估計,已經明顯釀成(股)災害。  德國總理梅克爾就任14年來,第一次不是發表元旦電視談話,而是為嚴峻的疫情對全國百姓信心喊話(這段話其實適用於全地球人),她稱新冠病毒大流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德國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她呼籲:我們正處於一次「關乎生死存亡」的大革命之中,它是否會有一個好的結局,取決於我們每個人成熟理性的作為,將公共生活限制 到最低限度,更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因應局勢的變化。情況危急。請大家嚴肅對待。  談話結束前,梅克爾特別感謝站在抗疫第一線上的醫護團隊,和超市服務人員的付出,在非常時期,可以讓我們正常過日子。那麼,我們就用健康謝謝他們的努力。  梅克爾說出了我心裡的話,在儲存備糧的幾次採購時,我都對結帳人員說聲take good care,再寫了「謝謝你們的服務,請保重」的卡片祝福4家超市全體員工,聊表關心和謝意。 我們寫了「謝謝你們的服務,請保重」的卡片祝福超市全體員工。 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Bacow也在宣布關閉多數課程時說:Coronavirus考驗的不只是危機時代,還包括我們內心中的善良、品格和行為,願我們的智慧與風度同行。  是的,抗疫不分國界,沒有人可以置身度外,只能全球合力抵抗,才能更快擊退病毒。  為了避開人潮,我們改成打烊前一小時上超市,果然店員比顧客還多。幾乎不曾在街燈閃爍的黃昏時分漫步在我市的超市廣場,那景致,會讓你以為21世紀不存在,而是14世紀才剛要開始,那黑暗中的暈黃燈火,此刻更倍覺溫暖、感動,看著好心安啊!  在德國大型連鎖超市Penny服務20年以上的Frau Hercher,就讓我很佩服,她永遠掛著彌勒佛般的溫暖笑容,看著就舒服,連有時候因為太忙難免碎碎唸時,我都覺得還是很可愛;雖然我們語言很不通,但卻很投緣,尤其給我集點數很大方(我注意到她也都很友善給出點數),客人也喜歡跟她說笑啦ㄌㄟ幾句,所以,我們知道她再工作一年就可以退休,這在德國是難得的親切和隨和。(她很高興地告訴其他顧客我正在採訪她)  能在同一個環境工作20年,真需要有很強大的定力,聽她分享工作經驗的喜樂,因為喜歡接觸認識不同的人,和顧客有著快樂的互動,讓時間過得很快而不覺得枯燥;她的另一項重頭工作是:負責擺設和補給貨架商品,她特別注重視覺的配色協調,和顧客拿取商品的方便統一性,這讓她很有成就感,更樂在工作中。  那當下,我突然明白了:成就不分大小,這是她人生最大的成就。因為她喜歡她的工作。  訪談結束,我們互道「保重」。祈願疫情早日退散,希望文章刊出時,全世界都能夠「暢快自由地深呼吸」,一切恢復正常。  請您保持健康!梅克爾談話最後的叮嚀,是的,我們和病毒之間,很近(可能隨時隨處感染),也很遠(或許永遠不會被感染),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了大家。這應該是全世界此刻唯一的共同語言和期待。

Read More

無獨有偶恐只能撐到6月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無獨有偶劇團原本今年要舉辦20週年活動,但武漢肺炎疫情導致劇團上半年演出都取消,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說,劇團目前勉強可維持營運到6月,下半年再沒收入將考慮休團。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簡稱無獨有偶)創立於1999年,今年原本是劇團歡慶20週年的重要時刻,原訂5月要在雲門劇場復刻演出5齣戲,並舉辦藝術市集、20週年特展等。然而演出受疫情影響不斷延期,最終仍宣告20週年藝術節16場、上半年大、小15場演出全數取消。  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上半年演出場次取消,劇團過去靠票房的收入瞬間歸零,目前靠文化部扶植團隊的經費,「尚能勉強維持營運到6月」,但若7、8月夏令營活動及藝術節邀演再繼續取消,到8月將累積虧損新台幣1000萬元。  鄭嘉音表示,無獨有偶全團共有16名正職員工,包含行政、創作者、製偶師、演員、技術人員等,每月管銷、人事等營運成本負荷龐大,目前只能預支下半年的經費補上半年,「要是下半年還是沒有收入,就得考慮休團」。  鄭嘉音說,目前團隊已送出藝文紓困補助申請,「但等待文化部公告結果的同時,如何自救度過藝文寒冬空窗期是劇團現在最重要的事」。  無獨有偶將原訂20週年藝術節內容轉換成「線上藝術節」,規劃「偶回憶」、「偶故事」、「偶藝家」3單元,在線上介紹劇團的歷史及國內外偶戲藝術家;同時推出「20週年紀念專刊」,集結國內外15名藝文界人士,看無獨有偶在台灣當代偶戲發展史上的重要性。  劇團也推出20週年紀念吉祥物「黑嚕嚕」,邀請劇團演員手工縫製「黑嚕嚕」手工吊飾,作為「挺偶方案」小額捐款的紀念品之一,期望能增加收入減緩劇團經濟壓力。

Read More

連兩日零確診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住兩晚第二晚零元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灣連續兩日零確診,為持續替台灣集氣加油,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特別推出預訂指定房型「住二免一禮遇」優惠,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一日前,凡預訂今年六月二十八日前的週五至週日期間訂房,連住兩晚,第二晚零元,讓旅客享受三天兩夜的超值假期。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表示,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自拍防疫影片要讓消費者安心上門,從量額溫、酒精消毒、增加清潔頻率、噴灑消毒防疫滴水不漏等,自助餐也須全程配戴一次式手套取餐、拉大座位間距一點五公尺等,防疫全方位就是讓消費者放心,影片自臉書上播放後,已獲得粉絲熱烈回響,超過一點二萬次的觀看與一千多次的分享。  由於接連兩天傳出零確診的好消息,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特別祭出「住二免一禮遇」指定房型優惠住房專案,只要預定指定期間內的週五至週日訂房,並入住每晚四千三百二十八元起的豪華雙床客房,就可享第二晚免費的優惠,但須提前一天預訂,酒店依實際房況提供服務。

Read More

GINO校園開講 鼓勵學子凡事先說Yes

GINO(本名蔡東威)應邀到崇右影視科技大學演講。 (崇右影視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曾經是男團「K ONE」團長,也拍過偶像劇的GINO(本名蔡東威)演藝事業從巔峰掉到谷底,二0一七年開始給自己一個目標「每年要做一件沒做過的事」,從演八點檔大時代、學當主持人、當超跑直播主等,GINO日前受邀到崇右影視科技大學演講,鼓勵學生什麼事都先說「yes」將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崇右科大影視系系主任陳彥廷說,自媒體現在很發達,這學期新開「網紅實務操作」課程,請亞洲最大平台17直播總監吳權浩上課,每次上課都找不同領域藝人來分享,這次則是邀請GINO到校演講,引起師生一陣騷動。 陳彥廷說,GINO曾和他同演大時代,他一直視其為大師兄,幕前幕後身經百戰,也是他的偶像,希望透過演講對學生有所啟發。  GINO說,他曾經從演藝巔峰掉到谷底,所以他也做了很多幕後的事情,這個圈子要不斷的去做,做錯九十九件沒關係,只要做對一件,你就是大家記住的那一個成功的藝人;三年前他意識到傳統媒體會被自媒體取代,要往網路發展,就要做別人沒做過的,他拍了幾支MV,不但結合最夯時事鬼怪、太陽的後裔橋段,還在裡頭埋了炸彈,炸出驚喜,創造高點閱率。  GINO自二0一七年開始給自己下了一個目標,每年挑戰做一件沒做過的事,去年演大時代,他台語不輪轉,從年輕演到老而且還是反派,他本來很排斥,但後來轉念,這個角色對他會是個里程碑,他找孫協志學兄弟氣口台語,他的臉太淨白,為了角色犧牲外表去植鬍,還是很值得。  同學們問他主持人需要什麼條件?GINO說,他最早拿主持棒是完全娛樂,當時他剛拍完偶像劇,主持前一天都會做惡夢,後來是自己請辭,現在想起來覺得超傻,他建議可以鎖定兩個喜歡的主持人模仿,一些主持活動就算沒錢也要接,等膽子練大了就會有自己的style出來。

Read More

疫情影響 金曲獎延至10月舉行

原訂6月舉辦的第3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受武漢肺炎影響,延期至10月。圖為第30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圖中央社取自facebook.com/GMAGMF)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文化部影視局今天宣布6月金曲獎頒獎延至10月舉辦,至於金鐘獎頒獎典禮,文化部影視局表示,「預定9月下旬舉辦,相關籌備工作均在進行中」。  受到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今天發新聞稿表示,決定將原訂於6月舉辦的第3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延期至10月舉辦,地點另行公佈;入圍名單則順延至7月中公布。  流行影視業的「三金」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頒獎典禮為演藝圈盛事,今年金曲獎延後舉辦,也代表金鐘獎將成為三金率先舉辦的頒獎典禮。  文化部影視局今天表示,第55屆金鐘獎頒獎典禮預定於9月下旬舉辦,相關籌備工作均在進行中,並將持續密切注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訊息,以妥為因應相關事宜。

Read More

網購口罩詐騙百人 鳳梨落網

綽號「鳳梨」陳姓男子在臉書與及LINE,以販售口罩訊息詐騙大眾匯款。 (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綽號「鳳梨」的陳姓男子抓住武漢肺炎防疫期間口罩需求殷切,民眾不想耗時等候的心理,在臉書與及LINE散布販售口罩的訊息詐騙大眾匯款,已有百人上當,不法所得近百萬元。台南市刑大幹員獲報循線南下高雄鳳山逮捕以陳為首的三名嫌犯,訊後移送高雄地方檢察署擴大偵辦。  台南市刑大幹員近日網路巡邏時,發現綽號「鳳梨」之男子利用臉書社群網站及LINE通訊軟體,向網友散布販售口罩訊息進而詐騙金錢。經抽絲剝繭過濾警政署一六五反詐騙專線及金融帳戶等相關資料後,發現被害人遍布全國,人數多達上百人,受詐騙金額將近百萬元,遂報請高雄地檢署檢察官許怡萍指揮偵辦本案。  案經台南市刑警大隊會同鳳山警分局等單位,十六日分持地檢署拘票及法院核發之搜索票,到高雄鳳山地區搜索,當場查獲陳嫌等三人及詐騙所用之金融帳戶與作案用手機等贓證物,陳嫌等人皆坦承詐欺犯行。

Read More

爺奶學防疫 大跳洗手舞

佳里區忠仁關懷據點的長輩,每天一早先跳洗手舞,防疫保健康。(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洗了一輩子的手,竟然這麼厚工?」佳里區忠仁關懷據點長輩們最近愛上「洗手舞」,每天一早先來「內外夾弓大立腕」,活動筋骨外也可以防疫保健康。長輩們都說,回家要跟孫子們一起尬洗手舞,看誰比較厲害。  忠仁關懷據點主任亦是忠仁里長楊林錦鴦指出,為防範武漢肺炎肆虐,各項防疫措施全出爐,關懷據點超前部署從量測體溫、戴口罩、勤洗手到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時時刻刻提醒長輩要多注意自身健康。現在,C級健促課程,還將最夯的洗手舞納入,並由據點的照服員曾聿岑協助指導。  每天一早到據點後,就要連上一段「內外夾弓大立腕」,雖然七字口訣對年輕人很容易記,但對不會說國語的長輩而言有點難唸,但大家可沒放棄,跟著音樂旋律一起做動手,且每個步驟都落實。  九十歲的黃林彩雲說,原本不愛洗手,因為洗完手覺得乾燥不舒服,但為防疫還是要勤洗手,現在邊洗手邊跳舞,過程不無聊,還能讓心情變好,不論是上完廁所,就連出門、吃飯前後都要洗手,原來洗手也是很厚工。  楊林錦鴦表示,據點的長輩們學跳洗手舞,不僅跟上潮流還能防疫,更能與孫子對話,大家可卯足全勁「猛洗」。

Read More

潤寅詐貸案 律師認湮滅證據罪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潤寅實業涉嫌詐貸九家銀行新台幣三百八十六億元,該案律師黃呈熹被控指示潤寅員工搬走電腦銷毀資料,檢方依湮滅證據罪起訴,黃主張行為時檢調尚未立案偵查,不構成犯罪,台北地院十七日再開庭審理,黃改口認湮滅證據罪,當庭認罪。  黃呈熹曾任台北、高雄地院擔任法官,去年捲入潤寅詐貸案;黃在檢調約談時否認犯罪,辯稱收取新台幣一千二百五十萬餘元是「顧問費」、「律師費」,後來被依湮滅證據罪、洗錢罪起訴。  黃呈熹否認犯罪,並就法律見解抗辯。黃說「在檢察官立案前湮滅刑事證據,並不構成犯罪」,仍被檢方認定知法玩法、毫無悔意,台北地院日前開庭審理,黃也否認犯罪。  公訴檢方針對黃立案前湮沒證據無罪說加以反駁。檢方認為,一旦司法警察知情有犯罪嫌疑、進入調查,滅證行為已構成犯罪;此外,實質上發生的刑案,不論是否已由偵查檢察官啟動追訴,都適用湮滅證據,且並未認洗錢罪。  公訴檢察官還認為,湮滅證據罪保護的法益,是避免刑事證據遭到妨害,進而產生對事實認定的困難與錯誤,作出不正確裁判,因此,檢調偵辦潤演案前,黃指導搬走電腦主機、銷毀資料,犯湮滅刑事證據罪。  北院三月初開庭時,黃呈熹在兩位律師陪同下出庭,改口認湮滅證據罪,請求合議庭給予減刑與免除其刑的機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藍天之樹

 ■潘秉旻  1.  S:  假如,你曾專注凝視教室窗外,在通往至善樓的大道兩旁,植有盎然草皮的綠地上,有幾株小葉南洋杉正屹立其中。時常,我總在休息時拿著保溫杯,站在中正樓走廊上,遙望那挺拔樹影。向左望去,四株杉樹整齊排列,緊捱著大樓,五層,四層,五層,五層半,那是它們分別參差的高度。在晴日以及風雨中,彼此摩娑,扶持,在悠長歲月裏,招搖那針織般的嫩葉,仿若有情的手勢。幾乎,就像是你與同儕間相互砥礪,成長的形象。  但更常吸引我關注,是大道右側草地的那棵杉樹。S,如果你有印象,它正是緊靠在你一年級時的教室窗外,更為修長的軀幹,超越教學大樓,大略遠達六層樓高度。我不太理解起初學校在整地種植時的安排,何以令一株杉樹,如此孤獨挺立在青青草地的角落,周圍盡是些突兀不搭的植物──大類是灌木叢,低矮木瓜樹,以及幾株枝幹雖修長,卻顯得清癯可笑的亞歷山大椰子。  2.  我想及你在課堂上低頭振筆,專注寫就的文章。  你提到父親遠走他方,母親獨自撫養你以及哥哥,每月辛勤攢下的薪水,除了負擔昂貴房租,還得定時繳納父親留下的債務……。我看著方格中,你一字一句哀而不傷的坦露,手上紅筆懸置虛空,久久尋覓不著適切落筆的評語。突然,也就知曉你偶爾陰鬱的面容底下,原是含藏著不得不如此的早熟。本該是無甚憂慮的年紀啊,偶然間洞悉成人世界的糾葛,將你推離了純真,笑容漸漸比同儕少了一些。你應當開始察覺內心些許不可解釋的變化,也許,就像此刻我仰望的那株杉樹,莫名的扞格,與孤獨的象徵。  S,我私以為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扞格,與孤獨。想我應當可以說,我是理解你,理解那些曾經尷尬的歲月。  記得曾提過,母親在我升國二那年暑假,因遭遇車禍而半身不遂,在醫院經歷漫長的療程,才幸運自鬼門關前走回。父親那時來回奔波於法院及醫院,且還須忙碌貨運工作,大半時間,我和小弟皆是獨自往返學校與家中。父親惦記發育中的我們,不願讓我們隨意在外打發晚餐。便同開設仔店的鄰居商量好,貼補她菜錢,讓我們兄弟倆去搭伙。  那時放學後,我總抗拒著,不願回家。正確說來,是由於尷尬,而不願到伯母家吃飯。往往因身無分文,以及不爭氣的肚腹,待回過神時,已踩了半小時的單車返回鄰里,穿越伯母開設仔店的壅塞前廳,來到屋後的廚房。  母親還未出事前,皆由她打理家中晚飯,即便當天結束和父親的貨運行程後,已非常疲憊。且料理我們父子三人的伙食,實際上,大約需要準備正常家庭六~八人份的食量,這還尚未考慮父親與小弟的挑嘴──可見備餐難度之高!伯母家飯菜味道不差,但不及母親是事實。然而有求他人,本不該有所挑剔──只是菜餚分量委實非常地少,即使父親已有所叮嚀。當時和小弟同伯母家四人圍坐吃飯的情景,實歷歷在目。看到鄰居哥哥們的食量不多,我與小弟每每掃完盤後,望向彼此的眼神透露著還未飽足的默契,便隱然心生一股強烈的羞恥。  少年時代啊,那在飯桌前針扎般的不安,以及尷尬。你所在意的,那些同儕的目光和念頭,無形中竟悄悄移植到鄰居的飯桌上。本應放鬆休憩的時刻,依然在令自己通過這些陌生眼光的審視與考驗。即使,這些審視可能多半帶著自己無謂的想像……。然而,在舉箸下往眼前的白斬雞或燉肉時;在低頭扒飯,無意透過飯碗與竹筷間隙,瞄到伯母與家人們的眼光時。年少敏銳的心智,總不免在其中猶豫,甚至揣測。  回到家複習課業,子夜人靜,即將帶著疲憊沉沉睡去的時候,我總會在床上撫摸自己的肚皮,說不上餓,但也說不上飽足。那介於無和有之間的灰色地帶,除了原先的羞恥,竟也悄然衍生一股罪惡感──比起那些真正流落街頭的貧困,我至少沒有捱餓;但我竟想求得更多,一如從前所求得的飽足!  若是遭受真正的困阨,便能發自內心的吶喊,索求;若是饜足了,即能滿意安享這單純的幸福。S,或許你會覺得荒謬。那時的我,還真找不著適切態度,面對這介於溫飽與飢餓的模糊界域。彷彿被強烈撕扯,拉往相異極端的橡皮,在斷裂前的最後,維持住靜默狀態的緊張──這是我年少生活的矛盾和掙扎,因為我的不幸並非真正的不幸,然而要說是滿足與幸福,卻也有自欺欺人的況味。令我總處在那靜默的羞恥,尷尬,與罪惡感之中,被扼住了發聲權利。  雖然,我還真是想念母親燒酒雞,與薑母鴨的味道。  3.  常常便是如此,看著杉樹針狀的葉子,如覆瓦般層疊,像是無數細長的綠色手指,向上昂舉出季節的訊息,便令我忘卻一日忙碌後的疲憊。那在越過教學大樓的高度,於六樓無人理解的虛空裏,搖動葉冠的杉樹啊,S,想那是我曾有過的羞恥。可能,也是你曾擁有的寂寞。  總有些年少友誼,伸出溫暖雙手,拉拔,扶持我們於寂寞,孤獨之中。  當時的我課業不差,被選入假日的課後升學班。但一干班級好手群聚一堂,無論再怎麼努力,我的成績也不過位列中後段。升上國二,以及國三後,幾次模擬考下來,頂多落在第四與第五志願。我所就讀的鄉下國中,每年能考取臺中一中的人數,實寥寥可數。在課後加強班,我終於能稍稍體會,那些成績後段的同學的心情──詢問同樣一題物理計算題,老師看你的眼神,以及關照PR99的同學,就是不一樣。  H與C兩位,是老師眼中最有希望考上臺中一中的學生。本為不同班的我們,在60人的假日升學班相遇。又因彼此都是超過百八公分的高個,便一起被分配到教室最後邊的角落座位,而彼此熟識起來。  回望大道左側,那夾在五層樓高的兩株杉樹中間,略為低矮的那一棵,幾乎,就是我當時候的寫照了──不僅我實際身高又略矮H與C近5公分──那時三人行的時光,想來也是我這輩子最為幸運的時刻之一。原本處在他們之中,因課業落後,難免有矮人一等的自卑之情。他們卻不吝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助我補強貧弱的數理科。向老師請教問題時,也一併帶上我,督促我。如今回想起,若是沒有他們積極的拉拔與陪伴,我的學業不會緩慢進步。更可能因家庭變故的影響,而放棄升學機會也不無可能。  H的家境不甚優渥,全家蝸居在破舊三合院裏。這也使他下定決心,將來當上醫生改變家中的經濟狀態。對當時的我來說,醫學系簡直是遠在藍天之外的幻夢。眼前的考試即令人自顧不暇,哪能有心思考量更遠後的人生安排呢?然而,H帶著銳利眼神,專注望向教室虛空,訴說決心,以及往後救濟苦難的遠大理想,那堅定形象,我至今仍舊難以忘懷。當時的我,僅有些許粗略感想在心中縈繞。只覺得,無論往後人生選擇哪一條道路,若有H一半堅毅的心志與熱誠,想我應當是能夠成功的吧。  有一回,我到教務處申請一筆急難救助金。當時候的主任是一個脾氣古怪,會對學生大小眼,並冷語嘲諷的老師。我起初認為這是學生間誇大的傳說,本不以為意。H嚷著不放心,執意要陪我一起去交件。  我們一前一後進入辦公室。主任的眼神直接掠過我的耳際,殷切詢問我身後的H要辦什麼事。待說明來意後,主任瞬間變臉接過文件,連正眼也沒瞧過我。只見她匆匆翻過我的自介後,竟脫口而出:「我們獎學金是給有能力考上一中的,不是像你這樣的人。」  後來,我將接回的文件直接丟向主任。H費了好大的勁才將理智近乎斷線的我,拖拉出辦公室,並頻頻安撫我。那天傍晚,我獨自到球場發洩投籃(其實更近乎在砸籃,怒罵)。H竟就在籃架下坐了許久,默默伴著我。直到我終於靜下心,疲乏欲歸後,他才走過來,不斷輕拍著肩膀安慰我。十多年了,我已記不清他究竟說些什麼。然而,H堅定,平和,溫柔,超齡的語調,卻已深深烙印在我心底。  「以後我也要做一個穩重,溫柔的人啊!」  那時的我,在內心暗自期許著。(上)

Read More

園藝療癒 長輩學習互助包容

爺奶進行園藝療癒活動,確達到情緒上的抒解和療癒效果。(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永信心佳社區長照機構在今年邀請來自心佳家屋、清水日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中心等23名長者參與園藝療癒活動,以「生命照顧生命」的方式,以「植物」做為媒介,達到情緒上的抒解和療癒。生命那麼無常,珍惜每一次相聚、每一次創作的時刻,點亮爺奶心中的那道希望之光。  永信社福基金會昨在心佳家屋外草坪上設茶席,邀請23名爺奶共享午茶時光,欣賞獨具匠心的園藝作品。每一名長者都有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陪伴長者沒有任何標準依循,拂去記憶上灰塵後,每一人都有自己生命的光彩與價值。  基金會執行長趙明明表示,年齡越大,身體器官功能的退化之外,面對老化過程,心理上亦有各種挑戰。對於各項功能退化的長者而言,要接納外在的人與物件接觸自己的身體,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園藝療癒能引發五感知覺,於2019年起邀請綠色療癒力學院院長沈瑞琳至永信心佳辦理園藝療癒團體,不僅有長者正面回饋,更重要的是工作同仁認同園藝療癒,也開啟了2020年的導入計畫。  2020年增加園藝療癒的推動廣度,除了長輩的參與外,更加入了同仁們的教育訓練,藉由沈老師的團體帶領,讓同仁現場學習,並於課後再次回覆為期一年來帶領工作夥伴學習園藝的技能、親身陪伴技巧,引導長者打開身體及內心的開關,透過園藝的觸覺來練習與其他長者共處、互助、體驗包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