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風 黃金3小時搶救

高齡阿嬤因病住院突然意識不清,醫師診斷為缺血性中風,立即採取頸內動脈機械取栓術與動脈氣球擴張血管成型術進行治療。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83歲阿嬤因病住院,上月清晨看護發現阿嬤躺在床上意識不清,趕緊通知護理站,護理站立即照會神經內科醫師。阿嬤當時右半部上下肢癱軟無力、甚至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且傷及左大腦、導致語言功能受損,經診斷為缺血性中風。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鈺慈說,評估高齡阿嬤剛做完手術,不適合採用血栓溶解劑治療方法,搶在黃金6小時內立即採取頸內動脈機械取栓術與動脈氣球擴張血管成型術進行治療,術後阿嬤意識已清楚,經急重症加護病房24小時照護,恢復狀況良好轉入普通病房,目前右下肢已能夠抬高,持續復健治療,免於中風肢體癱瘓之危機。  吳鈺慈指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中風後3小時內是黃金治療期,可採取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方法打通血管,增加復原機會;於6小時內進行動脈取栓術,在動脈內放置支架進行取栓,以降低腦組織受損的範圍。  若過了黃金治療期3小時,僅能使用傳統通血路藥物,如抗凝血劑、血小板抑制劑等藥物,防止血栓繼續生成擴大及預防2次中風,但無法將已阻塞的血栓溶解並打通血管,而拯救腦組織免於缺血壞死的傷害。  吳鈺慈表示,動脈內取栓術運用微創腦導管技術,透過病人鼠蹊部動脈,將導管及微導管導引至阻塞的腦血管,將血栓取出,動脈內取栓術並非適用所有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病患,仍需由臨床醫師依實際病況作綜合判斷,適用的病人包括:1.腦血管前循環引起之缺血性前腦中風發作8小時內,後腦中風24小時內;2.影像診斷為顱內大動脈阻塞者;3.缺血性腦中風之嚴重度屬於中度嚴重者。  吳鈺慈說,動脈氣球擴張血管成型術當動脈狹窄時,醫師可依據檢查結果決定進行動脈氣球擴張術治療,醫師將特製的氣球導管送到動脈的阻塞部位,隨即撐起氣球將狹窄的血管打通,如此可以改善血流供應,緩解腦缺氧症狀。  吳鈺慈提醒,民眾應謹記辨識中風口訣「臉、手、說話、119」。當自己或親友出現以下症狀,就應馬上就醫不拖延。就算是防疫期間,若發現家人出現中風症狀,也應緊急送醫診治,絕不能輕忽,才能把握搶救中風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增加復原機會,避免日後生活品質打折扣。

Read More

強化高樓救災 消局第五大隊幹部訓練

南市消防第五大隊長林德興主持幹部訓練,期有效強化初期指揮救災能力、減少傷亡。(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台北市錢櫃KVT林森店日前火警釀六死多人受傷慘劇,台南市消防局第五大隊加強高樓火警的指揮管理訓練,三日起針對小隊長以上幹部及指揮幕僚,實施綜合模擬演練,以強化各分隊初期指揮救災能力,以期未來在面對高樓火警時,能有效遏止傷亡。  南市消防局第五大隊長林德興表示,北市錢櫃大火後,南市第五大隊立即針對轄內五十二間類似場所進行全面清查,實施消防安全設備突襲檢查,以確保業者善盡消防安全設備維護責任。除了消防安檢外,消防搶救指揮及安全管理機制也相當重要,這次辦理訓練目的即為強化各級指揮官對於災害現場指揮管理能力,對於這類大型火災,才能夠有條不紊且有效率進行指揮,同時顧及消防人員及民眾安全。  南市消防局第五大隊表示,北市錢櫃大火造成嚴重死傷,該場所是密閉高危險場所,位於高樓內且可收容大量人員。此類火警發生時,對於消防救災單位是極大的挑戰。  林德興主持指揮及安全管理訓練時指出,災害初期,指揮官為整場災害搶救重要基礎,必須建立良好指揮架構,並妥善分配救災資源,有次序規劃現場民眾救援,將危害、傷亡降低。  本次訓練中特別編排消防人員安全管理觀念、無線電運用及消防水源供應等課程,強化消防人員安全管制機制及安全判讀能力,並有效運用無線電,以提升救災人員安全;另加強消防水源供需平衡觀念,以及計算方式,皆能使救災用水持續供應,確保救災能持續進行。  第五大隊也針對所屬指揮幕僚重新規劃及分配災害現場任務,以利於災害現場協助大隊指揮官發揮最好的指揮效能。

Read More

宅在家…大腦身體都要動一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被迫宅在家,研究指出,經常宅在家也要嘗試多種活動和運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  根據董氏基金會引述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指出,參加各種不同活動的人與沒有參加活動者相比,擁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保護我們因老化而減損的認知能力。  該研究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34~84歲成年人共732名,結果發現,從事最多種活動者其認知功能得分最高,研究期間增加最多種類型活動者,認知得分高於維持或減少活動類型的人;且所有年齡層中均表現出多樣化活動與更好的認知表現之間的相關性。  北榮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研究顯示出活動多元性高低的好處為何,一開始就參與「較多元」的受試者及過程中增加活動多元性者,其一般性的認知功能及執行能力,甚至是記憶力都有較好的表現。近年的研究,多半支持活動要多元化安排,每種不同的內容或活動,可幫助刺激運用到不同的腦功能。  目前的防疫措施建議待在家不外出,蔡佳芬表示,但居家可進行的多元化活動仍有許多種選擇,利用家中原有物品或簡易道具就可執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無論為何比以往更多時間待在家裡,研究結果都提醒,要想法子多做各種活動,建議依空間做不同的活動安排,例如10坪的套房空間小,可做立定操(舉手抬腿…)、立定跑步、扶椅深蹲…。如有客廳可挪出空間,活動選擇就多了,像是跳繩、搖呼拉圈。或靜態活動:像年長者熟悉的下棋、植栽、各式的桌遊、網路遊戲或麻將。  葉雅馨呼籲,防疫的「社交距離」指的是身體互動上保持的空間距離,並不是心理上的,反而趁居家時間變多的同時,透過網路、電話、視訊,與長輩或朋友做更多問候與溝通互動。

Read More

麻豆警方統計交通事故大數據加強執法取締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麻豆警分局統計今年一月至今轄內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主要是未依規定讓車、未保持安全距離,易肇事時間以下午四到六時的下班尖峰期最高,肇事者年齡以二十到三十九歲最多。麻豆警分局強調,為降低交通事故發生,針對易肇事路段加強執法取締。  麻豆警分局指出,交通事故發生原因分析,以未依規定讓車最高,其次是未保持安全行車距離,肇事時段主要分布在上下班,其中以下午四到六時最高,早上七到九時居次;肇事者年齡層以二十到三十九歲佔百分之三十四點八六,四十到五十九歲則有百分之二十五點二六、六十歲以上的肇事率也有二成五。  麻豆警分局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提出降低交通事故作為,加強闖紅燈攔查取締外,另,針對超速、酒駕、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及未載安全帽等違規項目,都嚴厲執法。  此外,麻豆警方也利用社區、學校及關懷據點集會,全面提高宣導力度,並結合民力、志工走入市場、廟宇等人潮較多的地點、時段,以宣導廣播、標語、海報或布條等方式,將交通安全知識深入群眾,讓民眾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Read More

羅氏藥廠抗體試劑:靈敏度100%

 中央社/瑞士巴塞爾3日綜合外電報導  瑞士羅氏大藥廠今天表示,它的一種抗體試劑已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有助確認人們是否曾經感染武漢肺炎。  現在各國政府、企業與個人都在尋求這類血液試劑,以幫助他們更了解那些人可能曾經染疫、或許具有某種免疫力,同時有可能據此擬定策略,讓重創全球經濟的防疫封鎖令告一段落。  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的羅氏大藥廠之前承諾,會在5月初以前推出抗體試劑,並在6月前提高產量到每月數千萬劑。  羅氏大藥廠今天表示,名為Elecsys Anti-SARS-CoV-2的試劑特異度約為99.8%,靈敏度達100%。  這種特異度與靈敏度表現,有助確認病患是否接觸過武肺病毒,以及患者是否已發展出抗體。  除了羅氏大藥廠,包括美國亞培藥廠、必帝公司和義大利的索林公司也開發出辨識抗體的試劑。索林與亞培的試劑最近都獲得美國緊急授權。

Read More

都蘭觀海平台國中生溺水命危

台東都蘭觀海平台一國中生溺水,海巡人員心肺復甦術搶救後,緊急送醫急救中。(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都蘭觀海平台傳一名十六歲的國中生溺水失蹤,海巡署第十巡防區指揮部獲報,隨即派員前往救援,到達時溺水的杜生被被現場一名外國遊客救起,海巡人員接替實施CPR心肺復甦術,再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急救中。  據了解,該杜姓男國中生(台東人)與女網友相約出遊,杜生自行搭車到都蘭,與友人共二男二女見面,因天氣炎熱,四人一起到蘭觀海平台海邊玩水,不料突然一陣大浪打來,杜生與女學生及另名友人同時捲落海,其中二人被浪推上岸,杜生則失去蹤影,隨後被現場一名外國客發現,救起時已OHCA。  海巡人員到達現場,發現溺水已被民眾救援上岸,立即由海巡人員接替實施CPR心肺復甦術,接著由消防局救護車將杜生後送台東馬偕醫院急救,目前正搶救中。  第一三岸巡隊呼籲,若在岸際及港區發現有人溺水或其他案件,請立即撥打一一八服務專線,海巡署將立即派員前往救援。

Read More

兒童藝術節吉祥物徵名票選 今午截止

台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吉祥物命名網路票選,參與的民眾有機會獲得周邊商品。(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教育局即將舉辦的首屆台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暖身活動已熱烈展開,主辦單位特別為徵件獲選的吉祥物花兒進行命名票選抽獎活動,前兩波中獎名單已經出爐,幸運兒可獲得本次活動獨家好禮。網路票選活動將於四日中午截止,歡迎大家把握最後時間一起來為花兒找名字,投票選出心中最愛。  台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以學生為出發,本次吉祥物命名活動由「朵朵」、「 ISHA(藝夏)」、「海亞特Hi!Art」等三個名稱由學生命名徵件勝出,進入網路票選活動,參與網路票選活動的台南市民皆可參加抽獎活動,網路票選只至四日中午十二時截止。獎品為以本次吉祥物及logo徵選設計獨家文創小物,包含六款吉祥物杯墊、雷雕鑰匙圈及馬克杯等,將學生們的創作分享給市民朋友。  教育局表示,本次活動共安排三波抽獎,第一波抽獎已於四月二十四日抽出十名幸運中獎者,分別獲得肆獎雷雕鑰匙圈及參獎精美吉祥物杯墊。第二波抽獎則於五月一日抽出貳獎及參獎,最後一波則是五月四日抽出特獎整套吉祥物杯墊及頭獎整套雷雕鑰匙圈,歡迎大家踴躍參與票選收藏,吉祥物命名網路票選連結網址: https://www.surveycake.com/s/anwQv。

Read More

酒精消毒 抹比噴更有效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民眾防疫意識提升,藥師提醒,最有效的個人防疫措施就是勤洗手、注意環境清潔與徹底消毒,使用酒精消毒時,抹比噴更有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劉美沁建議,大家平時除了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進入密閉空間時戴口罩、增加社交距離之外;在環境清潔與消毒中,酒精不僅有優異的消毒能力,也有不可忽視的危險性。酒精的學名是乙醇,其高度易燃液體和蒸氣,可能造成嚴重眼睛刺激。  劉美沁表示,貯藏酒精時,盡量以玻璃瓶密封和小容量包裝為主,遠離火源及避免直接日曬,置於通風良好處,蓋緊容器,儲存於25°C以下。若需要稀釋分裝酒精時,應注意分裝處所需維持通風與遠離火源。  使用酒精消毒,用擦抹的方式比直接噴灑更好,對物品表面的消毒作用更完整,同時也降低火災風險。劉美沁提醒,使用酒精要注意避開眼睛,可以戴眼罩或面罩防護,避開有傷口處的手指、皮膚及嘴唇等黏膜部位。若出現過敏刺激時請停止使用。若不慎與眼睛接觸,立刻以大量清水洗滌後洽詢醫療。小孩須由成人輔導使用酒精,平常放置於兒童觸摸不到之處。  劉美沁強調,裝過酒精的空容器可能含有有毒、易燃,可燃、爆炸性的殘留物或蒸氣,不要切割或再使用空容器,除非對危險能採取適當防範。且高濃度消毒酒精不可內服。  劉美沁提醒,要落實個人防疫措施,除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以外,還有勤洗手和正確配戴口罩。如果在不方便以清水洗手時,可以使用95%酒精與水的比例4:1稀釋混和,即可用來洗手,且酒精濃度介於70~78%就有效,不一定要稀釋到剛剛好。

Read More

重機車聚歸仁 警執行防疫稽查

歸仁警方結合監理站、環保局以及交通警察大隊,三日在南一八二線文衡殿前實施聯合稽查勤務。(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龍崎報導  歸仁警分局近日從臉書訊息得知,有機車車友群組將於三日在高雄市內門區舉辦車聚大會師,恐造成南一八二線道路沿線交通壅塞及影響行車安全,也擔心成為群聚防疫破口。歸仁警方結合監理站、環保局以及交通警察大隊,當天在一八二線文衡殿前實施聯合稽查勤務,有效提前防範。  歸仁警方表示,南一八二線龍崎段風景優美,是不少人重機車友的最愛,假日時常可見車隊呼嘯而過;警方於平常假日在該路段即會採取攔取、取締措施,先前得知在三日有車聚,預料會有大批車友結伴結車經過,即規劃聯合稽查勤務。  聯合稽查勤務攔檢點設在龍崎文衡殿前,除了針對改裝車輛加強取締外,同時宣導前來參加活動的駕駛,務必遵守交通規則及防疫措施,不要因為群聚造成自已或他人的危害。執勤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機車騎士都能配合,違規件數不多。  歸仁分局長梁仁輝表示,許多人因為防疫在家悶太久了,趁著近期疫情趨緩,利用五一連假出外走走。民眾騎車出外遊玩、踏青屬於正當休閒,但籲請大家行車要放慢速度,保持安全距離;到人潮聚集的地方,也要保持社交距離。警方聯合稽查希望能降低交通事故發生,也同時宣導防疫,保障大家的安全。

Read More

傳唱牽亡歌 林宗範籲保留獨特墓葬文化

 最年輕匠人林宗範(右)呼籲保存南山公墓,並且吟唱牽亡歌,期望一起重視式微的台灣墓文化。(記者楊淑芬攝) 記者楊淑芬/台南報導  致力保存牽亡歌文化的少年匠師林宗範,三日受邀南山公墓保存活動講座,以「墓葬文化中的牽亡歌」為題,分享牽亡歌式微的現況,還有他採集保存推廣的種種努力,並且伴隨三弦琴,當場吟唱,這樣經典傳統的儀式正是台灣最獨特的墓葬文化,舉世無雙,值得保留。  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每個月都舉辦保存南山公墓的相關講座,三日下午在政大書城由林宗範主講。去年中華文化總會由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發「匠人魂」錦旗給林宗範,林宗範當場向蔡總統陳情,要求保留南山公墓,不要輕易毀棄先人墓瑩。  林宗範說早年的台灣,如果沒有牽亡歌落地演出,去世的人無法入葬,牽亡歌是為離世的人引路,安祥進入地府;但是隨著台語流失,墓葬文化改變、價值觀、產業轉移等等因素,使得近代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牽亡歌為何。  台南曾經是牽亡歌團最興盛之地,當時打著「善化」、「下營」的歌團外出,都備受尊崇。十多年來經他採集記錄,發現牽亡歌最原始是在迎神賽會的陣頭表演,後來演變成喪事儀式,牽亡歌接引死者安慰生者,有勸世、勸孝色彩,也透過吟唱幫助宣洩悲傷情緒。  今年才三十歲的林宗範是後壁本協庄人,自幼住在墓仔埔附近,每逢喪事便遇上出殯隊伍及牽亡歌團,深為吸引,跟著學習吟唱,至今超過十多年,並且成立「風中燈牽亡歌團」;為了繼續傳唱牽亡歌,林宗範學習自製月琴、大廣弦、三弦,並且全數以台灣的木材製作,為了保留台灣在地文化不遺餘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