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醜連環爆 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准辭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針對台北地檢署偵辦立委涉嫌SOGO案收賄貪汙重大醜聞,查出六名現、卸任立委涉貪;其中,涉嫌收賄二千萬元的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正是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的姪子。為此,蘇嘉全以個人因素主動向總統蔡英文請辭,蔡英文表示尊重並准予辭職,秘書長一職將由副秘書長劉建忻暫代。  蘇嘉全的親戚接連傳出牽涉弊案,除蘇震清外,還有外甥張仲傑疑似遭酬庸擔任唐榮總經理,並涉嫌包下公司標案;大女兒與女婿喬洛濱開設蠟燭公司,賣大單給台電。這些傳言都讓蘇嘉全捲入爭議。  蘇嘉全在辭職聲明中表示,自己近期屢遭抹黑,以及家族成員所涉事件影響,「為了不再讓蔡總統困擾,也讓檢調能夠秉持勿枉勿縱的司法精神放手偵辦」,請辭總統府秘書長。  蘇嘉全說,他從五月二十日開始,承蒙蔡英文的信任,獲邀擔任總統府秘書長的職務。自上任以來,內心始終抱持著戒慎恐懼的態度,全力扮演好幕僚長的角色。「近來外界屢屢以莫須有的抹黑汙衊,或是扭曲事實,影射我利用職權,包庇家族牟利,這些對我惡意的人格謀殺,我絕不接受」,造成蔡英文的困擾,讓他深感不安與抱歉。  他再次重申,個人從政三十多年來,無論擔任哪一項職位,都謹守分際、清廉坦蕩,他與太太從未因任何貪瀆案件受到偵辦或起訴,因為清白是他誓死守護的第二生命。  喬洛濱昨天也在臉書聲明表示,他不了解台灣的政治環境,也不清楚台灣商業文化是不是有一些複雜的禁忌。他的公司從未主動接觸政府單位與國營事業的採購,網購平台對所有人開放。  針對蘇震清涉入收賄案,民進黨廉政委員會昨天晚間八時召開會議,並做成決議,若法院裁定蘇震清羈押,就立即停權處分。

Read More

六甲縱火案兇嫌坦承放火 檢察官訊後聲押

二日凌晨六甲火災,消防人員到場後於廿分鐘撲滅火勢並將李翁送醫,然而現場疑似有人為縱火跡象,警方隨即展開調查(記者王勗翻攝)記者王勗、林相如/台南報導 南市六甲區一處平房二日凌晨傳出火警,八十二歲的李姓老翁因一氧化碳中毒、雙腳三度灼傷緊急送醫。警方循線追查李翁廿六歲孫子到案,訊後依刑法公共危險、殺人、恐嚇等罪移送法辦,檢察官訊後認李犯罪嫌疑重大,有逃亡及滅證之虞,聲請羈押。 據了解,李嫌是家中獨子,上有五名姐姐,家中對李十分寵溺。然而李嫌父親時常酒後對母親施暴,李嫌不滿父親長期家暴,一日晚間九時許於家族成員見證下,逼父親向神明下跪認錯。家人惟恐發生衝突報警。李男駕車到場見警方在廟後,遂與家人改約晚間十一時於六甲區大丘紫湄宮告知神明。 李嫌在紫湄宮苦等半小時未果悻然離去,妻子復致電告知姐姐認其行徑不當,不認這個弟弟,氣憤的李男揚言縱火教訓。二日凌晨,李嫌帶著三桶汽油並化妝易容至六甲區七甲街祖父母與父母居住之平房,將汽油潑灑到屋外及機車上,點火引燃後將縱火影片傳到家族群組,揚言要至姐姐住處縱火。 警消凌晨二時獲報到場救火,緊急將屋內人員救出,然而高齡八十二歲的祖父李翁卻因一氧化碳中毒並三度灼傷命危。警消人員發現汽油燃燒痕跡且火勢由屋外往內延燒,直覺起火原因不單純,警方經調閱監視器發現李嫌作案後躲回高雄住家,隨即前往將李逮捕到案,李落網也坦承放火。 警方訊後將李男依公共危險、殺人、恐嚇等罪嫌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檢察官訊後認李涉犯放火等重罪嫌,犯罪嫌疑重大,有逃亡及滅證之虞,諭知聲請羈押。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官小畢業生 單騎飽覽家鄉風光

官田國小與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合作,推出畢業生腳踏車之旅,畢業生頂著太陽,奮力地向前騎。(記者林相如攝) 隨著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落腳官田,並闢建遊客中心,官田國小今年的畢業考驗也變得有所不同。在西拉雅風管處的協助下,四十餘名畢業生騎著腳踏車暢遊鄰近的烏山頭水庫等景點,騎單車認識在地產業與特色,一路向前衝,象徵自己的未來也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為官田國小舉辦一場特別的畢業季活動,由管理處長許主龍與官田國小校長王全興,帶領畢業生,挑戰騎單車往返西拉雅官田遊客中心及八田與一紀念園區,而整段路程要克服南台灣夏日炎炎的熱氣,是一場與自己耐力的挑戰賽,雖然全程十公里不是很困難,但要頂著烈日,卻是相當辛苦。  而這場官田國小難得一見的畢業活動,畢業生自西拉雅官田遊客中心出發,抵達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後,特別為畢業生安排園區導覽與和菓子體驗、古琴演奏,認識這伴著他們成長的嘉南大圳故事。回到官田遊客中心後,也準備了小禮物及獎狀,祝福官田國小的所有畢業生,並全程記錄下這一場特別的畢業季活動。  尤其自行車騎乘的路線經過官田的田園風光與嘉南大圳的導水路,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帶領官田國小畢業生認識腳下這片擁有獨特氣味的土地,或許未來求學會離開這裡,但每一位畢業生將都是官田最好的導覽員,能熟悉並自豪地分享自己的家鄉給未來的同學、朋友。  王全興表示,這一趟旅程將不只是回憶,也象徵著不管未來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夠堅持並往前邁進;許主龍也期許這場旅程,能成為畢業生最難忘的回憶,未來能夠披荊斬棘、一路順遂。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大X透南風 在地特展豐富

南大經營與管理學系師生在友愛市場舉辦「友愛,想見你」特展。(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大學經營與管理學系與透南風工作室合作,日前在台南友愛市場舉辦「友愛,想見你」在地特展,和民眾分享友愛街區的商業、生活與歷史。  「友愛,想見你」特展共有四個主題:咱ㄟ友愛市場、堂前的裊裊炊煙、文化守護、四0至六0年代友愛街樣貌與風華視場。南大師生以友愛市場、總趕宮、湯德章故居等有形建築為主軸,從市場生活回朔歷史變遷、從總趕宮廟埕共用探討宗教與生活的關係、從湯德章故居保存事件延伸生命故事與南山公墓的文資議題,以及異國文化造成友愛街區產業變化,美軍酒吧、西服訂製、舶來品商行的興起等,進行一系列實地探勘、田野調查、資料蒐集與分析詮釋,展現友愛街多元的文化內涵。  展覽開幕當天,南大學生還在現場導覽講解展示內容,並藉由抽籤詩、生活拼圖、九宮格問答遊戲增加互動,加強觀展者對議題的了解。現場也邀請西服行老闆接受訪談,親自說明四0年代至今西服製作的樣式與變化。  展覽期間吸引許多人佇足觀展,除了在地居民、文資前輩、懷舊民眾、外地遊客,還有移居台南的外籍人士特別前來觀展,透過解說及互動,對友愛商圈發展的脈絡有更深入的了解。  南大經營與管理學系老師曾繁絹表示,知識的學習不侷限於學校教室內,透過在地街區發展與店家經營的實地探討,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場域,產生更多共鳴和省思,達成大學實踐社會責任的理念。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粽藝大集合 外籍生鮮體驗

崑大外籍生在「端午粽藝大集合」體驗活動中,由老師全程華語指導手作粽型錢包,增進情感,也學習簡易手縫技巧,並認識節慶文化。(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來自不同國度的外籍生,除依就讀系所學習專業知識及技能,今年端午節亦參與華語中心為他們舉辦的「端午粽藝大集合」體驗活動,由老師全程華語指導手作粽型錢包,增進情感,外籍生不僅習得簡易手縫技巧,並認識華人節慶文化,場面歡樂。  崑大華語小老師社以往為慶祝端午節,都會安排包粽子活動,此次因武漢肺炎疫情,改為手作「粽型錢包」,與駐點在崑山復文書城的「愛手作」合作,邀請手作老師示範教學。活動提供四十種不同圖案,提供羈旅異鄉的外籍生選擇製作素材,讓每個人的手作包都是獨一無二。  手作體驗採小桌制教學,全程使用華語進行,由老師沿桌進行一對一指導,華語小老師則從旁輔助。手作活動不僅讓師生關係更加熱絡,也讓外籍生學習到簡易的手縫技巧,同時認識端午節文化,進一步訓練他們運用日常華語進行對話,激盪出許多文化碰撞的火花,現場滿溢歡樂的笑聲。  參與的外籍生來自不同國度,大家對端午文化都很感興趣,主辦華語中心也在活動後端上熱騰騰又美味的粽子,讓大家邊吃粽子、邊拿著粽型錢包,「雙粽」帶來特殊的華人節慶文化體驗,也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華語小老師和外籍學生亦透過手作活動增進情感交流。  連續三年都參加端午節活動的印尼藉資工系朱利安說,去年是包粽子,今年是手作粽子,過程非常有趣。公廣系日本籍的小葵意則感謝華語社舉辦這麼好玩的活動,讓她稍解擔憂疫情的思鄉之情。  華語中心主任蔡美端對小老師的熱情表現感到欣慰,她說,製作錢包過程,從一開始的穿針引線到藏針收縫,雖然沒有繁複的技術,但每一步都必須靠著耐心、細心與一雙巧手完成,不僅可以讓同學靜下心,又可以透過手作成品讓心情愉悅,這次創意翻玩傳統佳節的活動可謂相當用心與成功。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永續山林 楠西東山結盟里山小學

東山國小老師李榮宗(圖右)向楠西國小學生介紹農田生態化營造理念。(記者翁聖權翻攝) 台南市的西烏山嶺山列西側丘陵,次生林地面積尚廣,動植物相當豐富。楠西國小及東山國小分別位處山列生態豐富區的邊緣,也是紫斑蝶北返的廊道面,因此兩校以以恢復原本生態的「里山倡議」為共同的環境教育目標,並結盟為「里山小學」,希望為下一代留下更美好的山林。  「里山」一詞源自日文,發音為satoyama,倡議的願景為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楠西國小六年級共五十名師生在校長朱玉君帶領下,來到東山區的番社蔬果聯盟,與東山國小進行里山課程交流。首先由李榮宗與王莨耿老師帶領兩校師生參訪東山國小的食農基地,分享農作與生態並存的農田生態化營造理念,並介紹農場的誘蝶植物、鷹架及貓頭鷹巢箱等生物棲息地實際作為。  在參訪過程中,兩校師生除了親眼見識蜻蜓飛舞的壯觀場面,更巧遇了一條長二點五公尺的南蛇,見證了食農基地才經過短短數月的營造,竟已有豐碩的成果。番社蔬果聯盟負責人林俊儀藉此機會分享了早期先民捕蛇的方式及目前蛇類所面臨的危機。  楠西國小校長朱玉君及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皆表示,在山區,其實遇到蛇的機率非常的高,同學除了應學會與野生動物共生共榮之道,更應體認到若能保留部分土地讓野生動物生存,這樣農業與生態不但可以共榮,且更符合里山的文化、生態、生產永續精神。  為了讓兩校師生實際體驗古老的農村稻作智慧,東山國小特別安排來訪的楠西國小師生,一起進行五十個品種稻的選種工作,接著讓大家體驗打穀、碾米、爆米香等課程。這項里山交流課程的壓軸,由東山國小學生為客人介紹蝴蝶的生態與故事,精采的解說獲得滿堂彩,也為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文賢學童市場秀才藝 獲掌聲

文賢國小學生的婆姐表演,展現傳統民俗。(記者林偉民攝) 仁德區文賢國小推展多元社團,協助學生試探優勢智能發揮潛能,日前利用夜晚帶領學生到學區的保安社區菜市場廣場,舉辦才藝成果發表會,學生們展現平日所學,陸續上演婆姐、二胡、中國笛、中阮、絲竹樂合奏及武術等,精彩的演出獲得圍觀民眾熱情掌聲。  文賢國小校長蔡玉仙表示,文賢國小結合新課綱精神,申請教育部偏鄉活化課程專案計畫,將學校特色的傳統藝陣及絲竹樂,分為婆姐、二胡、中國笛及中阮四組,規劃中、高年級彈性課程的選修社團,低年級則在早自修規劃四種才藝社團基礎內容簡介。  為了讓家長和社區民眾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蔡玉仙特別選在夜間帶領學生到社區舉行才藝成果發表會,透過婆姐、二胡、中國笛、中阮、絲竹樂合奏及武術等表演,還播放學生PBL發表影帶,展現學生允文允武多元發展的學習成效。  蔡玉仙表示,PBL比賽是讓各校有一個平台,以全英文方式介紹這一年來學生所做過的專案,讓外界認識學生的學習成果。  家長會長吳豐吉表示,感謝校長帶領的文賢國小團隊對學生的用心,之前學生到台南啟智學校的才藝表演也獲得好評,充分顯示孩子們在學校用心規劃下,比一般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發展機會。  保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萬得也表示,從學生音樂才藝的表現,看得出學校辦學的用心,從家長踴躍出席觀賞及熱烈的反應,就知道學生的表現獲家長的肯定。 (記者林偉民)

Read More

中藥調理穴道按摩 顧腸胃增強免疫力

中醫師劉家蓁說,調理好腸胃是加強免疫力的重點。 文/葉進耀,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國內疫情趨緩,開啟防疫新生活,基本防疫觀念,勤洗手、戴口罩、保持是當社交距離,都是人人在生活中需要落實的,此外,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預防疾病重要的一環。 合谷穴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即俗稱的虎口位置,可預防和治療感冒。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劉家蓁提醒,中醫古來注重疾病的預防,認為順應四時、心情調適、生活環境、飲食居住等面向都會影響著人體,若人體無法維持平衡則容易生病。內經有云:「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句話是指人體在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容易侵入身體,也就不容易生病,相反的,邪氣之所以能夠侵犯人體,是因為正氣已經虛弱了。那麼如何提升並維持身體的正氣呢?規律的生活作息、運動、均衡飲食、和壓力調適,皆是不可或缺的,然後再搭配上中藥的調理和穴道按摩,可以為我們健康加分。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被認為是長壽穴,按壓可以調理腸胃、補虛弱。 中藥方面,現代人容易暴飲暴食、飲食冰冷,腸胃容易虛弱,產生濕氣或排便問題,在中醫的立場來說,腸胃受損容易進一步影響肺臟,所以平時調理好腸胃是加強免疫力的重點,處方上會以茯苓、陳皮、蒼朮、白朮、甘草等照顧脾胃,再根據個人體質或疾病狀況提供補養或清熱藥物,並非一味使用補養藥物。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四指幅),幫助調理腸胃,也能減緩失眠、飲食不正常的慢性傷害。 穴道方面,可以按壓足三里、合谷、三陰交等穴位。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約3寸(四指幅),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是在人體的胃經上的大穴,古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乾」,古人用艾灸足三里來養生,被認為是長壽穴,經常按壓可以調理腸胃、補虛弱。  合谷位於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間,也是俗稱的「虎口」位置,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四指幅),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熬夜晚睡、睡眠不足,又飲食不定時且不均衡,容易影響免疫力,按壓三陰交除了幫助調理腸胃,也能幫忙減緩生活習慣造成的身體慢性傷害。 薄荷菊花茶可以緩解喉嚨痛、黃痰、頭痛等症狀。感冒不適 可補充兩茶飲  另外,若感冒稍有不適,提供兩項茶飲補充:  第一,若感冒喉嚨痛、黃鼻涕、黃痰、頭痛等,可飲用薄荷菊花茶。作法:薄荷10g、菊花10g、桑葉10g,水1000cc,沸騰後放入桑葉、薄荷和菊花轉小火煮約5~10分鐘即可。 生薑紫蘇茶可治怕冷、鼻塞、流鼻水、痰白色、喉嚨癢等症狀。 第二,若怕冷、鼻塞、流鼻水、痰白色、喉嚨癢等,可飲用生薑紫蘇茶。作法:生薑10g、紫蘇10g,水1000cc,先大火煮生薑到沸騰,沸騰後放入紫蘇轉小火煮約5~10分鐘即可。  以上症狀改善即停止服用,若身體仍不適建議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Read More

此刻,最年輕

 ■琹涵  我們常覺得自己正逐漸的老去,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們也一日日的向年輕告別。  也的確是這樣的,沒有誰能否認。  但是,如果我們換另外一種說法呢?  當我們說自己一天天老去,豈不也意味著,相較於往後,此時此刻的自己不也是年輕的?  我們總是嘆息著韶光的逝去,卻不曾想到,此刻的自己是最年輕的。  明天,我們將比今天老了一日,明年,我們將比今年老了一歲。我們會越來越老,只有此刻最年輕。  那麼,不就應該珍惜此刻的好年華嗎?  我讀《論語‧述而篇》,在裡頭讀到這樣的一段話: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意思是:葉公問子路有關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說:「你為什麼不回說:『他的為人,發憤起來,連飲食也會忘記;快樂起來,所有的憂愁都能拋開;甚至於連快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由此可知,孔子好學的精神,多麼令人佩服!  好學是動力,催促著我們追求心中的夢想。  我有很多的朋友,竟然是在退休以後,活出了更為精彩的人生篇章。  盛年的時候,我們在職場拚搏,只能往前,卻無法後退。上有父母理應奉養,下有兒女需要照料。直到退休,兒女大了,父母遠逝了,此時責任稍歇,終於可以追逐自己心中的夢想。  愛讀書的,重回學校做學生,甚至讀出一個新的學位來,彌補了年少失學的憾恨。愛旅行的,五湖四海任遨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何等的暢快自在!有人畫畫,有人唱歌,有人學拼布,有人去彈琴……年少時的夢想,居然還有一圓的機會,多麼感激上天的成全。  其實,連這樣的機會都可能稍縱即逝,因為畢竟不再年少,沒有大把奢華的歲月可供揮霍。可是,想想,此刻仍是年輕的,如果再不把握,轉眼就要老去,那豈不更要跌足長嘆嗎?  及時把握,知道珍惜,也終究親近甚至攀摘了夢想。  為什麼要老是看著逝去的時光,心生哀怨呢?那有什麼意義嗎?  往者已矣,來者猶可追。尤其,請別忘了,走在人生的漫漫長途裡,此刻的我們最年輕,此刻的光陰最珍貴。  該怎麼做呢?聰明的你,想清楚了嗎?

Read More

<中華副刊>風雨過後

 詩/曾湘綾 攝影/陳建華 風雨過後 天光照亮藍色湖泊 一隻白鷺靜靜飛進林子裡 那是我夢中還是 你要歸去的幽徑 清歌遼闊的湖面 曾經,夜色如輕羅 滿山蟬噪 像透明袈裟 緩緩落座於水煙 問雲朵將要飄往何方 野風徘徊綠影,之間 只聞 來生還要遇見 將心事藏進眸中 藍色的小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