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後港森友會 南大師資生下鄉

南大師資生帶領國小學童用英語學習環境保護。(記者施春瑛攝) 台南大學教育學院執行教育部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導入職前教師偏鄉教育參與式課程,由南大師資生和七股後港國小教師攜手合作,在後港國小辦理「後港森友會」英語教育營隊,進行生動有趣的英語課程。  參與本次營隊活動的南大師資生來自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英語學系、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等。有鑑於溫室效應、氣候變遷等的環境問題,營隊設計以綠色環保議題的生活英語為主,規劃多元活潑的課程,希望讓學童對於環境教育有更深入的認識,藉此養成環保意識。  進行海洋教育課程他們播放海龜吃塑膠袋的影片,小朋友頻頻發問為何海龜要吃塑膠袋,對於天真的孩子而言,他們都知道塑膠袋不能吃,然而海龜卻因為海洋環境被破壞而誤食,因此藉由影片讓學童了解減少塑膠垃圾的重要性。  此外,因應武漢肺炎,課程中也介紹懸浮微粒及空氣汙染的影響,以及不同材質的口罩可以阻擋什麼樣的有害物質,不需要為了口罩色彩而苦惱,只要正確配戴就能有效防護,讓學童學習環境保護及自我防護概念。  擔任營隊總召的教育學系學生許善婼表示,這次營隊讓他們把課本上的知識轉換為實際的教學,才發現有許多課堂上的細節是經驗的累積,從這次的營隊活動,獲得許多寶貴的實務經驗與教學技巧。  計畫主持人南大教育學系歐陽誾教授表示,希望透過媒合師資生與偏鄉教師協同開課,讓師資生經由實地觀察與深度體驗,結合課堂理論與實務教學,從而了解偏鄉教育的本質與需求,有助於師資生日後投身偏鄉教育服務之志向,協助偏鄉教育發展。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響應自造 大社師生研發安全書包

大社國小推動自造教育,師生一起開發出安全書包,讓學生走在路上更安全。(記者林相如攝) 隨著科技時代潮流,新市區大社國小積極推動自造教育,在資訊老師李侑軒帶領下,與學生合力研發出「安全書包」,不但可以偵測與後方來車距離,提醒有車輛靠近,行走轉彎時,也可以自動閃燈,更有警示燈,讓學生背著書包在路上行走時,可以減少危險性。  此一作品參加教育部自造教育競賽,獲得佳作成績,校長蔡楠清說,希望藉此激發學生創意與想像力,或許未來就能誕生一位知名的科學家。  李侑軒表示,國小學生上下學時間,正是上下班尖峰,路上車水馬龍,尤其冬天上下學時天色較為昏暗,開車的人有可能一個分神,就有會撞到走在路上的學生,甚至穿越馬路沒有注意到兩旁來車,也會有危險,因此就與學生想到可以做一個裝在書包上的警示裝置,可以自動偵測後方來車,有車子靠近會自動提醒,這樣就可以減少發生危險的機率。  也因這樣的概念,李侑軒帶著兩名學生發揮自造者的精神,嘗試做出可以自動警示提醒的安全書包,透過編寫控制程式,在書包上裝設控制板、電池、警示發光條、超聲波感測器、薄膜壓力感測器等,只要背起書包,就會自動啟動這些裝置,這樣上下學時揹書包走在路上,安全性就大幅提高。  蔡楠清說,校方響應教育部自造教育的推動,鼓勵老師帶著學生進行研發創作,如今這項作品能在全國性的比賽獲獎,顯示指導老師的功力深厚,學生學習的用心值得肯定,學校將會持續推動自造教育,引進更多設備,讓學生在科技時代,有更多的學習面向。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成大華語中心語言競賽 洋腔洋調

六甲國中暑假期間彩繪學校牆面,並利用報廢課桌椅改造成裝置藝術,讓老舊牆面煥然一新。(記者林相如攝) 「西歡」?「喜換」?還是「喜歡」?中文聲調一直是外國學生學習中文的盲點,為鼓勵外籍生多多練習聲調與發音,成大華語中心日前特別辦了一場「聲調排排樂」夏季班語言競賽,比賽過程中不少學生發音標準,字正腔圓,但也有初學者用錯音調,讓人聽得一頭霧水,場面十分有趣。  成大華語中心舉辦為期四天的「聲調排排樂」語言競賽,共有來自美國、泰國、日本、土耳其、印尼、越南、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共一百八十名學生參賽,華語中心表示,學生們年齡層涵蓋廣範,十七歲到七十歲都有,學習中文的時間不一,比賽採取不分級制度,讓各個程度的學生都能精益求精。  來自土耳其、秘魯、越南的布爾珠、翁黛絲、阮功中三位學員還兼當比賽主持人,並特別準備了「我想買義父」,「為什麼你想買爸爸?」「不!她想買的是衣服」聲調誤用的生活實例開場,逗趣的語境加上生動表情與肢體動作,引來現場觀眾哈哈大笑,成功緩解決賽前的緊張氛圍。  比賽是以團體賽方式進行,由學員輪流上台念出成語題目,再由隊員們將聽到的四個聲調依序用骰子排出正確符號,限時三分鐘內取得最多分數者為優勝。學生們除了在課堂時間練習外,也在課餘時間自主練習發音,在競賽中展現堅強的學習實力。負責排出正確聲調的隊員須手耳並用,迅速翻出答案,即時幫隊友神救援,緊急修正答案。  來自泰國、即將就讀成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的李若溪華語流利,她說自己學習中文已久,但三聲、四聲有時也容易混淆。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中華副刊>真實的故事

 ■陳青田  退休後得知,有位腦性麻痺患者汪的奮鬥故事。  汪若沒有母親,他可能在街頭賣公益彩券,並非是具有特色的街頭藝人。  汪是早產兒,出生時缺氧沒有哭,他母親以為是死胎。直到四個月大,經醫生診斷後,母親才知道汪是腦性麻痺患者。為此他母親讓汪晚一年上小學,和小一歲的妹妹讀同班,以便由妹妹來照顧他。要入學時,他母親告訴他,如果有小朋友罵你「白癡」,「這不是你的錯,是母親的錯,因為我讓你變成腦性麻痺患者,請你務必原諒他。」因此,汪在學校被同學罵,回家後對母親說,今天有人罵我,但我不生氣。因為我愛您,我要原諒他。  汪上國中時,有一天放學回家,他母親看他身體多處瘀傷,母親幾近崩潰,只好聽從別人的建議,讓汪去學習才藝,未來盼能養活自己。母親帶汪去才藝所學習,汪也沒有因學習才藝,而荒廢課業。  汪雖然是腦性麻痺患者,運動神經受傷,肌肉僵直、肌無力,不能寫字,母親為他買了一台手提式電腦,汪覺得讓母親浪費金錢了,電腦對汪而言,僅有打字使用功能。但母親向才藝所電腦老師請託到家教授他電腦技能。汪電腦技能學好了,後來學校電腦受損,也請他去維修,因此他常被老師稱讚。  在才藝所學習時,他對音樂特別喜好,他說:在表演時會忘記自己是腦性麻痺患者,所以他喜歡表演,因此常被學校請去演講、或擔任街頭藝人,沒有走上想像中賣公益彩券的既定道路。他曾告訴同學若沒有他母親,他將被遺棄,因為汪的父親曾遣棄他,所以汪每次到校演講結束時,汪都會向學生說:「他的母親好偉大。」

Read More

秋高氣爽 南瀛綠都心野餐去

找一個週休,親子到南瀛綠都心公園草地上野餐去。(記者陳佳伶攝) 立秋了,選一個週休的下午,天氣不那麼燠熱的時候,安排野餐去,帶著野餐墊、輕食、小型的露營帳棚,到南瀛綠都心公園大草坪上野餐去,讓小朋友們在草皮上奔跑、累了在露營帳棚上小憩,感受悠閒慢活的好心情。  位於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對面的南瀛綠都心公園,擁有大片的草坪、景觀湖、還有籃球場、下棋區、兒童遊戲場等,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常可看見親子到草地上放風箏,到景觀湖旁看魚兒悠游,老人家在下棋區對奕、還有不少親子愛到兒童遊戲區使用各種遊戲設施,晨昏更有民眾沿著公園步道快走、運動。  南瀛綠都心公園有不少樹木,市府工務局曾對南瀛綠都心公園進行既有植株的普查,公園內有台灣欒樹、榕樹、黃花風鈴木等三百多株喬木、桂花等五萬多株灌木,生態豐富,平時也常舉辦大型活動,在新營人心目中,是重要的休憩去處。  立秋了,選擇不用上班的週休,找一個天氣不那麼燠熱的時段,親子先在家中一起動手準備野餐輕食、依時令選擇季節蔬果做成好吃的三明治、準備喜愛的手工餅乾、現打果汁、或者泡個好茶、咖啡都可以,揹起簡單的背包,大手牽小手,到南瀛綠都心公園野餐去。  讓孩子們在青青草坪上奔跑、放風箏,累了吃點輕食、親子一起坐在草地上聊天、讓輕風吹拂、抬頭看看藍天白雲、在平時忙碌的腳步下,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小確幸。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中華副刊>絕語

主啊!憐憫。(攝於台東公東教堂) 詩/攝影 馮平 不不不 請不要再靠近我,我很痛 此生沒有這樣痛過,怕過 怕到恍神而有失語的恐懼 但再也沒有恐懼 風樹為我持咒 河水點燈陪我悲傷 我將離去,離去恐懼 離去你們所經管的可怖世界 離去石煤所控制的可畏地土 去到沒有我口中煙硝之味的地方 帶同我的孩子隨流水而去 孩子,你是不幸的 你不曾看過梵谷的星夜 聆聽莫利克奈,和你父仰天揚鼻的鳴吼 你卻又萬幸—— 不必經此身驚駭劫難 孩子,讓我永遠懷你育你 飛航於天河宇宙 去尋創世記中的神 回到歌斐木所造的船上 或沐浴於太古的江邊叢林 生命是一盤拼圖 完整如鏡中之沙 破碎如我殘觴的身軀 如我冰涼的心 我倒下 謊言的快樂就升到高潮 不不不 是遍地的人族又多一層罪孽 後記:2020年6月,印度喀拉拉邦(Kerala),有一懷孕母象食用遭人類塞入爆竹的鳳梨,口部被重創無法進食,最終不幸在飢餓中溺斃。

Read More

形似紅領瓣足鷸 灰瓣足鷸台灣罕見

台灣十分罕見的灰瓣足鷸。 (林文崇提供)台灣十分罕見的灰瓣足鷸,大多短暫過濱海地區,牠經常挑戰個子較小的鷹斑鷸,對於體型較大的其他鷸鴴科候鳥,則保持安全距離,不敢有非分之想。  灰瓣足鷸與台灣沿海常見的紅領瓣足鷸,兩者冬羽極為相似,大多以嘴喙特徵來分辨,灰瓣足鷸的嘴較粗厚,紅領瓣足鷸嘴喙較細長。灰瓣足鷸在台灣是屬於罕見迷鳥,背羽鼠灰色,頭、頰、腹為白色,有黑褐色的過眼線。  灰瓣足鷸主要繁殖於環北極地帶,中國大陸新疆西部(天山)及黑龍江(哈爾濱)都有繁殖紀錄,除繁殖期,幾乎成天遊弋在海洋面上,常單獨或小群活動,以水生昆蟲、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浮游生物為食,牠們覓食的樣子很有趣,時而向左轉,時而向右轉,不斷地繞圈子讓水底小蟲浮上水面後啄食。  一妻多夫制的灰瓣足鷸,牠們成雙成對在池塘兜圈子划水抓蟲,若有不識相的雌鳥湊過來,元配便會衝上前捍衛自己的夫婿,但雌鳥產卵後立刻拋棄雄鳥,試圖再找另一個雄鳥配對,孵卵和育雛全由雄鳥承擔,在台灣無法看到這些戲碼。  (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

採果、做破布子 農事體驗增旅趣

製作好吃的破布子,由最基本的清洗開始。(讀者楊好提供) 台灣疫情趨緩和、大解封後,出現報復性旅遊,何妨趁著假期安排親子深度旅行。旅行最時興體驗,曾獲選交通部十大好客民宿菁英獎、台南金讚百家好店的東山區「向陽田園居民宿」,推出農事體驗,民宿主人帶著客人到果園採水果、一起動手製作好吃的破布子,雖是農村的日常,卻能讓久居都會的親子感到不虛此行。  旅行就是要到各地體驗不同的風土民情,感受人情味,很多人愛吃水果,水果究竟是怎麼長出來的?向陽田園居民宿最近陸續安排客人採芭樂、採龍眼做農事體驗、客人反映看到樹上結實纍纍的果實,親手採下充分感受豐收的喜悅,現採的水果也感覺特別鮮甜好吃。 經過繁複的工序,塊狀破布子完成,這是相當下飯的鄉土食材。(讀者楊好提供) 鄉下婆婆媽媽們總會自製蔭油破布子,或是塊狀破布子,相當下飯,這是農事體驗的重頭戲,由一顆顆破布子清洗教起,經過繁複的步驟製作出成品,讓客人有滿滿的成就感,此外也會應人要求教作辣椒醬和芒果醬,讓旅行成為難得的學習之旅,  大解封後,為了爭取遊客入住,旅宿業者紛喊出可申請交通部安心旅遊補助,除了安心旅遊補助,向陽田園居民宿直接喊出除假日外,每天優惠一間房,新營、柳營、鹽水、白河、東山、後壁區等六個區的鄉親憑身分證雙人住宿即可免費入住的好康,優惠到九月底,以回饋在地鄉親的支持。  至於全國旅客,可使用安心旅遊補助,並可同時使用振興券抵住宿,至於到台南該如何玩才能盡興,業者會提供旅遊套裝行程建議,帶客人導覽解說,鼓勵全國遊客到訪東山,感受濃濃的鄉村田園風。(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新營長勝營區變身都市綠肺

經市地重劃工程改造後的長勝營區,綠蔭處處,綠色隧道將太陽阻擋在外,只有光影會穿透進來。 (記者陳佳伶攝) 新營長勝營區經過市地重劃工程,將園區內四百多株喬木都保留,成為都市之肺,走進美麗的綠色隧道,有如走進風景畫,綠隧將艷陽阻隔在外,只有光影穿透樹梢,加上涼風徐徐相當舒適,成為新營人休憩運動的好去處,以及打卡新地標。  長勝營區原是陸軍通信訓練基地使用,自民國八十八年陸軍部隊撤出後園區閒置荒廢。市府地政局採公辦市地重劃開發創造開放空間、營造休閒遊憩環境,今年三月啟用後,吸引社區民眾散步運動、也因為景觀美,常有民眾將當地的美景,透過相片、影片,在網路社群和更多人分享。 經市地重劃後的長勝營區,還保留崗哨,讓人了解當地原是一處營區。 (記者陳佳伶攝) 長勝營區重劃工程約十一公頃多,其中公園、廣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用地,面積約四點一四公頃,為尊重原有生態,完整保留區內生態及綠色隧道,採低衝擊、低開發,減少環境擾動以創造公園特色,曾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走進重新改造後的長勝營區,除新闢道路,一眼望去幾乎處處都是綠意,有四百多株喬木都保留下來,尤其是綠色隧道的綠樹更是百分之百的原地保留,方便鳥類棲息築巢,隧道內採高架步道,讓動物可在步道下穿越,成為人類和動物不互相干擾的快樂天堂。 市地重劃工程改造後的長勝營區,到處是綠意,還設置休憩設施供民眾利用。 (記者陳佳伶攝) 綠隧旁可看到文字說明,原來園區逐年種植樹木是為防空疏散需要;為停放通信車輛,刻意以綠隧形成天然防空掩護,老樹都超過七十年,漫步其中還能看到崗哨也被保留下來,讓人了解當地原是軍事基地,園區內還有占地廣大的乾式滯洪池、公園、停車場等,散步其中、試著讓心情放空,感覺走進一處小森林,大口呼吸享受芬多精,享受靜謐的美好。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樓影裡隱喻的光

 文/離畢華 圖/盧兆琦  耳朵裡嗡嗡迴盪疑幻似真的聲響,是很難分辨的一種聲音。在號稱五星級的旅店房間,安靜到只有絕對安靜的聲音,拉開落地窗窗簾,遠處的田地籠罩在晨霧氤氳中,間雜在小樹叢的幾處房舍,以及無可缺免的小小寺廟,這寺廟通常由一個簡樸的方形體和一個尖錐體組構而成,方形體開有小窗、錐形體插有一面紅色小旗,通體漆成白色,即便在灰濛濛的塵霾當中,她也自顧自的白著,讓人不由得想起大街灰撲撲煙塵中穿著白衣戴著小白帽的伊斯蘭教教徒。  從飯店房間的大窗極目遠眺,德瓦卡十三區地鐵站的頭班列車正緩緩駛出,經過窗下時速度已經飛快,無法看清車內的旅客,這些不論是上班或做其他營生的人們,是不是也像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車、公車、三輪車一樣的擠沙丁魚呢?何況上班族們在氣溫逐間升高的早上都西裝筆挺至少也是襯衫西褲的出門,再加上婦女小姐們色彩穠重的沙麗和黃澄澄的飾物,車廂裡應該是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狀態吧?還或是,眾生們同樣面無表情的張著惺忪睡眼,應付什麼都可能發生的印度日常呢?  我該穿著哪款服裝和表情出門呢?在這個右眼看到天堂,左眼看到地獄的國度。而,今天,要在德里大街上漫遊,如何融入無法讓人厭惡的吵雜髒亂紛沓的人群和車陣當中。步出旅店,清晨的車陣當中,一部接一部黃色車身漆著校名的巴士載著學生往學校的路,來不及對他們微笑揮手,他們已對我微笑揮手,相信我的笑容裡面多少參雜了對他們的憐憫,而他們透過烏黑晶亮的雙眼流露出純粹的快樂鏡射出我的憐憫未免多了種生份、客套和無知,因為,同樣一顆心,我只停留在情緒的層次,他們的樂天知命卻是高過兩層的精神層次。  飯店特意安排人力三輪車,不是頂喜歡坐在車上顯得高高在上的尊貴,而是飯店外面街道上一早就了蠅聚了大批等待工作的三輪車夫,可能是身分的關係他們不能也不敢進入旅館區域前來拉客,每張黧黑的臉膛都亮出期盼的眼神和令人融化的笑意,我就放膽坐上去了。  這裡的三輪車當然和日本京都或淺草的人力三輪車有很大的不同,在京都少見有大老闆模樣的人物坐在車上,這裡卻隨時可見豪宅門廳裡直接拉出一個西裝畢挺老闆模樣的紳士,直接趕去上班。我為什麼知道呢?因為我們兩輛三輪車同時塞在一個狹窄陰暗、煙塵瀰漫和喇叭聲灌滿耳朵的地下道,兩人友善的點頭致意後,我瞅著車陣即將鬆動便冒昧開口,「Namaste,Sir。您上街嗎?」,「不,我到公司去。你,來自哪裡?」  坐在車上行走不到五十公尺,煙塵裡熱氣蒸騰如波如浪,看著許多在轎車機車縫隙間鑽空、身體因奮力踩踏而扭動的車伕,就像河裡一尾尾鮭魚,就算無法得知他們有沒有辦法在這一世因勤勞求活而躍上龍門,他們在自己的信仰裡面,也深知只要認真過完這一生一世,或許來生來世便能脫出賤民處境吧?聖雄甘地可是將他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的呢。兩旁的店舖與其說是商店不如說是棧間,兩三坪的空間裡填塞各類物項,有賣烤餅的、有賣油炸咖哩包的和各式飲料,譬如奶茶,往往兩家吃食店之間突兀的穿插一間賣閃亮首飾的,又有各色紗麗(Sari)、男子穿的托蒂(Dhoti)和隆基(Lungi)。擠在小小空間裡,像尚未清洗的油畫調色盤,賣手工藝品的店家則在門口擺起小攤,攤上有許多木刻圖章刻著大象、猴子、蓮花、蔓藤、城堡和經文,又有賣皮製鞋類的,涼鞋包頭鞋和鞋頭尖翹鞋面又雕又繡平底船一般的傳統男鞋,店家主人淹沒其中,只露出一顆黑黝黝的頭臉,以及沾滿塵土像穿著灰色襪子的腳板上清一色的人字拖。  車到一處市集門口,我下車。雖然飯店已付車資,仍另付了一些盧布,搞不清楚匯率的我不知是付多還是付少了,也無法從他沒有表情的臉上判讀,只好頻頻說謝。這裡雖也有公定小費的默契,照著付了你覺得實在少得可憐,一旦多給了,下一刻鐘,彷彿有一面無形且縝密速效勝過Internet的聯絡網路,各路人馬立刻透過耳語、眼神、表情和肢體動作集合到你身邊,賣玩具的賣手工藝品的賣風景卡片的賣花串的賣小陶偶的賣石雕的,很難脫身。  只有一個人在大街上無常的動態裡一動不動。他一身橘紅衣褲,說仔細一點是橘紅上衣和金盞花顏色的褲子,用那一對已然翳白的眼反而洞悉天地人似的看穿了我,即便我在小店樓影的陰暗裡,似乎也明白了他傳達的隱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