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新啟示之二 益生菌主要生理特徵及其功能機制的今日觀

一個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即腸道菌群失調現象)伴隨腸躁症的個案接受「經胃鏡小腸內益生菌灌注移植療法」的實況圖片說明。 1.臨床上,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可見小腸內充斥著烏煙瘴氣異常的病態現象。 2.在十二指腸末端及小腸空腸上端進行益生菌灌注移植治療的操作。 3.經胃鏡小腸內益生菌灌注移植治療可以明確的給與「適量足量」益生菌的攝取量。 4.含有益生菌的微粒則全數安然黏附在小腸黏膜上。此個案益生菌灌注量為1,280億/CFU。(譚健民提供) ■譚健民  基本上,益生菌(probiotics)是由一群腸道菌群中有益菌的組合。人類消化道存有近數萬億個細菌,其中亦包括益生菌與病原菌。「口服攝取益生菌」在腸道中的命運,取決其在通過胃與十二指腸中能否暫時存活的能力,以及其是否能夠進一步安然黏附,並能成功定殖在大腸腔(小腸迴腸末端盲腸或升結腸)的黏膜上。雖然理論上是如此,但在實際情況下這些都是未知數,也是口服攝取益生菌無法去預期的。理論上,經由口服攝取益生菌的菌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 CFU)再高或吃得再多,其最終所謂的益生菌必然會隨著糞便被排出體外,因此選擇能夠長期駐居在腸道黏膜上的口服益生菌的特異性菌株,也就顯得更重要了。也由此如此,「經胃鏡小腸內益生菌灌注移植療法」的新興益生菌的給與方式觀念(後續再討論),也就於焉形成了(如圖)。  基本上,益生菌的任務是用以輔助宿主以維護其身體健康的功能,並進一步達到使得潛在宿主內呼之欲出的各種器官的病變,得以修護甚至痊癒的最終目。益生菌的主要生理作用特徵及其功能,包括如下:  一、益生菌必須是完全明確的被鑒定其安全性,以及可以分門別類的菌株,並與人類腸道菌群存有同源性的屬種。二、益生菌必須是安全而可能為宿主所食用的,而不具有致病性以及無毒性,也不會攜帶任何耐藥基因者。但最重要的是益生菌要能避開胃酸、膽汁酸以及小腸液的長時間接觸及破壞。三、益生菌能夠安然順利黏附在腸道上皮細胞上,並能夠在大腸(盲腸、升結腸)及小腸(迴腸)內腔內定居、繁殖、生長與發育。四、益生菌必須被證明對人類健康有所裨益的;比方說,能產生抗菌性的活性物質以對抗病原菌的能力,並進一步能競爭性的抑制病原菌,使病原菌不再黏著在大腸黏膜上。最重要的是該益生菌已通過動物研究試驗,能與宿主保持良好的互動、互利及互惠關係。五、益生菌能夠在宿主正常飲食中,利用其所製造的營養素,而得以生存並繁延下來。六、益生菌在製作加工、儲存、運輸過程以及上架期限,能保持其良好的活力,也能維持所需生理功能的穩定性。七、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機制是調節宿主免疫反應,對宿主免疫系統的促進及調節功能有所裨益。此外,益生菌本身有抗炎反應、抗癌病變。  總而言之,口服攝取益生菌必需在進入胃腸道途徑後,能夠安然通過胃腸道的胃酸、膽汁酸、胰液以及小腸液的侵襲與破壞,才能倖存下來,並能夠即時黏附著及移植在大腸黏膜上,不僅能夠保持良好的生存能力,也可利用宿主腸道中正常營養物質,而得以生存下來。  在過去30多年間,在PubMed NCBI所發表研究益生菌的臨床文獻中,最常被提及的益生菌共有下列十種嗜酸乳桿菌、雙叉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羅伊乳桿菌、嗜熱鏈球菌、布拉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生產丁酸的梭狀芽孢桿菌以及芽孢乳酸菌。在臨床上,最常見使用的益生菌則是乳酸桿菌屬種與雙歧桿菌門屬種。  基本上,在臨床上口服攝取益生菌是沒有所謂的「正確劑量」或所謂的「適當足量」的,除非某些少數口服醫療級之外,也無法真正評估計量其口服攝取益生菌的死菌率。但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使用數據指出,口服益生菌補充劑的平均劑量在1-100億菌落形成單位不等,也因人因病況而給與。目前而言,在臨床實証醫學的研究經驗中,以「經胃鏡小腸內灌注益生菌」而言,其一次性有效可行性灌注量至少在1,200-1,800億/CFU之間。(待續) (作者為宏恩醫療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Read More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 張團畯稱王 黃于嫣封后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標鐵51點5公里男子組由張團畯奪冠。(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二0二0富邦金控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連續兩於屏東東港大鵬灣帆船基地開賽,共吸引來自二十三個國家近一千六百名選手報名參賽,這也是全國唯一封閉國道三號南州至大鵬灣段的鐵人賽事,也可以沿途欣賞大鵬灣的美景,獲得參賽者的好口碑。  今年鐵人賽大鵬灣站高手雲集,經一番激戰,標鐵五十一點五公里賽事男子組由張團畯,以一小時五十一分二十一秒奪冠;標鐵女子組則由黃于嫣以二小時十二分五十七秒奪下后座,二度奪下大鵬灣站女子組冠軍的黃于嫣開心的表示,自行車騎上國道可以全力衝刺,跑步跑上鵬灣大橋一路上都有觀賽群眾加油,感覺很棒。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大海裡的蒲燒鰻

文/攝影 阿文  一路追著夕陽來到大園的海邊,淺灘上海風不疾不徐,微微的吹皺水紋,映著夕陽閃閃發…拿起手機拍了又拍,卻遠比不上雙眼所見的完美夕照。海灘的一側是老街溪的出口,河口二旁有幾座看似釣魚平台的棚架,與遠處的大風車一樣佇立在岸邊。平日的午後,海邊沒什麼人,倒是不遠處有位拿著大杓子的年輕人,戴著頭燈靜靜的朝大海眺望,感覺要開始做些什麼…就在他準備往海裡移動時,好奇的走近一問:  「請問你要去撈什麼嗎?」  「鰻魚苗。」  「這裡有鰻魚苗喔!不能直接釣鰻魚嗎?」  「大鰻魚在山上的河裡啦!這裡沒有啦!」  糗勒!吃過蒲燒鰻可從沒想過鰻魚的家在哪?  原來鰻魚也像鮭魚一樣是洄游的魚,只是剛好相反,鰻魚媽媽是下海生寶寶,小鰻魚再一路洄游在淡水裡長大。因為始終無法人工繁殖,所以需要撈魚苗給漁場養殖。也正因如此讓海邊的居民有機會在每年11月至隔年2月四個的期間發年終零用錢給自己。今年鰻魚苗產量就不錯,每尾魚苗也能賣3、40,是很不錯的副業。  「那海邊的棚架又是怎麼回事?」好奇心如潮水難以阻擋。棚架是比較高檔的設備,一樣是撈魚苗,棚架下有漁網,利用漲潮的水流將魚苗送入網中,只要坐在棚架下就可以慢慢撈,可見收入不錯值得投入如此的設備。  真是長知識了!天色漸暗,就不耽誤小哥賺外快的時機了!看著他穿著青蛙裝,胸前掛一只小水壺,緩緩地一步步涉入冰冷的海水,小小的頭燈在水面上顯得格外閃亮。難得的年輕人,下班時間放棄上網、不玩遊戲,忍著寒風認真的往海裡淘金,真棒!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台獅吼熱音賽 培育流音人才

南台流行音樂產業系主辦「南台獅吼熱音大賽」, 吸引全台及外島近五十所高中職校參賽,藉由競爭交流,培育音樂創作、展演、影音科技人才。(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流行音樂產業系積極推廣流音產業培育人才,連續四年主辦「南台獅吼熱音大賽」,除由專業師資及幕前幕後各領域學生合力設計舞台、燈光、音響。今年包括獅吼樂團、美聲個人組共吸引全台及外島四十九所高中職校參賽,爭取冠軍二萬元獎金。  南台流行音樂產業系效法國際流行音樂學院培育模式,引導學生在音樂創作、展演、影音科技與舞台製作中融入本地文化特質,與國際流行文化接軌,以發展華語文化特色的流行音樂為目標。  南台流音系第四屆南台獅吼熱音大賽,分為「獅吼樂團盟主」樂團賽及「獅吼美聲教主」個人演唱兩項競賽,經由網路海選包含全台、金門、澎湖共計四十九所高中職學校參賽,其中入圍獅吼美聲組三十組、獅吼樂團組十五組。  經激烈競爭,獅吼樂團盟主由青年高中路途的馬樂團演奏〈Ariel〉歌曲奪冠,亞軍為演奏〈Flashlight〉歌曲的六信高中Fun Flow樂團、季軍由演奏自創曲〈Forever Love Will Be〉的班叔叔獲得。獅吼美聲教主由中華藝校陳宥廷演唱〈外面的世界〉奪冠,亞軍為演唱〈誰〉的屏東高中吳尚杰,季軍由莊敬高職陳彥佑演唱〈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獲得。  南台校長盧燈茂表示,獅吼熱音賽事逐年盛大及完善,感謝各界的參與及流音系的努力。南台人的多元活動力,除從自身做起,也樂於推廣,回饋社會。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全台唯一 白馬寵物樂園 設專屬教堂

全台唯一設有教堂的寵物樂園,讓基督徒飼主及毛小孩有專屬尊榮。(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白馬寵物樂園成立「山谷百合」小教堂,十一月間舉行獻堂禮拜,是全台唯一設有教堂的寵物樂園,由旅美神學博士葉勝義牧師主禮;白馬寵物樂園位於台南市新化區,是南台灣頗具規模寵物禮儀服務公司。  成立二十多年的白馬寵物樂園董事長楊桂榮說,本於「取之社會、用諸社會」,除救援流浪毛孩,更發願在社會公益有更多的作為,今年六月捐贈價值三百多萬元救護車給台南市消防局,將於本月到港,訂明年三月完成內部裝設後,投入救護使用。  楊桂榮表示,白馬寵物樂園為了毛小孩的後事,在地服務二十多年,為資深專業的寵物禮儀服務公司,因為位置緊鄰於新化林場國家公園旁,環境優美,是多數毛小孩主人的優先選擇。  執行長莊主榮指出,當毛小孩離開時,總希望給牠們最尊榮的告別儀式,佛道教因為是占了台灣民間信仰的大宗,所以每家寵物殯葬業者都設有佛堂座儀式,可是基督教的部分,迄今卻沒有正式設立的教堂,為牠們服務。 莊主榮說,自即日起,基督教徒以及寵物寶貝不用再忍受香的味道,白馬寵物樂園體貼飼主的需求,特地設立一個專屬的教堂,來做為基督教以及天主教徒的告別禮拜使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