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討小海

文/攝影 李展平 在海邊過日子是艱難的,立秋後第一輪滿月升起時,蒼白月影拖過沙灘。趁「死流」期間,潮水退到海平線上,退到渺遠海口,瞬間一片奇突的沼澤地從地表延展,六十初頭的阿春嫂捲起褲管,靜脈瘤如水蛇爬滿小腿,她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往海域走去,海也可以這樣耕耘嗎? 文明也要走過生命的蒙昧和不幸,如同福廣先民勇渡黑水溝來台,千百人去無人回的凶險。下海之前慢慢涉入水中,這裡是最低漥水溝處,阿春不聽勸,與一位穿著國旗裝的男人下水,二人在遼闊海域漂盪。個子矮小阿春身上器具載浮載沉,水已淹到頸部,她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陷入海裡。 那些藏著迴流,海洋之奧的貝類,催人眠夢的沙灘,不管是時空上的故鄉,或是物質上的歸依,總是面臨過巨的危險性。忍不住叫,阿春,水深危險快回來啊,再等等吧。阿春決絕說:「我要走到幾公里的外海挖西施舌,來回需要花三小時,不能再等了。」 只見她往另一頭方向獨自前進,一個人的大海,這裡沒有禱告沒有福音,生活無法挑選,有什麼吃什麼,生命只是走一趟簡單儀式,一生被海水磨得服貼,只要這片海域維繫乾淨,海洋不會讓我們失業或放無薪假。當各種工業污染海岸,阿桑常常做白工,她憤憤不平地說:「六輕還沒設廠前,家裡缺錢跳進來這裡挖掘幾小時,再挑回去就可以換很多現金。」 台西鄉婦女不用去工廠上班,只要懂得潮汐起落,大海就是他們提款機。沒錢來這裡彎下腰,用手腳攪動沙灘,就有撿拾不盡的貝類。如今西施舌藏在幾公里外的外海,來回需走三個小時,收成越來越少,可是人總得活著。 導演柯金源在公視「我們的島」剖析,雲林海岸居民經常向西遠眺,海洋地平線已被一根根高聳巨大煙囪取代,空氣中原夾帶微鹹海風,泥淖氣味,如今已變味酸化、辛辣、嗆鼻,鄉民必須在優質環境與石化廠間做出選擇,嚴謹的說應是霸凌式的強迫接受。忽然間有股莫名的辛酸,我們家園棲地不管是空間或景觀改變,種電綠能將來恐滅漁滅村,無疑是光怪陸離的結局。 阿桑有時還得騎摩托車遠赴芳苑、大城、漢寶尋找西施舌蹤影,她越講越生氣,一臉的風霜比實際年齡還滄桑,還要皺紋。台西鄉受南北風夾擊最嚴重,沒有任何補助,一個月兩百元的電費補助,她對公害污染海灘有刻骨之痛。相較於麥寮鄉民,每人年補助7200元,老人營養午餐每天100元,萬般無奈只能發發牢騷。幾百支煙囪汙染日夜喧騰,已遍及鄰近鄉鎮無法控制,無法不越界。 隨著海水退潮時間,六輕環北路潔淨的沙洲已慢慢浮現,人潮越來越多,看他們一身打扮和工具裝備,即知是專職人或是客串演出。第二批,四位女性姐妹組成一小隊,手臂相互纏繞涉入沒走幾步,水深又往回走。再過幾分鐘,第三批姐妹由一位男性夥伴護送下強渡海域成功入海,岸上的人一直交頭接耳議論,何時下海較安全?又怕錯失良機,人潮越聚越多,有丈夫背著妻子涉海,兄弟手臂勾著手臂婆媳相互扶持,駝背的老姐妹挽著手,背影痀僂步步驚心,每個鏡頭下,如唐山過台灣險度黑水溝,有著強烈故事畫面,海的子民無懼惡劣環境。 多年未曾出現的白玉文蛤,去年在六輕附近的北堤海岸湧現,據村民說:「白玉文蛤生命脆弱不堪污染,能在此繁衍,表示六輕的水質處理可受公評。」六輕抓住此機會大肆宣傳,村民風聞人潮不斷,退潮之際引來幾百人下海挖掘。從夏至開始三個月內都是盛產期,以假日人數計算,1000人下海,每人以30斤收穫計算,一天近3噸的產量,持續三個月盛產期,平日約四百人左右下海,市場一斤賣價50元,夫妻檔一天入帳超過萬元,疫情衝擊不景氣的時局中,這片海域豐富的貝類,護養家庭的生活難以用數字估算。 穿國旗裝的男人,醒目國旗裝隨著他的背影不安轉移,國旗在海上載浮載沉,如此戲劇性展演,象徵國旗的遷徙流亡。國府自一九四九年撤退台灣,頻遭對岸國際性打壓,青天白日旗已經奄奄一息,加上有政權迴避認同,出現台灣西部海峽也是突兀。 承受最難堪的困厄與屈辱,也許他們知道茫茫遠處有生機,討海人會發牢騷、吐真言,但大抵不會抗爭。這一片泥灘地,曾充斥螻蛄蝦、台灣招潮蟹、和尚蟹大軍屯居,平緩灘地提供漁民牡蠣、文蛤養殖場,恆古潮溝是季節性撈捕、挖掘魚蝦貝類場域。 我坐在堤岸上與啃著飯糰的歐巴桑閒聊,她說原本是工業區作業員,因工廠外移後找不到工作,只有回到泥灘地撿野生蚵、挖赤嘴、西施舌、白玉文蛤,討小海維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本書主義

■程奇逢 1957年,丁玲被打成右派,主要罪名是「一本書主義」。丁玲的「一本書主義」實際上傳達的是蘇聯作家愛倫堡的主張,大意是一個作家必須寫一本立得住,傳得下去的書,足以支撐自己。 確實,世界文學史上有的作家一生中只寫了一本書,卻影響深遠,被人永遠記住。瑪格麗特‧米切爾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說《呼嘯山莊》,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被譽為曠世奇作。 她只活了30歲,如果上天假她以年,相信她會繼續有佳作存世。 普魯斯特用了17年的時間,寫了一部300萬字(翻譯成漢字)的《追憶似水年華》,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長篇巨著。他以出色的心靈描寫,細膩的人物刻畫及卓越的意識流技巧,飲譽全球,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這部4000多頁的小說,一般人是不會去讀的,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作家,最好去把它全部讀完,然後,你就知道怎麼樣去描寫風物和人的心理。 中國古典文學中與《追憶似水年華》有著同樣細膩筆觸,動人文采,善於捕捉感情的應該是曹雪芹的《紅樓夢》,曹雪芹一生中也只寫了這一本書。而中國小說四大名著的另三位作者,《水滸傳》的施耐庵,《三國演義》的羅貫中,《西遊記》的吳承恩基本上也只寫了一部作品,這可能與中國曆朝歷代的知識分子,把小說放在詩詞地位之下有關。 然而,就是在中國古典詩詞領域,一生只寫一首詩而能世代流傳的也不少。唐朝詩人張若虛只有兩首入《全唐詩》,他的「春江花月夜」,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意境空明、幽美邈遠,詩情畫意哲理融為一體,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另一個唐朝詩人崔郊,《全唐詩》只收錄他的一首詩《贈去婢》:「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溫如的《題龍陽縣青草湖》是他唯一傳世之作:「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三、四句尤其驚豔,船在天上與天在水中,不知是夢境還是實境,夢本無重量,卻用「壓」字把幻覺寫得如此真實、可感,是另一個「孤篇詩人」。但唐溫如是元末明初人,這首詩卻被選入《全唐詩》,《全唐詩》誤收它朝詩的例子並不在少數,但是這倒幫助了這首詩的流傳。 還有因半首詩流傳千年的詩人,北宋的蘇麟本是一個九品小官,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寫了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獻給范仲淹,范仲淹知道他的意思,也覺得他的文采不錯,蘇麟如願以償得以升遷。這兩句詩也成了經典,幾乎人人會背,「近水樓台」還成為一句成語,但蘇麟這一生卻只有這半首詩而已。

Read More

軍人行善 永康成功里長致謝

現役軍人謝忠澔(左四)見義勇為,永康成功里長曾文俊(右四)頒發感謝狀致謝。(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現役軍人謝忠澔見義勇為,主動通報並協助拆卸永康區成功眷村路上搖搖欲墜的舊日光燈架,避免可能發生的公安意外,成功里長曾文俊頒發感謝狀致謝,也希望藉此鼓勵里民多關注週遭事務,重回昔日人人熱心、社會溫馨的美好境界。 曾文俊表示,永康區成功里忠孝路一八一巷內,有一段約四十公尺長的石棉瓦鐵棚架,棚架橫跨整段道路,是早年舊眷村(成功村)時代自治會前供集會遮避風雨之用,經年風吹日曬雨淋,早已瓦片殘破,鐵架鏽蝕不堪。日前某晚,有里民熱心通報該棚架中間上方有一具日光燈架在強風吹襲下已經搖搖欲墜,因為他手上沒有任何工具,無法進行拆卸,希望里長儘快趕來拆除,否則萬一落下,傷及人車,後果將不堪設想。 曾文俊聞訊後立即聯絡志工備妥長梯及工具趕抵現場,看見該名熱心通報的里民留在現場指揮來往車輛,避開危險路段,曾文俊協調志工前後警戒交管,開始架設長梯,這名熱心里民又自告奮勇協助上梯拆卸舊燈具,而且很快就完成,順利解除一件可能發生的公安事件。 事後閒談中,曾文俊得知這名熱心里民是現役軍人,想詢問在哪裡服役,但該里民認為這是小事,不足掛齒,堅不告知;後經里長仔細追問,他才透露姓名。 曾文俊表示,這件行為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只是微不足道,但他認為現今社會人情冷漠,熱心公益及見義勇為者少,他希望能將此事廣為宣揚,讓社會氛圍回復以往的熱情、溫馨。

Read More

海漾風華 找尋回憶

胡海揚耗時數十年所蒐藏的老件,或懷舊亮相、或經改造重現新貌,將在老屋內呈現。(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鴨母寮三合院由屋主耗資整修,然卻缺乏有緣人,胡海揚幾經尋覓,終於找到夢寐以求的屋舍,經營他最愛的老件。「海漾風華」複合式懷舊文創店將於九、十日上午十時試營運,老宅配老件、老東西戀上古厝,各展風華、各現輝煌。 胡海揚曾是媒體人,工作總是接觸社會中最現代的東西,但身體內卻住著一個老靈魂,喜愛老物的他,花費數十年時間、耗資數百萬,蒐羅至少數萬件物件,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將房間當倉庫,讓給他最愛的老物。 在台南長大的他,希望和更多人分享他的迷戀,幾經尋覓,在鴨母寮找到當地唯一碩果僅存的三合院,老宅散發的氣息,讓他第一時間愛上,經過整理布置,將於九、十日揭開神秘面紗,十七日正式營運。 胡海揚開店,將收藏數十年的物件,在老屋和好朋友分享。 (記者林雪娟攝) 經胡海揚巧手布置,老桌旁貼上老車牌,桌面內則是胡海揚將瓶蓋創意發想,結合木料,動手製作後所賦予的新樣貌;蒐集的清朝官兵帽,配合當地鎮北坊也是屋主祖先的武官背景,更具歷史意象;房屋內展示各式各樣物件,有攝影機改裝的時鐘、湯匙叉子變身成為掛勾、黑膠唱片貼在壁面,成為風箏,屋內雜貨千奇百趣,值得前往一探究竟。

Read More

建立體停車場 中央再挺4.2億

交通局增取設置兩場立體停車場,原有位於北區成德里停車場將從現有平面改為立體。(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過新年,市府獲得大禮!交通局向中央爭取前瞻計畫,興建立體停車場再傳捷報,交通部七日宣布,核定補助台南市「永康區成功里立體停車場」與「北區成德里停4立體停車場」等兩場,預計總經費四點二億元,中央補助款約挹注五成,預計今年起啟動規劃設計作業。 獲補助的兩場停車場,分別位於永康區與北區人口密集、停車需求迫切區域,除規劃四七五席汽車位與一七三席機車位,改善附近地區車位供不應求問題,此外,立體停車場將朝規劃多目標使用進行設計,如將地方里民活動中心需求納入設計,營造停車與社區活動的多目標建築空間,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熱區停車需求度高,交通局持續向中央爭取計畫補助闢建立體停車場,這兩場停車場加先前的七場,共將增闢九座立體停車場,預計一一一年起陸續完工,將可增加二七一一席汽車位、一五三0席機車位,可以大大提供停車效能。 停車工程科科長黃俊傑表示,立體停車場闢建將採多目標使用規劃,透過智慧停車管理服務、綠能及性別友善設計原則,提升停車場使用效益與服務品質,日後並搭配公共運輸轉乘,建構友善停車空間。 除永康區成功里(忠孝路)、北區成德里(海安路三段三三八巷)外,另包括中西區體三地下、水萍塭公園地下、東區文化中心停E5立體、西門健康停22立體、赤嵌園區成功國小地下、東區青年路停E8立體與東區監理站停E1立體停車場。

Read More

警種大麻收賄查個資 加重判刑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原任職台北市中正二分局的員警林昱伯,不僅涉嫌與毒販共謀在民宅內種植大麻,還收賄為毒販調閱當事人個資以利討債。台灣高等法院七日依製造、販賣二級毒品與收賄罪將他判刑七年,另依公務員假借職務上機會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判刑五月。全案仍可上訴。 刑事局南打中心民國一0八年底在新竹破獲大麻工廠,逮捕在場種植的嫌犯,檢警追查發現,員警林昱伯與男子周漢祥也共謀涉毒,經追查金流,還查出林員出資購買大麻種子。 林員夥同周漢祥經營大麻販售、種植生意,並販毒牟利。林員另接受周男委託,收受一萬四千多元後,利用員警職務幫忙暗中蒐集欠債人(購毒者)的個人資料,讓周男可前往討債。 一審台北地院依製造、販賣二級毒品與收賄罪將員警林昱伯判刑七年、洩密罪判刑四月、得易科罰金。 高院審理後,罕見依最高法院大法庭見解,認定林員另涉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撤銷原判洩密罪,改依「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判刑五月、不得易科罰金。周男則依毒品罪判刑四年六月、行賄罪判刑六月。全案仍可上訴。

Read More

台電填海造陸 基桃聯手抗爭

時代力量主席陳椒華、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以及基隆市議員陳薇仲、王醒之等高呼「屬於全民的海洋,公民自己救!」誓言將聯合抗爭到底、絕不妥協。 (市議員陳薇仲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桃園大潭觀塘藻礁生態被台電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破壞,基隆外木山珊瑚礁生態系,台電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也想造港填埋,時代力量主席陳椒華、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及基隆市議員陳薇仲、王醒之七日誓言聯合抗爭到底。 陳椒華表示,大潭電廠的天然氣接受站將破壞有七千年歷史的藻礁和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外木山協和電廠第四接收站要填海造陸十八點六公頃、掩埋七萬多株珊瑚,強烈衝擊生態環境、漁業。 邱臣遠指出,台電不能堅持「零替代方案」的填海造陸,應納入替代方案評估,和民間團體溝通,兼顧拚經濟和顧環保。 陳薇仲呼籲民眾簽署「珍愛藻礁公投」達成第二階段目標,連署「拒絕協和電廠於外木山填海造陸」,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王醒之說,「能源轉型」過程中必須思索「能源轉型正義」的可能,如果「能源轉型」必須犧牲海洋生態、漁業資源、這樣的轉型跟過去數十年來的老邏輯有什麼不同?

Read More

漫月美行動 掀鹽水自造風潮

魚鱗巷的作品《風華魚韻》,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景點。(文化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市府文化局今年在鹽水舉辦「漫月美行動~月之美術館年度特展」,巷弄內的許多作品是由地方居民共同打造,不僅成為在地民眾討論的話題,也帶起一波「鹽水自造」的風潮。 文化局表示,今年「漫月美行動」由鹽水在地藝術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執行,以居民共創工作坊、材料共創營隊、校園推廣等,執行近四十場次藝術行動,超過一百人共同參與,產出許多精彩作品。例如布置在連成巷的《築光~竹光》以連成巷曾是熱鬧商郊運行的街巷為概念出發,藉由竹子媒材,帶領民眾一同參與製作兩百多支竹燈,布滿整條街巷,一同築起連成巷的光,重現昔日熱鬧的景象。 布置在連成巷《築光~竹光》,是民眾共創的作品。 (文化局提供) 王爺廟巷內的百年月港王爺廟,除了主神池府千歲外,二樓也供奉了保佑小孩平安長大的齊天大聖,藝術團隊擷取齊天大聖的特色,邀請歡雅國小及居民以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七十二變發想,除帶領民眾共同創造,也與歡雅國小合作相關課程,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總共繪製七十二個投影燈和燈箱,營造整條巷道的《齊天大聖》,每個造型充滿童趣,十分討喜,相當吸睛。 連接親水公園與街區的小巷弄魚鱗巷,相傳從前漁民上岸後,習慣將手上的鱗片抹在經過的小巷牆壁兩旁因而得名。作品搭配去年燈節徵件典藏作品《風華魚韻》,藉由工作坊以魚與魚鱗的意象,帶領民眾共同製作呈現地方故事,絢麗的色彩也成為民眾探尋拍照打卡熱點。

Read More

百年老宅 鴨母寮三合院傳奇

這棟老宅是鴨母寮地區現存唯一的三合院。(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北區鴨母寮市場是台南知名的老市集,在附近的巷弄內,赫然存在一棟百年三合院屋舍,雖然幾經整修,仍保有老屋獨有的韻味。這棟屋舍,其實是曾任台南文獻委員的江家錦屋舍,其後代事業有成,衣錦返鄉,斥資修建老宅院,並從中國山西運送大門建材,外觀宏偉氣派,展現世家氣勢。 這棟「鴨母寮三合院」為江家老宅,據屋主提供承租者胡海揚資料,劉永福當年是中法戰爭期間的一支重要勢力,成為清勇將領,調赴台灣協防,其部屬江雅卿擔任上旗兵尉,戍守億載金城,一八九五年五月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乙未年日本登陸台南,還曾開砲轟擊,戰爭失利後,一群人渡海逃至廈門,隨後返台,抑鬱而終,留下妻子和時年六歲兒子江家錦。 江家錦飽讀詩書,長大後服務車路墘憶廳(現橋頭)並擔任台南文獻委員,是第一位發表原住民性器崇拜論的學者,改建父親遺留宅邸,為現今三合院形式,因江雅卿曾為武官,三合院建有牌樓,可惜毀於0二0六地震。 江家錦獨子江金培是鴨母寮地區第一位考取台大醫科子弟,成為泌尿科教授。江金培兒子江博暉也是泌尿科教授,二0一五年時,斥資四百餘萬元整修百年老宅。 鴨母寮地區因有大水溝流經,沿線人家以養鴨為生,而有此稱號,因附近多為勞動人家,江家人的傑出表現,成為當地傳奇。該屋舍市府曾有意列為古蹟建築,遭屋主婉拒後自行整修,讓老屋展現另類風華。

Read More

TSIA國際美業菁英賽 崑大奪大學組團體冠軍

崑大時尚學程在二0二0TSIA國際美業菁英賽中,表現亮眼,奪得五金、一銅、六優勝及大學組團體冠軍等共計三十四個獎項。     (崑山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學士學程老師,指導一至三年級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在二0二0TSIA國際美業菁英賽中,表現亮眼,奪得五金、一銅、六優勝、十八項最佳設計獎、三項全能技藝獎,更榮獲大學組團體冠軍,共計抱回三十四個獎項。 崑大時尚學程主任葉俊吾表示,該學程培養時尚職場人才目標明確,學生不僅在時尚展演與數位媒體企劃上擁有亮眼成果,在各項造型專業美業技術上也媲美業界高手。參與國內外大型競賽屢創佳績,例如繼亞盟國際時尚大賽勇奪三冠、第五屆全國國際形象美學創意設計競賽模特兒組冠亞季軍後,再於TSIA國際美業菁英賽中奪得五金等共三十四個獎項,創下亮眼成績。 其中二年級張婷甄技藝精湛,奪下國際美睫混搭設計、國際彩睫延長設計雙冠軍,及全國美睫類卓越技術獎第三名;三年級陳宥蓉榮獲國際花藝設計創作冠軍。另有多名一年級新生表現不凡,丁子桂獲得國際男子左邊分髮型冠軍及國際甲片彩繪優勝、許淯晴獲得國際美睫好手冠軍及新娘捧花設計優勝。 除時尚學程,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也利用週三下午到校參與新娘時尚造型實務課程,學習第二專長,時尚學程副主任陳怡君遴選優秀課堂創作並協助報名參賽獲獎,例如視傳系林子瑄及空設系陳玫甄,分別獲得靜態創意彩妝紙圖設計、新娘紙圖設計優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