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鳳梨自產自銷 農會出力

柳營農會總幹事陳右欣(左)到果毅鳳梨田,向鳳梨阿嬤了解鳳梨產銷情況,農會今年將全力協助在地農民行銷鳳梨。   (陳右欣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柳營除稻米、柳丁等農產品外,在果毅里也有十公頃的鳳梨田,柳營區總幹事陳右欣說,在全台各地挺農民行銷鳳梨之際,柳營農會也推出「呷鳳梨、挺在地小農」計畫,要協助在地鳳梨行銷。 陳右欣說,講到鳳梨,一般人就想起關廟,其實柳營果毅也種植有十公頃的鳳梨,由於當地土壤合適,種出的鳳梨甜度高,很受到歡迎,每到採收期,果農會將採收後的鳳梨拿到學校和廟宇附近販售,目前已進入採收期,果農也陸續採收中。 果毅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欽雄說,他們家在果毅種植鳳梨超過卅年,種植面積二公頃,主要是種金鑽鳳梨,當地是靠近嘉南大圳的丘陵地,適合種鳳梨,種出的鳳梨雖個頭不大,一顆約二至三斤左右,但質地細緻、口感綿密,香甜又帶點微酸,有淡淡的蘋果香,很受消費者喜愛。 他的母親已七十五歲,將一顆顆鳳梨視為自己小孩般照顧、呵護,網路上也有人提及柳營果毅的鳳梨阿嬤,就是他的母親,目前鳳梨開始採收,預定採收到六月中旬,採收後的鳳梨大多在果毅國小附近販售,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無需銷到大陸市場;今年受大陸市場影響,他的母親擔心其他大宗產地的鳳梨會來競爭微薄的利潤,期望民眾能多支持在地鳳梨。 陳右欣說,目前全台各地有挺農民行銷鳳梨行動,柳營農會也不能缺席,柳營果毅的鳳梨以內銷為主,農會協助農民行銷,廿九日起凡購買全家柳農店商品,可以五十元加購鳳梨一個,或消費滿五百元贈鳳梨一個、送完為止。

Read More

南紡日本祭 消費玩扭蛋

南紡購物中心日本商品展將引進各式日本美食。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紡購物中心從三十一日起至四月十三日,將於A1館四樓樂活廣場舉辦「櫻花飛舞-日本祭」,現場集結廣島燒、蛋包炒麵、鯖魚壽司等眾多排隊美食,還有浴衣、日本食器、彩妝保養品等特色雜貨,消費滿額還可參加扭蛋轉轉樂。 南紡購物中心表示,本次日本商品展邀請眾多首次在南紡購物中心登場的道地美食,像是「旭日炸物」推出以日本頂級食材製作的海鮮炸物;若廣推出每日新鮮製作的烤鯖魚棒壽司;萬福堂推出廣島燒及蛋包炒麵;「鳴神本舖」推出淋上醬汁和跳舞柴魚的章魚燒;「MAXIMUM宮崎」則有炙燒牛肉串。 現場許多來自日本的特色甜點,「沖繩物產」推出的島鹽牛奶冰淇淋及黑糖霜淇淋,還有現烤現做的鯛魚燒、函館牛乳製作的一口起司蛋糕、超萌的Kitty立體人形燒等。 活動首五日,民眾憑日本展各品牌當日累計消費滿五百元以上之發票,即可獲得免費轉驚喜扭蛋的機會,有機會獲得特福平底鍋、飛狼後背包,還有時下最夯的鬼滅之刃、角落生物、蠟筆小新人氣限量盒玩及扭蛋。

Read More

楠西果農開餐館 端清爽果宴

芒果農創玫瑰綠柏園」推出果宴,以水果入菜,一道道水果料理甚受歡迎。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楠西區甫開幕的「芒果農創玫瑰綠柏園」推出果宴,以水果入菜,讓夏天飲食更清爽開脾,園區負責人吳俊璋指出,楠西是水果之鄉,特別由主廚沈啟聰研發水果料理,梅子泡菜雞火鍋、青芒果蒸鮮魚及鳳梨烏魚子炒飯,都備受青睞。 「芒果農創玫瑰綠柏園」推出果宴,以水果入菜,一道道水果料理甚受歡迎。  (記者張淑娟攝) 位處偏鄉的楠西區,擁有全市最大的芒果栽種面積,還有蜜棗、紅心芭樂、楊桃、青梅、鳳梨、香蕉、火龍果等應有盡有,吳俊璋也是看見楠西水果的多元豐富,因此在自家擁有的十六公頃土地上種植鳳梨,並設置一座芒果農創綠柏園果宴餐館,以水果餐做為主角,讓今年夏天的飲食更不同。 「芒果農創玫瑰綠柏園」推出果宴,以水果入菜,一道道水果料理甚受歡迎。  (記者張淑娟攝) 吳俊璋表示,昔日楠西以楊桃聞名,但因大家誤解楊桃,使得楊桃園紛紛改種蜜棗和芭樂,也因此讓楠西的水果更加的多樣化,讓他興起了果宴料理,日前甫開幕就吸引遊客品嘗不同風味的水果餐,一道楊桃與曼波魚的結合,確實不同凡響,還有泡菜與梅子雞合作出的火鍋,湯頭更是一絕,隨著芒果即將盛產,青芒果蒸鮮魚、愛文芒果虎掌等料理,將隨時登場。 果宴的主廚沈啟聰表示,現代人注重養生,希望吃的豐富多元、吃完對身體沒負擔,所以他利用在地食材研發料理,楊桃象拔蚌、梅子醋豬蹄、虱目魚芭樂手捲等,都能吃到不同的果宴料理。也曾票選大家最愛的料理,其中鳳梨烏魚子炒飯獲選第一名,如今正是鳳梨好時節,果宴更以鳳梨入菜,做出特別的鳳梨養生雞湯。 吳俊璋認為,楠西的觀光資源豐富,期望果宴  能夠為楠西觀光加分,四月楠西將有一家水果觀光工廠開幕,相信透過觀光相關的業者進駐,楠西肯定有不一樣的風情。

Read More

七星山攻頂 樂遊金山泡湯

訪台北最高峰七星山,飽覽壯闊山嵐美景。    (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邵英傑∕台南報導 醉心福壽山繁花盛開驚豔,台東泰源幽谷小黃山奇景,澎湖花火節火樹銀花七美絕美,陽明山賞花七星山攻頂金山泡湯。中華旅遊諮詢電話(0六)二二六九四六一,關鍵字中華旅行社 LINE ID:0975316512。 「台東泰源幽谷茶園DIY知本溫泉二日遊」,四月廿四日(週六)出團,首日行經青山綠水南迴公路,俯視美麗太平洋浩瀚風光,暢遊泰源幽谷峽谷地形,溪谷碧綠風光享有小天祥美稱,漫遊鐵花村騎鐵馬,品嘗原住民風味餐及欣賞山地歌舞表演。第二天走訪百年女神農茶園DIY,體驗品茗風雅及茶山文化,採茶賞景茶蛋捲DIY,原生植物園上百種藥用植物巡禮、養生野菜火鍋、全台最美多良車站風情畫。 「福壽山農場合歡山高山杜鵑二日遊」,五月七日(週五)及六月廿五日出團。第一天暢遊全台公路最高點三二七五公尺的武嶺,及合歡尖山及、高山杜鵑等勝景,夜宿福壽山農場銀河星星伴旅人。第二天暢遊福壽山農場,欣賞虞美人百花綻放令人陶醉,山中奇景天池與鴛鴦湖閑靜中盡是畫意。 「陽明山七星山野柳金山溫泉二日遊」,五月一日(週六)出團,第一天參訪野柳地質公園,尋訪海蝕洞、燭狀石、蕈狀岩、壺穴及女王頭、仙女鞋等地質奇景。大屯山老梅綠石槽美景,金山老街品嘗鵝肉、芋圓、黃金地瓜等美食,住宿金山沐舍溫泉飯店,享受海邊泡湯浪漫風情。第二天車遊陽金公路風景優美,健走台北最高峰七星山,,登頂可眺賞台北盆地、101大樓、淡水河、觀音山等壯觀景色,陽明山小油坑硫氣孔等景點。 「海上樂園澎湖花火節七美島遊縱三日遊」,五月十六日(週日)出團,由嘉義布袋搭豪華客輪出訪澎湖本島及七美、望安等仙境,暢玩海洋牧場、嘗鮮蚵、餵釣海鱺及澎派海鮮痛風大餐饗宴。良夜美景欣賞澎湖花火節世界級海上煙火秀美景。走訪跨海大橋、二坎古厝保護區、大菓葉柱狀玄武岩。並搭船出訪七美島,雙心石滬、七美人塚,及探尋綠蠵龜的故鄉望安島、仙跡天台山、中社古厝,及賞遊中央老街、四眼井及一級古蹟大天后宮等名勝。

Read More

太美了!東山向日葵花田吸客

新營區往東山區的南三一四線兩側,種植大片向日葵,美麗的花海讓人驚艷。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東山報導 新營區往東山區的南三一四線上,種植大片的向日葵,黃色的向日葵花海令人驚艷,區長呂煌男說,花海面積廣達廿公頃,花期將進入尾聲,賞花要把握時間,接下來要在東山區路外停車場一帶也種植有一公頃,六月將盛開,並要設計向日葵藝術裝置的入口意象。 呂煌男說,水情嚴峻一期稻作停灌,輔導農民種植景觀作物向日葵,由新營往東山方向的南三一四線種植面積廣達廿公頃,民眾開車經過這條路線,往往被黃色的花海所吸引,「哇,太美了!」不少外地遊客下車賞花,也相互在網路社群分享花況。 他表示,上個月公所與市府觀光旅局合作,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花現東山尋寶趣」活動,就是以南三一四線向日葵花田為背景,設置為謎題活動主場地;由東山聖賢里北勢寮鐵支路花廊延伸至三榮里,全長三點一公里的自行車道也已啟用,鼓勵民眾一邊騎腳踏車,沿途還能欣賞美麗的田園景致,有療癒心靈的感受。 呂煌男說,東山區公所種植大片向日葵,美麗的花海很受民眾好評,向日葵又叫太陽花,「日出東山、落西山」,公所準備將向日葵做為代表東山的圖騰,將在南三一四線進入東山區的路外停車場設置向日葵的藝術裝置做為入口意象,預定年底完工。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個人的……

■林煥彰 一個人的,什麼都有了 一個人的,時間 一個人的,海 一個人的,陽光 一個人的,午後 一個人的,一杯咖啡…… 我,什麼都有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與櫻有約

文/攝影 久彌 雖然有點濛濛,有些春寒料峭,我懷著滿心歡喜來看你,看你三月的春容明麗。你漫灑一天繽紛花影迎我,令我目不暇給。 回看來路竟空寂得好像有些失落,本來就是嘛,這是你我的路,自然不會有閑雜人聲,只有鳥鳴山更幽。在此共享一段寧靜春光,己是我們年年不成文的約會。 在別處,你總是在眾人哄抬簇擁中,吵吵鬧鬧、甚至攀折的,失去你一年易逝的芳華。我惋惜那樣的人車嘈雜、嬉笑哄鬧,褻瀆你的清純嬌嫩。這裡遠離塵囂,清靜無譁,你能無擾的玉立亭亭,迎風飄舞,我也可以自在的繞你徘徊靜靜欣賞,或仰望,承接你輕輕飄灑到我的臉上,胸前的點點片片溫柔。 春山寂寂,靈犀一點,我們甚麼也不必說。

Read More

〈中華副刊〉見證台灣近代史的紅毛城

紅毛城主堡 文/攝影 王克崇 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青年節籌備委員會號召二十位青年走上基隆街頭為植物人發聲,用不一樣的方式慶祝青年節,齊聲呼喊「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吸引不少路過民眾捐出發票,僅二小時就募集了近五百張愛心發票,這群大專生首次走上街頭向路人募發票幫助植物人,讓今年青年節特別有意義。(創世基金會提供)  過去幾年跑了幾趟日本當攻城師,拜訪了不少日本古城,惟因COVID-19降臨,短期內無法再訪日,但驛動的心不時蠢蠢欲動。當我們回頭看台灣的歷史,亦有不少城堡,如台南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台北的紅毛城等保存完整的建築,是時候細細品味這些見證台灣歷史的古蹟。 淡水一帶也曾多次到訪,只是以前往往只漫步河岸邊或在熱鬧的老街探尋在地美食,其實淡水河口旁的高地,留有不少以前傳教士馬偕博士與國外殖民統治者所留下的遺跡,這些遺跡訴說著當代的故事。 淡水一帶古蹟群大多聚集在真理大學周邊,離開熱鬧的老街人群,漫步在尋找古蹟幾無人煙的巷弄中,來到紅毛城。當時人們稱建城的荷蘭人為紅毛,紅毛城之名就由此而來。四方形的紅毛城主堡,兩層樓建築中保留著彼時的英國領事館辦公室跟關押犯人的小牢房與庭院,另頂樓則有防衛用之角樓,從紅毛城的高度可眺望遠方的台灣海峽、淡水河口與往來其間的船隻。 位於主堡東側的英國領事館官邸則為後期所建,供領事與家人生活與招待賓客使用。其中主人家所使用的起居空間裝潢與用具充滿英式典雅,簡單又不失大方,不論在彼時或當代皆屬高級奢侈品。穿梭在這一間又一間的房間裡,想像著當時風華絕倫的日子。 主堡與官邸中間的草地為當時的網球場,曾經戍衛著紅毛城的數座砲台現今靜靜地靜置於草地一隅,斑駁的砲台訴說著歷史。紅毛城中的建築奇蹟式的躲過了戰火的無情摧殘,讓我們今日有機會緬懷其風華,在無法出國的當下,何不回頭看看寶島台灣的歷史與故事。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七十過後

■周曉明 我喝一杯咖啡 換了一個悠悠的午後 貓 就在我的桌底休憩。 時而搔首,時而昂首睜起綠色的眼睛 看著天空。 我用一個回憶 換了一聲長長的唏噓 你 就在我的身旁站立。 時而提醒,時而陪我聊起泛黃的往事 往事如煙。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我知道這不是鄉愁

■湯長華 老同學是電影攝影師,他的工作就是全世界勘景拍片。自從撥接網路出現,他偶爾Email我,述說著他人在哪裡,碰到哪些人,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郵件附加檔案通常是幾張他隨手拍下的相片,上海的老理髮師、改裝成六零年代的紐約地下鐵場景或是巴西貧民區某個用大眼睛望著鏡頭的小女孩。我羨慕他四海為家,常常期盼他告訴我更多故事。 在我工作最倦怠的時期,恰好也是廉航興起的年代。有天花了一整夜盯著螢幕上飛往清邁的促銷,天亮前刷卡確定機位。 等到真的抵達清邁,竟開始有點發慌,想到要自己玩兩個禮拜,就好像突然中了九億樂透卻不懂怎麼花。手裡緊緊捏著地圖,我跨出民宿,覺得也許能用雙腳走遍這個有方正護城河的老城。 在十一月涼爽氣溫的陪伴下,一路探訪靜謐佛寺裡繽紛的紙藩及牆邊冒出的小花,與新潮咖啡店或傳統市場裡滿出來的各路遊客擦身而過。累了隨意找路邊小店休息吃飯,吃了最貴的一碗湯粉(朋友笑我被坑)也只花六十銖。某日下午經過香蕉煎餅,抵擋不住微風不斷飄送來的焦甜香氣,上前點了一客。曬得黝黑的小販,熟練地將香蕉翻面,嘴角微微上揚,我心裡納悶,就算整串蕉都賣光,到底能賺多少?但他看起來如此快樂,我開始懷疑自己天天在瞎忙什麼? 每晚走回房的路上,總會見到一群群年輕觀光客從一個酒吧逛到另一個酒吧,嘻嘻哈哈高談闊論,似乎很享受他們的旅程。雖然也很想來一杯,不過在外旅行,我一個人是不會去喝酒的,可是必定網咖報到,跟台灣的朋友MSN,因為整天也只有那段時間能與人深刻互動。 其實一路上還是遇到蠻多友善的人,民宿老闆天天跟住客問好;問路時,當地女孩騎機車載我找路;跟咖啡攤買咖啡換零錢進洗衣店洗衣服。除去必要的對話,不斷地行走與拍照,一點一滴的感受累積在心裡,卻常常一整天也說不到五句話,到假期的尾端,整個人悶到出汁。 旅行給人許多美好的想像,包括許多不切實際的憧憬。 我告訴自己:「妳可以一個人到處去也不害怕,但妳這輩子都不會變成像同學那樣的旅人。」 好吧,事實證明我旅行需要旅伴,如此而已。 之後開始常約朋友同遊泰國,有回下午頗晚才到埠,放好行李即刻衝下樓,大夥分頭與街頭小販買大把烤肉串、烤魚、糯米飯、裝在塑膠袋裡的涼水,站在馬路邊,像餓死鬼一樣囫圇吞,大喊好吃好吃。 吃飽後索性隨意亂走,瞄到中國城一間裝潢停留在六零年代的咖啡廳,我們變成經過糖果店就不肯離開的小孩,臉黏在窗戶往內看,彷彿花樣年華裡的梁朝偉跟張曼玉隨時會出現在「沙發卡位」吃黑椒汁牛扒。再走一會兒,碰到香蘭醬蒸吐司專賣店,一群人歡呼尖叫,進去又是飽餐一頓,一切都是甜的,血糖暴升讓出遊情緒高漲得要爆炸。 直到夜幕低垂不知身在何處,趕緊找車回飯店。運氣好攔到兩台嘟嘟車,吱吱喳喳英泰夾雜喊價,憨憨的司機大哥們給了個好價錢,順利一前一後一起出發。車上裝飾的粉紅燈泡,閃著粉紅色的光,穿梭於曼谷街頭緩慢前進的車陣,下車時我們的瀏海被南國潮濕的空氣溽成一片黏在額頭。 回到有冷氣空調的舒適客房,不知誰從包包拿出一大袋炸昆蟲(蟋蟀之類的,沒有八腳蜘蛛),在梳妝台上排成隊伍後得意的說:「妳看,攻殼機動隊。」然後開始大嚼。 四天掐頭去尾,只剩一點點時間可以玩,可是我記到現在。 假期多一點的時候,適合探訪長住曼谷的老友。這時出門又不一定要去什麼景點了,白天在捷運車廂、餐廳、超市不斷講話,夜晚又回到住處陽台喝酒捲菸聊到天亮,眼睛都睜不開了才各自回房暈倒,一次把幾年沒見的話都講完,最後在機場離別時相擁大哭。 拉回飄遠的思緒,心裡有點懊惱,今日工作老是分心,不知不覺已十二點半,正是上班族想破頭也想不出吃什麼的時間。 跟著同事到大學附近一個擠滿餐廳人車爭道的小街,拐進橫巷,爬陡窄樓梯到二樓,原來裡面藏著小小飯堂,生意興隆,五六張小方桌,只剩一張空的。 我坐下,身後是一桌洋人學生,身形高大,圍在一起聊天吃飯。耳邊傳來泰國流行音樂,菜單上列出各式打拋碟飯、泰式炒粉、烤雞、咖哩、冬陰功湯,還有橘、粉、綠顏色的泰式奶茶。 此時隔壁起身結帳離開,一位背著書包的男生馬上坐下,熟悉地與店裡工作的幾個年輕人用泰語寒暄,整個空間的氣氛瞬時改變。 一邊畫單,我們不約而同嘆氣:「唉,好想去泰國。」 吃著打拋豬肉飯,想起去年此時,武漢肺炎早已擋不住,不知多少人旅行泡湯,我也只能取消泰國行程,算了算,已四年沒去。 叫了埋單,轉頭跟同事說:「這裡的氣氛實在太道地了,剛剛差點脫口而出Tao-raiKah?(多少錢)」 走回車子的路上,我又自顧自地繼續說:「水,nam。冰塊,nam keng,就是硬的水。廁所,hong nam,直譯就是水的房間。生日快樂suk san wan geuod。」 同事聽了拍手大笑:「好厲害。」 一頓午飯,到泰國玩了一個鐘頭,像愛麗絲夢遊仙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