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 4月復飛雙座機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空軍二架F-5E單座戰機日前在空中擦撞墜海,空軍下令全軍軍機停飛。空軍參謀長黃志偉二十九日在立法院表示,四月第一週復飛F-5雙座機。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強化國軍空勤人員訓練安全現行作法與精進作為」報告,並備質詢。立委關切F-5E戰機擦撞事件後的處理方式。 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質詢F-5戰機何時復飛,黃志偉表示,F-5戰機預計四月第一週逐步復飛,由資深飛官駕駛雙座機執行。 F-5E戰機擦撞墜海事件,彈射椅安全性成為關注焦點。張哲平表示,國軍已要求彈射椅廠商將期程提前一年。黃志偉補充,經評估,馬丁貝克公司的彈射椅已是可最快籌獲的產品,原本第一張座椅在簽約後十八個月交付,但已請廠商提前交付期程,預計年底能取得。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二十九日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坦承,國軍近二年發生五起重大飛安事件,人為因素是主因,將持續檢討。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質詢指出,F-5戰機一九七五年服役至今失事五十二次,人為因素三十八次,機械因素只有五次,即使只算二000年以來的八次失事,四次為人為因素所致,機械因素一次。 張哲平答詢表示,飛機會發生故障、天候會產生變化,在這兩個因素下,飛行員必須將飛機安全返降,所以人是重要因素。此外,官校的學長學弟制也有待檢討之處,例如學長執行任務時,資淺人員若發現危安因素,不會也不敢向學長反應,錯失改進良機。 張哲平並指出,飛行員始終有機在人在、機亡人亡的觀念,許多人因此錯失彈射時機,釀成不幸。他表示,國防部持續進行相關巡迴教育講座。

Read More

兩岸關係 江倡重啟對話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二十九日表示,展望未來兩岸關係,首要關鍵是正視中華民國存在,江啟臣重申,國民黨從不支持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國民黨面對綠營執政下的兩岸僵局,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爭取台灣社會信任,取得中央執政,才能在台灣民意的授權下,重啟兩岸對話。」 江啟臣昨日舉辦《破浪啟程》新書發表會,書中章節「中華民國與兩岸主張」提到國共互動與兩岸未來。 江啟臣表示,展望未來兩岸關係,首要關鍵是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中華民國是兩岸歷史的重要紐帶,北京持續打壓中華民國空間,正是切斷兩岸歷史情感,把台灣推出去的主要力量。 江啟臣指出,現階段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主張非常清楚,就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Plus(加上)全力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維護台海和平安全、保障自由民主人權、促進兩岸共榮等四大面向。」 江啟臣說,國共對話不急於一時,第一是肺炎疫情阻斷雙方交流,第二是國民黨必須先進行內部改革,並取得台灣社會信任,他也認為只要有機會,兩岸必須用對話取代對戰。 江啟臣重申,國民黨從不支持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且北京近年在香港的強勢作為,已徹底扼殺一國兩制市場空間,而一國兩制沒有市場的根本原因,在於兩岸憲政體制存在巨大價值落差,中華民國基於民主自由原則,重視言論自由、開放政黨競爭,中共政體堅持以黨領政,維穩大於一切。 他說,國民黨面對綠營執政下的兩岸僵局,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爭取台灣社會信任,取得中央執政,才能在台灣民意授權下,重啟兩岸對話。」 他指出,過去曾經舉辦過的國共論壇,國民黨也不排斥,去年他就曾拜託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率團出席海峽論壇。基本上國民黨對兩岸的對話、交流是善意的。

Read More

少子化 青年勞工10年銳減6.3萬人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勞動部二十九日公布「十五─二十九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顯示青年勞工踏入職場,有近四成六不曾換過工作,現職平均薪資為三萬二千二百八十七元,青年就業者與十年前相比減少六點三萬人,推估與少子化趨勢、高等教育普及、延後就業有關。 為了解青年勞工的就業概況,勞動部去年十月至十一月間,以參加勞工保險且在職的本國籍受僱青年(十五歲至二十九歲)勞工為調查對象進行調查。 調查顯示,去年的就業青年中,受少子女化趨勢與高等教育普及影響,青年就業者二百一十七點八萬人,較十年前的二百二十四點一萬人減少六點三萬人。其中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者近一百二十八萬人、近六成,較十年前增加二十七點三萬人、近一成四。 青年勞工踏入職場後平均做過二點一個工作,其中有近四成六不曾換過工作,換過五個以上工作占百分之三點二,現職工作年資平均為二點四年。 薪資方面,一0九年的青年勞工現職工作平均薪資為三萬二千二百八十七元,較一0八年增加六百八十四元,較一0一年增四千八百六十二元。另有六成三五曾獲加薪,加薪原因以「個人在原職務表現良好」占二成一最高,「個人服務年資增加」占一成八四次之。 此外,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年齡平均為二十一點二歲,平均尋職時間為一點七個月,尋職時間以「一個月以內」占六成七最高,「一個月至三個月」占兩成,兩者合計占近八成七。

Read More

國軍淨水設備 支援台中港科技園區

國軍大型貨櫃式移動淨水設備每日可產出二百二十五噸水量,提供園區附近之產業就近取用,降低自來水使用。(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灣面臨五十六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台中水情轉紅燈,四月六日起將進入分區限水,經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爭取,水利署二十九日啟動國軍支援移動式淨水設備投入抗旱,昨日設備已運到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設置,將園區汙水處理廠放流水再淨化,每日可產出二百二十五噸水量,提供園區附近之產業就近取用,降低自來水使用,也讓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廠商安心。 台中、苗栗四月六日起將進入分區限水,目前主要水庫水量持平、微幅下降,約減少在一個百分點之內。昨日德基水庫蓄水量為百分之五點八六,苗栗鯉魚潭水庫百分之十一點七五,明德水庫百分之十一點二九,永和山水庫百分之九點五三。 為了減少工業使用自來水,國軍淨水設備昨日也正式出動支援。水利署指出,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三月二十四日請國防部協助抗旱救災,國防部立即整備出動移動式淨水設備,將支援部署於水利署已調查有用水需求之苗栗、台中地區工業區。 國軍大型貨櫃式移動淨水設備,昨日運抵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將園區汙水處理廠放流水再淨化。(記者陳金龍攝) 昨日運到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設置的淨水設備,漆上迷彩的貨櫃式大型設備由軍車載運相當顯眼;該設備將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廠放流水再淨化,每日可產出二百二十五噸水量,提供園區附近之產業就近取用,降低自來水使用。其他區域也會立即出動淨水車進行產水作業。 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分處長梁又文感謝國軍支援,讓廠商安心。水利署提醒,現在進入抗旱關鍵時期,除每日監看水情及控管水庫出水,陸續採行包括人工增雨、民生減壓供水、產業節水及加強區域調度等抗旱應變措施。

Read More

江啟臣新書 強調沉著與無懼

江啟臣新書《破浪 啟程》出版。(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二十九日舉行《破浪啟程》新書發表會,身為國民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黨主席,在二0二一年獲得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未來領導人,他強調,從政以來,每遇重大的決定都需要破浪的決心,更需要啟程的勇氣,猶如海龍蛙兵操舟,當年在海上只學會二件重要事,一是沉著,二是無懼,每個浪頭,找好角度、抓好時機切過去。 江啟臣的口述新書《破浪啟程》由前媒體人羅暐智撰寫、暖暖書屋出版社出版,邀請媒體人蔡詩萍、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政大外交系特聘教授鄧中堅、立委林為洲、溫玉霞、陳以信、鄭正鈐、林奕華、李德維、洪孟楷、葉毓蘭及前立委蔡正元等人與會;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也到場致意,但因為有行程,與江啟臣短暫交談後便離場。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則以簡訊祝賀。 (記者王誌成攝) 江啟臣在新書中闡述自身農家背景,以及當過海龍蛙兵,也談及他如何從學者進入政壇的歷程。二0一0年在東吳大學政治系任教,之後入閣當新聞局長;二0一二年投入選舉成為台中市立委,以及二0一八台中市長黨內初選以零點六個百分點輸給盧秀燕的過程。 面對讀者詢問當黨主席最難事,江啟臣說,國民黨是一百二十七歲的大家庭,每個黨員的背景、想法世代有差別,政治光譜距離也很寬,黨主席必須扮演整合的角色。他說,國民黨批評往往比對外人還要嚴厲,反倒民進黨都是凡事護著自己,對外一致,不過國民黨支持者也在慢慢調整思維中。 (記者王誌成攝) 江啟臣在新書《破浪啟程》中透露關鍵,國民黨二0一八年九合一選舉大勝,原以為二0二0能重返執政,但卻慘輸;當時他即認為,絕對不可簡單以為二0一八年贏,二0二0就贏。事實確實如此,國民黨在二0一九年還沈浸在勝選氛圍中,未積極澄清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講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之事,加上黨內初選機制無共識,在民進黨操作下導致選舉失利。 江啟臣進一步說明,那次的翻轉,他體會到網路時代的選舉環境已截然不同,一百天可以造就韓流,也可以讓一個人下台,從贏面變輸面;當時民進黨打傾中與抹紅的氛圍慢慢形成,加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提到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事,關鍵在於國民黨沒特別處理,當時應該出來糾正、澄清卻不及時,讓民進黨在九合一敗選後再一次撿到槍,奮力地打擊,同時也讓蔡英文藉此塑造「辣台妹」的形象。   (記者王誌成攝) 江啟臣指出,二0一八年選後隔周,他受智庫邀請到華府拜訪,美方一直在問「韓國瑜是誰?」當下他就體會到,國民黨在華府沒有聲音,沒有詮釋權,認為國民黨必須加強對華府的溝通與宣傳工作。 江啟臣提到,也正是從此時起,民進黨發動對韓國瑜攻擊,媒體開始進行初選後民調,且每週做韓國瑜、蔡英文兩人民調分析,兩人差距越來越大,對韓國瑜的內部支持與立委聯合作戰,都構成影響,進而引發藍營內部矛盾。 (記者王誌成攝) 江啟臣強調,從政以來,每遇重大的決定都需要破浪的決心,更需要啟程的勇氣,只有更看清過去的自己,才能對未來方向更篤定,有時他會想起在二十五年前在金門外海,駕著海龍快艇頂著風浪的感覺,回想操舟其實就像人生,每個浪頭,找好角度、抓好時機切過去,當年在海上只學會二件重要事,一是沉著,二是無懼。

Read More

〈社論〉蔡政府應避免讓台海成為美陸競技場

拜登在就任後首次記者會上,揭櫫在他任內不容中國大陸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大國家。(路透)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九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指出,中共強勢改變區域現狀、試圖取代既定的國際秩序,是美國當下最大威脅,且台灣已經成了中共解放軍的最重要目標,攻台威脅最快六年內就可能發生。被拜登總統提名接替戴維森司令職位的海軍上將阿基里諾亦於二十三日向國會示警,中共侵台的威脅「比多數人的認知更為迫在眉睫」。 二十六日拜登在就任後首次記者會上,花了不少時間闡述美陸關係前景,揭櫫在他任內不容中國大陸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大國家,也必將針對中共在南海、香港、新疆及台灣等問題究責。拜登還提及他與習近平於今年農曆除夕的談話,重申不尋求兩國對抗、更不會遏制其發展原則,但要求中共遵循現行國際規範,強調美國不怕與中共的競爭,並將尋求民主盟國共同合作。 換言之,拜登政府不會延續川普全面抗陸的路線,但也對中共擴張勢力的企圖深具戒心;雖將其視為競爭對手,仍不願說兩國是「敵對關係」。然而,國務卿布林肯卻坦承,美陸雙方雖仍有合作意願,但「敵意很明顯在增加」。顯見兩國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對峙格局,成為未來國際政治的「新常態」。 中國大陸的快速興起確實衝擊既有的國際權力格局,兩強權進入既競爭又合作的互動模式,台灣更是首當其衝的關鍵:台灣是中共的核心利益、更是美國對區域安全承諾的具體表徵。 「兩岸統一」是中共不可能動搖的政治目標,但是否已具備攻台能力,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派認為,美國軍力仍有很長時間的優勢,必能嚇阻共軍蠢動,所謂共軍攻台論只是為了爭取更多預算。另一派認為,由於中共積極備戰,美國的台海模糊戰略難以嚇阻其武統野心,因此鼓勵兩岸直接對話才符合美國長期利益。相對的,美國力拒中共武力威嚇台灣是既定政策,但對台灣的支持依然受制於一九七九年以來的「一中政策」,近年的密切往來依然無法幫台灣爭取到實質幫助,像是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等。 這正是蔡英文政府必須面對的兩難困境,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有其侷限性,但中共對台威脅卻近在咫尺。國人固然堅拒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也不樂見台海兩岸兵戎相見,仍希望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與對岸進行溝通交流,畢竟維持對話才是有效化解歧見的唯一途徑。 蔡政府雖然口說希望兩岸恢復交流,但所作所為卻往往深具政治目的,為了選舉不惜賭上台海和平:罵大陸惠台措施是統戰,卻又抨擊陸方暫停進口台灣鳳梨是霸道。更甚者,過去批評是國民黨造成台灣依賴大陸市場,但這些年的兩岸經貿激增,民進黨竟還辯稱是「大陸需要台灣」,如此前後不一的姿態,哪來的善意? 中共強硬進逼,固然是台海陷入對峙的原因;然而,蔡政府一邊享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帶來的和平紅利,一邊卻又不接受這個政治基礎,難道不也是兩岸關係步上僵局的原因之一? 蔡政府應已注意到當前大國政治的微妙轉變,因此由陸委會主委邱太三釋出兩岸應尋求「建設性模糊」的訊息;然而,此一說法卻不被中共當局接受。蔡政府何不真正以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面對美陸?畢竟站穩中華民國的立場,才不會讓台灣淪為美陸兩強角力的競技場。

Read More

核四燃料外運 台電:無關公投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電二十九日表示,台電遵循立法院三讀決議完成核四燃料外運,可年省約一點四億元費用,且因核四燃料已超過保固期,原廠奇異公司已明確告知,無論未來是否使用,均需將該燃料運回原廠,「無關核四重啟公投通過與否」。 針對近日外界關注核四燃料外運及重啟公投議題,台電作上述回應。 台電說明,核四於二0一四年四月政府宣布封存,台電作為國營事業,遵循政府政策進行資產維護管理,讓既有國家資產能獲妥善處理、向人民交代。 隨後於二0一八年一月三十日經立法院臨時會決議,經濟部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提供核四轉型及核燃料處理專案報告,並規劃於一0九年底前全數移出核四燃料棒。」 台電指出,此決議明文列於經三讀通過之「一0七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中,因而台電後續已於今年完成燃料全數外運作業,每年將可節省保警及保防等相關費用約一點四億元。 台電指出,因核四燃料儲存時間已超過保固期限,且屬客製化產品,無法移作他用,若往後不使用,需運回原廠協助再處理,拆解成鈾料或重新製造成其他核電廠可使用的燃料,才有資產轉售可能。 再者,若未來要使用,亦需送回原廠,拆解燃料棒及燃料丸進行全面檢查,完成驗證才可重新取得原廠保固,確保後續核燃料使用安全。台電強調,無論未來是否使用核四燃料,均需運回原廠,無關核四重啟公投通過與否。

Read More

股市房市漲多 劉憶如:通膨要來了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已經數十年沒有經歷通貨膨脹,每隔一陣子,學者專家便會討論通膨議題,但都未真正發生,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二十九日表示,未來一到三年內發生通膨,她不會驚訝。 劉憶如直言,很多人會比較後疫情時代與金融海嘯時期,認為都是大舉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上次沒有通膨,這次應該也不至於。不過她認為,這次不一樣,股市、房市已經漲很多了,投資人開始對「還要買股嗎」打上問號。 另方面,台灣疫情過後,沒有走到封城這一步,去年仍有一波「報復性消費」,劉憶如表示,可以想見,美國疫情比台灣更嚴峻,很多需求受到壓抑,當疫情趨緩,美國需求爆發會更強勁,經濟復甦加上政府推動公共建設,原物料價格也會上揚。 劉憶如進一步指出,疫情造成很多供應鏈斷掉,這是後疫情時代和金融海嘯後的最大差異,「需求大幅增加、可是供給沒跟上,物價就會上去」。 劉憶如補充,通貨膨脹有個特性是「自我實現」,這也是全世界政府都不喜歡談通膨的原因,因為談多了、預期心理加深,通膨就可能真的來臨;但資金更寬鬆、股市房市價格已高、需求強勁彈升供給面卻沒跟上「(通膨)這次可能真的要來了」。

Read More

天文館童萌會 多元體驗

天文館四、五月推出優惠活動,歡迎親子前來體驗。 (南瀛天文館提供)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四、五月偕伴來南瀛天文館春遊,月月有優惠!為了推廣天文科普教育,並提供兒童節旅遊好去處,南瀛天文館四月二日到五日連假期間,推出「火星霸主童萌會」兒童節系列活動,另外五月母親節也有優惠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南瀛天文館,體驗天文的奧秘。 南瀛天文館表示,兒童節連假期間,館內推出體驗火星主題闖關及多項手作體驗與競賽活動,讓親子到天文館能有多元的體驗,歡樂玩不停。至於星象劇場,四月二日起上映以火星為主題的3D新片《火星旅行》及多項熱門影片,親子同行,十二歲以下兒童即可免費觀賞,同時也能免費參觀天文展示館,歡迎家長帶領小朋友一同到天文館,出發前進火星。 而四月假期過後,五月母親節也跟著到來,南瀛天文館鼓勵媽媽們於母親節當天出遊,親子同行者中,母親享有免費觀賞星象劇場及參觀天文展示館的優惠,歡迎親子一起到南瀛天文館春遊。

Read More

鹽埕散步 品味昔日鹽場風華

台南區鹽埕散步路線從鹽埕圖書館出發。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二十九日發表以南區鹽埕為中心,結合鄰近文化歷史資源、鹽埕北極殿及天后宮等十七處旅遊景點,所串聯的鹽埕散步導覽路線,全長二點四公里。觀旅局表示,鹽埕散步路線是台南繼十二條米其林散步路線,最新開發的第十三條散步路線,將媒合導覽志工來解說,帶遊客體驗台灣第一鹽昔日場景與風華。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南區鹽埕地區是台灣發展最早的鹽場,直至民國六十年裁廢鹽場,重要地位不可抹滅,市府規劃南區鹽埕散步路線可以了解鹽埕過去的自然風貌,而且鹽埕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底蘊,值得大家來走走看看,希望大家來鹽埕路線散策、品嘗在地美食。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發表在地導覽南區鹽埕散步路線。  (記者施春瑛攝) 觀旅局指出,鹽埕散步路線是從鹽埕圖書館出發,一路之隔對面即是白雪里公八一公園,昔日為晒鹽、製鹽的製鹽總廠所在地,另外,位在白雪里公園旁邊為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今日所稱鹽埕出張所,是日據時期之鹽務辦公室,屬和洋混合風格之建築,除欣賞建築之美,鹽埕出張所空間規劃結合古蹟、藝文展場和特色市集。 接著往前走有原泮港遺址、文創漫漫弄餐廳、台灣第一鹽鹽埕故事館,此外還有常在安平看見的刀劍屏及劍獅,及鹽埕雙大廟鹽埕天后宮及北極殿傳統文化。全程大約是兩小時的散步路線。 觀旅局表示,與現有定期於假日推出的十二條城市散步路線不同的是,鹽埕散步路線是採預約制,會媒合導覽志工來解說,未來各區也會相繼開發推出散步路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