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生鍋爐遭竊白河警24小時內找回 老翁贈油飯感謝

老翁喜出望外,購買油飯來向警察致謝。(警方提供)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87歲的林姓老翁平日在白河區中山路販售青草茶維生,其鍋爐等謀生工具日前遭竊,讓其憂心無法營業。警方接獲報案後,24小時內迅速找到嫌犯,幫老翁找回鍋爐。老者喜出望外,購買油飯來向警察致謝。 該名老翁11日中午騎輔助機車杵著拐杖來到白河派出所,搬著一箱物品要找白河所長陳永旺,進入派出所後,老翁打開紙箱油飯香味四溢,聲稱要提供辛勞的警察食用,原來老翁是為了感謝警方幫其抓到竊賊,找回鍋爐的辛勞。 警方表示,林姓老翁7月7日發現其營業所用瓦斯筒、快速爐等物品遭竊,經向白河派出所報案後,警員林哲弘立即展開積極調查,經調閱監視器並比對分析可疑人物,當日晚上鎖定許姓男子涉案,趕至犯嫌住處訪查,果然在回收物品堆中發現遭竊鍋爐器具,通知老翁前往領回。 分局長陳明宏表示,雖然只是一件損失輕微的竊案,但對被害人而言,卻是平日營生的重要大事,白河所員警認真偵破,讓被害人的感受比破大案還深切,值得肯定。他期勉員警「知民所苦、莫忘初衷」,要了解民眾所需,認真偵辦每一案件,解決民眾之苦,讓民眾對治安有感。

Read More

預約平台今截止第一波收單 疫苗沒得選 AZ先開打

台灣本島開放第九、第十類民眾登記預約施打疫苗。金門縣政府開全國之先,十四日開始接受縣籍十八歲以上赴台就學生預約施打疫苗,十七日起接種。(圖/金門縣政府提供,文/本報記者) 第九、十類登記民眾明起簡訊通知 第4輪才能接種莫德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疫苗預約平台針對第九、十類民眾的第一波收單至十二日下午截止,十三日起由一九二二發送簡訊預約;囿於疫苗供貨量數,選擇AZ疫苗者最快十六日開打,若只選莫德納疫苗需待第四輪才能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表示,十一日有十二點五萬人次接種疫苗,全國疫苗涵蓋率已逾百分之十四。唐鳳昨天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為順利推動疫苗接種作業,即日起全國五十歲(含)以上(第十類),以及十八歲(含)以上第九類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均可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 https://1922.gov.tw/)進行意願登記。 平台意願登記時間即日起至十二日下午五時同步進行第一輪結算。十三至十五日陸續以一九二二簡訊通知符合資格民眾,收到簡訊者才能進行預約。最快十六日進行接種。 唐鳳表示,由於疫苗到貨情況,未來三週預約接種均為AZ疫苗;換言之,若只勾選莫德納疫苗,可能要再等等,建議想先接種者可上平台點選「編輯」更改。 唐鳳也表示,現行中央與地方兩套預約系統,預計十六日後完成換軌,未來疫苗預約將統一由預約平台接手,須先完成意願登記後,才能在接到通知後進行預約。呼籲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即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 至於有患慢性肝病或屬BMI值大於三十的肥胖者,因近期沒有就醫或未列為主診斷,無法預約施打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第九類對象界定是從去年元旦至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曾有就醫紀錄,且疾病列在主診斷者,以此認定是因為這段時間若未就醫,顯示病程穩定,染疫後重症或死亡風險增高的可能性相對低。

Read More

黨魁選舉延期 江啟臣:尊重中常會決定

針對黨主席選舉延期,現任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尊重法令與中常會決定。 (國民黨資料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受疫情影響,國民黨主席選舉被迫延期,原定八月二十日任滿的江啟臣十一日表示,一切以防疫為優先,一切尊重中常會的決定。 三級警戒延長至七月二十六日,國民黨黨務人士指出,黨主席選舉希望能在九月底、十月初完成改選。惟江啟臣法定黨主席任期僅到八月二十日,之後若由中常委互推代理主席辦理選務,江啟臣恐不再擁有「現任優勢」。 對此,江啟臣透過影片表示,在疫情期間,民眾關心的還是疫情、疫苗跟紓困,他個人一切也以防疫為優先,其他如黨內民主程序等,一切就照制度、依規定,並依照法令,也尊重中常會的決定。 江啟臣指出,現在不是競選期間,更不是政黨競選的時候,防疫得分才是重點。國民黨依照科學、專業的建議,提出政府該做的事,不管是防疫、疫苗及紓困,國民黨都提出很多超前部署的政策,最後也證實國民黨的建議是對的。 江啟臣也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國民黨一直呼籲政府應苦民所苦,夏季電價及油價都應凍漲,讓人民喘口氣,並強調,現在台灣缺電、缺疫苗,蔡政府就不要再缺德了。 對於卓伯源宣布參選黨主席,並批評「現任領導者」沒有重視中華民國這塊憲法的招牌,「丟掉九二共識」等等,江啟臣表示,「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是國民黨的主張,「也是我一貫的論述」,希望「大家應該正面看待國民黨黨內民主競爭」,凝聚共識,確立道路,為黨舉才,而不是彼此分化。

Read More

上海復星公告售台一千萬劑BNT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積電、鴻海採購德國BNT疫苗,十一日晚間由上海復星醫藥證實,且表示將售予一千萬劑mRNA(BNT)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昨下午表示,目前BNT疫苗需在零下七十度保存六個月,台灣的冷鏈跟儲存技術是足夠。 昨晚大中華代理德國BNT疫苗的復星醫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分別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以及裕利醫藥(有進口疫苗資格的醫藥公司)簽訂《銷售協議》,復星實業將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託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一千萬劑mRNA新冠疫苗,該等疫苗將被買方捐贈予台灣疾病管制機構用於當地接種。 根據復星醫藥的公告,復星實業七月九日就已經分別與台積電、鴻海及永齡基金會簽署「銷售協議」。但公告同時提出,「本次交易的執行還受制於於疫苗在當地的使用獲批、捐贈完成等條件的滿足」。 另,公告還表示,此次交易各方已初步擬訂供應計劃,但疫苗的供應進度受疫苗生產及(或)供應鏈能力等因素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 陳時中昨下午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回應鴻海和台積電採購疫苗案時表示,BNT疫苗採購,一切程序都在進行中,太多揣測無助於整體簽約進行。 陳時中提到,目前BNT疫苗可在零下七十度保存六個月,台灣的冷鏈跟儲存技術是足夠,但解凍後接種二至八度只能保存五天,現在保存期已可以延長到三十天,施打上會比較方便。

Read More

〈社論〉環南市場防疫之亂,無非政治因素作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左3)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左4)到台北市環南市場了解疫情,立委林昶佐(左2)遭環南市場自治會會長林勝東(前右)怒嗆。(中央社) 台北市環南市場爆發群聚感染,引發中央與北市互推責任,原本應該出現的共同抗疫,竟然演變為相互攻擊,究竟孰是孰非?固然仁智互見,但可確定的是,雙方都有強烈的政治考量。 台灣在五月中旬疫情大爆發,到昨日死亡已達七百四十人,致死率約百分之四點八,不但較全球致死率平均百分之二點一六超過一倍,更是東亞「首屈一指」。民進黨政府疏於防範,應對無方,當然難辭其咎。同樣的道理,台北市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二百八十三人,在全台僅次於新北市;累計確診四千六百七十例,也僅次於新北市。不管什麼理由,環南市場出現群聚感染,身為台北市長,柯文哲當然也責無旁貸。 平心而論,中央制定防疫政策,地方負責執行;但中央主導防疫工作,並三令五申要求地方配合,地方政府若是超前部署,從嚴防範,還被中央打槍,威脅懲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出了問題,究竟該誰負責?自然就有釐清的必要。 舉例來說,去年八月台大公衛研究團隊與彰化縣合作進行血清抗體疫情調查研究,這本來對防疫具有重大意義,主其事的詹長權教授與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卻被相關部會以違反《人體研究法》調查。此後地方政府和學術界出現寒蟬效應,也影響部分醫衛界人士的積極態度,一切等指揮中心下令;如今台灣疫情之所以難以收拾,很大因素與此有關。責任歸屬,不言可喻! 以台北市來講,柯文哲在此之前確實也不主張普篩,但從雙北疫情爆發,五月十四日他就率先設置四所篩檢站,利用快篩揪出大量感染者及隱性傳播者,不僅公然打臉陳時中一貫不篩的政策,也迫使指揮中心不得不宣布雙北進入三級警戒。上月下旬一項民意調查中,對於疫情期間六都市長防疫表現的評價,柯文哲僅次於侯友宜,就可以看出民眾對柯文哲的防疫表現,大致上還算滿意;從這個角度來看,民進黨當局指責柯文哲防疫不力,顯然有欠公允。 不過,士林長照機構和北農群聚感染事件,台北市政府顯有過失,柯文哲自然必須負責;環南市場事件亦復如此,台北市政府未能快速完整匡列確診者足跡,導致部分確診者家屬仍到市場擺攤,柯文哲也難逃疏失。 問題是,民進黨當局策動民代和網軍對柯文哲窮追猛打,往往是雙重標準。例如譴責柯文哲「不疫調、不匡列、不隔離」政策,是導致台北市疫情擴大的主因;固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台灣當前疫情擴散,又何嘗不是民進黨當局「普篩不肯做、管制不確實、疫苗買不到」造成?林昶佐之流為什麼從來就不敢批評? 說穿了,民進黨當局之所以圍剿柯文哲,主要就是因為柯文哲對中央政府防疫措施的尖銳批評,非但引起許多民眾的共鳴,也凸顯指揮中心的顢頇保守,對民進黨政府的威脅,反而比國民黨還嚴重,所以不惜「設局」來對付他。 同樣的,沉寂許久的柯文哲,在疫情爆發後,以自己的專業背景和敢言風格,屢屢「逆時中」,不只提升個人在網路上的聲量,也拉高民眾黨的支持度,重燃他角逐二0二四總統大位之夢,所以炮火就越來越猛烈。顯而易見,雙方的重點不是通力合作抗疫,而是如何打擊對方。令人焦慮的是,兩百多萬台北市民的安危,到底是不是他們最重要的考慮?

Read More

曾文南化聯通管 進度超前

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正全力施工中。(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斥資一百廿億元的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計畫,截至今進度百分之十一點三,較預定的百分之十一點一已超前一點點,南水局副局長鄒漢貴表示,該工程預計一百一十三年底完工,屆時將可穩定調度曾文、南化和烏山頭等三座水庫供水,健全南部供水備援系統。 截至十一日止,曾文水庫蓄水率達百分之五十九點五、烏山頭百分之七十六點五、南化水庫百分之九十八點五,水情相當好,相較於五月和六月的嚴峻乾旱危機,確實讓人鬆一口氣,尤其曾文水庫蓄水率曾低到百分之三點六,而六月底和七月初的梅雨峰面和熱對流解了乾旱危機,更讓南化水庫自然溢流了十二天,流掉了三分之一的南化水庫水量。 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正全力施工中。(記者張淑娟攝) 南水局表示,目前正在施作的曾文和南化聯通管線完工後,將可讓曾文、烏山頭和南化等三座水庫的水資源彼此支援,更可以結合高屏攔河堰,健全南部地區的供水系統。鄒漢貴指出,該工程預計一百一十三年底完工,一旦發生今年曾文水庫的缺水和南化水庫的自然溢流情況,就可以將南化水庫溢流的水源連通至曾文水庫的東口堰,再經烏山嶺隧道引入烏山頭淨水廠,相同若南化水庫水量不足,聯通管線可由楠西的曾文水庫開始送水,經過玉井,再到南化的北寮,沿著台三線連接南化淨水場,供水,每天最大輸水量為八十萬公噸,即曾文水系也可支援到南化水庫,讓三座水庫的水資源運用更靈活調配。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強權峰會連台 歐盟戰略自主?

拜登在美國七月四日國慶演說中強調要展開「後疫情生活」。(路透) 王宏仁 美國總統拜登六月的訪歐行程結束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即就與俄羅斯總統蒲亭舉行中俄高峰會,接著,又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中德法高峰會。當國際聚焦美國拉攏盟邦主導「抗中聯盟」的同時,疫情變化、人權、經貿競合等議題持續牽動著國際關係變化。 中德法七月五日舉行視訊高峰會,會後揭露的會談內容並不完整,但主要聚焦在恢復中歐投資協定,以及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保護、伊朗、阿富汗情勢等。大致而言,討論的議題是開放的,而經濟還是重要主軸。中歐投資協定花了七年談判並於去年底簽訂,但卻因新疆人權議題的相互制裁,今年五月間被歐洲議會給暫時凍結。  中德法高峰會 平衡美國壓力 中德法峰會由哪一方主動邀約,外界並不清楚,從會後揭露的訊息來看,中德法三方雖談不上達成具體共識,但三國領導人在拜登訪歐之後舉行峰會,即使是以視訊方式進行,意義仍然不同。對德、法而言,除了有平衡美國壓力的意味之外,德、法現階段也必須面對國內經濟復甦與失業問題。 強權國家在疫情籠罩下開展經濟與新的國際關係,從美國立場看,振興經濟與抗中戰略並不衝突,亦即可以在政治與軍事上圍中,同時又可在氣候變遷等地方謀求與中國大陸合作。至於歐盟,在政治上,對於中國大陸的威脅感,不如美國強烈、敏感,但人權議題則會與美國相呼應。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舉行高峰會。(路透) 由二十七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本來就以經濟為主軸,德國總理梅克爾將在九月大選後卸任,法國總統馬克宏明年要尋求連任,基於政黨選舉考量與經濟復甦需求,德、法認為,有些事或可與中國大陸爭辯、表達不同意見,但不代表就要全面抗中,何況,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搞對抗,既無必要,也不符邏輯與現實。 美國是超級強權,是世界唯一具有全球利益的國家,美國對國家利益的敏感度遠高於世界各國,美中的大國競爭,並不適用於德、法這樣區域性的國家,這也是為何當拜登訪歐期間,馬克宏要強調「G7(七大工業國峰會)不是反中俱樂部」、「俄羅斯才是北約的優先事項,但中國不是。」  中俄結盟 展現對抗美國意味 相形之下,中俄關係矛盾又遠小於中德法。在拜登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六月舉行峰會之前,蒲亭先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專訪時,就強調了「與中國的關係是史無前例的新高度」,並且駁斥網路攻擊美國是「無稽之談」,同時還舉美國國會暴動批評美國對人權議題的雙重標準。 在拜登馬不停蹄的G7峰會、美歐峰會、美俄峰會後不到兩週,習近平與蒲亭舉行視訊峰會,並宣布《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長五年,強調雙邊的戰略夥伴關係,中俄結盟頗有對抗美國的意味。 前瞻疫後大國關係,應該會適度的回到疫情爆發前。拜登在美國七月四日國慶演說中表示,疫情已基本可控,要展開「後疫情生活」。大國之間的彼此拉抬或矛盾,仍會繼續存在,但值得關注的是,國家治理與體制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言,在體制的競賽中,是否會往對疫情控制較好的治理方向來走。 法國總統馬克宏一直呼籲要成立「歐洲軍隊」,但客觀形勢上太困難。(路透,資料照)  中東情勢動盪 影響歐美關係 至於拜登籌組「抗中聯盟」是否成功?目前為止,從動員盟友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成功的,美國從加強美中印澳「四方會談」,成功的把日本拉進,但韓國還是有些猶豫;美國與脫歐的英國繼續保持特殊的緊密關係,但歐洲除了在對中問題上,與美國戰略利益不同之外,中東情勢動盪,也會影響歐洲與美國的關係。 六月下旬,拜登第二度下令對敘利亞、伊拉克邊境獲伊朗撐腰的民兵發動空襲;大約一週前,美軍悄悄撤離阿富汗巴格蘭空軍基地。美軍進入阿富汗長達二十年,此次撤軍正如拜登所言「結束了美國史上最長的戰爭」,但阿富汗前景也陷入極大的不確定性。 中東是歐、亞之間重要的地緣政治緩衝帶,中東不安穩,歐洲跟著不安,而阿富汗又與中國大陸的新疆接壤,阿富汗局勢動盪、宗教思潮是否影響新疆,中國大陸也高度警覺。從中東局勢著眼,歐洲國家也會擔憂,加入美國的反中動員,是否會帶來中東動盪的危險副作用。 在美中對抗結構下,是否推升歐盟進一步戰略自主?依據中國大陸官媒對此次中德法峰會的報導,習近平就向馬克宏、梅克爾呼籲「期望歐洲在國際事務發揮更多積極作用,體現『戰略自主』。」其實,歐盟的戰略自主是程度問題,是有限度的,想要完全自主不可能,畢竟,歐盟的軍事安全仍需依賴美國。馬克宏一直呼籲要成立「歐洲軍隊」,但客觀形勢上太困難。  美日大國博弈 隨時牽動兩岸 面對國際疫後政經情勢,台灣彷如錯置的時空。當各國疫苗接種率提高、開始走向疫後經濟復甦之路,台灣才剛進入疫情風暴,疫情對台灣經濟造成不同程度衝擊,稀有性的半導體產業以及航運等雖不受影響,但中小企業、服務業衝擊大,台灣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先解決疫苗問題。 在疫情籠罩下,蔡政府會維持反中路線,藉由香港局勢輕易脫出「一國兩制」論述,依民進黨邏輯就是脫離「九二共識」。近日,東亞情勢仍在微妙變化:一是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五日演講指稱,中國大陸若武力攻台,日本有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與美國一同防衛台灣;二是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六日說「不支持台獨。」 美、日的談話似乎是刻意的搭配。日本副相創造論述,意在政治上給中國大陸施壓,並非立場改變;美國官方公開聲明不支持台獨、維持一中政策,其實也是在堵中方的嘴,即示意「台獨非我授意」,如果台海生事,那就要歸責於片面改變、破壞現狀的一方。大國博弈正隨時牽動著兩岸關係。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王宏仁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立院:線上教學將是常態 建議政府持續提供支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持續至七月二十六日,各級學校、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改採居家線上學習,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也同步停課;根據立法院法制局最新報告指出,後疫情時代線上教學將是常態教學模式之一,政府應持續提供支援,協助基層教師更有效益的進行各項線上教學活動。 立法院法制局報告指出,此次因疫情突然升溫,全台各級學校被迫停課突然改成線上教學,對於缺乏運用科技輔助教學師培訓練的中小學教師,將是一大衝擊與考驗,線上教學是無可避免的未來常態教學模式之一,建議政府應持續提供中小學軟硬體的技術培力與支援,協助基層教師更有效益的進行各項線上教學活動。 報告說明,針對線上教學所產生的城鄉數位落差,疫情停課期間,原本弱勢兒少的處境勢必更加艱辛,本於教育均等原則,政府實責無旁貸,應優先照護弱勢境遇兒少,檢視其線上學習所需軟硬體資源,並提供居家學習所需各項支持與協助,包括供餐、照顧與課業輔導等問題,以弭平數位落差。

Read More

林右昌質疑疫調 北市:依規定匡列

記者吳翊慈、吳靈芬∕基隆、台北報導 基隆市長林右昌十一日再批北市疫調有問題,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希望防疫回歸專業,不要用口水防疫。 基隆市十日新增一名確診個案,且是自己採檢確診,基隆市長林右昌批台北市長柯文哲為何沒辦法做到「精準疫調」,並對十日晚間台北市發出的新聞稿,林右昌也列出時間指台北市是越描越黑,還點名「柯市長」若繼續這樣微疫調、微微疫調、微微匡列,全台灣大概只能一直微解封了」。 陳智菡表示,該基隆市的確診者,在其老闆確診之後,台北市衛生局就立即前往職場進行匡列和疫調,並不是把全部人都匡列起來就沒有事了,是要有親密的接觸才是法定的匡列對象;這一點林市長如果有問防疫醫師就會很清楚,中央和地方的規範是一致的。 陳智菡說,該名基隆市民雖非法定匡列者,但仍有疑慮,因此北市府仍希望他出來接受篩檢,這樣大家會安心一點。  

Read More

民間買疫苗送政府 江:只差沒跪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民間洽購疫苗進度遲緩,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十一日抨擊蔡政府效率太差,民間「只差沒有跪下來」,呼籲蔡政府不要再拖延,他強調,BNT疫苗應優先用於年輕人接種。 江啟臣昨在談論時事的受訪影片中表示,疫苗是防疫最有效利器,但民間要捐贈的團體、個人甚至宗教團體、地方縣市等,再三拜託政府讓他們買疫苗,已經是三催四請五拜託,但行政院七月一日才成立疫苗採購專案,慈濟基金會也晚了八天才正式取得政府授權的法律文件,蔡政府對於人民防疫、捐疫苗的善意,一路以來愛理不理,這樣拖延拖到的是「台灣人的性命」。 江啟臣表示,政府之所以沒有辦法解封,甚至連微解封都零零落落,主要就是沒有足夠的疫苗,民間願意捐疫苗來解決問題,為什麼政府還不張開雙臂全力協助,甚至拖了好幾個月,看看越南、菲律賓,差不多在四、五月擴大採購疫苗,現在疫苗已經來了。 此外,目前已開放用於十二至十八歲對象的疫苗只有BNT疫苗,江啟臣表示,台積電、鴻海和慈劑等民間團體都選擇採購BNT就是考量能提供年輕人接種,他呼籲只要BNT疫苗順利抵台,應優先從年輕人接種,在未到貨前,政府也應該即刻著手準備青年接種疫苗計畫,力求在新學期開學前後,建構起校園生活的防疫線,讓師生能安心上學,也讓家長們能鬆一口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