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屯區捷運路網說明會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在太平區舉開兩場屯區捷運路網說明會。(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在太平區公所及屯區藝文中心舉辦兩場屯區捷運路網說明會,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希望讓民眾了解捷運路廊內容以及後續推動的時程,地方民眾的建言,市府將儘速完成報告書修訂並爭取市議會支持,預計明年提報中央審查。 交通局指出,大屯區近年來人口持續成長,交通需求日漸增加,為減少車流量、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並帶動屯區及市區觀光及經濟發展,市府推動「屯區捷運路網計畫」,串連捷運綠線、藍線、橘線,並結合公車等運具,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並培養大眾運輸使用人次。 交通局指出,屯區捷運路線規劃太平至台中車站段及環線段兩部分,太平至台中車站段規劃與捷運藍線連接,行經太平運動場、太平區公所、台新醫院、建國市場、帝國糖廠等,路線長度為四點六六公里,預計共設四座車站。 環線段規劃與捷運綠線串聯,行經大坑情人橋、中山市場、屯區藝文中心、祥順運動公園、長億公園、十九甲健康公園、大里運動公園、大慶商圈等,將先透過先導公車培養運量,路線長度為十五點七公里,預定設置十六座車站。 交通局表示,會中關心的議題,包括捷運路線如何與現有捷運路網轉乘、縮短施工期程盡快通車、太平至台中車站段完工時程、營運模同捷運藍線是否配合,以及環線段路線與市民大道南段都市計畫的關聯等,相關意見都會納入報告評估。

Read More

花蓮縣政府辦理防災士培訓 傳承防災經驗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強化花蓮縣緊急撤離開設避難收容工作,花蓮縣政府昨日辦理本年度第二梯次防災士培訓,縣長徐榛蔚在消防局長林文瑞與社會處長陳加富的陪同下出席。她表示,花蓮縣從一0七年的0二0六地震到現在累積多次實務經驗,花蓮縣是一個複合式災難的地方,公部門更應該做好準備,將防災經驗傳承下去。 今年七月十四日單日花蓮地區就發生四十多起規模三以上的密集群震,縣府已做好大規模避難收容開設準備,這次圓規颱風外圍環流的降雨量,超過年降雨量二千一百毫米的一半,土石流潛勢溪流紅色警戒區域的居民都撤離前往避難所。徐榛蔚說,避難所開設時對前往的居民,能夠保障安全並兼顧人性化與友善,是未來要達成的目標。 徐縣長呼籲,目前收容所很多是委託給各社區發展協會,收容所開啟時,所有物資要進駐到位,救災物品跟避難所必備的醫療物資與食物,不要輕忽氣候變化而疏於準備,若成為孤島狀態,物資就無法送進去。 縣府表示,花蓮縣積極培育防災士人才,強化民眾防救災知能、自助互助能力,面對氣候異常,短延時強降雨,各種複合型災害的來臨,培訓防災士是提升社區防救災意識、強化社區自我恢復韌性不可或缺的一環。縣府從去年開始自主培訓防災士,目前花蓮縣共有一百七十五名防災士。 本次課程由社會處及消防局共同承辦,在災害來臨時,縣府及各鄉鎮市公所能作好民眾的後盾,讓民眾可以保護自己、家人和社區居民的安全,成為社區防災工作的核心領頭羊。

Read More

環保向下扎根 青少年潔淨能源營隊圓滿落幕

花蓮縣環保局舉辦「青少年潔淨能源科學營隊」活動,講師透過教材向同學們講解風力發電原理。(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為強化青少年再生能源教育及資源循環再利用等環保概念,舉辦「青少年潔淨能源科學營隊」活動,邀請縣內共四十位時至十二歲學童參加,兩天課程安排風力發電、沼氣發電及回收資源物創作DIY等豐富內容,讓相關減碳、環保向下扎根,幫助青少年建立再生能源及愛惜資源之觀念。 活動規劃由講師透過教材輔助增加學童學習意願解說風力發電原理;另安排使用回收物資DIY童玩「響鈴」,讓學童對於資源循環再利用有不同體驗,最後帶領學童參訪沼氣發電廠,透過專人解說讓學童了解環保局為提升周遭環境品質,輔導畜牧業採用減少環境汙染之方式來處理畜牧糞尿,並將其產物「沼氣」加以利用,不只降低養豬場臭味、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發展生質綠能,除減少環境汙染外,同時創造綠能循環經濟。 環保局長饒忠昨日表示,青少年潔淨能源科學營隊活動希望讓「再生能源」、「資源循環」等觀念落實在學童心中,讓學童從小就有相關環保概念外,亦呼籲全民在氣候變遷加劇的情況下,做好氣候變遷調適工作,如善用再生能源、資源循環再利用等,讓我們一同打造花蓮成為低碳樂活環境永續的好家園。

Read More

新竹縣台灣閱讀節11月2日登場

新竹縣台灣閱讀節11月2日登場, 14所公共圖書館在周末(日)推出50場閱讀活動,12月更推出棒球閱讀日,結合運動與閱讀。(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響應「台灣閱讀節」活動,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十一月二日至十二月十一日,結合縣內十三鄉鎮市十四所公共圖書館,以「我的閱讀必修課」為主題,邀請讀者跟著圖書館一同完成閱讀任務,累積指定分數還可兌換限量設計的玻璃水瓶或兒童泡泡機等贈品。 副縣長陳見賢表示,竹縣統計今年初至十月十八日止,縣內圖書增加一八九六五冊,總藏書量達九九六九0九冊,而為提供縣民優質的閱讀環境,積極規劃興建的縣總圖書館,預計廿七日上網招標,十一月廿四日辦理公開評選。 文化局長李安妤說,這次閱讀節將有五場書車配合活動到各地傳遞文化氣息,並與縣內傑出團隊「巴雀藝術」合作,藉午後音樂會、繪本音樂會等方式,玩轉繪本,帶讀者走進繪本實境。 十二月份文化局圖書館更特別與台積電及球芽基金會合作,結合運動與閱讀,以「棒助小英雄」為主題,要將球場搬進文化局圖書館,給讀者全新的閱讀感受。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十二月十一日在文化局圖書館廣場及文化廣場,結合教育處及新竹縣國中小學辦理閱讀創意市集,內容包括親子共闖閱讀趣、音樂戲劇表演、好書交換等,當天將獎勵年度努力閱讀的讀者,抽出幸運讀者公開表揚並頒發文創好禮及獎狀,歡迎大小讀者一同享樂。 教育處長楊郡慈表示,目前將國中小圖書館導入學生自助借還書系統,今年率先於閱讀推動教師及愛的書庫學校等四十所學校設置,學生可使用樂讀卡自行操作借還書系統,簡化借還書程序,除了減少人力、減少接觸,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學習獨立運用此系統。

Read More

來「嘉」消費 農遊券滿千送百

嘉義縣政府為吸引抽中農遊券的民眾來「嘉」消費,推出農遊券消費滿千送百,吸引消費者選購。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政府為吸引抽中農遊券的民眾來「嘉」消費,積極協助縣內店家整合行銷,推出農遊券消費滿千送百,吸引消費者選購,同時輔導店家可將農遊券向縣府申領營收獎勵金。 縣府表示,活動自即日起到明年四月三十日止,於縣內參與店家消費農遊券與現金滿千,再贈百元以上商品,另提供店家參加農遊券營收獎勵金活動。 縣長翁章梁指出,嘉義縣環境得天獨厚,優秀的農業團隊導入專業及技術,孕育高品質農漁畜特產,縣府更建立農業共同品牌「嘉義優鮮」,為全國消費者挑選嘉義縣優質、新鮮且安全的農特產品。

Read More

住宅安全警示系統 大葉大學獲獎取得專利

大葉大學師生開發「住宅安全警示系統」獲獎又取得專利。(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老師周中祺、林璟汶帶領博士生上官莒中、碩士生黃曉菁、大四生江昊宸、蔡沅洪、潘雅琦、莊宇宸開發「住宅安全警示系統」,運用智慧監測讓救災更即時,這項發明不僅在二0二一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榮獲銀牌,並取得新型發明專利。 周中祺指出,消防學程自成立以來,一直著重消防產業升級與防災管理能力的培植,實驗室歷時一年在師生共同分工下研發的住宅安全警示系統,透過整合感知器與物聯網技術,偵測多重火災參數變化時,立刻進行災害判別。確認災害後會發送影像畫面和警報通知給管理人,不只讓救災工作更即時,更提升了古蹟歷史建築的管理效率。 學生江昊宸表示,為了克服火災發生後無法第一時間被人發現的問題,他們跨領域學習,並且嘗試結合感知元件技術、物聯網控制介面、無線網路模組、影像傳輸模組等元素整合,在老師指導下大家共同努力,成功開發出住宅安全警示系統。 江昊宸說,這個系統會自動偵測溫度、濕度、煙霧等資訊,當環境數值達到系統判定的火場條件下,現場的蜂鳴器會發出聲響,系統也會傳送警示訊息給管理人,管理人也可透過行動裝置觀看現場影像,進一步了解現場災害情況。

Read More

啟動國小學童的自主學習力30分鐘大下課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一0八課綱上路已有三年,當高中學生嘗試邁開自主學習的步伐時,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推動國小試辦三十分鐘的大下課,讓孩子開始學習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規劃自己的三十分鐘下課活動開始,奠基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自一一0學年度開始,桃園市政府教育局邀請三坑、上田、大園、大溪、光華、義興、潛龍、內海、內壢、南門、西門、瑞梅、美華、富林及永安國小共計十五所學校,試辦每週一天三十分鐘大下課,透過學校行政用心的安排,建置學校特色學習、擴展遊戲空間、學習角、運動活動等,除了讓國小的孩子在下課時有更多元的活動選擇,並讓孩子學習規劃自己的下課時間,達多元學習與自主學習雙重綜效。 曾經當過國中老師,最了解學生需求的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林明裕局長表示,試辦大下課三十分鐘,不只是圓孩子最喜歡下課時間的夢,十二年國教素養教育的推動,下課時間的學習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們鼓勵各校以既有優勢、孩子喜愛的方向多元規劃下課學習活動,像本次參與的雙語實驗義興國小,就特別規劃四大活動讓孩子體驗,喜歡外語的小朋友可以利用下課時間選擇虛擬實境體驗學英語、愛聽故事的孩子可以到圖書館聽機器人Zenbo中英說故事、愛表演的孩子有ShowTime舞台分享才藝、學校更推動全校一人一運動,讓愛運動的孩子透過這三十分鐘散發精力,培養運動習慣。

Read More

「泰安散策」小旅行 鐵道田間漫步樂陶陶

后里區公所社造中心舉辦第二梯次小旅行,鐵道田間漫步一日遊,遊客看到路旁有裹著「面膜」的柑橘,還有會裝死的蝴蝶,驚奇的指農村地有夠環保,景色真優麗。(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后里區公所社造中心昨日舉辦第二梯次小旅行,遊客漫遊泰安舊鐵道文化園區以及周邊特色景點為主題的「后里尚水-泰安散策」路線。區長賴同一親自迎接來自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區的遊客,並介紹著泰安鐵道的演變,目前泰安火車站居高臨下可以遠眺火燄山及整個大安溪谷美景等,后里的美是需要放慢腳步慢慢體會古蹟文化的底蘊與自然農村的美景。 公所社造中心及專業導覽志工-后里通文化志工隊,帶領遊客們從泰安火車站出發,一路漫步往泰安鐵道文化園區。路旁有裹著「面膜」的柑橘及結穗累累的金黃稻田陪伴著,眼前有位婦人坐在水圳旁洗衣服的景象,這不是在五十年代電影或電視裡才看得到的嗎?再往前又突然發現:房子的屋頂怎麼長出了樹?原來是有名的「樹屋」,大夥好奇的紛紛上到二樓仔細瞧瞧「樹屋」的真面貌,沒想到這沿路真的是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大開眼界。 后里區公所社造中心舉辦第二梯次小旅行,鐵道田間漫步一日遊,遊客看到路旁有裹著「面膜」的柑橘,還有會裝死的蝴蝶,驚奇的指農村地有夠環保,景色真優麗。(記者陳榮昌攝) 來到泰安鐵道文化園區,見到了鐵道文化的今昔差異;園區內有社區長期維護的蝴蝶復育生態園區,透過社團法人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專業導覽人員,為遊客們介紹蝴蝶的類型及特性,沒想到蝴蝶還會「裝死」來保護自己,在自然界中要生存還真不容易。還有「追火車公園」是泰安社區於一0三年榮獲農村再生特優獎,到目前火車的特色都還維持著很好。 遊客們吃過社區風味餐午餐後,散步至最夯的羽鄰落羽松林,見識到一大片落羽松及水池的襯托怎麼拍都是美景。最後參觀萌芳花卉農場,認識了蘭花吹冷氣控制開花期,肯定現在的農業技術真有智慧型管控之專業。

Read More

五倍券購買嘉義縣庇護工場商品 買2送1愛心加倍

嘉義縣政府四家庇護工場商品祭出加碼優惠,用五倍券消費最高可享加碼五十%優惠。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振興五倍券正式上路,嘉義縣政府四家庇護工場商品祭出加碼優惠,用五倍券消費最高可享加碼五十%優惠,產品包括「茶葉禮盒」、「巴斯克乳酪蛋糕及愛心餅乾」、「狗零食」及「手工洗車券」,縣長翁章梁邀請民眾用行動支持採購庇護工場,協助庇護工場孩子們穩定就業。 「茶葉禮盒」是身心障礙聯合會庇護工場選自阿里山區手採茶葉,透過茶農有機耕作,半發酵焙茶技術,以及庇護工場學員專注、用心的手工包裝,絕無藥物毒素,即日起使用五倍券消費直接買二送一。 領航身心障者產業庇護工場搶五倍券商機,特別推出「巴斯克乳酪蛋糕及愛心餅乾」,由庇護員工手工製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用料紮實,持五倍券購買愛心餅乾買十送五,另推出八吋巴斯克乳酪蛋糕加二十入濾掛式咖啡現折三百五十元優惠。 嘉義縣唯一企業型的弘元皮革庇護工場,是國內少數製作及販賣「狗零食」店家,則推出持實體五倍券消費同款商品買二送一,有一00%新鮮天然純雞肉製作的寵物零食、牛皮潔牙骨及豬肉類零食供選擇。 家中有車的民眾,則可選擇嘉義縣庇護工場的微笑洗車工坊推出的洗車券,使用五百元振興券消費,立即兌換八百元現金券,現金券無使用期限,服務項目包括泡沫洗車、手工打蠟、內外清潔,均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庇護員工手工清潔,可依個別需求服務。 勞青處指出,目前轄內共有四家庇護工場,分別經營茶葉、咖啡、奶茶的製作與包裝;烘焙產品製作、加工包裝以及狗零食、潔牙骨的製作與包裝及手工洗車,協助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名身心障礙者庇護員工就業,因疫情影響,影響庇護工場經營,呼籲各界至庇護工場消費,讓工場穩定經營,也給庇護工場學員的努力多一份鼓勵。

Read More

高師大策辦 「新南向新世代 深耕東南亞」國際論壇

高師大策辦 「新南向新世代 深耕東南亞」國際論壇。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二十三日攜手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共同舉辦2021年「新南向新世代 深耕東南亞」國際研討會,主題為「深耕東南亞」;研討議題分別為:南向下的台灣與印尼;東南亞教育、認同與人口;泰越的文化與政治及東南亞研究深耕與發展等四項。 高師大校長吳連賞致詞表示,從2015年東協十國成立後,經濟地位愈趨重要,從「經濟地理」的觀點來看,「深耕東南亞」乃重中之重。其次,吳校長點出臺灣在「新南向政策」的弱化,若從媒體在臺灣加入「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架構」的議題來看,此10+6(東協10國+中、日、韓、澳、紐、印度)的組合確實關係到臺灣在RCEP的可能與重要性;加上臺灣的經濟能量(例如光電、電子)在疫情期間仍是正成長,更突顯臺灣經濟在「後疫情時代」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吳連賞校長提到臺灣「深耕」東南亞,高師大表現出三個亮眼的績效,包括本中心主任利亮時教授在東南亞深耕的貢獻,不僅成立了本校東南亞學碩士在職學位學程,且招生成效卓著;其次是本校在今年9月與馬來西亞之間的線上連線,在利亮時教授的積極推動下,開設「馬來西亞境外高階教育經營與行政管理碩士專班」,其中不乏獨中的校長、副校長或高階人士,也已經有14位拿到學位;第三個貢獻則是在利亮時教授積極推動下,本校已經與馬來西亞61所獨中教師建立連結,促進兩方之間的教育交流。 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資政提到,從基金會的觀點來看,東南亞研究應重視新南向政策下的教育努力和成果,他提到臺灣與東南亞的交流不僅僅在經貿,還在教育與學術上的交流。 蕭資政同時舉出,臺灣與東南亞的交流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即已開始,至今已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全方位交流。因此如何開拓以「南方」為主的東南亞研究格外重要。因為「南方」,所以今年的東南亞研討會舉辦地點從埔里的暨南國際大學搬到高雄師範大學,地點更為「南方」。 本次研討會,論文發表人都是研究東南亞的學者與專家,針對不同議題進行9篇精彩論文發表,獲得評論人及與會人員極高評價與肯定,相信對於「深耕」東南亞有極大助益。

Read More